公共传媒

合集下载

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在当今信息时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公共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公共领域是指全社会公共利益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和决策空间,是一个充满公共性的空间。

传媒在公共领域中传递信息、引导思想、塑造舆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在公共领域中,传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传递信息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向公众传递各种信息,包括社会新闻、政治新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信息。

传媒的信息传递作用可以促进公民的知情权,帮助公众掌握社会动态,提高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引导思想传媒对公众的思想、价值观、认知和判断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通过传媒,个人与群体的意见、情感、态度等被不断地塑造和引导。

传媒的引导思想作用可以对社会思潮产生影响,塑造社会观念,反映社会价值观。

3、塑造舆论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是公共领域中最为突出的一种。

传媒作为公共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领域中对舆论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媒可以通过刻意宣传,选择报道重点,利用主观与客观角度等手段,产生特定的舆论倾向,影响公众的态度与判断。

二、公共领域对传媒的监督在公共领域中,传媒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的问题。

公共领域通过法律、道德、行业规范等方面,对传媒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

1、法律监督法律是对传媒行为的最基本监督方式。

媒体法规对传媒从业人士的工作范围、道德规范、职业标准等进行了规定。

媒体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保障了媒体行为的公正、有序和规范。

2、道德监督道德监督是公共领域对传媒行为的重要保障。

媒体从业人员应该遵守新闻道德规范,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和客观。

公众也应通过道德评价、投诉与监督等方式,对传媒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与反馈。

3、行业规范监督行业规范对传媒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是保障传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公共传播的几种模式

公共传播的几种模式

公共传播的几种模式一、广播传播模式广播传播是指通过广播媒体进行信息传递和传播的模式。

广播传播具有传播范围广、信息传递快、覆盖面广的特点。

广播传播模式分为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两种。

有线广播是指通过有线电视、有线电台等有线传媒进行信息传播的模式。

有线广播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信号,覆盖范围较广,可以传播各种类型的信息,如新闻、娱乐、教育等。

无线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播的模式。

无线广播可以通过无线电台、卫星广播等方式传播信息,覆盖范围更广,可以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的各个地方。

二、电视传播模式电视传播是指通过电视媒体进行信息传递和传播的模式。

电视传播具有图像传递清晰、声音传递真实的特点。

电视传播模式分为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两种。

有线电视是指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信号进行信息传播的模式。

有线电视可以传播各种类型的信息,如新闻、娱乐、教育等,覆盖范围较广。

卫星电视是指通过卫星进行信息传播的模式。

卫星电视可以通过卫星信号传输信息,覆盖范围更广,可以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的各个地方。

三、互联网传播模式互联网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和传播的模式。

互联网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的特点。

互联网传播模式包括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多种形式。

网站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平台。

网站可以传播各种类型的信息,如新闻、娱乐、教育等,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获取信息。

微博是指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信息的模式。

微博可以传播短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其他用户获取信息。

微信是指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模式。

微信可以传播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获取信息。

论坛是指通过论坛平台发布信息的模式。

论坛可以传播各种类型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发帖、回帖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四、社交媒体传播模式社交媒体传播是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传播的模式。

社交媒体传播具有用户参与度高、信息传播迅速的特点。

论公共传媒理论的公共性特征

论公共传媒理论的公共性特征

蓬勃发展 , 以专业 报 刊为 主 的大 众 传媒 在人 们 的生
活 中扮演 着越来越 重要 的角色 。由于报 刊是 当时最
主要的公共 传媒形 式 , 克思 敏 锐地 观察 到 了大众 马 传媒 日益突 出的作 用 , 因此 将 研究 目光 投 向 了大 众
传媒 领域 , 形成 了自己的公共传媒 理论 。
相 互批判 的平 等 的权利 _2 ”。所 以 , 媒 只 有 成 2。 ] 传 为 真正 的公共 传媒 , 能 成 为 人 民 信息 和 意 见 交 流 才
在 于为社会公众 提供 广 泛 的交 往 阵地 和公 共 诉求 ,
为 社 会 形 成 公 共 伦 理 , 致 公 共 理 性 。 马 克 思 、 兰 达 法
桥梁 。马克 思认 为 , 在等 级社会里 , 由于贵族 等级制
度及 封建专 制主义 的存在 , 族 与 民众 双方 缺乏 理 贵 性交 流 的前提 条 件 , 即平 等 的地 位 。况且 由于治 人 者和 治于人者 双方都 有 各 自的利 益 ( 官僚 的 前提 ” “ 和“ 人利益 ” , 以二 者不 可 能有 “ 智 的” 流。 私 )所 理 交

力之 间 , 事信 息收集 、 理 、 从 处 传播 , 以影 响与公共利
益有关政 策形成 的公 共领 域 的一 种 实体 性形 式 , 虽 然 发端于古代 社会 的信 息 交 流 的需要 , 其 现代 形 但
般认 为 , 马克思 的思 想 , 其是 其传 媒 思想 , 多 尤 更
强调 的是 阶级性 、 斗争性 , 而缺 乏公共性 。西方 马克 思主义 中 的批判 学派代 表之一 文森特 ・ 莫斯可也 就 认为 : 媒 介 是 马 克思 主义 理 论 的盲 点 。 L 不 可 否 “ ,1 ,]

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的重要领域

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的重要领域

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的重要领域公共文化传媒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领域,对于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国家塑造公共形象的重要手段,政府在公共文化传媒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有效的管理措施。

首先,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向国内外传播国家文化,展示国家风貌和发展成果。

政府在媒体内容审查、公共广告策划、活动组织等方面的管理都直接关系到传递的信息内容和形象塑造效果。

通过对各类媒体的管理,政府能够掌握舆论导向,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其次,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政府通过监管与扶持的方式,促进传媒行业向着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手段,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鼓励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另外,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在文化市场监管方面具备重要地位。

政府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传媒市场准入机制和监管体系,加强对传媒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和道德道德修养的监督和培训,严肃处理传媒行业的不正之风和乱象。

只有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公共文化传媒才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效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此外,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文化传媒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和媒体素养,增强对公共文化传媒的正确理解和判断能力,使公众能够主动、理性地参与和利用公共文化传媒。

为了更好地实施公共文化传媒政府管理,可采取以下几种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强公共文化传媒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文化传媒的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鼓励传媒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推动传媒产业的升级。

公共关系与传媒管理制度

公共关系与传媒管理制度

公共关系与传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1.为规范企业的公共关系与传媒管理行为,加强企业形象塑造和品牌推广本领,提高企业对外宣传效果,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全部与公共关系和传媒相关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第二条定义1.公共关系:指企业与外部各界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管理外界声誉的活动和工作。

2.传媒:指企业与媒体(包含但不限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进行沟通和合作的活动。

3.公关部门:指负责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特地部门。

4.传媒部门:指负责企业与媒体沟通和合作的特地部门。

第二章公共关系管理第三条公共关系部门职责1.订立和实施企业公共关系战略与计划。

2.维护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业务合作伙伴、政府、社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3.策划和组织企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4.管理和维护企业品牌形象,策划和组织品牌推广活动。

5.监测和分析企业公众舆情,及时回应和处理相关事件。

第四条公共关系活动规范1.公共关系活动必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不得损害企业利益。

2.公共关系活动必需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形象相全都。

3.公共关系活动必需与相关部门协调搭配,确保信息准确转达和协调全都。

4.公共关系活动必需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整理和分析反馈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第五条公共关系报告制度1.公共关系部门每季度向公司领导层递交公共关系活动报告,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效。

2.报告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公共关系活动计划与执行情况、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与组织情况、品牌推广活动计划与执行情况、媒体关系管理情况等。

3.公司领导层应及时批阅报告,提出看法和建议,并要求公共关系部门进行改进和调整。

第三章传媒管理第六条传媒部门职责1.建立和维护与媒体的稳定合作关系,提高企业新闻报道和宣传广告的信誉和影响力。

2.订立和执行企业与媒体合作的政策、计划和方案。

传媒与公共文化传播

传媒与公共文化传播

传媒与公共文化传播传媒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居民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兴起更加深了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文就传媒与公共文化传播的关系进行浅谈。

一、传媒在公共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传媒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资源,是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

它通过新闻、广告、文化刊物、电影、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向社会传递各种信息,其中包括文化信息。

在公共文化传播中,传媒通过向公众传递有益的文化信息,引发公众对文化活动的兴趣,促进公众对文化领域的关注,提高了公共文化传播的效果。

传媒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帮助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价值观的传承、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式体现。

二、公共文化传播对传媒的影响公共文化传播对传媒的影响则来源于人们的文化背景和观念。

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因此,在不断提高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传媒的期望也会随之提高。

公共文化传播对传媒的影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传媒的内容公共文化传播不仅影响了传媒的观众,同时也会影响传媒在文化内容方面的选择。

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变化,传媒也会把变化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情况纳入到内容中,去创造更多具有社会价值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共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传媒内容创作的方向,让更多的人了解及接受这些文化价值观。

2、传媒的道德水平公共文化传播对传媒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固化传媒的道德水平。

人们对事物的观点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背景和环境的提高也会导致大众对道德标准的追求。

由于公共文化传播的要求,传媒的行为和言行要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这种道德规范的传递将会对传媒的工作产生影响,提高传媒的道德水平。

3、传媒的影响力公共文化传播不仅可以在传媒内容和道德方面产生影响,而且可以提高传媒对文化价值、民主等方面的影响力。

由于公共文化传播指引了公众对文化的准确理解,相应的,也提高了人们对传媒的信任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传媒的影响力。

珠三角地区公共传媒服务与社区文化体系建设个案研究

珠三角地区公共传媒服务与社区文化体系建设个案研究

珠三角地区公共传媒服务与社区文化体系建设个案研究【摘要】本文以广州市为例,介绍了广州创新公共传媒文化服务方式的做法及成效,总结了广州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探讨了公共传媒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

指出要以公益性传媒服务为依托,发挥公共传媒在实现维护文化传承、促进民族认同、保障社会民主等方面作用,以增强文化竞争力。

【关键词】广州市;公共传媒;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

本文探讨面临机遇的公共传媒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

一、先行先试——创新公共传媒文化服务方式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纲要》),明确把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赋予“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按照构建“数字珠江三角洲”的总体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提出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珠江三角洲信息网络,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

在数字化时代,媒体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数字化传媒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了公共服务传媒的数字化进程,以促进公共服务传媒处于技术制高点上,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实施基础文化设施覆盖工程,构建完善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

到2020年,形成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创新公共传媒文化服务方式,建立健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服务体系,并以公益性传媒服务为依托,实现公共传媒在维护文化传承、促进民族认同、保障社会民主等方面作用。

传媒公共性_概念的解析与应用_许鑫

传媒公共性_概念的解析与应用_许鑫
象而弱化 了其 公共性
我国学者 常根
据 研 究需 要 简单 套 用 其 中一 种含 义 来 分析 中 国问
传媒公共性的界定
传媒公共性 的 内涵与公共性 内涵一 样 , 尚存争
议 作为第一位 系统论述 公共领域 的学者 , 哈 贝马斯 没有正面论述 传媒的公共性 问题 , 只是指 出 : 到 了
大众传媒领域 , 公共性的意 思无疑又有 所变化 , 它从
63
公共性的概念辨析
公共性 (Public it y )是西方 哲学 与政 治思想 中的一
个 内涵复杂 的概 念 , 公共性 的研究 文献 丰富 , 其理论 资源 最早可以上溯 到古希腊 的亚里士 多德对 雅典城 邦政 治的有关论述 , 随着不 同时代 不同学科 理论家 的 阐释 , 公共性 的概念也在 不断变化 , 因此要 归纳 出
国际新 闻界 加1 1. 5 0 了更加 宽泛 更加 多元的广义 公共领域 概念 , 公共领
域 被 作为一种 用来交 流信息 和 观 点的 网络 , 这种
网络能 够把 私 人 世界 的 经验 和 政 治 系统联 系在 一 起 , 各种公共利益集 团和 各类专 业人士是 公共领域 内的积极分子 , 他们 的介入能够使 批判性 的辩论联 合并 生成各 种 有 关特 定话题 的 公共意 见 , 对政治 系统 构成持续的压 力并 迫使其做 出谨 慎的 回应 4 显 然 , 哈 贝马斯 的 多元 公共 领域模式 比其资 产阶级 公 共领域 模式更加符合现 代社会特点 不过 , 由于 其广 义公共领 域概念过于宽泛 , 削弱 了公共领 域理论 所 具有 的价 值批判意义 尽管哈 贝马斯的 资产阶级 公共领域 思想 遭受各 种批评 , 但其 蕴涵的平等 开放 自由讨论 理性批 判 关注普遍利益 达成共识等 思想原则具 有普世价 值 , 并 可被置于任一具 体语境 中进行 探讨 现代意义

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

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

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媒行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媒机构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然而,传媒机构在传播信息的也需要考虑到公共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传媒公共性的内涵和实现途径,以期为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传媒公共性是指传媒机构在传播信息时,不仅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还要维护公共利益。

传媒公共性对于传媒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传媒机构赢得公众信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同时,传媒公共性也是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保障,它可以让公众了解到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为了实现传媒公共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传媒机构的体制和机制是影响传媒公共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传媒机构需要从体制和机制上做出改革,以保障传媒公共性的实现。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传媒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新闻职业素养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加强传媒机构的公众参与程度,让公众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传媒决策中来。

新闻职业素养教育是实现传媒公共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同时,公众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判断媒体信息。

这需要媒体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公众参与是实现传媒公共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可以让公众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传媒决策中来,从而提高传媒机构的公共性和公信力。

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公开论坛、听证会等方式,让公众对媒体内容产生质疑或提出建议,使媒体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以英国的广播公司(BBC)为例,它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广播机构,一直以来非常注重传媒公共性的实现。

BBC的新闻报道具有很高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与其严格的新闻职业素养教育是分不开的。

BBC要求和编辑在报道新闻时要保持中立、公正,不得带有任何个人情感色彩。

BBC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公众参与,比如开通新闻热线、举办公开论坛等,以便听取公众的声音和意见。

公共关系与传媒管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公共关系与传媒管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公共关系与传媒管理的重要性和技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机构、政府等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和传媒管理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并分析如何运用一些技巧来进行有效的公关和传媒管理。

1.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以下简称PR)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进行的积极交流和互动。

而好的公共关系能够增强组织的形象、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声誉,从而进一步推动组织的发展。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公共关系尤为重要。

因为,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不仅仅是基于产品本身的优劣,而更是考虑到产品的品牌、信任度和可靠性等方面。

而这些因素与一个企业的形象、声誉、道德和价值观等相关。

因此,如果一家企业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公共关系活动,如新闻发布、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使公众认可和信任该公司,那么这家企业就能在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另外,好的公共关系还可以为企业争取到政府的支持和资源,从而营造出更加稳定的经营环境。

同时,对于公共事业单位或政府来说,也需要利用公共关系维护良好的形象和关系,增强社会支持和公共信任。

2. 传媒管理的重要性传媒管理(Media Management)是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有效管理与媒体相关的信息和事务。

传媒管理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对传统媒体,比如报纸、电视等媒体有所依赖,同时也需要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微信群等多种媒体平台获取信息。

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更加主动地与媒体互动,了解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并通过传媒管理实现有效的媒体策划和实施。

在反面例子中,一些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可能表现得很好,但是它们的销售却不理想,这很可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传媒管理而导致的。

3. 实现公共关系和传媒管理的技巧(1)制定明确的PR计划和传媒管理策略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公共关系和传媒管理的目标、目标群体,以及合适的交流方式。

如何进行有效的公共关系和宣传传媒

如何进行有效的公共关系和宣传传媒

如何进行有效的公共关系和宣传传媒有效的公共关系和宣传传媒是任何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它们不仅是营销的重要手段,更是建立良好形象、维护社会信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如何制定公共关系策略、如何进行宣传传媒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公共关系和宣传传媒。

一、制定公共关系策略制定公共关系策略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制定策略时,应考虑组织的目标、目标受众、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等多个方面因素。

首先,要明确组织的目标是什么。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竞争分析和目标受众研究,确定组织的目标和目标受众。

目标受众包括消费者、政府、媒体、投资者、员工等不同群体。

在了解他们的需求、期望、兴趣和偏好后,制定合适的公共关系策略。

其次,要确定传播渠道。

在传播渠道上,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

比如,针对消费者,可以选择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媒体等传统媒介,也可以选择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

而针对政府、投资者或员工,则需要选择相应的专业机构或渠道进行传播。

在选择传播渠道时,不同渠道的特点、覆盖面、效果和成本等需综合考虑。

最后,要确定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

在传播形式上,可以选择新闻发布会、公关活动、广告投放、网络营销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传播。

在传播内容上,则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

例如,针对消费者,则需要突出产品特点和品牌定位,提供丰富的消费体验;针对政府,则需要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贡献;针对员工,则需要提供员工培训和福利保障等。

二、进行宣传传媒活动宣传传媒活动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们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品牌知名度、塑造良好形象,并吸引更多关注和支持。

在进行宣传传媒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宣传传媒活动。

宣传传媒活动有很多种形式,如新品发布会、公益活动、展览会、媒体采访等。

在选择宣传活动时,需要根据组织的目标、目标受众和传播渠道等因素来进行选择。

同时,应该注重活动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避免重复和雷同。

“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

“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

“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一、概述“公共领域”理论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欧洲启蒙时代的政治哲学思想,旨在探讨公民如何在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情况下,自由地进行公共意见的表达与沟通,进而形成公众舆论,并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传媒作为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重要渠道,与公共领域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

传媒作为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角色和功能不容忽视。

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评论分析、舆论监督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了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平台,使得公民能够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中来。

传媒也通过塑造公共舆论,影响政策制定和实施,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环境的日益复杂,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

商业化的媒体机构往往追求经济利益,可能导致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扩展,但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虚假新闻等问题,对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

探讨“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介绍“公共领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公共领域”理论是一个源自哲学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与私人领域形成鲜明对比,它指的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领域中,公民们可以自由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形成公共意见,并对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影响。

这一理论最早由德国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在研究分析极权主义的起源和人的条件以及现代宪制困境时提出,她强调了公共领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和发展。

他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详细阐述了公共领域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一个开放、平等、自由的交流空间,公民们可以在其中就公共事务进行理性的讨论和辩论,形成公共意见,进而对政治权力产生影响。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传媒的公共性传媒公共性是在传媒体制规训下传媒实践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理念所产生的社会公器属性,包括”应然”和”实然”的双重含义,涵盖理念、体制和实践三个层面。

公众是传媒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一方面,传媒要实现资源消耗补偿与自身发展,必须依赖于作为信息传播接受者的公众。

传媒作为特殊的社会公众组织,又承负着巨大社会公共责任;另一方面,公众依赖传媒作为参与社会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平台,又依赖传媒为其“代言”,行使对政府权力的监视,同时公众也依赖传媒实现其对多种信息需求的满足。

公共性需要一个公共空间和共同价值,而传媒作为依赖于大众的公共领域,可以承担这一角色。

社会学学者潘忠党认为,传媒的公共性指的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

他进一步解释说,“它体现在3个方面:(1)传媒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公众;(2)传媒作为公众的平台必须开放,其话语必须公开;(3)传媒的使用和运作必须公正。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传媒的现状作为信息传播的既定社会角色和独立社会组织,传媒成为社会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并与社会始终处于一种系统结构的互动依赖关系之中。

公众与政府是社会的两大构成,而传媒又是社会发展的衍生品,因此在公众、政府与传媒的三角构成中,传媒这一原本作为社会子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组织之于社会有着种种复杂的关系。

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关系,导致公共性被定义为传媒的一大特性。

·传媒公共性的缺失我认为,传媒公共性的缺失,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基于世界角度的缺失,即在世界范围内,传媒的公共性都在被慢慢的消解;另一层是基于我国国情下的缺失,指的是从一开始媒体的公共性就未得到确认,存在事实缺位。

在第一层含义下传媒公共性缺失主要是指传媒在很多情况下是受到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制约的。

政府以及政治集团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或者出于对自身宣传的需要,往往会对传媒进行控制,限制传媒的宣传方式及内容,要求其为自身服务。

公共关系传播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公共关系传播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公共关系传播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公共关系传播是一门与传媒和沟通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专注于维护和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关系传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组织建立积极的形象,并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是通过战略性的沟通和传播活动来影响和塑造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看法。

它关注的范围包括企业、政府、非营利机构等各种类型的组织。

通过运用各种传播工具和技术,如媒体关系、新闻稿、社交媒体和公共事件管理等,公共关系传播可以帮助组织在日常业务中保持良好的声誉,并在危机时刻有效地管理和修复声誉。

这门学科涉及到许多名词和概念,需要进行解释和理解。

本文将重点介绍公共关系、传播以及一些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内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和意义,进而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名词和概念的定义和内涵,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我们将从公共关系的概念和作用开始,然后深入探讨传播的定义和传播理论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公共关系传播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公共关系传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和机遇。

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个信息时代,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战略性的活动,能够为组织带来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篇长文的阅读,我们相信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共关系传播,为自己的组织和社会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是整篇长文的基本框架,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和逻辑。

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以便清晰地解释公共关系传播的相关名词:1. 引言:我们将首先给出一个概述,介绍本文将要涉及的主要内容和背景信息,并解释本文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传媒
“公共”传媒之我见
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事业由来已久,中国的央视为公共大众带来良多益处,那么,哪一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传媒呢?
在美国,公共电视台在1967年之前被称为"非商业性电视台"或"教育电视台",这样的称呼部分地描述了这些电视台的播出内容,却在很大程度上主动放弃了一些潜在的受众群体。

1967年之后,公共电视台的称呼开始运用,它一方面描述了这类电视台非商业的属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样的电视台力图得到尽可能多的观众群体。

成立于1969年的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又称美国公共电视网,也称公共广播协会或美国公共电视台,是美国的一个公共电视机构,由354个加盟电视台组成,总部位于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县,旨在运用非商业电视、因特网与其它媒所提供的高质量节目与教育服务,去丰富人民生活,并达到媒体告知、启发与愉悦的社会责任。

而该公司之所以被称为“公共”广播公司,也是有着它所特有的原因的。

PBS站通常由非营利组织,国家机关,地方当局(例如,市教育委员会),或在其牌照的城市大学。

在美国的一些州,整个国家的PBS站可以组织成一个单一的区域“子网”被称为一个国家的网络(例如,阿拉巴马州公共电视台)。

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公共广播公司,PBS没有自己的任何电视台播出其节目。

这部分是由于在PBS 电视台本身的起源,部分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广播牌照问题。

美国作为一个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从传统历史层面和广义角度
而言,其公共广播事业在电视领域中应当包括这样四个部分:州政府拥有或市政府拥有的电视台,比如纽约市的WNYC-TV;大学或学院拥有的电视台,比如休斯顿大学的KUHT电视台;公共学校系统的电视台,这些电视台主要的角色是提供校内的教育节目;社区电视台,比如波士顿的WGBH电视台。

但是,公共电视事业从一开始就遇到了经济上的问题。

《公共广播法案》规定,公共电视网的一部分经费来自联邦财政预算。

“公共电视领取政府的工资”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使得公共电视新闻业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大打折扣。

更令人不解的是政府并没有拨出足够的资金投入运作,公共广播事业公司不得不在经费问题上求助于企业赞助和个人捐赠。

美国的公共电视事业建立在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

我们知道,美国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三大电视网CBS、NBC和ABC,都是从原来的商业广播公司发展而来,它们继承了美国广播事业与生俱来的商业特征。

虽然负责管理美国广播、电视和电话的联邦通信委员会要求所有的电视台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公众方便和需要,但是商业电视的性质决定了三大电视网唯利是图的经营准则: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多的观众,从而占据尼尔森收视率统计表的领先位置,唯其如此才能吸引广告客户,将节目播出时间卖得最高的价钱。

追逐经济效益诚然使各大电视网不断优化自己的节目,在激烈竞争中精品纷呈;但另一方面,这也使大量广告、色情和暴力内容充斥画面,不但影响了观众的正常收视,更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对商业性电视台的批评多集中
于其提供太多的娱乐性电视节目而提供太少的服务于公众的节目。

因此,非商业性电视台的发展很慢。

另一方面,公共电视台不同于商业性电视台的最大特征是它提供的节目质量远远高于商业电视台的节目。

比如早期的公共电视台播出古典高雅的音乐、艺术、舞蹈节目、经典的外语电影节目、公共事务的讨论节目等等。

另外公共电视台还能够考虑到少数民族和儿童这样的特殊观众群体,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公共电视台历来播出的全国性节目有:新闻节目《麦克尼尔和莱尔小时》;科学节目《新星》、《自然》、《发现》;儿童节目《芝麻街》、《发电公司》、《三·二·一接触》;文化节目《名著剧院》;金融节目《华尔街一周》、《地理》等,还播出电视剧、外语片、歌剧、芭蕾舞剧、交响音乐会以及各种知识性和服务性节目。

公共电视网建立伊始,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公共电视台应该比商业电视台更多地报道公众事务和新闻事件;同时,和商业电视台相比,由于没有营利目的的考虑,公共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有着和商业电视台完全不同的信息来源和报道方式,应该比商业电视台的报道更为客观公正。

然而,事实却是,公共电视网和各个商业电视网一样,得到来自公众的批评是:提供的娱乐性节目太多,而对新闻和公共事务的报道显然不够。

对公共电视网《新闻小时》,一些评论界的意见认为这是一个乏味的节目。

在1983年,该节目扩展为1小时的时候,一些评论界人士不无嘲弄地说,“它事实上已经有1小时那么长了。

”主持人麦克尼尔认可这种“光荣的单调”的说法,并承认,作为节目
主持人他认为自己有勇气去表现得“单调”,因为他相信,对于真正对这个节目感兴趣的观众来说,没有单调这个概念。

而且,《新闻小时》的访谈风格是宽厚温和的,从不用尖锐的问题刺激被访者,也从不用高声的、争辩式的问题来激起被访者的情绪。

这一点也是《新闻小时》不同于CNN的《交火》和ABC的《晚间报道》的重要区别。

比起三大商业电视网的记者和主持人咄咄逼人的采访风格来,麦克尼尔和莱尔是谦谦君子,他们几乎从来不会提出令人难堪的问题来。

作为中西两大传媒集团,中国的央视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又是另一片风光。

公司以“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为口号,开辟出一片独特的天地。

中国中央电视台(简称为中央台、央视;英文简称为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电视媒体之一,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量最多的电视台,除了面向中国大陆地区播出的频道之外,还通过卫星、互联网向全球播出包括中文在内的各种语言的国际频道。

它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各地区,是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
华文媒体
作为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是我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意志意愿与事实的表达窗口
,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全国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

同国际大型电视传播机构不同,央视属于中国国家事业单位体制,按照中宣部、广电总局的部署,接受两者的直接管理,因此央视普遍不被视为公共广播机构。

央视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将自身定位为宣传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同时由于央视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央视本身和有关央视的新闻事件也时常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

因此,与美国公共关博公司相比,其“公共”度大大降低。

当然,中央电视台的资金大部分源于广告收入,按照国家财政部给予的包干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中央电视台努力创新,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收视份额基本保持在全国收视市场的30%左
右。

同时充分重视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的调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施“抓大不放小”的方针,广告营销服务专业规范,市场反馈良好,企业广告投放踊跃。

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基本上也保持在全国电视广告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央电视台广告创收的持续、大幅度增长,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近些年来坚持宣传改革、栏目和节目创新的成效。

在经济上,央视自力更生,占有一定自主权。

在新闻报道方面,《新闻联播》每日晚七点播出,与新闻频道并机播出,时长30分钟(重大事件除外)。

每日有两位主播播报新闻。

每逢重大节庆(如春节、国庆等),《新闻联播》主播会改穿红衣,在过去,主播后面的背景也会换成红色。

而每逢哀悼国家领导人的逝世或是哀悼重大灾难的死难者,主播会改穿黑衣,打黑领带。

如哀悼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逝世之时、如全民哀悼“5.12”汶川大地震的死难者之时。

因此,它成为大众了解信息的重要平台,影响广泛。

这一点,央视比美国公共电视台拥有更多观众。

随着时代发展,中西传媒穿越空间局限,逐渐走向合作。

早在两年前,美国公共电视台著名栏目“塔维斯·斯迈雷”开始播放纪录片《中国周》,连播5天,每天半个小时,对中国进行专题报道。

为制作这档节目,报道组花费两周时间来到北京和上海,以自己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了日益强大的中国经济和科技的繁荣、新一代企业家以及中国所面临的环境、社会、教育与复杂的中美关系所带来的挑战。

“公共”也开始走向世界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