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高考政治选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总结-第四单元
![新高考政治选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总结-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79a7d61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1.png)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第一框认识调解与仲裁多元纠纷解决方式:(1)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2)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一、调解——以和为贵:1.调解的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2.我国的调解制度:3.人民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1)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2)性质: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3)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4)法律效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二、仲裁——便捷经济:1.仲裁的机构与种类:(1)仲裁委员会: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办)。
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
它独立于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无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但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司法认可。
(2)仲裁的种类: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
2.商事仲裁: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相关链接】不能仲裁的纠纷情形:①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商事仲裁制度:①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课本知识点梳理总结
![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课本知识点梳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c2c037b90d6c85ec3ac6df.png)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最主要、最根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什么样决定什么样②变化发展决定变化发展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活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①阶级社会→阶级斗争、②社会主义社会→改革(自我发展、完善)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含义)创造的历史表现: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生活和实践是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实践提供物质条件;直接创造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⒈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路线:⒈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⒉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物质的价值:物质属性、功能→主体需要(关系)人生的价值: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①社会价值(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自我价值(索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1、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导向作用2、人生道路的选择导向作用方法论: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⑴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⑵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特征:⑴社会历史性、⑵阶级性、⑶因立场、角度而不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⑴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⑵站在人民的立场,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实现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客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价值的实现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⒉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⒊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PPT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5119037cd184254b353556.png)
思考国际政治现象角度
1.国际社会的两大主体 (1)主权国家(构成 权利 义务、国家利益) (2)国际组织(地位、宗旨、原则、作用) (3)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决定因素)
2.当前国际形势 (1)主题 (2)多极化 (3)国际新秩序 (4)国际竞争实质
3.我国 (1)外交政策及其决定因素 (2)国际地位、作用、态度、形象(和平发展道路)
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 (2)国际关系决定因素
①国家之间出现分离、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化、 历史、地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它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 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 利益首先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 冲突的根源。 ④各国的国家性质与利益追求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使得 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任何国 家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不能侵犯别国的主权、安全,干涉别 国的内政。
Hale Waihona Puke (3)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①原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它是国家生存与发展 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 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②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③怎样(国家角度)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飞扬之旗)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飞扬之旗)](https://img.taocdn.com/s3/m/521fca45767f5acfa1c7cd10.png)
人民民主的特点、优势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国 家 线
制 度 线
基本 基本 中国 特色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 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政 府 线
国 际 线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国际形势呈多极化趋势 我国的外交政策
1.国际关系 (1)含义 (2)内容 (3)形式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含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
多层次
外交
政治 经济
参与的利益
军事
宽领域
社会
发展利益
文化
主权利益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1.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关系
政治 经济 文化 历史 地理
2.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国家利益
(1)什么是国家利益,其地位如何?
领
土
独立权
人 口
平等权
主权国家
政 权 自卫权
主
权
管辖权
难点 释疑
正确理解政权、主权和人权的区别
难点 释疑
正确理解政权、主权和人权的区别
(3)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项民主权利。人 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 开,它要有物质的、法律的和制度上的保障。人权问题有 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于一国内政问题。 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 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 于人权,有些大国标榜“人权高于主权”,实际上是借人 权干涉别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状元360】高考政治生活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新人教必修1
![【状元360】高考政治生活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新人教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4a7ffd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c.png)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放在工业化、现代化 发展战略的突出位 置,落实到每个单位、 每个家庭
发展战略
含义或原因
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
发展很不平衡。改革 总体战略,深入推进
推动区域协调 开放以来,东、中、 西部大开发,全面振
发展,缩小区 西部地区发展差距 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的 道路 D.我国已实现工业化
【答案】C
【解析】ABD 观点错误。
解决好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事关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 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 化道路,建立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长效机 制,形成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发展战略
含义或原因
措施
加强能源节 约和生态环 境保护,增强 可持续发展 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生 态环境保护的基本 国策,关系人民群 众切身利益和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
核心要点 一、脉络梳理
二、提纲挈领
一个比较 两个思路 五条措施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
导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条措施
讲解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 (1)我国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我国在本世纪头 20 年面临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和平 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国内外环境有利于聚精会神谋发展。
2.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 第一,“新”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信息化与工业化 相结合。第二,“新”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 和竞争为中心。第三,“新”在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第四,“新”在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结构(高度概括)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结构(高度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96aa11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6.png)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点补充走进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地位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基本构成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理解内涵)。
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w.w.w.k.s.5.u.c.o.m国际组织主要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对现实中主要国际组织学会归类)。
主要作用促动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矛盾。
(辩正分析)结合国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
宗旨。
结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各项原则。
积极作用。
中国在结合国发挥的作用。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内容、形式多样(竞争、合作、冲突是基本形式)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合作的基础冲突的根源,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如何协调: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问题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部分战乱;总体缓和、部分紧张;总体稳定、部分动荡。
发展问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注重提升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存有的问题及其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根源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世界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如何解决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保障主权国的四个权利)。
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合作又竞争。
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
![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0327138561252d381eb6e2b.png)
1.(外交政策名称和决定)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利益决定的,为我国的现 代化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2.(外交的宗旨)体现我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3.(内容)体现了基本目标之一,维护世界和平
3.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不渝走 和平发展道路,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 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8年的北京奥 运会,更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全世界传达了“和” 的理念。
(1)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坚持走和平发 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2)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我国坚持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5.材料一: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 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在波兰华沙同 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激起中国舆论强烈不满。
材料二:因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要 见达赖,中国做出了推迟中欧峰会的决定。中国外交 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欧关系能否回到正常轨道取 决于萨科齐能否创造正确条件。欧洲舆论也担心因为 萨科齐的决定,整个欧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 点?(3分) (2)谈谈你对萨科齐的行为的看法。(9分)
例题1、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新主张,是我国在国际上提出
的一个重要理念。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要 求和谐经济全球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与 稳定,强调全球生态和谐。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它的实 现过程就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需世界环境不断得以改善的过 程,是一种拓展现代化发展的国际空间新战略。和谐世界将 引领中国外交,有助于从各方面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条件。
初二政治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二政治四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f658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a.png)
初二政治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的发展历程1.1古代政治在古代,政治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
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一般包括封建君主、贵族和平民。
封建君主是绝对统治者,贵族是封建王朝的支持者和统治阶层,平民则是被压迫的劳动者。
1.2近代政治近代政治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的。
资本主义政治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社会的地位,民主和自由成为了近代政治的重要理念。
1.3现代政治现代政治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
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是公有制和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改革。
二、政治学习的内容2.1政治概念政治是统治阶级,政治是权力斗争,政治是国家管理。
政治的基本概念是对政治活动的本质和特征进行理论概括和概括。
2.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的总称。
政治制度有多种形式,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一党制度等。
2.3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学说、政治哲学等。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有市场经济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有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反映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法律。
三、政治体制的组织和运行3.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总称。
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等。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单元知识背诵)-初中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单元复习(部编版)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单元知识背诵)-初中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单元复习(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c6872d767f5acfa0c7cd31.png)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单元知识背诵)一、知识梳理(必明)二、核心观点(必记)1、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重要性)2、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关系)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做法)4、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做法)5、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重要性)6、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做法)7、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做法)8、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价值)三、核心考点(必背)考点一:国家利益至上1、国家利益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1)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2)内容: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城,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重要性:①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②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2、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怎样理解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完整版)《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9a97d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e.png)
(完整版)《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一、主权国家1、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2、分类:按国家性质划分,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3、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1)主权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和生命和灵魂2)国家主权的特性: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两者关系: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两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4、主权国家的权利:1)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2)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3)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4)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5、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二、国际组织1、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2、地位: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3、分类:以主体为标准,分为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以地理范围为标准,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以职能为标准,分为一般性的和专业性的。
4、作用:1)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2)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b、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c、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三、联合国1、性质: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4、作用:A、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B、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四、中国与联合国关系1)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2)中国在世界裁剪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国际关系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知识点考点总结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知识点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5b854ff46527d3240ce0f7.png)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考点33: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a)(1)价值观的重要性:①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②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考点34: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考点35:理想信念教育(c)(1)重要性: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体系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70a40f904a1b0717fd5dde8.png)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成员考点96 主权国家考点97 国际组织考点98 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考点99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考点100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考点101 时代的主题考点102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考点103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点104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考点105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考点106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考点107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家组织1.主权国家⑴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⑵划分:①按国家性质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②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③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⑹地区:国际上还有一些区域因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被称为地区2.国际组织:⑴地位: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⑵产生: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⑷.分类①联合国:一般性、世界性、政府间②欧盟、东盟、非盟、上合组织:一般性、区域性、政府间③国际奥委会: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④石油输出国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⑤世贸、世卫、世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⑥世界红十字会: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⑦亚太经合组织:专业性、区域性、政府间⑧成立较早的国际组织:国际电报联盟(1865年)万国邮政联盟(1874年)国际铁路货运联盟(1890年)⑨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年)⑩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⑸机构:①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年度报告等。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535cf100b4e767f5acfce7a.png)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基础题:“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我国卫生部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了有关情况。
据此回答1—3题。
1.世界卫生组织是()A.世界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C.区域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台湾之所以不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是因为()①世界卫生组织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②世界卫生组织是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③台湾具有主权实体性质④台湾是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主权实体性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作为观察员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①侵犯了中国主权②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③违背了联合国的原则、宗旨④干涉了中国内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尊重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上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原则。
之所以要尊重国家主权,是因为()A.主权是构成国家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国家主权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性C.主权国家有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义务 D.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一切人和事具有管辖权5.5月29日是联合国维和人员国际日,潘基文秘书长指出,至今已有11万维和人员部署在世界各地的冲突区,他们来自近120个国家。
上述事实表明()A.联合国的职能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B.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C.联合国可以在有冲突的地区派遣自己的武装力量 D.联合国是解决地区冲突的决定力量6.据悉,中国2007~2009年在联合国的会费比额已经从2.05%上升到2.67%,在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中列第9位,在发展中国家名列第1位。
这一事实说明()①我国认真履行在联合国所承担的应尽义务②我国努力以自身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发展贡献力量③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④我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的改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其内涵包含着双方既有共同点和共同利益,又有分歧和矛盾。
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0fb29c69dc5022abea0024.png)
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集锦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构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性质: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它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代表的义务:(1)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民主集中制地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表现:(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优越性:(1)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2)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7、中国共产党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专题复习
![《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4be8a18a21614791711288f.png)
删
l 鬻 瓤
嚣 : 嚣 孵 黔
瓣 鬻嚣 蛳
4 人 民代 表 大 会 制 度 .
() 1 性质 : 以人 民代表 大会 为基 石 的人 民代 表大 会 制度 是我 国的根本 政
治制 度 。
( ) 本 内容 : 2基 国家 的一 切权 力属 于人 民 ; 民通过 民 主选举 选 出代 表 , 人
( 优 越性 : 4) ①人 民代表 大会 制度 是 由人 民民主 专政 的社 会 主义 国家 性 质决 定的 , 这一制 度 以人 民 当家 作 主为宗 旨, 真正 保证 了人 民群众 参加 国家
管 理 , 分 体 现 了 人 民 的 意 志 和 利 益 , 示 了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鲜 明 的 充 显
案 权 是指 人大 代表 有权 依 照法律 规定 的程 序 ,向人 民代表 大会 提 出议 案 。 质 询 权 是指 人大 代表 有权 依 照法律 规定 的程序 , 对政 府等 机关 的 工作提 出质 问
并 要求 答复 。
义务: 协助 宪法 和法 律 的实施 , 与人 民群众 保 持密 切联 系 , 听取 和反 映人
义 民主政治 , 必须 坚持 和完 善人 民代 表 大会 制度 , 决不 能 照搬 西方 】
21 0 0年 8月 2 日至 8月 2 日 , 一 届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第 十 六 次 会 议 在 3 8 十 北 京 举 行 。 议 期 间 , 表 决 通 过 了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关 于 批 准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会 经 区基 本 法 附 件 一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行 政 长 官 的 产 生 办 法 修 正 案 的 决 定 , 以及 关 于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基 本 法 附 件 二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立 法 会 的 产 生 办 法 和 表 决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素材-第四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知识点梳理)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素材-第四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知识点梳理)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b31967172ded630a1cb604.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素材- 第四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知识点梳理)第四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八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一、填空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
(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
2、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 ......................................................................................................................................... * * *...3、(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 ....................................................................................................................................................................................................................... ** *...5、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
...* ................................ *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
![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e698e7787c24028905fc33f.png)
知识结构
静态
国
类型
际 主权 构成要素
社 国家 权利和义务
国
会
的
含义
主 国际 类型
要 组织
成
作用
宗旨 际 联 原则 关 合 作用 系 国 中国与
员
联合国
的关系
含义
内容 形式
决定因素 为什么 坚定地维护 是什么 我国的利益
怎么办
动态
含义
体和平的原因 影响和平的因素 关
2.目前,太空竞争愈演愈烈。美国超强的太空实力明 显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俄、英、法、德、日等国家在 太空竞争中也正在积极奋起。此外,印、韩、以等国也 跃跃欲试,欲借助各自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后来居上。 上述材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变为现实 B.世界各国在科技上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C.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将更激烈 D.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
1.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中国国 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共有204个国家 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了本次盛会。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国家具有主权属性,地区是指不具有国际社会 承认的主权的区域 B.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地区是区域性 国际组织的成员 C.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和地区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D.国家和地区都享有独立权
3.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不渝走 和平发展道路,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 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8年的北京奥 运会,更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全世界传达了“和” 的理念。
(1)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坚持走和平发 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2)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我国坚持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
决定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 主权国家
(1)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基本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基本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3)主权
①地位:最重要的要素,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特征:对内表现为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二者紧密相连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4)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同时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2. 国际组织和联合国
(1)国际组织
①分类:按主体分:政府间、非政府间;按范围分:世界性、区域性。
②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2)联合国
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③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④我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二)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2.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3.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4. 坚定地维护我国利益
(1)坚定维护我国利益的原因: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注意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我国国家利益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如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不扩张;
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安全;
④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同时,最终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三)当今时代主题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解决的途径: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
①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③文化上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安全上互相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 世界多极化
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1)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格局并未形成;
(2)世界正在形成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多极化发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4.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当代国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我们如何应对:
①要抓住和利用好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
②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坚持正确的外交政策,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坚持对外开放(四)我国的外交政策
1. 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 运用国际社会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依据)
(1)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根据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性选择;
(3)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
(5)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6)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体现和需求;
(7)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8)走和平发展道路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造和谐世界。
4.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增强维护和平的力量;(2)在履行主权国家义务同时坚决维护作为主权国家权利,捍卫我国的国家利益;(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射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努力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4)坚决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坚决反对各种形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致力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