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攻关和重点项目招标指南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02.20•【字号】•【施行日期】2019.0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强省建设,经研究,决定开展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型本次立项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一)重点项目。
选题围绕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具有较好研究和实践基础,一般应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且有1年及以上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可为市级重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且有不少于2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预期成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一般项目。
选题围绕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研究和实践基础,一般应为县级及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且不少于3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预期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项目数量全省计划立项240项左右。
其中重点项目40项左右,一般项目200项左右。
三、申报范围省内普通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个人均可申报。
四、申报名额项目实行限额申报。
各市推荐数额按普通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数量(2017年教育事业统计)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分配数量见附件1。
省教科院统筹负责厅属有关单位项目申报,限额30项。
各市要根据工作实际,参考省级项目分配办法,统筹确定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分配数量。
五、申报要求(一)各市普通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个人项目,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公示无异议后在限额内择优推荐,。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07.01
•【字号】沪教委高[2014]32号
•【施行日期】2014.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
革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沪教委高〔2014〕32号)
各本科高等学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4〕23号)精神,我委组织开展了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和我委审核,现同意复旦大学潘天舒承担的《研究型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效果分析:跨学科的视角》等89项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014年资助每个项目经费5万元。
请各高校高度重视项目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加强项目管理,按照经费管理要求按时使用,按时组织结题,并于2015年6月底前将项目验收材料报我委审核。
附件: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汇总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7月1日
附件。
关于公布2022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2022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2022年,教育部将继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开展“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
经过充分评估,教育部已确定2020年立项项目名单,其中共有41项,覆盖高校、
特殊教育学校和本科教育课题。
所有申报单位必须做好立项申报的科学论证、社会效益评估和可操作性分析等工作,
把握项目实践性强、创新性高、可持续性强的原则,并严格根据实际调整和改进改革策略。
此外,政府部门还将及时了解项目改革实施情况,加强督导和监督,促进项目质量和效果
的持续改进。
在研究项目立项过程中,教育部将严格遵循检查标准,评估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和
可行性,力争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准”的目标。
教育部将继续及时组织专家针对
立项申报的选择和审查,以高质量审查、高效审查为主体,坚决否决不符合标准的项目。
同时,教育部还将召开建设会议和检查督导会,根据评估情况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
要求加强评估分析,进行针对性地实施工作,充分保障项目的质量和效果,按照中央精神
和国家教学改革发展路线,为实现扎实的本科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最终,教育部希望各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参与,用好各个领域的资源,惠及本科教学
改革的发展。
同时教育部将会议申报的立项项目正式公布,以确保项目的总体开展质量,
为本科教学改革做出更大贡献。
2019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申请书【模板】
编号:
2019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科类
申报项目类型一般重点
研究方向
项目主持学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〇一九年
填表说明
1.项目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其他栏目请按照具体要求填写。
2.项目科类按照教学成果奖评审的分类办法填写,参照关于开展2017年XX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7〕233号)。
3.本申报书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小4号字。
五、学校教学改革创新立项项目专家评议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1.12•【字号】教高〔2024〕24号•【施行日期】2024.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教高〔2024〕24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有关军队院校,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水平,决定开展202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下简称“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教学基础地位,结合教育“十四五”规划、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规划和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引导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聚焦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关键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新举措,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研结合、坚持实践检验、坚持整体推进,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过程管理,培育一批标志性优秀教学成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立项范围和类别(一)立项范围2024年省级教改项目包括本科高等教育类、高等职业教育类、思政课类、就业创业类4个大类。
省级教改项目以教学一线人员、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根本目标。
立项范围参照《2024年河南省高校省级教改项目立项指南》(附件1,以下统一简称为《立项指南》)。
(二)立项类别本次教改立项分重大、重点、一般三类。
三、立项和申报限额(一)立项限额2024年省级教改项目立项总额1100项。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指南一、引言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是教育部为了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创新而设立的项目。
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旨在优化本科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
本指南旨在为申请者提供详细的申报流程和要求,以便申请者能够更好地准备申报材料,提高申报成功率。
二、项目背景与目标1.项目背景:简要介绍当前本科教育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为项目实施提供背景资料。
2.项目目标:明确本项目旨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创新的具体目标和范围。
三、项目内容与方法1.项目内容:详细说明本项目的实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
2.项目方法:说明本项目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调研分析、制定实施方案、项目推进和评估等方面。
四、项目实施计划1.时间安排:明确项目的实施时间和阶段性目标。
2.人力资源:说明项目所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配置计划。
五、预期成果与评估方法1.预期成果:明确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如教学质量提升情况、教学方法改进效果、学生满意度提高等。
2.评估方法:说明项目预期成果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如定期调研、教学评估等方式。
六、申报材料要求1.申报书: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内容与方法、实施计划、预期成果等内容。
2.项目实施方案:包括详细的实施步骤、时间安排等。
3.申请人简历:提供申请人个人的相关教育经历和项目经验。
4.附件材料:包括相关调研报告、教学案例等支撑材料。
七、申报流程2.填写项目申报表格,按要求附上申报材料。
3.递交电子版申请材料,同时将纸质材料寄送至教育部指定地址。
4.等待教育部审核评审结果。
八、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要求准备申报材料,确保申报信息真实准确。
2.提前了解教育部相关政策和要求,确保申报符合规定。
3.密切关注审核评审结果,及时做好后续准备和规划。
以上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研究生教育 ...
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实践与成效研究— —以南阳师范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培养为例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音乐)专业 “3+4” 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会计硕士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新时代文科类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与 实践——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项目 主持人 刘汉东
张华平
关绍康 张国成 卞科 张改平 许二平
主要成员
项目建设单位
刘海朝,赵顺波,张华平,孙 垦,贾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昌,李晓克,杨建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吴文静,何 鹏,李旭东,许天心,杨根 中原工学院
伟,刘 晖,孙玉周,马肖华,岳德胜, 郑州大学
周朝霞,杨 超,曹策远,李非凡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莉,鲍 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项目类别 省级重大项目
省级重大项目
省级重大项目 省级重大项目 省级重大项目 省级重大项目 省级重大项目
—5—
提升优势学科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研
董文佩,李志勇,杨根伟,杨全喜,刘 晖, 河南师范大学
2019SJGLX008Y
张贵生
究与实践
唐香玉,梁书斌,李 苞,姜玉钦,王 伟 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贾 磊,王 钰,薛 昊,段笑蓉,端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凡昌,李 欣,毛俊青,张小花,郭守伟, 河南理工大学
钱丽明
河南师范大学
张永振,马 凌,霍 华,尤 莉,周 毅, 河南科技大学
麦世奎,洪 妍,任宁宁,李姗姗,陈 曦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科技大学 尚振东,王会良,薛进学,库祥臣,杜波,
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
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题目:探索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一、引言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各大学纷纷开展本科教学改革,并结合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评估,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二、项目目标和背景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旨在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该项目将重点关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体验。
在我国高等教育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成为了每所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项目成果与实践根据最新的数据,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各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探索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各高校也纷纷推进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教学资源共享方面,高校之间形成了良好的资源共享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项目的局限性和不足然而,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导致部分计划无法顺利实施;由于各高校之间的差异性,一些成功经验在其他高校无法得到有效复制和推广;项目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查漏补缺,才能真正发挥其改革创新的最大效果。
五、对项目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我认为该项目在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尚有待完善,但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与其纠结于项目的局限性和不足,不如从成果和实践中找到启示,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改革创新的路径。
六、总结与展望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19在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教改项目立项和管理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教改项目立项和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05.03•【字号】鲁教高字〔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教改项目立项和管理的通知鲁教高字〔2018〕2号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号),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就做好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立项和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立项原则及范围(一)立项原则。
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二)立项范围。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团队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
二、立项类别及条件(一)立项类别。
分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三类。
1.面上项目。
指适应本科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项目,创新成果在一定范围可复制可推广。
2.重点项目。
指针对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具有全局性意义、取得实质性成效、具有普遍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
3.重大项目。
指着眼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领域,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体制机制重构等方面,研究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取得创新性、示范性成果的研究项目。
(二)立项条件。
1.有扎实的探索和实践基础,论证充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切实可行,申报单位具备按计划开展研究的基本条件。
2.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二级学院管理人员主持或参与申报(限前3位)的项目,不得超过该校申报总数的40%,校级领导不参与面上及重点项目申报。
3.鼓励校际、校企、校院(所)联合申报、协同创新。
2019年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附件2:2019年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学校项目名称负责人专业职称项目参与人员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FBJG20190142厦门大学基于双轮驱动的航空航天类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构建尤延铖常务副院长、教授孙洪飞,董一巍,郑镇锋,李沁,彭侠夫,朱剑锋,张保强,王希,曾念寅,吴晓明,杨平,仲训昱FBJG20190124华侨大学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精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林志立教授蒲继雄,邱伟彬,朱大庆,任洪亮,陈子阳,陈旭东,李小燕,张奚宁,任智勇,董良贤FBJG20190279福州大学新时代化工类专业研究生“思政-教学-科研-实践”融合促进的江莉龙研究员侯琳熙,詹瑛瑛,肖益鸿,许春华,蔡国辉,刘福建,倪军,罗宇,鲍婕FBJG20190048福建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背景下教育硕士核心素养提升及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李步洪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巨轸,宋原,骆志煌,卢燕君,王孟,黄剑,黄萤飞FBJG20190024福建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葛莉副院长、教授陈锦秀,庞书勤,吴异兰,于红虹,戴燕玲,王雅立,黄萍萍,王冠东FBJG20190152福建工程学院应用型大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融合创新与实践王乾廷副校长、教授戴品强,袁小云,赵健,廖律超,黄卫东,方辉,彭建平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FBJG20190184厦门大学会计学教材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AI技术冲击、中国文化嵌入与伦理关注杜兴强教授、博导、系主任刘峰,桑士俊,张国清,蔡宁,林涛,罗进辉,郭晓梅,章永奎,曾泉,杨绮,严晖FBJG20190064华侨大学融合产业学科优势,推进机械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林添良院助、系主任徐西鹏,李远,刘斌,黄辉,任好玲,张勇,尤芳怡,黄常标,陈其怀,付胜杰,郭桐,缪骋FBJG20190278福州大学基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三全育人”新体系研究与建设林生研究员于岩,詹志华,林志凯,黄发友,张友坤,叶青,张红,刘敏榕,钟英雄,赵鹏,苏淑珍FBJG20190177福建师范大学新时代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改革研究郑家建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伟川,林峰森,应贵勇,杨发福,张 苏,苏经强,宋 原,温志嵩,傅能荣,陈苏珍,周 杰FBJG20190325福建农林大学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刘新玲学院院长、教授胡涛,孙建军,陈煜,詹鋆,朱广琴,刘强,程莉婷,马子清,林超豪,李思雯FBJG20190324福建农林大学基于农科专业认证标准的一流植物保护专业建设刘国坤副院长林品榕,魏太云,肖顺,陈益芳,刘长明,蔡学清,刘启飞,彭凌飞,吴梅香,林平FBJG20190035福建医科大学以打造“金课”为导向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重构与教学实践研究陈敏教授林东红,陈清泉,林梨平,高 瑶,林 旎,徐建萍,吴 娟,李祥辉FBJG20190037福建医科大学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陈传林副研究员陈传林,许能锋,王世鄂,曾郁芳FBJG20190062集美大学实施水产类卓越人才教育计划2.0的实践与思考郭玉清副院长教授张春晓,范惠莹,陈延童,陆志强,孙云章,黄文树,黄永春,姜永华,王淑红,席峰,李军,王文磊,翟少伟,陈学豪,胡家财,李丹FBJG20190061集美大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谢书书副教授林靖,徐皖闽,王勇智,李颖,廖素娴,姚秀点,杨瑾若,江旭琳,陈卫红,王美玲FBJG20190070闽南师范大学多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林耀进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魏志森,周豫苹,陈志翔,王晨曦,王育齐,黄再祥,魏保雅,田谦益,曾伯儒,闫格,王月卿,欧阳中FBJG20190053闽南师范大学地方高校专业融合的路径研究与实践张龙海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李顺兴,翁 文,丁明珠,吴海云,黄金明,吴玉玲,黄耀明,陈顺森,张惠萍,江 琴,沈坤莲,黄瑞柳,林景生FBJG20190174福建工程学院新时代电子商务专业人工智能课程模块改革研究陈春晖副教授聂亚菲,梁泉,贺文武,郭彦,陈祖武,陈长林,李超博FBJG20190310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应用型本科“先进制造”专业类教学联盟建设与实践陈丽安教授、校长助理周水庭,于凌云,张坚豪,张宏怡,崔建峰,郑雪钦,黄海鹏FBJG20190028泉州师范学院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卓东贤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助理袁俊生,彭新艳,方军,陈文杰,谢秀利,陈伊玲,陈少云FBJG20190029泉州师范学院基于课程“双万计划”的教学信息化资源建用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张惠典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网络中心主任杨晓翔,余燕忠,肖文江,陈欣,胡燕清,刘瑞臻,吴杭琳,吴伟斌,陈萌FBJG20190224闽江学院“四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研究杨艳春“闽都学者”特聘教授顾林正,李晓菊,杨吉安,张赛玉,周丽芳,黄丽惠,寇海燕,林媛FBJG20190251闽江学院艺工融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一流专业建设李永贵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李永贵,吕佳,金娟凤,林瑜,甘应进,刘运娟,徐强,梁素贞,吴慧雯,陈栩,陶雪莲,赵莉,王强,林珣,杨倩,时雅菁,庄慧敏FBJG20190105莆田学院新生代工艺美术师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林永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殷小兵,詹伟锋,黄维静,陈高,黄文寿,郑春辉,林成彬,张国荣,赵越FBJG20190104莆田学院依托“新工科”,构建“梦幻工厂”,培养工程型素质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李文芳副校长、教授林金忠,肖郑颖,陈敏,陈金国,车艳,林元模,林荔,李阳娟,陈学军,陈贞,朱洪华,颜朝辉,黄德义,曾华清,陈元水,王振亚,庄学文FBJG20190257三明学院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陈孝国教授邱锦明,杨悦,管强,戴平凡,祁辉,赵绍玉,陈洪敏FBJG20190286三明学院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罗金华教授石玉,李想,黄三麟,林静,龚琳,陈星,孔泽,李俊融,刘馥瑶,官长春,张玉嫣FBJG20190019龙岩学院基于全媒体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郭济汀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吴珍平,林秋柏,卢松斌,陈丽珠,陈木坚,罗宝林,林伟鸿,吕少峰,何小强,林妹珍,林金扬,马春玲,张祖钧,赖蔚英,许民慧,王连芳,郭国仕,廖雅珍,董锦南,邹冠秀,张雪英,吴强,王瑞,黄宏伟,吴文春FBJG20190015龙岩学院新时代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体系的构建—以龙岩学院为例董子蓉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善英,梁俊平,廖森年,易连云,郑先如,姜燕琴,邓进红,刘丁玉FBJG20190219武夷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胡家朋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升云,范荣玉,张传海,林皓,李灵,赵瑨云,张敏,武广珩,彭建生,丁建军,王占钦FBJG20190109福建警察学院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为导向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孟梁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林艳平,何松国,陈源锋,谢华为,陈仁辉,陈舒,张军,苏金州,王新伟,郑祖阳,刘福宝FBJG20190012福建警察学院创建"2+2”教学新模式推进全国公安院校一流警体课程建设林阳东福建警察学院警察体育教学训练部副主任程云旺,郑志坚,谢佳山,黄晓鹏,万毅,刘东风,林华,林挺,赖志晖,陈寿云,卢水龙FBJG20190296福建江夏学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形态的变迁及其实践路径探索陈美荣教务处处长、研究员李良雄,杨慧,陈荔FBJG20190295福建江夏学院国际化背景下,“政、产、学、研”合作,创新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郭晓红教授、会计学院副院长陈文颖,甘健胜,程灵,李良雄,王冰,郑瞳,周凌燕,黄鸿燕,陈海烽,卢民荣,陈琳FBJG20190165宁德师范学院基于OBE理念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颜桂炀宁德师范学院副校长、教授余碧春,林启法,谢新暎,龚劲丹,吴立志,郭锦飞,关红辉,徐振辉FBJG20190125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基于“五位一体”的IT类金课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赵少卡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郭永宁,吴飞霞,李立耀,林为伟,游莹,苏国栋,马碧芳,张鹏,冯清,陈雁冰,施晓芳,方捷,黄丽华FBJG20190126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科教深度融合推进应用化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杨金杯副教授张明文,程锦添,陈玉成,林秀珠,赵丹,余美琼,林辉,卢修强,林谦,刘华,陈玉,薛丽群,陈志涛FBJG20190248福建商学院基于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饶卫忠外国语学院大外教研室主任池玫,林文艺,周丁丁,陈静,林崴,余小玲,黄爱芳,黄志,游玉萍,席文茹,黄益萍FBJG20190220厦门医学院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口腔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陈钟副教授纪晴,潘夏薇,张柏梁,徐勇,赖颖真,郑晓丹,彭书海,田菊梅,蔡潇,邱子劲,李水根,王碧娟,陈晓玲,杨海东,官玉芹,李俊震,尹路,石珊珊,许铭炎,黄文霞,史建陆,肖云,陈宏柏,胡砚平,林垚,李辉莉,曾韶华,罗小安,林晨,刘学勍,赵炜,郑燕芬,相艳,陈玫,张钰芳,陈雪婷,韩阳平,潘盛波,邓冠红FBJG20190210仰恩大学新文科视阈下服务地方的全媒化复合型品牌传播人才培养研究欧怒人文学院院长李瑞松,刘可为,欧颖峰,张婧雅,王秋燕 ,王家声 ,侯雨君 ,程佳薇 ,陈树青 ,林同顺 ,吴棋华 ,林栋梁 ,谢日菲FBJG20190316闽南理工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模式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许书烟教务处处长李彦,周毅勇,鲍福臻,叶淑贞,张舒雯FBJG20190282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现代师徒制视域下艺术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范式探索与研究陈国祥院长邱凤梓,林莉娅,范露华,何璐,郑则凌,栀梓,林晓捷FBJG20190137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新工科的探究性教学设计与质量评价丁铁柱教授邓一兵,孟新红,颜锦耀,王晓薇,陈超泉,孙志锁FBJG20190095阳光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AI+X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达新宇院长、教授林荣文,罗成立,池灵达,欧阳林艳,游玲,纪怀猛,俞颖,黄风华,林仕,王琨,狄彦吾,钟晨FBJG20190266厦门华厦学院智能业财税审生态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郭文茂财务与投资管理系主任、副教授汪婷婷,林颖,黄素谦,姚露,颜薇,常铮,吴映霞,杨文胜,苏奕欣,唐冬云,秦义,沈军,罗翔文FBJG20190119福州理工学院产学深度融合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土木类专业建设周强高级工程师李学玲,黄成麟,刘常涛,陈幼敏,赵光达,卞祖心,曾坚毅,黄璇,刘杰,相里碧玉,杨瑾FBJG20190204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面向新工科的 “四位一体”立体化电气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林建新系主任、副教授黄宴委,蓝丽金,郭谋发,崔凤新,俞珊,潘运丹,陈寒荻,熊群汀FBJG20190134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应用型大学活力课堂创新融合驱动机制建构雷金英副教授鄢奋,周志强,吴琳,李莉,何颖,陈文秀,林丽雪,柯芳,陈娜,薛见寒,程志强,陈少晖FBJG20190293闽南科技学院新工科背景下泛家居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陈晓川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吴勇,刘武强,刘标,禹谢华,吴昌钱,马刚,郑丽丽,郭震宁,林介本,江华丽,李宏华,杨海艳,吴涛,谭鑫,闫华清,魏青,贾冰洁,王贵用,林巧丽,曹彩霞,金倩倩FBJG20190075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地方应用型院校信息与机电类专业“竞赛驱动、课证融合”本科职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程丽教授戴建耘,郑长焰,张翔,王长缨,赖晓燕,彭毅弘,郑志聪,郭巧惠,林真,刘永芬,范群贞,陈金兰,陈心瑜FBJG20190154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虚实结合-多径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彭文竹高级实验师黄义新,陈仁安,刘扬,杨璐,王敏,卢明玺,李实懿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FBJG20190116福建中医药大学融合健康信息学与医疗大数据集成平台实践基地的创新创业教学研究黄至辉教授蔡晶,陈宪泽,杨雪梅,陈林,黄靖,张冬雪FBJG20190130武夷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多元联动共享服务体系构建王波武夷学院团委副书记陈金瑞,杨信锟,梁洪涛,卢荣辉,王东方,王怡,罗玉玲,肖平FBJG20190249福建商学院基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新商科校园创业文化优化探索章月萍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黄美娇,杨迪,陈颖,陈静怡,王娟FBJG20190284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袁晓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主任、兼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宁正元,吴承强,林晓薇,李仁钟,李秋缘,谢人强,叶福兰,刘丹,修菊华,郑则凌,甘智平FBJG20190172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精准供给”视域下民办商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潘邦贵副教授石巧玲,方丽云,孔祥荣,王姿燕,兰石财,陈清义,薛发彪,王烨烨,潘靓。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学位管理与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项目组成员
朱 军,王新环,张国澎,王科平, 艾永乐,杨海柱,张新良,张福贵, 屈博 郭文兵,翟新献,吴立云,刘晓,徐 永豪,兰建义 李长有,张明军,王伟超,刘志超, 张红岩,赵彦如,朱红丽 丁亚红,邱兰兰,刘泽军,李雅莉, 郭飞鹏,陈俊杰,张 志 程敢,邢宝林,黄山秀,张记升张玉 德,马名杰
2017SJGLX046Y 中美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2017SJGLX047Y
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革新 研究
2017SJGLX051Y
新能源汽车方向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究 与实践
2017SJGLX052Y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建设
2017SJGLX053Y
刘晓欣,许文,金晓燕,杨卫军
郗建国,吴静波,童镭,王运玲,杨 晴霞
王耀,吴影,康怀彬,徐宝成,何佳
张世举,陈建峰,李宝峰,赵丹,乔 静,李灿 魏冉,杨明,李闪,孙玉周,方冬 姝,蔡哲 乔雪涛,于贺春,王仁宗,张国庆, 王文博
项目类别
省级重点项目
省级一般项目 省级一般项目 省级一般项目 省级一般项目 省级一般项目
2017SJGLX072Y
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7SJGLX073Y
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 实践与探讨
2017SJGLX075Y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2017SJGLX076Y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医药院校翻译硕士专 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SJGLX077Y
并轨模式下优化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方案的研究
关于公布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关于公布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项目(学科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公示
各培养学院: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与结题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经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初审,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组织专家对2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科项目)进行了结题评审,现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时间:2019年7月12-14日。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在公示期内提出异议。
对结题验收结果的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并加盖公章;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并有本人签名。
联系人:李冬野
联系电话:6819137
附件:
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汇总表(一般研究项目,学科项目)
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
2019年7月12日
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汇总表(一般研究项目,学科项目)。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附件2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指南为更好地组织实施“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充分发挥立项项目及其成果在推进教学质量建设与改革创新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依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实施方案》,特制定“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指南提供了若干选题范围,申报者可根据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工作实际和研究需求,结合已有研究基础,确定具体的研究项目题目。
一、项目指南A类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的战略性和综合性研究A01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治理结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研究A02 天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育结构(布局、层次、学科专业)优化研究A03 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及学校特色建设研究A04高等教育发挥文化传承作用的研究与实践A05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提高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和举措A06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A07 完善高校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建立天津地区教学资源统筹利用与有效管理的制度研究B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B01结合“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B02 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及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B0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B06 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B07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B08 校际合作、校企(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C类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C01专业设置标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以及国际专业认证的研究与实践C02专业结构优化的机制研究C03 专业内涵建设(结合品牌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围绕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方案、专业特色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与实践)C04 课程体系优化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C05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综合改革与实践D类实践(实验)教学综合改革研究D01实验室建设模式、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02 实践(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综合研究与实践D03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D04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E类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E01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E02高校自我评估、市级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专业评估等机制的研究与实践E03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创新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E04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E05 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E06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E07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学习能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E08 学生学业综合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应用E09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E10 开发、丰富与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E11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信息反馈与监控机制的研究与实践F类以上立项范围中未涉及,但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方面确有研究价值和推广意义的项目二、项目代码的说明(一)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均按照选题内容细分为上述6大类35个类别,35个类别中的每1个类别可以进一步按照二级学科的类别分为94个亚类。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任务书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任务书
(“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本科高校教改专项)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单位
填表时间
福建省教育厅制
年月
- 6 -
填表说明
一、项目单位指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
二、凡递交的任务书一律不退还,请项目组自行留底。
三、本研究获校级教改项目或主体内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情况,填写格式:“XX年获得校级教改项目立项”或“XX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 7 -
一、基本数据表
- 8 -
- 9 -
四、预期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
- 10 -
五、完成项目的条件分析
六、经费预算
- 11 -
七、项目论证意见要点
八、单位及管理部门意见
- 12 -。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改革为什么需要开展研究项目?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生存能力。
而教育教学改革则是不断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因此,开展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旨在深入探讨教学质量的评估方法、教学模式创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等问题,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水平。
2. 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科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3. 研究项目如何促进本科教育发展?
研究项目可以为本科教育提供更加科学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推动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研究项目也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推广和实践,为本科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
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项目背景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是广西教育部门为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而设立的专项资金项目。
该项目旨在提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善,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项目目标1.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项目资金支持和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促进广西高校课程教学的深化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探索教学模式:鼓励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推动教学观念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倡导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项目重点领域1.专业建设: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引导高校深入研究和发展具有国际水平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教学团队建设:鼓励高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支持高校深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四、项目成果截至目前,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广西高校教学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另广西高校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和改革案例,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教学改革的一员,我深切感受到了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所带来的影响。
项目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鼓励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推动了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整体提升。
我坚信,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广西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全面了解了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背景、目标和重点领域,以及取得的成果和个人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重大攻关和重点项目招标指南
为做好2019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重大攻关项目
(一)建设目标
围绕推动和服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开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综合改革研究力求在理论、体制、机制、模式上取得创新突破,致力于形成高水平的教学成果,推动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二)选题方向
1.1农林高校立德树人机制与文化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
1.2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升级改造传统农学类专业;
1.3新时代农林院校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理论构建与探索实践
1.4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2.0,培养一流本科农林人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5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1.6农林专业“双师型”教师能力建设与培训实践
二、重点项目
(一)建设目标
聚焦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我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新举措,形成人才培养新成果。
(二)选题方向
2.1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2“互联网+”、智慧农业等背景下传统专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2.3“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研究
2.5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与效能发挥的机制研究
2.6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
2.7产学合作、科教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2.8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多元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