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第8章 汽车的公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汽车排放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第一节 排放公害
三、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
有害气体成分和浓度取决于混合气形成、燃烧和排气反 应条件。
1.一氧化碳的形成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导致CO的产生。若燃烧后的温度很高, 也会使
在正常燃烧情况下形成的CO2分解成CO和O2。 2.碳氢化合物的形成 HC是未燃燃料、未完全燃烧的中间产物和部分分解产物 的混合物。
第一节 排放公害
(4)热工况的影响 工作温度提高时,缸壁温度 也高,缸壁的激冷作用减弱, HC浓度下降;缸壁温度升高 时,NOX排放量增加;供油系统 过热时,产生气阻现象,由于混 合气过稀而熄火,废气中的HC 浓度增大。
第一节 排放公害
五、汽车排放污染Baidu Nhomakorabea检测 1.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 (1)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 在用汽车的排放监控,采用双怠速法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第一节 排放公害
2.点火(喷油)系统技术状况 点火提前角增大时,气缸内工作循环压力和温度提高,废气中NOX 的浓度随之增大。 点火提前角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较小,但对HC有显著影响。 点火能量不足时,由于燃烧缺火现象而使的排放浓度增大。 柴油机供油系的循环供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提前角是影响排气 污染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排放公害
3.配气相位 发动机配气相位是否正确对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进气门早开,残余废气量增加,降低了燃烧温度,从而NOX排放量 减少。进气门早开还会使废气流入进气管,从而减少了HC的排放,但 开的过早反而会增加HC的排放量。
排气门早关,由于废气排放不完全, NOX的排放量减少。
第2一.汽节车排排气放污公染物害检测方法
(1)双怠速工况法 怠速和高怠速工况的合称。检测仪器为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①应保证被检测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 ②应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点火正时仪、冷却液和润滑油测温计 等测量仪器。测量时,冷却液和润滑油温度应不低于80℃。 ③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将 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深度不少于400mm。维持15s后,读取30s内 平均值,即高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应同时读取过量空气系数( λ )值。 ④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状态15s后,由具有平均功能的仪器读 取30s内的平均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⑤多排气管时,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⑥若车辆排气管长度小于测量深度时,应使用排气加长管。
第一节 排放公害
(2)工况法 工况法是将汽车若干常用工况和排放污染较重的工况结合在 一起测量排放污染物的方法。
第(一3节)自排由放加公速害烟度法
自由加速法指柴油机从怠速状态突然加速至高速空载 转速过程中进 行排气烟度测定的一种方法。 1)自由加速工况 2)测试程序 检测仪器为: 滤纸式烟度计 或不透光烟度计。
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 车进行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定。发动机转速为高怠速转速时, λ应在1.00±0.03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在机动车保有量大、污染严重的地区,也可采用简易工况法。
第一节 排放公害
第一节 排放公害
(2)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限值 1)2005年7月1日后生产的在用汽车,按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 法试验,光吸收系数应不大于车型核准时的排放限值,再加0.5m-1。
2)2001年10月l日至2005年6月30日生产的汽车,按自由 加速-不透光烟度法的要求试验,排气光吸收系数应不大于:
①自然吸气式:2.5m-1; ②涡轮增压式:3.0m-1。
3)自1995年7月1日至2001年9月30日期间生产的汽车,按 自由加速试验-滤纸烟度试验,烟度值应不大于4.5Rb;1995年6 月30日以前生产的汽车,不大于5.0Rb。
小负荷工况下燃用较浓混合气,CO、HC浓度较大。 中等负荷工况下,燃用经济混合气,CO、HC浓度均较小。 大负荷工况下,燃用较浓的功率混合气,HC和CO浓度增大, NOX浓度减小。
第一节 排放公害
(2)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转速通过对进气过程和混合气形成 及燃烧过程的作用影响有害气体的形 成及浓度。
(3)不稳定工况的影响 在怠速、减速和低转速工况下,混 合气较浓且不均匀,废气中不完全燃 烧 的物质较多,CO和HC排放浓度大。 在加速和高转速时,NOX浓度增大。
第一节 排放公害
4.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随着行驶里程增大,汽车技术状况 逐渐变坏,经济性、动力性及可靠性下 降,同时排气污染也随之增大。 原因如下: ①供油系统的故障。 ②汽油机点火系的故障。 ③气缸内有积炭等。 ④气门间隙失常。
第一节 排放公害 5.发动机工况 (1)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有害气体的浓度受混合气浓度 (空燃比)的影响很大。而可燃 混合气的浓度主要取决于发动机 的工况,即发动机的负荷与转速。
3.氮氧化物的形成
第一节 排放公害
四、影响汽车排放污染物形成的使用因素
1.混合气浓度 (l)混合气过浓。
空气量不足使燃料不能完全燃烧,随 空燃比下降,CO和HC浓度增加;但NOX 浓度降低。
(2)混合气过稀。 随空燃比增大,火焰传播中断现象越 严重,HC浓度增加。NOX浓度下降。 (3)理论空燃比 燃烧过程中有足够的氧,对降低CO 和HC的排放浓度有利。但NOX的排放大。
3.汽油蒸发。油箱中的油蒸气;油管接头处的渗漏蒸发。 其污染物主要是HC 。
第一节 排放公害
二、汽车的排放污染物及危害 1.汽车的排放污染物 有害成分:HC、CO、NOX、SO2、铅化合 物、炭烟和油雾等。 CO2大量积聚会对地球环境造成“温室效 应”。 HC和NOX在一定环境下,会发生复杂的化 学反应,诱发新的有害 物,称为二次有害排放物。
第八章 汽车的公害及防治
第一节 排放公害 第二节 汽车噪声公害 第三节 电波公害与防治
第一节 排放公害
一、汽车排放污染源 1.排气管排气 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 微粒物(炭烟、油雾等)、二氧化硫(SO2)、以及甲醛、丙 稀醛等有害气体。
2.曲轴箱窜气 在压缩行程和做功行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气体通过活塞与 汽缸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
第一节 排放公害
三、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
有害气体成分和浓度取决于混合气形成、燃烧和排气反 应条件。
1.一氧化碳的形成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导致CO的产生。若燃烧后的温度很高, 也会使
在正常燃烧情况下形成的CO2分解成CO和O2。 2.碳氢化合物的形成 HC是未燃燃料、未完全燃烧的中间产物和部分分解产物 的混合物。
第一节 排放公害
(4)热工况的影响 工作温度提高时,缸壁温度 也高,缸壁的激冷作用减弱, HC浓度下降;缸壁温度升高 时,NOX排放量增加;供油系统 过热时,产生气阻现象,由于混 合气过稀而熄火,废气中的HC 浓度增大。
第一节 排放公害
五、汽车排放污染Baidu Nhomakorabea检测 1.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 (1)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 在用汽车的排放监控,采用双怠速法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第一节 排放公害
2.点火(喷油)系统技术状况 点火提前角增大时,气缸内工作循环压力和温度提高,废气中NOX 的浓度随之增大。 点火提前角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较小,但对HC有显著影响。 点火能量不足时,由于燃烧缺火现象而使的排放浓度增大。 柴油机供油系的循环供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提前角是影响排气 污染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排放公害
3.配气相位 发动机配气相位是否正确对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进气门早开,残余废气量增加,降低了燃烧温度,从而NOX排放量 减少。进气门早开还会使废气流入进气管,从而减少了HC的排放,但 开的过早反而会增加HC的排放量。
排气门早关,由于废气排放不完全, NOX的排放量减少。
第2一.汽节车排排气放污公染物害检测方法
(1)双怠速工况法 怠速和高怠速工况的合称。检测仪器为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①应保证被检测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 ②应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点火正时仪、冷却液和润滑油测温计 等测量仪器。测量时,冷却液和润滑油温度应不低于80℃。 ③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将 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深度不少于400mm。维持15s后,读取30s内 平均值,即高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应同时读取过量空气系数( λ )值。 ④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状态15s后,由具有平均功能的仪器读 取30s内的平均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⑤多排气管时,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⑥若车辆排气管长度小于测量深度时,应使用排气加长管。
第一节 排放公害
(2)工况法 工况法是将汽车若干常用工况和排放污染较重的工况结合在 一起测量排放污染物的方法。
第(一3节)自排由放加公速害烟度法
自由加速法指柴油机从怠速状态突然加速至高速空载 转速过程中进 行排气烟度测定的一种方法。 1)自由加速工况 2)测试程序 检测仪器为: 滤纸式烟度计 或不透光烟度计。
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 车进行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定。发动机转速为高怠速转速时, λ应在1.00±0.03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在机动车保有量大、污染严重的地区,也可采用简易工况法。
第一节 排放公害
第一节 排放公害
(2)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限值 1)2005年7月1日后生产的在用汽车,按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 法试验,光吸收系数应不大于车型核准时的排放限值,再加0.5m-1。
2)2001年10月l日至2005年6月30日生产的汽车,按自由 加速-不透光烟度法的要求试验,排气光吸收系数应不大于:
①自然吸气式:2.5m-1; ②涡轮增压式:3.0m-1。
3)自1995年7月1日至2001年9月30日期间生产的汽车,按 自由加速试验-滤纸烟度试验,烟度值应不大于4.5Rb;1995年6 月30日以前生产的汽车,不大于5.0Rb。
小负荷工况下燃用较浓混合气,CO、HC浓度较大。 中等负荷工况下,燃用经济混合气,CO、HC浓度均较小。 大负荷工况下,燃用较浓的功率混合气,HC和CO浓度增大, NOX浓度减小。
第一节 排放公害
(2)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转速通过对进气过程和混合气形成 及燃烧过程的作用影响有害气体的形 成及浓度。
(3)不稳定工况的影响 在怠速、减速和低转速工况下,混 合气较浓且不均匀,废气中不完全燃 烧 的物质较多,CO和HC排放浓度大。 在加速和高转速时,NOX浓度增大。
第一节 排放公害
4.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随着行驶里程增大,汽车技术状况 逐渐变坏,经济性、动力性及可靠性下 降,同时排气污染也随之增大。 原因如下: ①供油系统的故障。 ②汽油机点火系的故障。 ③气缸内有积炭等。 ④气门间隙失常。
第一节 排放公害 5.发动机工况 (1)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有害气体的浓度受混合气浓度 (空燃比)的影响很大。而可燃 混合气的浓度主要取决于发动机 的工况,即发动机的负荷与转速。
3.氮氧化物的形成
第一节 排放公害
四、影响汽车排放污染物形成的使用因素
1.混合气浓度 (l)混合气过浓。
空气量不足使燃料不能完全燃烧,随 空燃比下降,CO和HC浓度增加;但NOX 浓度降低。
(2)混合气过稀。 随空燃比增大,火焰传播中断现象越 严重,HC浓度增加。NOX浓度下降。 (3)理论空燃比 燃烧过程中有足够的氧,对降低CO 和HC的排放浓度有利。但NOX的排放大。
3.汽油蒸发。油箱中的油蒸气;油管接头处的渗漏蒸发。 其污染物主要是HC 。
第一节 排放公害
二、汽车的排放污染物及危害 1.汽车的排放污染物 有害成分:HC、CO、NOX、SO2、铅化合 物、炭烟和油雾等。 CO2大量积聚会对地球环境造成“温室效 应”。 HC和NOX在一定环境下,会发生复杂的化 学反应,诱发新的有害 物,称为二次有害排放物。
第八章 汽车的公害及防治
第一节 排放公害 第二节 汽车噪声公害 第三节 电波公害与防治
第一节 排放公害
一、汽车排放污染源 1.排气管排气 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 微粒物(炭烟、油雾等)、二氧化硫(SO2)、以及甲醛、丙 稀醛等有害气体。
2.曲轴箱窜气 在压缩行程和做功行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气体通过活塞与 汽缸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