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浅析《四世同堂》中的韵梅、高
第、大赤包
“摘要”:老舍先生对旧社会的女性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与关注,他的作品善于从伦理的角度来分析与展示女性的命运,但也不乏有一些是通过展示女性的社会价值来描述女性。
他通过多彩的笔墨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进行了描述,来揭露和批判社会的变革对女性人性造成的扭曲和压抑,呼唤女性价值的回归。
从女性的社会观、生活的价值上对女性进行褒贬,从不同的价值观来阐述女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字:
正文:在老舍的笔下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有传统女性的委婉和顺,有知识女性的知书达理,也有悍妇形象的泼辣无理。
从老舍的生平来看,老舍是父母的“老儿子”,母亲四十一岁才生下他这么个儿子,可想而知是相当的疼爱。
老舍一出生家中已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不过两位姐姐已经出嫁,只有三姐还待在家中未嫁,那时姐姐只有十一二岁,哥哥八九岁,可以说老舍的幼年是受母亲教育而长大。
老舍出生虽然是“正红旗”①,可家庭收入并不宽裕,父亲是位保卫皇城的护卫军。
“除了春秋两季尚能发一点米,接补生计,再无别的生活来源。
因此,家中苦时每天只吃两顿饭,掺进酸豆汁汤,熬成稀糊糊喝”②。
家境如此的不济,所以母亲也只有辛苦劳作,以助父亲共同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
老舍曾说,他真正的老师是他的母亲:“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这样贫苦的家庭,身边又有那么些女人,以至于造成了老舍对女性的审视。
她认为女人应该像母亲那样,勤俭持家、清洁守序、有求必应、热情好客、自尊且有同情心、能吃苦耐劳,所以他个人也认为做女人都应该像他母亲那样才算是好女人。
但在五四以后,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那天是星期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学校,不知道国家已经发生如此巨大的事情,第二天上课以后才听闻了这件大事。
他受到极大的震动,思想、情感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此“装备”了一双新的眼睛,和一颗新的心灵,打破了原先相对局限而闭塞的个人世界,开始了开放性的观察、重新认识这个新世界。
在五四运动之前,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那是女性成了男人的附属品,没有所谓的人身自由,甚至连养活自身的能力都没有。
孔子也有话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些条条框框,无不是限制女性自由的枷锁,无不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鄙视。
时间总是不断的结束一种文明,而又将另一种文明取而代之。
“五四”爱国运动的胜利,全国上下发生了历史的巨变,中国人开始挺起腰板站起来了,中国的女性也觉醒了,她们不再是沉默的羔羊,处处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都有女性的参与,女性也能站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辉。
老舍在他的《四世同堂》中虽然不是描写女性为主,但也很鲜明的展现了女性思想的解放。
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物形象刻画了各种女性的变化。
祁家的长孙媳妇韵梅,冠晓荷的大女儿高第,堂堂的“所长”大赤包到底是怎样的呢,她们是属于怎样的女性,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一、从韵梅身上看到的新中国女性的独立与传统中国女性的完美融合
韵梅是祁家的长孙媳妇,是一个兼传统思想与新思想于一身的女性。
文章一开始提到她就来了一长串的描写:老人家最喜欢长孙媳因为第一,她给祁家生了
儿女,叫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第二,她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一点也不像二孙媳妇那样把头发烫得烂鸡窝似的,看着心里就闹的慌;第三,儿子不常在家里,媳妇又多病,所以事实上是长孙和长孙媳妇当家,而长孙终日在外教书,晚上还要预备课和改卷子,那么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便差不多都由长孙媳妇一手操持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老人天公地道得偏疼点她。
④韵梅只是个平凡的贫家妇女,承受了那么多的责任,不仅仅是侍奉公婆,还有养育自己的儿女,试想作为一个普通的妇女能做得来那么多的事情吗?一个那么大的家庭,别说是个女人了,就是个大男人也未必能胜任下来。
可韵梅对此没有向丈夫吐露半句怨言,每天都忙碌到黑,可是她忙碌,却并不发慌,不论别人怎么笑她没把粉搽均匀,她至始至终都是不发慌的,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一直都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韵梅是从来没有踏入过学堂的人,以至于没有学名,她的名字是嫁入祁家后丈夫送给她的。
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得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才能做到这些。
老舍先生写韵梅,似乎是在写自己的母亲,韵梅与母亲十分相似,父亲去世以后,母亲接下了照顾全家人的责任,又刚生下老舍不久,当时老舍还小,什么都还不知道,长大后才懂得了母亲的苦,不过她还是咬紧牙关把姐弟几个抚养长大,把老舍教育成才。
韵梅无形当中成了母亲的化身,虽然韵梅命运不似母亲那般凄苦,但她却还那么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今后还有多少的苦难等着她去面对呢?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日本人攻打北平,家家不得安宁。
每次爷爷总问:“咋们的粮食还有多少啊?”她总是回答:“还够吃三个月的呢!”其实谁都知道,在那年月,家家都是吃了上顿下顿就没着落的,会有哪一家有三个月的余粮,只怕是一个月的都没有。
她很会揣度老人家的心意,不愿意说实话而让老人伤心,惹起老人的啰嗦,不管是对老人还是孩子都运用善意的谎言。
既要不让老人伤心,又要稳住老人的心,让全家人安心,可真是难为她了。
在韵梅身上始终让人觉得家就是她的全部,什么大事小事都是她在操心,相夫教子、任劳任怨。
从对待日本人这件事上,小顺他妈是豪不客气的,她不害怕,不妥协。
儿子被日本小孩在当马骑的时候,她把小顺拉过来,然后再给日本小孩抡了两耳光。
我们想想,韵梅恨的并不是两个日本小孩子,她恨的事日本人的凶残,日本人凭借一个小小的国家,远征到中国,到中国嚣张跋扈,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骑到了中国人的头上,造成日本小孩都那么张狂。
她也恨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中国人却不知道反抗,韵梅作为一个中国妇女,她已经意识到了日本人的到来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多大的灾难。
作为一个女人,她虽然害怕,但是她没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反抗。
中国人看来,日本人的身体里流着的事侵略者的血液,不论是上一代,还是下一代,他们始终有着很大的野心,不把别人当人看,想骑在别人的头上拉屎。
正是他们的这种思想,以至于他们的孩子都成了侵略的下一代。
韵梅一字不识,但她懂得,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应该是有骨气的,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逆来顺受,受人蹂躏的习惯。
鲁迅先生一向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想想,是不是从孩子时代开始就一味的屈服,所以竟至于成了弱国弱民了。
比起韵梅,很多人都差远了,就说冠家的小女儿招第吧,一个女学生,在学校或多或少也接受过一些新思想,却不似姐姐一样正义,善良,却学得父母一样欺软怕硬,贪生怕死,最终他却成了日本人的汉奸,狗腿子,卖国贼。
同样是中国人,思想上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我想老舍先生对韵梅是褒扬的,作为女性,一个没有受到过教育的中国农村妇女,能有如此的觉悟,又是那样的深明大义,真是难能可贵。
在老舍眼中,韵梅始终是一个有着凄苦命运的女人,她是一个母亲,同时也是妻子。
面对重重困难,不管是瑞全的离家出走,投身革命,以至于杳无音信,还是公公的无奈自杀,她都尽力撑起整个家,从来都没有喊过累,抱怨过谁,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想过要到更远的地方为全家人能吃上饭,和刘太太一起去冒险。
最后,妞子因为饥饿而死,韵梅再也没有力气了,她恨战争,恨日本人的侵略。
什么都可以忍,都可以坚持下来,但连孩子都保护不了,她似乎已经没有力气了。
面对妞子的死,她的精神似乎被打垮了。
作为一个女人,孩子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能不心疼吗?“韵梅扑在小女儿身上,把那木然不动,被汗水和泪水浸湿了的小身子紧紧抱住。
她哭不出来,只有腮帮子挨着小妞子的胸脯,发狂地喊:妞子,我的肉呀,我的妞子呀。
”⑤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哀嚎,她似乎已经绝望了。
即使是战争的胜利,她也只有报着妞子的小尸首
二、高第,一个真正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的新一代女青年
高第是冠晓荷的大女儿,冠晓荷是一个十足的软骨头,又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大汉奸;母亲大赤包是一个典型的泼妇,整天都想着怎样发战争财,当官,剥削人民,喜欢目空一切,谁都会成为她发财的垫脚石。
就是在这样一个污浊的家庭成长起来的一个新青年,她没有受到父母的任何影响,看不惯父母的作风,甚至是鄙视父母的行为,在整个家中,她算是个明白人,敢顶撞父母说的话,“我要是你呀,妈,我就不能让女儿在这时候出去给爸爸找官作!丢人!”⑥有时父母也不敢惹她,所以家人都不太喜欢她。
不管大赤包怎么骂她,她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做她的“左膀右臂”。
在这样的家庭里,高第自小就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塑造了不易改变的性格,父母越是拜金,越是贪图富贵,越是做肮脏的事,高第就越是看不起这个家,越是要和他们对着干,但她无法让自己的家人像自己一样。
在高第心中,只有像钱仲石,祁瑞全那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家庭中,高第很厌烦家人,包括自己的妹妹,妹妹是那么听父母的话,和父母也是一丘之貉。
一开始的时候,即使仲石只是个普通的汽车司机,她也是喜欢他的,她认为做什么事也比像父母一样跪着向日本人求官做的强吧。
后来听说仲石摔死了一车的日本人,她对仲石的喜欢变成了爱,甚至是崇拜。
在那个年代,难道英雄不值得爱,不值得崇拜吗?仲石牺牲后,她担心会连累钱老先生,爬墙去告诉钱老,希望他离开,这样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拯救一个无辜的老人,我想她在思想上已经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高第的思想是成熟的,她知道日本人不会真给中国人带来什么好处,几次劝家人改邪归正,但她没有成功,所以她只有自己单独行事,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在做事。
五四运动中,中国女性为爱国、平等,自由作了惊天动地的艰苦斗争。
从奋起爱国,到实现大学开放女禁与女子参政;从争取女性独立人格的呐喊,到社交公开与婚姻自由……,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新篇章。
这些,高第都参与了,高第本就是个思想独立的人,她真正领悟了五四运动的真谛,女性也应该和男性一样,也该扛起保家卫国的重担,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是男人的附属品。
被男人所看不起。
文章中没有正面描写革命者,但处处都在歌颂革命者的正义。
高第投身了革命,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个高第有一种美,不是肉体的,而是一些由心中,由灵魂,放射出来的什么崇高与力量”。
⑦,高第知道对日本人屈服,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必须把日本彻底赶出中国,扫清特务汉奸才能重新让中国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高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抗日,和祁瑞全一起打倒了一系列的汉奸卖国贼,最终取得了胜利。
她是一代青年的代表,也是新知识女性的代表。
她为革命做的一切,证明了
新一代女性价值观的提升,她们也成了巾帼英雄,不是只有男人才能拿起枪杆子朝敌人的脑袋上打去,巾帼也不让须眉了。
正是有了像她那样的一代青年,新中国才有了希望。
三、悍妇大赤包,一个“随潮流”的、十足的拜金、拜官主义者
大赤包是一个与《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十分相似的一个泼辣,无理的女人,她是两个孩子的妈,作为一个母亲,也作为一个中国人妇女,大赤包没有传承中国传统的妇道,既没有三从四德,也没有相夫教子,反而是怎天想着怎样攀附权贵,怎样打压别人。
她虽然给冠晓荷生了两个女儿,但始终没有生下儿子,可能这是上天对她的惩罚。
冠家没有儿子,所以冠晓荷又娶了尤桐芳,尤桐芳抢了她丈夫的爱,于是她恨桐芳。
她非常满意自己,所以他对别人不得不挑剔,整天不是不满意这个,就是不满意那个,总是对别人指指点点。
当战争到来,日本的铁蹄踏进中国,她没有一点国破家亡的危机感,反而急忙去给冠晓荷活动活动“官场”,也给自己筹办。
她甚至不惜利用女儿的幸福去谋求自己的官职,毁了女儿都再在所不惜。
在活动完所有的关系之后,她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全城妓女的总干娘—所长,当上“官”之后,不把丈夫放在眼里。
丈夫也怕她了,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说,她成了全家的“顶梁柱”。
大赤包在家人面前永远是那么得意,而在那些所谓的大官面前,又是那么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一旦自己有了超过别人的能力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把你放在眼里,就像对待瑞丰夫妇一样。
国难当头,在小羊圈中,冠家说起来也不算穷,冠晓荷也是个受过教育的人,可为什么要去做汉奸呢。
她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心中把日本人看得和神一样。
在她心中,不管是中国人当家,还是日本人当家,中国的政府没有让她发财,现在战争来了,日本人倒是让她发财了,她都不在乎,只要自己能有大把大把的钞票,什么国家命运,国耻家仇,在她看来只有自己最重要。
大赤包的一都是在攀附关系,想把自己往更高的位置上抬,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自食恶果,自己会被高亦陀出卖,更没想到会被自己的老东家日本人给残害。
从中国传统美德上说来,大赤包完全抛弃了所谓的妇道,她不像一个女人,在家对自己的丈夫大呼小叫,对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温情,任何人对她来说都没有感情可言,都只是利用的工具。
在文章中作者对这样一个人到底是持怎样什么态度呢?我认为他既有褒扬,又有贬责,但后者居多。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大赤包是个大胆的女人,她不像传统女性那样依附男人,做事畏畏缩缩,她敢作敢当,像一个男人,处处都在为家庭奔波,是个“女强人”。
五四运动以后,女性思想得到解放,不再对其束缚,她们可以像男性一样有了更多思想上、行动上的自由权。
大赤包不靠男人,从一开始都懂得怎样去为自己谋取官位,很会审时度势,她随潮流,不管是社会发展到什么样子,她都会找一种自己想要的发财手段。
冠晓荷虽然是她丈夫,可她从来没有靠他什么,只是自己一个劲地去为日本人奔走效劳。
当上所长之后,反倒是有男人为他点头哈腰的,把她伺候得像个西太后。
中国传统上都是女人伺候男人,她反其道而行之,她成了一个十足的野心家,只有自己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别人才向自己俯首称臣。
她没有要别人养自己,反而是去养别人,她不是小女人,而是“大女人”。
从价值观上来说,她完全被金钱,权利蒙蔽了双眼,始终相信日本人不会伤害她,直至下狱,她还没有清醒过来,觉得他们可能是误会她了,还在继续盘算着活动关系靠日本人把自己救出来,还抱着幻想,期盼有回旋之地。
大赤包是很有主见的,但她的价值观太过于肤浅,她只想到自己而没有想到民族大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从一开始,她就不应该那么势利,视中国人如草芥,把日本人像
神一样供着,和日本人狼狈为奸,最后自己死在狱中,只能凭着无限的幻想孤独地死去,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来看她,我想这就应对了那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为钱而发达也是因为钱被出卖。
当初如果她不去攀附权贵,不那么爱钱如命,以她的强悍,她是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
只是在那个时代,战争连连,个个为求自保,卖儿鬻女,像她那样的人怎么会愿意让自己受苦呢
总结:五四运动无疑是一场对全国上下的思想洗礼运动,也许五四运动真正意义上使一些人觉醒了,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利用五四,打着觉醒的幌子,为自己谋取利益。
他们都各有特色,各有各的信仰,也不乏大赤包那样卖国卖民的汉奸狗腿子,但始终邪不胜正,战争更涌现了很多像高第那样的有着远大抱负的新青年,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存在的意义。
我之所以选了这样三个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女人来写,是因为她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缩影。
韵梅的贤妻良母,温柔贤顺;高第的正义凛然,正是真正受过五四洗礼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