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发展简史及分类
家具行业发展史(完整版)
![家具行业发展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66f3ec6f1aff00bed51eae.png)
Style 风格特征
characteristics
采用了仿罗马式建筑的连环拱廊作为家具构建和装饰手法; 家具造型庄重、庞大,以直线为主,追求建筑的体量感,并且较多的采用 了车制的曲面构建,遍以旋木作为各类家具的骨架构件; 仿罗马式家具生活的中心是教堂和修道院
风格 形成
由于意大利遭受战争的侵袭,有大批艺术家逃亡到法国,这样就将意大 利的文化带到法国。法国的文艺复兴是在成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 影响下结合法国的特点而形成的。
风格 特征
装饰 特征
历史 作用
法国本土优良的木材,如:橡木、樱桃木、胡桃木、桃花心木均被大量 用来制作家具; 技艺高超的法国工匠,以当时大量精美的绘画、雕塑艺术作品为范本, 在家具上雕出栩栩如生的希腊神话人物; 大多数的柜类家具,如箱匣、碗柜、化妆台等直接立于地面而无柜角支 撑;
装饰特征
Decorative features
装饰十分华丽,多用浮雕、线雕、圆雕等,常将象牙雕刻的装饰板面镶嵌 在各类家具的局部,也常用金、银、青铜金属饰件; 装饰图案以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架符号,或在花冠藤蔓之间夹杂着天使、圣 徒以及各种鸟兽、叶片、花卉、果实等混合采用最为常见;
历史作用
Historical role
法国家具赏析
家具
法国豪华室内
1.6.1巴洛克风格家具(约16世纪末-18世纪中叶)
The fo风rm格ati形on 成of
style
巴洛克艺术主要表现在绘画、雕刻及建筑等美术领域,最突出的特征是以 流漫主义作为形式设计的出发点,运用多变的曲面及线型,追求宏伟、生 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
中外家具发展史
![中外家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164ad3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f.png)
中外家具发展史家具是人类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结晶,它伴随着人类的脚步,从远古走向今天,就象人类生活的另一种诠释,演绎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我国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家具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首先传统家具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商、周至汉朝时期的传统家具(公元前17世纪—公元280年)这一时期人们习惯席地而坐,所以这一时期属于低行家具时期。
(1)、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古朴,人们信奉鬼神的观念,家具往往有种庄严之感。
(2)、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从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
当时的漆木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汉朝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座榻、坐凳等家具类型。
二、两晋至五代时期的传统家具(265—960)(1)、两晋、南北朝时期。
期间主要围绕席地而坐和垂足坐两种方式变化。
与少数民族融合,出现了低型和髙型两大家具系列。
(2)、隋唐时期。
是我国髙型家具的形成时期,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3)、五代时期。
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
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三、宋、辽、、元时期的传统家具(690—1368)(1)宋、辽、金时期,宋代家具已经普及一般家庭,结束了矮行家具时代。
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此外还重视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开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家具种类有开光鼓墩、交椅、高几、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灯架)、带抽屉的桌子、镜台等,各类家具还派生出不同款式。
四、明代传统家具(368—644)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推陈出新,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
简述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
![简述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c2dfe2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7.png)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悠久,从最早的简易石器时代的家具雏形到现代的各种家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家具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1.石器时代家具雏形:距今约1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进行劳作和生活。
最早的石器家具包括石凳、石桌等,是中国家具发展史的起源。
2.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制作家具,如青铜床、青铜桌子等。
此时的家具采用青铜材料,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实用性。
3.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20年),家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胡床、屏风、床榻等具有代表性的家具。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成熟,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907年),家具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种类繁多,如案、椅、床等,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家具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提高,如雕刻、镶嵌等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中国家具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家具的典型特点是简洁、大气,如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此外,家具制作工艺如榫卯结构、雕刻、镶嵌等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现代中国家具:20世纪初至今,随着西方家具设计理念的传入,中国家具开始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现代中国家具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总之,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中国家具在世界家具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家具选择。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76d07f4b73f242336c5f66.png)
紫檀嵌黄杨木香几
紫檀云纹藤心扶手椅
紫檀嵌竹丝梅花式凳
紫檀木卷书式搭脑扶手椅
紫檀木雕云龙纹宝座
木雕装饰千工床
泥金彩漆木雕千工床
黑漆描金书柜式多宝格
紫檀木雕云龙纹大方角柜
紫檀木仿竹节雕鸟纹多宝格 紫檀木雕云龙纹小四件柜
剔红祝寿图围屏
紫檀木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
以坐具为例的家具形态的演变过程
三、床榻类
榻 罗汉床 架子床
只有床身,上无任何装置的卧具为榻。 床上后背及左右两侧安装“围子”的为罗汉
床
有柱有床顶的床
四、柜架类
架格(它的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四足,用横板将空
间分隔成若干层 )
亮格柜(亮格都在上,柜子在下,兼备陈置与收藏
两种功能)
圆角柜(在柜帽转角处多削方棱成圆角) 方角柜(方角柜四角见方,上下同大,腿足垂直无
唐代家具 丰满华丽(唐)
3 后期家具(宋元明清时期)
自北宋以后,才完全改变了商、周以来的跪坐习惯及其 相关家具,从而建立起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及相应的高型家 具。到了南宋,家具品种和形式已相当完备,工艺也日益精 湛,像琴桌、交椅、太师椅便形成于这一时期,还有各式桌、 案也大多在这一时期形成。宋元时期,在中国家具史上虽说 不如汉唐那样居于重要的地位,但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在继承与发扬汉唐家具的基础上,孕育了一个辉煌的黄金时 期——明清家具。
(4)方桌
方桌 大致可分 为“八 仙”、 “六仙”、 和“四仙” 三种
(5)条桌 条几 条案
案面两端平齐的叫“平头案”, 两端高起的叫“翘头案”。可分为 琴几、炕几、方几、茶几、架几案、 棋桌、月牙桌、三屉桌等。
(6)书案 书桌 画桌 画案
历史家具演变
![历史家具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5b6d87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3.png)
历史家具演变历史家具演变一、概述家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家具的样式、材料和功能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家具起源开始,详细介绍历史上家具的发展历程。
二、古代家具⒈石器时代家具⑴原始的床椅⑵石器时代的储物家具⒉古埃及家具⑴法老家具⑵古埃及贵族家具⒊古希腊家具⑴希腊神殿中的家具⑵古希腊贵族家具⒋古罗马家具⑴罗马时代的家具概述⑵罗马帝国的家具三、中世纪家具⒈欧洲中世纪家具⑴宗教家具⑵封建贵族家具⒉亚洲中世纪家具⑴中国家具⑵家具⒊宗教家具四、文艺复兴时期家具⒈宫廷家具⑴法国宫廷家具⑵英国宫廷家具⒉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风格⑴意大利文艺复兴家具⑵法国文艺复兴家具五、巴洛克时期家具⒈巴洛克家具概述⑴豪华的装饰风格⑵丰富的材料⒉欧洲巴洛克家具⑴法国巴洛克家具⑵德国巴洛克家具六、现代家具⒈工业革命对家具产业的影响⑴工业制造家具的兴起⑵新材料的应用⒉现代主义家具⑴北欧现代主义家具⑵美国现代主义家具⒊当代家具设计⑴功能主义家具⑵环保可持续发展家具附件:⒈古埃及家具图片集⒉古希腊家具设计图⒊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特写照片集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专利: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新颖、原创的技术、设计或发明,个人或公司可以向国家申请专利保护,保护期限为20年。
⒉侵权:未经专利持有人许可,擅自制作、销售、使用受专利保护的产品或方法等行为,构成侵权行为。
⒊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用来保护个人或公司的知识、技术、创作等独特的财产权益。
⒋商标:用来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识,具有独特性、非功能性和可区分性的特点,受到法律保护。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f55c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4.png)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产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 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此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 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许可床顶、床 帐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围屏.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 型发展.
• 夔纹——形象近似龙纹,一角、一足, 为侧面形象.它也是张口、尾部上卷.夔纹 的变化很多,有时又发展成为几何图形,表 现出一种神力智慧的创造美.
• 蝉纹——多在青铜器上,蝉纹被看成是商 代的图腾.蝉纹经过先民的加工,具有较高 的艺术价值,其头部似如意形,蝉嘴、蝉眼、 蝉身和蝉翅的美丽环道,非常漂亮.蝉纹已
1.宋代家具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 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 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 了自己的风格.
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 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 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 边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此外,宋代家 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开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的另一个局部,可以看出此时的家具造型与装饰和唐代家具有明显不同, 为宋代家具的简练质朴的风格的前奏.
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 (五代)
家具发展简史
![家具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07547b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1.png)
家具发展简史一、古代家具古代家具起始于石器时代,多为木质结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雕刻、镶嵌等工艺,以及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古代家具以实用性为主,如中国古代的床榻、案几、屏风等,既实用又富有美学价值。
二、中世纪家具中世纪家具主要为宗教和宫廷服务,其特点是粗犷、厚重,大量使用金属和石材。
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和教堂中常可见到精美的石雕家具。
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民间家具,其特点是造型简练、工艺精湛。
三、文艺复兴家具文艺复兴时期,家具设计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厚重、粗犷转向轻盈、柔美。
这一时期的家具大量使用木材,雕刻工艺更加精湛,造型简洁优雅,富有节奏感。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四、巴洛克与洛可可家具巴洛克与洛可可家具是欧洲17、18世纪家具艺术的代表。
巴洛克风格以其豪华、动感和戏剧性的特点著称,而洛可可风格则以其轻盈、优美和细腻的特点受到赞誉。
这两种风格的家具都大量使用了曲线和自然形态的装饰。
五、工业革命时期的家具工业革命时期,家具设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家具制作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以简洁、实用和方便生产为主,形成了现代家居的雏形。
六、现代主义家具现代主义家具设计始于20世纪初的欧洲,其特点是注重功能性和简洁的造型。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摒弃了传统的装饰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为主,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包豪斯学派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
现代主义家具设计对世界各地的家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后现代主义家具后现代主义家具设计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历史上的各种艺术风格,并对其进行夸张、变形等处理,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设计风格。
后现代主义家具设计以其丰富的造型和独特的装饰手法而著称,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埃托·索特萨斯等。
八、当代家具当代家具设计涵盖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多种风格和流派,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61ee0f04a1b0717ed5dd7a.png)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6) 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
西方家具发展史
![西方家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7b245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2.png)
英国巴洛克风格家具
总结词
英国巴洛克风格家具以其典雅、精致和实用 的特色著称,注重细节和工艺。
详细描述
英国巴洛克风格家具常采用核桃木、橡木等 硬木材制成,线条简洁明快,装饰适度。家 具的细节处理非常精致,如雕刻细致的边框、 优雅的曲线和完美的比例。这种风格强调家 具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注重细节和工 艺,展现了英国独特的审美品味。
主要特点包括使用珍贵的材料 如象牙、黄金和宝石,以及采 用复杂的雕刻和镶嵌工艺。
典型的拜占庭家具包括象牙镶 嵌的宝座、豪华的床榻和精美 的屏风等。
罗马式家具
罗马式家具是中世纪早期的一种 家具风格,主要流行于西欧地区。
罗马式家具以其坚固和实用的特 点而著称,通常采用厚重的木材
制成,结构简单,线条明快。
水平。
05
洛可可时期家具(约18世纪-19世纪)
法国洛可可风格家具
特点
法国洛可可风格家具以其精致、 细腻和优雅的特点著称,常常采 用曲线形状、精细雕刻和华丽的
表面装饰。
代表作品
如法国设计师布歇的《大花瓶》和 《梳妆台》。
影响
法国洛可可风格家具对整个欧洲的 家具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 在宫廷和贵族生活中广受欢迎。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家具
总结词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家具以其华丽、繁复和动 态的特色著称,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和表现力 。
详细描述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家具常采用硬木、核桃木 等优质木材制成,雕刻繁复,镶嵌工艺精湛 。家具的线条和形状常常富有动态感,如扭 曲的腿、复杂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细节。这 种风格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和表现力,使家具 成为一种艺术品,展现了意大利工艺的高超
英国洛可可风格家具
01
02
家具人必看一部中国家具发展史
![家具人必看一部中国家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777fd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c.png)
家具人必看一部中国家具发展史中国家具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工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中国家具的演变和发展,了解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中国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家具、明清家具和现代家具三个时期。
古代家具是指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4世纪之间的家具。
这个时期的家具主要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中国家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即公元前2000年左右。
这些家具多为木质结构,简单朴实,以供人们休息和储存物品为主要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制作技术逐渐发展,设计也日趋丰富多样。
如战国时期的家具,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丰富。
而秦汉时期的家具则有着更为精细的雕刻和装饰。
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
明清时期的家具以明代和清代的家具为主,这个时期的家具以红木为主要材料,工艺更加精湛,设计更为华丽。
这个时期的家具以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为代表。
明式家具追求简约、实用,注重传统的工艺和材料的使用。
其特点是结构稳定,线条流畅,造型简洁大方。
清式家具则充分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汉族、满族和回族的技艺与美学,更加注重细致的雕刻和精细的装饰。
现代家具是指20世纪以来的家具,以工业化生产为特征。
这个时期的家具材料和制作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方面,传统的木材家具开始使用人造材料和金属材料。
在制作技术方面,机械化生产使得家具制作更加快捷和标准化。
现代家具的设计理念也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有些设计师注重简约和实用,追求功能和舒适性;而有些设计师则注重创新和艺术性,追求独特和时尚。
总的来说,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不仅仅是家具制作技术和材料的演变,更是中国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体现。
从古代的简约朴实到明清时期的精湛工艺,再到现代家具的多样化设计,中国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无论是历史的瑰宝还是现代设计的创新,都值得我们家具人去欣赏和学习。
中国家具发展史[行业特选]
![中国家具发展史[行业特选]](https://img.taocdn.com/s3/m/e3d051712af90242a995e53e.png)
行业材料
6
《三礼图》中的周俎 ·周·
俎是古代的一种礼 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 列牲畜之用具。图中的 俎为四条腿。
行业材料
7
彩绘鸳鸯盒·战国·
整个造型为一只立雕 的鸳鸯,头部可以转动, 身体镂空,背部有一长方 形口。它巧妙地将实用与 美观融为一体,使之成为 一件具有隽永艺术魅力的 精品。
行业材料
8
漆案·战国·(图) 此漆案案面光洁,中心部分无饰,四周饰以水涡纹。案有四腿,腿下横木承担
36
紫檀大圆角柜 ·明末
行业材料
37
黄花梨立足折叠式矮面盆架 ·明·
行业材料
38
黄花梨提盒 ·明
行业材料
39
黄花梨小箱 ·明 420×240×187mm,小巧玲珑。这是明代小箱的标准样式,四角用铜叶包镶,盖顶包角,
正面云头拍子圆面叶,铜件均用卧槽平镶法,精致隽永。
行业材料
40
黄花梨龙纹联二橱 ·明· 闷户柜或称“联二”、“联三”橱,是桌案类和柜橱类家具相结合的产物,美观实用
行业材料
56
黄花梨夹头榫小画案·明·(图) 这是一件标准的明式画案,牙头雕刻有凤形图案,精美雅致,镂刻细腻。所嵌大理石面心 实为珍品,山水相连,树木葱葱,宛如一幅水墨画。
行业材料
57
紫檀四面平式加浮雕画桌·明·(图) 此桌造型齐整、方正,黑漆面。遍体浮雕螭纹,刀工极圆润,四足中段挖缺做。此件画桌 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是一件流传有绪的紫檀极品。
围屏·东晋
这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宋摹本)局部。此榻为无足落地式,三 面围屏上绘有山水图,很是讲究。
行业材料
18
床榻·东晋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 的《女史箴图》中的床体 很大,四面设屏,前面留 有活屏可供上下出口。上 为幔帐、下为箱体,四周 封闭,比前代的床榻有了 很大发展。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大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c195c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4.png)
有关“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大纲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和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
有关“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大纲如下:1.夏、商、周:这是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名为“榻”的家具。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2.春秋、战国及两汉:这个时期出现比较低矮的家具,青铜家具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这一阶段也是漆木家具的发展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和民族大融合的影响,高型家具开始出现并逐渐普及。
4.隋唐、五代: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家具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高型家具逐渐普及,并出现了专门用于支撑床榻的“束腰”和用于承托家具重量的“托泥”。
同时,还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和材质的家具,如雕花漆木家具和彩绘石制家具等。
5.宋、元:这一时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家具逐渐呈现出简洁明快的风格。
高型家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出现了“鼓凳”、“交椅”等新品种。
同时,还出现了专门用于书房和客厅的家具,如“琴桌”、“棋桌”等。
6.明:这一时期,家具制作技艺达到了巅峰。
不仅出现了黄花梨、紫檀、红木等珍贵木材制成的家具,而且出现了雕刻精美、富有装饰性的家具。
同时,还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家具,如明式、清式、仿古式等。
7.清:这一时期,家具制作技艺继续发展,但风格逐渐走向繁琐和奢华。
清式家具以雕花和彩绘为主要特点,常常采用复杂的图案和华丽的装饰。
同时,还出现了大量仿古式家具和宫廷御用家具。
家具发展史
![家具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ed35f47e518964bcf847c3e.png)
一、中国家具发展史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九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盛典时期,高矮形家具并存发展;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的鼎盛时期(因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第八阶段——民国时期,中西方技术与审美的融合,“海派家具”第九阶段——改革开放后至今第一阶段:萌芽夏商周时期的家具主要是青铜器。
青铜器家具作为祭器,具有礼器的职能,装饰风格神秘威严,宗教色彩浓厚。
这是其出现了漆木镶嵌家具。
青铜家具——青铜器家具以俎、禁等置物家具为主,装饰风格狞厉而神秘,采用对称式构图,以饕餮纹(兽面纹)、夔纹、蝉纹、云雷纹为主要装饰纹。
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
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夏商周是家具起源时期,主要出现的家具品种:席-床榻之始;俎、几-桌案之始;禁-箱柜之始;扆-屏风之始第二阶段:成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提高,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椅、墩等。
其中木制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
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比较低。
青铜家具——一改商周青铜家具的原始古拙、神秘威严,体现出轻巧灵秀、浪漫神奇的特征。
漆木家具——髹漆工艺高度发达,漆彩丰富。
以黑色为底,配以红、绿、金、银等多种颜料,配饰浮雕或透雕的四方连续图案,简单朴素又不失华美。
家具上还配有青铜器制作的扣件,或嵌有竹器、玉石等饰件。
家具行业发展历程
![家具行业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e802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2.png)
家具行业发展历程家具行业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以下是家具行业的发展历程:1. 古代家具:在古代,家具通常由石材、陶器、竹木等天然材料制成。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家具以宏伟、华丽的设计和精细的雕刻工艺而闻名。
这些家具通常用于国王、贵族和富人的住所,代表了社会地位和财富。
2.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的家具以实用性为主,木材是主要的制作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家具设计开始变得更为精致和华丽。
宫廷和贵族府邸中流行使用带有华丽雕刻的木制家具,表达了财富和社会地位。
3.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家具制造的方式。
新的机械工具和生产流程使得家具的制造更加高效和大规模化。
家具行业从手工制作向机械制造转变,大规模生产使得家具价格大幅下降,普通人也能购买到价格合理的家具。
4. 现代家具设计:20世纪,家具设计开始抛弃过于华丽的装饰,追求简约、功能性和实用性。
现代家具注重舒适、美观和人体工程学,尤其强调家具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创新的材料和新的制造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创造出许多经典的家具设计。
5.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引起,家具行业也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许多设计师和制造商开始采用可再生材料、环保涂料和节能技术来生产家具。
同时,回收和再利用旧家具也成为一种趋势,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6. 个性化定制: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的家具也越来越受欢迎。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家具的材料、尺寸、颜色等,并与设计师合作定制独一无二的家居产品。
总体来说,家具行业经历了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制造,再到现代设计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家具行业仍将继续创新和发展。
中国家具发展简史
![中国家具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e18756c2da38376baf1faef3.png)
中国家具发展简史中国家具发展史目录:1.夏、商、周时期家具2.秦汉时期家具3.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4.隋唐五代时期家具5.宋元时期家具6.明清时期家具7.民国时期家具8.近现代家具夏、商、周时期家具(公元约前16世纪~公元前249年)从旧石器时代的居无定所,到新石器时代的日出而作,我们的先民终于能够基本定居下来。
但当时的居住条件极其简陋,由于房屋的低矮和狭小,于是诞生了传统的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且延续了数千年。
当木构建筑出现人类脱离原始的穴居生活后,家具随之得到新发展。
夏、商、周三代,中国演绎了奴隶制社会和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
从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象几、俎、禁这样的青铜礼器成为后世家具几、案、桌、箱、橱的母体形象。
此时期青铜家具的特点是质朴浑厚、神秘威严,以饕餮纹、蝉纹、云纹等为主的装饰纹样和图案同样有力而凝重。
三代的坐具还只是席、筵,是在原始席艺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用篾编织,技术熟练,纹样有所创新,有的并以锦帛镶边,或用不同颜色的篾混合编织。
秦汉时期家具(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至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手工业的发展,髹漆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平,漆木家具开始出现。
当时的竹席、床、几、案、屏风、箱等低矮型漆木家具色彩艳丽,以黑色为底,配以红、黄等颜色,装饰以浮雕的四方连续图案,简单朴素而不失华美。
秦汉时期,家具的类型又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发展到床、榻、几、案、屏风、柜、箱和衣架等。
但由于席地而坐,几、案、衣架和睡眠的床、榻都很矮,几在春秋战国时多置于床上作凭倚之用;案到汉代多设于床前或榻的侧面,案面逐渐加宽加长;屏风呈两面或三面形,置于床的后边和侧边。
至东汉后期,胡床也由西域传入中原,人们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开始向以床榻为中心的生活起居方式转变,家具的品种和样式也由低矮型家具向渐高型家具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公元220~581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导致军阀混战的不断,也因此却促进了各民族、教派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使各民族的家具在形制与功能上得以相互渗透和吸收。
中国家具历史发展简述
![中国家具历史发展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949270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9.png)
中国家具历史发展简述家具,作为生活用品,在中国已有很漫长的历史了。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家具从最简单的原始雏形逐渐演变为实用与审美价值都高度成熟的形态,每一件优雅、精美的家具都凝结了中华民族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那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式家具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王世襄旧藏南官帽椅原始时期“席地而坐”的习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改变。
这种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家具的形制,所以原始时期的家具大多是低矮的。
夏商周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比原始社会进步了很多。
贵族阶层互相攀比附庸,讲究家居日用器物的排场。
《周礼》中记载了十分繁缛的有关席、几的使用规矩。
另外,从已有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资料看,还出现了青铜制作的床、案、豠(chú)及置放酒器的禁等家具。
▲春秋战国·云纹铜禁春秋时期手工业发达,社会分工更细,家具的种类不断增多。
这一时期出现了凭几,衣架,柜,箱,案几以及四周装有栏杆的矮床等家具。
漆髹(xiū)工艺在当时已经趋于成熟,用漆来保护家具,装饰家具,并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
因此,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当时被漆保护完好的家具文物。
▲汉代·彩绘银平脱奁汉代经济发达,国力雄厚,各行各业都兴旺,家具的种类也更加丰富。
几、案、屏风等家具开始形成富有意义的起居空间和接待中心。
东汉末年可以折叠的胡床又传入中原地区。
如《后汉书·五行志》“灵帝好胡床,胡帐胡服…”可见此时已有对垂足而坐和高足家具的崇尚。
这一时期家具的装饰也进一步多样化,手法也日趋复杂。
▲唐朝·《胡服美人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战乱时期,也是南北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时期。
这种交流影响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随着胡床出现后,方凳、圆凳、束腰凳及带扶手的靠背椅等高型家具的出现则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重要标志。
至此家具由低到高开始发展。
家具发展史(详细版)
![家具发展史(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d8918f6529647d272852dd.png)
B 仿罗马风格(Romanesque)
仿罗马风格起源于古代罗马,在公元5世纪后期形成于意大利和欧 洲西部,英国则称为诺曼样式。
德意志椅子
斯堪的纳维亚椅子
C 哥特风格(Gothic)
哥特风格13世纪时创始于 德意志东部,后盛行于法国, 至14世纪中叶普及于整个欧洲 大陆。 15世纪初期随着后期哥特 式风格的发展,家具的结构和 外形引起强烈的改变,家具设 计类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 初期的坐椅并不是用腿柱来支 持,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箱子的 形式。
二、中国传统家具
1. 商、周、三国时期(公元前17世纪~公元280年)
商、周、战国时期家具是中国低型家具形成时期,其特点是造型 古朴,用料粗壮,造型简洁。
铜俎
彩绘书案
漆几
汉代家具在低型家具大发展条件下,出现了坐榻、坐凳、框架式 柜等一些新的类型,高型家具出现萌芽,漆饰继承了商周,同时又有 很大发展,创造了不少新工艺、新做法。
坐榻
几
翘头案
2. 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9年)
两晋和南北朝是中 国历史上一次民族 大融合时期,加上 佛教育的流行,对 家具影响很大。
3.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发展的高峰,当时经济发展,社会财力 雄厚,建造了许多华丽宅第和园林。人们生活上席地而坐与使用床榻的 习惯仍然广泛存在, 但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从上层阶级起逐步普及全 国。
古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 部,建筑设计最大特点是单纯、 典雅和优美。历史学家屠西底得 曾经说过:“我们爱美,但我们 所追求的是单纯。”这句名言可 以说最能表示出希腊艺术的特质。
C 罗马式(Roma)
公元前4世纪左右到公元1世 纪之间,罗马人由共和政体到帝 政形成了独裁的政体。经济的发 展促使建筑从木材过渡到使用水 泥,在构造上做成圆塔及拱形屋 顶,在处理手法上留出广大的空 间,通过雄浑的圆拱和圆顶的组 织,表现出一种颇为稳健宏伟的 气度。
家具的发展及风格演变
![家具的发展及风格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30b2a7ca417866fb84a8e2a.png)
(4)酒桌 半桌
这两种形制较小的长 方形桌案,常用于酒宴之 上。
洒桌上边缘多起阳线一条, 名叫拦水线,
半桌约相当于半张八仙桌 的大小,又叫接桌,一张 八仙桌不够用的时候,就 加一个半桌。
(5)条桌 条几 条案
案面两端平齐的叫“平头案”,两端高起 的叫“翘头案”。可分为琴几、炕几、方几、茶 几、架几案、棋桌、月牙桌、三屉桌等。
2.1 国外家具
3.古罗马家具(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
2.1 国外家具
二、中世纪的家具 1.拜占庭家具(328~1005年)
2.1 国外家具
1.拜占庭家具(328~1005年)
2.1 国外家具
二、中世纪的家具 2.仿罗马式家具(10~13世纪)
2.1 国外家具
二、中世纪的家具 3.哥特式家具(12~16世纪)
2.1 国外家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代表
中国椅 1949 汉斯·维格纳(生于1914年)
2.1 国外家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代表
温莎椅 汉斯·维格纳(生于1914年)
2.1 国外家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代表
查尔斯·伊姆斯(1907~1978年)
2.1 国外家具
四、国外现代家具
现代家具泛指19世纪后期以来,以现代先进技 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代表,以简洁的形体、合理 的结构、多样的材料及淡雅的装饰,或基本不作装 饰为特点。
2.1 国外家具
四、国外现代家具
第一阶段:现代家具探索及产生时期(1850~1914年)
1.艺术运动及学派:
①工艺美术运动 ——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 ②新艺术运动——以装饰为重点的个人浪漫主义艺术 ③维也纳装饰艺术学校——现代形式必须与时代生活 的新要求相协调 ④德意志制造联盟——把艺术、工艺和工业化融合在 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具发展简史及分类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家具工艺和艺术的辉煌成就。
中国传统家具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商、周和三国时间“席地跪坐”的矮形家具,演变到隋、唐、五代到北宋而定型“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以后又经过约五、六百年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到明代达到了其艺术的顶峰。
中国家具随人类生活的改变而改变,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原始时代在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西半坡遗址发现有高出地面约10厘米左右的土台,据考证是“床”的形状,也许是中国家具的源头。
开始时,土台铺设防潮的草或荆条纺织的席,后来发展到在土台上铺设“筵”(竹篾编的席)。
当时人们的室内生活不仅坐、卧、睡眠在土台上,连吃饭、待客也在土台上,所以后来人们称待客宴会为“摆筵席”。
我国在陕西临潼发现出土的姜寨遗址也看到了可供一家人休息、寝卧的土床;在斯卡拉的史前石头房子里同样可找到一些用石头、石块或石板铺成的凳子和床;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们是用当地的主要建筑材料――粘土砖砌成的桌和椅,这些原始的家具由于其宠大而笨重被固定在地面上,才能保存至今。
人类社会在进入文明时期之前,曾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其间,我们的祖先除了制造石斧、石凿和石刀等原始的生产工具用于简单的生产活动以外,还会将自然石块堆积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应生活的特殊需要。
例如,将石块堆成“兀”形或长方形,可供坐卧起居。
这种用天然石块堆成的古人类创造物,就是最原始家具的雏形。
在石器时代原始家具的演变过程中,古人类又相继制作木质和铜质的原始家具。
由于木材易于加工,可用天然的藤蔓进行简单的组合,所以当我们的祖先在掌握冶铜技术之前,木质家具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由于木质家具容易腐烂,在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很难觅其“踪迹”,但我们可以从铜质家具的形状推断木质家具的外形。
商周时代在我国出土的早期文物中,有商周两代的铜器“俎”和“禁”。
“俎”的表面呈长方形,两端有足,犹如倒“凹”形,“禁”的形状则宛如一只长方形的箱子。
“俎”和“禁”都是我国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礼品,“俎”当时是用来承载祭品的,而在不举行祭祀时则作为切肉的砧板,“禁”在祭祀时用以承受祭器,是放酒器用的。
“俎”和“禁”是我国奴隶社会最早出现的家具式样,说明当时已经有相当精美的家具出现了,这种家具在我国古代是列为上乘的,因而在许多古籍书中均有记载。
《诗·小雅·楚茨》中有“为俎孔硕”之句。
《庄子·庚桑楚》有“而窃窃马欲俎立予于贤人之间”的记载。
在《礼仪·士冠礼》中则提出了“两天凡有禁”的要求,“俎”和“禁”既然是我国家具最原始的形象,因而也是中国家具的渊源。
在我国商代的家具形式中已有了“几”和“榻”,这在甲骨文中有所记载。
“几”是在长方形板下两端带足的家具,“榻”是一种无顶无框的小床,“几”与“俎”酷似,“榻”与“禁”相仿,显然,“几”和“榻”是由“俎”和“禁”演变过来的,且这种演变是那样直接,无需复杂地改造,只要简单地模仿加工即可。
在这以后的家具中,“几”、“案”、“桌”等形式均是“俎”的形象演化。
西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22-481年),人们的室内生活仍保持着席地跪坐的习惯。
家具的种类除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凭靠的“几”和“屏风”、“衣架”等。
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纹、龙纹、凤纹、云纹、波纹和涡纹等。
春秋战国时期发现了铁,木工工具由青铜改为铁制,木工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
鲁国的公输班(即鲁班)成为了木工的代表人物,他发明了曲尺(鲁班尺)和墨斗,后人为了纪念他,尊他为木工的“祖师”。
鲁班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土木营造和木构家具的加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战国末期,出现了“柜”和“椟”,分别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和《论语·季氏》中。
战国时代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珍贵的古代家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年前家具制造的成就。
从信阳、长沙战国墓出土的“床”、“几”和“案”等实物,不仅能反映出这一时代的木质家具制造水平,而且可以看到工匠已能比较熟练地在家具表面髹漆和彩绘,有的家具上还出现了精美的浮雕。
战国时代的“楚文化”尤为突出,其中以信阳出土的大床周围的搁杆最为特殊,它是现存古代床中最早的实物。
秦汉时代秦汉时代,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由于经济制度的改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说,在奴隶社会,家具还只是为奴隶主阶层服务的话,那么,到了封建社会,不仅是封建阶层需要,广大平民百姓由于有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村落活动,也提出了对家具的迫切需求,因而,可以说自秦汉始,中国家具发展的历史才真正开篇。
从两汉时代的画像石、墓葬随葬品以及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大略了解当时的家具有床、几、橱和屏风等。
汉魏以前,我国居民的起居方式为席地而坐,所以一般的家具体形较矮。
又因为战国到两汉期间木漆工艺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使得一些家具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从河南信阳、湖南长沙和广州出土的大量战国漆器家具和辽宁汉墓壁画中,反映出汉代家具在这一时期的各类已经增多。
当时为了适应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这类家具做得都比较矮,这时的“几”因功能的需要形状很多,几和案上涂有红漆和黑漆,并绘有花纹,有的直接在木材表面施加浮雕。
战国时期的床已破先例,开始在床的四周加上栏杆,这种低矮的围栏床是战国时期家具的特点。
据河南人民出版社的《河南信阳禁墓出土文物图录》登载,当时还有框和箱。
汉代的案已逐步加长加宽,有的还重叠1-2层陈列的器物,这属于陈列案,还有一种叫食案,形状有方有圆。
床的用途扩大到日常起居和接待宾客,不过这种床较小,又称榻。
到东汉末年,可折叠的胡床传入中国,见《后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们用于战争和行猎。
战国到汉代的家具在中国家具史上可称作过渡阶段,这时期的家具造型粗犷、敦厚,突出实用性能,结构简单明确,质朴且庄重。
家具装饰以漆为主,颜色一般多采用黑褐色作底色,以深红色作衬色,朱色与黄色作画,也偶见用赭黑色作底色或黑色作画的,色彩搭配非常鲜明调和,颇具富丽堂皇之感。
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汉代漆工艺作为当时手工业的一个部门进入了繁荣的阶段,家具的装饰技法在彩绘为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金银扣、镶嵌和金箔贴花等技法。
当时漆家具的生产是相当费工时的,漆家具的生产程序是相当复杂的。
东汉出现了“榻”,见《后汉书·徐稚传》“蕃在郡不接宾客,惟徐稚来特设一榻”。
当时的“床”两侧和后部有屏障(床惟),床上挂帐,“几”和“案”在放在床上,双人使用和整布室内,“榻”是狭长平面的短足单人床。
汉代没有椅子和凳子,供坐的有席和床。
最普通的坐具是席,为长方形,长短不一。
床有两种,一种供坐,另一种供卧。
一般的床,如山东安丘汉代石刻画像上所示,在沿边装有屏风。
汉代的几,专供坐时凭伏,不能放置器物。
它是与床连用的,坐床时往往凭几。
案与几不同,案面较宽,略如现在的桌子,可以放置器物,但甚低矮,体形也小。
读书写字用的桌子,称为书案,为长方形。
饮食用的桌子,称为食案,有长方形和圆形,前者四足,后者为三足。
魏晋时代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由于多民族大融合的结果,使得家具文化与样式相互影响,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转折期。
这时期一方面“席地而坐”的习惯仍未改变,但在前期的基础上,传统家具有了不少的新发展。
从晋画《女史箴图》中可以看到床已增高,而且上部还增加了床顶。
据记载,床沿四周的矮屏是可以拆卸的。
这种床的款式和结构显然是春秋时代的凭衾和战国时代的围栏木床的结合,但拆卸和床上加顶是这一时期的创新。
另外,从敦煌壁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时期带有扶手的椅子、方凳、圆凳、束腰形圆凳和胡床等形式的家具。
由于这些家具的出现,对当时人们的起居习惯与室内空间处理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虽然当时人们的“席地而坐”还未改变,尤其是平民百姓还是习惯于跪坐的方式,但权贵和士大夫逐步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跪坐礼教观念。
这一时期传统家具有了新的发展,如当时有许多床有帐和顶,且周围施以可折叠的多折多牒式矮屏,起居用的床榻加高加大,下部以壶门作装饰,一般日间既可坐于床上,又可垂足于床沿。
床上出现了置于身侧腋下可以倚靠的隐囊与凭几,以适应贵族阶层随心所欲的箕踞式平坐和侧生式后倚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西北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以后,不仅东汉末年传入的胡床已逐渐普及于民间,同时还输入了各种形式的高坐具,如椅子、方凳和圆凳等。
在装饰上除秦汉以来传统的纹样以外,冈佛教艺术的火焰纹、卷草纹和莲花、缨络、飞天、狮子、金翅鸟等图形纷纷出现。
据考证,我国“家具”一词就出现在魏晋时代(约在公元2~3世纪)。
《晋书》卷75《王述传》记载:“述家贫,求试宛陵令,颇受赠遗,而修家具……”。
后魏贾思《齐民要术》卷五中也曾提到:“凡为家具者,前体木皆所宜种。
”隋唐时代公元581~960年是隋唐五代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家具兴旺发达,开始走向成熟的时期。
这时期的家具在继承两晋南北朝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融化外来家具文化和风格,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风格。
当时“垂足而坐”的习惯逐渐从上层阶层开始遍及全国,从而使得家具尤其是坐具迅速地发展起来。
唐代周昉是宫廷画家,他的《宫乐图》是取材于当时宫廷生活的场景,画面上的家具有两种:一种是大型长方桌,另一种是腰圆形凳。
其中大型长方桌四角有金属包角,包角均雕有金色花纹,此构件既加固了长桌又起到了装饰作用。
这时长桌下部是南北朝时的壶门装饰的继承和发展,此长桌较之敦煌莫高窟473壁画中见到的长桌还要大,可供12人围坐;而腰圆形凳类似于现在的方凳,此凳几乎全部雕刻,而且在装饰的花芯部位嵌有宝石,两腿之间佩有朱红色“流苏”,坐面上加绣垫,松软舒服,不仅造型精巧,移动方便,而且装饰得珠光宝气,整体效果十分完美。
周昉的另一幅画《执扇仕女图》中所表现的腰圆型凳则出现了扶手,再一次证明唐代已有了富丽豪华的椅子。
隋、唐、五代,随着建筑技术的空前发展,室内空间布局的变化和人们“垂足而坐”的休憩方式的逐步普及,“高坐”家具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当然,低坐家具并非淘汰,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低坐家具与高坐家具并存的局面。
在家具的结构造型与装饰艺术上,是我国家具发展史的一次重大飞跃。
造型上出现了圆形断面的做法,使家具的线条更为柔和;技艺上由于木工工具的不断改进,做工更加精致、讲究;装饰上不仅有了髹漆、漆画、镂刻,还有髹漆的家具上出现了镶嵌螺铀的纯装饰品;品种上有长短案、方圆几、高低案、方圆凳、官帽椅、靠背椅、圈椅、低床榻、架子床、鼓槨,还有折叠式和移动式的屏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