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蛋白表达在直肠肿瘤中病理意义
抑癌基因WWOX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癌
基 因, 5 免疫组织化学 p3
病理学, 临床
WWO X
E p e so n iia g ic n eo W OX n 5 e e lr c a x r s in a dCl c l n Sinf a c f i W a d p 3G n si Coo e t l l f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00 或 P<00 ) 而在不 同性 别 、 .5 .1 , 年龄 、 肿瘤 大小分类 患者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 P<00 ) . ; 5
WWO X与p 3 因的表 达呈 负相关 ( 03 8 P 00 8 。结论 : 5基 r . ,= . ) 一 8 0 WWO X和 p 3 野生型 ) 5( 同为抑癌基因 , 检测两者的表 达对 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 重要 意义。
白的表达情况 , 分析两者 的表达与患者年龄 、 性别及癌组织 的病理参数包括肿 瘤大小 两者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 WWO X蛋 白在癌组织 中阳性 表达明显降低 , 与正常组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0 5,5 ( . )P 3突变型) 白在癌组织 中较正常结直肠组 织中 阳性表达 率高 , 0 蛋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0 5 。无论 WWO .) 0 X, 还是 P 3 5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 , 在不同癌组 织学分化程度 、 浸润深度 、 淋巴结转移 情况 、 生存期分类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
天 津 医药 2 1 年 8月 第 4 02 O卷 第 8期
7 87
d i 03 60i n 2 3 9 9 .0 20 .1 o: .9 9 .s . 5 — 8 62 1 .80 1 1 s 0
抑 癌基 因 WWO X和 p 3 5 在结直肠 癌 中的表达及 临床 意义
错配修复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关系及其相关性
错配修复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关系及其相关性赵喜连;郗彦凤;白文启;吴月琴;步鹏【摘要】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mismatch repair protein,MMRP)及p53蛋白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进而分析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p53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法对980例CRC中4种MMRP及p53进行检测,将4种MMMP中的1种及以上表达缺失定为MSI组,全部阳性表达定为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组.结果 (1)MMRP表达缺失率为11%,MLH1 、PMS2、MSH2及MSH6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7.3%、7.1%、2.0%及1.9%;其中共同缺失表达类型为MLH1-PMS2、MSH2-MSH6者分别为52例、14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呈正相关(ra=0.712),4种蛋白均缺失者3例.(2) p53阳性率为59.1%.(3)MSI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Ki-67有关(P<0.05).(4)p53与组织学类型、大体分型、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Ki-67有关(P<0.05).(5)MSI与p53呈负相关(rs=-0.118).结论 MLH1、PMS2缺失表达较MSH2和MSH6多见.MLH1与PMS2、MSH2与MSH6常常协同表达或缺失.MSI及p53与CR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对预测CRC的风险、恶性程度的评估等具有指导意义.MSI与p53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参与CRC的不同发生、发展过程.【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6页(P370-374,379)【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错配修复基因;p53;MSI【作者】赵喜连;郗彦凤;白文启;吴月琴;步鹏【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太原030013;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太原030013;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太原030013;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太原0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第3位[1]。
P53和PCNA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P53和PCNA 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关键词】大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P53蛋白;PCNA蛋白大肠癌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转移。
临床上尚无可靠的方法预测预后,因此探讨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生物标记是大肠癌基因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53、PCNA 蛋白进行检测,探讨它们在大肠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大肠癌的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全部病例选自2005—2008年我院大肠癌根治术切除标本共5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8±17.68)岁。
分化程度和转移情况为:高分化19例,中分化19例,低分化13例;伴淋巴结转移19例,伴肝脏转移2例。
所有材料按照全国大肠癌协作组制定的标准,由两名病理医生复查确定。
1.2试剂免疫组化试剂盒:鼠抗人PCNA蛋白抗体(即用型),鼠抗人P53蛋白抗体(即用型),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及PCNA蛋白,阳性对照由试剂盒提供,阴性对照由PBS代替一抗,实验步骤按说明书操作。
按全国大肠癌协作组1986年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类[1]:高分化(管状腺癌Ⅰ级及乳头状腺癌),中分化(管状腺癌Ⅱ级及粘液腺癌),低分化(管状腺癌Ⅲ级及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
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P53、PCNA阳性细胞,对染色阳性细胞,高倍镜下选择10个视野计数,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数10%~25%为(+),26%~50%为(++),51%~75%为(+++),>75%为(++++);P53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数<10%为(-),10%~25%为(+),26%~50%为(++),51%~75%为(+++),>75%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或无)和淋巴细胞浸润(-、+、++、+++)。
EGFR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 r b B1 ( c — e r b B1 ; HE R 一 1 ) 的表达产物, 在 多种 匕 皮来 源 的恶 性肿 瘤 中过 表 ] , 与 肿瘤 细雕 化、 增殖 、 转移 、 侵袭 、 及放 化 疗 抵 抗 等 密 切 相关 ; p 5 3 基因是重 要 的 肿 瘤抑 制基 因 , 研 究表 明n , p 5 3 基因突变和或 失活是 多 种 肿瘤 发生 发 展过 程 中 的重要 因 素 , 其 突 变频 率与 肿
发、 预后和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 p i d e r ma l gr o wt h f a c t o r r c c c p t o r , E G F R ) 是 原 癌 基 因
片常规脱蜡、 至水 , E G F R 和P 5 3 均经高压加热抗原修
复3 mi n , 3 %过 氧化 氢封 闭 1 0 mi n , 蒸馏 水 冲洗 , P BS 浸 泡5 mi n , 滴 加 正 常 山羊 血 清 工 作 液 孵 育 2 0 mi n ; 滴 加
瘤的恶 f 生 生物 学 行为相关。目前关于 E GF R和 p 5 3的表 达 与结 直肠 癌 I 临床 病理 特征 的关 系 已有 报 道 , 但 将 二
抗, 3 7  ̄ C孵 育 1 h , 冲洗 3 mi n x 3 次, 滴加 二抗 , 3 7 ℃孵
E G F R和 p 5 3 在 结 直 肠癌 中的 表 达 及 临床 意 义
张 国平 , 敬 敏, 腊哲 明
[ 摘要] 目的 临床 意 义 。方法
探 讨 结 直肠 癌 患者 肿 瘤组 织 中表 皮 生 长 因子 受体 和 p 5 3 过 表 达与 临床 病 理特征 的 关 系及
收集2 0 1 0 年7 月~ 2 0 1 1 年7 月在 我 院手术 切 除的 结直肠 癌 组织 标本 7 8 例, 采 用免疫 组 织化 学
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黄志伟;蔡雪彦【摘要】目的检测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大肠癌临床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53例大肠癌中P53(突变型)、PCNA、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PCNA蛋白、Ki-6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7.92%、100%、86.79%,与在相对应的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7.14%、10.71%)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ki-67蛋白的表达和患者性别有相关性.此外,PCNA 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在大肠癌中P53蛋白与PCNA蛋白、ki-67蛋白之间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1.P53、PCNA和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过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在大肠癌组织中,PCNA、ki-67和P53之间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提示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抑癌基因突变是相对独立的致病机制.3.PCNA表达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而PCNA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无关,ki-67表达则与大肠癌患者性别有关,提示ki-67在大肠癌不同性别患者间表达差异受ki-67不同于PCNA的细胞周期影响.【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13(022)006【总页数】5页(P508-512)【关键词】P53;PCNA;ki-67;免疫组化;大肠癌【作者】黄志伟;蔡雪彦【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528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近些年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尤以城市为甚,我国年轻人直肠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预后较差。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突变型)、PCNA、ki-67在53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其与大肠癌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旨在为大肠癌临床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p53与γ-组蛋白2A变异体的表达及意义
1 . 3 实验 方 法
S C C 的发生涉及癌基 因 K . r a s 的激 活和抑癌基 因 p 5 3的
1 . 3 . 1 标本 : 3 5 例S C C标本 , 每例切 3 I x m厚 的连续切 片 4
失活以及 D N A损伤相关蛋 白 . H2 A X的表达增加。 p 5 3的表 达与 S C C肿瘤大小 、 肿瘤部位 、 分化程度 、 淋 巴结转移 、 远处
赵 建玲 梁建芳 郑绘霞 肖 虹 王尚宏
结 直肠 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位于全部恶性肿瘤 第 3位 r 1 】 , 结直肠 癌 中 9 0 %为散 发性结 直肠癌 ( s p o r a d i c c o 1 .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 s c c ) ,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基 因的不稳定性 , 涉
1 . 4 统 计 学 处 理
及 癌基 因 ( 如K . r a s ) 的激 活和抑 癌基 因 ( 如p 5 3 、 A P C ) 的失 活 。另外 , D N A的损伤也是恶性肿瘤发生 的重要原 因之一 。 D N A 损 伤 中最严 重 的一种是 D N A双链 断裂 ( d o u b l e s t r a n d
3年 内死 亡 。
1 . 2 试剂
相关( P < O . 0 5 ) 。 . H2 A X阳性表达越 高 、 癌组织 分化程度 越 差、 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发生率越高 。
3 讨 论
鼠抗人 p 5 3单克隆抗体购 自北京 中杉金桥公司 ; 兔 抗人
一
H 2 A X多克隆抗 体购 自美 国 A b g e n t 公 司。
1 . 3 . 3 结果判定 : p 5 3和 . H2 A X的表 达以细胞核出现棕黄
YB-1和P53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YB-1和P53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刘露露;房新志;郭云泉;王晓璐;杨丽丽【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年(卷),期】2012(20)8【摘要】目的:探讨YB-1和P53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不同发展阶段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20例正常组织、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3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和50例癌组织中YB-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YB-1蛋白在结直肠正常组织(NCM)、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HGIN)和癌组织(CRC)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为0%、76.7%、80.0%、80.0%,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癌组织中其强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P53蛋白在结直肠正常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0%、6.7%、40.0%、60.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和癌组织中其表达率均与正常组织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在癌组织中YB-1和P53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06,P<0.05).结论:YB-1和P53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YB-1和P53蛋白的联合检测可能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转移提供重要参考.【总页数】5页(P703-707)【关键词】结直肠肿瘤;YB-1;P53;免疫组织化学【作者】刘露露;房新志;郭云泉;王晓璐;杨丽丽【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相关文献】1.survivin、p53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陈渭;智发朝2.乳腺癌中Ki-67、P53、YB-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谢文秀;李自健;游俊浩;张帆;杨俊兰3.c-erbB-2 、bcl-2和p53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薄挽澜;胡凤丽;翟博;姜爱民4.原代培养过程中壳聚糖衍生物对CTCF/YB-1/C-myc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J], Mohammad Syaiful Bahari Abdull Rasad;Ahmad Sukari Halim;Kamaruddin Hashim;Ahmad Hazri Abdul Rashid;Lim Chin Keong;Shaharum Shamsuddin5.Maspin、P53、Skp2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倪江涛;易永芬;石海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mad4、P5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l e v e l s o f S m a d 4 a n d P 5 3 , a n d o b s e r v e t h e i r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n c l i n i c a l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
3 2 5・
S m a d 4 、 P 5 3在 直 肠 癌 中的表达 及 临床 意 义
张建 余 王 学松 胡 宗玲 吕明 良 刘 广伟
2 7 6 5 0 0 莒 县人 民 医院 日照
【 摘要 】 目的
研究S m a d 4 、 P 5 3 在直肠癌 组织中的表达 , 并探讨其与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关 系及 其临床 意义 。方 法 采用 免
i n 5 0 r e c t l a c a r c i n o ma s i s s u e s a n d 2 0 n o r m a l r e c t a l i s s u e s . R e s u l t s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s o f S m a d 4 a n d P 5 3 w 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4 4 %( 2 2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r e c t a l c a r c i n o ma s . Me t h o d s l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c a l me t h o d w a s u s e d t o e x a mi n e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h e S ma d 4 a n d P 5 3
p53蛋白表达在直肠肿瘤中病理意义
p53蛋白表达在直肠肿瘤中病理意义目的研究p53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在33例结直肠绒毛状腺癌、32例绒毛状腺瘤、15例非肿瘤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p53在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25/33)、59.4%(19/32)、13.3%(2/15)。
p53蛋白表达强度: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从大至小),其中结直肠绒毛状腺癌和绒毛状腺瘤的95%可信限下界均高于非肿瘤的上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53基因突变及其产物p53蛋白的检测,用于早期发现结直肠腺癌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53 protein expression in rectal cancer.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in 33 cases of colorectal papillary adenoma, 32 cases of villous adenoma and 15 cases of non-tumor mucosa tissue. Results The ratios of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in colorectal papillary adenoma, villous adenoma and non-tumor mucosa were 75.7% (25/33), 59.4% (19/32) and 13.3% (2/15), respectively. The intensity order of the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was colorectal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 villous adenomas > non-tumor mucosa (R from big to small). The lower limits of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R values in both colorectal papillary adenoma and villous adenoma were higher than the upper limit in non-tumor mucosa,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s of p53 gene mutation and p53 protein contribute to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early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Key words] p53; Colorectal neoplasms; Immunohistochemistry; Protein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抑癌基因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深入探讨。
Maspin、P53、Skp2蛋自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Mapn P 3 S p si 、 5 、k 2蛋自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倪江涛, 易永芬, 石海鹏
(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分子医学及肿瘤研究 中心 , 重庆 40 1 ) 0 0 6
【 摘
要 】 的: 目 研究 m p 、5 及 sp 蛋白在结 直肠 肿瘤 组织 中的表达及 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 s n a i p3 k2 采用免疫组 织化学法检测
m pnp 3 sp s a i、5 及 k 2在 5 0例结直肠腺癌 ,0例结直肠腺瘤 、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 中的表达。结果 : apn 白在结直肠腺 2 2 m i蛋 s 瘤和正 常结直肠粘膜组织 中的表达均高于结直肠腺癌 ( 00 )无淋 巴结转移组 mapn表达率高于淋 巴结转移组( < . ) P< . ; 5 si P 00 ; 5 D ks , u e D期结直肠癌组织 m si C apn表达率低 于 D ks B期 ( 00 ) 在结直肠腺癌及腺瘤 中 m pn与 p3的表达均呈负相 u e A、 . 。 5 s ai 5
关 ( < .1 , P 0O )然而在 sp k 2与 m pn sp s a i、 2与 p3之间没有发现相关性 ( >00 ) k 5 P .5 。结论 : apn的表 达可能受 p 3基因的调控 。 m i s 5 联合检测 m pn p 3 sp s a i、5 及 k 2在结直肠肿瘤 中表达水平 , 对判定结直肠 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pes nw s c w rnclr t dncri m a dn m n o a tse( < . )Mapnepes nso e ea r i a hl e o e a ae oac o ah ni aeo a dn r li usP 00 . s i rso hw dang- so mu o i o e l n t n a m s 5 x i
大肠癌中P53基因研究进展
大肠癌中P53基因研究进展周思君;詹俊【摘要】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及乳腺癌,居所有肿瘤的第三位[1].在我国,大肠癌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2],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平均寿命的提高,还将进一步上升.【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1(011)005【总页数】4页(P359-362)【作者】周思君;詹俊【作者单位】51012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510120,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全球,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及乳腺癌,居所有肿瘤的第三位[1]。
在我国,大肠癌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2],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平均寿命的提高,还将进一步上升。
研究表明,大肠癌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基因突变结果,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大肠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大肠癌发生的关键。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大肠癌形成中的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清晰,尤其是针对抑癌基因P53的研究发现。
本文重点就P53基因在大肠癌中的作用研究作以下综述。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研究最多的基因之一。
1979年,Linzer和 Levine[3]用 SV40抗 T 抗体(SV40 T-antigen antibody)的联合免疫沉淀法从 SV40转化的细胞提取物中发现一种与SV40大T抗原共同存在的宿主细胞蛋白质,而且能够与SV40大T抗原形成复合物,因其分子量为53KD,故名P53。
在短短的30多年里,人们对P53基因的认识经历了癌蛋白抗原、癌基因到抑癌基因的三个认识转变。
目前研究将P53分为野生型(WT P53)和突变型(MT P53)。
WT 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具有进化保守性,可在DNA复制水平上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是细胞生长的重要负调节因子,它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4]。
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叶斌;王西川;雷蕾;游莉斯【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p53 and Ki67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their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p53 and Ki67 in 71 c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of 71 cases and 16 cases of colon adenocar-cinoma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①The expression rate of protein p53 and Ki67 in 71 c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were 40. 85% ( 29/71 )and77.46%( 55/71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lon ade-nocarcinoma. ( P =0.019 ,P =0. 000 ). ②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p53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pth of invasion( P = 0. 035 ),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P = 0. 028 ),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 0. 013 ) and clinical staging( P = 0. 023 ). The expression of Ki67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pth of invasion( P = 0.046 ) and clinical stagings P =0.040 ),but i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 ③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rotein p53 and Ki67 were 40. 85% and 77. 46% ,respectively, in which co-positive were 26 cases and co-negative werel3 cases. The protein p53 was correlated with theKi67 expression( γ=0. 508 ,P =0.000 ). Conclution The expres sion of p53 and Ki67 are higher in the colorectal carcinoma than that in adenocarcinoma. Therefore, the detection of protein p53 and Ki67 expression could be used as biomarkers to predict the degree ofmalignancy and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目的探讨p53蛋白、Ki67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71例结直肠癌,16例结肠腺瘤,进行了p53蛋白和Ki67的检测.结果① 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5%(29/71)、77.46%(55/71),均显著高于腺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0).②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直肠癌中Ki67的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③ p53蛋白和Ki67共同阳性者26例,共同阴性者13例,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γ=0.508,P=0.000).结论 p53蛋白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3(028)001【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结直肠癌;p53蛋白;Ki67【作者】叶斌;王西川;雷蕾;游莉斯【作者单位】610051,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610051,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610051,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610051,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结肠腺瘤性息肉中p53、Ki-67、CD34表达及意义
结肠腺瘤性息肉中p53、Ki-67、CD34表达及意义江康伟;陈焕伟;杨利敏【摘要】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中p53、Ki-67和CD34表达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低危和24例高危性结肠腺瘤性息肉中p53、Ki-67和CD34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高危组中p53、Ki-67、CD34表达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或0.05)。
p53、Ki-67、CD34表达与息肉大小、个数、不典型增生及病理分型有关(P<0.01或0.05)。
结论 p53、Ki-67、CD34检测有助于分析结肠腺瘤性息肉的病变程度。
【期刊名称】《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结肠息肉;p53;Ki-67;CD34【作者】江康伟;陈焕伟;杨利敏【作者单位】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湛江肿瘤医院;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湛江肿瘤医院;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湛江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过度增生形成的新生物,按Morson 组织学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其中肿瘤性中腺瘤性息肉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结肠息肉又以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故为了及时筛查出癌变的结肠息肉,找出与息肉癌变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作者对本院的结肠腺瘤性息肉进行了p53、Ki-67和CD34测定,以了解这些生物学指标在结肠腺瘤性息肉的表达及意义,以期为初步鉴别结肠息肉是否恶变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62例,取其肠镜活检标本。
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79岁,平均35.0岁。
按波士顿召开的第三次国际大肠癌会议中大肠腺瘤组讨论建议的方案分为低危组(38例)和高危组(24例)。
凡是单个、有蒂(或广基),但<2 cm管状腺瘤,伴轻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属低危组;而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则属高危组:多个腺瘤、腺瘤直径>2 cm、广基的绒毛状或混合型腺瘤、腺瘤有重度不典型增生。
浅论p53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转移、治疗与预后及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
浅论p53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转移、治疗与预后及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摘要】 p53是目前公认的重要抑癌基因,在大肠癌中表达率较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等各方面关系密切。
本文阐述了p53与大肠癌发生转移、治疗、预后和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p53;大肠癌结肠直肠癌是较常见和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是多基因参与、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大肠癌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达成不少共识,但仍存在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
随着分子实验技术的普及,从分子水平上系统地研究大肠癌,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至今已发现众多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中p53表达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且研究颇多,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1 p53概况人类p53基因长度为20303碱基对,定位于染色体,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1]。
转录成 mRNA,编码由393个氨基酸组成,是分子量为53KD的核酸蛋白。
1979年,Linzer和Levine用SV40抗T抗体的联合免疫沉淀法从SV40转化的细胞提取物中发现一种与T抗原存在的蛋白质,因其分子量为53KD,故名P53。
此后,在各种病毒、化学诱导剂等因素引起的肿瘤中常发现有P53蛋白异常表达,故p53基因一度被认为是癌基因。
但在随后研究细胞转化时发现体内正常存在的p53基因即野生型p53有抑制细胞癌变作用,而发生突变后的p53基因即突变型p53则有促进细胞癌转化作用,从而确认野生型p53基因是抗癌基因。
对其认识经历了肿瘤抗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三个阶段。
由于野生型P53蛋白的半衰期短,免疫组化难以检测到,而突变型P53蛋白因其空间构象改变,半衰期延长,用免疫组化法可检出,因此,当组织中检测到P53蛋白的高表达,则认为有p53基因的突变[2]。
在约50%人类肿瘤中可发现有p53基因的突变,且见于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
2 p53与大肠癌2.1 p53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早期Vogelstein[5]综合以往的报道,认为大肠癌发生的一般模式为:正常上皮增生性上皮腺瘤腺瘤癌变腺癌。
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诊断为结直肠癌,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虽然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但是缺乏明确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和精准治疗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CR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多个基因和蛋白质参与了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控制。
其中,P53和Ki67是比较关键的两个蛋白,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P53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它参与了细胞凋亡、DNA修复和细胞周期控制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了重要的负调控作用。
而Ki67则是一个细胞增殖标志物,其表达的异常常常与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和侵袭有关。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对结直肠癌组织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探究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希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生物分子标志物。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统计学分析。
1. 研究对象: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并通过病理学检查和分期确认诊断。
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P53和Ki67的表达,评价其表达程度和分布情况。
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双因素方差分析,评估P53和Ki67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包括分期、组织类型等)和预后的关系。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预计可以明确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并对其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
直肠癌远侧端黏膜p53的表达及其意义
【 关键 词1 直肠肿瘤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p 5 3 ・ P E T / C T
【 中圈分类号】R 7 3 5 . 3 + 7 【 文献标识码l 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9 9 0 5 ( 2 0 0 7 ) 0 6 — 0 4 9 3 — 0 4
E x p r e s s i on o f p53 a n d i t s s i g ni ic f a nc e i n r e c t a l di s t a l mu -
维普资讯
・
临
床
论
著
・ Cl i ni cal A ̄i c l e ・
4 9
直肠癌远侧端黏膜 p ’ 黎成 金 ’ 宋京 翔 ’ 宋丽 娜 ’ 赵 春雷 ’
南京 军 区福州 总 医院
直肠癌及远侧端直肠黏膜均可见 p 5 3表达 ,直肠癌组织 中 p 5 3表达 明显高于远侧端的直肠黏膜组织 。 直肠癌远侧端黏膜 p 5 3表达随着距离 增大而 减少 , 但有显著性异常改变 只在 有限的长度内 ( 远侧端 1 _ 5 c m) , 阴性对照中仍有 p 5 3的表达 。肿瘤组织及直肠远侧端黏膜中 p 5 3表达与肿瘤大小 、 分期 以及病理 类型无关。结论 : 直肠腺癌远侧 1 . 5 c m 长度的组织, p 5 3明显异常表达 , 若从分子病理 学角度来界定 , 2 c m 的直肠远侧端长度是安全的远 侧切缘 。
 ̄ / a s t # u W o fGe n e r a lS u r g e r y
( F u z h o u 3 5 O o 2 5 )
Z De p a r t me n t o f G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
结直肠癌中P53、nm23的表达研究及临床意义
p e so f 5 n m2 s x mi e yi r si n o 3 a d n 3 wa a n d b mmu o itc e c l e h iu n8 a e fc lr ca d n c r io . s l I oo e — P e n hso h mia c n q ei 3 c s s oo e tl e o a cn ma Re u t t o a s n c lr c tla e o a cn ma te p s ie it n i e fP 3 a d n 3 w s a s c ae ih t mo r d p h h s lg c lg a e lmp o e me a tss a d n c r i o , o i v n e st s o 5 n m2 a s o i td w t u u e t , it o ia r d ,y h n d t s i h t i o a
结直肠 癌 的发 生 、 展 及 预后 的关 系 , 临床 治 疗提 发 为
剂均购于北京 中山金桥生物技 术有 限公 司, 采用 免疫组化 的
方法 , 方法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执行 , 已知 阳性切 片作 具体 用
阳性对照 。( ) 2 结果判 断:5 P 3阳性定位 于细胞核 ,m 3阳性 i r2 定位于细胞质或胞膜 , 随机计数 1 0个 高倍镜视 野 , 统计 阳性 细胞数 , 阳性 细胞数 <1 %为阴性 , 0 阳性细胞数 在 1 %一 5 0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分析·2012年7月第19卷第20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抑癌基因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深入探讨。
p53是大肠癌发生中最常变化的基因[1],本文对p53蛋白在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p53蛋白在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通城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2011年手术及肠镜活检的部分标本,其中,结直肠绒毛状腺癌33例、结直肠绒毛状腺瘤32例,非肿瘤性黏膜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作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
1.2免疫组化染色及方法1.2.1p53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1.2.2组织化学检测:采用S-P(streptavidin-perosidase,链霉菌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方法。
步骤:(1)石蜡切片4μm 厚,常规脱蜡水化后,用PBS(即磷酸缓冲液)(pH=7.4)冲洗3次,每次5min;(2)加50μL过氧化酶阻断溶液,室温下孵育10min;(3)PBS(pH=7.4)冲洗3次,每次5min;(4)加50μL 非免疫动物血清,室温下孵育5min,PBS冲洗一次;(5)加50μL第一抗体,室温下孵育60min;(6)PBS(pH=7.4)冲洗3次;(7)加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室温下孵育10min;(8)PBS(pH=7.4)冲洗3次,每次5min;(9)加50μL链亲和素-过氧化酶溶液,室温下孵育10min;(10)PBS(pH=7.4)冲洗3次,每次5min;(11)加2滴新鲜配制的DAB溶液显色;(12)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固。
用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p53染色结果的判定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染色阳性,认为p53阳性。
如果非肿瘤细胞或核周围着色,不认为p53阳性。
当少于10%的肿瘤细胞着色时,认为免疫组化结果阴性;当超过10%的肿瘤细胞着色时,认为免疫组化阳性。
1.4统计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Ridit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结直肠绒毛状腺癌和绒毛状腺瘤中p53蛋白表达强度和表达率p53在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25/33)、59.4%(19/32)、13.3%(2/15)。
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直肠绒毛状腺瘤和非肿瘤黏膜(P<0.05),见表1。
p53蛋白表达在直肠肿瘤中病理意义李金淼周桂台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湖北通城437400[摘要]目的研究p53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在33例结直肠绒毛状腺癌、32例绒毛状腺瘤、15例非肿瘤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p53在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25/33)、59.4%(19/32)、13.3%(2/15)。
p53蛋白表达强度: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R从大至小),其中结直肠绒毛状腺癌和绒毛状腺瘤R的95%可信限下界均高于非肿瘤的上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53基因突变及其产物p53蛋白的检测,用于早期发现结直肠腺癌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意义。
[关键词]p53;结直肠肿瘤;免疫组化;蛋白[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7(b)-0118-02 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53protein expression in rectal cancerLI Jinmiao ZHOU GuitaiPathology Department of To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in Hubei Province,Tongcheng437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53protein expression in rectal cancer.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53protein in33cases of colorectal papillary adenoma,32 cases of villous adenoma and15cases of non-tumor mucosa tissue.Results The ratios of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53protein in colorectal papillary adenoma,villous adenoma and non-tumor mucosa were75.7%(25/33),59.4%(19/32)and13.3% (2/15),respectively.The intensity order of the expression of p53protein was colorectal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villous adenomas>non-tumor mucosa(R from big to small).The lower limits of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R values in both col-orectal papillary adenoma and villous adenoma were higher than the upper limit in non-tumor mucosa,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Conclusion The detections of p53gene mutation and p53protein contribute to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early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Key words]p53;Colorectal neoplasms;Immunohistochemistry;Protein2012年7月第19卷第20期·病理分析·表1结直肠绒毛状腺癌和绒毛状腺瘤中p53蛋白表达强度和表达率(n)2.2Ridit分析具体见表2。
表2p53表达强度的Ridit分析结果分析:由表中可见,p53蛋白表达强度结直肠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R从大至小),其中结直肠绒毛状腺癌和绒毛状腺瘤R的95%可信限下界均高于非肿瘤的上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p53基因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调控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二型,野生型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能诱导细胞终末分化,维持基因稳定,触发衰老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因此是细胞生长的负性调控因子;当p53基因突变时,细胞周期失控,一些原癌基因激活(如RAS基因),刺激细胞增殖。
正常细胞内p53基因为野生型,其表达的蛋白在细胞中含量极少,且半衰期短(5~45min),因此一般免疫组化方法不易检出[2]。
但p53基因突变,其表达的p53蛋白构象改变,在细胞核内累积并且半衰期延长,稳定性增加,因此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得的p53蛋白基本上是突变型p53蛋白[3]。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黏膜中p53表达阳性很少,仅为13.3%,与最近报道的结果相一致[4]。
绒毛状腺瘤p53表达阳性占59.4%,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中p53的表达,提示p53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
已发现p53基因突变具有阶段性,常出现在良性腺瘤向恶性腺癌转变时期,其遗传学改变发生在良性肿瘤恶变阶段。
因此,绒毛状腺瘤出现p53高阳性表达则提示存在腺瘤易于癌变危险。
本研究还发现结直肠绒毛状腺癌变后,其p53表达阳性率进一步提高至75.7%,与文献[5]报道结果一致。
已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抑癌基因p53出现突变,该组织中常可检测到突变的p53蛋白,且结直肠功能减退与突变p53蛋白的异常堆积密切相关[6]。
从病理形态学看,结直肠绒毛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癌是容易区分的,但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与癌有时很难判断。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p53蛋白表达异常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腺瘤p53表达状况有助于预测其癌变倾向。
也就是说,p53蛋白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癌变的一个辅助标志物,若某一腺瘤形态上出现了异型性,而且p53蛋白染色阳性,判断该腺瘤发生癌变可能性增大。
由于一旦p53基因发生突变,则肿瘤就有恶变倾向。
综上所述,从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腺癌变化中,p53的表达相应发生变化,推测其均参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其蛋白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病理形态学上难以鉴别的大肠腺瘤和腺癌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参考文献][1]Baker SJ,Preisinger AC,Jessup JM,et al.p53gene mutation occurcombination with17p allelic deletions as late event in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J].Cancer Res,1990,50(23):7717-7722.[2]Horiuchi H,Kawamata H,Omotehara F,et al.Negativ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p53protein does not always reflect wild-type p53 gene in cancer cells[J].J Gastroenterol,2004,39:801-803.[3]Porcelli B,Frosi B,Arezzini L,et al.Expression of p185and p53inbenign and malignant colorectal lesions[J].Histochem J,2001,33:51-57.[4]Sousa WA,Rodrigues LV,Silva RG Jr,et al.Immunohistochemicalevaluation of p53and Ki-67proteins in colorectal adenomas[J].Arq Gastroenterol,2012,49(1):35-40.[5]赵光明,展瑞,邹国桢,等.Hpa、P53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0,50(10):54.[6]Zou Yang,Sun Zhen-dong,Di Jian-zhong,et al.The correlation betweenthe expresion of P53protein with the clinical stage and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J].Surg Theory and practice,2003,8(2):155.(收稿日期:2012-04-09本文编辑:林利利)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333215813131215274675.759.413.3项目例数p53蛋白表达强度-++++++百分率(%)绒毛状腺癌绒毛状腺瘤非肿瘤黏膜3332150.6286±0.04790.4775±0.04180.2650±0.03580.5347~0.72240.3955~0.55950.1949~0.3351项目例数(n)R±S R(即R95%可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