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案例: 一起矽肺病案例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矽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暴露于硅尘颗粒而引发的疾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工人因长期从事与矽肺病有关的行业,如采石、矿山、建筑和陶瓷制造等,而患上了这种疾病。
本报告总结了一个矽肺病人的案例,包括病史、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信息,旨在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知识。
病例概述:本报告的病例是一位50岁的男性工人,名为张先生,自从20年前开始在一家砂石厂工作。
他每天都长时间接触到大量的石英颗粒,并且在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非常不完善。
近期,张先生开始出现一些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和胸闷感。
病史:根据张先生的病史,他从事有关硅尘的工作已有20年之久。
他曾多次意识到工作场所的环境非常粉尘,但是由于经济压力和缺乏安全意识,他一直未能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除了长期接触硅尘,张先生还从未有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家族史。
然而,他曾抱怨过轻度的呼吸道感染和咳嗽。
症状:除了张先生最近出现的呼吸系统症状外,他还提到他的咳嗽逐渐加重,尤其是在工作时和睡觉时。
他感觉到气短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并且还描述了胸闷感和疲劳的感觉。
此外,他的上肢肌肉力量有所下降,并且容易出现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发现张先生呼吸频率和心率都比正常要高,他的呼吸听诊发现有散在干啰音和减弱的呼吸音。
胸部X光片显示双肺散在性小结节阴影,并在肺尖区发现结节疤痕。
肺功能检查结果表明,张先生的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明显下降。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张先生被诊断为矽肺病。
通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性,并结合石英暴露史和典型的矽肺病症状,确立了诊断。
治疗:针对矽肺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避免进一步的矽尘暴露,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和防护设施;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辅助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对于严重的矽肺病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或肺移植。
结论:矽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长期暴露于硅尘颗粒的工人易受其影响。
法律援助案例职业病(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王先生,男,35岁,某公司员工。
自2009年入职该公司以来,一直从事焊接工作。
近年来,王先生感到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锰中毒。
王先生认为,其患病与公司工作环境有关,遂向公司提出职业病认定申请。
然而,公司以种种理由拒绝承担责任。
无奈之下,王先生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二、法律援助过程1. 王先生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中心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详细询问,了解其案件情况。
2.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王先生的案件进行了初步审查,认为其案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3.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了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担任王先生的代理人,协助其维权。
4. 律师代理王先生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职业病认定申请。
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调查核实,认定王先生患有职业病,并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6. 律师代理王先生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
7. 经过多次协商,公司同意支付王先生一定的赔偿费用。
三、案例评析1. 本案中,王先生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成功维权。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本案中,律师代理王先生维权,发挥了专业法律人士的作用。
律师在调查取证、法律咨询、诉讼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3. 本案中,公司对王先生的职业病认定申请进行了阻挠,反映了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提醒我们,要加强企业职业病防治意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4. 本案中,王先生的维权经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职场中,劳动者要关注自身健康,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及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
2. 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3. 加强对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的管理,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云南24名矿工染矽肺病 未签合同难以维权
李 秀 彬 是 盐 津 县 盐 井 镇 黎 山村 委 会 烂 泥 村 民小 组 的 村 民 , 当地 政 府 部 门 , 望 帮 助 他 们维 权 希
劫
忻 州 市 繁 峙县 沙 河 镇 的 金 矿 当过 炮 工 。 盐 津 县 政 府 对 此 事 高 度 重 赵 宗银 说 完 这 句 话 时 , 水 在 眼 睛 里 直 打 转 。 “ 弟 是 19 泪 弟 9 4年到
保
瞳
惜
视 ,将在 山西打过 工的其他村民带到云南省疾控 中心做鉴定 ,O 山 西金 矿 打 工 的 , 年 都 挣 回 好 几 千 元 钱 ,9 5年 2月 , 4 一 19 他也 跟 随
“ 最 近 几年 时 间 里 , 里 的青 壮 年 都 陆 续 得 病 , 于 没 钱 治 还抓捕了一些犯罪人 员, 民工都遣散 回家 了。何况 , 在 村 由 农 这些患病的 疗, 先后 死 亡 , 前 的症 状 都 是 胸 闷 、 嗽 、 力等 。 目前 至 少 有 9 村 民在 离开金矿后 , 到过煤矿 、 矿打过工 , 死 咳 乏 还 铁 究竟在哪里染上病 人 死亡 , 者都 到 山西 省 繁 峙县 沙 河 镇 义 兴 寨 金 矿 当 过 炮 工 。 ” 死 李 的还 不 好 说 。
持
黎 明
在采访 中, 者认 识了李秀彬 、 记 李廷奎 、 王定华 、 宗银 、 赵 王家 石等 没有工资花名册 , 就连上班 的工牌都没有。 赵光银说 ,0 2年 , ” 20 山 患者 , 年纪大的 5 9岁, 年纪小 的 3 O多岁。 西发生“ ・2 金矿矿难后 , 62 ” 政府部 门对这些非法金矿进行 了炸毁 ,
职业病案例: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矽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职业病,它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矽肺结节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
目前没有特效治疗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为主,搞好防尘措施,对已得了病的患者,立即调离接触粉尘的工作岗位,给予积极综合治疗。
2020年,我市某村办耐火材料厂对116名接触粉尘作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26例被诊断为矽肺,且近一半诊断为Ⅱ期以上。
如此之高的矽肺发病率,严重的健康危害程度,令人震惊,发人深省。
面对严峻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形势,本文对此案例报道并加以分析讨论,试图引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矽肺病例检出情况概述某村耐火材料厂坐落于我市某城区北郊,1971年建厂,属村办企业。
主要产品以生产酸性、碱性及硅酸铝质耐火材料为主。
现有职工300多人,均为本村村民。
多年来,该企业一直未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发布实施后,该企业在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多次督导下,于2020年7月,对接触粉尘作业的116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查出矽肺和疑似矽肺34人,经对34人进一步观察诊断,有26人被诊断为矽肺,占总检人数的22.4%。
其中:Ⅰ期矽肺14例,Ⅱ期矽肺9例,Ⅲ期矽肺3例。
接尘工作年限最短的为8年,最长的33年,平均21.1年;年龄最小的33岁,最大的65岁,平均48.3岁;男性、女性各占一半。
2矽肺病例原因分析2.1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粉尘危害严重。
据了解,该企业建厂初期,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防尘措施。
生产工艺多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石大碾干式破碎,人工混料等,导致粉尘严重,劳动强度大。
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
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最近,我国发生了一起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起案例发生在一家石材加工厂,工人李某因长时间暴露在石材粉尘中工作,导致患上了尘肺职业病。
李某是这家石材加工厂的一名砂轮操作工,负责砂轮的切割工作。
由于砂轮切割石材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没有对员工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导致了李某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石材粉尘中。
经过一段时间后,李某开始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他前往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尘肺职业病。
据医生介绍,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李某的家人得知他患上了尘肺职业病后,深感愤怒和难过。
他们认为,这家石材加工厂没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防护设施,导致了李某的工伤。
他们决定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法院提起了工伤赔偿诉讼。
法院经过调查和审理后,认为石材加工厂没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导致了李某患上了尘肺职业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判决石材加工厂赔偿李某一定数额的经济损失,并承担相关医疗费用。
此案例引发了公众对尘肺职业病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人们纷纷呼吁加强对危害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相关部门也表示,将加大对尘肺职业病工作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
这起尘肺职业病工伤案例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要重视职业病预防工作。
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劳动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佩戴防尘口罩、定期体检等,减少和防范职业病的风险。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职业病案例: 一例锑冶炼工尘肺病故事分析
一例锑冶炼工尘肺病故事分析事故案例患者男,56岁,1962~1981年在锑冶炼炉前岗位工作,其岗位空气粉尘浓度平均34.69mg/m3,超过允许浓度(10mg/m3),其中锑尘浓度平均8.95mg/m3,超过美国24届工业卫生学者会议建议标准浓度(0.50mg/m3),粉尘中SiO2含量4.14%。
该患者自1976年起,出现咳嗽、咯痰、胸闷及体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以后反复发作加重,多次健康体检均列为尘肺观察对象(0~Ⅰ期),未确定尘肺(Ⅰ期以上)诊断。
1985年因“肺部感染”(住院诊断),病情加重,死于呼吸衰竭。
我们对肺组织进行光谱半定量测定后,作三氧化二锑(Sb2O3)、SiO2等主要成分测定,结果如下:Sb2O31.37%,SiO21.50%,Al2O30.34%,Fe2O30.24%。
病理检查肉眼可见全肺体积增大(气肿),表面满布直径约0.1~1.0cm大小的黑褐色斑点(块),肺门及其支气管淋巴结增大、变硬。
镜检肺内多见散在或堆积的粉尘及其尘细胞,以小支气管及小血管旁居多,肺实质损伤、肺泡破坏或扩张,形成肺大泡及气肿。
病灶区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网状纤维增生,其间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增生。
支气管壁增厚,上皮化生,腺体增生,淋巴结内粉尘沉着与尘细胞聚集。
讨论锑冶炼工尘肺的临床诊断,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发病工龄一般15~20年,其中一些接尘者在脱离接尘后,病情继续加重。
该例锑冶炼工由于长期吸入超标浓度的含锑粉尘,致使其肺内Sb2O3、SiO2粉尘大量沉积,肺组织出现广泛受损,病灶间质纤维增生,肺气肿及慢性炎症,并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有关对锑冶炼工尘肺的诊断和深入研究,尚有待于积累更多的临床和病理材料。
090617-第二章第二节职业病诊断案例(林)
第二节职业病诊断实践一、尘肺病诊断(一)矽肺病诊断案例1.案例患者,某男,44岁。
1985年7月1日至1987年上半年在家务农,下半年在当地小河边淘沙金,1988年2002年12月17日在黑龙江、新疆等地淘沙金,每年2个月至3个月不等。
2002年12月18日至2008年3月15日在某市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从事人造大理石生产工作。
工作时主要用树脂、氢氧化铝、钙粉、二氧化硅、甲乙酮、钴水、消泡剂、颜料等材料搅拌,在混料、配料过程中产生粉尘。
工作场所无通风防尘设备。
每天工作9~10小时。
戴海绵或棉纱口罩防护。
既往身体健康,无呼吸系统传染病史。
无吸烟。
2008年1月2日体检,经照胸片被诊断为肺结核,根据接尘史,不排除尘肺,建议半年后复查。
2008年3月17日至19日痰检3天未发现抗酸杆菌。
PPD(-)。
结核抗体:阴性。
2008年3月31日高仟伏胸片见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双肺见少量散在分布小结节状影,大小多在2~3mm,密度稍高且均匀,边缘清楚。
双肺门结构清晰。
心膈无异常。
2008年7月10日再次复查高仟伏胸片,肺部病变无变化。
职业卫生资料:2008年6月11日某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为:搅拌岗位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4.4mg/ ,游离二氧化硅含2.4%;混料岗位粉尘TWA为3.5mg/ ,游离二氧化硅含2.1%。
患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均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与患者同一车间的20名工人经胸片检查,结果胸片2人发现尘肺病变的X射线改变。
2.诊断分析:(1)患者身份已确认;(2)患者有确切的接触树脂、氢氧化铝、钙粉、二氧化硅等混合粉尘时间5年4个月;(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1~2.4%;(4)实验室检查:痰检未发现抗酸杆菌、PPD(-)、结核抗体(-);(5)高仟伏胸片见两肺6个肺区有一定量的圆形小阴影q影,从右到左密集度分别为1/1、1/1、1/0、1/2、1/2、0/1,总体密集度1级;(6)流行病学调查,同工种工人2人检出尘肺病;(7)资料对照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中的3.诊断原则: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尘肺病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尘肺病,全称为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纤维化的职业病。
我国是尘肺病的高发国家,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尘肺病仍然严重威胁着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案涉及某钢铁公司工人张某某因长期从事粉尘作业,被诊断为尘肺病,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以下是本案的详细情况。
二、案情简介张某某,男,1968年10月出生,2000年3月进入某钢铁公司工作,从事炼铁工作。
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张某某长期从事粉尘作业,工作环境恶劣,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2018年,张某某被诊断为尘肺病,病情严重,无法继续工作。
张某某与某钢铁公司就赔偿问题协商未果,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定某钢铁公司对张某某患有尘肺病负有主要责任,遂裁决某钢铁公司支付张某某一次性赔偿金、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人民币30万元。
某钢铁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仲裁裁决。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仲裁委员会的裁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判决驳回某钢铁公司的诉讼请求,维持仲裁裁决。
三、案件分析本案中,某钢铁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对张某某患有尘肺病负有主要责任。
以下是本案的分析:1. 用人单位未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
然而,某钢铁公司在张某某工作期间,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粉尘危害,导致张某某长期吸入粉尘,患上尘肺病。
2. 用人单位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本案中,某钢铁公司未为张某某提供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导致其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
3. 用人单位未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并告知劳动者如何采取防护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职业病危害不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伤害,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欢迎大家前来观看!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篇12003年起,云南省水富县先后有多名农民工到外地某石英干粉厂务工,返乡后陆续有12人死亡。
今年有关专家对63名村民进行职业病诊断,被诊断为尘肺的达30例。
今年初,国家安监总局对广西马山县进行调查,1985年至1991年共有1001名农民工赴外地金矿打工,在已进行尘肺病体检的600人中,确诊尘肺病患者225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近年已死亡14人。
北京木城涧煤矿的农民工邓麒祥说,“矿上曾有人得了二期尘肺病死了,医生把他的肺掏出来,用大锤都砸不烂,比石头还结实。
”煤矿职业病危害案例篇2苏有海是陕西人,今年44岁。
2008年,经同乡介绍,他到山西省柳林宏盛大东庄煤业有限公司所属煤矿当掘进工。
2011年,该公司被山西柳林宏盛聚德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德煤业”)兼并。
2011年12月,他在工地上发生了一次事故,却意外得知自己患上了矽肺病。
2011年12月2日19时许,苏有海在矿井下工作面打锚杆时,衣服不慎绞在钻杆上,锚头打了他的胸口。
苏有海说:“开始我只觉得很痛,以为没什么事,吃点药就好了。
”但过了一两天,他发现胸口越来越疼,于是就到山西大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医生确定他右侧第八肋软骨折。
其后,聚德煤业为他支付了医药费。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苏有海觉得胸部的疼痛感不减反增,甚至呼吸也出现不畅。
山西大医院的医生对其做了进一步检查,确诊其患上了矽肺病。
医生说这种病是由于苏有海长期在矿井下吸入有害气体所致,属于职业病。
带着这份诊断书,他向聚德煤业提出索赔,要求进一步治疗,聚德煤业以苏有海在公司所属矿井中工龄只有18个月,不可能患职业病为由拒绝。
一筹莫展的苏有海找到山西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闫艳军等两位律师为其提供了法律援助。
矽肺案例
矽肺病是工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确诊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最后,根据工伤认定的等级向所在单位申请工伤赔偿。
矽肺退休工艰难维权洛阳17名退休工人在工作期间先后患上肺矽病,退休后在医疗、工伤、补助等方面的待遇一直难以落实。
无奈之下,这些在共和国建设中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者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将单位告上法庭。
近日,洛阳市涧西区法院对这起劳动争议案件做出判决,作为被告的用人单位赔偿刘宝贵、苏贤等17名矽肺病退休工人伤残补助金等共计178809元。
接到这来之不易的判决结果, 17名老工人个个老泪纵横,他们终于依法保护了自身在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患病退休待遇难落实17名工人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痛苦。
刘宝贵是一名19 49年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在共和国建设时期,他辗转祖国大江南北,从哈尔滨到沈阳、银川、成都、舞阳、洛阳等地,先后参加了酒泉钢铁公司、洛阳铜加工厂、西南铝厂、舞阳钢铁厂、焦作铝厂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企业的建设,在劳动中撒下了辛勤的汗水。
19 76年,身体状况急剧下降的刘宝贵,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矽肺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19 82年退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矽肺患者有工伤待遇,每年还要检查身体,医生认为这病没法彻底治好。
退休后他的收入不多,家里状况也不好,两个儿子都是工人,厂里效益不好,小儿子两口还下了岗。
一起职业性矽肺诊断与鉴定案例分析
县多家煤矿从事 掘进 工作 ,接 触粉 尘 ,无 防护 ;2 0 1 2年 9
月至 2 0 1 3年 1月 ,在该市某矿业公 司从事清 渣工作 ,接触 粉
尘 ,无防护。进 入 该 公 司 时 未 进 行 上 岗前 职 业 健 康 检 查 。
2 0 1 3年 1 2 月 2日,该矿业公 司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 保障
局得知贺某诊断为职业病 ,于 2 0 1 3年 1 2月 4日,向市卫生局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公室 ( 以下简称鉴定 办公 室) 提交职业病
鉴定 申请书。 申 请 书认 为 ,( 1 ) 诊断机构 违反 《 新办 法》 第
工作 。
1 案例 资 料
贺某在本单位实 际工作 6 O天 的证 明。2 0 1 4年 3月 2 4日,诊
断机构组织 5位 医师重新诊断 ,结论仍为 “ 矽肺 贰期”,并 分
贺某 ,男 ,1 9 6 6年出生 ,某 矿业 公司农 民工 ,2 0 1 3年 1 0
别 向贺某 和矿业公 司发出了 《 职业病诊断证 明书》 。
但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三条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可以申请鉴定的规定及所谓异议是指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存在不同的看法包括对职业病诊断的程序结论等问题的不同看法4的解读则受理并实行对诉求程序违法的鉴定是正确的但应补充职业病防治法为鉴定依据和在鉴定结论中明确诊断结论无效
・
2 3 8・
中国工业医学 杂志
月 1 0日起实施 。现通过一起 职业性矽肺诊断与鉴定案例 的总
2 0 1 4 年1 月2 0日,诊断机构向矿业公司发出了 “ 关 于请
提供 职业病 诊 断有关 材料 的 函” ,但在 规 定时 间 内未接 到 回
矽肺病案例
根据调研组这次在马山县开展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马山县自80年代以来赴海南金矿打工的农民工总 数为1001人(其中白山镇752人,百龙滩镇145人, 其他乡镇104人)。截至目前,这些人中已经有 600人进行了体检,诊断出矽肺病患者225人(已 死亡14人),其中,一期97人,二期93人,三期 35人。这些矽肺病患者大多数在40-50岁之间, 目前有一部分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只能做点轻 便的农活或家务活。家里一般有三个孩子,经济 来源主要靠爱人或孩子在外面打工挣钱。
事件原因分析
(一)矿井恶劣的作业环境是导致农民工矽 肺病多发的直接原因。 (二)缺乏职业危害防护知识是导致农民工 罹患矽肺的根本原因。 (三)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主体责任不落实 是农民工罹患矽肺病的主要原因。 (四)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是导致农民工罹 患矽肺病趋势扩大的重要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农民工群体罹患矽肺病发现与查 明过程
自2003年开始,马山县去海南金矿打工的部 分农民陆续出现咳喘胸憋等症状,经广西 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诊断,确诊为矽 肺病。2005年广西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 院在马山县开展了两次矽肺病流行病学调 查,对在海南金矿打工回乡的348名农民工 进行了体检会诊,共诊断出矽肺病患者140 名,检出率达40.2%。此后,每年陆续都有 去海南金矿打工的农民被检查出患有不同 程度的矽肺病。
“矽肺病事件”调查-职业病 悬在打工者头上的剑
“矽肺病事件”调查:职业病悬在打工者头上的剑命丧黑色打工路———“矽肺病事件”调查贵州省湄潭、凤冈等县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镇东湖村石英厂打工的100多位继死亡37袋有气无力:“我家三弟兄都到福建打工,想不到三人全都染上矽肺病。
兄弟张维电2000年9月死亡,弟媳离家出走,家破了,剩下3个娃儿留给老父老母抚养。
”张维金1992年在同乡介绍下前往福建打工,是村里最早出去的人之一。
他伤心地诉说:“当年我们一起去打工的7个人,到现在除了我一个,全都患矽肺病死了。
这几年我和老婆光治病就花了4万多元,打工攒的钱全花完了,还欠1万多元的债。
”矽肺病三期患者陈万明说,福建莆田东湖村石英厂大约有80多家作坊,民工多是从贵州、四川、湖南各地去的,人员集中时达2000多人,主要干磨石英矿石、筛石英粉的苦力活。
工作时整个工区灰蒙蒙一片,不出5天,房顶石棉瓦上积的石英灰尘足有2场。
”贵州省卫生厅、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已派出7名专家到湄潭展开调查。
专家组组长、贵州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王广松对记者说:4月21日至23日,专家组对发病比较集中的湄潭县西河乡81名从福建打工回乡的农民进行检查,共检出矽肺病患者27人,其中一期患者11人,二期患者10人,三期患者6人。
据专家组初步调查,自1991年6月至2002年12月,仅西河乡西河、西坪、河沟坝、仁合、下坝和大宝等6个村,先后到福建东湖村石英厂打工的农民就有142人。
自2000年6月至2003年2月,这个乡从东湖打工患矽肺病回乡的农民,先后有13人死亡,其中包括张元超、赵天柳一对夫妇。
6月3日,记者来到福建省仙游县郊尾镇东湖村石英厂。
一进东湖村,就发现道路两旁堆满了石英矿石,一间间加工石英矿的作坊分布在采矿点周围,屋顶像是覆盖了一层薄雪。
中午时分,几个光着膀子的农民工在搬动矿石,身上也是白花花一片。
郊尾镇矿管站站长、安全办主任郭云辉告诉记者:“东湖村全村目前共有37个石英加工厂,都是私人开办的。
开胸验肺案例法律评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尘肺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
在司法实践中,因尘肺病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开胸验肺案例为切入点,对尘肺病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评析,以期为我国职业病防治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2010年,某钢铁公司员工王某因长期接触粉尘,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
经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诊断,王某患有尘肺病。
王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钢铁公司支付相应的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
仲裁委员会支持了王某的仲裁请求。
钢铁公司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的尘肺病与工作环境有关,判决钢铁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三、法律评析(一)尘肺病诊断标准及程序1. 诊断标准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尘肺病诊断标准》,尘肺病的诊断应当遵循以下标准:(1)职业接触史:劳动者有长期接触粉尘的职业经历。
(2)临床表现:劳动者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片、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肺纹理增粗、肺组织纤维化等。
(4)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显示呼吸功能减退。
2. 诊断程序尘肺病的诊断程序如下:(1)劳动者向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提出诊断申请。
(2)职业病防治机构根据申请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诊断。
(3)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
(4)专家根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结论。
(5)将诊断结论告知劳动者。
(二)用人单位责任1. 防护措施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尘肺病:(1)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
(3)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
(4)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
2. 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患有尘肺病而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1)支付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
导致职业病防治法修改的2个重大案例
导致职业病防治法修改的 2个重大案例
案例2:仙游事件(二)
• 仙游县东湖村有63户石英粉(砂)加工作坊,加 工设备简陋、 工艺落后,除2户是手工湿式作业外, 其他61户均为干式生产。加工作业场 所不具备基 本的通风防尘设施,出料、筛粉、包装过程中扬尘 严重;个人粉尘 防护用品质量不合格,无法起到有 效的防护作用;除经业主进行简单口头交代 外,务 工人员没有经过任何职业卫生培训。调查组对其中 4个作业场所的抽样 测试结果表明,除1个湿式作 业场所外,3个干式作业场所的9个采样点中有 8 个粉尘浓度严重超标,最高超标361倍,且60 %的粉尘为极易吸入的细 微粉尘颗粒,10个沉降 尘标本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超过70%。
案例1:张海超事件(八)
• 结果胸部一打开,医生就发现了他肺上的 大量粉尘,肉眼可见。医生还为张海超做 了肺部切片检验,排除了肺结核的可能。 在郑大一附院出具的张海超的“出院诊断” 中载明:“尘肺合并感染。”医嘱第1条就 是:“职业病防治所进一步治疗。”
• 2009年9月16日张海超证实其已获得郑州振 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 元。
职业病防治法修改的背景
1、职业病诊断难 、鉴定难、维权难
2、职业危害调查、取证、监管难
•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
3、职业危害事故处理、处罚、执法难
• 福建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矽肺病事件
案例1:张海超事件(一)
职业病案例
陕西省山阳县石佛寺、晏马乡44名青壮年民工, 从1992年起陆续到陈耳金矿打工,于2001年提出体 检要求,商洛市防疫站根据两次民工体检结果,参 考金矿坑道作业现场粉尘检测结果,确诊32人患有 尘肺病,平均年龄32岁,粉尘作业6、7年,甚至2、 3年就患上尘肺病。其中28人为Ⅱ期以上重病患者, 发病率高达73%。另有2人在等待鉴定结果中死亡, 1人没有进行尘肺诊断就已死亡。 陕西省洛南县陈耳金矿1987年建成,每年产黄金 1000多公斤,是洛南县的支柱企业。金矿有十几个 采矿道,常年承包给私人,由包工头组织民工开采 矿石,矿上再以120元/吨的价格收购,每个坑道大 约有20多个民工昼夜轮流干活。坑道内2、3米外的 两个100瓦灯泡不见光芒。
多年来我区职业中毒病例一直呈散发趋势,近几年
来,这种大群体、多病例的情况不断出现。
典型案例
震惊全国的“正己烷”中毒事件。 几年前,南方某沿海地区发生了一起“正 己烷”中毒事件:某电子厂共有76人中毒, 原因是企业没有如实把“正己烷”的毒性及 其如何预防告诉职工。该厂使用的某进口品 牌的有机溶剂标签上明确标明:该化学品可 致不可逆的肢体残疾,但工厂老板却把这些 标签全部撕掉,故意隐瞒毒性,使工人没有 任何警惕性,有些工人甚至用正己烷洗手、 洗饭盆(正己烷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吸收),出现了中毒症状还以为是得了怪病 ,而类似的中毒事故在全国也屡屡发生。(
我区赤峰市农民工群体患职业病事件
这个严重的职业病事件的发生决非偶然。1994年—97年, 松山区防疫站曾几次去钼矿进行粉尘浓度的监测,钼矿均不予 配合,以多种理由进行搪塞和阻挠,并利用停产停电等方式使 监测工作无法进行,才导致惨案的发生。 据患病农民工和家属反映:有的死亡病人到死都不知道 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还以为是得了什么怪病;有一家4个儿子 都在钼矿打工,都得了矽肺病,由于病魔缠身,花钱吃药又不 能干重活,患病农民工的家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窘境。 他们说:“巷道里满是凿岩飞起的粉尘,喉咙发干,呼吸困难 ,由于粉尘弥漫,5米远的灯泡只看到一个小红点儿,当时我 们根本不知道在这种条件下干活会得上矽肺病,而老板也从来 没有告诉过我们……”。 2002年8月,拖着伤痛病体的农民工和死者家属开始上访。 几经周折,长达4年,人大出面了,当地政府和各级工会也都 行动起来了,甚至还惊动了最高人民法院,终于有了结果:获 赔230万。Fra bibliotek典型案例
一起矽肺病案例
一起矽肺病案例
2004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
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
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
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
发病的原因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
职业病案例
相同的打工经历、相同的病状,使民 工们意识到自己患的病与轧砂有关。 2001年10月1日,民工王玉晨 自费到无锡煤矿医院体检,被告知已 患矽肺病四期,他赶紧把消息告诉了 还在当地轧砂的工友,有四五十人跟 着检查,无一例外都患了此病。后经 无锡市肺科医院诊断,商城县159 名患矽肺病民工中,一期的13人, 二期的43人,三期的46人,四期 的达57人。民工该向谁索赔?
在宜兴打工的这一批商城民工,很多只 是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不知 得了什么病,也不知是否与自己所干的 工作有关。有的病情还越来越重,并且 先后已死亡5人,其中,四顾墩乡朱裴 店村刘心祥老汉3个儿子刘大会、刘大 华、刘大中相继在1999年和200 1年死亡,最大的38岁,最小的才2 9岁,老两口领着大儿子的一个女儿、 二儿子的一个女儿、三儿子的一个儿子 凄苦度日,二儿媳、三儿媳也改嫁了他 人。
职业病案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世纪90年代初,宜兴东镇 部分农民利用山上的石英石和简陋 的加工设备,把石英石轧成大小不 等的石英砂销售,由于工业需求量 不断增长,石英砂价格也一路飙升, 小砂厂开始雇用外来工。由于砂厂 的工资几乎比别处高1倍,河南省 商城县四顾墩、苏仙石等乡的农民 先后有200余人来到 东镇打工。
他们打工的私人石英砂厂的厂房里,未配 备任何防尘装置,更无防尘面罩,机器一 响粉尘漫天飘扬,3米内不能见人。在这 种条件下,民工每天作业15个小时以上, 休息时鼻孔一捏就是一团粉球,嘴里也是 浓稠的黄痰。据专家介绍,这种粉尘为二 氧化硅,长期吸入会引发职业病——矽肺 病。患了此病,肺孔堵死,肺叶僵硬。病 人感到气短、胸闷、咳嗽和乏力、失眠、 食欲减退等,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目前, 全世界也没有能治愈矽肺病的特效药。患 了矽肺病,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
工地数百名工人患矽肺病 13人病死1人服毒自杀
工地数百名工人患矽肺病 13人病死1人服毒自杀*导读:在工地务工过的数百名工人绝大部分先后患上矽肺病,其中有13名工人病死、一名工人服毒自杀。
但事件的当事人薛仕彪却一直设法拒绝执行赔偿义务,6月23日泰顺法院对矽肺病案件当事人薛仕彪涉嫌犯拒不执行判决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进行了公开审理。
……在工地务工过的数百名工人绝大部分先后患上矽肺病,其中有13名工人病死、一名工人服毒自杀。
但事件的当事人薛仕彪却一直设法拒绝执行赔偿义务,6月23日泰顺法院对矽肺病案件当事人薛仕彪涉嫌犯拒不执行判决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进行了公开审理。
昨日,泰顺县法院对该案作出了一审判决。
1993年,薛仕彪投资56.06万元人民币和陈益校、张万民、王运福(均已被判刑)三人合伙,建立泰顺县隧道工程公司,承包辽宁省一隧道施工工程。
张万民和陈益校、王运福三人先后招募了数百名工人,这些工人未经劳动安全培训就被安排到工地工作,该公司也未采取任何有效的劳动安全保障措施,让工人长期从事粉尘超标的作业。
1997年8月至今,在该工地务工过的工人先后被发现患上了矽肺病,其中13人因矽肺病死亡,还有一位民工因不堪忍受矽肺病的折磨和治疗费用的负担而服毒自杀。
2002年3月22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泰顺县隧道工程公司及其股东薛仕彪等人承担总金额5500余万元人民币56%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其中薛仕彪承担17%)。
该民事判决书经送达生效后,薛仕彪采取伪造身份证、转移财产等方法一直拒绝执行民事判决书确定的人身损害赔偿义务,致使被害民工得不到相应的足额赔偿款进行及时治疗。
在昨日的庭审中,被告人薛仕彪对拒不执行判决罪供认不讳,称被逮捕之后自己已经拿出120万元,同时以五处房产作为担保,表示愿意履行相关民事判决。
法院在综合有关情况后依法判处矽肺病案件当事人薛仕彪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犯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矽肺病案例
2020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
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
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
2020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00名矽肺病。
发病的原因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