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整理]
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依据什么划分的
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根据建筑物在地震中所承受的损坏程度和安全性来划分的。
抗震等级是评估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用于评定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以确保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1. 抗震等级划分标准建筑物的抗震等级通常是按照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抗震等级包括几个级别,通常为I、II、III、IV级,其中I级为最低,IV级为最高。
•I级:结构抗震能力较弱,可能造成严重破坏和生命安全事故。
•II级:结构抗震性能一般,地震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破坏。
•III级:结构抗震性能较好,地震时只会出现轻微损坏。
•IV级:结构抗震能力非常强,基本不会受到地震的影响。
2. 影响建筑物抗震等级的因素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地震发生时地表上地震波的最大振幅,不同地震烈度需要建筑物具备不同的抗震能力。
•地基情况:建筑物的地基状况直接影响其抗震性能,强固的基础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对地震的反应不同,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等。
•建筑质量:建筑物的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等直接影响其抗震等级。
3. 提升建筑物抗震等级的方法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固: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如增加钢筋混凝土柱、加装剪力墙等。
•改造:重新设计结构、更换材料等,使建筑物符合更高的抗震等级要求。
•选址:在规划建设新建筑物时,选择地基条件好、地震作用小的地段。
综上所述,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基于建筑物的结构和性能对地震的响应能力来划分的,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的破坏程度
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的破坏程度
地震等级及破坏力如下:
第一级,人们并未感觉到震动。
第二级,人在高楼才能感觉晃动。
第三级,在地面的室内能感觉到,悬挂对象也晃动。
第四级,连汽车也晃动,严重的话木墙或窗架会出现裂缝。
第五级,容器中的液体溅出,睡觉的人会被震醒,小物体会移位。
第六级,墙上挂的图画会掉下,家具移动,人们会因为害怕纷纷逃到屋外。
第七级,人会站立不稳,池塘出现水波。
第八级,砖石墙部分破裂倒塌,树枝断落。
第九级,是很严重的,地下水管破裂,地面出现裂缝,小建筑物倒塌等等。
第十级,水库出现裂缝、桥梁被破坏,铁路扭曲等。
第十一级,地下水管及阴沟系统全被破坏。
第十二级,全面破坏,连巨石也震动移位。
注: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
建筑抗震级别划分
建筑抗震级别划分建筑抗震级别是评估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所能承受的破坏程度以及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抗震设计准则,建筑抗震级别通常被划分为若干级别,以便于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和评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建筑抗震级别的概念,那么建筑抗震级别究竟是如何划分的呢?一、建筑抗震级别划分标准1. 一般建筑物一般建筑物的抗震级别通常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其中A级别为最低,D级别为最高。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结构形式等因素,不同级别的建筑物需要满足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
2. 特殊建筑物对于高层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特种建筑等特殊建筑物,其抗震级别划分通常更加细致,可以分为多个级别,如S1、S2、S3等。
这些级别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水平和要求更加严格,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二、建筑抗震级别的意义建筑抗震级别的划分不仅有助于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还能够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和安全性能。
根据建筑的抗震级别,设计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包括加固结构、采用合适的材料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
三、建筑抗震级别的评定方法建筑抗震级别的评定通常由专业的抗震设计师或结构工程师来进行,他们会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参数、结构形式、地震烈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级别。
在评定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静力性能、动力响应等因素,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结语建筑抗震级别的划分是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和破坏程度。
通过合理划分建筑抗震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抗震级别的影响,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足够的安全性能。
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
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具有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主要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中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平地面加速度,通常用地震烈度表示。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建筑物抗震等级可分为几个等级,包括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上引起的震动强度,通常用烈度标识。
常见的地震烈度标准包括中国的烈度标准、美国的烈度标准等。
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通常会根据地震烈度进行划分,以确保建筑物在不同烈度地震下具有相应的抗震设计和能力。
二、建筑物抗震等级划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建筑物抗震等级通常被划分为几个等级,包括但不限于一般建筑物、重要建筑物、特殊建筑物等。
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抗震要求和设计规范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人员密集、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其抗震等级要求会更高,设计要求也更为严格。
三、建筑物抗震设计建筑物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物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的要求,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和构造形式,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的选择、构造形式的布置、基础设计等内容,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以保障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建筑物抗震加固对于现有的建筑物,如果其抗震性能不符合最新的抗震等级标准,可以进行抗震加固。
抗震加固是指在建筑物已建成使用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常见的抗震加固措施包括增加构造柱、加固墙体、加固连接件等,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五、总结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是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中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降低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建筑行业应当高度重视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积极推动相关工作,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整理]
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整理](1990)建抗字第377号《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经今年全国抗震办公室主任会议讨论并修改定稿,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该标准主要是针对我国历次强震后的震害统计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口径不一,统计汇总的数字与实际破坏差距较大的情况而制定的。
今后,凡属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及震后房屋建筑的损失评估,均按本标准执行。
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经验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抗震办公室。
一九九0年七月二十日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第一章总则笫L 1条为判别建筑的地震破坏程度,估算直接经济损失,提供抢修排险和恢复重建的技术经济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第L2条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统计建筑震害和估算直接经济损失,并按本标准附表汇总。
第L3条本标准适用于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民房、烟囱、水塔等建筑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对装修占建筑造价总费用较高的房屋,应做专门的研究。
第L4条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一、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应按不同的结构特点划分地震破坏等级;二、确定建筑地震破坏程度时,应以承重构件的破坏程度为主;三、建筑地震破坏程度的判别,应引入相应的数量概念;四、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
应考虑修复的难易程度、是否可使用及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五、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应以建筑直接遭受的地震破坏为依据。
震前已有其它原因造成的损坏,在评定地震破坏等级时不应考虑在内。
第L5条建筑的地震破坏可划分为基本完好(含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倒塌五个等级。
其划分标准如下:一、基本完好: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二、轻微损坏: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中国地震烈度分级
中国地震烈度分级
中国地震烈度分级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破坏程度而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一种标准。
它用于描述地震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监测和防灾减灾工
作的基础标准之一。
中国地震烈度分级标准分为12度,从背景震动开始,分别为Ⅰ度(未觉察)、Ⅱ度(几乎不觉察)、Ⅲ度(弱震)、Ⅳ度(轻微破坏)、Ⅴ度(中等破坏)、Ⅵ度(较重破坏)、Ⅶ度(严重破坏)、Ⅷ度(破坏严重,部分倒塌)、Ⅸ度(倒塌严重,一些建筑物
完全倒塌)、Ⅹ度(地表出现裂缝,部分地区地貌变化)、XI度(大范围人为变化,地表对水道和河流的控制产生很大影响)、XII度(大规模人为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
它基于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损坏程度,将地震烈度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并且该标
准已经广泛应用于地震灾害的研究、预测和防灾减灾等方面。
地震烈度分级的意义在于,通过不同等级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震的破坏程
度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更好地评估受灾区的灾情和灾后恢复工作的需要。
在灾害发生时,
相关机构可根据烈度等级来判断受灾地区的设施、物资和人力需求,采取相应的抗灾应对
措施,以缓解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例如,一场Ⅷ度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大致估计地震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可能
会导致部分倒塌;受灾区居民可能会存在生命危险,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需
要迅速采取避险等措施。
因此,地震烈度分级成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的重要标准。
总之,地震烈度分级是一个准确描述地震影响的标准,能够更好地帮助防灾机构进行
预判,并鼓励公众参与防灾减灾工作,进而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
和财产安全。
地震烈度等级划分标准(一)
地震烈度等级划分标准(一)地震烈度等级划分标准定义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用于描述震区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物的破坏程度。
划分标准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烈度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破坏程度法–I度:无感或微震,建筑物破坏、地面无变化;–II度:明显摇晃,屋顶、烟囱等部分有轻微破坏;–III度:人感强烈,室内物品被抛撒出来,破坏较严重;–IV度:建筑物轻微受损或破坏,烟囱、壁炉等物体倒塌;–V度:建筑物受损严重,部分坍塌;–VI度:建筑物严重破坏,部分倒塌,大部分倒塌;–VII度:建筑物损毁严重,大部分倒塌。
•動員法–一级(轻微震感):只有一些震感,无破坏,部分贵重陈设的震动了;–二级(柔和摇晃):震感较强,普遍有震动,砖头墙上会出现细小的裂缝;–三级(轻微损坏):房屋有震动,有石灰、水泥等薄层的墙体小开裂;–四级(一般损坏):小部分房屋因震动而有大的破坏,大梁亦可能出现开裂;–五级(较严重损坏):多数房屋有大的破坏,有些威胁整座建筑物的安全;–六级(严重损坏):多数房屋受到破坏,大概有十分之一的房屋已倒塌;–七级(非常严重损坏):几乎所有房屋受到破坏,有一部分已倒塌。
•损失法–I度:无人员伤亡,无破坏;–II度:有人员轻伤,一些简易建筑物受到破坏;–III度:有人员重伤及死亡,大多数建筑物受到轻度损坏;–IV度:有人员严重伤亡或死亡,大多数房屋受到重度损坏;–V度:有大量人员严重伤亡或死亡,大多数建筑物毁坏或倒塌;–VI度:大面积区域受到严重破坏;–VII度:几乎所有建筑物倒塌,人员损失严重。
结语地震烈度等级划分标准的存在,为我们科学评估和预警地震灾害提供了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地震知识普及,提高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中国烈度标准–中国目前采用的是烈度十度标准,等级为1-10度;–I度:对正常人不可察觉;–II度:对正常人能觉察,文具、钟表会出现微小晃动;–III度:对正常人能醒目感觉,室内的器具有轻微晃动;–IV度:室内能倒立放的物品会倒,室外能站立的人受到影响;–V度:跳物皆会跳跃,建筑物处于震感状态;–VI度:建筑物产生轻微破坏,普通房子中器皿碎裂;–VII度:部分建筑物倒塌,容易受损的房屋有进一步的破坏;–VIII度:现代化建筑物有局部的破坏,老房子普遍有严重的破坏;–IX度:大量建筑物倒塌,现代化房屋与土房均有相当的破坏;–X度:相当一部分建筑物受到极严重的破坏,几乎所有房屋受损。
2023年关于1地震烈度分级
地震烈度分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对地震进行科学评估和研究,地震烈度分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地震烈度分级主要是根据地震对建筑物和人造环境的破坏程度来进行评估的。
下面我们将从一到九个等级依次介绍地震烈度的分级标准。
一级烈度:一级烈度指的是不可感知的地震,即地震波对人类和建筑物没有任何影响,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惕。
这种地震通常只能通过专门的地震仪器来检测和记录。
二级烈度:二级烈度指的是微弱的地震,即能被人察觉到的地震,但只有地震仪器才能对其进行可靠记录。
这种地震对建筑物和人造环境没有任何影响,只有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人们才能察觉到地震的存在。
三级烈度:三级烈度指的是较弱的地震,即能被大多数人感觉到的地震。
这种地震会导致建筑物轻微的震动,但不会对建筑物和人造环境造成破坏。
人们在这种地震发生时可以感受到房屋的轻微晃动,但不会引起恐慌。
四级烈度:四级烈度指的是中等强度的地震,即能导致建筑物轻微损坏的地震。
这种地震会引起建筑物的摇晃和震动,可能会导致一些玻璃和瓷器等易碎物品的破坏,但一般不会对建筑物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五级烈度:五级烈度指的是较强的地震,即能导致建筑物部分倒塌的地震。
这种地震会引起建筑物明显的摇晃和震动,可能会导致一些建筑物的部分倒塌,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六级烈度:六级烈度指的是强烈的地震,即能导致建筑物严重破坏的地震。
这种地震会引起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包括墙体的倒塌、砖瓦的破碎等,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七级烈度:七级烈度指的是剧烈的地震,即能导致建筑物严重倒塌的地震。
这种地震会引起建筑物的大面积倒塌,包括高层建筑的坍塌、桥梁的倒塌等,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
八级烈度:八级烈度指的是巨大的地震,即能导致建筑物毁灭性损坏的地震。
这种地震会引起建筑物的彻底倒塌,对人员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九级烈度:九级烈度指的是灭顶之灾的地震,即能够造成大范围破坏和巨大人员伤亡的地震。
建筑等级划分甲、乙、丙、丁
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整理,列出了常见的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和乙类的建筑,除此之外,基本上可以按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进行抗震设防。
一、基本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二、抗震防灾建筑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 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房屋建筑抗震等级标准级
房屋建筑抗震等级标准级
房屋建筑抗震等级标准分为A、B、C、D四级,具体定义如下:
1. A级抗震等级标准:耐震性能较高,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以上的地区,抗震能力较强,可在发生一定强震时保持原
有结构完整性。
2. B级抗震等级标准:耐震性能一般,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的地区,抗震能力一般,可在发生一般强震时保持较好的
结构完整性。
3. C级抗震等级标准:耐震性能较低,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的地区,抗震能力较弱,在发生较小强度震动时能保持结
构基本完整。
4. D级抗震等级标准:耐震性能较差,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5度以下的地区,抗震能力较低,在发生较小强度震动时难以
保持结构完整,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增强抗震性能。
这些抗震等级标准是根据建筑物的耐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分类的,不同等级的房屋建筑在面对地震时能承受的强度和保持完整性的能力不同。
根据地质勘探和抗震设防烈度,结构设计师会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房屋的抗震性能符合地区的需求。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是评估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抵抗破坏的能力的重要指标。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直接关系到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建筑抗震等级被划分为不同级别,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尽可能减少破坏,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地震影响程度和地震危险性等因素,建筑抗震等级通常被划分为多个等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级别:1. 一级抗震等级一级抗震等级要求建筑物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保持完好,不得发生倒塌或破坏,且具有可持续使用的能力。
一级抗震等级通常适用于重要公共建筑如医院、消防站等。
2. 二级抗震等级二级抗震等级要求建筑物在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仅出现轻微损坏,不影响使用安全。
二级抗震等级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商业建筑等。
3. 三级抗震等级三级抗震等级要求建筑物在中等地震作用下仅出现可修复损坏,不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三级抗震等级适用于绝大多数居住建筑。
4. 四级抗震等级四级抗震等级要求建筑物在小规模地震作用下能够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损坏可控且容易修复。
四级抗震等级适用于一些低矮建筑和设施。
二、建筑抗震等级的重要性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对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设计、建造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抗震等级的建筑在地震中所承受的作用力和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合理评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可以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可以为人员在地震发生时提供更安全的场所,避免建筑物倒塌或严重损坏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
2. 保护建筑财产不同抗震等级的建筑根据地震力的不同表现程度进行设计和施工,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物的损坏程度,保护建筑财产和减少修复成本。
3. 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建筑抗震等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促进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标准对于地震常发地区的建筑设计和建设至关重要。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表
请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地震等级划分标准,具体标准需要根据当地的地震学研究和监测机构确定。
3.0-3.9
轻微地震,大多数人能感觉到,但不会造成重大损害。
4.0-4.9
中等地震,可能会造成轻微的破坏。
5.0-5.9
强烈地震,有可能造成一些损害。
6.0-6.9
很强烈地震,有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7.0-7.9
极强烈地震,可能会导致毁灭性的破坏。
8.0-8.9
重大地震,有可能引起极其严重的破坏。
9.0及以上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表
地震等级通常是根据地震烈度或震级等参数来划分的。以下是一般的地震等级划分标准表,注意这只是一个常见的标准,具体的地震等级划分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而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划分也可能使用不同的标尺。
地震烈度划分标准表:
烈度等级
描述
I
不可感知,仅仪器能检测到。
II
可感知,但不会造成伤害。
III
会在地震发生地区的一些建筑物内感觉,大多数人感觉不到。
IV
大多数人能感觉到,室内部分人可能感觉不适。
V
许多人在室内感觉不适,室外可能有些建筑物受损。
VI
室内外大多数人感觉到,室内可能有轻微的破损。
VII
大多数人在室外都会感觉到,室内可能有中等破损。
VIII
大多数人在室外能够感觉到,室内可能有严重破损。
IX
大多数建筑物受到严重损坏,大多数人在室外能够感觉到。
X
几乎所有建筑物受损,许多人在室外能够感觉到。
XI
几乎所有建II
地面可能发生严重破坏,很难找到安全的地方。
震级划分标准表: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不容忽视。
建筑抗地震等级标准
建筑抗地震等级标准
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根据其地震烈度和受震区域确定的,具体标准如下:
1. 抗震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四级为最低等级。
2. 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决定了其在地震中的耐受能力和安全性能。
3. 设计抗震烈度是指建筑物应能承受的最大地震烈度。
4. 结构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破坏程度,包括刚度、强度和耗能能力等指标。
5. 针对已建成的建筑物,抗震鉴定可能会提出加固要求。
加固标准包括加固方式、加固部位、材料选用、施工要求等,应根据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结构类型、使用功能等因素确定。
6. 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受损程度和修复周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我国通常的建筑抗震等级约为6至7级,若是砖混结构,为7级;若高端社区或是高层建筑,为8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
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在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往往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对象之一。
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了解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也可以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抗震设防提供重要的参考。
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这一主题。
1. 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的背景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受损程度和破坏程度,将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对地震灾害的损失进行评估和预测。
根据国际上的惯例,一般将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为轻微、中等、严重和毁灭性等四个等级,以便于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评估和比较。
2. 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的内容在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中,通常会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破坏、非结构破坏和地基沉陷等内容。
结构破坏主要指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损坏,包括墙体、柱子、梁等的倒塌和破坏。
非结构破坏则是指建筑物内部的非承重构件,如隔墙、内墙、外墙、石膏板等的损坏状况。
而地基沉陷则是指建筑物地基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下沉、沉陷等现象。
这些内容在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中都有详细的评估指标和标准。
3. 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的应用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不仅可以用于对地震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也可以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建筑物在地震中受损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脆弱环节和破坏机理,从而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
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也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制定抗震建筑法规和标准的依据,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建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对于提高社会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对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等级进行划分评估,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为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2020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2020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所处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对建筑物进行分类评定抗震能力的等级。
这些等级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地震等级划分1.一级抗震等级:对于一般建筑、次要交通要道上的建筑、小型保证燃放的建筑等,一般采用一级抗震设计。
这类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无人员伤亡,结构轻微损坏,可快速修复。
2.二级抗震等级:涉及城市密集地区、重点生产设施、医疗卫生建筑等,通常选择二级抗震设计。
这类建筑在地震后可能有些许破坏,但不影响基本使用功能。
3.三级抗震等级:对于高层建筑、重要交通枢纽、文化遗产等需要较高抗震性能的建筑,采用三级抗震设计。
这类建筑在地震中应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无严重倒塌现象。
二、抗震性能要求1.结构抗震性: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或破坏程度控制在可修复范围内。
2.设备设施抗震性:建筑内部设备设施经得起地震破坏,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非结构构件抗震性:如幕墙、隔断墙等构件应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以减少碎片飞溅对人员伤害的影响。
三、建筑抗震评定建筑抗震评定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地理位置、用途等方面的特点,对其进行抗震性能评估的过程。
评定的结果将决定建筑物所处的抗震等级,并在设计、施工、维护中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
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标准是建筑抗震设计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地震灾害研究的深入,建筑抗震等级的划分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为建设更安全、更可靠的建筑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建筑抗震等级分类及标准
建筑抗震等级分类及标准建筑抗震等级分类是指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和建筑物本身结构的抗震能力,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以便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建筑抗震等级标准的制定对于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抗震等级分类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建筑抗震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般要求、较大要求和最大要求。
具体分类如下:1.一般要求:适用于地震烈度等级为6度及以下的地区,主要包括建筑物的一般办公、商业等用途。
2.较大要求:适用于地震烈度等级为7度及以上的地区,主要包括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公共建筑等。
3.最大要求:适用于地震烈度等级为8度及以上的地区,主要包括应急指挥中心、重要基础设施等。
二、建筑抗震等级标准建筑抗震等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地震烈度划分: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一般分为6度、7度和8度。
2.抗震设计基本组成: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抗侧撑和抗震支撑等组成,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稳定性。
3.抗震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承载体系刚度、耗能构件等方面的要求,保证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
4.抗震设计检验: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的检验,包括地震作用效果计算、结构抗震性能验算等,确保建筑物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通过建筑抗震等级分类及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是关于建筑抗震等级分类及标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抗震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工程,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共同努力,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可靠性。
《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建设部《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1990)建抗字第377号《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经今年全国抗震办公室主任会议讨论并修改定稿,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该标准主要是针对我国历次强震后的震害统计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口径不一,统计汇总的数字与实际破坏差距较大的情况而制定的。
今后,凡属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及震后房屋建筑的损失评估,均按本标准执行。
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经验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抗震办公室。
一九九O年七月二十日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多层砖房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第四章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第五章单层工业厂房第六章单层空旷房屋第七章民房第八章烟囱和水塔第九章建筑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第十章附则附表建筑地震破坏及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判别建筑的地震破坏程度、估算直接经济损失,提供抢修排险和恢复重建的技术经济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第1.2条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统计建筑震害和估算直接经济损失,并按本标准附表汇总。
第1.3条本标准适用于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民房、烟囱、水塔等建筑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对装修占建筑造价总费用较高的房屋,应做专门的研究。
第1.4条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一、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应按不同的结构特点划分地震破坏等级;二、确定建筑地震破坏程度时,应以承重构件的破坏程度为主;三、建筑地震破坏程度的判别,应引入相应的数量概念;四、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应考虑修复的难易程度,是否可使用及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五、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应以建筑直接遭受的地震破坏为依据。
震前已有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坏,在评定地震破坏等级时不应考虑在内。
第1.5条建筑的地震破坏可划分为基本完好(含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倒塌五个等级。
其划分标准如下:一、基本完好: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中国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
中国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中国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是指根据地震破坏特点和人们对地震安全的要求,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以指导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评价。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1. 抗震等级划分:中国的抗震等级划分分为一至八级,从一级到八级依次递增。
其中,一级为最低抗震能力,主要适用于非危害性地震区域;八级为最高抗震能力,主要适用于高危害性地震区域。
划分等级主要考虑地震烈度、建筑类型及其使用用途等因素。
2. 等级标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一级抗震等级主要适用于非危险性地震区,建筑物遭受一级地震时不发生倒塌;八级抗震等级适用于高危险性地震区,建筑物遭受八级地震时不会发生垮塌。
各级抗震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结构的抗震能力、地基基础的抗震能力、建筑物的耐震性能等多个方面。
3. 设计准则: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是“体系化、等级化、科学化”。
体系化指的是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有统一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标准,遵循统一的工程力学基础和设计方法;等级化意味着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设定不同的抗震性能指标和抗震验收标准;科学化则是要求抗震设计具备科学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4. 建筑类型特定标准: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抗震等级标准还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重要公共建筑等特殊建筑类型,抗震等级标准要求更高,其抗震能力应能满足更严格的要求。
5. 监督与评价:抗震等级标准的实施需要建筑行业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价。
在建筑物设计、施工和验收等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抗震等级的审核和验收,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符合相应的抗震等级标准。
总之,中国建筑物抗震等级标准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建筑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熟悉和遵守抗震等级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整理] (1990)建抗字第377号《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经今年全国抗震办公室主任会议讨论并修改定稿,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该标准主要是针对我国历次强震后的震害统计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口径不一,统计汇总的数字与实际破坏差距较大的情况而制定的。
今后,凡属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及震后房屋建筑的损失评估,均按本标准执行。
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经验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抗震办公室。
一九九O年七月二十日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判别建筑的地震破坏程度,估算直接经济损失,提供抢修排险和恢复重建的技术经济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第1.2条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统计建筑震害和估算直接经济损失,并按本标准附表汇总。
第1.3条本标准适用于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民房、烟囱、水塔等建筑的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对装修占建筑造价总费用较高的房屋,应做专门的研究。
第1.4条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一、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应按不同的结构特点划分地震破坏等级;二、确定建筑地震破坏程度时,应以承重构件的破坏程度为主;三、建筑地震破坏程度的判别,应引入相应的数量概念;四、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
应考虑修复的难易程度、是否可使用及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五、建筑地震破坏等级的划分,应以建筑直接遭受的地震破坏为依据。
震前已有其它原因造成的损坏,在评定地震破坏等级时不应考虑在内。
第1.5条建筑的地震破坏可划分为基本完好(含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倒塌五个等级。
其划分标准如下:一、基本完好: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二、轻微损坏: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三、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部分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
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使用。
四、严重破坏: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或部分倒塌。
应采取排险措施;需大修、局部拆除。
五、倒塌:多数承重构件倒塌。
需拆除。
注:本标准以下各章,均略去关于使用和修理的规定。
第二章多层砖房第2.1条本章适用于二层及以上普通粘土砖砌体承重房屋。
第2.2条评定多层砖房的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承重墙体和屋盖,并检查非承重墙体和附属构件。
第2.3条多层砖房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承重墙体完好,个别轻微裂缝;屋盖完好;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二、轻微损坏:部分承重墙体轻微裂缝;屋盖完好或轻微损坏;出屋面小建筑、楼梯间墙体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开裂或倒塌。
三、中等破坏:个别承重墙体严重裂缝或倒塌,部分墙体明显裂缝;个别屋盖构件塌落;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四、严重破坏:多数承重墙体明显裂缝,部分墙体严重裂缝,局部酥碎或倒塌;部分楼、屋盖塌落;非承重墙体成片倒塌。
五、倒塌:房屋残留部分不足50,。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第3.1条本章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填充墙框架)房屋。
第3.2条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框架柱,并检查框架梁和墙体(填充墙)。
第3.3条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框架柱、梁完好;个别墙体与柱连接处开裂。
二、轻微损坏:个别框架柱、梁轻微裂缝;部分墙体明显裂缝;出屋面小建筑明显破坏。
三、中等破坏:部分框架柱轻微裂缝或个别柱明显裂缝;个别墙体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四、严重破坏:部分框架柱,主筋压屈、混凝土酥碎、崩落;部分楼层倒塌。
五、倒塌:房屋框架残留部分不足50,。
第四章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第4.1条本章适用于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
第4.2条评定底层框架砖房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承重墙体和底层框架柱,并检查框架梁和非承重墙体。
第4.3条底层框架砖房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承重墙体完好,底层框架柱、梁完好;非承重墙体轻微裂缝。
二、轻微损坏:个别承重墙体轻微裂缝,底层个别框架柱、梁轻微裂缝;出屋面小建筑、楼梯间墙体明显裂缝;部分非承重墙体明显裂缝。
三、中等破坏:部分承重墙体明显破坏;底层部分框架柱轻微裂缝或个别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墙体严重裂缝。
四、严重破坏:多数承重墙体明显裂缝,部分严重裂缝,局部酥碎或倒塌;底层部分柱主筋压屈、混凝土酥碎、崩落;部分楼、屋盖塌落。
五、倒塌:底层倒塌或房屋残留部分不足50,。
第4.4条评定多层内框架砖房的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承重墙体,并检查内框架柱、梁和非承重墙体。
第4.5条多层内框架砖房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规定划分:一、基本完好:承重墙体完好;内框架柱、梁完好;个别非承重墙体轻微裂缝。
二、轻微损坏:部分承重墙体轻微裂缝或个别明显裂缝;内框架柱、梁完好;出屋面小建筑明显破坏;非承重墙体明显裂缝或个别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三、中等破坏:部分承重墙体明显裂缝;内框架柱轻微裂缝;非承重墙体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
四、严重破坏:多数承重墙体严重裂缝或局部倒塌;部分内框架柱主筋压屈、混凝土酥碎崩落;部分楼、屋盖塌落。
五、倒塌:多数墙体倒塌,部分内框架梁和板塌落。
第五章单层工业厂房第5.1条本章适用于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和单层砖柱(墙垛)仓库、厂房等。
第5.2条评定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屋盖、柱及其连接,并检查天窗架,柱间支撑和墙体(围护墙)。
第5.3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屋盖构件、柱完好;支撑完好;个别墙体轻微裂缝。
二、轻微损坏:部分屋面构件连接松动;柱完好;个别天窗架明显破坏;支撑完好;部分墙体明显裂缝或掉砖。
三、中等破坏:屋面板错位,个别塌落;部分柱轻微裂缝;部分天窗架竖向支撑压屈;部分柱间支撑明显破坏;部分墙体倒塌。
四、严重破坏:部分屋架塌落;部分柱明显破坏;部分支撑压屈或节点破坏。
五、倒塌:多数屋盖塌落。
多数柱折断。
第5.4条评定单层砖柱厂房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砖柱(墙垛,下同)、墙体,并检查屋盖及其与柱的连接。
第5.5条单层砖柱厂房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柱完好;山墙、围护墙轻微裂缝;屋面与柱连接松动,溜瓦。
二、轻微损坏:个别柱、墙轻微裂缝;个别屋面与柱连接处位移。
三、中等破坏:部分柱、墙明显裂缝;山墙尖局部塌落;个别屋面构件塌落。
四、严重破坏:多数砖柱、墙严重裂缝或局部酥碎;部分屋盖塌落。
五、倒塌:多数柱、墙倒塌。
第六章单层空旷房屋第6.1条本章适用于影剧院、俱乐部等。
第6.2条评定单层空旷房屋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大厅与前、后厅连接处和大厅与前、后厅的承重墙体,并检查舞台口悬墙、屋盖。
第6.3条单层空旷房屋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大厅与前、后厅个别连接处墙轻微裂缝;承重墙、柱完好。
二、轻微损坏:大厅与前、后厅部分连接处轻微裂缝;个别承重墙、柱轻微裂缝。
三、中等破坏:大厅与前、后厅连接处墙明显裂缝;部分承重墙、柱明显裂缝,山墙尖局部塌落;舞台口承重悬墙严重裂缝。
四、严重破坏:多数承重墙、柱严重裂缝;部分屋盖塌落。
五、倒塌:房屋残留部分不足50,。
第七章民房第7.1条本章适用于未经正规设计的木柱、砖柱、土坯墙、空斗墙、和砖墙承重的房屋,包括老旧的木楼板砖房等二层以下民用居住建筑。
第7.2条评定民房的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木柱、砖柱、承重的墙体和屋盖,并检查非承重墙体和附属构件。
第7.3条民房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木柱、砖柱、承重的墙体完好;屋面溜瓦;非承重墙体轻微裂缝;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二、轻微损坏:木柱、砖柱及承重的墙体完好或部分轻微裂缝;非承重墙体多数轻微裂缝,个别明显裂缝;山墙轻微外闪或掉砖;附属构件严重裂缝或塌落。
三、中等破坏:木柱、砖柱及承重墙体多数轻微破坏或部分明显破坏;个别屋面构件塌落;非承重墙体明显破坏。
四、严重破坏:木柱倾斜、砖柱及承重墙体多数明显破坏或部分严重裂缝;承重屋架或檩条断落引起部分屋面塌落;非承重墙体多数严重裂缝或倒塌。
五、倒塌:木柱多数折断或倾倒,砖柱及承重墙体多数塌落。
第八章烟囱和水塔第8.1条本章适用于普通类型的独立粘土砖烟囱和砖筒、砖柱支承水塔。
第8.2条评定独立砖烟囱的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烟囱的上部各部位。
第8.3条砖烟囱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完好或上部轻微裂缝。
二、轻微损坏:上部轻微裂缝。
三、中等破坏:明显裂缝或轻微错位,顶部有局部剥落。
四、严重破坏:筒身断裂、严重错位或掉头。
五、倒塌:筒身折断,残留部分严重错位或酥裂。
第8.4条评定砖支承水塔的地震破坏时,应着重检查砖筒、砖柱。
第8.5条砖支承水塔的地震破坏等级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一、基本完好:砖筒或柱完好。
二、轻微损坏:砖筒个别部位或个别砖柱轻微裂缝。
三、中等破坏:砖筒或部分柱明显裂缝。
四、严重破坏:筒壁严重裂缝并错位,多数砖柱严重裂缝或酥碎;水柜移位。
五、倒塌:水柜塌落。
第九章建筑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第9.1条建筑地震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应按建筑现造价并考虑其老旧程度适当折减进行计算。
第9.2条单个建筑各破坏等级的直接经济损失,可按建筑现造价的下列百分比采用:一、基本完好:0—2,,平均取1,;其中完好者取0,二、轻微损坏:2—10,,平均取6,。
三、中等破坏:10—30,,平均取20,。
四、严重破坏:30—70,,平均取50,。
五、倒塌:70,—100,,平均取85,。
第9.3条建筑损失的老旧程度折减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单个建筑的老旧程度折减系数,可取下列数值:1、建成10年以内者,取0.9—1.0;2、建成10—25年者,取0.7—0.9;3、建成25—50年者,取0.5—0.7;4、建成50年以上者,取0.2—0.5;破旧危房宜取下限。
二、每类建筑的平均老旧程度折减系数,可按下列方法计算:1、求出不同建成年限建筑在该类建筑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房屋以面积计算,烟囱、水塔以个数计算;2、将上述比例分别乘以相应的老旧程度折减系数,求和后得到平均的老旧程度折减系数。
第9.4条每类建筑地震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可按下列方法计算:一、将不同破坏等级的实际面积(或个数)分别乘以本章第9.2条规定的平均损失百分比。
得到相应的损失面积(或个数),求和后得到总损失面积;二、将总损失面积乘以平均单位现造价,再乘以本章第9.3条规定的平均老旧程度折减系数,得到该类建筑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
第9.5条一个地区(城镇、小区、乡、村),建筑地震破坏总的直接经济损失,是该地区各类建设地震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