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终极版(带计算)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版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版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及公共卫生学等方法,间断或连续地测定代表环境质量的指标数据,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监视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监督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工程性监测监视性监测即常规监测,是对各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的经常性监测。

是为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监督性监测,由其所辖监测部门依法对所辖地区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的行为特定目的监测:是为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

分为: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追踪性、持续性、生产性、执法性环境监测的要求: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

监测方法要求的特点:监测数据的特点:优先监测是指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级标准和地方性标准2个级别我国环境标准依据其性质和功能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保护的其他标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包含全部技术和管理的活动和措施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其采样断面一般分为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背景断面: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若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若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对照断面,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控制断面:为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若河段长度超过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消减断面:最后一排污口1500m以外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应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要求如下:⑴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入海口断面。

环境监测总结

环境监测总结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土壤背景值,土壤采样点布设原则, 土壤背景值,土壤采样点布设原则,布点方法 , 土壤样品的采集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水污染指示生物 , 生物监测, 贝克生物指数法,PFU法, 法 贝克生物指数法 指示植物,污染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 指示植物,污染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生态监测
第三章
降尘,飘尘, 降尘,飘尘,TSP, ,
空气和废气监测
空气监测采样点布设原则, 空气监测采样点布设原则, 浓缩采样法,采样点布设方法, 浓缩采样法,采样点布设方法, SO2的测定,NOX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 的测定, 的测定, 污染源监测
第四章
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
固体废物监测
固体样品采样方法,固体样品的缩分, 固体样品采样方法,固体样品的缩分, 废渣堆采样点的布设, 废渣堆采样点的布设, 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 渗滤液的特性,毒性试验, 渗滤液的特性,毒性试验,半数致死量的计算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环境监测,环境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 环境监测,环境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 环境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控制标准, 污染物控制标准, 第一类污染物,面的设置原则,
水和废水监测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地面水采样点位的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 地面水采样点位的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 水样的类型,水样的保存,水样的消解过程, 水样的类型,水样的保存,水样的消解过程, 臭阈值,色度,浊度,固体物,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臭阈值,色度,浊度,固体物,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酸度,碱度, ,氨氮,凯氏氮, 酸度,碱度,pH,氨氮,凯氏氮,CODCr ,BOD5, 底质,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 底质,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

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方案背景环境监测是为了评估和监测环境状况,确保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法,以确保环境状况得到及时掌控和管理。

目标该环境监测方案的目标是:1. 确保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提供及时的环境状况数据以进行决策和管理。

3. 尽量减少环境监测过程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参数该方案将监测以下环境参数:1. 空气质量:测量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2. 水质:监测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含量、溶解氧、PH值等。

3. 噪音:测量噪音水平,以评估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4. 土壤: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5. 生物多样性:通过对植物、动物等生物群落进行调查和监测,评估生物多样性状况。

监测方法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以下监测方法:1. 定期监测: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及时性。

2. 点位分布:选择符合代表性原则的监测点位进行监测,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覆盖。

3. 标准化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和规范的监测方法,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 数据质控: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数据处理与报告监测数据将进行以下处理和报告:1.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和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环境状况的趋势和特征。

2. 报告编制:编制监测报告,包括数据分析结果、问题识别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3. 数据共享:将监测数据共享给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以促进合作和信息交流。

结论该环境监测方案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监测和管理环境状况。

通过定期监测和准确的数据处理与报告,我们能够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这将有助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标准清单

环境监测标准清单

环境监测标准清单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5432-19952. 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HJ618-20113. 环境空气 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GB/T 15265-19944.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5.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 重量法HJ/T 45-19996.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HJ479-20097.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167-2004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 氮氧化物的测定 HJ/T43-19999.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HJ 692-201410.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 76-200711.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GB/T 9801-19881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HJ/T44-199913. 环境空气 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HJ480-200914.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GB/T 15435-199515.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HJ504-200916.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HJ482-20091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HJ/T 57-200018.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HJ 629-20111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HJ533-200920. 工业废气 耗氧值和氧化氮的测定 GB 4921-19852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 HJ/T 29-199922.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HJ/T 63.1-200123.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HJ/T 64.1-200124.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HJ/T 64.2-200125. 大气固定污染源 锡的测定 HJ/T 65-200126.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GB/T 15264-199427.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暂行) HJ539-2009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28. 空气质量 苯胺类的测定 GB/T 15502-19952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 HJ/T33-199930. 空气质量 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GB/T 15501-199531. 空气质量 甲醛的测定 GB/T 15516-199532. 环境空气 总烃的测定 HJ604 -201133. 空气质量 三甲胺的测定 GB/T 14676-199334.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HJ584-201035. 空气质量 二硫化碳的测定 GB/T 14680-19933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附录C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37.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20043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HJ/T38-199939. 环境空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HJ645-20134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4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苯基醚类化合物 GBZ/T160.53-200442. 固定污染源排放 低浓度颗粒物(烟尘)质量浓度的测定ISO 12141-2002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HJ/T 32-1999水和废水(含生活饮用水)44.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6-2006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4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46. 水质 总砷的测定 GB/T 7485-198747.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HJ 694-201448.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GB/T 7475-198749. 水质 铁、锰的测定GB/T 11911-198950. 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 GB/T 13580.12-199251.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 GB 11904-198952. 水质 水温的测定 GB/T 13195-199153. 水质 pH值的测定 GB/T 6920-1986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 54.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HJ 506-200955.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GB 7489-198756.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GB/T 11914-19895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HJ/T 399—200758.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T 11892-198959.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HJ 505-200960. 水质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HJ/T 86-200261. 水质 氨氮的测定 HJ 535-200962. 水质 总磷的测定 GB/T 11893-198963.水质 总氮的测定 HJ636-201264.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GB/T 7484-1987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65.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GB/T 7467-198766.水质 总铬的测定 GB/T 7466-1987 67.水质 铬的测定 HJ 757-201568.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HJ 484-200969.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HJ 503-200970.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GB/T 7494-198771.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GB/T 16489-199672.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HJ/T 60-200073.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试行) HJ/T 342-200774. 大气降水中硫酸盐测定 第二篇 GB/T 13580.6—199275.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GB/T 11896-198976.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GB/T 7480-198777.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GB/T 7493-198778. 水质 色度的测定铂(GB/T 11903-1989)79.水质 浊度的测定GB/T 13200-199180.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GB7477-8781. 大气降水中钙、镁的测定 GB/T 13580.13-199282.水质 总钴的测定 HJ 550—2009 83.水质 钡的测定 HJ 603-201184. 水质 镍的测定 GB/T 11912-198985.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GB/T 11890-198986.水质 氯苯的测定 HJ/T 74-200187.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GB/T 11901-1989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88. 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GB/T 13580.3-199289.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HJ694-201490. 水质 银的测定 GB/T 11907-8991. 水质 二硫化碳的测定 GB/T 15504-199592.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HJ/T 51-199993.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94.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T50179-19939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96. 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 GB/T5750.7-2006 197.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HJ586-201098.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HJ637-201299.水质 甲醛的测定 HJ601-2011100.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GB/T11889-89101. 水质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HJ620-2011102. 水质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HJ592-2010103. 水质 钒的测定 HJ 673-2013104.水质 钒的测定 GB/T 15503-1995 105.水质 硼的测定HJ/T 49-1999106. 水质 铊的测定 HJ 748-2015107.水质 铍的测定 HJ/T 58-2000108. 水质 铍的测定 HJ/T 59-2000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固体废物109. 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GB/T 15555.9-1995110.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GB/T 15555.6-1995111.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GB/T 15555.5-1995112.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GB/T 15555.2-1995113.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GB/T 15555.4-1995114. 固体废物 总汞的测定 GB/T 15555.1-199511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附录E 固体废物 砷、锑、铋、硒的测定)GB 5085.3-2007116. 固体废物 氟化物的测定 GB/T 15555.11-1995117.前处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法HJ/T299-2007118. 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300-2007119. 分析: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HJ484-2009120. 固体废物 腐蚀性的测定 GB/T15555.12-1995121. 固体废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HJ 702-2014122. 固体废物 铍 镍 铜和钼的测定 HJ 752-2015123. 固体废物 镍和铜的测定 HJ 751-2015土壤124.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GB/T 17141-1997125.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GB/T 17140-1997126.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GB/T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7141-199712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GB/T17140-1997128.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GB/T 22105.2-2008129.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GB/T 17135-1997130.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GB/T 17138-1997131.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HJ 491—2009132.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GB/T 17139-199713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HJ 680-2013134.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GB/T 22105.1-2008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35. 土壤 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 HJ 613-2011136. 土壤中pH值的测定NY/T 1377-2007137. 土壤 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盐的测定HJ635-2012138. 土壤中锰的测定《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年139.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HJ615-2011140. 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GB/T14552-2003环境噪声141.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14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201114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44.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22337—2008145.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HJ640-2012146. 声学 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 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GB/T3222.2-2009147. 《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A GB3096-2008148. 声学 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 现场简易法GB/T17248.3—1999。

免费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免费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免费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 评估环境质量B. 制定环境政策C. 环境科学研究D. 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A. 代表性B. 完整性C. 可比性D. 随机性答案:B3. 环境监测中,对污染物的采样应该遵循()。

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分层采样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环境监测中,对水样的采集通常使用()。

A. 玻璃瓶B. 聚乙烯瓶C. 不锈钢容器D. 以上都是答案:B5. 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PM2.5)是指()。

A.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直径小于等于2.5毫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等于2.5纳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等于2.5厘米的颗粒物答案:A6. 环境噪声监测中,声级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

A. 30-130dBB. 40-150dBC. 50-160dBD. 60-170dB答案:A7. 土壤污染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监测项目包括()。

A. 铅、汞、镉B. 铜、锌、铁C. 钙、镁、钾D. 钠、氯、硫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指标?()A. 藻类B. 浮游动物C. 土壤微生物D. 植物种类数量答案:D9.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数据审核B. 仪器校准C. 样品保存D. 数据预测答案:D10. 环境监测中,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监测通常采用()。

A. 电化学传感器B. 红外光谱法C. 紫外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11. 环境监测中,对水质的监测不包括以下哪项?()A. pH值B. 溶解氧C. 悬浮固体D. 土壤湿度答案:D12. 环境监测中,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通常采用()。

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3. 环境监测中,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通常采用()。

A. 盖革计数器B. 热释光剂量计C. 闪烁计数器D. 以上都是答案:D14. 环境监测中,对温室气体的监测不包括以下哪项?()A. 二氧化碳B. 甲烷C. 臭氧D. 氟氯烃答案:C15. 环境监测中,对酸雨的监测通常采用()。

环境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1套word文档良心出品

环境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1套word文档良心出品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每个2 分,共10 分).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得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7 C经24小3.细菌总数:: 1ml 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4.指示生物5.噪声;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音。

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0.3-0.5m__ ,当水深__5-10m 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 处,河床上1m 处;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_;7 .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 分)1. F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COD B、挥发酚C、六价D、pH2. 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B、车间排污口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D、取样方便的地方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v fV 20000HzB、fV 200Hz 或f > 20000HzC、f V 200Hz 或f > 2000HzD、20Hz V f V 2000Hz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A、了解气象因素B、换算标况体积C、判断污染水平D、以上都对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___ a .容器。

全面版:环境监测规则

全面版:环境监测规则

全面版:环境监测规则1. 背景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全面的环境监测规则是必要的。

2. 目标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环境监测规则,以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3. 规则内容3.1 环境监测范围- 环境监测应涵盖空气、水和土壤等主要环境要素,并针对不同污染源进行监测。

- 环境监测应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以全面了解不同地域的环境状况。

3.2 监测指标和方法- 环境监测应包括各种主要的环境指标,如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水中的重金属含量等。

- 监测方法应科学可靠,并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监测标准和要求。

3.3 监测频率和持续性- 环境监测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监测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以监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和演变。

3.4 数据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数据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校准、质量保证和数据验证等环节。

- 数据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3.5 数据报告和信息公开- 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公开,以便公众和相关部门了解环境状况。

- 数据报告应清晰简明,并包含必要的解释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监测结果。

3.6 监测结果应用- 监测结果应用于环境管理和决策制定,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监测结果应向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以支持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4. 总结制定全面的环境监测规则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规则内容,包括监测范围、监测指标和方法、监测频率和持续性、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报告和信息公开,以及监测结果应用等方面。

这些规则将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最终版(10环境)

环境监测最终版(10环境)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点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环境监测的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细菌总群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于37℃经24h培养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空气质量功能区:1 国家规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特殊保护的地区 2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3 特定工业区地表水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水库。

沼泽、冰盖和冰川水。

水样保存: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用于水样预处理的萃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水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物理指标:水温、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汞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荧光光谱法非金属测定:酸碱度、PH、DO、氰化物、P 有机污染物:COD、Imn、BOD、TOC(总有机碳)(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DO=c(Na2s2o3)V1 X8X1000/v COD=(v0-v1)Xc((NH4)2Fe(so4)2)X8X1000/v 溶解氧DO: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测定方法:碘量法、修正的碘量法、氧电极法、荧光光谱法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当水中含有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会干扰测定,应预先消除并根据不同的干扰物质采用修正的碘量法)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测定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空白溶液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的氧化率可达90%,而高锰酸钾法的氧化率为50%左右,两者均未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完全氧化,因而都只是相对参考数据生化需氧量BOD: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养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好养分解分2阶段:1为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化合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2为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两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各有主次)五日培养法:将水样或稀释水样充满溶解氧瓶,密闭后在暗处于(20+ -1)℃条件下培养5d+ -4h或(2+5)d+ -4h,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量,根据二者的差值计算每升水样消耗的溶解氧量底质:指江河湖库海等水体底部表层的沉积物,它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和废水排出物沉积,以及生物活动,物质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等过程的产物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常通过控制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等指标来获取最佳处理效果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称污泥沉降比SV: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挥发性污泥浓度也称悬浮物浓度MLVSS:1L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物的质量污泥容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SI: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 干污泥所占的体积污泥容积指数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空气污染源分为自然源、人为源人为源: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室内空气污染源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颗粒物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硫酸盐、硝酸盐、臭氧、醛类、PAN 空气污染必测项目:so2、no2、pm10、co、03 监测点原则与要求:1周围50m不应有污染源2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3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4无强大磁场干扰5有合适的车辆通道采样方法:功能区布点法、网络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监测空气污染物最多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采集方法:直接采样法(注射器、塑料袋、采气管、真空瓶采样)和富集采样法(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法、自然积集法、综合采样法)二氧化硫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定电位电解法氮氧化物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分析法、原电池库仑滴定法硫酸盐化速率: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o2、h2s、 h2so4蒸气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其测定方法有二氧化铅-重量法、碱片-重量法、碱片-离子色谱法和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二氧化铅-重量法:空气中的so2、h2so4、蒸气与二氧化铅反应生成硫酸铅,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释放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BaSO4沉淀,用重量法测定甲醛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环境污染状况C. 控制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氯化钠答案:D3. 下列哪个方法不属于水质监测方法()A. 化学分析方法B. 生物监测方法C. 物理监测方法D. 水质模型预测方法答案:D4.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表示水体富营养化()A. 氨氮B. 总氮C. 总磷D. 叶绿素答案:D5. 下列哪个仪器用于测定大气中颗粒物浓度()A. 粒子计数器B. 气相色谱仪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答案:A6. 下列哪个单位是环境监测数据的有效位数()A. 1.234B. 1.23C. 1.2D. 1答案:B7. 下列哪个污染物属于重金属污染物()A. 汞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粉尘答案:A8. 下列哪个方法属于现场监测方法()A. 实验室分析B. 自动监测C. 遥感监测D. 现场快速检测答案:D9. 下列哪个指标用于评价土壤污染程度()A. 土壤pH值B. 土壤重金属含量C. 土壤有机质含量D. 土壤孔隙度答案:B10. 下列哪个方法用于测定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B.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C. 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D. 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监测环境污染状况;评估环境污染程度;预测环境污染趋势;提供环境管理依据12.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级管理制度。

答案:国家;省;市;县13. 水质监测指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环境监测题库

环境监测题库

《环境监测》试题(A卷)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1.等效连续声级2.空白试验3.细菌总数4.生物监测5.静态配气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信息角度看,环境监测的实质是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的过程;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 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 ______、_______ ;4.F-选择电极的传感膜是 ________;5.氰化物造成人即刻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 __________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____;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 _______;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_______mg/l;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A、 CODB、挥发酚C、六价铬D、pH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A、工厂总排污口B、车间排污口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D、取样方便的地方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20Hz<f<20000HzB、f<200Hz 或 f>20000HzC、f<200Hz 或 f>2000HzD、20Hz<f<2000Hz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A、了解气象因素B、换算标况体积C、判断污染水平D、以上都对5.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A、消解、蒸馏、萃取B、消解、萃取、蒸馏C、消解、蒸馏、挥发D、蒸馏、消解、萃取6.大气采样器主要有()等部件组成A、收集器B、压力计C、抽气泵D、温度计E、流量计7.关于COD测定,正确的描述有();A、试亚铁灵为指示剂B、加HgSO4掩蔽Cl-C、加Ag2SO4D、加热回流30分钟E、消耗的氧化剂为O28. 在水样中加入 __________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环保行业环境监测范本

环保行业环境监测范本

环保行业环境监测范本一、背景介绍环保行业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环境质量、污染源和排放物等进行系统监测与评估,以了解环境状况、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介绍环保行业环境监测的范本,帮助读者了解监测过程和相关要素。

二、监测对象与方法论环境监测主要针对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和废弃物等方面展开。

监测方法包括定点采样、现场监测、遥感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等。

监测过程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规范,并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大气监测范本大气监测主要关注空气质量,监测要素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臭氧(O3)等。

监测过程需使用高精度仪器,采集环境空气样品,经实验室分析后得出相应指标数据。

2. 水质监测范本水质监测主要关注水体重金属、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等污染物的含量。

监测要素包括溶解氧、浊度、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等。

监测过程需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或借助水质在线监测设备获得数据,确保水质达标。

3. 土壤监测范本土壤监测主要关注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等的含量。

监测要素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剖面分析和土壤肥力评定等。

监测方法包括取样、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确保土壤质量安全。

4. 噪音监测范本噪音监测主要关注噪声源的强度和频谱等特性。

监测要素包括噪声水平、声谱分析和噪声源定位等。

监测过程需使用噪音仪器,按照标准方法测量并记录噪音数据。

5. 废弃物监测范本废弃物监测主要关注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节。

监测要素包括废物种类、数量、传输方式和处理方式等。

监测过程需对废弃物进行调查、取样,并记录相应数据,确保废弃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三、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环境监测的数据采集需要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并按照规范及时记录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的处理包括质量控制、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等。

数据分析可借助统计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以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和评价。

通用范文(正式版)环境保护监测规定

通用范文(正式版)环境保护监测规定

环境保护监测规定1. 简介环境保护监测是指对于环境状况和环境因素进行实时、定性、定量的监测和评估,旨在保障环境质量,确保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监测规定为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提供了指导和要求,涉及监测内容、方法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2. 监测内容环境保护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2.1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的气体和颗粒物进行监测,包括各类污染物的浓度、颗粒物的大小和数量等指标。

2.2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对于各类水体的水质进行检测,包括水体中溶解物质、悬浮物质、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等指标。

2.3 噪声监测噪声监测是对于环境噪声水平进行评估,包括噪声来源、频率特征和声级等指标。

2.4 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是对土壤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环境污染状况。

2.5 辐射监测辐射监测是对于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和核辐射进行监测,包括电磁辐射强度、辐射水平和辐射源的类型等指标。

3. 监测方法环境保护监测需采用科学、准确的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1 野外样品采集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需要采集一定数量和代表性的样品,如空气、水体、土壤和生物样品等。

3.2 实验室分析采集到的样品需要进行实验室分析,以获取各项指标的浓度和水平数据。

3.3 在线监测某些环境监测需要进行连续监测,此时可以使用在线监测设备进行实时、自动地监测和数据记录。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于监测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如数据比对、趋势分析和模型预测等。

4. 监测管理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管理。

4.1 监测计划制定监测计划是环境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监测目的和需求,确定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等。

4.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仪器设备、人员素质、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等环节进行控制和评估,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总结

环境监测总结

√1.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2.环境监测的目的: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 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 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地数据, 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 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3.环境监测的分类(1)按监测目的分类①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②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③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2)按监测介质分类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噪声振动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电磁辐射监测、其它)5.环境监测的特点√6.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基本概念:①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 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 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筛选过程为数学上的优先过程,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②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③优先污染物的特点: 毒性大、难降解、出现频率高、可生物积累、属三致物质、检测方法成熟7、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8、我国环境标准分为: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 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环境标准的作用:(1)是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2)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与环境标准相比较才能有意义(3)是执法的依据:不论是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污染治理的目标等执法的依据都是环境标准。

环境监测范本

环境监测范本

环境监测范本一、调查目的本次环境监测旨在对特定区域内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以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二、调查范围本次环境监测的调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环境:包括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等。

2. 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水污染物排放和排污口等。

3. 土壤环境:包括土壤质量、土壤污染物含量、土壤pH值等。

4. 噪声环境:对周边噪声的监测和评估,包括噪声强度、频谱分析等。

5. 其他环境因素:如辐射、电磁场等。

三、调查方法根据调查范围的不同,本次环境监测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1. 大气环境调查:通过设置气象站和大气监测点,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情况,并结合气象条件进行评估。

2. 水环境调查:通过采集水样,对水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和重金属等进行实验室分析,评估水质状况;通过现场调查和记录,了解周边水源的使用情况和排污情况。

3. 土壤环境调查:采集土壤样本并进行实验室分析,评估土壤质量和污染物含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绘制土壤质量空间分布图。

4. 噪声环境调查:利用专业噪声测量仪器对周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噪声频谱分析,评估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5. 其他环境因素调查:根据需要,采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和仪器,对辐射、电磁场等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估。

四、数据分析与报告收集的环境监测数据将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形成实验室分析报告、现场调查报告以及综合评价报告。

1. 实验室分析报告:对水、土壤等样本进行各项分析,并根据实验室结果评估环境状况。

2. 现场调查报告:对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等实地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展示监测点分布图、监测数据表格等。

3. 综合评价报告:根据实验室分析报告和现场调查报告,对整体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五、调查结果应用基于环境监测调查结果和评估报告,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根据实验室分析报告,制定和实施污染物减排方案,以改善环境状况。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A. 预防环境污染B. 控制环境污染C. 评估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粉尘D. 臭氧答案:D3.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的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是()A. 0-50B. 51-100C. 101-150D. 151-200答案:B4.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水质监测方法()A. 水质化学分析B. 水质生物监测C. 水质物理监测D. 水质遥感监测答案:D5. 环境监测数据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 准确性B. 及时性C. 完整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环境监测分为______监测、______监测和______监测。

答案:大气、水质、土壤7. 环境监测按照监测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监测、______监测、______监测和______监测。

答案: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放射性、农业8.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9.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实验室管理、监测方法、监测设备、数据处理三、判断题10.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

()答案:正确11. 环境监测数据可以用于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等方面。

()答案:正确12.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环境监测结果的影响不大。

()答案:错误13. 环境监测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答案:正确14.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空气质量对监测数据的影响较小。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5. 简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答案: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性:(1)为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3)为环境评价提供参考;(4)为环境科研提供实验数据;(5)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信息。

环境监测有关计算

环境监测有关计算

1.空气采样时,现场气温为18。

C,大气压力为85.3 kPa,实际采样体积为450 ml。

问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是多少?(在此不考虑采样器的阻力)0.36(L)2.已测得某台除尘器出口管道中的动压和静压分别是0.427 kPa、一1.659 kPa,进口管道中的动压和静压分别是0.1 94 kPa、—0.059 kPa,试计算这台除尘器的阻力。

1.367(kPa).2.干湿球法测定烟气中含湿量。

已知干球温度(t a)为52℃,湿球温度(t b)为40℃,通过湿球表面时的烟气压力(P b)为一1 334 Pa,大气压力(B a)为l0l 380 Pa,测点处烟气静压(p s)为—883 Pa,试求烟气含湿量(X sw)的百分含量[湿球温度为40℃时饱和蒸汽压(P bv)为7 377 Pa,系数C为0.000 66]。

=6.55%6.测得某锅炉除尘器入口烟尘标态浓度为1 805 mg/m3,除尘器出口烟尘标态浓度为21 mg/m3,试求除尘器在无漏风时的除尘器效率。

7.已知采样时转子流量计前气体温度t r=40℃,转子流量计前气体压力P r=一7 998Pa,采气流量Q r=25 L/min,采样时间t=20 min,大气压力B a=98.6 kPa,滤筒收尘量0.900 l g,排气量Q sn=6 000 m3/h,试求排放浓度与排放量。

8.已知某固定污染源烟道截面积为1.181 m2,测得某工况下湿排气平均流速为15.3m/s,试计算烟气湿排气状况下的流量。

9.锅炉用煤量为l 015 kg/h,燃煤中收到基硫分含量(S ar)为0.52%,该煤中硫的转化率(P)为80%,试求二氧化硫的产污系数(kg/t)和每小时二氧化硫排放量。

10.某厂全年耗煤2万t,煤中含硫量为2.5%,试求该厂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注:无脱硫装置)11.对某台10 t蒸汽锅炉进行测定,读取锅炉运行时的蒸汽流量计读数,首次为765 432.1 t,30 min后为765 435.6 t,试求此时锅炉的出力(蒸汽流量计系数为1.0)。

环境监测计算

环境监测计算

技术文档
1 / 1 环境监测计算
2、已知处于100.30kPa 、10℃下的空气中SO 2的体积分数为2×10﹣6,试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以mg/m 3为单位表示的质量浓度。

解:体积分数不随气体温度压强改变而变化,因此标准状况下,SO 2的体积分数仍为2×10﹣6。

标准状况下,SO 2的密度为3
336410 2.857/22.410
g m --⨯ρ==⨯ 标准状况下1m 3的空气中,SO 2的质量为2.857×2×10﹣6=5.714×10﹣3mg
故标准状况下,换算的质量浓度为5.714×10﹣3mg/m 3
8、已知某采样点的气温为27℃,大气压力为100.00 KPa 。

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定空气中SO 2日平均浓度,每隔4h 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集30min ,采样流量0.5L/min 。

将6次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 ,取10mL 测知含SO 22.5μg ,求该采样点空气在标准状况下SO 2日平均浓度。

解:该条件下,日采样体积为6×30min ×0.5L/min=90L ,该体积样品中含SO 2 的质量为2.5×5=12.5μg 。

标况下,由PV nR T
==常数得标况下的日采样体积为298.151009088.19300.15101.325
L L ⨯⨯= 故标准状况下,SO 2的日平均浓度为[]-3
332-312.510/0.142/88.1910
SO mg m mg 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总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概念: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2. 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3. 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3、按筛选原则,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4、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14个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国家环保部对监测方法分类?P38分为三个层次:A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B统一方法;C等效方法。

2、.简述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包括哪些内容?P42(1)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考察(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4)采样及检测技术的选择(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3、具体说明地表水检测中河流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及采样点布设的内容。

P42—44 (1)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①背景断面:设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的水系污染程度。

②对照断面:设在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流入处和回流处。

③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废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

④削减断面: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根据水面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小于等于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 时,在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3)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不足0.5m时在二分之一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0.5—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大于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及二分之一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工业废水在检测时应如何设采样点?P47(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5、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P48瞬时水样: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水样。

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6、举例说明水样的保存措施有哪些?P53(1)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2)冷藏或冷冻保存法: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冷藏温度控制在4℃,冷冻在-20℃左右,适用:酸、碱、有机物、BOD、色度(3)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①加入生物抑制剂:如在测氨氮、硝酸盐氨、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HgCl2 ,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②调节pH值:如测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溶液酸化至PH值为1-2,即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如测溶解氧的水样需加少量MnSO4溶液和KI溶液固定溶解氧7、水样预处理的内容?P56(1)水样的消解(2)富集与分离8、硝酸消解法常用于消解测定哪一类化合物的水样?P56较清洁的水样9、萃取率与分配比之间的关系换算?P60E(%)=100D/(D+V水相/V有机相)D=∑[A]有机相/∑[A]水相10、水温计法和颠倒温度计法各适合测定什么样的水温?P66水温度计法:测量范围:-6-41℃。

用于表层水温度的测量。

颠倒温度计法:用于测量深层水温度,一般装在采水器上使用。

11、水的颜色可分为几种?如何定义的?P67两种。

表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

真色: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

12、水的固体物分为哪几种?各是什么?P70分为总固体物(总残渣)、溶解固体物(可虑残渣)和悬浮物(不可虑残渣)三种13、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汞的原理;画出冷原子吸收测汞仪的工作原理图并举例说明?原理:对特征波长(253.7nm)的光的吸光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图见p781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并说明其作用? P81①光源:发射特征光②原子化系统:将被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汽的装置,分为火焰原子化系统、无火焰原子化系统③分光系统:将被测元素的特征谱线与邻近谱线分开④检测系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测量15、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的原理?P89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540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16、标准加入法的操作方法?P82取四份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从第二份起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并稀释至相同体积。

17、什么是酸度,什么是碱度,有哪些测定方法?P92—93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强酸弱碱盐等。

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18、PH值有哪些测定方法?P94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差分电极法19、如何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 P96测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有碘量法、修正的碘量法、氧电极法、荧光光谱法等,清洁水可用碘量法,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用修正的碘量法或氧电极法。

20、写出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对测定结果有哪些影响?P96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有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以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反应式如下:MnSO4+2NaOH==Na2SO4+Mn(OH)2 ↓2Mn(OH)2+O2==2MnO(OH)2↓棕色沉淀MnO(OH)2+2H2SO4==Mn(SO4)2+3H2OMn(SO4)2+2KI==MnSO4+K2SO4+I22Na2S2O3+I2==NaS4O6+2NaI水样中含氧化性物质结果偏高、还原性结果偏低21、修正的碘量法主要有哪些,各为消除什么物质干扰?P96叠氮化钠修正法:亚硝酸盐高锰酸钾修正法:亚铁盐、亚硝酸盐及有机物22、氰化物测定时常用蒸馏方法有哪些?P99—(1)、(2)23、什么是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如果水样中含有钙、镁、铁等金属离子时,应如何消除干扰?P104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也称非离子态氨)和离子态氨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消除干扰:加9,10-酸钾钠23、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24、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原理、实验步骤、计算公式?P114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的存在条件下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做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记录V0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公式:CDD(O2,mg/L)=〔(V0-V1)×C×8×1000〕/V实验步骤为老师上课给抄的,较复杂,不打了25、测定高锰酸钾指数时,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117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比酸性条件下稍弱,此时不能氧化水中的氯离子,故常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300mg/L)的水样,酸性高锰酸钾法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300mg/L的水样26、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7、什么是五大培养法?P118将水样或稀释水样充满溶解氧瓶,密闭后在暗处于20±1℃条件下培养5d,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量,二者的差值为BOD5。

28、稀释水和接种稀释水如何配制?稀释水一般用蒸馏水配制,先通入经活性炭吸附及水洗处理的空气,曝气2-8小时,使水中DO接近饱和,然后20℃下放置数小时。

临用前加入少量氯化钙、氯化铁、硫酸镁等营养溶液及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匀备用。

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5<0.2mg/L。

接种稀释水是在稀释水中接种微生物,即在每升稀释水中加入生活污水上层清夜1-10mL或表层土壤浸出液20-30mL或河水湖水10-100mL,使PH=7.2,BOD5值约在0.3-20mg/L 间为宜,配后立即使用。

29、测定BOD时引入稀释水和接种稀释时的目的?稀释水—保证在培养过程中有充足的溶解氧接种稀释水—引入能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30、BOD结果上报数据时有何要求?耗氧率在40%-70%间31、BOD的计算?P119非稀释法:不接种:BOD5(mg/L)= ρ1- ρ2接种:BOD5(mg/L)=(ρ1-ρ2)-(ρ3-ρ4)稀释法:BOD5(mg/L)=[(ρ1-ρ2)-(ρ3-ρ4)f1]/f232、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总有机碳(TOC)原理。

画出并说明TC、IC、TOC各自含义及关系?P122将一定量水样注入高温炉内的石英管,在900-950℃下,以铂和三氧化钴或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使有机物燃烧裂解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CO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的含量。

(此为总碳量,TC)要测TOC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先将水样酸化,通入氮气曝气,驱除各种碳酸盐生成的CO2,然后再注入仪器内测定。

方法二,把等量水样分别注入高温炉和低温炉,则水样中有机碳和无机碳均转化为CO2,依次导入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分别测得总碳(TC)和无机碳(IC),二者之差即为TOC。

图p12333、特定有机污染物主要有哪些,通用的测定方法是什么? P127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方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34、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主要有哪些?P141细菌、原生动物、藻类35、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体积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