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学生心理辅导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艰难时刻,学生常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学生心理辅导的实际应用,并探讨如何有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一、案例一: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
小明是一名高中生,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开始感到非常紧张和压力大,他害怕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并失去父母对他的期望。
这种情绪逐渐影响了他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针对小明的情况,心理咨询师首先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关系,并倾听他内心的担忧。
在交流中,咨询师发现小明过于追求完美并且容易产生负面自我评价。
为了帮助小明放松和增强自信,咨询师采用了积极心理调节技巧。
首先,咨询师鼓励小明培养合理的目标与预期,理解每个人都有优劣之处。
其次,他引导小明通过积极正面的自我评价来对待自己,并帮助他寻找并强调自身的优点和长处。
此外,咨询师还建议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休息方式,例如合理安排时间、遵循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二、案例二:人际关系问题除了考试焦虑,许多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小红是一名初中生,在班级中感到孤立和不被理解。
她经常因为与同学发生冲突而感到沮丧,这种情绪甚至影响了她的学业表现。
针对小红的困境,心理咨询师采用了社交技巧培训和情绪管理策略来提升她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力和情感调节能力。
首先,咨询师与小红一起分析她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教授一些积极有效地与同学沟通、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技巧。
例如,鼓励她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寻求共同的兴趣和话题来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互动。
其次,咨询师还关注小红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并教授她一些情绪管理策略。
比如,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来平复焦虑和愤怒的情绪。
此外,鼓励她与亲近的家人或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在遇到困难时及时获得支持和指导。
三、案例三:自我认知问题除了考试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有些学生也会面临自我认知方面的挑战。
考试焦虑案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涉及一名高三学生张某,女,某普通班第一名,年级排名70多名。
在经历了一次重要的统考后,张某出现了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状,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
以下是案例的具体情况和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案例症状(1)考试前的过度焦虑:张某在复习和考试前,一想到考试就感到心跳加速、焦虑不安。
这种焦虑情绪影响了她的复习效果和睡眠质量。
(2)考试过程中的紧张:在考试过程中,张某因担心做不完题目,导致发挥失常,成绩一落千丈。
(3)考试后的心理创伤:考试结束后,张某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到非常失望和自责,甚至出现不愿意面对现实的情况。
2. 案例原因(1)过高的期望值:张某在考试前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这种过高的期望导致她在面对考试时过于紧张。
(2)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张某在面临考试压力时,没有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导致焦虑情绪加重。
(3)心理素质不高:张某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三、应对策略1. 帮助张某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让她明白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环节,不必过于在意。
2. 培养张某的心理素质,提高她的应对压力的能力,让她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3. 引导张某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她的焦虑情绪。
4.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为张某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她度过难关。
四、案例分析总结本案例反映了高三学生在面对考试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即考试焦虑。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考生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以应对考试压力。
同时,家庭和学校也要给予考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高考这一重要阶段。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认识到:1. 考试焦虑是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2. 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是应对考试焦虑的关键。
3.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对考生克服考试焦虑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针对考试焦虑问题,我们要采取综合措施,帮助考生顺利度过高考这一重要阶段。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个案基本资料1、求询者基本情况:学生夏xx,男,16岁,汉族,广东顺德人,高中一年级学生,家住广州市芳村区2、求询者个人成长历史:求询者上初中(非重点学校)时,学习成绩很好,是校团委的干部。
素以“战略上轻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的态度对待学习竞争。
同时上课听讲认真,思考积极,且思维宽广活跃,对某些学习问题均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很高,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
同学遇到难题也喜欢向他请教,他也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
进入重点高中后,求询者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作业和练习卷子总是全优,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平时同学遇到难题往往向他请教。
对此,他仍可以从容作解,思路敏捷。
但一到期中、期末等重要的大考,他平常那股沉着、敏捷劲儿便无影无踪了。
本来不成问题的题目,这时却怎么也解不出来,或者答得漏洞百出,过去上初中时从未出来过的毛病,如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此刻也冒出来了。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数、理、化三门学科上。
3、教师反映:每次大考,在考场上求询者都显得异常烦躁。
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擦汗,多余动作增加,且整个脸都是紧绷的。
考试结束后,他总是神情木然,呆坐在那里。
面对这种情况,他自己非常着急,每次都要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但找来找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替他着急。
他自己更是心急如焚,除了拼命想在学习方法上找出原因外,在身体状况上也查过原因,但都无济于事。
为此,他陷于了极度的苦恼之中,逐渐远离起集体,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僵硬。
学习成绩更是每况愈下,原来那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学生不见了。
4、父母陈述:自从孩子升入高中后,我们对他要求更加严格,一般娱乐活动都没有让他参加了。
他比以前更加勤奋和努力。
第一学期中段考后,成绩明显下降。
总分从全年级的第5名下降到第45名。
回家大哭了一场,从此情绪萎靡。
以后每逢重大测验和考试的前两天起,他总是吃不下饭,而且经常失眠。
心理学考试案例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案例题及答案
案例分析:小李是一名大学生,最近他发现自己在准备期末考试时,
总是感到焦虑和紧张,难以集中注意力。
他尝试通过听音乐和做运动
来缓解压力,但效果并不明显。
小李还发现自己在复习时,经常走神,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非常担忧。
问题1:小李在准备考试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答案:小李在准备考试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焦虑和紧张。
问题2:小李尝试了哪些方法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答案:小李尝试了听音乐和做运动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问题3:小李在复习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答案:小李在复习时遇到的困难是经常走神和难以集中注意力。
问题4:小李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有什么感受?
答案:小李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非常担忧。
问题5: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李的这些表现可能与哪些心理因素有关?
答案:小李的这些表现可能与考试焦虑、自我效能感低、时间管理不
当等心理因素有关。
考试焦虑可能导致他在面对考试时感到过度紧张
和担忧;自我效能感低可能使他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难以集中精
力复习;时间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他复习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焦虑情绪。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01 引言
03 心理分析
目录
02 案例分析 04 参考内容
引言
大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是指学生在面对重要考试时产生的紧张、不安、恐惧等 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 绩和心理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演示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大学生考 试焦虑的原因及心理需求,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五、结论
大学生人际焦虑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心理咨询的方法,可以帮 助他们调整心态、提高自信、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生 活。高校和社会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多相关支持和资源,共同促 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谢谢观看
接着,心理咨询师和小李一起探讨了他的担忧和焦虑的根源。小李意识到自 己的担忧主要是来自于他对自己的高期望和对失败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心理 咨询师鼓励小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
最后,心理咨询师为小李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例如在复习时设定明 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拖延等。小李学会了这些策略后,在 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进行了实践,以应对考试焦虑。
2、制定咨询计划
根据小李的情况,心理咨询师制定了以下咨询计划:首先,通过放松训练和 深呼吸等技巧帮助小李缓解紧张情绪;其次,与小李一起探讨他的担忧和焦虑的 根源;最后,为他提供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来应对考试焦虑。
3、实施咨询计划
在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首先教给小李一些放松技巧,例如渐进 性肌肉松弛法和冥想等。小李学会了这些技巧后,在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进行练习, 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案例分析
小明是大三的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他感到极度焦虑。他告诉我, 他害怕自己考不好,对不起家人和老师,也担心自己的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小明 在考试前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手心出汗等症状,甚至在考试过程中一度想放 弃。
考试焦虑教育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高中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然而,随着高考临近,小明开始出现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状。
他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甚至在考试前会感到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这种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小明的学习和生活。
二、案例分析1. 考试焦虑的原因(1)学习压力:高考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小明深知其重要性,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2)自我期望:小明一直认为自己要考上理想的大学,这种过高的自我期望使得他在面对考试时产生焦虑情绪。
(3)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使得小明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导致他在考试中过度紧张。
2. 考试焦虑对小明的影响(1)心理影响:小明在考试过程中过度紧张,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影响了考试发挥。
(2)生理影响: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小明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3)人际关系:小明的焦虑情绪使得他与家人、同学的关系变得紧张,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三、教育对策1. 帮助小明正确认识考试:教育小明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使其明白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并非人生的全部。
2. 缓解学习压力:鼓励小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3. 提高自信心:帮助小明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使其在面对考试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4.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方式,提高小明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在面对考试时能够保持冷静。
5. 改善人际关系:鼓励小明主动与家人、同学沟通交流,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四、总结针对小明的考试焦虑问题,通过教育对策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为其顺利度过高考奠定基础。
同时,这也为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学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第2篇小明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
他一直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自从进入高三以来,他开始出现了严重的考试焦虑。
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感到极度紧张,心跳加速,失眠,甚至在考试过程中也会出现手抖、思路不清的情况。
面临高考考生焦虑的心理案例
面临高考;考生焦虑的心理辅导案例一、案例的由来小华化名;是一名高三年级的学生;随着高考的临近;她感到心慌意乱、忐忑不安;非常害怕考不好;非常在乎考试成绩;每当成绩下滑就会非常痛苦、非常恐惧..她性格内向;来到辅导室时情绪非常低落;说话声音很轻;有气无力..脸色苍白;神情苦闷..她坦言:“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学不进去了;状态很不好;上课也听不进去;我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二、心理分析着名心理咨询师廖琦老师曾经说过:“倾听本身就是一种疗愈;来访者得到了他想要的;咨询师就成功了..咨询师不是领导者;他不需要带领来访者冲锋陷阵;佛挡杀佛;魔挡灭魔;咨询师只需向后退一点;陪着来访者;一起走一条未知的路..”为什么小华会有如此大的考试压力于是;在咨询过程中;我静静地聆听她的诉说..小华还在三岁的时候;妈妈就因病逝世;小华由爷爷、奶奶和父亲养大..看着爸爸每天起早晚归;辛勤工作;小华暗暗下定决心;必须要努力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由于高考的竞争本就激烈;随着高三考试的增多;尤其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成绩下滑了50分;这让她敏感的神经绷得更紧了..当一个人一心想着只能好、不能差的时候;就会异常的敏感;于是慢慢地形成了神经过敏..有点像森田疗法中的神经质..森田先生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他们对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而敏感的感觉又会促使进一步注意体验某种感觉..小华总是太担心自己考不好;于是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如果没考好会怎样;他还会把没考好的负面想象当成事实;然后让自己陷入失望、低落、悲伤的状态中;导致学习状态涣散;学习效率低下..虽然她自己知道这样做不对;可是这种负向思维定势太强以至于整个人就像被蒙上了一层黑纱;她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小华的情况属于考试焦虑导致的心理压力巨大;心情沉重;受负向思维支配;自卑;怀疑;恐惧;焦虑..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征的复杂且具有延续性的情绪状态..在考试之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或中考的学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停滞;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血压升高;心率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等..这种心理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进而影响身心健康..三、心理辅导一进行认知行为的调整首先;认知转变;改变小华不合理信念中的核心信念“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当一个人有这样的信念时;她就会越发地自卑、消沉;失去活力;甚至影响她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所以小华需要来重新认知“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在事实面前;小华的消极信念终于有了松动;她开始觉得自己有些事其实做的很好;非常感谢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不懈;开始认可自己了..经过认知转变的小华眼神里有了光亮和希望..接下来;是进行行为调整;去劣取优;把思想调整到积极正向的轨道上..小华有太多的担心:担心自己考试失常;担心你自己高考落榜;担心自己会做的题在考试时就不会做了等等;每当她有这样的担心的时候;她就会去产生不好的感觉..所以必须帮助她打破这一消极模式;引导她每天多说对自己有帮助的话;多想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去发现自己的优势..不同的思维方向;决定了不同的感受和行为..积极的思想会带来积极的感受和行为;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二积极宣泄不良情绪情绪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小华高考即将来临;产生的负面情绪一直停留在她的心里;带给她沉重的内心负担..她可以采用倾诉法;通过想亲人或朋友诉说自己的积怨;求的他人的理解和同情;她也可以采取合理宣泄法;如果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可以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叫;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压抑、委屈;还可以采用运动减压法;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多排汗的方式减轻压力;缓解紧张不适的心情..四、辅导效果小华确实是个勤奋的孩子..她每次来到辅导室总是会把我的建议的方法一一记下;回去之后及时调整..慢慢地她的焦虑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学校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今后我们要多去挖掘、多去寻找我们身边正向的资源;努力为我们带来光明和力量。
“考试焦虑症”个案分析
“考试焦虑症”个案分析“考试焦虑症”个案分析标签:考试焦虑个案一、个案概述1.基本资料:D海*,女,18岁,高二年级*班学生。
2.案主问题表现:该生曾为上届实验班学生,成绩底子比较好。
由于总是头痛,尤其每次考试前、或是临近考试时,头痛更厉害。
休学一段时间住院治疗,缺课较多,复学到本班。
从复学后,状态不是很好,多次谈话,利用鼓励、引导的方式,加之其自身努力、比较配合老师的工作,只请过一次假去石家庄看病,效果较好。
但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开始,状态不好,有些厌考、惧考,一想到考试就想回家;而且头痛加剧,靠药物维持睡眠等。
3.背景资料在农村,D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父亲打工、务农,母亲开一家小店,其父在家时间少,主要是母亲负责D的学习生活。
D是独生子女,双亲对其期望值较高,学习要求严,生活上却是百依百从。
由于孩子小学、初中都很优秀,D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较高,孩子不善于表达,心理压力逐渐加大。
孩子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中、进入实验班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高,而且孩子的任何要求,其母都予以满足。
高中竞争激烈(实验班学生更如此),孩子心理压力过大,逐渐出现头痛、不敢面对考试、唯恐成绩下滑,结果孩子成绩每况愈下、身体状况愈来愈糟,最后不能坚持上课。
到北京等地接受治疗,情况好转,但一回到学校,情况就又回到以前,无奈休学,在家休息。
在家里其与母亲交流说,如果让我蹲一级,我就没问题,可以把落下的课程赶上。
然后,在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后,D来到我们班。
年初家访的时候,其母私下里说,孩子得的病是神经性头痛,怕学习、怕考试,不敢说成绩,不考试啥事没有,一要考试,头痛就厉害(在校的反应亦是如此)。
二、分析与诊断1.案主心理属于“考试焦虑症”。
案主智商不低,出现“考试焦虑”主要由于升入高中后,学生间竞争激烈(实验班更是如此),致使案主心理压力过大,逐渐出现头痛、不敢面对考试、唯恐成绩下滑,结果成绩每况愈下、身体状况愈来愈糟,最后不能坚持上课,形成自卑心理,情绪不稳。
考前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考前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心理辅导是指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引导和支持,以促进个体心身健康发展的过程。
在考前,学生面临着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心理辅导在考前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考前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考试压力,并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
一、学生心理焦虑症状分析这是某高三学生小明参加高考前的一个月内,在校外培训班上出现的表现。
小明表示自己周围同学都很努力备战高考,而他总感觉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复习效果很不理想。
同时他也有担忧和恐慌情绪,害怕最后失去机会。
二、了解学生特点与需求针对小明的情况,首先需要了解他的具体特点和需求。
通过与小明的交流发现,他对自己过去所付出的努力感到无望,对未来感到迷茫。
并且,在家庭和朋友圈子中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和鼓励。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给予小明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并帮助他建立积极的复习计划和预期。
三、心理干预方法1. 接纳与倾听在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做到即时接纳学生表达的各种情绪和需求。
通过倾听学生的发声,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2. 确定目标与策略与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和指导。
例如,为小明制定一个合理并可行的复习计划,并教授他一些专注力和记忆力训练技巧。
3. 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家庭、朋友以及老师之间的社会支持网络。
可以邀请小明分享自己对高考的担忧和压力,在得到家人、朋友以及老师们耐心倾听后,加强了他头脑中负面思想逐渐消散。
4. 引导身体放松通过引导深呼吸、肌肉放松等身体技巧,帮助学生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例如,在教授小明记忆力训练技巧时,辅之以深呼吸的方法来降低心理压力。
5. 激发内在动机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坚持自己的目标。
我们可以询问小明关于未来志愿、职业规划等问题,以及这些目标对自己意义重大的事情。
典型案例分析:小明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逐渐摆脱了困扰,实现了有效复习与备考效果优秀并最终考入了理想大学。
学生考前焦虑的案例报告
实用文档学生考前焦虑的案例报告一、案例陈述蕾蕾是某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
现临近高考,近二个月来,她精神紧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而不得不来进行心理咨询。
来访者:“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不停地开小差,总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
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用全部精力地投入学习,我感到非常着急,但越着急则越易开小差。
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听讲,复习时看了前面的内容则忘了后面。
有时一段内容,看了好几遍仍无法记住。
考试成绩越来越下降,原来是班里前十名,现在下降前十五、六名。
虽然我们学校是重点中学,但这样下去我担心考不上大学,您能帮我集中精力学习吗?”咨询师:“一节课五十分钟,你有多少时间在开小差?”来访者:“大概十分钟吧。
”咨询师:“你希望能达到什么样程度?”来访者:“当然一点不开小差最好。
”咨询师:“你认为有可能达到吧?”来访者:“当然,我看别人都在全部精力地投入学习,为什么他们不开小差呢?”……咨询师:“上大学对你是什么意义?”来访者:“上不了大学就没有前途了。
”实用文档(咨询师分析:蕾蕾是一个普通工人家的孩子,父母没有机会接受高度教育。
蕾蕾从小聪颖好学,学习上从来不用父母操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因此,她从小就立志考上大学,中学考上市重点中学,初中时成绩总处在全班四十多人中的前十名,高中时调到重点班,竞争更为激烈,成绩由前十名下降到十五、六名,蕾蕾学习也更加刻苦,每天学到深夜12点多,也从不敢看电视或出去玩。
从以上了解到的情况中不难看出,蕾蕾对于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的认识,驱使她不断给自己加码。
放弃所有的娱乐时间,缩短睡眠时间。
还要求自己丝毫不走神,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学习上。
无形之中,她给自己制造了遭受挫折的条件,也可以这么说,她精力不集中正是将精力用至极点的表现。
)咨询师:“按照你的说法,你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前十五、六名,如果真如你所说,将所有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你会考到前几名?”来访者:“我觉得考前三名没问题。
考试焦虑症案例分析.doc
考试焦虑案例分析一、案例介绍小雅,女,19岁。
某社会办高中补习生,数学基础较差,补习后进步不大。
村里有十多人同读高三,仅她一人为补习生。
家境较好,家人很关心她,经常到学校看望她,给她带一大堆补品,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家族争光。
这给她造成很大压力,思想包袱大,上课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担心考不上大学,又想到比其他同村同学多读了一年,如考不上大学,不仅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且丢尽了家族的脸。
于是,为了考上大学,给家族争光,她整天都在考虑着该怎样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除了与别人一样努力学习外,下了晚自习,教室和宿舍的灯熄了,她还要躲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
后来,睡眠渐渐不足,头昏沉沉的,书看不下去,又舍不得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了时间而比别人考得差。
特别是考试时,“怕比别人考得差”的念头总在头脑里不断闪现。
因为考前的紧张感加剧,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并且逐渐下降,这令她更加焦虑。
高考临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害怕失败的阴影总困扰着她。
虽然偶尔也会给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可是一上课,精力总集中不了,脑子里总想:“要是再次考不上怎么办?”越想越紧张,于是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
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地读书,但难以做到。
在苦恼不堪的情形下,她找到了老师,诉说了一切。
二、案例分析小雅的症状,是考试焦虑心理的表现,这种情况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并随年级增高而逐渐增加。
下面就小雅的症状加以分析。
1.考试焦虑的表现及其影响。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
它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考试来临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焦虑;另一类是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如“怯场”、“晕场”等,“晕场”为典型表现。
小雅属于前一类型,由于对高考缺乏足够的信心而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经常处于高焦虑状态,害怕考不好,上不了大学,辜负长辈的期望,无法“光宗耀祖”,于是强迫自己一定要学好,要考出好成绩,结果影响了学习效果,使担心和忧虑加重,造成恶性循环。
高考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高考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学生在面临高考压力时,心理辅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师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高考阶段。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高考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探讨各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一、考前紧张焦虑考前紧张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
这个案例中涉及到李明(化名),一个来自北京市的高三学生。
李明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感到非常紧张,焦虑情绪开始影响他的正常学习和休息。
针对这种情况,心理辅导师首先与李明进行了沟通并倾听他内心真实的担忧。
与此同时,辅导师教给了李明一些放松和缓解焦虑的技巧,比如深呼吸、适当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辅导师还为李明制定了合理而可行的复习计划,并鼓励他寻找支持和鼓励。
二、学业压力过大另一个案例涉及到张璐(化名),一个来自上海市的高三学生。
张璐一直以来都是班级里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但随着高考临近,她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
这种过度的压力使得她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心理辅导中,辅导师通过和张璐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到她期望从高考中获得什么,并帮助她树立正确的目标观念。
同时,辅导师向张璐提供了一些调节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方法,如时间管理技巧、积极思考和艺术活动等。
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辅导师逐渐建立起与张璐之间互信和支持的关系。
三、自卑心理自卑是一些高考学生常遇到的困扰,阻碍他们发挥潜能和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例如王军(化名),一个来自广州市的高三学生,由于曾经在某次模拟考试中取得不理想的成绩而感到十分沮丧和自卑。
在心理辅导中,辅导师告诉王军不应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仅仅依赖于一次考试结果。
辅导师鼓励他从其他方面寻找肯定和成就感,并尝试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经历。
通过这种积极参与,王军逐渐树立了自信心,摆脱了自卑情绪。
四、家庭压力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但有时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压力。
在这个案例中,杨妮(化名)来自一个对高考非常重视的家庭,她感到无法承受父母和亲戚期望给予她的压力。
好学生考试心理过度焦虑案例分析
好学生考试心理过度焦虑案例分析1.案例介绍学生在考试之前总是有些心理紧张和焦虑,感觉压力大,刚开始我觉得是正常的,通过参加心理课题做学生心理疏导时我才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好学生同样存在而且是很严重的考前心理焦虑症,我校九年级的刘希同学是我接受心理课题以来一直关注的一名学生,她年龄也比较小,而且一直是我的英语课代表,学习主动性高,成绩一直较好,平时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但是通过经常性的谈话和接触后我发现表面活泼开朗的好同学刘希居然也存在比较严重的考前焦虑,生怕自己考不好,心理压力过度紧张,甚至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状况。
2.案例自诉通过了解,刘希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子女,自幼受到父母较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
从小学起,刘希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也总在班级前列,学校、老师、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
这让刘希感觉压力更加巨大,甚至经常感觉喘不过气来。
3.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简单地说焦虑和紧张、担心、忧虑的意思有些接近。
许多研究也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它属于正常现象。
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
但是,考试前过度焦虑紧张甚至严重影响到考试的正常发挥就不是正常健康的表现了,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过强的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引起学习效率的降低。
这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
通过经常沟通后我发现,学生考前心理焦虑紧张压力大的主要担心是离考试时间越近,越担心自己能否考好,要是考不好,就要挨批了,老师们都认为她考试不成问题,可越是这样,她心理就越不踏实,担心考不好很丢人,担心别的好同学考得比自己强,父母对自己一直寄予厚望,假如考不好,回家怎么向父母交代?自己成绩一向不错,如果考差了,老师心里会怎么想呢?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就对我的课代表刘希同学进行了反复的心理疏导。
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应对考试焦虑
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应对考试焦虑背景信息:学生小明是一名高二学生,平时成绩中等偏上,但近期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他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
他的班主任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安排了与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小李的一对一辅导会谈。
问题描述:小明最近经常感到紧张和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复习功课。
晚上睡眠质量下降,有时甚至出现噩梦。
他也提到在考试前会出现心跳加速、手汗、胃痛等生理反应。
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辅导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小李老师以温暖和接纳的态度与小明交流,让他感到安全和被理解,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辅导关系。
2. 问题评估:通过开放式提问,小李帮助小明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焦虑症状及其发生的情境,同时探讨了可能的触发因素。
3. 认知重构:小李引导小明识别和挑战那些不合理的负面思维(例如:“我肯定考不好”,“我什么都不会”),并用更实际积极的想法来替代它们。
4. 放松训练:教授小明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正念冥想,以帮助他在紧张时刻保持冷静。
5. 时间管理和学习策略:一起讨论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减少因复习不足而产生的焦虑。
6. 模拟考试:安排模拟考试环境让小明适应考试场景,提高应对实际考试的自信和准备度。
7. 家长沟通: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提供他们如何在家庭环境中支持小明的建议,并强化学校的辅导效果。
结果与反思:经过几次辅导后,小明的焦虑症状有了明显减轻。
他学会了如何运用放松技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通过优化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小李老师也定期跟踪小明的情况,并与他讨论任何新出现的挑战。
这个案例展示了个别心理辅导在帮助学生应对具体心理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它强调了建立信任关系、个性化干预以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辅导策略,确保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
考前焦虑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考前焦虑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第一篇:考前焦虑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考前焦虑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一、求助者资料:林XX,男。
18岁。
某重点高中高三求助者。
父亲经商。
母亲是小学老师。
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父母感情融洽。
从小学到高中学习一直是班内前三名。
进入高中后,排名稍落后,在班内前十五名以内。
从小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小学时很活波,进入初中开始变得话少了,交际也少了。
到高中后,一般不出去玩,只学习。
稍有时间也会上上网玩玩小游戏。
节假日会在父母的伴随下出去游玩。
但回来后就会后悔,想着别的同学肯定在用功学习,自己在班上的学习名次会下降,没有面子。
自小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别的同学的榜样,也是家里亲戚们小孩的榜样,同时更是父母的骄傲。
二、躯体症状及心理问题描述:在初三时有时就有头皮发紧,一考试便失眠的情形出现。
进入高中后,这个问题加重了。
高二很严重,考试前头晕头痛,胃胀吃不下饭,伴随拉肚子低烧。
考试一过就自行缓解了很多。
到医院看过多次,没有什么病变,医生开些抗焦虑的药吃,开始几个月有明显效果,一学期后吃着药依然不能睡觉。
进入高三,不光考前紧张得不成样子,吃药一点效果也没有,而且感觉大脑不当家,记忆力下降了很多,因知道药有很重的副作用,觉得是药量过大的原因,就不吃药了。
而且后来考试过后也不缓解,甚至出现了幻觉,开始一进班里就认为大家都在看着他,都在背后说他,瞧不起他。
后来,在大街上也认为走路的人都在看他,说他,瞧不起他。
精神科医生诊断他是精神分裂症。
他一下子精神迸溃了,差点自杀成功。
三、心理咨询过程对林XX咨询总共有四次。
总共用时七个咨询时。
第一次咨询:用时两个咨询时咨询目标:1、收集资料,2、去诊断化,3、消解幻觉咨询技术:情景剧游戏疗法。
咨询内容:首先给求助者进行精神分裂症去诊断化,有幻觉不等同于就是精神分裂。
他的幻觉是过度焦虑紧张导致的。
通过感知让他认识到自己产生幻觉的由来。
让他明白任何人在一种极度的情绪状态下都很可能产生幻觉。
考试焦虑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5岁,是一名初中生。
在过去的两年中,小明在学业上表现优异,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随着升入初三,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小明的成绩开始出现波动,尤其是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一度下滑至班级中等水平。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小明陷入了严重的考试焦虑,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二、案例分析1. 考试焦虑的原因(1)学业压力:随着中考临近,小明感受到了巨大的学业压力。
他担心自己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担心成绩下滑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2)自我期望过高:小明一直认为自己是班级的佼佼者,对于自己的要求非常高。
当成绩出现波动时,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从而产生了焦虑情绪。
(3)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面对压力,小明没有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导致焦虑情绪逐渐加重。
2. 考试焦虑的危害(1)影响身心健康:长期的考试焦虑会导致小明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影响身心健康。
(2)影响学习效果:焦虑情绪会分散小明的注意力,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3)影响人际关系:小明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
三、教育对策1. 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压力(1)教育小明认识到,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并非决定人生成败的唯一标准。
(2)引导小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学业成绩与个人成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相结合,追求全面发展。
(3)教育小明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压力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小明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2)组织户外拓展活动,提高小明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鼓励小明参加兴趣班,丰富课余生活,减轻学业压力。
3. 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1)教育小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
(2)引导小明进行自我反思,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3)鼓励小明参加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孩子焦虑的案例
孩子焦虑的案例案例一:考试焦虑的小明。
我邻居家的孩子小明,一提到考试就像个热锅上的蚂蚁。
每次考试前几天,那状态简直绝了。
本来是个活泼爱闹的小男孩,这时候就变得特别沉默寡言。
吃饭的时候,他眼睛盯着饭菜,但是半天都不动筷子,他妈妈问他怎么了,他就嘟囔着:“要考试了,我感觉我啥都还没复习呢。
”可实际上呢,他早就在考试前好几个星期就开始复习了。
晚上睡觉也不安生,翻来覆去的,就像烙饼一样。
有一次半夜他突然大喊:“完了完了,那道数学题我还不会呢!”把他爸妈都吓了一跳。
考试当天,他更是紧张得小脸煞白,进考场的时候就像个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迈着步子,他妈妈在后面喊加油,他都没什么反应。
案例二:怕见生人的小红。
我朋友的女儿小红,特别害怕见生人。
有一次家庭聚会,来了一些亲戚朋友。
大家都热热闹闹地聊天,小红就躲在她妈妈身后,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小脑袋都不敢探出来。
她妈妈想让她和亲戚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就把她拉到小朋友面前,说:“小红,和弟弟一起玩呀。
”这可不得了,小红的眼睛立马就红了,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
她小声地说:“妈妈,我不想,我想回家。
”她妈妈怎么哄都不行。
后来有个亲戚过来逗她,笑着说:“小红呀,你长得真可爱。
”小红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边哭还边往墙角躲,嘴里念叨着:“不要,不要看我。
”搞得大家都很尴尬,聚会的气氛一下子就有点冷场了。
案例三:作业焦虑的小刚。
小刚这孩子,对作业那是相当焦虑。
每天放学回家,一看到书包就愁眉苦脸的。
他坐在书桌前,常常对着作业本子发呆。
有一次我去他家,看到他对着数学作业唉声叹气。
我就问他:“小刚,怎么啦?这作业很难吗?”他皱着眉头说:“叔叔,你不知道,我感觉这些作业永远都做不完。
我做了这一道题,就担心下一道题不会做,我要是做不完作业,老师会批评我的,我可不想被批评。
”然后他就开始咬笔头,眼睛里满是焦虑。
他妈妈在旁边催他快点写,他就更着急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好像那些作业是一群小怪兽,要把他给吞了似的。
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案例分析第一篇: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案例分析一、案例陈述小王,女,初三学生。
她跟我讲了她的烦恼:自从升入初三后,妈妈要求我争取考上重点学校,同学们都说我很聪明,他们很少与我玩,班主任也把我当成班级的主力,给予很高期望,我自以为自己理科很好,但最近物理考试都很不理想,开始怀疑自己实力,一上物理课就头痛,上课走神,遇到难题更是恐慌。
晚上睡不着,甚至彻夜难眠,厌食。
这样下去已经影响到我的其他学科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现在我一听到考试就心里害怕、烦躁,掌心发汗。
看看有的同学在超过我,我的内心压力更大,很担心自己因为成绩下降被别人瞧不起,辜负了父母、老师的期望。
我非常想帮助她,她很要强。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于是我对她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二、心理问题诊断与透析考试焦虑是指作为一种科学的结构,指的是在考试或类似的评价情景中伴随着担心可能失败或消极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组现象的、生理的和行为的反应。
(一)从焦虑程度层面进行分类1、轻度:心里不踏实,随着复习的进展,这种不踏实的心理会消失,但随着考试日期的来临,又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害怕自己复习不全面等等,但这种焦虑并不影响考生的睡眠、饮食和身体健康。
考试结束,这种紧张也就结束。
2、中度:经常感到不安,缺乏自信心,有的会发生失眠,影响正常复习的进行。
3、重度: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会有焦虑情绪,自信心差,出现头痛、失眠、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心悸盗汗、脾气不好等症状,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成绩。
对照考试焦虑行为特征,结合小王陈述,我认为她的心理属于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状。
(二)小王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1、过分看重考试结果。
把学习目的简单看作是为了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己一切好坏的唯一标准。
这样考试就成为她的压力,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导致她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担忧,脑中总也甩不开一个念头:我能考好吗?考不好怎么办?这种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很容易导致焦虑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焦虑案例分析一、案例林某学的是会计学专业,数理统计方面的课程是必要的课程。
她在中学时数学就不是强项,没想到竟给会计学专业录取了,数学和统计学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都还要学,这就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每到期末复习考试临近期间,她就紧张焦虑起来,还伴有较严重的睡眠障碍。
大二第一学期开学初,因数学不及格林某进行了补考,情绪也很低落。
林某原在佛山市的中学读书,父亲在市区工作,母亲是南海区的小学教师,有一妹和母亲住在一起。
平时她在市里读书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假期回区里与母亲妹妹团聚。
上高中时父亲因病去世,她自己仍住在市里父亲的住所坚持读书。
她自幼学习上进,记忆力较强,深受老师的器重。
但对数学兴趣不浓,不过也能在考试中得到70-80分的成绩。
每逢市里的一些学科竞赛,老师都选她去参加,因此增加了她的学习负担。
参加竞赛前老师要对她个别辅导,布置很多作业,虽然对她的学习有所促进,但给她的精神压力也很大。
老师深怕她在竞赛中考试失利,对该科的学习抓得很紧,使她比其他同学的负担更重了许多。
她对这种竞赛性的考试很反感,但老师说这是一种荣誉是学校和老师对她的器重,坚持要她参加,她也不好违抗。
在竞考的前几天她往往要复习到深夜。
有一个晚上,她正在宿舍温习,强记第二天竞考科目的内容,恰逢隔壁几个青年人在宿舍娱乐,用音响放音乐、唱歌,吵得她无法看书。
她又急又气,心里烦躁极了。
这时,她心头充满了怨恨:一恨老师总让她参加竞考为学校增了光,而她自己却疲惫不堪;二恨隔壁的青年吵闹,扰乱了自己的复习。
在这种焦虑怨恨的情绪状态下,她一夜也没睡着。
第二天拖着乏力的身躯来到考场,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急得她浑身是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考卷,成绩可想而知。
从此以后,她就出现了睡眠障碍,特别是考试期间,总是焦急、心慌和失眠相伴随,为此参加高考失利。
但她从小一直是学习较好的学生,不甘心考不上大学,所以又复读一年,第二次高考才被录取。
因为在中学学习时数学是弱项,所以报考了法学专业,不想分数达不到法学专业的分数线,结果给会计学专业录取了,高等数学和统计学也成了必修课。
而且每一堂课比中学讲的内容多很多,学起来非常吃力。
大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因此心理负担很重。
另外,林某诉说入大学后,住在集体宿舍每晚大家都免不了要聊天,她高考前已经有失眠的病史,入大学后睡眠状况也一直不好。
每到期末考试来临之前,他的神经就紧张起来,越紧张越难入睡,白天疲劳乏力,复习效果不佳。
二、问题分析与诊断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它是由一定的应考情境引起的,表现在心理层面、行为层面和生理层面。
它以担心为基本特征,由消极的自我评价形成意识体验的认知反应;产生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如心率加快、多汗尿频等考试焦虑的生理反应;同时产生以防御和逃避为方式的行为反应,如神情木然、呆坐、多余动作增加(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擦汗)等。
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 ”字曲线关系。
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
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
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心身健康。
考试焦虑并不可怕,只要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考前做好充分准备,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考试焦虑是可以调适的。
从以上的事例分析,林某学习的心理压力过大,每次考试时都会心慌、发汗、心率加快、失眠,而且伴随着很强烈的逃避感,情绪不稳定,由此诊断她为考试焦虑症。
我们要先来分析一下她得考试焦虑症的原因:1、认知不正确,自我抱负过高,过于放大考试的作用。
林某不能客观看待考试的利与弊,把考试当做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自我概念有偏差。
她的自我期望过高,用不切实际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由此就容易产生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
她考试的时候很容易不由自己地联想到自己失败后的情景,给自己加上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挫败感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一旦考试,她就会觉得自己即将要陷在失败的漩涡里不能自拔了。
这种错误的认知也导致她过于关注其他同学的行为,觉得他们在任何方面都是优秀的,过于贬低自己的作用,潜意识里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2、心理承受力差,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林某有过以前的失败经历,但她并没有从那次的阴影里走出来,而是把那次的失败当成自己人生的一大污点,不断强化它的作用。
现在的她一遇到考试,她就害怕,恐慌,失眠,生理上的这些变化都说明她已经用另一种形式去对抗考试了。
她不敢直面面对考试,不能鼓起勇气去战胜困难,而是像一个刺猬一样把自己包裹起来,这也说明她的心理是不健全的。
3、挫败经历的泛化林某她的数学一直不好,有过挫败的阴影。
她并没有找到自己在数学方面失败的真正原因,而是认为自己数学不行,没有数学天赋。
这种认知导致她不能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数学,更糟糕的是,她把对数学的恐怖范泛化到其他学科当中,凡是和数学有关的自己都是不懂的,是自己怎么学都不行的。
但她忘了,学习上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因为她并没有学习障碍。
这也说明她缺乏对待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4、自我耐受性差,定性不够,容易出现归因偏差。
她在学习时,周围环境很吵的话,她就会学习不下去。
这是一个客观条件,但是她却无限放大了这一个因素。
其实这是她内心的挣扎,她想给自己找一个理由说服自己,让自己得到解脱。
一旦她得到了初步的解脱,她就会不断强化这种连带关系,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
她是一个容易埋怨环境的人,并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也势必导致她紧张的人际关系。
而这种情形的出现正是她归因偏差的表露,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归因正确的前提。
5、老师的引导不当以前的她不喜欢数学,老师仍要她去参加学科竞赛,这增加了她的学习负担。
而且老师不人道地布置更多的作业要林某完成,还对她进行个别辅导,这不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这位老师没有深入观察学生的精神状况,未能体谅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不知道学生的优点缺点,不能进行优势教学,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心灵受到了重创。
这是导致林某对数学更加反感的原因,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已经对强迫式的教育深恶痛绝,压抑了很多对老师的不满,继而转化为一种对考试的抗议。
6、家庭的疏离林某在单亲家庭中得到的关爱是匮乏的,很多情感得不到家长的疏导,只能自己拼命压抑。
假期与母亲的相聚时间又是那么短,家庭并不能带给她多大的心灵成长。
所以她是一个活在自我世界中的人,遇到困难时就不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她也不喜欢向别人讲出这些痛苦,致使这种状况的恶性循环。
三、治疗目标短期目标:帮助患者缓解考试焦虑,不再害怕考试焦虑;长期目标:通过系统脱敏法、认知治疗等方法,改善患者的认知模式,让她对考试有正确认识,同时增强她的耐挫能力,引导她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挫折,促进患者人格的完善。
四、治疗措施1、采用系统脱敏法,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使求询者的神经过敏性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
使其可以自己运用这种方法来克服刺激情景。
第一步:列出可以引起求询者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
例如:“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被一道题目难住了”等等。
第二步:建立焦虑事件层次: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出焦虑等级。
在下面假定的6个刺激情景中,按照焦虑反应的依次递增的次序合理排列:明天要考试,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我正走在去考场的路上--我看到了试卷--我被一道题目难住了--时间快到了,我根本做不完了--考试后与别人对答案,发现许多答案和别人不一样。
焦虑事件层次表第三步:放松训练。
通过肌肉放松或意念放松,进行放松训练以形成松弛反应。
在松弛状态下想象焦虑情境,以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把松弛反应伴随由弱到强的刺激,使两种反应互相对抗,抑制焦虑反应。
研究表明,松弛与焦虑二者难以共存。
第四步:实际治疗和干预:按照焦虑等级,在大脑想象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等待其完全放松时,按照焦虑层次表,让求询者开始想象焦虑等级中的第一情景:“明天就要考试了,还有很多书没有看完”。
让求询者在头脑中生动描绘这一情景,并保持30秒。
在想象中使放松反应拮抗焦虑体验。
在想象过程中如果发现求询者肌肉紧张,出现焦虑反应--心跳加快、出汗、呼吸急促等就需要再次放松,按照“放松-想象-再放松-再想象”的程序反复进行。
直到求询者想象结束后,同时感到所有的肌肉完全放松为止,这说明放松反应已经抑制了想象刺激情景所产生的焦虑体验,对求询者焦虑等级第一种情景的脱敏已经成功。
接下来对第二种情景“我正走在去考场的路上”进行脱敏。
依次类推。
对求询者“焦虑等级”的脱敏,每天进行一次,每次脱敏的“焦虑等级”不超过三种。
在每次进行新的脱敏之前,一定先做放松训练,以起到脱敏的有效作用。
实践证明进行系统脱敏法治疗,对该求询者的考试情境的敏感性焦虑反应有明显减轻作用。
2、理性情绪疗法首先帮助患者找到存于自己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比如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之极等。
患者总认为自己就应该取高分,应该得到老师们的重视,周围的人必须为自己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学们必须体谅他,关怀他。
一旦遇到挫折,他就会无限扩大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没能力,没用途。
即她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以偏概全。
而考试的时候她又会产生糟糕之极的想法,觉得自己肯定考不好,其他人肯定考得很好。
自己会再次失败,然后又要面对同样残酷的事实。
这种不合理信念都是我们要纠正的思维偏差。
我们在引导她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后,与她共同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诱发性事件和导致的后果。
慢慢地,让她明白,一件事情会因为不同的想法导致不同的结果,并引导患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多看到事情积极乐观的一面。
比如,同学们在娱乐、吵闹时,也许他们和自己一样也是害怕考试的,只是用另一种形式去宣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埋怨,而是理解,然后进一步沟通,达到共识。
而以前老师的逼迫式教学模式虽然是错误的,但是转念想一下,老师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是不是和父母的期望有点像呢?自己有时也会逼迫自己做一些不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老师的错误是不是就不要无限扩大了呢?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会愿意花时间帮你复习、辅导吗?这样不停地提问患者,让患者的心灵受到震撼,与咨询者达到共鸣。
最后,让患者掌握空椅子技术,每当不合理性信念产生时进行矛盾自我的辩论,在空椅子法的实施过程中深刻体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懂得分析不同想法下的结果,从而能用自我意念战胜不合理信念,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做一个真正爱惜自己的人。
3、认知疗法告诉患者,考试并不是衡量自己能力的唯一标准,它只是一种应试教育的产物罢了,我们应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
以往失败的经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许正是这些失败让自己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