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灯笼 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 ______
4 《灯笼》学案答案
一、焚身(fén) 溺炕(nì) 神龛(kān) 皎洁(jiǎo) 犬吠(fèi) 乡绅(shēn)
斡旋(wò) 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裴公(péi)
燎原(liáo)司马懿(yì) 熙熙然(xī)星阑(lán)霍骠姚(pi ào)
1.斡旋:调停,调解。
2.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弟的奢华。
3.未始:未必。
4.幽悄:幽深寂静
5.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6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7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8 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9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二、
1、“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文章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①)作者回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第二部分(2—11):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12):深化主题,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1.文章第①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三、2. 读3-9自然段,分组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为什么要回忆这几件事?
第3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5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第6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7段,元宵节看灯;
第8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9段,纱灯上描红;
怀恋过往,表明灯笼对“我”的意义重大。
三、3. 结合2-9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灯笼有着怎样的意义?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三、4. 文章第11段中“雪夜入……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分析这两句话。
【答案】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借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作者也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三、5. 【答案】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三、 6.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答案】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
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三、7.你是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的?
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学后感悟:
《灯笼》的作者吴伯箫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流露着爱国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个民族的一种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蕴藏于每个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这种情感集中表现为:对养育自己成长的祖国山河、文化、历史的热爱;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爱国的人。
四、答案: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