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瓷工艺品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浅析陶瓷的成型工艺及艺术风格

浅析陶瓷的成型工艺及艺术风格

浅析陶瓷的成型工艺及艺术风格陶瓷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各种成型工艺经过历史的洗礼变得日趋完善,每种成型工艺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陶瓷艺术家根据自身文化内涵的多样性,利用不同的工艺创造出很多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但大多数作品都具有相同的审美特质——主观表现性。

然而,真正成熟的陶瓷艺术家必须要有理性,不能盲目追风模仿,时代性、地域性、特色性是每位陶瓷艺术家毕生的追求。

标签:陶瓷;成型工艺;审美特质;艺术风格提及中国陶瓷,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无比自豪,因为中国陶瓷在世界艺林中独树一帜。

中国陶瓷在中国文化宝库中也是一颗璀璨闪耀的明珠,可以说,中国陶瓷的发展史就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伟大的创造力。

中国陶瓷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过波涛汹涌,也有过涓涓细流,但从未断流,经历了历史长河的考验,一直延续至今。

陶瓷,顾名思义,可分为陶和瓷两部分,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陶的出现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至前2500左右,我们的祖先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新石期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发挥他们的智慧,创造为自己生活服务,提供方便的生活用具。

陶器刚出现的时候,很大意义上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几千年来,随着科技、生活水平等不断提高,简单的实用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人们的审美水平也逐渐提升,为后来瓷器的产生,以及各种陶瓷成型工艺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从东汉开始出现,浙江的越窑出产了青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瓷器的地方,是中国陶瓷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后的近千年时间,瓷器占据了陶瓷发展史的主流,每个朝代都很好的继承发展并创新。

一陶瓷基本成型工艺陶瓷成型工艺大体可以分为泥条成型法、手捏成型法、手拉坯成型法、陶板成型法、压模成型法以及注浆成型法。

每种成型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及存在的合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泥条成型法是最原始也是最灵活的成型工艺。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因其独特的装饰工艺、雅致的造型,被誉为“陶器中的翡翠”。

下面将从建水紫陶的器形、纹饰、釉彩三个方面,浅析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

一、器形建水紫陶器形优美、稳重、古朴,常见的包括盘、碗、罐、壶、瓶等。

其中的壶、瓶、罐等器型,常常是从皮质、革质、竹质等自然形态中演变而来,极具天然美感与野趣,尤其是该厂家生产的一种叫“香盒”的器型更是引人注目。

二、纹饰建水紫陶纹饰华丽、精致、细腻,非常注重装饰的艺术效果与视觉冲击力,给人以魅力非凡的视觉印象。

在纹饰的选择和运用中,建水紫陶技艺能手们善于运用古代的文化遗产、优秀的艺术资源,从而汲取意蕴丰富、形象鲜明、富于变化和巧妙的意境元素,使得建水紫陶纹饰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和深化。

建水紫陶纹饰的大多数是以荷花、牡丹、莲花、梅花、桃花为主题,或以乌龟、鹰、马、蛇等动物图案为主,以及一些花草虫鱼等生活图案。

纹饰的排布多以连续构成的曲线、贴近、转弯和内里外巡、盘旋往复为主,给人一种绵长、推敲、追寻的错觉。

纹饰采用鲜艳、雅致的色彩,对比鲜明,呈现出浓郁的生命力和激情。

三、釉彩建水紫陶的釉彩一般是通过复杂的烧制过程实现的。

在釉彩的施加中,建水紫陶工艺师,往往会在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色彩渲染,让器物在不同角度下,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

然而这种变化又使整件器物看起来很自然。

在运用釉彩时,建水紫陶着重表现黑色和紫色,因此建水紫陶又被称作“天地之玄冥,沅水之紫陶”。

总之,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在艺术上自成一派,给人以非同一般的视觉享受。

通过纵览建水紫陶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得以成就,正是源自于传统文化、采用强烈的色彩应用、融会贯通的纹饰工艺,以及极为讲究的制作工艺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现,这些都为建水紫陶的艺术价值,赋予了非凡的艺术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

陶瓷传统工艺的特点

陶瓷传统工艺的特点

陶瓷传统工艺的特点
陶瓷传统工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微妙的工艺与技巧:陶瓷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作、成型、修饰、上釉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通过手工操作完成。

同时,制作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烧制温度、火候等因素,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2. 丰富多样的纹饰和装饰:陶瓷传统工艺注重纹饰和装饰的设计与制作。

传统的陶瓷作品往往采用各种各样的纹理、花纹和图案,通过刻画、绘制等手法进行装饰,使作品更加生动、精美。

3. 以自然为主题:陶瓷传统工艺往往以自然为主题,通过模仿自然的形态和图案来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和追求。

许多陶瓷作品以花鸟、山水、人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4. 传承和发展:陶瓷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许多陶瓷作品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技术手法,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总的来说,陶瓷传统工艺以其微妙的工艺与技巧、丰富多样的纹饰和装饰、以自然为主题和传承发展的特点,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卓越艺术成就。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是室内装饰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特点吸引了越
来越多的人们。

陶瓷装饰品设计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表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首先,陶瓷装饰品设计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的陶瓷工艺源远流长,具
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现代设计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因此现代陶瓷装饰品设计往往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具有时尚感和个性化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其次,陶瓷装饰品设计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表达。

陶瓷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其
质地纯净、色彩丰富,常常被用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活的情趣。

陶瓷装饰品的设计常常以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自然和生活元素为题材,通过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手法,将自然和生活的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此外,陶瓷装饰品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陶瓷作为一种艺术材料,其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使其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载体。

陶瓷装饰品设计不仅注重形式美感,更注重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常常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寓意,使作品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
表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这种设计理念和特点使得陶瓷装饰品成为室内装饰中备受青睐的一种选择,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感悟。

以“透”为审美元素的陶瓷工艺品的设计探析

以“透”为审美元素的陶瓷工艺品的设计探析

以“透”为审美元素的陶瓷工艺品的设计探析透明陶瓷工艺品可以突显材质的特点。

陶瓷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材料,其质地轻盈、通透,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通过塑造透明的陶瓷工艺品,可以真实地展现陶瓷材质的特点,使其美感更加纯粹。

透明陶瓷工艺品可以透过光线,展示出陶瓷的质感和光泽,使其更加具有视觉效果,增加观赏的乐趣。

透明陶瓷工艺品可以创造空间感。

透明的陶瓷工艺品可以让人们通过材料的见缝插针看到背景的景色。

这种透视感让陶瓷工艺品具有深度,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在花瓶的设计当中,透明的花瓶可以让人们看到花瓶内部的花朵或水体,增加了装饰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透明的设计,陶瓷工艺品可以扩展空间,增加观赏价值。

透明陶瓷工艺品可以传递情感。

透明的陶瓷工艺品给人一种轻盈、通透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与美好的情感相联系。

在制作情侣酒杯时,设计师常常选择透明的陶瓷材料,以展示爱情的纯洁和透明。

透明陶瓷工艺品的设计可以通过色彩和形状的搭配,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设计师的用心。

透明陶瓷工艺品可以与光线交互。

透明的陶瓷工艺品可以透过光线的照射产生美丽的光影效果,增添了艺术品的魅力。

当阳光透过陶瓷工艺品时,可以在墙壁或地面上投下美丽的图案。

透明陶瓷工艺品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光线的照射角度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充分利用光线与透明陶瓷工艺品的交互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立体、丰富和生动。

“透”作为审美元素在陶瓷工艺品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透明陶瓷工艺品可以展现材质的特点,创造空间感,传递情感并与光线交互。

通过巧妙运用透明的设计,陶瓷工艺品可以给人带来一种轻盈、通透的艺术感受,增加观赏的乐趣。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进步,透明陶瓷工艺品的设计空间将更加广阔,带来更加精彩的艺术作品。

陶艺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陶艺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陶艺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陶瓷艺术充满着浓厚的历史韵味。

那么,关于陶艺的艺术特点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家整理的陶艺的艺术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陶瓷艺术的特点 1.陶瓷艺术纽结着⼈类社会的思想、⽂明与进步 陶瓷器⽫不是⾃然界恩赐的,它是⼈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种物质改变成另⼀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

从九千年前⼈类发明、制作陶器开始,便标志着⼈类社会的发展进⼊了⼀个新的时代)))⼈类社会史上的/新⽯器时代0。

恩格斯在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中指出:/⼈类之野蛮的低级阶段,向⽂明阶段的发展,是从学会制陶开始的0。

在中国,陶瓷是中国⽂明的象征,英语词汇中/中国0和/瓷器0(CHINA)是为⼀体的。

中国古代先民们通过对制陶⼯艺的不断改进,从彩陶那简洁的⼏何纹样及单纯⾊彩的装饰图案,进⽽⼜从陶器发展到瓷器,从⽆釉到有釉,从釉下装饰到釉上装饰等,不仅创造出如玛瑙、如美⽟、如宝⽯的陶瓷艺术品,⽽且中国古代⽂化中包括⾳乐、舞蹈、戏曲、杂技等绝⼤多数艺术门类都可以从陶瓷装饰画中寻觅到各⾃的发展踪迹,甚⾄中国书法艺术也可以从陶瓷装饰中找到⾃⼰发展的脉络。

更可贵的是,正因为陶器的出现,在技术上、造型上为青铜器的出现作了准备。

在另⼀⽅⾯,由于陶瓷制品作为满⾜⼈类物质⽣活必须的⽇⽤品,⼜是具有⼀定审美价值的⼯艺美术品,这种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相统⼀的属性,就形成了它的⽂与质相统⼀的美学旨趣。

中国陶瓷这种⽂与质相统⼀的美学旨趣,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基础之上的。

从⼤量出⼟的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品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明显地带有每个时期哲学思想的烙印,以及对真、善、美情感的流露。

古代陶艺家通过对陶瓷作品的创作,真实地反映和记载了中国的传统哲学⽂化及思想道德的价值取向。

的确,⼏千年来,陶艺因其丰富的⽂化底蕴⽽成为世界⽂化中的精华。

其丰富的陶艺遗存,折射出⼀种⽂化的光辉,它不仅记载着⼈类发展过程中的灵性和体悟、思维与追索,也反映了艺术语⾔形式创造历程的艰⾟与伟⼤。

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探析

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探析

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探析一、陶瓷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陶瓷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陶瓷器皿。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在中国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秦汉时期,陶瓷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装饰艺术门类,随后的唐宋时期更是达到了陶瓷艺术的巅峰。

在这个时期,陶瓷装饰艺术不仅成为了宫廷贵族的时尚品味,更是广泛应用于民间生活和社会文化活动中。

二、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特点1. 古朴典雅的造型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注重的是古朴典雅的造型。

以汉代的汉白玉瓷为例,它的造型简洁大气,线条流畅,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节俭和典雅之美。

而宋代的青瓷则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精致的造型成为了绝世珍品。

这些古朴典雅的造型不仅展现了陶瓷装饰艺术的审美特点,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典雅和简约之美。

2. 丰富多彩的图案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以其丰富多彩的图案而闻名。

无论是绘有山水、花鸟的青花瓷,还是雕刻有龙凤图案的汝窑瓷器,又或者是绘有人物、故事的唐三彩,都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不仅为陶瓷装饰艺术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更是展现了传统文化下的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

3. 精湛绝伦的工艺技艺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以其精湛绝伦的工艺技艺而著称。

中国古代的官窑、私窑以及民间的陶瓷工艺均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世界陶瓷艺术的典范。

宋代的官窑青瓷、唐三彩等成为了中国陶瓷工艺的杰作,无论是瓷器的胎体、釉色还是画工,都达到了极致的境界。

这些精湛绝伦的工艺技艺不仅为陶瓷装饰艺术注入了灵魂,更是展现了传统文化下中国人民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 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下的陶瓷装饰艺术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陶瓷装饰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可以激发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同时也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建水紫陶是中国云南建水县独特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水紫陶工艺在当地历经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特点,成为了当地的一种宝贵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进行浅析,探讨其独特之处。

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釉色丰富多变建水紫陶的釉色是其最具特色的艺术元素之一。

紫陶釉色以紫、青、黄、赭等为主,这些颜色都是通过在烧制过程中所使用的石英、长石、矾土等原料进行精心配比,再经过高温烧制而形成的。

每一件建水紫陶作品都是通过不同比例和工艺处理而形成不同的釉色,使得建水紫陶作品在色彩上呈现出丰富而多变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造型优雅独特建水紫陶的造型在工艺设计上也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建水紫陶作品造型优雅、线条流畅,大多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传统文化元素为题材,又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使得建水紫陶作品在造型上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魅力。

三、创意独具建水紫陶工艺在进行装饰时,常常融入一些山水、花鸟等传统中国文化元素,同时也可以融合一些现代元素,体现发展和创新。

在花鸟类作品中,既可以见到传统的牡丹、梅兰等传统元素,又能看到一些现代的创新图案和构思。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让建水紫陶工艺的艺术特点更加独具魅力。

四、工艺精湛建水紫陶工艺在制作上精益求精,工匠们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雕琢和处理。

尤其是在刀痕、修坯、饰花等方面,都凝聚了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

正是这种匠心独具的工艺精湛,才使得建水紫陶作品更加具备了收藏和欣赏价值。

五、文化内涵丰富建水紫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其文化内涵是其最大的艺术特点之一。

建水紫陶作品随处可见的花鸟、山水、人物等题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这些作品既能够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够反映当代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

总结来看,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表现在釉色丰富多变、造型优雅独特、创意独具、工艺精湛和文化内涵丰富等多个方面。

中国传统工艺陶瓷器的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陶瓷器的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陶瓷器的特点
1. 原材料:中国传统工艺陶瓷器使用好的陶瓷土、优质的釉料和天然矿物颜料等原材料,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2. 造型:中国传统工艺陶瓷器的造型优雅、精致,常常具有自然主题,表现出中国古代的审美趣味。

3. 工艺:中国传统工艺陶瓷器采用长期积累的古老工艺和技术,如素瓷制作、彩绘、釉上彩、镂花等,多有精细的手工艺制作,注重细节。

4. 装饰:中国传统工艺陶瓷器的装饰常常拥有寓意和文化内涵,如龙凤、花鸟、山水等图案,刻画得栩栩如生、意境深远。

5. 用途:中国传统工艺陶瓷器多用于生活中的器皿,如茶具、餐具、花器等,不仅实用价值高,而且美观大方,体现了中国的礼仪文化和生活美学。

中国古代的陶瓷和雕刻艺术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陶瓷和雕刻艺术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陶瓷和雕刻艺术有哪些特点中国古代的陶瓷和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陶瓷和雕刻艺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瑰宝。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陶瓷和雕刻艺术的特点。

一、陶瓷艺术的特点1.技艺精湛: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技艺逐渐达到了精湛的水平。

中国古代陶瓷工匠熟练掌握了制作瓷器所需的各种技术,如胎体处理、釉面涂布、绘画装饰等,使陶瓷作品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2.精美的造型:中国古代陶瓷作品重视造型的考究和创意的表达。

无论是器形的设计还是雕刻的创作,都追求流畅、圆润和秀美的形态。

例如,汝窑瓷器以其简约、醇厚的造型闻名,而定窑瓷器则以其精致、雅致的造型为人称道。

3.多样的纹饰:中国古代陶瓷作品的纹饰丰富多样,饰文经常作为装饰和表达美学意境的手段。

纹饰可以是自然景物、动植物、神话传说以及抽象的符号等,形式多样,装饰效果丰富。

例如,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青花装饰成为中国陶瓷的代表,而汝窑器物则以其雅致的釉下装饰而闻名。

4.色彩鲜艳:中国古代陶瓷作品的色彩丰富多样,色调鲜艳明快,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在陶瓷工艺中,釉下彩和釉上彩的运用使得陶瓷作品的色彩更加丰富。

这也是中国古代陶瓷与其他国家的陶瓷作品显著区别之一。

二、雕刻艺术的特点1.题材广泛:中国古代雕刻艺术涵盖了众多题材,包括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

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展示了刻工的高超技艺,还表达了刻作者对于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

2.技法独特:中国古代雕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技法而独树一帜。

例如,中国传统石雕常常运用凿刻、鐫琢、细刻和镂空等技法,塑造出立体感和运动感。

而在木雕方面,中国古代雕刻师傅则善于运用刀法,精确描绘各种细节。

3.注重构图: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注重构图的布局和平衡,追求整体的和谐美感。

通过合理的构图和布局,雕刻作品既能表达出作者对主题的理解,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陶瓷工艺品摆件(3篇)

陶瓷工艺品摆件(3篇)

第1篇一、陶瓷工艺品摆件的起源陶瓷工艺品摆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我国,最早的陶瓷器出现在约公元前8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陶瓷工艺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到了唐宋时期,陶瓷工艺品摆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陶瓷工艺品摆件的特点1. 造型优美:陶瓷工艺品摆件在造型设计上注重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色彩丰富:陶瓷工艺品摆件采用多种颜料进行装饰,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质地坚硬:陶瓷工艺品摆件经过高温烧制,质地坚硬,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4. 耐久性强:陶瓷工艺品摆件不易受潮、霉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5. 文化内涵丰富:陶瓷工艺品摆件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审美观念。

三、陶瓷工艺品摆件的种类1. 日常生活用品:如茶具、餐具、花瓶等,具有实用性。

2. 艺术摆件:如佛像、人物、动物、山水等,具有观赏性。

3. 文房四宝:如笔筒、砚台、印章、香炉等,具有文化气息。

4. 宗教摆件:如观音像、佛像等,具有宗教信仰。

5. 民间工艺品:如泥塑、彩陶、瓷器等,具有地方特色。

四、陶瓷工艺品摆件的制作工艺1. 拉坯:将陶土揉成团,通过手工或机器拉制成型。

2. 修坯:对拉坯后的陶器进行修整,使其表面光滑。

3. 涂釉:在陶器表面涂抹一层釉料,提高其光泽度和美观度。

4. 烧制:将涂好釉的陶器放入窑中,经过高温烧制,使釉料固化。

5. 雕刻:在烧制好的陶瓷器上进行雕刻、绘画等装饰。

五、陶瓷工艺品摆件的文化内涵1. 审美观念:陶瓷工艺品摆件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

2. 哲学思想:陶瓷工艺品摆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佛家等。

3. 伦理道德:陶瓷工艺品摆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道、忠诚、谦逊等。

4. 地域文化:陶瓷工艺品摆件展现了我国各地的地域特色,如青花瓷、唐三彩、宜兴紫砂等。

总之,陶瓷工艺品摆件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艺术品,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

手工艺品陶瓷的审美形态和价值

手工艺品陶瓷的审美形态和价值

手工艺品陶瓷的审美形态和价值导言:手工艺品陶瓷是一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承。

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又不断革新的工艺,其审美形态和价值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中呈现出多样性。

通过对手工艺品陶瓷的审美特征以及其背后的深刻价值进行剖析,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传统工艺的精髓。

一、审美形态:造型设计:手工艺品陶瓷的审美形态首先表现在其造型设计上。

精湛的手工技艺使得陶瓷制品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从简约典雅到繁复华丽,从传统经典到现代时尚,形态之丰富且变化万千。

色彩搭配:陶瓷的色彩搭配是其审美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釉彩工艺,如青花、五彩等,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现代手工艺品陶瓷往往通过先进的釉彩技术,创造出更加丰富、独特的色彩效果,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纹饰图案:陶瓷的纹饰图案常常体现了制作者对自然、生活、宗教等元素的感悟和表达。

这些图案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能够展现出制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文化艺术语言。

质感与光泽:手工艺品陶瓷的质感和光泽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制作过程中的手工操作,使得陶瓷表面呈现出丰富的质感,观者不仅可以通过视觉,还可以通过触感来感受陶瓷的独特之美。

二、价值观:文化传承:手工艺品陶瓷作为一种传统工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融入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艺术价值:陶瓷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手工艺品陶瓷更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些著名的手工陶瓷作品甚至成为了博物馆的馆藏品,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生活审美:陶瓷制品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审美价值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无论是用于家居装饰、茶具制作还是艺术收藏,手工艺品陶瓷都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使之更具品位和文化内涵。

人文关怀:在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下,手工艺品陶瓷代表了一种对人文关怀的回归。

每一件手工陶瓷制品都蕴含着制作者的心血和对手工艺术的热爱,这种情感的传达使得陶瓷制品更加珍贵。

简述中国陶瓷的艺术特点

简述中国陶瓷的艺术特点

简述中国陶瓷的艺术特点说起来中国陶瓷,那可真是咱们文化里的瑰宝,美得让人心醉,艺术得让人拍案叫绝。

你瞅瞅那白瓷,晶莹剔透得跟小姑娘的肌肤似的,嫩滑得能掐出水来。

青花瓷呢,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蓝白相间,宛如水墨画般淡雅清新,让人看了就心情舒畅,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听那细雨绵绵,看那小桥流水。

说到中国陶瓷的艺术特点,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首先得提的就是它的造型,那叫一个千变万化,既有端庄大气的瓶瓶罐罐,也有小巧玲珑的茶具摆件,每一个都像是匠人心血的结晶,让人爱不释手。

而且啊,这些陶瓷的造型还特别讲究寓意,比如葫芦寓意福禄双全,鱼寓意年年有余,这些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了这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上。

再来说说它的纹饰,那简直是艺术中的艺术。

你看那牡丹花,开得那叫一个艳丽,花瓣层层叠叠,仿佛能闻到那股子香气;再看那龙凤呈祥,龙腾云驾雾,凤舞九天,那叫一个气势磅礴,让人不禁感叹匠人的巧夺天工。

这些纹饰不仅美观大方,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到中国陶瓷的工艺,那更是没得说。

从选土、制坯、上釉到烧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精心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而且啊,这些陶瓷还讲究个“窑变”,就是在烧制过程中因为火候、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独特效果,这种效果是无法人为控制的,所以每一件陶瓷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种不可复制性也让中国陶瓷更加珍贵和具有收藏价值。

最后啊,还得说说中国陶瓷的色彩。

那可真是五彩斑斓,艳丽而不失雅致。

你瞅瞅那唐三彩,红黄绿三色交织在一起,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那个繁华的盛唐;再看那釉里红,红得是那么鲜艳那么热烈,就像咱们中国人的热情一样。

这些色彩不仅让陶瓷更加美观动人,也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彩多姿。

总而言之啊,中国陶瓷就是咱们文化里的一张名片,它用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每当看到那些精美的陶瓷时,我都会忍不住想:这哪里是陶瓷啊?这分明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啊!。

手工艺品陶瓷的审美形态和价值

手工艺品陶瓷的审美形态和价值

手工艺品陶瓷的审美形态和价值
手工艺品陶瓷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审美形态和价值。

它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品,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用于实用。

在审美形态方面,手工艺品陶瓷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

首先是造型上的多样性,手工艺品陶瓷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状、图案和比例展现出来。

有些陶瓷作品形似花朵,美轮美奂;有些则以动物或人物雕塑为主题,形态生动活泼;还有些以抽象的线条和形状为表现手法,意境深远。

这些形态的多样性使得手工艺品陶瓷具有丰富的观赏性,在艺术品市场上备受瞩目。

手工艺品陶瓷在色彩上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陶瓷艺术家们通过对颜料、釉料的巧妙搭配,使得陶瓷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

有些作品运用了明快鲜艳的色彩,给人以活力和喜悦之感;有些则运用了柔和淡雅的色彩,给人以宁静和舒适之感。

无论是鲜艳还是柔和的色彩,都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们产生美的享受。

手工艺品陶瓷还具有浓厚的情感价值。

由于其制作过程需要艺术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

作为观赏者,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情感体验。

手工艺品陶瓷还具有触感和声音上的特殊魅力,触摸陶瓷表面的光滑,或者听到敲击陶瓷所发出的清脆声音,都会唤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

浅析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艺术特点建水紫陶是云南建水县独特的陶瓷工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造型新颖独特建水紫陶的造型独特,在传统陶瓷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造型上,建水紫陶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为创作灵感,将花卉、鸟兽、人物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陶瓷器物中。

建水紫陶还注重造型的简约和平衡感,追求自然、舒适的审美效果,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感受。

二、工艺精湛建水紫陶工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工艺精湛,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艺术的追求。

从原料的准备到制作工艺的掌握,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精细处理。

制作过程中使用传统陶瓷技法,如制作陶胎、上釉、素烧、彩绘等,工艺流程复杂且繁琐。

而且,建水紫陶的彩绘技术也是其独特之处,以激光雕刻、绘金、彩绘等多种手法将图案描绘在陶瓷器物上,使其更加生动、华丽。

三、色彩饱满建水紫陶的色彩也是其艺术特点之一。

建水紫陶釉色丰富多样,有紫、红、白、黑、绿等多种颜色。

紫色是建水紫陶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也是建水紫陶的独特之处。

紫色寓意着高贵、典雅、神秘,给人一种奇特而又不失庄重的感觉。

紫陶的制作需经过高温烧制,经过退火的砖瓦,色泽变得更为鲜艳、饱满,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

四、文化内涵丰富建水紫陶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而且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建水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建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从陶瓷器物中可以看到建水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元素,使得建水紫陶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观赏价值。

建水紫陶装饰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不仅造型新颖独特,工艺精湛,色彩饱满,而且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水平的工艺技艺,成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独特而又可贵。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以这些方面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精湛的工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有着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了无数工匠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从素瓷到青花瓷、粉彩瓷再到珐琅瓷,每一种陶瓷都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

制作陶瓷需要选材、塑造、装饰、烧制等环节,每一步都需要精细的手工操作和高超的技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数青花瓷。

青花瓷以其浓郁的中国风情和精致的绘画技巧而著称。

它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以纯瓷为胎,运用石青进行绘制,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这样的独特工艺赋予了青花瓷独特的色彩和纹样。

而其他的传统陶瓷艺术也各具特色,如粉彩瓷的鲜艳多彩、珐琅瓷的亮丽华贵等。

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陶瓷艺术作品常常以自然界的花卉、山水、鸟兽为题材,同时也有不少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

每一件陶瓷作品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通过陶瓷艺术可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青花瓷中的花鸟图案,常常以具有吉祥寓意的花卉和灵动的鸟兽为主题,寓意着幸福、富贵和和谐。

这些图案不仅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更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三、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风格以纹饰的优雅、造型的准确和色彩的平衡为主要特点。

在纹饰方面,陶瓷作品常常以线条流畅、精细而著称,给人以舒展自然之感。

在造型方面,陶瓷艺术作品的形态常常取材于自然界,如花草、山石等,以简洁而准确的手法表现出物象的美感。

在色彩方面,陶瓷作品色调适中,或以青瓷的淡雅,或以粉瓷的娇柔,或以珐琅瓷的瑰丽炫目等,各具特色。

陶瓷艺术的独特风格使得它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载体,无论是作为装饰品还是实用品,都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陶醉。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陶瓷装饰品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陶瓷装饰品的设计中,有着独特的理念和特点。

首先,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的工艺技术和文化元素被赋予了现代的审美和功能,使得陶瓷装饰品在外观上既能展现出古老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

这种结合不仅使得陶瓷装饰品更具有时代感,也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和喜爱。

其次,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特点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

陶瓷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需要经过数百道工序,包括泥胚制作、雕刻、上釉、烧制等。

这些工艺的精湛程度决定了陶瓷装饰品的品质和价值。

同时,陶瓷装饰品的造型也是其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

无论是器型、纹饰还是色彩,都需要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思和打磨,使得每一件陶瓷装饰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还注重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设计师在创作陶瓷装饰品时,往往会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和民俗特色,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韵味。

同时,陶瓷装饰品也常常被赋予了情感和寓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寄托。

总的来说,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及特点在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以及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这些特点使得陶瓷装饰品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喜爱。

希望未来的陶瓷装饰品设计能够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

浅析陶瓷雕刻艺术的美学特点

浅析陶瓷雕刻艺术的美学特点

302016.6期/钟福洪浅析陶瓷雕刻艺术的美学特点雕刻一直是陶瓷艺术设计的重点内容。

他的美学特点是随着人们对艺术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陶瓷艺术设计也就更多元化了。

尤其是浮雕,它的表现形式是向空间扩展,是占有一种具体形态的表现形式,是借助于陶瓷雕刻艺术的语言,以空间形态来体现瓷雕艺术家丰富的思想感情及意识形态。

一、陶瓷雕刻艺术的发展陶瓷雕刻并不是简单的艺术品设计,它是运用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在成型的坯体上精心设计雕刻,再经过窑炉高温烧制,或在白瓷上用专用的雕刻工具直接雕刻。

陶瓷雕刻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

陶瓷雕刻溯源,据记载:清朝开始就有了专门从事陶瓷雕刻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

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繁荣和统治者御用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别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

由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推举,镌刻书法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甚至已有人能用钢刀在瓷板上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绘画作品,且栩栩如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到了这一时期,陶瓷雕刻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

同治至光绪年间,北京的书画家邓石如等人在瓷器上自写自画自刻,促进了陶瓷雕刻的发展。

陶瓷雕刻它给人强烈的空间艺术感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陶瓷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代后,瓷雕更飞快发展,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陶瓷雕塑艺术也因此驰名海内外,盛名不衰。

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意性地表达陶瓷雕刻产品成为更多工艺设计师的设计出发点,陶瓷雕刻的设计,渐渐地体现在瓷雕本身的艺术语言表达方面。

陶瓷雕刻工艺设计师们通过陶瓷雕刻产品设计的文字化、图形化和色彩化,从而不断地掌握陶瓷雕刻设计的原则。

陶瓷雕刻设计的过程是遵循陶瓷雕刻产品设计原则和创作方法的创新过程。

陶瓷工艺品的介绍

陶瓷工艺品的介绍

陶瓷工艺品的介绍陶瓷工艺品蕴含着浓厚的历史韵味。

那么,对于陶瓷工艺品,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瓷工艺品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陶瓷工艺品艺术特点1、陶瓷工艺品具有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审美特点陶瓷工艺品是造型艺术之一,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有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第二、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此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

我国工艺美术的制作比较早,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2、陶瓷工艺品的成瓷材料和烧成特点它以粘土配适量长石、石英(或瓷石)为原料制坯体施釉,经1200℃—1300℃窑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器皿。

具有胎质致密坚硬,断面有光,薄层透光,胎色白或浅灰白,吸水率微弱或不吸水,釉层较厚达0.1毫米以上,青釉纯正,釉面光润,敲击声音清脆等特点。

创制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

浙江上虞“小仙坛”发现东汉瓷窑遗址,对其青瓷残件测试的结果表明,胎色灰白,胎质坚实细致,烧成温度达1300℃,吸水率低于0.15%(已达到现代细瓷吸水率标准),胎的薄层微透光,烧结良好,釉的玻化良好,胎釉结合牢固,釉层厚度为0.1—0.2毫米,淡青色釉,纯正美观,釉面光亮,达到瓷器标准要求。

烧制技术工艺流程自古以来一般多用柴窑,以柴为燃料,火力强,火焰长,而且灰量少,有害物质几乎没有。

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此窑日益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陶瓷工艺品艺术特点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艺术工艺品,它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制作品,如今是越来越被世人重视和喜爱。

它的独特性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装饰艺术三者统一,任何一件陶瓷工艺作品都是由陶瓷材料的质地、造型、装饰三部分组合而成,本文就试通过分析陶瓷的历史发展历程来阐明陶瓷工艺品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陶瓷历史陶瓷工艺品工艺艺术特点装饰
陶瓷由粘土或以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

陶瓷艺术即指陶瓷日用品、陈设品的烧制工艺及造型、釉色和装饰等所呈现的艺术特点。

一、陶瓷工艺品历史发展悠久
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一门边缘学科,纵观陶瓷史它可以说是一部中国文化史。

那么陶瓷工艺品也是随之而产生的,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工艺等。

商代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品性质的硬釉陶。

彩陶便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基于定居和事物存放的需要,以图腾为主要的纹样彩陶成为那个时期的陶器工艺品的代表;而真正的瓷器工艺品是创制于东汉时期,这个时代的陶瓷纹样出现了植物纹,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审美领域逐渐摆脱宗教意义和神化思想的束缚,而以自然花草为欣赏对象,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唐代陶瓷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已达到高度成熟,出现了类玉的青瓷和斑驳淋漓的唐三彩,这一时期的瓷器工艺装饰一改从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色,开始面向自然和生活,摆脱了束缚,拥有富足、自由的浓厚生活情趣;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很多不同装饰纹样的手陶瓷工艺品;明清时代陶瓷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装饰纹样以缠枝莲为代表,绘画已经适应了陶瓷装饰的需要;清代瓷器在生产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因而各时期的陶瓷艺术各具工艺风格。

我国陶瓷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釉色、饰纹、造型均具高度的艺术价值,陶瓷工艺产品出产比较重要的有:景德镇是艺术陶瓷的产地,工艺品品种也繁多,是中国陶瓷之都;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器,主要是茶具、酒具、文具等实用品;广东石湾的陶器,多系陶塑的人物、动物及花果等陈设品;湖南铜官的绿釉陶
和醴陵釉下五彩陶瓷艺术品;四川崇宁的雕镂釉陶;河北唐山均瓷等均闻名于世。

二、陶瓷工艺品具有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审美特点
陶瓷工艺品是造型艺术之一,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有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第二、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此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

我国工艺美术的制作比较早,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三、陶瓷工艺品的成瓷材料和烧成特点
它以粘土配适量长石、石英(或瓷石)为原料制坯体施釉,经1200℃—1300℃窑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器皿。

具有胎质致密坚硬,断面有光,薄层透光,胎色白或浅灰白,吸水率微弱或不吸水,釉层较厚达0.1毫米以上,青釉纯正,釉面光润,敲击声音清脆等特点。

创制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

浙江上虞“小仙坛”发现东汉瓷窑遗址,对其青瓷残件测试的结果表明,胎色灰白,胎质坚实细致,烧成温度达1300℃,吸水率低于0.15%(已达到现代细瓷吸水率标准),胎的薄层微透光,烧结良好,釉的玻化良好,胎釉结合牢固,釉层厚度为0.1—0.2毫米,淡青色釉,纯正美观,釉面光亮,达到瓷器标准要求。

烧制技术工艺流程自古以来一般多用柴窑,以柴为燃料,火力强,火焰长,而且灰量少,有害物质几乎没有。

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此窑日益减少。

煤窑是以煤为燃料的一种窑。

以前煤窑是较为普通的一种窑形,由于污染大,现在一般不用。

气窑以煤气为燃料,火力强,易燃烧,对环境污染小,是现在较为流行的窑。

电窑利用电能为能源,温度调节也较容易,对釉上彩绘瓷的烧成最为适宜。

四、陶瓷工艺品装饰独具特色
在中国悠久的陶瓷艺术发展历史中,伴随着陶瓷器的制作,先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装饰技法和装饰形式。

有些装饰本身就具有实用的目的和意义,许多陶瓷装饰和陶
瓷的成型工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陶瓷造型同时产生。

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形式多样丰富,每一种形式又因材料的不同和手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果将多种装饰手法综合在一起使用,就会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境界。

每一种装饰技法、装饰效果都与其所依附的陶瓷材料工艺紧密相关。

早期是素烧与青白瓷,至唐南方越窑青瓷、北方邢窑白瓷最著名。

彩绘装饰技术到宋朝才达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以展,瓷窑林立,名窑涌现,所烧的白瓷、青瓷、青花瓷、釉上釉下彩绘瓷都各具特色。

元以后景德镇窑成为瓷业中心有重大发展,瓷器品种丰富,有青白黑紫黄绿红蓝等高、低温色釉瓷以及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装饰的彩瓷。

纹片、釉色、釉上加彩等技法大大丰富了瓷器工艺品的装饰,诚然,现在很多的瓷器的胎装饰以印花、划花、刻花、雕、塑、堆、贴、镂空等技法也多了起来,促使了陶瓷装饰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彩绘装饰工艺是典型的陶瓷艺术品的代表装饰技术,其釉上彩绘工艺流程是先调料,在选好的瓷器上作稿,再彩绘,完成后入窑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

这种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的感觉。

色料丰富,品种多样,艺术性强,有古彩、粉彩、新彩、刷花和喷花等装饰。

釉下彩绘装饰是在未烧成的坯胎上进行彩绘,施釉覆盖后入窑经1200℃—1300℃窑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包括青花、釉里红,铁锈花等。

此外,刻划花装饰也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品艺术的重要装饰技法。

它是运用刻、划、剔等方法相结合刻制而成,因此统称为“刻划花”,这样产生的工艺品及其具有工艺特点,刻花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釉色和它的质地美。

总观中国陶瓷装饰的发展史,不同时期的陶瓷工艺品有着不同的艺术特点,它的工艺制作特点决定它的艺术独特和唯一性,是和其他的艺术品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制作陶瓷工艺品对它的造型设计、装饰和艺术性就需要审视思索一番,观其之型,取其之料,度其之美而制之。

参考文献:
[1]李雨仓,《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国工业出版社,2000年修订版
[2]刘新元,景德镇陶瓷研究;景德镇2008年第一期
[3]潘兆鸿,陶瓷三百问;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3卷第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