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章节(整理)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2、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3、教育产生即教育起源:(1)神话起源——(宋)朱熹(2)生物起源——利托尔诺、伂西。
能(3)心理起源——孟禄(4)劳动起源——马克思(5)生活起源★最早把教和育一起使用的是孟子4、学校教育的三基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5、教师在教育中主导作用的原因(1)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责任(2)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3)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的核心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制度(1)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4)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因素(二)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发展经过(前制度化、制度化、非制度化)△学制的基本类型(1)双轨制(19世纪英国)(2)单轨制(美国)(3)分支学制(前苏联)(三)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1)较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趋势(原始、古代、现代、终生教育)(一)、古代原始教育:(1)教育是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古代学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产物文字产生)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3、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
5、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or教育媒介or教育措施。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作用)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没有把握教育目的性。
《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我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他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
(3)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易、春秋。
(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他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者殆。
”(6)他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前两者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主张主动去教;重视实践,类似于杜威的思想,主张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还提出量力原则,即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道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因此长期不为教育理论界所关注)(老子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文化堕落论,主张“绝学”)“道法自然” 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礼记》中的《学记》:《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的文献资料)1.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1.教育: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育学为形式,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组织机构完善,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3.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之上的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2006)4.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教育现象。
5.《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独立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6.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7.教育学的四个派别:实验教育学(拉伊、梅伊曼),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哥),实用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金蒂斯、布厄迪尔、阿普尔、吉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亚、凯洛夫、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
8.教师的专业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结合的“双专业”。
9.接受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凸现教师专业化,这是区别于只受过普通教育的外行的重要标志。
10.“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对教育的理解。
11.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12.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13.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14.瑞士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15.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16.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调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教育形态: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 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从非制度化教育是中演化而来的,是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美国教育家、非学校化的倡导者伊里奇:学校教育体系是“组织化”、“同质化”、“仪式化”,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破坏性”,妨碍真正学习和教育,降低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导致人们没有创造性,对出乎意料事物的惊奇和对事物的想象和对生活的热爱。
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取代之“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洛克《教育漫话》在健全人格方面,学校教育无法取代,今日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发展;为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改良我们的学校。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传统的教育:一个社会的传统风尚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教育性,“国民性”由国家或民族的社会传统塑造。
社会制度: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对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信念的塑造作用。
一个方面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体德行的发展和形成。
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指个体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经验中所获得教育。
4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根本错误:非科学。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的目的的角度来论述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教育学章节考点总结
教育学章节考点总结章节考点总结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3)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1/ 3(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6.现代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7.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8.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却不能替代教育规律。
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调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教育形态: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 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从非制度化教育是中演化而来的,是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美国教育家、非学校化的倡导者伊里奇:学校教育体系是“组织化”、“同质化”、“仪式化”,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破坏性”,妨碍真正学习和教育,降低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导致人们没有创造性,对出乎意料事物的惊奇和对事物的想象和对生活的热爱。
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取代之“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洛克《教育漫话》在健全人格方面,学校教育无法取代,今日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发展;为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改良我们的学校。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传统的教育:一个社会的传统风尚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教育性,“国民性”由国家或民族的社会传统塑造。
社会制度: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对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信念的塑造作用。
一个方面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体德行的发展和形成。
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指个体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经验中所获得教育。
4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根本错误:非科学。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的目的的角度来论述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概念,本质2.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内涵(教育,教育内容,学校教育)3.广义的教育4.狭义的教育5.教育包括3点6.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理解)7.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1. 教育的发展(教育制度化、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标志)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一)从历史维度看—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教育的演变过程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3.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4.前制度化教育(1)制度化教育的形成—主要标志是()1.()的出现,开启了()的新阶段2.制度化教育的形成时间()(2)制度化教育的含义—指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1.制度化教育主要指()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3.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3)制度化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随着()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
2.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3.建构()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4.非制度化教育代表人物:()的非正规教育思想、()的非学校化观念。
(二)从现实维度看—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6点,应用)二、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教育的过程1.古代教育(1)古代东方国家的学校教育形态1.我国学校教育始于()初期。
()是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
( )是奴隶社会里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
2. a.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以明人伦。
”b. ( )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 )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 )即:( )(古代德育)、( )、( )、( )、(( )、( ))(小艺)。
比较:孔子六艺( )c.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教育学知识点(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概述:一、概念1、广义:凡是教书+育人、三结合教育:社会、家庭、学校2、狭义: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3、古文记录:《孟子·尽心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要素教育者(主导者、引导者)、受教育者(教的对象、学的主体)、教育影响(教育措施(媒介)包括:教和学的方法、物质手段(教具、实验设备和仪器))三、教育本质属性育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质的规定性: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由教育本身职能决定);历史性:不同时期,性质、目的、内容不同;继承性:不同时期教育前后相继;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产性:生产性活动;民族性:教育是在具体的国家或民族中进行的;思想、制度、内容上都具有民族性;民族特征(语言、文化等)。
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超前”“滞后”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体现阶级性。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朱熹【宋】宗教、最古老的观点教育是由神所创造的,体现神的意志,顺从于天。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基础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目的性心理起源说:孟禄【美】教育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苏联】凯洛夫【苏联】教育起源于劳动,社会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教育的功能按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功能(本体性)、社会发展功能(派生性)按作用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按作用呈现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教育的历史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独立的形态;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内容、场所、制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古代中国)夏朝:最早出现学校形态(萌芽)西周:教育特点:“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学体系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心:礼乐)、分科教学的雏形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大兴稷下学宫:建于齐国;官家举办私家支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集讲学、著述、育才、资政为一体。
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题1
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和起源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起源1、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英文为Education,源于拉丁文Educare,意为‘导出’,即对人实行某种引导。
〔二〕、教育的概念1、广义:但凡能增进人们的技能知识,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这种教育是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存在于各种生产生活之中。
2、狭义: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所期望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中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3、更狭义——特指思想教育。
等同于“德育”。
考点:1、“教育”一词的来源;2、明白广义和狭义教育概念的内涵,能够做到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确定这是广义的教育还是狭义的教育。
二、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论——教育由神所创造,教育目的在于表达神的意志,这是最古老的观点。
2、生物起源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的一种生物现象,是动物的本能活动。
倡导者有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
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其根本错误是把教育起源问题生物化。
3、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心理活动,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
倡导者为美国教育家孟禄,批判了生物起源论。
4、劳动〔社会〕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倡导者为马克思和恩格斯。
考点:1、熟悉几种起源的名称及代表人物,要明白谁在批判谁,将一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放到另一种理论去要能够识别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特点:水平低;无阶级性;与原始宗教结合。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教育〔1〕、学校出现。
世界最早——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宫廷学校。
中国最早——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朝〔根据考古证据〕。
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生产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社会教育1、广义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二、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培养人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三、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中介教育影响—桥梁四、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拂过力托尔诺动物也有教育,教育早在人类之前就已经产生。
错误心里起源说——美国孟禄教育起源于人类无意识的模仿。
错误劳动起源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教育起源于劳动。
正确五、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现代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学校——庠序校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出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治艺术射击驾战车语言计算德育美育体育智育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弘文馆崇文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斯巴达教育——严酷的武士教育雅典教育——培养政治家和商人第二节教育学一、教育学的概念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1、萌芽阶段《学记》——中国先秦时期,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文献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
知不足能自反也;知困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
道儿佛牵,强而佛以,开而佛达——善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教学相长启发性循序渐进《理想国》——柏拉图《》——昆体良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阶段标志——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泛智”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洛克《教育漫话》——民主教育白板说绅士教育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教育学变成科学教师中心论传统教育学教学永远就有教育性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论现代教育学3、马克思教育学的建立克鲁普斯卡娅《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布鲁诺《教育过程》结果主义学说发现法。
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重点章节)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一)什么是教育裴斯泰洛齐:依照法则杜威:教育即生活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广义:增进知识技能,影响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名词解释):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2、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基本要素)3、教育影响(手段、纽带、中介)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三)教育的起源人类生产劳动是教育产生的最基础条件,语言是另一重要社会条件。
教育劳动起源说:主要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及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职能是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教育范畴是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
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非学校教育。
二、学习教育制度(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及管理规则,学制包括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学制的建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政治经济制度、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受教育者的年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教育培养目标和各项规定在执行中组织系统上的保证。
(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经历了: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早期教育,实体化教育,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特点: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认识1、教育的概念:指通过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以有价值的内容善意地影响学生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通常是指一个或一群人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善意地对另一人或另一群人施加的积极的精神影响。
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有时还专指“思想政治教育”。
2、教育的本质:培养人。
本质特征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教育的要素:五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四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三要素:教育者,学习着,教育影响4、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形态是指由教育的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也叫教育的类型)5、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区分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1)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2)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它反映了人们认为的“教育应该干什么”3)教育功能是一种实效,它反映了“应该干什么”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实践中“实际干了什么”4)教育价值是教育的“应然”表现,教育功能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它是教育价值在教育实际中所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5)教育不仅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而且还具有方向性和多方面性第二节教育的发展历史1、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生活起源论2、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了人类就有教育,教育与人类同始终。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形式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所传播的文化逐步规范化;(4)大抵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5)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而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教育学》章节梳理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梳理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9、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0、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完整版)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考教育综合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考点一: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
代表人: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考点三: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
(私塾不是班级授课)3、近代社会近代教育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会学校)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3.教育民主化;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性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考点六:教育的功能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学基础》课程笔记
《教育学基础》课程笔记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当时人们为了传递生存技能和经验,开始进行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 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家庭教育、私人教育到公共教育的过程。
在古代,教育主要是由家庭和私人教师进行的。
随着国家的兴起,教育逐渐成为国家的事业,出现了公共教育机构。
3. 教育制度的演变:教育制度经历了从学徒制、书院制到现代学校制度的演变。
学徒制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方式,书院制则注重学术研究和人文教育。
现代学校制度则是一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育方式。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 教育学的起源:教育学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教育思想。
他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提倡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
2.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哲学教育学到科学教育学的转变。
在古代,教育学主要是哲学教育学的范畴,关注教育理念和目的。
而现代教育学则更加注重教育实践和效果,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3.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多个分支。
这些分支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三、教育学的任务与价值1. 教育学的任务: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2. 教育学的价值:教育学的价值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通过教育学的理论指导,可以使教育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四、教育学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1. 教育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教育学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
同时,要关注教育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数据,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广义的教育: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
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3.教育媒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前苏联】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的形态:1.按教育系统自身标准分——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按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按教育系统发展历史进程分——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教育——特征: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有关;主要方式为言传身教和有意识模仿学习。
古代社会教育——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古代中国:夏代——出现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儒墨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六学二馆”;宋代——“四书五经”,“学而仕则优”;明代——八股文;清代——清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被废.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佛脚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代希腊、罗马:欧洲奴隶社会——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教育学第一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在<孟子。
尽心上>一文中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义解字》里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
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
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总和。
学校教育制度不是随意制定的,它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式学制。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
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平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趋势一.古代教育包括: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特征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填空题
1、________,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教育的过程。
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____教育。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__、__、__、__、__、数等六门课程。
5、中国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即《大学》、__、__、__。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教育,也就是________的教育制度。
7、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____________,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________。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__》。
9、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者是____,现代教育学流派的代言人是____。
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___》中。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
2、教育(狭义)
3、制度化教育
三、选择题
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
A、四书
B、五经
C、六艺
D、八股文
4、义务教育的实施在()之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第四次工业革命
5、“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6、“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A、中庸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7、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著作是()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8、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9、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的人是()。
A、孔予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10、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1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赫尔巴特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中庸
B、大学
C、盂子
D、学记
1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赞科大、《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大、《教育学》
14、重视启发教学,提出“助产术”的人是()。
A、亚里斯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15、第一个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16、强调儿童中心主义观点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17、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杜威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8、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的标志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普通教育学》
19、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的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20、在我国第一个已经实施的近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子癸丑学制
四、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3、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
4、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和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