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92e3346bd97f192279e9ce.png)
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地方 上建立郡县制。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27张)(共27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27张)(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bb272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3.png)
问题探讨
(4)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房屋建筑的?
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风、保暖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
干栏式房屋既通风又防潮,下层还可以饲养家畜。
课堂小结
原始农业的发展
居住区
原
半坡
生产工具
始
居民
农
生活用具
耕
生 活
房屋、水井
河姆
渡人
农业生产
雕刻艺术
再见
(2)在生活中学会了制作什么? (3)种植什么? (4)饲养什么? (5)使用什么?
问题探讨
(1)居住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问题探讨
(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问题探讨
(3)种植作物—粟。 (4)饲养家畜—猪和狗。
(5)生活用具—陶器,彩陶最具特色。
新课讲解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4)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 (1)为什么说原始农业的兴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 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因为河流的中下游地势平坦、宽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业生产。 ①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 明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典型。 (1)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 (4)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 (1)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除了半坡遗址外,还有哪些?这些遗址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5)使用什么? ②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态;
2.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 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fe13a7d5022aaea998f0ff7.png)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5页 0095页 0155页 0216页 0255页 0330页 0392页 0460页 0527页 0591页 0633页 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25页 0095页 0155页 0216页 0255页 0330页 0392页 0460页 0527页 0591页 0633页 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c57ed3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0.png)
器
发 西周崇尚礼制,
主要以青铜器
展 鼎、簋的数量
区分贵族等级。
夏朝时开始出 现中国最早的 青铜礼器鼎、 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 青铜酒器比的数 量多少,是区分 贵族等级的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 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 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觚( gū )【饮酒】商 尊【盛酒】商代
斝(jiǎ) 【温酒】商
彝( yí)【 盛酒】商
盉 (hé) 【调酒】春秋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水
器
第二单元
匜( yí) 战国
青铜盘 春秋
铜鉴 战国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农
具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中国 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一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里的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Bronze Ware)古称“金”“吉金”, 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 具,刚铸造完成呈金色,但因出土随时间流逝 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名青铜。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发 西周崇尚礼制,
主要以青铜器
展 鼎、簋的数量
区分贵族等级。
夏朝时开始出 现中国最早的 青铜礼器鼎、 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 青铜酒器比的数 量多少,是区分 贵族等级的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 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 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觚( gū )【饮酒】商 尊【盛酒】商代
斝(jiǎ) 【温酒】商
彝( yí)【 盛酒】商
盉 (hé) 【调酒】春秋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水
器
第二单元
匜( yí) 战国
青铜盘 春秋
铜鉴 战国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农
具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中国 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一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里的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Bronze Ware)古称“金”“吉金”, 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 具,刚铸造完成呈金色,但因出土随时间流逝 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名青铜。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38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b1864f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2.png)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长城
面积:超过340万
平方公里
人口:2500万
陇 西
东 (前213年)
海
面对空前广袤的国 土该如何统治?
南海
第二幕
小组探究:
分别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 等方面分析秦朝是如何巩固统一?
二: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政治)
思考: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根本目的)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国 历史
第一幕
打江山完成千秋伟业
春
战
秋
国
请仔细观察上面的《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说说从春秋到战国,发 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哪些特点?
变化:诸侯国的数目减少;晋国被韩赵魏取代;少数民族的数量也减少; 特点:此时的中国战乱不断;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统一的趋势在加强.
一:秦灭六国(军事上统一) (一)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
材料一:战国时期,七国争霸中原,混战不休,人民生 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 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 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 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前218—前214年 开灵渠征岭南,设三郡
1.灵渠:统一岭南及 东南沿海地区
辽东
(五)军事:凿灵渠、修长城
前215年 2.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临洮
灵 渠
桂桂林林郡郡
象郡
南海郡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长城
面积:超过340万
平方公里
人口:2500万
陇 西
东 (前213年)
海
面对空前广袤的国 土该如何统治?
南海
第二幕
小组探究:
分别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 等方面分析秦朝是如何巩固统一?
二: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政治)
思考: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根本目的)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国 历史
第一幕
打江山完成千秋伟业
春
战
秋
国
请仔细观察上面的《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说说从春秋到战国,发 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哪些特点?
变化:诸侯国的数目减少;晋国被韩赵魏取代;少数民族的数量也减少; 特点:此时的中国战乱不断;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统一的趋势在加强.
一:秦灭六国(军事上统一) (一)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
材料一:战国时期,七国争霸中原,混战不休,人民生 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 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 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 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前218—前214年 开灵渠征岭南,设三郡
1.灵渠:统一岭南及 东南沿海地区
辽东
(五)军事:凿灵渠、修长城
前215年 2.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临洮
灵 渠
桂桂林林郡郡
象郡
南海郡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7c6565e009581b6bd9ebcf.png)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27页 0169页 0242页 0296页 0347页 0395页 0445页 0480页 0542页 0592页 065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27页 0169页 0242页 0296页 0347页 0395页 0445页 0480页 0542页 0592页 065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d95528e02020740bf1e9b43.png)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类的活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04页 0139页 0214页 0246页 0303页 0354页 0476页 0478页 0507页 0581页 0618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类的活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04页 0139页 0214页 0246页 0303页 0354页 0476页 0478页 0507页 0581页 0618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件】(3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件】(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60cbac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9.png)
背井离乡
(三)舜帝的传说
舜
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帝,即孝顺
帝
友爱的君主。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
身作则。功绩: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
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让位于禹。
舜帝陵雕像(湖南)
虞舜孝行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1.禹的父亲鲧主持治理黄河水患9年却以失 败告终,被舜处死于羽山。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古史考》
发明:2.黄帝制造船只
——《拾遗记》
发明:3.黄帝发明弓箭
——《古史考》
(1)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这些传说哪些是可 信的?(用你学过的
知识举例证明)
制造船只
炼铜
发明弓箭
发明指南车
浙江跨湖桥独木舟出土现场 距今8000年“世界第一舟”
(2)传说中黄帝部属的发明——仓颉造字
2.禹用疏导的方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趋势,疏通九河引水 入海,平息了洪水。
3.大禹治水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 奉献和敬业精神。
【认识提升】
治水主管
治水方法
治水结果
鲧
堵塞
失败
大禹
疏通
成功
想一想: 从鲧和大禹治水的对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坚定信念 ➢ 勇于创新,以民为本 ➢ 做事要根据事物的规律去做 ➢ 解决问题时,治标只是一时得利,治本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这些考古发现, 反映了我国原始 社会晚期的社会 发展水平。
问题·思考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发生了 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医药等方 面发生了变化。考古材料证明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
(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ppt(18份) 人教版15
![(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ppt(18份) 人教版15](https://img.taocdn.com/s3/m/23383e41011ca300a6c39036.png)
D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0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9b1ca4b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9.png)
文学价值。 4. 知道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及其发展状况,理解宗教
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
科技展
一、造纸术的发明:
科技成就——造纸术
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据说写一部《圣经》, 要用300张羊皮。
简
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
帛 以上(陶 甲骨 青铜 帛 竹简等)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 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 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三、历史巨著《史记》
4.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范围: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
6.内容: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 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还为下层人物写传记。
7.影响及地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 高的地位。
评价:
史学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 直书,实事求是。
文学价值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2)看病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
(1)时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姓名:张仲景
2、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3、职业:医学家
4、贡献:著《伤寒杂病论》
5、 地位: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 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 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
科技展
一、造纸术的发明:
科技成就——造纸术
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原始社会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据说写一部《圣经》, 要用300张羊皮。
简
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
帛 以上(陶 甲骨 青铜 帛 竹简等)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 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 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三、历史巨著《史记》
4.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范围: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
6.内容: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 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还为下层人物写传记。
7.影响及地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 高的地位。
评价:
史学价值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 直书,实事求是。
文学价值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2)看病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法
(1)时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姓名:张仲景
2、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3、职业:医学家
4、贡献:著《伤寒杂病论》
5、 地位: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 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 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4e77a61aeaad1f346933fc6.png)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历史上册(部编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96页 0114页 0174页 0189页 0247页 0278页 0400页 0486页 0575页 0627页 0696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件(共36张PPT)(2024版)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课件(共36张PPT)(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21b8e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f.png)
③ 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经济
文化 军事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至高无上 皇帝 总揽大权
御史 丞 大夫 相
太 中央官制
尉
监察 行 政
军事
大权独揽 皇帝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监察
丞
相
行政
太 中央官制
尉
军事
中
郡 郡守
央 集
县 县令\长 地方官制
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分别指
出其历史影响。
统一文字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能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统一货币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主要措施
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中__央___集__权_________制度。
政治
①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皇___帝___; ② 在中央,设__丞__相___、_太__尉_____、_御__史__大___夫;
③ 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① 统一__货__币_______。以秦国的____圆__形__方___孔__半__两___钱______作为标准货币。
军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道路宽窄,开凿灵渠。
度[长度]
圆形方孔半两钱
量[容积] 衡[重量]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车轨
车子两轮间 的距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4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f6077fa76e58fafab0036a.png)
思想碰撞
你觉得哪个学派的观点和主张最能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 级的需要?
法家。各国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纷纷在国内变法,以严刑峻 法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法家主张最能顺应统治者的需要。
“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各种主张和方略,并不断辩 论,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对此,你有何感触?
1)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 培养自己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墨子名片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 始人。思想主张: “兼爱”: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非攻”:反对掠夺战争,残害生命; 尚贤: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节俭:提倡勤俭节约。
孟子
孟子名片
“亚圣”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思想主张: 提倡实行“仁政”,轻徭薄赋;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提出“春秋无义 战”。
“兼爱”;“非攻”;选贤;节俭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结束语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家的思想的碰撞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 化特征,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取,希望同学们接过前 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 放的盛世景象!
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参考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 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 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 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 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形成了 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9aa7b7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3.png)
墨子像
尊为“科圣”
“非攻”墨子反对战争。他的兼爱理想太高贵,卑微时代根本没有准备好迎接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体现了坚守信念, 矢志不渝的精神。
孟子主张不过分 捕捞鱼鳖、要 按时令进山伐树
亚圣孟子
荀子
【跨越时空】
请你推荐节目栏主持人
①孔子 ②韩非子
③孙武
④墨子
2 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 相互转化;
3 善于从正 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4 “无为而治” (政治主张)
(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难—— 易 世
长—— 短
间 的
高—— 矮
事 物
强—— 弱
都 有
前—— 后
其 对
生—— 死 立
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 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时代背景1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史记》 ——社会大动荡
旧有制度逐步消亡
生
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
产 力
——社会大变革
的 提 高
战国时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 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社会大发展
——士的崛起
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⑤孟子
《仁政治国》主持人:_孟__子___ 理由___仁__政_____ 《法治时空》主持人:_韩__非___ 理由_提__倡__法__治___ 《军事天地》主持人:_孙__武___ 理由_军__事__思__想___
《爱心世界》主持人:_墨__子___ 理由_兼__爱__非__攻___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43页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4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092ae3c77da26924c5b02e.png)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 时间: 距今约6000年
• 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
• 住宅: 半地穴式房屋
• 生活技能
:
半坡人
原始农业: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原始手工业:磨制石器、骨器、彩陶、纺织、乐器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 还会纺线和织布。
河姆渡遗址 浙江余姚 距今7000年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 时间: 距今约7000年
• 地点: 浙江余姚
• 住宅: 干栏式建筑、水井
• 生活技能 :
原始农业:种植水稻、制作农业工具、家畜养殖、 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纺织、雕刻、天然漆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猪不怕苦, 陶、玉、乐器照不误。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 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衣: (1)半坡人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食: (2)种植水稻、粟、蔬菜,人类由采集者转变为
生产者;饲养家畜;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住: (3)定居:天然洞穴→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工具:(4)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半坡人会制造骨制工具 会制造陶器 ,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 式房屋冬暖夏凉。
知识梳理
最早
聚落
原始农业 为古代文 明社会的 形成奠定 了重要的 物质基础
7000 干栏式
水稻
西安 6000
半地穴式 粟
课堂作业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 居民
半坡原 始居民
河姆渡 原始居民
距今 时间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e80297f7ec4afe05a1df0d.png)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梦 少年武帝的帝国
“何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 参尧舜,下配三王?”
——《汉书·武帝纪》
梦 少年武帝的帝国
时间
事件
年龄
危机
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154年 公元前152年 公元前150年 公元前145年
刘彻生于未央宫 吴楚“七国之乱”,景帝无 奈诛晁错
遣南宫公主嫁匈奴单于
盛年武帝的帝国业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优秀课件【标准版本】
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 四夷八蛮,咸来贡职。
——武帝刻石纪功辞
汉武帝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 (上) 汉武帝 巩固大 一统王 朝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2.视频最后汉武帝如何理解“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穿 越
你最想在长安的_太__学___求学
时 你学习的教材是__儒_学__五__经_
空 你要努力成为_儒__学__人才,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儒道之争 思想混乱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豪强横行 掌控经济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 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 事有伤百姓,靡( mí )费 天下者,悉罢之!
——《罪己诏》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 (上) 汉武帝 巩固大 一统王 朝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 (上) 汉武帝 巩固大 一统王 朝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匈奴犯边 袭扰大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梦想
大一统危机
现实
业 盛年武帝的帝国 :政治一统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梦 少年武帝的帝国
“何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 参尧舜,下配三王?”
——《汉书·武帝纪》
梦 少年武帝的帝国
时间
事件
年龄
危机
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154年 公元前152年 公元前150年 公元前145年
刘彻生于未央宫 吴楚“七国之乱”,景帝无 奈诛晁错
遣南宫公主嫁匈奴单于
盛年武帝的帝国业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优秀课件【标准版本】
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 四夷八蛮,咸来贡职。
——武帝刻石纪功辞
汉武帝于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 (上) 汉武帝 巩固大 一统王 朝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2.视频最后汉武帝如何理解“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穿 越
你最想在长安的_太__学___求学
时 你学习的教材是__儒_学__五__经_
空 你要努力成为_儒__学__人才,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儒道之争 思想混乱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豪强横行 掌控经济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 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 事有伤百姓,靡( mí )费 天下者,悉罢之!
——《罪己诏》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 (上) 汉武帝 巩固大 一统王 朝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 (上) 汉武帝 巩固大 一统王 朝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匈奴犯边 袭扰大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梦想
大一统危机
现实
业 盛年武帝的帝国 :政治一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课 件【全册】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课 件【全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0页 0128页 0130页 0181页 0235页 0263页 0319页 0372页 0451页 0480页 0528页 059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人教版七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课 件【全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 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课 件【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