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a52637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4.png)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在建筑领域中,基础与地下室构造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关键的构造元素。
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建筑物的各种荷载传递给地基,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基础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桩基础等。
独立基础通常适用于柱承重的结构,形状多为方形或矩形。
当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分布比较均匀,且地基承载力较高时,条形基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沿着建筑物的纵向延伸,可以有效地承受线性荷载。
筏板基础则像一块巨大的平板,覆盖在整个建筑物的底部,适用于软弱地基或者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
而桩基础则是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坚硬土层或岩层,常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对基础承载力要求极高的工程。
在设计和施工基础时,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地质条件,不同的地质情况对基础的选型和设计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松软的土层上,可能需要采用桩基础来提高承载力;而在坚实的岩石地基上,简单的独立基础就可能满足要求。
其次是建筑物的荷载情况,包括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此外,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地下水位等因素。
地下室,作为建筑物在地下的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它可以用作停车场、储藏室、设备间,甚至可以改造成居住空间或商业场所。
地下室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面积,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地下室的构造包括墙体、顶板、底板、门窗等部分。
地下室的墙体需要承受土压力、水压力以及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因此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防水性能。
顶板的设计要考虑覆土厚度、车辆通行等因素。
底板则不仅要承受地下室的自重和使用荷载,还要防止地下水的渗透。
为了保证地下室的防水效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水措施。
在外部,会设置防水层,如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
在内部,可能会采用防水混凝土,并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渗入的地下水。
房屋建筑细部构造—基础与地下室
![房屋建筑细部构造—基础与地下室](https://img.taocdn.com/s3/m/8b65b2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0.png)
地下室的 构造
建筑物首层下面的房间叫地下室,利用地下空 间,可节约建设用地。高层建筑常利用深基础(如 箱型基础)建造一层或多层地下室,既增加使用面 积,又节省室内回填土的费用。
3、按结构材料分:砖混结构地下室(用于上部荷载不大及地 下水位较低的情况)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当地下水位较 高及上部荷载很大时)
二、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体、顶板、底板、门窗和楼电梯五大部分组成。
墙体:地下室的外墙应按挡土墙设计,如用钢筋混凝
土或素混凝土墙,其最小厚度不低于300mm,外墙应
态。冻融的不均匀会使建筑物发生变形,严重时产生开裂等破坏
情况。因此,建筑物的基础应埋置在冰冻层以下不小于0.2米处。
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
新建的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大于相邻原有建筑物的基
础埋置深度。如果新建基础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则基础间
4
的净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性质等确定,一般为相邻基础底面高
基础的 埋置深度
一、基本概念
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 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埋深大于或等 于5m的称为深基础,埋深小于5m的称为浅基础, 当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时称不埋基础。
基础埋深的大小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 用、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都有 很大影响。
基础的埋置深度在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 优先选用浅基础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但当基础埋 深过小时,地基受到压力后有可能会把基础四周 的土挤出,使基础产生滑移而失去稳定,同时易 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和影响,使基础破坏。所以, 基础的埋深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0.5m。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4f8a66e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1.png)
基础与地下室构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2010-07-27 23:54第七章基础与地下室第一节地基与基础一、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本身的重量一并传给地基。
地基,在建筑工程中,把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叫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根据土层的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可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如图7-1所示。
图7-1凡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直接承受建筑物整体荷载的土壤层称为天然地基。
凡土层自身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整体荷载较大,需对该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后才能承受建筑物整体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其加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压实法。
用打夯机、重锤、碾压机等对土层进行夯打碾压和振动方法将土层压(夯)实,此法简单易行,且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效果较好。
2.换土法。
当地基土为杂填土、淤泥、充填土等不能做地基时,采用换土方法,换上承载能力强的土壤,分层压实。
一般选用压缩性低无侵蚀性材料,如粘土、砂、碎石等。
3.打桩法。
当建筑物层多且高、荷载大时、而地基土比较松软时,一般采用打桩,做成桩基。
常见的桩基有支撑桩、钻孔桩、振动桩、爆破桩等。
如图7-2所示。
采用打桩做桩基时,应在桩顶加做承台梁或承台板,以合理传递荷载。
图7-2图7-2二、地基应满足的要求1.强度:地基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变形:地基要有均匀的压缩量。
保证建筑物在许可的范围内可均匀下沉,避免不均匀沉降,致使建筑物产生开裂变形。
3.稳定:要求地基具有抵抗产生滑坡、倾斜的能力。
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应加设挡土墙,防止滑坡变形的出现。
三、影响基础设置深度的因素基础的设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标高至基础底面的垂直高度,如图7-1所示。
基础埋深≤4m时为浅基础,>5m时为深基础。
基础的埋深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基础设有足够的土层包围,基础底面持力层受到的压力会把基础四周的土挤出,致使基础产生滑移而失去稳定。
基础和地下室(建筑构造)
![基础和地下室(建筑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f3a000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7.png)
(二) 基础的分类
4、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筏 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 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
梁板式
板式
(二) 基础的分类
5、箱型基础
箱型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封闭的箱体型基础。
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成的基础,这种基础 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H
≥70 ≥200
H
≥70 ≥200
50 垫层
50
50
B0
条形基础
分布筋 受力筋
50
50
50
50
受力筋
受力筋 50
垫层
B0
独立基础
(二) 基础的分类
2、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是由刚性材料建造,受刚性角限制 的基础。如砖基础、石基础、素混凝土基础 和灰土基础。
顶板 柱
底板
箱型基础
(二) 基础的分类
6、桩基础
•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持力层较深时可采用桩基础。 • 桩基础按其受力性能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端承桩是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端传给坚
硬土层,而摩擦桩是通过桩侧表面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传给地基。
软弱土层
软弱土层 坚硬土层
(二) 基础的分类
基础按材料和受力性能可以分为柔性基础和刚性基础。 1、柔性基础
h
阶梯型基础
b
b1 b2
α
1.混凝土基础 h1,h2≥200 mm b1≥150 mm
2.毛石基础 h1,h2≥400 mm b1≥150 mm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64a8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7.png)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范本一: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基础知识1.1 基础概述1.2 基础分类1.2.1 承台基础1.2.2 基础板1.2.3 桩基础1.3 基础设计要求1.3.1 承载力要求1.3.2 不均匀沉降控制1.3.3 抗浮力设计1.4 基础施工工艺1.4.1 土方开挖1.4.2 基础预埋件施工1.4.3 钢筋绑扎1.4.4 混凝土浇筑1.4.5 基础养护第二章地下室结构2.1 地下室设计概述2.2 地下室施工材料2.2.1 地下室墙体材料2.2.2 地下室地板材料2.3 地下室结构布置2.3.1 地下室墙体布置2.3.2 地下室柱网布置2.3.3 地下室地板布置2.4 地下室施工工艺2.4.1 地下室开挖2.4.2 地下室结构施工2.4.3 地下室防水施工2.4.4 地下室通风施工2.5 地下室工程质量要求2.5.1 结构强度要求2.5.2 防水及防潮要求2.5.3 通风要求第三章练习题答案题目1:xxx解答:xxx题目2:xxx解答:xxx...附件:建筑构造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图纸、施工现场照片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涉及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2. 建筑施工合同法:规定建筑施工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法律事项。
----------------------------------------------------------------范本二: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第一节基础知识1.1 基础概述1.2 基础分类1.2.1 承台基础1.2.2 基础板1.2.3 桩基础1.3 基础设计要求1.3.1 承载力要求1.3.2 不均匀沉降控制1.3.3 抗浮力设计1.4 基础施工工艺1.4.1 土方开挖1.4.2 基础预埋件施工1.4.3 钢筋绑扎1.4.4 混凝土浇筑1.4.5 基础养护第二节地下室结构2.1 地下室设计概述2.2 地下室施工材料2.2.1 地下室墙体材料 2.2.2 地下室地板材料2.3 地下室结构布置2.3.1 地下室墙体布置 2.3.2 地下室柱网布置 2.3.3 地下室地板布置2.4 地下室施工工艺2.4.1 地下室开挖2.4.2 地下室结构施工 2.4.3 地下室防水施工 2.4.4 地下室通风施工2.5 地下室工程质量要求2.5.1 结构强度要求2.5.2 防水及防潮要求2.5.3 通风要求附件:建筑构造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图纸、施工现场照片等。
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构造(建筑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构造(建筑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3c6786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9.png)
地下室防水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底板和部分外墙将受到地下水的侵袭,外墙受到地下水的侧压力,底板受到浮力影响,应采取防水措施。
地下工程防水分类材料防水、自防水、弹性防水材料防水
自防水是用防水混凝土作外墙和底板,是由防水混凝土依靠其材料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目的,使承重、围护、防水功能三者合一,该措施施工比较简便。
:
门窗
普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房间门窗相同,地下室外窗如在室外地坪以下时,应设置采光井和防护箅,以利室内采光、通风和室外行走安全。
防空地下室的门应符合相应等级的防护和密闭 由侧墙、底板、遮雨设施或铁篦子组成。
采光井深度根据地下室窗台高度而定,一般采光井底板顶面应比窗台低250-300mm,采光井在进深方向为1000mmm,在开间方向应比窗宽,采光井的侧墙顶面应比室外标高高处250-300mm,防止地面水流入。。
二、 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由墙体、顶板、底板、楼(电)梯、和门窗五部分组成。
地下室的外墙不仅承受垂直荷载,还承受土、地下水和土壤冻胀的侧压力,还应满足抗渗要求,并 做防潮或防水处理。
墙体
可用预制板、现浇板或者预制板上做现浇层。人防地下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顶板
近年新出现了一些高效灌浆防水材料如氰凝,它遇水能立即膨胀,生成一种不溶于水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体,可用于地下工程的防水和堵漏,尤其适用于防水层的修复,并能在潮湿的基层施工。
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可按一般地面工程处理;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承受上部垂直荷载和地下水的浮力荷载,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并双层配筋,底板下垫层上还应设置防水层,以防渗漏。
底板
:
楼梯可与地面上房间结合设置,层高小或用作辅助房间的地下室,可设置单跑楼梯。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e3da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a.png)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练习题答案答案一:1. 地下室的设计和施工应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周边土壤的情况。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且土壤较松软,则需要采取防渗措施,如建立防渗墙和排水系统。
2. 地下室的结构主要由地基、基础和墙体组成。
地基的选择应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地质条件进行确定。
基础的设计应满足地下室的承载和抗倾覆的要求。
墙体的施工应注意加强节点处的连接,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能。
3. 地下室的通风系统应满足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湿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通风窗或安装机械通风设备来实现。
同时,还要考虑地下室内部湿度的控制,可以采取防潮和隔热的措施。
4. 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是关键的一步。
可以采用材料防水和结构防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地下室的密封性。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沥青、聚乙烯薄膜等。
在施工中,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5. 地下室的消防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应设置合适的防火分区和灭火设备,保证地下室内及出入口的通道畅通,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疏散和扑救。
6. 地下室的照明设计要满足使用需求,并考虑节能的要求。
可以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照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
7. 地下室的净化处理是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可以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和通风系统来实现。
同时,要做好防湿、防霉的措施,保持地下室内的干燥环境。
8. 地下室的电力供应和排水系统的规划也是需要考虑的。
电力供应要满足设备的需求,并保证安全可靠。
排水系统要设计合理,保证排水通畅和防止积水。
以上是关于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的练习题答案,涵盖了地下室设计与施工的各个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地下室的质量和安全。
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构造组成(建筑构造)
![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构造组成(建筑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688618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e.png)
钢筋混凝土底板
底板防水层
地下室组成
地下室墙:
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下室的墙不仅要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胀时产生的侧压力。 因此,墙体要有足够强度、刚度,外墙还需要具有防潮、防水能力。
钢筋混凝土墙体
外墙体防水
地下室组成
地下室门窗
普通地下室门窗同地上部分。防空地下室应符 合相应等级的防护和密闭要求,一般采用钢门 或混凝土门,防空地下室一般不容许设窗。
地下室楼梯
地下室楼梯可以与地上部分楼梯连同。一个地下 室至少有两部楼梯通向地面,防空地下井:
采光井由底板和侧墙构成:侧墙可以用砖墙或钢 筋混凝土板墙制作,底板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浇筑。 采光井底板应有1%~3%的坡度。 采光井的上部应有遮盖,以防止人员、物品掉入 采光井内。 深度:采光井底板距窗台低250~300mm。
地下室构造组成
地下室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体、底板、 顶板、门窗、楼梯和采光 井六部分组成。
门 底板 墙体
楼梯 顶板
窗
地下室组成
地下室底板:
底板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底板不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 的浮力。 因此,底板要有足够强度、刚度,抗渗、抗浮力,具有防潮、防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土具有压缩、沉降、抗剪、滑坡特性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A (FK GK )/ fa FK 荷载组合时,上部竖力向 GK 基础自重及土重 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征特值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二、 地基分类
➢ 天然地基:是指天然土层具有足够承载力,不 需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即可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 地基。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二、基础类型
1 .按构造形式分 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桩 基础、箱形基础等。
❖ 1)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
构承重,且柱距较大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 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独立基础。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独立基础 (a)阶梯形 (b)锥形 (c)杯形 (d)正在施工的独立基础
造。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பைடு நூலகம்
3.1 基础与地基
一、基础、地基概念,与荷载的关系 ❖ 基础: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
承受上部建筑物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 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是建筑物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地基:基础下面承受其传来全部荷载的土层。地 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是随着土 层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后 就可以忽略不计。
a 如果地基土层为均匀好土,则应尽量浅埋。 b 如果地基土层不均匀,既有好土,又有软土,若坚实土 层离地面近,土方开挖量不大,可挖去软土,将基础埋在 好土层上 c 若坚实土层很深,可做地基加固处理,或将基础埋在好 土上,或采用桩基础,具体方案应在作技术经济比较后确 定。
一般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为地面以上建筑物总高度的 1/10 。
第三章 基础与地下室
3.1 基础与地基 3.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3.3 地下室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重点难点:地下室的构造、防水和防潮。 学习目标: ❖ 1、了解地基和基础的概念。 ❖ 2、理解基础埋置深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3、理解基础的类型,地下室的组成和分类。 ❖ 4、掌握基础的构造和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
筏形基础 (a)板式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b)梁板式
❖ 4)箱形基础 当建筑物很大,或浅层地质情况较差,基础需
埋深时,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不致因 地基的局部变形影响上部结构时,常采用钢 筋砼将基础四周的墙、顶板、底板整浇成刚 度很大的盒状基础,叫箱形基础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a) 构造图
箱形基础 (b)正在施工的箱形基础
➢ 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加固和处理的土层称为人 工地基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人工地基常采用的方法:
1、压实法(重锤、强夯、振动压实) 2、换土法 3、水泥搅拌法(浆液深层搅拌法、粉体喷
搅法) 4、化学加固法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三、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其设计要求
1、基础的埋置深度
➢ 基础埋深:是指自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 距离。
➢ 浅基础: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此类基础称为浅 基础。
➢ 深基础:基础埋深超过5m时, 此类基础称为深基 础,如桩基、沉箱、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
➢ 基础埋深应≥500mm。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基础的埋深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地基土层构造及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 基础应建造在坚实的土层上。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 2)条形基础
基础为连续的长条形状时称为条形基础。条 形基础一般用于墙下,也可用于柱下。
(a)墙下条形
条形基础 (b)柱下条形 (c)正在施工的独立基础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 3)筏式基础 当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条形基
础的底面积占建筑物平面面积较大比例时, 可考虑选用整片的筏板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 传给地基,这种基础形似筏子,称筏式基础。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2.按所用材料和传力情况分类 (1)刚性基础
砖基础、 毛石基础、 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1)刚性基础:(抗压强度高,抗拉和抗剪强度低)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2)柔性基础:(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筋)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桩基础 (a) 端承桩 ( b) 摩擦桩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 5)桩基础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厚度
在5m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层内,或对 软弱土层进行人工处理困难和不经济时,常 采用桩基础。桩基的种类很多,最常采用的 是钢筋混凝土桩,其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可分 为打入桩,压入桩,振入桩及灌入桩等,见 图2-10。根据受力性能不同,又可以分为端 承桩和摩擦桩等,见图2-11。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2)按埋入地下深度分类 (1)全地下室
全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 过该房间净高1/2者。 (2)半地下室 半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 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3)按结构材料分类 (1)砖墙结构地下室
基础的构造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3.3 地 下 室
一、地下室的分类与构造组成
1、地下室的分类
(1)按使用性质及功能分 1)普通地下室 ❖ 普通的地下空间一般按地下楼层进行设计。 2)人防地下室 ❖ 有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空间。人防地下室
应妥善解决紧急状态下的人员隐蔽与疏散, 应有保证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冻结深度对基础埋 深的影响
4.相邻基础埋深 ➢ 一般情况下:新基础应尽量浅于原有基础。 ➢ 当新基础深于原有基础时,两基础间保持一定
的距离L。
建相筑基邻础基与地础下室埋构深造 的影响
3.2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设计要求
1、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2、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3、经济方面的要求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地基土层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基础埋深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 ➢ 地下水位高时,基础埋深在最低地下水位以下
200mm。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建筑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3、冻结深度 冰冻线:地面以下,冻结土与不冻结土的分界 线称为冰冻线。冰冻线的深度称为冻结深度。 基础底面置于冰冻线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