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及启示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它反映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受到各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各国的企业文化对于跨国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
1. 美国的企业文化美国的企业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竞争力。
美国企业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员工在工作中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美国企业鼓励员工追求个人利益和成就,重视个人能力和竞争力的培养。
此外,美国企业文化也注重创新和风险承担,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利益。
日本企业注重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强调集体主义和组织利益的最大化。
日本企业文化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传统的工作方式,员工对上级的尊重和服从非常重要。
此外,日本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培养和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
3. 德国的企业文化德国的企业文化注重效率和稳定性。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工作效率和质量,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德国企业文化中也存在着强烈的组织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协作非常重要。
此外,德国企业也注重员工的福利和工作生活平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4. 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注重家族观念和关系网络。
中国企业强调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家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企业文化中也存在着强烈的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脉关系对于职业发展和商业合作非常重要。
此外,中国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忠诚和稳定性,提供长期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
5. 印度的企业文化印度的企业文化注重社会责任和信仰价值。
印度企业强调社会责任和对员工的关怀,注重员工的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提供。
印度企业文化中也存在着宗教信仰和精神价值的影响,员工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对于工作和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
美日企业文化的比较1.风俗、习惯、舆论商人去世界各国推销商品,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否则就别指望谈成生意。
到了西班牙,最好穿黑色礼服出席晚宴;在法国,出席晚宴别忘了给主人送上一束鲜花,但千万别送菊花,因为菊花在法国是用于葬礼的;在美国,红玫瑰是送给情人的,当然不适于商人把它送给主顾;在印度尼西亚,见面时要立即递上名片;在新加坡,则不要留长发,那会引起对方的讨厌,如此等等。
在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一个职工轮到休假却不休息,仍然坚持上班工作,那么别人对他会怎样看呢?在日本,人们会认为他对公司忠心耿耿,对工作兢兢业业,给予赞扬和尊重;在美国,人们会说这个人的工作效率低,连假期也用于工作,就会瞧不起;在西欧,人们会认为这个人是傻瓜,不会享受假日的乐趣。
显然,对于这同一件事,日本、美国、西欧的舆论是各不相同的。
按照一位法国学者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关于文化概念的定义: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它的特点,一是铭刻在人们的内心,二是缓慢诞生、但每天都在获得新生力量并取代权威力量,三是能够维持人们的法律意识、激活已经疲软的法律或取代已经消亡的法律。
2.思维方式有一个笑话说: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在森林中散步,突然一只饥饿的狮子朝他们跑来。
日本人马上坐下来,开始换穿便于奔逃的跑鞋。
美国人嘲笑说:“你实在是个傻瓜,难道你以为你能跑过一头狮子?”日本人回答说:“我不必跑过那头狮子,我只须跑过你就行!”这个笑话是想说明,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确实,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日本人有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这种差别也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日本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经常讲起的一个故事就是:两个卖鞋的商人旅行,来到非洲一个落后的农村地区;其中一个商人向他的公司发电报,说“当地人都赤脚,没有销售前景”;另一个商人也向他的公司发电报,内容却是“居民赤脚,急需鞋子,立即运货”。
这后一位商人,就代表索尼公司的思维方式和经营观念。
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文化的差异[大全五篇]
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文化的差异[大全五篇]第一篇: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文化的差异美与日企业文化不同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条件的不同)美国: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组织的规模经济显著。
将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放在优先考虑地位,对人的管理习惯于从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出发。
日本:一个岛国,自然资源匮乏,迫使他们重视他们唯一的富裕资源――人,也迫使他们依靠团结协作,降低损耗。
2、历史原因:美国:他们没有什么历史传统,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中多数的西欧移民是因为逃避高压政策而来,所以害怕集权,各人都拥有独立意识和强烈的个人主义,行为遵从自由主义。
而且美国人有冒险精神和对财富的疯狂追求(西部牛仔,淘金热),对成功有独特见解(信奉能力主义(每个人应该,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追求收入和地位)日本:受历史上的封建家族关系的影响,上级对下级就表现出家长式的统治、关怀、干预,下级表现出服从、信任、忠诚。
大家族式的和睦气氛,更多的是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个人服从集体。
3、文化原因:美国:大多民众信奉基督教。
教义中有一种原罪的观念,认为人是天生懒惰的,好逸恶劳,所以管理要加强控制,监督。
日本:日本文化深受佛教、中国儒教、本地神道的影响,遵从儒家的“仁、义,礼、智、忠、孝、和、爱”伦理道德文化,人与人之间追求和睦相处,互助互敬。
日本人信奉: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讲求人际之间信任、忠诚、利他。
四、美日组织文化的简要比较:1、基本的雇佣制度美国:短期雇佣制(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解聘他认为不需要的员工,并随时补充新员工。
同时,每个员工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企业,员工流动频率高)日本:终身雇佣制(主要的骨干员工一进入企业,就一生与这个企业命运相连,没有什么极为特殊的原因是不能挑槽的,而且员工一旦进入企业,这个企业也必须对这个员工终身负责,不能轻易裁员,有些大企业还设立专门埋葬员工的墓地)2、决策制度美国:首席执行官(CEO)决定(大量的决策是凭借CEO的能力和经验而个人决策这样决策效率很高,但执行时要使员工信服和理解执行需要做大量的解释工作,且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也相当耗时)日本:集体决策(先把决策下传到最底层,征求各个层面的意见,然后汇总反馈上来,高层对意见进行整理归类,之后再传下去征询各级意见,如此上下传达几次以达成最后共识,再共同执行,不需要耗费时间去解释,执行偏差率小)3、责任制美国:CEO得到充分授权,对企业的各方面运作都有充分的权力和责任(这也决策机制有关。
美日欧中的企业文化对比
美、日、欧、中,当今世界的四大经济中心、四大文化中心,不但在经济上合作贸易,在文化也融合共进。
我们今天建设企业文化,研讨企业文化,这是四大源流,必须认真学习、借鉴。
美国企业文化主要特质1、理性主义:根植于美国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民族传统,追求明确、直接和效率,具有体现理性的制度、规范、条例和准则,这是美国企业文化的根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具有较强的求实精神和行动意识。
这种理性主义的文化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又为整体效应的形成设置了障碍,企业管理刚性过强,柔性不足。
2、个人主义:崇尚自我,尊重人格,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员工应自主、自信、自立、自存,自我培训,自我完善;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每件事情都有人负责。
个人决策制有其长处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行动迅速,工作效率较高,但也受个人眼光、能力、知识、精力的限制。
奖励针对个人而不是集体,但雇员的合作意识较差,流动性较强,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3、英雄主义:提倡冒险与创新精神,培养竞争意识,崇拜英雄人物。
― 能力主义:员工有自主能力,突出个人决策,注重创造能力,重视质量管理专家的能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注重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4、权威主义:上级借助权力管束下级,决策过程自上而下;由于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组织机构精简,也导致权力下放,强调“管理即授权”,信奉最接近过程的人最了解其过程,对其中的问题最有发言权。
5、提倡科学和合理:重视确定严密的组织系统、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管理程序、明确的职责分工、严格的工作标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比较注重硬性管理,较少受人情关系的纠葛。
6、重视客户和质量: “顾客至上”, “顾客就是上帝”,是美国企业界的座右铭;注重培养质量意识,并且长久地坚持贯彻这种意识,视质量为生命。
7、偏重社会价值:把“创造社会财富”、“生产好的产品”、“提供良好的服务”作为企业的根本宗旨。
中国美国日本企业文化区别及对中国文化的启示
中国美国日本企业文化区别及对中国文化的启示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
美国、中国、日本分别代表了当今世界企业文化管理的三种不同流派,因而对三国企业文化管理的异同点进行剖析,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呢,我们来看一看美、日、中三个国家在同一行业的经营理念:美国福特、日本丰田、中国长安。
这是三种能过代表国家的一些知名企业,但在同一行业为何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先锋呢??下面是我们组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得到的一些关于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管理的不同理念。
一、企业文化特质的根本区别区别之一:美国——偏重科学理性。
日本——注重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中国——偏重精神理性。
区别之二: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精神。
日本——崇尚团队精神。
中国——崇尚集体主义精神。
区别之三:美国——提倡创新冒险。
日本——提倡为我所用。
中国——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二、企业管理模式特征的根本区别区别之一:美国——重制度规范的管理。
日本——重“情”、“理”结合的管理。
中国——重德重情的管理。
区别之二:美国——相对集权化的管理(自上而下的决策)。
日本——“独特”的官僚组织管理(自下而上的决策)。
中国——集权式管理(自上而下的决策)。
区别之三:美国——短期雇佣制。
日本——终身雇佣制。
中国——劳动合同制。
、三、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四、美、日质量管理特色比较戴明循环强调自主、主动管理,即立足于企业内部;详细分析本企业目前存在什么主要问题,然后改进,特点是自我超越。
马克姆.波里奇奖强调程序化管理、重视量化指标,即立足于企业外部,把本企业的业绩与同行最优秀企业的业绩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以寻求改进,特点是定点超越。
事实上,日、美企业都在找差距,只是找差距的方式不同;日本企业通过戴明循环,与自己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我超越;美国企业则通过与优秀企业比较以发现差距,然后定点超越。
(企业文化)中、日、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
(企业文化)中、日、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企业文化是指一家企业内部的价值观、目标、行为准则、工作风格、制度等整体形象,它是企业的精神内核和行为准则,有助于企业实现长期发展。
中、日、美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对这三个国家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式企业文化中式企业文化强调尊敬和仁爱,追求和谐、和顺。
在公司内部,尊重长辈、尊重传统文化、注重员工的福利是一些基本价值观。
在企业的经营方面,中国企业文化大多侧重于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和目标是前提,强调长远利益;注重忠诚和信任,并通过结盟合作、社会网络等方式来拓展商业机会;重视人际关系、关注企业文化的塑造。
当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些企业文化与传统的文化习俗较为相关。
日式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严谨、认真和尊重。
公司内部,企业文化强调要遵守公司规则和程序;形成团队协作氛围,重视和睦相处;讲究时间、效率和精准度;注重环保、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在企业经营方面,日式企业文化追求创新,但不太重视急功近利,而是会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
此外,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以及员工拓展、学习均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以说,日本习惯于将整个社会视为一个大家庭,尊重集体、强调合作、注意防止个人主义。
美式企业文化注重效率、运营、最大化利润。
在公司内部,美式企业文化强调职业素养、个人能力、自我价值的开发和实现,追求独立与自由,贯彻“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注重激励、鼓励优秀人才发挥最大潜力。
在企业经营方面,美式企业文化通常有一个清晰的商业计划,会将各个方面的风险考虑全面,为企业的增长,努力寻找更多的机会;同时注重市场前景的研究,以找到更加流行的经营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中、日、美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的基本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美日两国企业文化在决策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的相关资料(含五篇)
美日两国企业文化在决策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的相关资料(含五篇)第一篇:美日两国企业文化在决策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的相关资料威廉大内:对每日两国企业文化在决策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相关研究资料:要了解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的差异,首先要从两个国家的地缘差异来了解。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不但有大量的海底火山,平坦和适宜发展农业的土地也几乎没有。
在山坡上开垦出的梯田利用每一寸适于耕种的土地。
同时日本还饱受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之苦。
为此,民众富于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历史上与中国的长期交流,使得日本接受了儒家学说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和宗法观念。
民族单一,内聚力强,战后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了东西方融合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民族文化复杂,历史文化积淀较浅。
由于美国地域辽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导致了自力更生和更加独立的价值观。
美国的主导文化是科学文化。
独立人格和科学主义精神下形成的契约社会和法制结构,使美国企业文化具有充分逻辑原则,同时也使美国人富有开放与创新精神。
我们可以将两个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总结如下表:在员工的雇佣方面,日本企业采用的是典型的终身雇佣制,这一制度不仅仅是一项政策,它更是一种教义,浓缩了日本人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日本的大型组织是终身雇佣制的主要提供者,大约30%的日本雇员会在提供终身雇佣制的大型财团内工作,围绕着这些财团,还有很多有固定长期业务关系的卫星企业,这些企业共同形成了具有鲜明日本特色的财阀。
为此,我个人认为这种特殊的利益团体使得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提升,交易成本下降,并且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Just in time” 等管理思想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大的财阀退休的员工,将有可能被安排到卫星企业进行就职,这种安排不仅使得终身雇佣制延伸到了退休以后,也使得退休员工的再就业与卫星企业之间形成了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长期奖金的支付、退休后临时雇佣制和卫星公司的组合成为日本企业抵御风险的缓冲器。
美日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比较
美日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比较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他文化,诸如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考察美国和日本企业文化的异同,我们首先从其文化根基谈起。
1、美国文化精神第一,个人主义精神,强调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个人权利,强调节器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的精神。
第二,创新精神。
第三,勤奋工作和冒险精神。
第四,物质追求与实用主义。
第五,道德关心和人道主义。
第六,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2、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第一,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美国企业在70、80年代后摈弃了“人并非生产力中关键因素”的陈旧观念,认识到人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突出强调对人的关怀、尊重、信任,以及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克服传统的单打独斗意识,强调集团意识即企业与员工的一体精神。
美国休利特一帕卡德公司是以人为核心的成功企业的一个范例。
早在40年代,该公司提出他们不成为“雇佣人以解雇人的公司”。
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他们没有解雇一雇员,而是自公司最高领导至全体雇员,每人减薪10%,休一帕公司对人的信任还表现在取消了使肜上下班计时钟来监督职工的作法,让职工自由进人实验室,甚至将库房里的零件带回家,这样,分司上下都“献身于共同的事业,他们的立场院、态度和方法都达到了很高的和谐一致。
”第二,管理体制的开放性。
建立一种开放型的管理体制,更多运用人与人这间的默契合作来纠正硬化的行政协调措施,这样,以创新行为代替繁杂分析。
在强调管理体制开放的观念中,可能最富革命性的分明举是提倡内部企业竞争,以内部净争补充内部行政协调,提高企业效率。
第三,强调顾客至上、树立企业形象。
首先,成功的美国公司都尊重顾客,甚至不厌其烦地跟顾客建立了长久的联系,克服那种“价格愈来愈傲慢”和“技术傲慢”的思想。
其次,作到对顾客充分负责,否定了过去产“只要卖掉就是成功”的理念。
再次,树产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文化管理异同探析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文化管理异同探析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三个经济强国,其企业文化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异同之处。
本文将深入探析这三个国家的企业文化管理,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经验。
一、管理风格的异同1.1 美国企业文化管理美国企业文化注重个人成就和个体价值,倡导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管理上,强调自由市场竞争,提倡个人主义和激励机制。
管理者更注重员工的创造力、自主权和知识经验,倡导平等和包容的管理风格。
1.2 德国企业文化管理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合作和团队精神,强调员工的责任感和效率。
在管理上,强调社会责任和工会参与,管理者更注重组织的稳定性和共同利益,倡导合作和垂直管理风格。
1.3 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日本企业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忠诚度,强调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奉献。
在管理上,强调长期雇佣制度和内部晋升,管理者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发展,倡导共识和横向管理风格。
二、决策方式的异同2.1 美国企业文化管理美国企业决策注重效率和快速决策,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体权益。
决策上,管理者更倾向于民主和下属参与,注重个体决策权和自主决策。
2.2 德国企业文化管理德国企业决策注重合理性和权威决策,强调责任和效率。
决策上,管理者更重视共识和专业判决,注重团队决策和集体决策。
2.3 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日本企业决策注重集体决策和共识意识,强调组织利益和长远规划。
决策上,管理者更重视一致性和团队决策,注重内部协商和共同决策。
三、沟通方式的异同3.1 美国企业文化管理美国企业沟通注重直接和开放的方式,强调个体的自由表达和坦诚沟通。
管理者更倾向于面对面沟通和透明度,注重信息的分享和意见的自由表达。
3.2 德国企业文化管理德国企业沟通注重正式和明确的方式,强调纪律和准确度。
管理者更注重书面沟通和明确指令,注重沟通规范和信息的准确传递。
3.3 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日本企业沟通注重间接和非言语的方式,强调非语言和默契的沟通。
管理者更倾向于隐性沟通和团队共识,注重非言语信号和集体意识。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家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理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受到国家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国的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将针对几个国家的企业文化进行详细介绍。
1. 美国的企业文化:美国的企业文化以自由、创新和竞争为核心价值观。
美国企业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勇于创新。
在美国企业中,员工晋升和奖励机制较为灵活,注重个人能力和业绩。
同时,美国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福利待遇。
2. 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以团队合作、忠诚和细致为核心价值观。
日本企业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和长期稳定的就业关系,鼓励员工为企业全力以赴。
在日本企业中,公司内部的等级制度明确,员工晋升较为依赖资历和年限。
此外,日本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广泛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
3. 德国的企业文化:德国的企业文化以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
德国企业注重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强调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
在德国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注重员工的专业发展和技能培训。
此外,德国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合作,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
4. 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以家庭观念、团队合作和忠诚度为核心价值观。
中国企业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文化的传承,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在中国企业中,团队合作和集体决策非常重要,注重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
此外,中国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关怀和福利,提供多样化的员工关怀措施和福利待遇。
5. 印度的企业文化:印度的企业文化以家族企业、社会责任和尊重为核心价值观。
印度企业注重家族企业的传承和家族价值观的传统,强调企业与社会的联系和责任。
在印度企业中,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较为常见,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印度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尊重和关怀,提供灵活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福利。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有什么差异?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美国与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与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比(一) 日本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和家族意识,强调组织风土建设,教育意识强,重视企业家族.影响因素:1.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2.民族传统心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务实心理;"忠""和"心理3.日本宗教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儒家的"忠""和"思想;佛家的"惊世济众"的思想4.日本的历史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大化革新,明治维新,二战之后5.战后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倾斜生产方式"的决策特点:1、和魂洋才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2、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3、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一) 美国企业文化美国企业以"个人主义"为企业文化,强调个人奋斗,竞争意识强烈,员工有着明显的雇佣概念,重视企业利益,忽视人际关系.美国企业的团队文化:自由竞争;自主管理日趋取代被动管理;白领人员挤走了企业主;参与制排斥了家长制;利益共同体的文化趋势.特征: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倡竞争和献身:奖励创新:利益共享特点:1、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绩效及个人能力的发挥。
2 、重视个人责任和权利。
3、具有典型的西方价值观。
4、实施制度化管理。
5 强调重视顾客,一切为了顾客的观念。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近百年来,美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决定美国经济振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管理方面的先进性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美国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美国创立了与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协调一致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外化的冒险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了美国科学管理理论的深厚文化基础,注重物质追求,讲求实用主义的.经营哲学以及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构成了美国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核。
关于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问题的思考
《商场现代化》2012年3月(中旬刊)总第677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把产品销往中国和到中国投资开办分公司。
比较中、美、日企业文化的异同,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对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日企业文化的异同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经营哲学、道德原则与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美国是一个没有经历封建社会而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封建社会那种“大家族”式的“群体意识”没有形成,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提倡的个人奋斗的个人主义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日本的资本主义是在封建家族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封建家族和村庄的群体意识,深深地植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
因此,日本文化具有群体的特征,它倡导个体对群体的归属,强调整体的和谐统一。
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表现在企业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如表:美日企业文化差异一览表虽然,美日企业文化有所不同,但都遵循共同的经济规律,表现在管理上也有其共同的一面。
比如,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雇员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都把雇员当作“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管理;企业都以价值观念为核心,使职工有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进入八十年代后,美日企业文化相互渗透,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在个人与团体;契约与人文;能力与资历;权威与民主;理性与非理性等方面,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使企业文化更具有了时代特色。
二、中国企业文化与美日企业文化的异同中国是一个具有古老传统文化的国家,“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阳刚”与“阴柔”等思想对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长久以来,大家庭、家族等集体主义根深蒂固,表现在企业文化上具有伦理性、政治性、观念性、非自主性等特点。
日美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启示的开题报告
日美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启示的开题报告一、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竞争的激烈,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企业文化因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背景,呈现出各异的特点。
其中,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大国,其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
美国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追求成功、创造创新和自由竞争”,而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团队合作、精益求精和基于信任的关系”。
本文将对这两种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并从中探讨各自的优劣点,为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二、国美企业文化的比较1. 领导风格的区别美国企业文化的领导风格比较积极和开放,注重个人表现和竞争,强调每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感。
而日本企业文化的领导风格则强调团队合作,强调员工的忠诚和使命感,注重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强调共同实现。
2. 组织架构和决策模式的不同美国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组织架构一般较为简单,决策模式较为灵活,而日本企业文化中组织架构复杂,决策由多级领导做出。
3. 员工动机的不同美国企业文化注重员工动机的满足,鼓励并奖励个人成就。
而日本企业文化中,员工的动机主要来自于对企业的忠诚和对领导的信任,注重集体荣誉感和组织效果。
4. 任职模式的不同美国企业文化中,强调员工的能力和胜任度,最终目标是为公司利益做出贡献。
而日本企业文化中,强调“入社”意味着成为企业家族的一份子,员工的积累和背景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
三、启示1. 企业文化不可复制企业文化是有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要根据其特殊的环境、资源和历史等差异进行塑造和改革,而不能盲目模仿他人。
2. 尊重员工和股东利益尊重员工的职业梦想和股东的利益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应在企业文化中予以体现和发扬。
3. 价值观导向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扬长避短,避免无节制地追求市场和短期利益。
4. 领导者的重要性领导者对于塑造和传承企业文化至关重要,应尽可能让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同时注重企业文化的提炼和传承。
美日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分析比较
总结
美国
日本
以个人主义为核心
根
本
和亲一致的团队精神
区
别
职工仅把企业看成是 实现个人目标和自我 价值的场所和手段
以严密的组织结构 严格的规章 制度来管理员工 ;重法轻情
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
具
具有一致性
体
表
现
权利和责任划分并不那么明确;
集体决策;以和为贵
冲突
第一;双方有着不同的目标
对日商来说;由于集体主义存在于他的文化背景中; 相比签约;他更想与美商建立一种长期关系;所 以需要了解这个美国人
对美商来说;在其文化背景中;个人主义有着重要的 地位;它强调自我信赖和个人成就 所以美商的初 衷仅仅是要在这份合同上签字
第二;双方的时间观不同
对日商来说;不在乎花费时间创造好的开端和研究 合同细节
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一;和魂洋才构成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和魂就是指日本的民族精神 重视思想统治;讲究伦 理道德
洋才则是指欧美的技术 日本企业从没停止过向欧美 学习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
以日本化了的中国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和魂与以欧美 的先进技术为内容的洋才相结合;构成了日本企业管理 文化的重要基础
第二;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色
文 化 根 基 重点分析比较
美国
企业文化
日本
比较分析
文化根基
企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微观组织文化;它是 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国 家企业文化的特点实际就代表这个国家民族 文化的特点
美
日
国
本
美国文化精神
个人主义精神;强调人权和个人成就 创新精神 勤奋工作和冒险精神 物质追求与实用主义 道德关心和人道主义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分析第一篇: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分析中、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分析地域差异带来的不仅仅会带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饮食习惯,更深层次的,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企业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人在对相关专家对中、美、日三国间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消化吸收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在此与大家共分享。
首先,让我们先从美国的企业文化讲起,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突出个人能力,尊重个人价值美国的企业文化着眼于个人,鼓励个人努力奋斗,突出个人能力;企业内部充满自由平等精神,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革新和实验受到鼓励;人们乐于求新求变,乐于开拓冒险;强调个人负责,个人决策。
根据个人完成任务,尽责尽职情况,给予个人奖励。
这些突出个人能力智慧的企业文化,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了人们的竞争、创新和冒险精神,减少了人际摩擦和能量内耗。
但不利的一面就是,其易于削弱集体力量,影响相互合作,使人们更多地将企业看作是个人赚钱和实现抱负的场所,缺乏献身企业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重视理性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1.求实精神较强,形式主义较少。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讲求实在,较少虚假,沟通意见直接明确。
企业质量小组(QC)就信奉"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干得有意义,有效果就好"。
企业有较强的行动意识,既重言,更重实,乐于实干。
2.提倡科学与合理。
重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
比较重视硬性管理。
企业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各种定量方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人们在经营管理过程,尊重科学,依章办事,追求合理,较少受人情关系的影响。
3.强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
从实际需要出发,招聘或解雇工人完全靠合同契约维系员工之间的关系,较少考虑情面关系。
这样做,虽有利提高效率,但影响劳资关系。
由于只重理性,不重感情,企业内部等级较严,刚性过份,柔性不足,往往压抑人的情感和创造力。
近年一些企业已开始改变对员工行为的控制。
强调"独立自主","感情投资"、"协商沟通"、"大众参与"、"职务扩大化"、"弹性工作日"、"动式管理"等,来实现硬管理与软管理的结合,发挥员工各自优势。
日美企业文化差异原因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日美企业文化差异原因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摘要】日本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企业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包括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组织结构和沟通方式等方面。
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招聘与选拔方式、员工激励、培训与发展、团队合作和文化融合、绩效评估与晋升机制等。
针对这些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启示,同时对跨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如何有效地整合各种文化元素,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了解和应对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和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日美企业文化差异、人力资源管理、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组织结构、沟通方式、招聘、选拔、员工激励、培训、团队合作、绩效评估、文化融合、跨国企业、借鉴意义、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美企业文化差异原因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日本与美国两大经济体在商业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日益频繁,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也开始展现出明显的差异。
日本企业一贯以“以人为本、追求稳定”的管理理念闻名于世,倡导员工忠诚度和团队合作;而美国企业则更注重自由竞争、个体能力和创新性,主张自我实现和激励机制。
这种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造成了日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观念差异和实践模式上的明显差异。
在全球化浪潮下,了解日美企业文化差异的原因以及它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意义重大。
通过深入分析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的差异,可以为跨国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方法。
深入研究这些差异也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推动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日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根源以及这种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1.2 研究意义企业文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日本和美国作为两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在企业文化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与美国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公司的力量》观后感《公司的力量》第七集从讲述不同国家的文化对于企业的冲击到讲述不同公司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后者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两种不同特色的文化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到底哪种更易于激励企业快速发展呢?我将先从两个国家企业最为突出的特点谈起。
一、两国企业文化的基本特点如果用拟人语句的话,日本企业像成熟稳重的中年人,而美国企业则像一个朝气蓬勃现代年轻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以其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震撼了整个世界。
以“和”“勤”“人本”为精髓的日本企业文化在其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以“和”为代表的团队精神,从社长到员工,都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戮力同心,上级对下级的关爱照顾无微不至,都是为了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以“勤”为代表的进取精神,日本企业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有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
日本人时间观念极强,办事都是一溜小跑,日本人的勤奋还表现在精益求精上;围绕着以“人本”为代表的重视人才的精神,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还是企业工会制度,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这三大支柱相互关联密切配合,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从不同侧面来调节企业的生产关系,缓和与化解矛盾。
在这样一种仁爱而奋进的环境下,日本企业发挥理想、信念、精神、道德等群体意识的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人、财物、管理技术等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较高的技能。
从而推动了整个大和名族的发展。
美国是现代管理的先行者,企业文化管理经验是其企业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同时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概括来说,美国的企业文化具有这样的特点:尊重个人价值,美国企业非常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自由,尊重个人价值。
1997年,美国修订了原有的每周工作40小时的劳动法案,制定了弹性工作制度,为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充分信任员工的工作能力,相信员工能处理好自己的工作。
中国企业应从日,美,欧洲国家企业文化中吸收和借鉴那些有益的成
中国企业应从日,美,欧洲国家企业文化中吸收和借鉴那些有益
的成
中国企业可以从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企业文化中吸收和借鉴以下一些有益的成就:
1.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以精益生产、高效率和高品质闻名。
他们强调团队合作、终身雇佣和员工培训。
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并引入这些概念,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美国企业文化:美国企业以创新、自由竞争和风险承担能力为特点。
他们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支持他们参与决策过程。
中国企业可以从美国企业文化中学习如何鼓励创新,培养创造力和支持员工的主动性。
3. 欧洲企业文化:欧洲企业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他们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中国企业可以从欧洲企业文化中学习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总之,中国企业应该从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就,并加以借鉴和适应,以改善自身的企业文化,并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日美企业文化差异思考
日美企业文化差异思考日美公司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东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基本假设。
日本重视在一个社会里,个人都离不开群体而存在这一论断,以此为契机来发展整个社会及企业,使个人通过生活共同体来满足政治上、经济上、以及生活上的欲望。
而美国却重视个人是群体原点的原则,认为虽然集团性确实给企业管理和集团发展带来很大益处,但单纯的协作和责任共同分担的方法是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
所以美国企业可以作到不惜工本招聘、网罗人才(hiregoodpeopleatallcosts),给予公司员工大量培训机会以使员工在技术上、知识水平上和工作行为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以此为原点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松下与IBM公司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日本松下公司注重团队——使企业成为由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形成的互补群体,使员工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念体系;注重经验与实践——在企业中,技术的传递一般都是以“师带徒”的行为模式来进行的,管理者的实践与经验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甚深,是形成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注重精神与伦理——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而美国IBM公司注重个体——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把每一位员工都看作是有才能的人(talentedperson),以企业个人的进步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注重理论——经营管理是在理论之上进行的,每位员工的行为模式都以一定理论为基础,无论是领导行为、组织行为还是员工的工作行为都是具有科学理论论据的,同时还重视专家、技术人员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注重制度体系的系统化——以成文规定来定义公司所有的事情,企业及员工的行为模式都是以系统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运行是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下进行的。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都与其民族的、历史的发展相联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日企业文化比较及启示
作者:王平
作者单位: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企划科技部,江苏南京,210002
刊名: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S
年,卷(期):2008,7(4)
引用次数:0次
1.(美)安东尼·阿索斯,理查德·帕斯卡尔.日本管理艺术.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
2.(美)威廉·大内.Z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美)托马斯·彼得斯,小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5.林永和.中国企业文化新论.北京:改革出版社,1993
6.罗长海.企业文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期刊论文王国平.WANG Guo-ping美国企业文化对武汉城市圈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襄樊学院学报2009,30(6)
美国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源地,在许多成功的美国企业中,无一例外地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武汉城市圈企业文化建设必需传承本土文化,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企业和谐文化,倡导开拓创新,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等措施.
2.期刊论文雷霆民族文化——美国企业文化的起源-当代经济2009,""(10)
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其中美国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美国的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的民族文化,美国的民族文化是民主、平等、自由的代名词,同时,企业文化也拥有这些特点.
3.期刊论文田旭美日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启示-商业研究2002,""(12)
剖析美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其结论是在风格迥异的两类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宗旨一脉相承.美国人的创新精神是求新求变、求大求强,并且要求产品的持续性.日本企业则给人以坚韧与智慧的印象,日本人对自然资源的珍惜有目共睹,最令日本人骄傲的是他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注重培养团体精神.在技术领域,日本乐于将开发创新的风险留给他人,自己更倾向于巩固与完善现有技术所带来的收益.
4.期刊论文王岫岩学习西方的企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现代商业2008,""(15)
本文就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面对的问题和困境;阐述美国企业文化,去探寻一种以秉承传统企业文化优秀遗产为根基,与时俱进、立足中国企业实际且富于个性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
5.期刊论文夏忠美国企业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色-商场现代化2008,""(7)
企业在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吸取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使企业文化带有深厚的民族特征.美国企业文化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尊重个人价值、积极探索创新、务实、重制度、顾客至上等鲜明的时代特色.
6.期刊论文中国铁路企业文化赴美考察团美国企业文化考察简要报告-铁道经济研究2002,""(5)
简要介绍了美国的企业文化,阐述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借鉴美国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推进中国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7.学位论文周眉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的启示2003
A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cience, corporate culture isbotha a management theory and a management art whose influence on businessperformance has been proved by many scholars.Based on empiricai evidence, gathered from a canvass of more than 200bluer-chip enterprises in 22 industries over an 11-year period. Joho Kotter and JaznesHeskitt (1992) of Harvard University conclude that "corporate culture can liave asigruficant inipact on a firm's long-term economic peifonnance. We found that firmswith cultures that emphasized all the key managerial constituencies (customers.stockholders. and employees) and leadership from managers at all levelsoutperformed firms that did not liave those cultural traits by a huge margin. Over aneleven-year poriod. the former increased revenues by an average of 682 porcentversus 166 porcent for the laterexpanded their work forces by 282 percent versus
36pereent, grew their stock prices by 901 porcent versus 74 percent and improved theirnet incomes by 756 percent versus I percent." 8.期刊论文宋长琨美国企业文化中激励机制的特点探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4)
论文分析了美国企业文化中激励机制的几个特点,一是有序竞争实现了个体的发展力与群体创造力的良性整合;二是自主管理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合作具备了崭新的、实质性的内容;三是参与制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四是职工持股使他们从雇员上升到股东地位,正在变成公司的主人.
9.期刊论文美国企业文化的启示-中国铁路2002,""(10)
通过对美国IBM、思科和英特尔公司的企业文化方面的考察,认识到美国大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把企业文化再造作为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并将其视为核心竞争力.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由此提出要加大我国铁路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加快铁路改革的步伐,加快铁路信息网络建设,加大与国外高科技企业合作等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建议.
10.期刊论文杨德军浅析美国企业文化-商业经济2004,""(7)
最近十年间,美国经济一直呈增长之势,其持续时间之长为世人所瞩目,很多管理专家在探究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之谜.立足于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所兴起的企业文化热入手深入研究企业文化,有益于找出其经济再度崛起的奥秘所在,并能从中领悟一些有益的东西.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wy-jj20080403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