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教案doc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3. 了解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4. 能够描述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3. 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三、教学难点1. 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的介绍。
2. 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2.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
2. 多媒体课件。
3. 中国旅游地图。
六、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大致位置,并回顾一下中国的边界国家。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有什么样的影响。
Step 2 自然地理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等。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Step 3 重要旅游景点介绍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例如:长城、故宫、兵马俑、西湖、九寨沟等。
让学生了解这些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旅游信息。
Step 4 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例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等。
并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最想去旅游的地方,并给出理由。
Step 5 活动设计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小组内互相分享。
要求学生在小组报告中包括景点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旅游注意事项等。
Step 6 总结和评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回答,检查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延伸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并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项目,例如攻读中国旅游地理文章、制作中国旅游宣传海报等。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孩子们将能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主要旅游地点,同时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等。
3. 熟悉并能够描述中国的主要旅游地点。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主要旅游地点。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图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中国的不同地貌和旅游地点。
3. 文字材料,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景点。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位置和边界,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接壤关系。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中国的地理位置。
第二步:地理特点(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和气候。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山脉、平原、河流等地貌特点,并交流讨论这些地貌特点对中国人民和发展的影响。
第三步:主要旅游地点(30分钟)教师给学生介绍中国的主要旅游地点,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知名度高的景点进行介绍,比如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西湖等。
教师可以讲解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特色风景,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第四步: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旅游地点,在小组内合作,收集有关该地点的更多信息,并准备一个短暂的口头报告。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包括地理特点、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等。
第五步: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选择的旅游地点,并分享他们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在听取其他小组的报告后进行总结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中国地理和旅游的认识和感受。
扩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写一篇关于中国一个旅游地点的短文的作业,要求他们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该地点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个人体验。
2. 学生可以在课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旅游地点,通过网上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地点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并制作一份简单的展示材料。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各种自然景观。
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中国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接壤,包括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
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东亚的交通枢纽,也为旅游提供了便利。
二、自然景观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草原、沙漠等。
其中,中国的山脉是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中国有五大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和秦岭山脉。
这些山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壮丽的自然风景,也成为了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如长江、黄河和珠江。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沿着长江,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和文化遗址,如三峡、峨眉山和九寨沟等。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西湖、鄱阳湖和青海湖等。
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位于杭州市,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三、人文景观除了自然景观,中国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中国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和成都等。
这些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故宫,以及著名的长城和天安门广场。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国际金融中心,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的购物街区。
西安是中国古代的首都,有着世界著名的兵马俑和古城墙。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以其美食和可爱的大熊猫而闻名。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古镇和古村落,如丽江、乌镇和周庄等。
这些地方保存着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国旅游地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等。
2.了解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并能够分辨其所属的地理区域。
3.提高学生对中国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旅游兴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中国的气候条件和影响。
3.中国的主要旅游地区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热身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地理位置,并向学生提问,中国的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有什么影响?2.观察探究:教师将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三个方面,观察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
3.学习知识:a.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背景。
例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陆地面积较大,南北跨度广,东西相对狭窄;中国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和台地等。
b.气候条件和影响: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气候条件,包括季风气候、干湿气候、寒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例如,南方的雨季适宜观赏瀑布和溪流,北方的寒冷冬季适宜观赏冰雪景观。
c.主要旅游地区及其特点: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主要旅游地区,包括北方的北京、西安、南方的上海、杭州、西南的成都、云南等,并结合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这些地区的美景和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这些旅游地区的地理特点,例如,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成都以美食和熊猫闻名等。
4.进一步发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的旅游资源如何与地理特点相互关联,并请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触动。
5.综合应用:教师设计旅游线路图,包括中国的北方、南方、西南三个地理区域,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将不同的旅游景点标记在地图上,并解释其所属地理区域。
6.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以及旅游资源与地理特点的关系。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一章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一章第一章中国旅游地理产生及发展概况第一节掌握旅游地理学概况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旅游地理学是伴随着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旅行游览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旅游地理学是指观光旅游而言,旅游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
二、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1.地理学科属性旅游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它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
首先,鉴于对旅游者、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的地理研究都是与人类的文化活动紧密相连,采用地理学二分法,将其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比较符合实际。
其次,旅游业又是一项经济产业,可视为经济地理学,属于服务行业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最后,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研究与自然地理学密不可分。
2.应用学科属性旅游地理学是为了适应大众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学科,着重强调应用课题的针对性、具体性和技术性,为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际需要服务。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应用旅游范围很广,开展以区域旅游开发为中心的应用课题研究,并在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旅游地的规划手段、旅游容量的估算、旅游量的测定与预报、旅游企业的发展与布局、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等方面还可拓宽其研究的内容。
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对整体性区域旅游开发与经营,各旅游分支行业、企业的发展与布局及具体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服务,以及对个体旅游者和旅游从业者的实用价值,决定了它应用学科的属性。
3.边缘学科属性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多种地理问题,目的是正确评价与开发我国的旅游资源,为建设旅游景区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旅游地理学又属于地理学与旅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三、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任务与内容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在对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评价旅游资源,确定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旅游流预测,分析旅游通道的可达性,综合评价趣味和区域条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进行旅游区划,研究和制订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出旅游地图及分析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3.培养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的知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
教学难点:1.对中国旅游地地理位置的理解和记忆;2.对中国旅游资源特色的理解和领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去过的旅游地,介绍这些地方的特点和自然景观。
2.提问: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旅游地吗?大家都听说过哪些?二、知识讲授(10分钟)1.讲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中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在全国各地;2.介绍中国旅游资源的特色:山水之美、历史古迹、民俗文化等。
三、探究互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著名旅游地,进行研究和介绍;2.每组介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特点;3.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总结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归纳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请学生自主查询一些未涉及到的中国著名旅游地,并进行简要介绍;2.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自己对旅游地的印象和心得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请学生回家整理自己查询的旅游地信息,写一份旅游攻略并提交;2.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图片等形式,丰富自己的作品。
板书设计:注意事项:1.教学过程中可适量添加小游戏、图片展示等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2.为方便学生记忆,可以准备一些中国旅游地的图片和地理位置标注图;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版)各章教学教案(中职教育).doc
教学课题绪论第一节旅游地理学概述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旅游地理学的历史和概念,熟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教学重点: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授课课:2学时一、旅游地理学的历史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在《地理评论》上发表《娱乐活动与十•地利用关系》一文,被认为是旅游地理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旅游地理学的诞生。
我国旅游地理的历史:“地理” 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屮;《山海经》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地理方面的典籍。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游记是《穆天子传》,记述了西周时期周穆王西游的情景。
二、旅游地理学的概念旅游地理学就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的旅行游览、疗养娱乐活动与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Z间相关规律的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
三、旅游地理学得研究对象及内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一切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内容:1、旅游资源的研究;2、旅游客源的研究;3、旅游区划的研究;4、旅游规划的制定;5、旅游影响的研究;6、旅游信息的研究。
教学课题第二节旅游资源概述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概念;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熟悉旅游资源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国家标准评价法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区分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国家标准评价法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方式讲授教学过程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1.①定义:(屮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②旅游资源:□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唯物和因索。
我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从原生性为主的观光型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
(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且一页地域颁规律。
(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
(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交性强,文化资源丰富。
旅游地理教案.doc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第一章绪论
一、旅游地理的内容和学习目的
二、旅游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三、我国的主要旅游胜地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
新
授
说明本学期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旅游地理的内容和学习目的
(一)旅游地理的内容
(二)学习旅游地理的目的
4、大同市
5、北岳恒山及佛教名山五台山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更新、补充内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第二章:黄河中下游旅游区(3)
一、西岳华山
二、延安市
三、太原市
四、大同市
五、北岳恒山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
新
授
提问:
简述外八庙概况
第二章:黄河中下游旅游区(3)
一、西岳华山
1、位置:陕西省华阴县
2、海拔:2160M
特点:幽
悬空寺
课后作业:复习准备默写
课题序号
9
授课班级
旅英08(1)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4)
教学目的
1、五台山:
2、平遥古城:城墙、老街、镇国寺、双林寺、“日升昌”票号、平遥漆器
3、洛阳市:白马寺、关林、龙门石窟
4、三门峡:人门、神门、鬼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更新、补充内容
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
2、气候: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主题: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了解中国的地貌特点和主要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3. 了解中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特点。
4. 了解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地理位置。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a.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陆地向东南延伸,濒临太平洋。
b. 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2. 中国的地貌特点和主要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a. 地貌特点:中国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沙漠等多种地貌类型。
b. 主要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三峡、黄山、长白山等。
c.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西江等。
3. 中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特点a.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凉爽。
b.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
c. 西部气候:干旱高寒,气温差异大。
4. 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地理位置a.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首都,有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著名景点。
b.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有外滩、东方明珠塔等著名景点。
c. 西安:位于华夏平原,是古代中国的首府,有兵马俑、华清池等著名景点。
d.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有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九寨沟等著名景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和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
2. 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3. 讲解中国的地貌特点和主要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4. 讲解中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特点。
5. 介绍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地理位置,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6. 小结:复习教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7. 练习:给学生分发练习题,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8. 作业:布置与本课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游记或制作一份旅游宣传海报。
四、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和相关图片。
2. 教学PPT或课件。
3.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地理的概况,掌握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要素;(2)掌握中国的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3)了解中国的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地理分布。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地理的热爱和探索欲望;(2)培养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和认识;(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
三、教学难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中国的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地理分布。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互动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中国地理概况,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中国地理概况介绍中国地理的概况,包括中国的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特点。
(2)中国的主要山脉介绍中国的主要山脉,包括昆仑山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大别山脉等。
(3)中国的主要河流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4)中国的主要湖泊介绍中国的主要湖泊,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
(5)中国的主要海洋介绍中国的主要海洋,包括东海、南海、黄海等。
(6)中国的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介绍中国的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包括北京的故宫、长城,上海的外滩、迪士尼乐园,西安的兵马俑等。
(7)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介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旅游业的规模、增长速度、旅游消费等方面的情况。
(8)中国的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地理分布介绍中国的人口、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地理分布,包括汉族、少数民族的比例和分布情况,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
3. 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就中国地理概况、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独立��能力。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2016~2017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主讲教师:陈甜【课题】课程介绍第1节【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2.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难点:掌握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年问候二、安全教育三、课堂纪律四、课程介绍课件展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主要内容:旅游者的研究;旅游资源的研究;旅游业的研究;旅游信息与地图的研究;旅游区划的研究。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及方法:1、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目的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树立较强的空间地域意识,树立环保意识,激发爱国热情,成为具有现代服务于管理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方法案例一:西安与桂林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特色导出对比分析法案例二:某地旅游地图认识导出地图辅助学习法案例三:分析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案例四:学生谈旅游的收获导出实地考察法案例五:获取信息的方式导出多媒体辅助学习法【课题】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着名景区—山东省第2-3节【教学目标】1.了解山东省概况2.掌握山东省主要游览地及着名景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山东省概况、主要游览地及着名景区难点:运用本节课知识设计旅游线路和模拟导游【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立疑激趣这里是“孔孟之乡”,这里有“泉城”、“海滨山城”、“世界风筝之都”,图片展示,猜猜这是中国的哪个省?导入新课新授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着名景区—山东省一、概况出示山东省地图,展示图片,总结知识点,学生现场导游,讲解山东省概况。
二、主要游览地及着名景区1.济南(省会)同学们看过《环珠格格》吗?紫薇格格的母亲与皇帝是在哪里相遇的呢?导入新知识分组探究,总结济南的知识点,列表展示展示趵突泉的图片,感受天下第一泉的气势。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中国旅游地理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
2. 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
2. 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1. 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 学生实际操作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旅游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旅游地图。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旅游地图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结合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讲解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
重点讲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问题。
例如,分析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探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就某一旅游资源进行讨论,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旅游设施等方面分析该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和不足。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就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评价。
三、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目可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四、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可包括完成旅游地图绘制、搜集相关旅游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合作交流等方面。
4. 课堂练习:批改学生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旅游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5.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地方特色旅游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的特色旅游项目,如云南的丽江古城、四川的九寨沟、江苏的周庄古镇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特色和文化内涵。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国旅游地理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
2. 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旅游景点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特点。
2. 中国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图,引起学生对我国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的兴趣。
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中国的哪些旅游胜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3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包括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可以采用讲解、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的旅游之美。
在介绍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旅游景点,增加互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西安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3. 实践与应用(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践性任务,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包括景点选择、交通方式、住宿安排等。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地图等工具,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考察。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中国的地理特点、旅游资源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对旅游地理的看法,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
三、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中国旅游地图,标注出他们最感兴趣的旅游景点。
2. 写一篇关于中国某个旅游景点的介绍文章,包括景点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旅游价值等。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如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成果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国旅游地理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
2. 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学生对中国旅游景点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
2. 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3. 进行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
2. 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
3. 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特点。
2. 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3. 展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西湖等,并介绍其特色。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旅游景点的了解和体验。
5. 总结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如如何选择旅游目的地、如何规划旅游行程等。
二、教学评价评价方法:1. 小组讨论和分享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的反馈和总结。
评价内容:1. 学生对中国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的认识和了解。
3. 学生对旅游地理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延伸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
2.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中国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享。
延伸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2. 提高学生对中国旅游景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和相关旅游地图。
2. 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和视频。
3. 旅游地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程度。
2.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 收集和整理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道具和材料。
4. 安排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的时间和地点。
(完整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评价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二、关于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1、概念
2、分类:①自然旅游资源,②人文旅游资源
(六)旅游资源特点
1、地域性2、综合性3、永续利用性4、无可代替性
(七)旅游资源评价
1、评价标准:①美学价值②历史价值③文化价值④科学价值⑤环境容量⑥组合状况⑦开发条件⑧适应范围
小结:什么是
小结:对各种气象景观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精神。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9周第3、4节
课次
14
授课方式
理论、讨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三节:动植物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动植物与旅游关系和我国动物旅游资源概况,熟悉珍禽异兽和著名野生动物栖息地,熟悉我国珍稀植物种类,熟悉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6周第1、2节
课次
9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二、四大佛山
三、道教名山
四、风景名山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四大佛山的位置及主要名胜,熟悉道教名山的名称,掌握黄山四绝,熟悉庐山位置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四大佛山的位置及主要名胜,黄山四绝,道教名山的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8周第1、2节
课次
1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三节:湖泊旅游资源
第四节:涌泉与瀑布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我国湖泊概况,掌握重点旅游湖泊,了解泉的类型,熟悉在我国分布、名泉与泉城。掌握三大瀑布、著名山岳瀑布名称位置。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授课教师——杨宏吉第二章:旅游与地理环境第一节:旅游者与地理环境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旅游者、能够阐述旅游者的特点、产生的背景2、通过对旅游者特征分析能够判断旅游者选择什么样的旅游地重点、难点:旅游者产生的背景、旅游决策课时:第一课时内容提要:第一节:旅游者与地理环境一、旅游者特点:异地性、闲暇性、享受性、消费性、地域性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1、自然地理背景: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等要素的综合2、文化地理背景:生活方式、各种传统行为等3、经济地理背景:经济发达、经济不发达4、环境质量背景: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三、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旅游客流1、决策:原则——最大效益原则步骤——确认旅游需求、搜集旅游信息、对比评价同类旅游地影响因素——感知因素、旅游偏好2、旅游客流的分布规律(1)影响旅游客流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旅游者因素旅游资源因素旅游交通因素旅游接待因素经济因素(2)旅游客流的分布规律A 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B 流向较近的国家和地区C 流向风景名胜地区D 流向政治经济中心复习思考题、作业:结合自己谈谈做为旅游者对旅游的兴趣。
课后小结:第二节: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
2、能够对某地旅游资源做初步分析和评价。
重点、难点: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标准课时:第二课时内容提要:第二节: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一、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和实施旅游行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总和。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一:按旅游资源本身属性和成因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岩石圈——地貌类、地质类等水圈——江、河、湖、瀑、泉、海等大气圈——天气、气候、气象生物圈——动物、植物(2)、人文旅游资源:历史古迹、风俗民情、宗教、博物馆、城市风貌、游乐场第二:按旅游资源市场特征和开发状况分类第三: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来分类三、旅游资源的评价:1、评价内容:自身评价、开发评价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2、评价标准:历史意义、美学意义、科学意义、环境容量组合状况、适应范围、开发条件、相关因素复习思考题、作业:1、旅游资源的概念2、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
中国旅游地理.doc
3、在庐山视频里,你了解到庐山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4、请摘抄视频中提到的关于庐山的古诗词:
5、我的课堂收获:在课堂上,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的展示,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信息,快写在下面吧!
课后作业:导游词、交通
1、根据本小组的工作任务,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编写一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庐山导游词,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情境二:旅游结束后,在旅游车上讲解
1、对刚才的旅游进行总结
2、突出名山某一方面的特色
如四大佛教名山中,可以讲解每座山主奉菩萨的故事
五岳名山中,可以讲解每座山的特点,及其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
对比教学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
思考
总结
回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互学习
总结
交互学习
总结
分组成果展示
分组汇报实施任务的过程(小组成员、分工等),分组讲解
议一议
根据前面所学习的中国五岳名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请同学们总结出如果讲解名山景点,应该把握哪些要点。
情境一:游名山之前在旅游车上进行的讲解
情境二:旅游结束后,在旅游车上讲解
教师总结:
情境一:游名山之前在旅游车上进行的讲解
1、名山概况(地理位置、主要气候、山名由来、历史上的名人轶事)
2、特色介绍(风景特色、主要特产)
教研组长签字
教务处签字
项目三:认识中国名山
任务3:话说庐山
班级:
小组:
姓名:
日期:
我的任务
项目名称
认识中国名山
任务3
话说庐山
工作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庐山的地理概况及风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小结: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好中国旅游地理很重要,对学生将来的从业也很重要。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2 周 第 1、2 节
课次
3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二、关于旅游资源
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四)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旅游资源特点。熟悉旅游资源评价。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资源赏析。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意义。
2、具体评价方法:①定性评价②定量评价
(八)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五) 旅游资源赏析
1、旅游资源美感分析
2、如何欣赏旅游资源
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一)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
(二)中国旅游地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意义
讲授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对旅游资源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1 周 第 1、2 节
课次
1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一部分:绪论
一、关于旅游地理学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了解形成与发展。了解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地理学概念
教学难点:学科性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评价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二、关于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1、概念
2、分类:①自然旅游资源,②人文旅游资源
(六)旅游资源特点
1、地域性 2、综合性 3、永续利用性 4、无可代替性
(七)旅游资源评价
1、评价标准:①美学价值②历史价值③文化价值④科学价值⑤环境容量⑥组合状况⑦开发条件⑧适应范围
一、花岗岩地貌
二、岩溶地貌.
教学目的、要求:熟悉花岗岩地貌概念,了解其分布、成因、特点;掌握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难点: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花岗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关于旅游地理学
(四)旅游地理学学习目的和方法
1、学习目的:
1.旅游业的需要
2.旅游专业的需要
3.旅游从业需要
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
2、学习方法:
:①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
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讲授与讨论结合
多媒体
作业和思考题:
1、为什么学习中国旅游地理要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为什么要
二、岩溶地貌.
(一)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主要类型:①峰林②溶洞
(二)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1、桂林山水
2、路南石林
3、主要溶洞.
讲授为主,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岩溶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
小结:
小结:结合图片直观教学对于掌握各种地貌特点很有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1 周 第 3、4 节
课次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绪论、一、关于旅游地理学
(四)旅游地理学学习目的和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旅游地理学学习目的和方法,熟悉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
教学难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小结:
小结:完成绪论教学,这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入门知识,一定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3 周 第 1、2 节
课次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
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熟悉我国地形特点 ,了解 地形差异和开发现状及前景。
五、流纹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主要景点
六、丹霞地貌
(一)成因与特点
(二)在我国的分布
七、其他地貌简介
讲授为主
多媒体教学
看风光片直观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什么是熔岩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
2、以武夷山为例,说说丹霞地貌的特点。
小结:
小结:注意各种地貌特点、成因的对比。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一、我国地貌特点是什么?对旅游有何影响?
小结:
小结:此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中国地理基础,所以要督促学生复习中学的内容,更要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3 周 第 3、4 节
课次
5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关于旅游地理学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1、概念
2、形成与发展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
2、主要内容
(三)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
1、边缘性
2、应用性
讲授为主
多媒体
作业和思考题:
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小结:
小结:这是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入门知识,所以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第 4 周 第1、2 节
课次
6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三、熔岩地貌 四、海岸地貌 五、流纹岩地貌 六、丹霞地貌
七、其他地貌简介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熟悉其分布,掌握海岸地貌分类,了解分布,熟悉流纹岩地貌、丹霞地貌成因与分布,了解其他地貌。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海岸地貌分类
教学难点:流纹岩地貌、丹霞地貌成因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三、熔岩地貌
(一)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类型:火山锥、堰塞湖、火口湖、熔岩台地、熔岩隧道、“地下森林”
(二)在我国典型分布
1、东北地区2、云南腾冲3、台湾大屯
四、海岸地貌
(一)海岸地貌分类
1、山地海洋2、平原海岸3、生物海岸
(二)我国海岸地貌分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开发现状及前景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
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
一、类型复杂多样
(一)我国地形特点
(二)主要地形区
二、地形差异大
三、开发现状及前景
(一)开发历史悠久.历来是旅游资源之重点
(二)精品倍出.居世界重要地位
(三)开发前景广阔
授课时间
第 5 周 第1、2节
课次
7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三节:中国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