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准则阅读答案.doc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282b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c.png)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语文2024.01说明:1.本试卷共6页,计22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3题,第7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5分)学校开展“正值青春·奋斗当燃”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凝聚·青春力量】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8分)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激情、热血和无限可能。
青春是灿烂绽放的时刻。
(1)来自江苏高邮的小伙王琦获杭州亚运会男子链球冠军,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志存高远、自律自强、不断学习”的品质juān刻在心里。
青春是梦想追逐的时刻。
来自河北地方台的小伙杨旭获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金奖,他对主持艺术的热爱与追求,(2)不仅体现在细致入微的动作和(▲)的语调中,而且彰显于他永不满足的探索之心上,他说: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深厚,所以坚守。
青春是艰辛努力的时刻。
我们正值青春,尽管路途可能布满荆棘,但我们毫不气馁,勇往直前。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教训,(3)每一次努力都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定。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分)juān刻(▲)气馁(▲)2.写出横线(1)句子的主干。
(2分)▲3.填入横线(2)处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折不挠B.抑扬顿挫C.惟妙惟肖D.入木三分4.将横线(3)句子改为反问句,原句意思保持不变。
(2分)▲5.根据提示,完成默写。
(9分)青春荡漾激情与活力。
热爱自然,激情永存:春爱“(1)▲,浅草才能没马蹄”;夏思“(2)▲,芳草萋萋鹦鹉洲”;秋咏“树树皆秋色,(3)▲”;冬赞“亭亭山上松,(4)▲”。
易错点22文言文阅读之评价感悟(原卷版)
![易错点22文言文阅读之评价感悟(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89594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d.png)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易错点22 文言文阅读之评价感悟【典例分析】例:【2022·青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礼赞“三牛精神”: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愚公具有的“三牛”精神。
(任选其中一牛分析即可)【答案】结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内容,可见愚公并非是为了一己之利才移山的,愚公具有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三牛”精神是指“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作答时,结合文章内容,抓住体现愚公精神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示例一:结合“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内容可知,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具有“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示例二:结合“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致广大,尽精微(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致广大,尽精微(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4bfa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4.png)
作文主题训练--------致广大,尽精微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也曾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
可见,人生的路上,我们要做大事,这是我们的追求;但是想要成就大事,也不能忽视细微,忽视根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致广大而尽精微”语出《礼记·中庸》,意指通达广大之境而又极尽精微之处。
在习近平总书记所著的《之江新语》中,有一段文字对此作出形象的诠释;我们既要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头“象”,置于构建和谐社会全局这条“大船”上来定位和谋划。
同时,又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
以上论述对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
”在2021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
材料二: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战士们在一棵荷树下歇脚,他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有人说能看到江西,有人说能看到湖南。
毛泽东同志则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材料三:古人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至今已实现400余次发射,有人曾计算,假设火箭有5万个零部件,若要使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99%,那每个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则要达到99.9999999%。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79772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d.png)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2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
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àn()丽多彩……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
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____束缚,____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____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àn丽多彩停滞.不前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冲击扩充推行B.冲破扩充推行C.冲破扩展推动D.冲击扩展推动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
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
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又着新的高度和广度。
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
5.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6.想象力贵在独特。
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2024北京九年级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4北京九年级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2c18d3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02.png)
2024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4北京西城初三一模)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甲】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乙】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丙】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进尽忠.言/忠.之属也不求闻.达/卒获有所闻.B.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苟全性命/故不为苟.得也C.咨诹善道./行道.之人遂许先帝以驱驰./公将驰.之D.奉.命于危难之间/不知口体之奉.若.无兴德之言/心不若.余之专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猥自枉屈翻译:委屈自己,降低身份。
理解:体现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乙】斟酌损益翻译:权衡利弊得失。
理解:诸葛亮期望臣子们多考虑出师北伐的利弊。
【丙】察纳雅言翻译:明察接纳好听顺耳的言论。
理解:诸葛亮希望刘禅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3.根据选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
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②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④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选自《三国志》)材料二主簿杨颙(yóng)谏曰:“……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孔明泣曰:“吾非不知。
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 附答案
![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2f3d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f.png)
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给生活添一份诗意潘悦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
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日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提出“古诗鉴赏有没有答案”的疑问。
②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
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独特魅力。
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讲求用雅致凝练的语言实现抒情表义,含义深长的同时又追求音韵协调,朗朗上口,易于记诵。
看到大雪纷飞,写下“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银装素裹,感慨“千树万树梨花开”;赞誉瀑布奇观,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也会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满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这些千古流传的诗歌以其意象、哲理和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韵味悠长,成为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③“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歌也是人的情感意志的表达载体。
古人将人生体验、生命思考、事物观察凝聚到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世界。
相似的生命经验,促使今人与古人在情感与思想上同频共振:阅读时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间进发出激励人心的力量,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卓绝,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超然……每读及这些诗句,就更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
一时的挫折便显得不再难以逾越。
④今天,身处现代文明的快节奏中,那些亲近自然、缘事而发的诗句,能让人逸兴遣怀,为人生掬一捧清泉。
留心夏季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流连秋日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充满趣味的“闲看儿童捉柳花”,体现境界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借助诗歌,人们得以跳出日常的琐碎,凝视自然的神奇,发掘自我的诗心,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学生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b21b7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0.png)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2024·北京·中考真题)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隶而从者”中的“从”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从头至尾B.择善而从C.从长计议D.从天而降2.对“其境过清”中“境”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A.溪水时隐时现,溪岸交错不齐,渺远不见源头。
B.竹子树木丛生,枝叶茂密繁多,环绕小潭四周。
C.地处荒僻之野,平时没有人来,环境寂静寥落。
D.小潭清幽深邃,风光明媚可爱,空气清爽宜人。
3.根据《小石潭记》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二十五,游里湖,登放鹤亭,旋泊西泠桥。
登岸步入西村,隔岸望孤山后。
朱阑傍水,翠幕垂窗,古楼覆屋,小艇系门。
余乃悦其幽寂,呼舟对渡,果佳境也。
(取材于浦访君《游明圣湖日记》)“隔”,产生距离,引发好奇。
柳宗元隔竹听声,小石潭水声“如鸣佩环”,他“心乐之”,于是“①”,探看小潭全貌;浦枋君隔岸观景,孤山后景色秀丽,色彩斑斓,他“悦其幽寂”,于是“②”,得以欣赏“佳境”。
(2024·天津·中考真题)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3b493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0.png)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策.之不以其道(3)执策而临.之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022·天津)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B.则素湍.绿潭湍:急流C.良.多趣味良:甚,很D.林寒涧肃.肃:严肃,严厉4.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B.至于夏水襄陵C.清荣峻茂D.空谷传响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②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a587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3.png)
泸州市江阳区2022-2023 学年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卷。
第1卷第1 至 7页,第II卷第7至8页。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余各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
(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作答1~3题。
(10分)文化让城市更美好范恒山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要动能,既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也是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
文化是决定城市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推动城市发展必须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
②文化体现着区域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化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城市必然有着有力的文化支撑。
文化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充分供给。
相对于一般城市,中心城市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城市群中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文化建设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推动城市文化建设,要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③传承城市传统风貌和文化多样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鲜明文化特色。
注重吸收传统建筑的养分,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厚重的城市文化积淀,体现独特的风格和品位,展示优美的城市形象。
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自信和精神气质;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思想觉悟,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摒弃低俗、注重内涵,不断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6)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6)](https://img.taocdn.com/s3/m/792cd46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b.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分,(2)~(5)每小题2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4.在艰苦的求学过程中,宋濂能做到“他的这种精神也充分体现了《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求知境界。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或许是长春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huái ①太久,一登上长春的舞台,渐次蔓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豪放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②( )的__③__之后没几天,绿意弥漫在长春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__④__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湖岸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湖面增添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荷叶田田、蒹葭苍苍,给长春的绿带来了几分古典的诗韵。
(摘编自2022年1月20日《长春日报》)(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3)“草木葱茏”“大街小巷”的短语类型分别是( )A.并列短语主谓短语B.主谓短语并列短语C.偏正短语动宾短语D.主谓短语偏正短语(4)下列语句中与“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一句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陈毅《梅岭三章》)B.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断章》)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D.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19:鱼我所欲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能力拓展训练(解析版)
![19:鱼我所欲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能力拓展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8eab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3.png)
19:鱼我所欲也一、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公将鼓之.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宁以.吾身代友人命皆以.美于徐公D.贼既至,谓.巨伯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1)选文甲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则,请你概括出来。
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准则的理解。
(2)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文中找出一整句原文.....,加以证明。
【答案】1.B 2.(1)生命也是我所想要(喜爱)的,我所想要(喜爱)的还有比生命更厉害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
(2)于是撤军回去,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
3.远来相视/ 子令吾去/ 败义以求生4.(1)准则:舍生取义理解:生命是珍贵的,当面对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要坚守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
人生准则阅读答案
![人生准则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400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b.png)
人生准则阅读答案人生各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每个人的经历和遭遇也都不尽相同。
然而,无论是谁,都需要一些准则来引导自己走好人生的路程。
阅读人生准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在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所理解的人生准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坚持自我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它们代表着我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
这些价值观和信仰是我们坚持和生活的力量源泉。
无论何时,你都应该在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并坚定地相信它们。
同时,你也要尊重别人的想法和信仰,并与之和平共处。
第二,学会坚持。
人生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坚持,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
我们不能对困难和挑战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坚持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力,但它也是锻炼我们的机会。
如果你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你的人生将会更为充实。
第三,为别人着想。
人生中,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而生活,我们也要为别人着想。
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但是你应该尝试去理解和关心别人。
通过为别人着想,你也会获得成长和幸福的感觉。
第四,拥抱变化。
世界和生活都是不可预知的,面对变化,我们需要适应和调整。
我们应该排除那些束缚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模式,去接受新事物并寻求新的机遇。
拥抱变化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它也有助于推动世界和社会的进步。
第五,保持积极心态。
人的思想和情感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巨大。
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
当困难来临时,我们应该用宽容和包容心态去面对,不要轻易放弃和失落。
积极的态度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生准则是践行生活的方式和方法。
这些准则并不是死板的规则,而是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生活的标志。
当我们能够理解这些准则并将其贯彻到实践中,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精彩。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1ec6368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08.png)
16分
第5段、《邠州建学记》
维传》(节选)
(节选)(均为范仲淹作品)
2025版
语文
甘肃专版
课内外比较:《湖心亭看
课内外比较:《爱莲说》与
2022
17分 雪》与《游高梁桥记》
《芙蕖》
(节选)
12分
课内外比较:《送东阳马
课内外比较:《记承天寺夜
2021
17分 生序》(第3段)与《与徐
游》与《龙井题名记》
2025版
语文
甘肃专版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 任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语文
甘肃专版
【乙文参考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年少时的岳飞就有气节, 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 秋》、孙膑吴起的兵法。天生有惊人的力量,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 开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周同 的所有本领,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 墓前摆上供品祭奠。他父亲认为儿子为人仁义,说:“如果你将来能够为 国家效力,应该会为国家、为正义而献身吧!”
2025版
语文
甘肃专版
年份
省卷 考查篇目
分值
兰州 考查篇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值
课内外比较:《富贵不能淫》 课内外比较:《出师表》
2024 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 17分 (第6~7段)与《岳飞传》
2024高考作文备考----二元辩证类标杆作文
![2024高考作文备考----二元辩证类标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5b8ec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9.png)
2024高考作文备考----二元辩证类标杆作文0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老师拿着一杯水,说:“这杯水只有二百克,你们能将它端在手中多久?”很多同学都笑了,二百克而已,拿久了又会怎样!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
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
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这杯水的重量很轻,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
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你老是把弦绷得紧紧的,弓会很容易折断;但如果你把它放松了,要使用时就能项用。
”西班牙哲学家格拉西安说:“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负重和减重”或“增压和减压”进行辨析,结合材料含意和现实生活,写一篇在高三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和同学交流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卷面工整、字迹清晰。
【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叙事性和名言引语式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材料一具有隐喻性和哲理性,要求我们能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此及彼,联系现实悟道理。
装二百克水的杯子喻指看似并不重的压力,长时间拿杯子指的是长时间承受这种压力,结果是承受不了。
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承担的压力,调整好状态,才能拿得更久,走得更远。
联系现实,可发现当前“双减政策”“内卷”“鸡娃”等一系列新政策和新名词,都是社会对压力的思考与调整,面对这种种压力,应懂得适当放下,否则会让人身心俱疲。
材料二是名言警句材料,柏拉图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说明“减压”方能游刃有余。
格拉西安强调了“负重”的重要性,他认为负重方能成就美好。
老师、柏拉图和格拉西安的观点看似不同,实际上,是在不同情境下面对人生压力的态度,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人生应承受压力,这是不容否认的,但应适当减压才能更好的承受压力。
守住心灵的高度阅读题答案
![守住心灵的高度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d8ad702020740bf1e9b23.png)
守住心灵的高度阅读题答案①孙天帅是珠海市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
平日里,他目睹了韩国老板对工人们的种种刁难和侮辱,内心极为愤怒。
当那个韩国老板责骂一个因极度疲劳而睡着的女工,甚至令所有工人统统跪下时,只有他拒绝下跪,一个人直直地站着。
孙天帅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节,更体现了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豪迈气概。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强权与暴力面前不屈服,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②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就是说要守住心灵的高度。
③霍英东,在中国的政界、商界、体育界声名显赫。
他从小吃苦,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产。
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心公益,多年来为社会捐款多达200亿元。
他说过一句话:“有钱,是上天赐给你做善事的机会。
”霍英东是商界的精英,是精神上的富翁,更是守住心灵高度的楷模。
然而有人却在金钱、荣誉面前,暴露出丑陋的人性。
陕西农民周正龙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制造了哄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大量拨款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荣誉。
对名利的追逐让他们忘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他们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④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生命诠释了理想。
屈原出身贵族,在楚国本来有着较高的地位,生活无忧,但是在“举世皆醉”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真理面前挺身而出,即使被放逐,也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
虽然他的生命随着汩汩流淌的汨罗江水一同远去,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令人敬仰,他也成为中国人的光辉榜样,只有那些自觉地把自己生命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⑤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雄厚的资本和健康的心态。
在风靡欧洲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美丽的中国女孩李娜,历经多场苦战,横扫众多欧洲劲敌,杀入冠亚军决赛。
万众瞩目之下,她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意大利网坛老将斯齐亚沃尼。
2023-2024学年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e43a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5.png)
2023-2024学年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需要创造,创造文化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文化名人;而文化的载体是作品,尤其是传诵不衰的不朽名篇。
翻开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等,无论是战国时的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一连串永不忘怀的文化名人和光耀夺目的名篇巨著。
在当代,同样需要培养文化名人,需要名篇巨著,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的士,主要是儒家讲的君子,应该是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人。
无论是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教,任重而道远”,还是吕氏春秋中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都是对士的要求。
这种要求表现在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中。
一篇《岳阳楼记》,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无论在文化上和人格上都足以垂范后世。
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把读书人的责任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但不同领域各有特点。
技术领域,创造性表现为发明,新工具取代旧工具,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科学领域,表现为发现,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
其进步方式不是取代,而是新领域的拓展和新原理新规律的发现。
文化的创造性,既不是取代,也不是新规律的发现,而是原有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转化。
恩格斯充分理解文化传承的这个特点,他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
专题33鱼我所欲也-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33鱼我所欲也-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cf72bd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a.png)
专题33 鱼我所欲也(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上》【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论语·里仁》【注释】①恶(wū)乎:怎样。
②造次:急促、仓猝。
③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其人舍.然大喜B.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②上使.外将兵D.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为是其智弗若与.C.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为.人谋而不忠乎D.①不以.其道得之②策之不以.其道3.与【甲】文中“鱼,我所欲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准则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了一家医院里。
商人焦急万分,亲自连夜去找。
因为皮包内不仅有10万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的市场信息。
当商人赶到那家医院时,他一眼就看到了,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根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瘦弱女孩。
在她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他丢失的那个皮包。
原来,这个叫希亚达的女孩,是来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
相依为命的娘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药费。
晚上,无能为力的希亚达在医院走廊里徘徊。
突然,一个女人经过走廊时腋下的一个皮包掉在了地上。
希亚过走过去捡起皮包,急忙追出门外,那位女士却上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了。
希亚达回到病房,当打开那个皮包时,娘俩都被里面成沓的钞票惊呆了。
妈妈让希亚达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丢皮包的人回来取。
妈妈说,人的一生最该做的就是帮助别人,最不应该的是贪图不义之财,见财忘义。
虽然商人尽了最大的努力,希亚达的妈妈还是抛下孤苦伶仃的女儿死了。
而她们母女俩不仅帮商人挽回了10万元的损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复得的市场信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
被商人扶养的希亚达读完大学就协助富翁料理商务。
富翁临危之际,留下一份令人惊奇的遗嘱:
在我认识希亚达母女之前我就已经很有钱了。
可当我站在贫病交加生命垂危却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时,我发现她们最富有,因为她们恪守着至高无上的人生准则,这正是我作为商人最
缺少的。
我的钱几乎都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得来的。
是她们使我领悟到了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品行。
我收养希亚达既不为知恩图报,也不是出于同情,而是请她当我做人的楷模。
有她在我的身边,我会时刻铭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
我死后,我的亿万资产全部留给希亚达继承。
这不是馈赠,而是为了我的事业能更加辉煌昌盛。
富翁的儿子看完父亲的遗嘱,毫不犹豫地在财产继承协议书上签了字:我同意希亚达继承父亲的全部资产。
只请求希亚达能做我的夫人。
希亚达看完富翁儿子的签字,略一沉吟,也提笔签了字:我全部接受先辈留下的——包括他的儿子。
(选自《百花》)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3自然段的大意。
2、第2 自然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
.
3、你认为富翁决定把全部财产留给希亚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读了全文,你认为“人生准则”是什么?
.
5、下面两题,任选其中一小题作答。
(1)假如你是希亚达,会接受富翁的遗嘱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富翁的儿子,会同意父亲的遗嘱吗?为什么?.
答案:
1、贫寒的希亚达在医院捡到皮包还给商人。
2、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女孩家境的贫寒
3、希亚达的高尚品质会使富翁的家业更加辉煌。
4、人的一生最该做的就是帮助别人,最不应该的是贪图不义之财,见财忘义。
5、略。
返回查字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