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全国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生观解析
真题示例
2.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 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生的品行发展 C.学生的知识习得 D.学生的身心健康
【答案】A
真题示例
3.对右图教师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注重教育公平 B.注重有教无类 C.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D.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②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潜能的,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现在的状态, 对学生下定义,而应该放眼未来,并为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而作出 努力。 ③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班级中的 “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 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他需 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 态……有老师建议她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 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 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 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 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 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当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 作业中另辟蹊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关“学生观”考点——万能模板
错误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 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 学生。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024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2024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 新课改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过程,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学生观。
1.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 学生是发展的人。
-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互补性要求教育要长善救失;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简述学生观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简述学生观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内涵为: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摘要: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观是指学生对待学习、成长和发展的态度和观念。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强调的是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教育实践中。
第一部分:引言学生观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涉及到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
传统的学生观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逐渐被提出和重视。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的特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需求和潜能。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不以传统的一刀切的方式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教育者应灵活地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3.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潜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传统的学生观往往侧重于外部的奖励和惩罚来驱动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潜能。
第三部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的重要性1.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个体差异被尊重、学习方式被认可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术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品格塑造、社交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复习 笔记
分析题1.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考试常见问法: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学生观的内涵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因此,教师在保教实践当中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的健康,维护学生的权益。
不讽刺、挖苦和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 结合材料分析。
2.教师职业理念考试常见问法:请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1)教师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指出,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要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认为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点,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现代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社区型的开发的教师。
在教师行为方面,现代教师观提倡尊重、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注重反思和合作,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
(4)结合材料分析。
3.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考试常见问法: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育行为。
答:(1)该教师遵守了(或者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和××××的规定。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应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作文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作文
人为本的学生观。
作为学生,我们常常被灌输着各种知识,被要求达到各种标准,但很少有人关
注我们作为个体的需求和感受。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以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
学校和老师应该尊重这些差异,不应该强迫所有学生都按照同一标准去学习和评价。
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课程。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追求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却被忽视了。
学校和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学校和老师应该不仅关
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
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种
尊重和关爱学生的态度。
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以往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教育模式逐渐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学生需求的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观念。
它强调将学生作为个体来看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内涵和实施方法,并分析其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把学生作为个体来看待,关注他们的兴趣、需求和特长。
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按照他们的差异性进行教育。
这种观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还包括:1.尊重和关怀学生: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2.公平和平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教育应该不分种族、性别、经济条件等因素,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3.个性化学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主张将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方法要实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了解学生:教师应该真正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喜好、兴趣和需求。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2.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这样的学习计划可以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将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小学教资要考的知识点
小学教资要考的知识点知识点:第一章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小学综合素质》学生观这一节需要“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以人为本”的教育战略思想把人置于教育发展的起点和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就是素质教育的显然属性。
秉持以人为本,最稳固的落脚点是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全面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份认同、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鼓励、爱护学生,认同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把课堂送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1.学生就是具备单一制意义的主体,就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迁移的客观存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作“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而现实中,个别教师忽视学生的独立主体性特点,以教师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进而树立教师的所谓绝对权威,这是与当代学生观相悖的。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在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学生角色观念,帮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探究。
在这种学生观的引导下,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索精神,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生观
其次,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 是 完 整的人。材料中,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 计作 业,充分展现学生自己的创造和智慧。通过"自设作业 "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離会。每个学生都 有自身的 独特性,它们通过"自设作业"体现出来.王老师能正视 学生的个别差异, 根据学生不同类型的 作业都能认真 的批改因材施教。
客观题、材料分析题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分析材料
考点归纳 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 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 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4.能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 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范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二是主要 精力用在培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范老师的做法( ) A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C 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B 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D 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 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学生特长 B 发展学生潜能
C 尊重学生个性 D 私拆学生信件
(2)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的活动课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中 对个别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4)汇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教师应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互动 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名族、地域、 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第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受 教育的权利。
①顺序性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5-第一章 学生观(二)
第一章学生观(二)第二节学生观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学生观的概念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二)学生的本质特征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1)学生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①教学任务决定了学生需要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②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③系统学习间接经验,可以缩短个体不成熟期,使其今后发展更顺利。
(2)学生是有主体性的人(3)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性(4)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三)“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2)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3)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综合素质》第一章
第一章职业理念内容简介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重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入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索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认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还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实践和社会责任感等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进行教育。
教育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实践和社会责任感等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指以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价值的实现。
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自主学习和创造的主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同时,还要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和终身学习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和创新。
此外,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还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教育应该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创造的过程,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合作、协商,探索最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纳入教育过程中来,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目标。
综合来说,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促进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思想,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也可以促进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017宁夏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学生观材料分析
2017宁夏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学生观材料分析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已经开始,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教师资格证相关的备考技巧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学生观的材料分析题点: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学生观:广义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二、全面发展三、教育公正狭义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解析:这一点里面书上对应了三点分别是:(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3)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之中。
其中,在材料题里面,着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2)(3)两点,这两点需要我们放在一起来理解。
学生是发展的人,强调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我们老师对他们充满信心,当然也会犯错误,需要我们允许他们犯错误,理解并帮助他们。
在材料里面,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缺点和错误,而老师一般对学生循循善诱,积极教导,帮助学生成长。
2、学生是独特的人解析:这一点书上也对应了三点,分别是:(1)学生是完整的人;(2)学生具有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相比具有差异性。
其中考察得最多的是(2),对于这一点,它的关键词是两个:个体差异性和因材施教。
在材料里面基本上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解析:这一点书上也对应了三点:(1)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权责的主体。
重点考察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
关键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在材料里面,一般出现的都是,老师把更多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老师起到的是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二、全面发展解析:这一点不用多说,一般我们认为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材料里面,这五育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不切实际,所以一般一个人出现两个及以上不同方面的发展,我们就认为是全面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
《综合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面向全体——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个别人促进全面——德智体美劳;重成绩,忽略其他个性——特长、特点创新和重点——新想法/创造;动手操作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学习过人)学习者中心——互动,,游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参与关注人——人格,情感识记性单选: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国民素质2.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和实践能力3.创新: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的核心。
必背知识—案例题理论分论点案例表现第一章 教育观第二章 学生观第一部分 职业理念第三章 教师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孔子施教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意义的人注意:学生观的分论点必须背原话,不可以自己解释。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单选3.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案例4.教育公正与中小学生的共同发展——案例第二章 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案例常考例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单选3.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案例4.教育公正与中小学生的共同发展——案例第二章 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案例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物质基础,(一)教育公正(二)共同发展1. 学生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2. 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3. 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4. 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5.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科学内涵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在新世纪教育理念中崭露头角的新概念。
它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中心,该理念几乎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而教育环境的塑造者的学习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允许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导师。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科学内涵是基于七个层面:认知、情感、物质、生物学、社会、文化和伦理的。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认知为中心。
在这一层面上,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与信息处理接触的过程而获得了新知识、新能力和新态度。
学如其人,学习中心由学生个体决定。
因此,学生的认知发展应是根据学习者的自身发展特点和水平,即学习者当下所处的“发展挑战”进行的。
为了解决这些“发展挑战”,师生应努力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和情绪,总结学习方法,开发灵活、实用的教学模式。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情感为中心。
情感素质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弥补了其他层面上无法实现的重要功能。
它是充满活力、建立关系,及时获得学习结果的中心动力。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识别了学习者的情感发展与其学习质量的关系。
学习者的情感素质被认为是他/她的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关注力和耐力,增强其学习进度和效率。
学习环境也应尊重学习者的情感,尊重其表达和管理能力,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紧接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物质为中心。
学习的物质来源涵盖了师生提供的多种学习内容和资源,如教科书、技术图书、数字媒体、多媒体教育等。
学习者对物质资源的要求影响着学习效果。
此外,学习者在物质层面上还有特有的兴趣特点和习惯,他们独特且丰富的物质倾向也应当得到尊重和结合,并反映在教学安排中。
再者,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生物学为中心。
结合学生生物学特性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发育过程,以及对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生物学特性尤其关乎他/她的结构特征,如身高、体重、血型等;以及其动作特征,如反应速度、力量、耐力等。
这些特性无疑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成就,如果在学习中考虑到学生的生物学特性,必将有助于他们实现有效学习。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概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以学生的中心性为核心,以关注学生的幸福和成长为宗旨,以全面发展学生个体潜能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要求的学生发展理念。
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内涵的基础。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主要任务。
学校要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良好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重要基础,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成分。
实践能力不仅指的是学生对学习所掌握的知识的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通过探索、试错、实践、研究等学习活动获得的。
三、强调学生的责任感学生的责任感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重要基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学校要培养学生负责任地完成任务的能力,时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具有比较完善的责任感。
四、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学校教育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知识,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视野。
学校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观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责任感,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重要内涵,是发展的重要动力。
学校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活动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内涵的基础。
学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良好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学生观
人本主义学生观人本主义学生观是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观念。
它强调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需求和人格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本文将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差异、发展需求和人格成长等方面阐述人本主义学生观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人本主义学生观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导者。
传统的教育往往是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人本主义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人本主义学生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个性化地进行。
这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潜能和问题,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指导。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第三,人本主义学生观注重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人本主义学生观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公民。
这需要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本主义学生观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而人本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教育和全人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成长提供了保障。
通过实施人本主义学生观,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人才。
人本主义学生观以人为本,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当中主观题的重要考试点,将这部分的知识点理解透彻就显得特别重要。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我们有一个简单的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两独”为学生是独立的人和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一发”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接下来具体谈谈对这三点的理解。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指的是个体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体差异性,在这五个规律的掌握中要注意对各个规律的理解以及能够根据题干的描述进行区分选择,要明确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里对于发展潜能的理解主要在于能够认识到学生是会进步会改错的,作为教师要能够看到学生可能的更好的进步空间和发展的可能性;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一点强调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学生的成长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的,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尽可能的在做到包容的同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拥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作为教师要注意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看待,进行完整完善的教育和引导,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强调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天津中公教育·中公天津教师考试网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相同的学习者,但是在这共性之外还存在着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着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个别差异,要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也就是所谓的“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并进行换位思考,明白学生是不成熟的。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理解这一点时强调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认识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导学生时要学会因势利导,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我们现行的素质教育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善,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方式更多的使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这一点主要强调的是法律方面的责任、义务与权利,学生享有法律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学校和教师在保护学生权利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
天津中公教育·中公天津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