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教育界著名的分类法之一,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 S. Bloo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分类框架,以便于教育工作者能够了解学习者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我的读书过程中,我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这一分类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首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三层结构分别包括认知层面、技能层面和情感层面。
这三个层面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认知层面主要关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它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这些层次依次递进并不断深化。
技能层面主要关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它包括技能、应用技能和整合技能三个层次,这些层次也依次递进并不断深化。
情感层面主要关注态度的培养和发展,它包括接受、回应、评价和组织四个层次。
这些层次也不断递进,并在综合中得到体现。
这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强化了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还融合了课程设计的理念,从而使教学的过程更为高效和有针对性。
课程设计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课程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具体方法和范式。
例如,通过确定课程涉及的认知、技能和情感层面,教师可以更好地确定教学目的,并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最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实际应用效果可谓是不可估量的。
许多先进的教育机构都已经应用这一分类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
许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也已经开始灵活运用这一分类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许多教育领域,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会被用作改善教学策略、测量学生学习成果、制定课程指标以及帮助教师提高反思和评估技能等方面。
总结来说,我认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先进的教育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具体地了解学生的能力要求,为教师提供更好的课程设计方案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有利于测量学生学习成果。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寒假里,读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完整版。
第一次读这种理论高深的书籍,颇有些畏难情绪,但读着读着,读进去了,也读出了一些感受,好像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自己的教学是立足于这些理论上的,一下子觉得教学不再是无根之木。
就这样我越读越深,由此也让我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了敬畏之心。
作为一名教师,你的每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你最终要带领学生到达的顶点。
而且还要对自己即将完成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因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
比如分析概念性的知识要以教师的讲解的引导为主。
而记忆事实性知识就要采用定期提醒,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练习这些教学策略。
不仅仅如此,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评估方式也不会一样。
比如分析概念性知识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检测方式,举出与教材内容不相同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这样确保评估的是学生的理解而不是记忆。
而记忆事实性知识则可以采用匹配,连线的方式,因为这强调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合上书,我在想,我们国家的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有很大差别。
我们有统一的教材,有国家制定好的教育目标,也就是我们的课程标准,为了指导我们的教学,还给每位教师配备了教学用书,在教学用书里规定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去绞尽脑汁想教学目标。
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制定好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然后依据不同的
教学目标研究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通达这些教学目标。
同时也要做好检测和评估,你是否帮助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
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篇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记得在读教育硕士时,我们教授就推荐了这本书,但一直没有静下心认真阅读,直至参加了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研究》研究小组,才得以认真地通读全书。
也许是翻译过来的缘故,书中有些话语还是晦涩难懂,读得有点艰难,列举的案例多数也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经典之作,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较为权威的教育目标分类依据,我们国家教育领域里有很多理念与方法是借鉴于此。
我们目前使用的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对教学目标在用词和表述结构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类型:(1)理解……的意义(或概念)(2)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3)掌握……(4)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
其中,理解……的意义(或概念)一般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1或C1中;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2或C2中;掌握……可归为“运用程序性知识”或“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类目即C3或B4中;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可归为“运用概念性知识”或“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3或C3中。
还有一种教学目标类型,我个人认为不能从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进行归类,如涉及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不能生硬地放入认知目标的框架中,如“在操作实验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等等。
这类空泛含糊的目标并不适合进行归类。
由此,我个人觉得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涉及元认知知识的很少,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元认知知识的研究尚没有很好地贴近数学教学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实践工作者对元认知这种知识类型缺乏了解。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元认知不是以数学材料(如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认知对象,而是以数学认知过程(如解题过程、学习过程)为认知对象、以监控过程为目标的认知活动。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是一种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框架,由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提出。
该理论主要用于指导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学评估,通过将学习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层次,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我的阅读中,我对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首先,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三个层次(认知、情感和技能)很好地涵盖了学习的多个方面。
认知层次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情感层次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技能层次关注学生的行动能力和实践技能。
这种分类方式使教育目标更加全面和多维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强调了目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逐步掌握不同层次的目标。
通过清晰地定义目标的层次关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能力和水平。
此外,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还提供了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框架。
通过明确目标的不同层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方式更加客观和准确,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然而,在应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目标的制定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设定。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来具体化目标,确保目标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匹配。
总的来说,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是一种有益的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清晰地定义学习目标的层次和递进关系,教师可以提供有效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I.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简介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定义和背景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与其他学习理论的区别和联系II.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三个层次1.记忆2.理解3.应用III.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六个领域1.语言领域2.数学领域3.科学领域4.应用领域5.文学领域6.社会科学领域IV.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应用和未来发展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未来发展和挑战正文(篇1)一、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简介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定义和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描述。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评价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与其他学习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更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实现。
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更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
与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相比,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更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
二、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三个层次1.记忆2.理解3.应用记忆是最低层次,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常识和知识。
理解是中间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基本概念和原理。
应用是最高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和问题解决中。
三、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六个领域1.语言领域2.数学领域3.科学领域4.应用领域5.文学领域6.社会科学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层次要求,从记忆、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目录(篇2)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介绍3.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应用与影响4.总结正文(篇2)一、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阅读《Bloom"s Taxonomy》后,我深深被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所吸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报告——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中山实验吴玥纹一、着作基本信息作者:布鲁姆(1956年主编),恩格尔哈特、福斯特、希尔、克拉斯沃尔等参与修定版编着:洛林.安德森等(关于书籍,本书是修订版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至于具体年份,书中并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只是谈到在1956年之后的4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觉得需要修订,因此编着此书,以便融入新思考,并鼓励大家应用此书指导教学,再来评断编者的修订工作)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年11月第1版,2015年9月第9次印刷二、着作简介着作背景:《教育目标分类学》面世以来,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销售,为测验设计和课程开发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基于此学说中的许多观点在当今教育者处理问责项目,基于标准的课程以及真实性测评的设计和实施等许多问题中,都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有必要把新知识和新思考融入这一分类体系。
基于以上考虑对旧版《分类学》进行修订。
核心观点:关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核心观点,以前我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高端培训班学过相关的课程,当时说实话也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在学习的同时也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大概的理解就是“把教育的目标进行分类”,与我们的实际相联系我们教学的三维目标就是源于此。
本次有这个机会,真正拥有一本类似于关于教育学中圣经般的书籍,机会难得,于是我翻阅了此书,并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重点的阅读。
于是我认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核心观点,就是两个表格!!即教育目标的两个维度——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
不知道我想的是否全面正确。
于是我在原有书籍的基础上编辑了一个汇总表格,如下:我体会本书的核心观点可以通过这个表格直观的反应出来,当然本书还涉及到关于分类表的使用,关于目标的结构、具体性及相关的问题,还通过许多教育实例展示应用,最后提出了许多相异分类框架和优待解决的问题。
2022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有感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有感假期里,我读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这本书。
说实话,这本书专业性很强。
因此,我读得很慢。
布鲁姆的教育思想在面世四十多年间,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盛行有他可贵之处,我沉下心来,仔细地琢磨着书中的文字体现出的内涵。
布鲁姆分类法一书中第五章综合与评价。
其中,以下观点很吸引我,1,以综合为课程的终点。
2,以评价为课程的终点。
3,使用综合与评价进行结构化的评估。
4,使用综合和评价让学生创造产出。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我认为以上观点,需要一点一点的落实完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实对于课的综合和评价,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感觉来说,就是令学生在课堂上震撼的地方,产生共鸣的地方都有哪些,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个综合的把握,课程的结尾要突显教师的总结串联知识的能力。
另外,课的结尾,是综合,也是评价,是龙头中的豹尾,对人应该有一定的回味无穷的感觉。
例如,有时课堂结尾,一边温馨提示,一边配上温馨的音乐,效果立马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话无尽,音无穷,如何的处理,来一段音乐做结束,较好的处理了这一难题,比较好。
把握课的设计是判断教师综合与评价能力标准之一,学习就是一种转化,转化的方式就是将学习内容“活动化”单刀直入,变得有新意和有创造性,这里,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使用综合与评价让学生创造产出。
将学习内容“活动化”中,老师可能有四境界:一种是忍受,一种是接受,高一点的是感受,最高级别的是享受。
我认为,好的教学设计就是最高级别的,享受。
学生在什么时候学的最好?这也是困惑我们课堂教学的世界级难题,布鲁姆分类法做了有力的回答,1、形式多样时,记忆背诵可以是多个版本,这样学生学习的好,效率高。
2有效贴近学生时,一些题目就是以本班的学生为题材。
3、被关注时,多鼓励多学一点。
4、学以致用时,学了就考。
概括,即有趣、有用、有关。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的学习,有效的利用综合与评价。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篇一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哎呀,最近读了这个《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可真是让我脑袋瓜子嗡嗡的!说真的,一开始我觉得这东西可能就是一堆枯燥的理论,也许没啥大用处。
但是呢,读着读着,我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就好比我走在一条黑漆漆的路上,一开始啥也看不见,心里还犯嘀咕:“这啥破路啊!”结果走着走着,突然有了亮光,我才发现原来路上有这么多宝贝。
书里说的那些知识分类,什么认知领域的记忆、理解、应用啥的,刚开始我觉得这不是在绕我嘛,我学这个能干嘛?可后来仔细想想,也许这能让我更清楚自己学习的时候到底处于啥水平。
比如说做一道数学题,以前我就觉得做出来就行,现在我会想,我是单纯记住了方法,还是真正理解了原理,能举一反三呢?我觉得吧,这个分类学可能就像一个指南针。
有时候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乱转,不知道往哪儿走,它就告诉你:“嘿,这边!”但也有可能,它指的路不是最适合我的,毕竟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嘛。
反正读完之后,我心里挺纠结的。
一方面觉得它确实有点用处,能帮我理清学习的思路;另一方面又想,会不会太死板了,把学习框得死死的?哎呀,我也不知道,还得再琢磨琢磨!篇二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来聊聊我读《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感受,这一路的阅读体验,那可真是“跌宕起伏”啊!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啥呀?能有意思吗?”毕竟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理论和分类,我头都大了!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到处都是弯弯绕绕,找不到出口。
不过呢,耐着性子读下去,我好像慢慢摸到了点门道。
比如说,它提到的不同层次的认知目标,就像爬楼梯一样,一层一层的。
我就想,我自己平时学习是不是总是在低层次徘徊,没有努力往更高的地方去够一够呢?也许是吧。
但是,读着读着,我又产生了疑问。
这分类学真的能涵盖所有的学习情况吗?每个人的脑子构造都不一样,学习风格也千差万别,它能“一刀切”吗?我觉得可能不太能。
就像我自己,有时候学习靠死记硬背也能应付考试,可这真的算达到了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吗?恐怕不是吧!所以啊,这书让我又爱又恨。
心得体会-《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心得体会-《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教育学著作,它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和层次化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领悟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性和分类的必要性,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和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阅读本书过程中,我认识到教育目标对于教育活动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中所追求的结果和效果。
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对学生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而教育目标明确了这些培养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就失去了指导,教学就变得无序和随意。
通过学习本书,我认识到制定和落实明确的教育目标对于教育活动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本书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和层次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归纳。
作者从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将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体系。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掌握,情感目标是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技能目标是指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分类有利于我们对教育目标进行具体和精确的制定,并有助于教育者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本书还对教育目标进行了层次化的划分。
在知识目标方面,作者将其划分为六个认知层次,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到评价。
在情感目标方面,作者将其划分为五个情感层次,从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到内化。
在技能目标方面,作者将其划分为五个技能层次,从模仿、复制、应用、创造到评价。
这种层次化的划分有助于我们对教育目标进行具体和逐步的制定,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最后,通过阅读《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我意识到教育目标的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评价来进行检验和验证。
评价是对学生达成目标程度的判断和反馈,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原创版)目录1.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概述2.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在读书中的应用3.读书心得:目标分类学对阅读理解的提升4.总结: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在知识类写作中的意义正文【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概述】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该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分为不同的层次。
认知领域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情感领域包括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和价值或价值复合体五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包括知觉、准备、机械动作、适应和创作五个层次。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在读书中的应用】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应用于阅读理解。
例如,在阅读一本书时,我们可以首先关注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这是认知领域中的“知识”层次;然后尝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这是认知领域中的“理解”层次;接着,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认知领域中的“应用”层次;在分析书中的论述时,我们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认知领域中的“分析”层次;在综合书中的观点时,我们可以提炼出核心观点,这是认知领域中的“综合”层次;最后,在评价书中的观点时,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认知领域中的“评价”层次。
同样,在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们也可以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来提升阅读理解。
【读书心得:目标分类学对阅读理解的提升】通过运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我们可以更系统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去思考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论述。
此外,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还可以帮助我们制定阅读计划,例如在阅读一本书时,我们可以先关注知识层次,再逐步提升到评价层次,这样可以使我们的阅读更加高效。
【总结: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在知识类写作中的意义】对于知识类写作来说,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读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就像是在知识的迷宫里捡到了一把超酷的钥匙,这把钥匙能打开好多扇关于学习和教学的神秘大门。
最开始了解到布鲁姆把学习目标分成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就忍不住“哇塞”了一下。
就像把一个大杂烩似的学习世界给分成了几个不同口味的小蛋糕,这样一看就清晰多啦。
先说说认知领域吧。
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到创造,这就像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
记忆是最基础的那一层,就像游戏里的新手村,你得先把那些知识像宝贝一样装进脑袋里。
然后理解呢,就像是学会了怎么使用新手装备,你得知道那些知识到底是啥意思。
应用这个环节就有点小刺激了,就像是拿着你刚学会的技能去闯荡小副本了。
你得把知识用在实际的情况里,看看是不是真的会用了。
而分析就像是在副本里遇到了一些小谜题,你得把知识拆开来,找出里面的门道。
评价就好比是打完小副本之后,和其他小伙伴讨论一下这次副本打得咋样,是方法用得好呢,还是有啥可以改进的地方。
最后的创造那可就是大BOSS级别了,你得把之前学到的所有东西揉吧揉吧,再加上自己的创意,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来,这就像是在游戏里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神器一样,超有成就感。
再看看情感领域,我就觉得这是布鲁姆很贴心的一个设计。
他知道学习可不是只和脑袋里的知识有关,还和我们心里的小情绪有关呢。
我们对学习的态度、兴趣,还有价值观的形成,都在这个领域里。
就像有时候我们对一门学科是喜欢得不得了,还是一看到就想打瞌睡,这都是情感领域在悄悄发挥作用。
动作技能领域也很有趣。
虽然我们平常可能觉得动作技能就是体育那些事儿,但其实像写字、做实验这些操作类的技能也都在这个范畴里。
这就像是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纸上谈兵,还得动动手,让身体也参与到学习的大派对里来。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都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记忆知识),然后一层一层往上盖(逐步提升能力)。
作为学生,我们可以用这个分类学来看看自己在哪个环节还比较薄弱,是老是停留在记忆的层面,还是已经可以开始向创造进发了呢?而对于老师来说,这就像是一个超级指南,能让他们知道怎么设计教学内容,是先让学生把基础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还是可以直接挑战一下他们的创造力。
读《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阅读笔记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有感这段时间,我们在刘欣主任的引领下,认真学习了洛林.W.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张琴美和罗晶晶翻译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一书。
由于水平有限,现把我的学习后的粗浅的认知交流如下。
这本书的学习,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学习借鉴,有助于我们教师理解课程、计划教学以及设计与课程内在的目标相一致的测评,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课堂效果,最终改进教学质量。
布卢姆把知识维度分为四个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1、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2、概念性知识――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
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
4、元认知知识――一般认知知识和有关自己的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1. 记忆/回忆。
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查找和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
2.理解。
指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
包括:解释、列举、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
3.应用。
指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包括执行和实施。
4.分析。
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宗目的之间的关系。
包括区别、组织、归因。
5.评价。
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包含检查和评论。
6.创造。
指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它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以上是对该书的分类做详细的介绍,每个主要类别,又都包括若干子类别,也是依次排列的。
这样,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感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感上学期学校给我们青年教师每人发了一本书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
说实话,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文辞深奥难懂,专业性很强。
看不了一个章节,心思就不再书上了。
后来一想,布鲁姆的教育思想在面世四十多年间,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盛行一定有他可贵之处,于是沉下心来,精读了一章。
布鲁姆分类学一书中提到: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在努力解决关于教育、教学和学习的问题。
下面是这些问题中最重要的四个基本问题。
1.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教学时间内,什么值得学生学习?(学习问题)感想:在我们教学中,怎样学习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课前教师的备课。
在我们生物组的集体备课中,我们遵循的就是主问题的探究,怎样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快速抓住一节课的重点,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性。
2.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高层次上进行学习?(教学问题)感想:教学问题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上课问题。
怎样才能有高效课堂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科学素养?我在课堂上采取的流程是,出示主问题--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解决问题--课堂检测。
学生自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自学习惯;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学生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品尝自行解决问题的喜悦滋味;课堂检测是对高效课堂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这样不仅学会知识,更获得知识以外的能力。
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
3.如何选择或实际测评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测评问题)4.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一致性问题)感想:测评问题和一致性问题可以理解为课下落实情况。
对于这两个问题,在我们生物学科中有很多种措施。
比如:再讲认识花的结构这节课中,我们组织学生到校园观察各种花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不仅检测了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还可以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课外知识提升。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篇一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哎呀,说起这个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我一开始真觉得它可能就是那种特别枯燥、特别难懂的学术玩意儿。
但真读进去之后,我觉得,嘿,还挺有意思的!这书里说的那些目标分类,就好像是给我们的学习搭了个大框架。
以前我学习的时候,可能就是瞎学,也不知道到底要达到啥目标。
但读了这个,我突然发现,哦,原来学习可以这么有条理,这么有层次!比如说,知识的记忆只是最低层次的,而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才是更高层次的。
这让我不禁想,我以前是不是一直在知识的表面打转,根本没深入进去?也许是吧。
再想想我以前做数学题,总是死记公式,结果一碰到稍微变个样的题目就傻眼了。
这可不就是没达到应用的层次嘛!我就问自己,为啥不试着去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去真正把知识用起来呢?不过呢,有时候我又觉得,这分类学是不是把学习弄得太复杂了?难道每做一件事都要先想想自己在哪个层次吗?我觉得可能也不一定。
学习这事儿,有时候跟着感觉走,说不定也能有意外的收获呢。
反正读完这本书,我是又纠结又兴奋。
纠结的是,感觉自己以前学习方法太糟糕;兴奋的是,好像找到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你们说,我能真的按照这个分类学来提升自己吗?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走着瞧呗!篇二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读后感哇塞,读完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这本书,我这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一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它,心想:“这能有啥新鲜的?”可没想到,越读越觉得有门道。
它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学习大门。
以前,我觉得学习嘛,不就是上课听听讲,下课做做作业,考试能及格就行。
但现在我发现,这想法简直太天真了!按照布鲁姆的分类,学习可不只是简单的记忆和理解,还要能够应用、分析、评价甚至创造。
这让我想起了那次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背了好多好多的范文,自以为准备充分。
结果到了台上,一紧张,啥都想不起来了,磕磕巴巴地讲了几句就下来了。
当时觉得自己太失败了,可现在想想,这不就是因为我只是停留在了记忆的层面,根本没有真正去理解和应用嘛!不过,话说回来,这分类学是不是要求太高啦?我有时候会想,像我这样的普通学生,真的能达到那么高的层次吗?也许对于那些学霸来说没问题,但对于我,感觉有点像登天一样难。
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感悟
.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 价。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 若干子类别,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 累积性。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
.知道(知识)(knowledge)
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 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
.领会(comprehension)
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法的感悟
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感悟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Ioom,1913年2月21日一1999年9月13日),生于1913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
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其包括“转化
.应用(application)
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 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提示: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
.分析(analysis)
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 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有关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读书思考与感悟
有关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读书思考与感悟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的一种对学习过程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现代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这种分类方法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指导学生学习过程。
第一步: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在课程中应该达到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目标包括学习课程内容、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等。
布鲁姆认为,学生必须先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才能继续深入学习。
因此,在许多课程中,我们看到学生必须过遍历基本知识点的阶段。
除此之外,其它认知目标也包括了学科区域的应用,例如理解并使用科学中的实验方法或者财政预算运用的方法等。
这些目标是由公共课程、科学、数学、地理等确定的,它们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科的内容。
第二步: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指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发展起来的个性、思维方式和态度。
作为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情感目标是指学生能够在学科和人际关系方面发展出一定的特征。
例如,学生应该学会做出明确的判断和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需要发展个人的自尊心和责任感。
情感目标体现了教育追求的是一个人全面的素养。
这种教育目标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非为将来获得报酬的技能或职业安排等。
因此,情感目标与教育的意义息息关联。
第三步: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探索、学习和实践,形成高效的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继续成长。
这种目标是任何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学生从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逐渐发展出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问题解决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知识的来源,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等。
总结: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了一种全面的教育模型,反映了教育理论的新兴趋势。
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利用这种目标分类架构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变得更加成功。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感悟
xx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感悟“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的学习及培训感悟:xxxxxx小学xx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了以下六个层面的内容(如图)。
虽然研修教材中对于每一类问题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科学、准确的阐述,并且也相应地给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范例。
但从我上一次培训的实效来看,在短时间内,学员对于每一类问题的特性很难理解透彻,一些学员认为这样的理论太过高深,从而直接导致学员在应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问题设计时,对于问题设计的“度”难以控制,设计出来的六个问题层次性不明晰,甚至出现了不同层面问题的交错出现的情况,无法体现出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思维关系。
如何帮助学员更轻松地、更准确地理顺六个层面的关系呢?我迫使自己静下心来,重新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去阅读教材中关于六类问题的解释。
我猛然发现,文句中的某些关键词能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再结合自己平常的教学经验,对于每一类问题所指向的目标、侧重点,问题与问题之间的上行关系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从培训效果看,这种提取关键词的方法的确为学员把握不同类别问题的特点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学员们普遍感到理解的思路由模糊变得清晰,感到对六个层面的理解由晦涩变得鲜明了。
我还感到,在学员自己设计问题之前,范例的支持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范例能将抽象化的理论变得直观化、具体化。
这些参训的学员都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在举例时,他们更愿意听到贴合教学实际的东西。
所以在指导学员参看教材中给出的范例之外,我还试图从小处着手,我从自己所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选取了一个很小的问题,并尝试利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了下面的问题设计。
知识: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领会:"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应用:你能利用找到的对应关系用方程法解答这道题吗?分析:这类问题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综合:对于这道题,你还有自己的解法吗?评价:在解决百分数的问题时,你认为方程法与算术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当我把自己的感悟与尝试与台下的学员老师们分享之后,下面响起了掌声。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读后感读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就像是在教育的大森林里捡到了一张神秘而实用的藏宝图。
一、初识宝藏图。
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成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这就像把教育这个大蛋糕切成了不同风味的几块。
认知领域里那些从低到高的层次,什么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简直就像游戏里的升级打怪路线。
就拿知识这一层来说,感觉像是在给学生的大脑里储存初始物资,就像游戏开始时给的基础装备一样。
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个啥,那是个啥,学生先把这些东西装进脑袋这个“小背包”里。
然后到了领会这一步,就像是让学生知道这些东西怎么用,有点像开始摸索基础装备的功能了。
二、探索中的惊喜。
当看到应用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就忍不住笑了。
这就好比是在游戏里,玩家已经知道了装备怎么用,开始拿着这些东西去打小怪了。
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里,就像游戏角色在不同的场景里使用技能。
分析这个层次呢,就像是在研究小怪的弱点,把知识拆开来看看哪块是最有用的。
而综合这一步,简直是在打造超级武器。
学生把不同的知识碎片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就像游戏里合成了超级厉害的装备。
最后的评价,就像是玩家打完一场游戏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打分,看看哪里打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在情感领域里,我发现这是在教学生如何在知识的海洋里做个有感情的“游泳者”。
从接受、反应到形成价值观,就像是学生从认识这个知识的“游泳池”,到在里面快乐地游来游去,最后爱上这个“游泳池”,还把在里面学到的关于美好、善良之类的价值观当成自己的游泳指南。
三、宝藏图的价值。
这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可太实用了。
对于老师来说,就像是有了一个详细的教学攻略。
老师可以根据这些层次,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在知识的世界里升级。
比如说,不会一下子就要求学生创造出一个超级复杂的东西,而是先让他们把基础的知识掌握好,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一样。
对于学生来说呢,也知道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到哪一步了。
卢布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后感
卢布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后感篇一卢布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后感最近读了卢布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哎呀妈呀,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你说这教育目标,以前咱就觉得能把知识学会,考试考个好成绩,就算是成功了。
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卢布姆把教育目标分得那叫一个细,从知道、领会到应用、分析,再到综合、评价,一层一层的,就像打怪升级一样。
我就在想,也许我们平常的学习太注重死记硬背了,就知道把那些公式、定理往脑子里塞,却没真正领会它们到底是啥意思。
这能行吗?肯定不行啊!比如说数学里的那些定理,光记住有啥用,得会用啊,得能在不同的题目里灵活运用才行。
再说说应用这一块,我们可能在课堂上学了个方法,觉得自己懂了,可一到实际生活中,就傻眼了。
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其实没真正掌握呢?我觉得很有可能!就像学了物理的浮力知识,那能解释为啥船能浮在水面上吗?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还有啊,分析这个层面,那可太重要了。
我们得学会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开来,看看里面到底是啥成分。
可我有时候就觉得自己脑子转不过弯来,难道是我太笨了?也许是我练习得还不够多?综合和评价就更难了,要把各种知识整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东西,还要能评价好坏。
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但难道因为不容易,我们就不去做了吗?总之,读了这本书,我是又兴奋又迷茫。
兴奋的是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迷茫的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真正把这些理论用到学习中去。
不过,我还是想试试,你们呢?篇二卢布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我读卢布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那些事儿。
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呢,这能有啥新鲜的?不就是讲教育目标嘛,能翻出什么花样来?可谁知道,读着读着,我就被它给“套牢”了!卢布姆把教育目标分得那叫一个清楚明白,就好像给我们学习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以前我学习,就是稀里糊涂的,觉得做完作业、考个高分就行。
但现在我明白了,知道知识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高手得能领会其中的深意,还能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出来。
心得体会-《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
它通过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理解,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提高了我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
首先,书中介绍了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
这三个目标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目标,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促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认知目标是教育的核心,是其他目标的基础。
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相对于认知目标来说更具有挑战性,但又是相互依存的。
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理解,我明白了教育不能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的传输,只有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同时,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设定和实施教育目标。
作者提出了设定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实例来说明如何落实目标。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学会了将教育目标具体化、可测量化,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最后,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以前,我更注重教育的结果和效果,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现在,我意识到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养。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著作,我相信它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读书心得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读书
记得在读教育硕士时,我们教授就推荐了这本书,但一直没有静下心认真阅读,直至参加了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研究》研究小组,才得以认真地通读全书。
也许是翻译过来的缘故,书中有些话语还是晦涩难懂,读得有点艰难,列举的案例多数也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经典之作,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较为权威的教育目标分类依据,我们国家教育领域里有很多理念与方法是借鉴于此。
我们目前使用的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对教学目标在用词和表述结构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类型:(1)理解的意义(或概念) (2) 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3)掌握 (4)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
其中,理解的意义(或概念)一般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1或C1中;通过(或经历) ,理解(或领悟、得出) 可归为理解概念性知识或理解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2或C2中;掌握可归为运用程序性知识或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类目即C3或B4中;会用(或会利用,能用) 进行可归为运用概念性知识或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类目即B3或C3中。
还有一种教学目标类型,我个人认为不能从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进行归类,如涉及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不能生硬地放入认知目标的框架中,如在操作实验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等等。
这类空泛含糊的目标并不适合进行归类。
由此,我个人觉得苏科版教学参考用书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涉及元认知知识的很少,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元认知知识的研究尚没有很好地贴近数学教学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实践工作者对元认知这种知识类型缺乏了解。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元认知不是以数学材料(如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认知对象,而是以数学认知过程(如解题过程、学习过程)为认知对象、以监控过程为目标的认知活动。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特别强调,要明确而不是隐含地陈述针对元认
知知识的目标,因为达成这方面的目标,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且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教师由知识的给予者转变为学习的推动者。
所以用清楚的语言将元认知知识描述出来并作为教学目标来加以设置和陈述,明确要求学生对学习活动、解题或思维活动进行反思,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主动学习、转变学习和教学方式的思想是非常一致的。
另外分析、评价、创造三种较复杂的认知过程与多种知识类型相结合而形成的目标由于涉及多种知识类型、多种认知过程,这类高级目标很难在单节新授课上体现,在单元目标上可以体现。
因为习惯问题,我们教师在陈述目标时,常偏爱使用知道了解领会掌握体会等词语,不同教师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常常不同,由此导致了目标含义的含糊。
在借鉴《修订版》明确教学目标思路的基础上,广州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谭国华对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陈述技术做了探索,主张教师在陈述目标时,仍采用他们一贯使用的了解掌握等词语,不过,对这些较为含糊的词语,用《修订版》的思想来严格界定。
这就是说,表面看来目标中使用的动词是教师所熟悉的,但其确切含义采用的却是《修订版》的界定。
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措施既实现了明确教学目标的意图,又照顾了我国教师在目标陈述上的习惯。
如对于教师目标陈述中常用的了解,用《修订版》的记忆 (包括再认与回忆)来解释;对于教师常用的理解,用《修订版》的理解 (具体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概括、推论、比较、说明七个类别)来解释;对于教师常用的掌握,用《修订版》的运用、分析、评价、创造来解释。
我个人认为很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有了这样一个分类表,教师可以更加深刻地思考教什么以及怎样教,而不是仅凭借经验想当然地撰写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