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优质课教案 ()
《钱塘湖春行》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741c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0.png)
《钱塘湖春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解析诗句,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和解读能力。
(3)通过写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钱塘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诗歌背景知识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钱塘湖春行》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白居易的生平介绍、钱塘湖的图片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钱塘湖春行》。
(2)了解白居易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对白居易的了解,引出《钱塘湖春行》的学习。
(2)提问学生对钱塘湖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钱塘湖春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引导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文本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解释诗句的意义。
(2)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背景知识介绍:(1)介绍白居易的生平背景和对诗歌创作的贡献。
(2)讲解钱塘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塘湖春行》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
2. 评价:(1)通过学生的朗读、背诵和作业提交,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表达,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交流能力。
2024年《钱塘湖春行》课教案
![2024年《钱塘湖春行》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106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02.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2024年《钱塘湖春行》优质课教案课程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3月二、教材分析《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春天钱塘湖的美景。
本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诗意,是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良好素材。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诗的意境。
(3)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熟读并背诵《钱塘湖春行》。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1. 分析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感情。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2)展示钱塘湖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钱塘湖春行》,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钱塘湖春天的美景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5.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钱塘湖春行》的基本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背诵情况。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次活动做铺垫。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10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89b1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9.png)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钱塘湖春行教案(8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14366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2.png)
钱塘湖春行教案(8篇)钱塘湖春行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用心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无数文人墨客都歌颂过春天,表达对这个季节的喜爱之情、留恋之情等等。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春的诗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2、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
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培养语感。
(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3、点名朗读,同学纠正。
4、学生齐读诗歌。
(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思考:(1)通过诗歌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信息?(2)此诗写的`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三、二读课文,理解内容:1、放声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如有疑难,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师巡视,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明学生描述诗歌景象。
3、作者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呢?四、三读课文,品味探究:1、齐读诗歌。
讨论:(1)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2、本诗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4、师生共同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13课《钱塘湖春行》教案
![第13课《钱塘湖春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e61c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2.png)
此外,在实践活动中的创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对诗歌创作手法的不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大对学生创作技能的培养,通过更多的练习和示范,帮助他们掌握描绘自然美景的方法。
-诗歌创作背景:学生可能对《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知之甚少,难以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教师需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中的“诗句解析”,教师可以举例解释“几处早莺争暖树”,这里的“争”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莺歌燕舞的生动场景,突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钱塘湖春行》的基本内容、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并尝试了自己的创作。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欣赏和表达自然美。如果对诗歌的学习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意境和描绘手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投入到诗歌的朗读、分析和创作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首先,对于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意象,学生们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词语的深入讲解,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教案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a515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f.png)
二、核心素养目标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钱塘湖春行》,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韵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钱塘湖春行》中的意象、意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其次,关于诗歌的朗读与背诵,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朗读时节奏感和情感把握不够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增加一个专门的朗读环节,让学生们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共同提高。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有些小组讨论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次组织小组活动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讨论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学生们在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尽管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但部分学生仍然难以把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例如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春天的时候,有没有去过美丽的湖边,感受过大自然的魅力?”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唐诗中的自然美景。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钱塘湖春行》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者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认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钱塘湖春行古诗教案
![钱塘湖春行古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1af5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c.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钱塘湖春行》古诗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
2.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解析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 领会作者对钱塘湖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
2. 解析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以及这首诗的背景。
2. 朗读和背诵(5分钟)学生跟读,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钱塘湖春行》。
之后,学生自主背诵这首诗。
3. 解析诗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意义,解释生僻词语,解读意象和表达技巧。
4. 感悟意境(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诗句意境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创作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钱塘湖春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现场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反馈。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学习重点。
推荐相关的古诗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和欣赏。
三、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诗句意义和表达技巧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创作表现和课后阅读情况。
四、教学资源1. 《钱塘湖春行》全文。
2. 白居易的生平介绍资料。
3. 与《钱塘湖春行》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下一步的教学质量。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钱塘湖春天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兴趣。
2. 朗读活动:学生分组朗读《钱塘湖春行》,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技巧。
3. 解析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句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等。
钱塘湖春行教案(多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eaee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2.png)
钱塘湖春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钱塘湖春行》的背景及作者。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简介《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了解其生平及诗歌创作特点。
2. 阐述《钱塘湖春行》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2. 教师讲解《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3.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感悟,讨论如何欣赏古典诗歌。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意象、意境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1. 分析《钱塘湖春行》的意象、意境。
2. 解读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如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诗歌表现手法,举例说明。
3.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第三章:诗歌背诵与默写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诗歌背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指导学生正确背诵《钱塘湖春行》。
2. 训练学生默写诗歌名句。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竞赛,看哪组背诵速度快且准确。
3. 教师出题,学生默写诗歌名句。
第四章:诗歌创作与展示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2.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以《钱塘湖春行》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交流。
教学活动:1. 教师提供创作主题,学生分组进行诗歌创作。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3.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
2. 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引导他们欣赏更多优秀的古典诗歌。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钱塘湖春行》的特点和价值。
2. 教师推荐其他优秀的古典诗歌,引导学生自主欣赏。
钱塘湖春行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8282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5.png)
钱塘湖春行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欣赏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白居易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诗歌文本解析:词句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
诗歌表达技巧分析: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对诗歌背景、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讲解。
互动讨论法: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诗歌分析和表达练习。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诗歌文本、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诗歌资源和讨论区。
诗歌朗诵:让学生通过朗诵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诗歌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
3.2 诗歌文本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钱塘湖春行》的诗句和意象。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3.3 诗歌表达技巧分析教师分析诗中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技巧。
学生通过朗诵和写作练习,体验和练习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参与度评价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学生互评,评价彼此的诗歌表达练习。
4.2 诗歌解析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诗歌解析进行评价,包括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效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诗歌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以表达对钱塘湖春天的感受。
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个性。
5.2 诗歌朗诵会学生准备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参与诗歌朗诵会。
教师组织并评价诗歌朗诵会的整体表现。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诗歌原文:打印或投影《钱塘湖春行》的原文。
相关文章:收集关于白居易和《钱塘湖春行》的背景资料。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的诗歌朗诵视频或白居易生平介绍视频。
《钱塘湖春行》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0f378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f.png)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钱塘湖春行》的基本内容。这首诗是白居易描写钱塘湖春天景色的作品,它通过精妙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诗歌,看诗人如何运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他如何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理解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生僻字词和复杂的修辞手法,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钱塘湖春行》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感知能力,激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素养。
4.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5.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创作灵感,培养表达与创作能力。
《钱塘湖春行》教案
一、教学内容
《钱塘湖春行》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单元。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朗读并背诵《钱塘湖春行》。
2.分析诗句,理解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
3.学习诗人生动描绘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技巧,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了解诗人白居易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5.掌握古诗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鉴赏技巧。
-诗人情感把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需要教师引导。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优秀篇(精选13篇)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优秀篇(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bf47e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2.png)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优秀篇《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优秀篇(精选1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优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优秀篇篇1一、教学设想1. 课堂理念: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古诗?如何让学生为之展开积极主动的思考?如何让学生达到最佳的求知状态?我想:关键就在于教师要在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学习心理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孩子阅读古诗的方法从而精心设计课堂。
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
2. 课堂思路:针对以上思考,我想具体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实施:A 放声朗读,培养语感,感受诗歌音韵美和形式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就是告诉我们“熟能生巧”。
这是一种熏陶更是一种积累,读的多了,我们在文学、语文、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古汉语能力等等方面都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所以,多读而且是放声朗读是孩子们学习古诗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B 倾听配乐诗歌朗诵,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意境美。
“诗”,“诗歌”最初就是和乐而歌、和乐而作的。
因此诗歌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倾听配乐诗歌朗诵,再次感受并加深对古诗音韵美、节奏美的欣赏。
古诗语言凝练生动、言简意丰,其遣词造句更是高度精辟。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感受诗歌文字的精妙;同时更要做到“披文入境”,通过有声的文字迅速把孩子们带入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氛围中。
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我们可以采用较为直观的配乐诗朗诵。
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感受并体验着诗人的情感变化。
C 改诗成文,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诗歌语言美和情感美。
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比较阅读能力。
在孩子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后,我们可以让他们尝试把自己想到的画面用文字来表现。
钱塘湖春行古诗教案
![钱塘湖春行古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dad67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d.png)
钱塘湖春行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这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3)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2)学会欣赏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钱塘湖春行》;2. 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3. 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欣赏;2.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2. 参考译文;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钱塘湖春景图;(2)引导学生欣赏图片,谈谈对钱塘湖的印象;(3)简介诗人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古诗中的关键词句。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分析;(3)教师引导总结: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朗读背诵(1)学生齐读古诗,体会韵律美;(2)学生个别朗读,展示学习成果;(3)教师鼓励学生背诵古诗。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强调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3)提醒学生注意古诗中的生字词,加强课后巩固。
6. 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钱塘湖春行》;(2)写一篇关于钱塘湖春景的作文;(3)收集其他描写钱塘湖的古诗,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学习:组织学生展示其他描写钱塘湖的古诗,比较分析不同诗人对钱塘湖的描绘和情感表达;2. 探讨交流:引导学生从自然美、人文景观等方面谈谈对钱塘湖的印象,分享自己的游览经历;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绘画、摄影、写作等形式创作关于钱塘湖的作品,展示并进行交流评价。
钱塘湖春行教案(多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97aa9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9.png)
钱塘湖春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钱塘湖春行》的背景及作者。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文学地位。
2. 简介《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2. 教师讲解《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
3.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信息,教师总结。
第二章:诗词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钱塘湖春行》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钱塘湖春行》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解读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钱塘湖春行》。
2. 学生讨论诗句的意义和美感。
3. 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第三章:诗词背景与文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钱塘湖春行》所反映的宋代钱塘湖景色及文化。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宋代钱塘湖的自然景色及历史变迁。
2. 讲解《钱塘湖春行》中的文化意象。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图片或地图,介绍钱塘湖的历史变迁。
2.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宋代钱塘湖的文化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第四章:诗词创作与表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词创作的热情和兴趣。
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诗词的创作技巧。
2. 学生尝试创作以钱塘湖为题材的诗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
3.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钱塘湖春行》的收获。
2.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生分享学习《钱塘湖春行》的心得体会。
2. 教师进行总结,提出拓展学习建议。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学习总结。
2. 教师点评学生总结,提出拓展学习建议。
第六章: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词中自然景色描绘的分析能力。
2024年《钱塘湖春行》课教案
![2024年《钱塘湖春行》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4f82c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8.png)
2024年《钱塘湖春行》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钱塘湖春行》的诗意和诗韵。
1.1.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1.1.3 提高学生对唐代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2.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钱塘湖的自然风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2.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3.2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3.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钱塘湖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游湖的心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欣赏《钱塘湖春行》的诗意和诗韵。
2.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钱塘湖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钱塘湖春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3 课堂讲解对诗歌进行逐句讲解,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诗歌默写和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4.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诗歌默写和文学创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4.3 单元测试评价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钱塘湖春行》诗文教材。
5.2 多媒体资源钱塘湖风光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5.3 网络资源有关白居易和《钱塘湖春行》的背景资料、文学鉴赏文章等网络资源。
《钱塘湖春行》教案(10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aab7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a.png)
《钱塘湖春行》教案(10篇)钱塘湖春行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
那西湖风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好!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二、检查预习及课下积累1、简介: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带领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
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2、写作背景三、读一读领略诗之韵1、听录音朗读2、学生齐读3、男女生共读四、译一译通晓诗之意小组合作,对照课文下解释,理解诗句意思。
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五、品一品探寻诗之妙小组合作,从以下三个角度赏析诗歌。
1、赏物像(描绘了什么景物?)2、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3、体会诗中表达出的诗人情感。
六、想一想感受诗之美请大家插上想像的翅膀,飞向那早春的西湖。
把自己从诗中所欣赏到的西湖美景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出来。
七、背一背积累经典诗作请自由朗诵诗歌,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感情地背诵。
八、作业完成练习册,背诵诗歌。
九、结束新课同学们,我们的“钱塘湖春行”就要结束了,请不要忘记风光秀丽的西湖;不要忘记妙笔生花的白居易;更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欢聚一堂,共同学习。
谢谢大家!下课!板书:钱塘湖春行苏轼内容:早春景物语言:生动精炼情感:喜爱赞美钱塘湖春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情感性。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目标2是对方法理解,为重点。
难点是目标3,由学生自身弱点和学生对教材适应情况决定的。
教法学法:新的语文教材更为注重学生想像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发现理论中认为:“应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过程中去。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5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28ddb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e.png)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1、收集与春有关的资料;2、收录机、磁带;课时:一个课时教学设计:一、备读导入新课:1、学生自由背诵唐诗,说唐代著名诗人,引出白居易;2、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课;二、初读熟悉全诗:1、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2、生齐读;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4、师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三、熟读理清游踪:1、谁能划出标题写了几方面内容,并说明理由;2、读一读诗,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而非其他;3、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四、精读寻觅春踪:师:请阅读全诗,想一想,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生:早春师: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归纳: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在具体分析时,结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写。
师: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
五、品读诗中妙笔:师: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
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生:看书,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3cd79b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c.png)
《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钱塘湖春行》教案优秀实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钱塘湖春行》教学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f2b27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a.png)
《钱塘湖春行》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钱塘湖春行》全诗。
2. 能够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3. 能够解读诗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钱塘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引导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学会思考和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3. 学会欣赏和保护自然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1. 简介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介绍钱塘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阐述《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2 诗歌结构分析1.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解读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 探讨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钱塘湖的美景。
2. 引导学生回顾《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
3.2 朗读与背诵1. 学生集体朗读诗歌。
2.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跟随背诵。
3.3 诗歌解析1.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解读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 探讨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3.4 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诗歌中的文化内涵。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1. 熟读并背诵《钱塘湖春行》。
4.2 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正确性、完整性等。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1. 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2.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5.2 改进措施1.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与辅助材料1. 教材:《钱塘湖春行》全文及相关注释。
2024年《钱塘湖春行》优质课教案
![2024年《钱塘湖春行》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a823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7.png)
一、教案简介2024年《钱塘湖春行》优质课教案教学科目:语文教学年级:八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钱塘湖春行》全文。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白居易描绘的钱塘湖春天美景。
3. 掌握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诗词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词意境的分析和感受。
3. 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诗词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词深层意境的感悟。
3. 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二、教学准备教材:《钱塘湖春行》全文。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PPT、音频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钱塘湖春行》。
2. 逐句解析诗词,解释生僻字词。
3.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四、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背诵《钱塘湖春行》,完成相关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检查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背诵情况。
二、深入学习与欣赏(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学生欣赏并模仿诗词的语言风格。
三、课堂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类似风格的诗词进行赏析。
2. 各组分享自己的赏析成果。
四、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推荐其他钱塘湖相关的诗词作品。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钱塘湖春行》。
2. 完成相关练习题。
3. 选择一首类似风格的诗词进行赏析,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钱塘湖春行》的背诵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湖春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
那西湖风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西湖风光图片,亲眼感受一下吧!
(配乐,投影风光图片)
师: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呀?
二、检查预习及课下积累(5分钟)
师:西湖风光的确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览一番吧?好!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
1、简介作者: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带领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
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
(指一生说)
(幻灯片出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长庆三、四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剌史。
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诗人。
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湖光山色的诗歌。
请注意: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
2、课下积累
师:《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所作。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啊,在此地做刺史的可以说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应当就是白居易和宋代的一位大文豪?是谁呢?他就是苏东坡。
无独有偶,苏轼也曾写过描绘西湖的传世佳作。
有谁知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师:是美丽的西湖赋予了他们灵感,更是他们为西湖增添了永恒的诗意啊。
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他们,也记住他们千古传颂的诗歌。
师:你还能说出描绘西湖的诗句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出示目标:(1分钟)
师:欣赏完这两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家请看大屏幕!
目标导航: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到目标?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定能达到目标!
四、读一读领略诗之韵(6分钟)
1、师:有了目标,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美丽的西湖进发,但旅途中我们
也不能闲着,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歌吧!在朗读之前谁能告诉大家朗读诗歌有哪些要求啊?
一、读准字音;二、读准节奏;三、读出感情。
2、下面我们进入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读一读领略诗之韵。
3、学生自读诗歌。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
4、点名朗读,同学纠正,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
5、听录音:
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
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
师: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请迅速更正。
(幻灯片)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齐读诗歌一遍
师: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种幸福吧!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五、译一译通晓诗之意(5分钟)
师: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如果请白居易先生做导游,他所吟诵的古诗啊,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
译一译通晓诗之意
(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2、生自学;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指名学生译讲诗歌。
师备案: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4、全部讲完,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师:好!同学们对本首诗的内容理解得不错了!下面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六、品一品探寻诗之妙(6分钟)
1、师:从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自信已经充分的建立起来了,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环节,老师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幻灯)品一品探寻诗之妙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思考:
1、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诗歌描绘的是西湖春天哪个阶段的景色?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呢?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钟后,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回答,比谁回答准确。
2、学生自学,师巡视。
2分钟后检测、交流。
(分析过程:a.让多名学生回答,并从诗中找出词句作证;b.其他同学加以补充;
c.师引导辨析)
答案:
1)水、云、莺、燕、花、草;春水初涨平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
到的树上歌唱、燕子啄泥衔草忙着建造新巢、春花鲜艳美丽令人眼花缭乱、春草生机勃勃刚刚没过马蹄。
早春
学生进行赏析,师适时点评、鼓励。
在此环节中,如遇到学生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赏析。
“几处”.“谁家”,改“处处”、“家家”好不好?为什么?文章写的是初春“几处”和“谁家”突出了初春事物都还很稀少。
如果换成了“处处”和“家家”,那就不是描绘的早春之景了
师:大诗人白居易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是因为他极为讲究对语言的锤炼。
2)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的早春之景。
那么诗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啊?
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从尾联可以看出。
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让我们再读诗歌,一定要读出对西湖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一过程,板书)
七、想一想感受诗之美(8分钟)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诗歌的理解品读,我们一定会感觉到:在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制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那早春的西湖。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根据老师的提示,把自己从诗中所欣赏到的西湖美景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出来。
钱塘湖春行
首联: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骑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的西边。
雨后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微波荡漾;空中白云朵朵,同水面连成一片。
颔联:……
颈联:……
尾联:西湖的美景令人陶醉。
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的景色。
这里绿柳成荫,白沙堤静静地躺在湖边,那么安闲,那么自在,真让我流连忘返啊。
生: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湖岸边,不知是谁家新来的小燕子,呢呢喃喃地忙着衔泥筑巢。
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花儿渐渐的开了,一丛丛,一簇簇,摇曳在春风中,尽情地吐露芬芳,快要让人眼花缭乱;绿茸茸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刚能遮住马蹄。
师:哦,同学们描绘的春景太美妙了,让我们再次陶醉其中了。
其实,诗人在这无边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尝没有融入其中,成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呢!
八、背一背积累经典诗作(3分钟)
1、师:同学们,积累古诗词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再来积累一首!(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诵诗歌,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感情地背诵。
2、学生自背
3、检查背诵。
4、学生齐背。
九、比一比体会诗之异同(5分钟)
师:春天是美丽的,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绘春赞春的美文佳作。
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首。
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
阅读韩愈的《早春》,试从所描绘的景物及所抒发的情感方面比较异同。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师:除此之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写春的古诗词佳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唐)杜牧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孟浩然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十、结束新课(1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的“钱塘湖春行”就要结束了,请不要忘记风光秀丽的西湖;不要忘记妙笔生花的白居易;更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欢聚一堂,共同学习。
谢谢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