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动物学--爬行动物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行纲 Reptilia
羊膜卵的结构: 石灰质或纤维质的卵膜 (内壳膜、 外壳膜、卵壳) 胚胎、蛋白、卵黄囊: 卵壳坚硬,能防止卵变形, 机械损伤和病原体侵入。 卵壳上有气孔,可保证胚胎
发育所需的气体交换。
羊膜卵在胚胎发育中形成羊膜、尿囊
羊膜: 在胚胎发育形成原肠后,胚胎周围的表层胚膜 向下二个方向发生褶皱,这种褶皱不断扩大, 向上的皱褶从底部包上去,最后两侧边缘打通, 内层包住胚胎。 羊膜腔: 羊膜围住的腔为羊膜腔,里面充满羊水,胚胎 悬浮羊水中。

爬行纲的躯体结构 (一)、外形

蜥蜴形、龟鳖形、蛇形
、颈 、躯干(包括四肢)、尾
身体分:头

眼睑、外耳道、泄殖孔
(二)、皮肤
体披骨质鳞片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股腺,臭腺 爬行动物的皮肤衍生物有二类: 骨质鳞片: 由表皮细胞骨化成 骨板: 为真皮的衍生物
(三)、骨骼系统 1.中轴骨骼: (1)、高颅型 (2)、具单个枕髁 (3)、出现了次生腭的雏形 次生腭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和
(三)、游蛇科 1、头顶有对称大鳞片 2、腹鳞宽大 3、两颌都有牙齿、多是无毒蛇 4、卵生或卵胎生 (四)、眼镜蛇科 1、毒蛇 2、上颌骨的前部有前沟牙



(五)、海蛇科 1、前沟牙类毒蛇 2、体后部及尾侧扁 3、卵胎生
(六)蝰科 1、毒蛇 2、 上颌骨短而高, 附生着长而弯曲的管牙





ຫໍສະໝຸດ Baidu
区别: 毒蛇有毒牙和毒腺 毒蛇 无毒蛇 1、头大三角形 头小椭圆形 2、色彩斑纹鲜艳 色彩斑纹大都不明显 3、尾突然变细、较钝、侧扁 尾逐渐变细 4、具颊窝 无颊窝 5、背鳞扩大成六角形 背鳞不扩大成六形 6、前半身能竖起,颈可 不能竖起,不膨大变 膨大变扁 ,主动攻击 扁,不主动攻击





四、蛇目 1、四肢、肩带、胸骨退化 2、左右下颌骨以韧带相连 3、眼睑不可动 4、没有鼓膜、鼓室萎缩、耳咽管消失 5 椎体前凹型 6 、泄殖腔孔横裂 (一)、盲蛇科 1、眼退化隐于皮下 2、没有腹鳞 3、上颌有少量牙齿,下颌无齿

(二)、蟒蛇科 1、体形大、无毒 2、泄殖孔附近有一对 爪状突 3、卵生或卵胎生


五、鳄目 1、心脏有两个完全隔开的心室 2、头骨有发达的次生腭 3、两颌有槽生齿 4、颅骨双颞窝型 5、腹壁有游离的腹膜肋 6、泄殖孔纵裂
爬行纲各目分类比较
体型 皮肤衍生物 泄殖腔孔 特征
喙头目 蜥蜴型
龟鳖目 龟鳖型 有鳞目
背中线一列棘状鳞片
甲板,角质鳞片 角质鳞片
横裂
纵裂 横裂
头前端呈鸟喙状
五、消化系统
有次生腭,口腔和咽腔分界明显
口腔腺发达:唇腺、腭腺、舌腺、舌下腺

毒腺是口腔腺的变形。
捕食器 示警器
口腔:舌:感觉器
齿:
龟鳖类无齿而有角质鞘
具齿的种类齿分:端生齿、侧生齿、槽生齿。
毒牙:管牙:中央有管的牙
沟牙:表面有沟的牙 前沟牙:在无毒牙前面的沟牙 后沟牙:在无毒牙之后的沟牙
绒毛膜:
向上折叠的外层胚膜成为绒毛膜(浆膜)
尿囊: 在胚胎消化的后端形成的囊状突起,是胚胎的排 泄和呼吸器官。 卵黄囊:
胚膜的向下折叠打通后内层形成卵黄囊,包住卵黄

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飞跃, 羊膜卵的出现解除了脊椎动物个体发育中对水的 依赖,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使陆生脊椎动 物能向陆地的各种不同栖息环境发展。



二、龟鳖目 1、体背及腹面有甲板 2、胸腰部的椎骨连同肋骨一起和背甲愈合 3、肩带位于肋骨腹面 4、颅骨上无颞窝 5、方骨不能活动 6、颌和口内无齿代以角质鞘 7、雄性有单个的交配器 8、泄殖孔纵裂或圆形
一)、平胸龟科 1、头大颌强,上喙钩曲成鹰嘴状 2、 尾长 3、头肢尾不能缩入壳内 4、背腹甲以韧带相连接
腭骨等的突起及翼骨构成
• (4)、具颞窝 • 颞窝:是由原来附生咬肌的颞部,借相邻骨块的缩小或消失 而形成的向内低陷的孔洞,为咬肌的收缩提供了空间,使上下 颌的关闭有力。 • 根据颅骨上颞孔的有无及孔的位置, • 可将爬行动物分为四类 • 无颞窝类:海龟类 • 上颞窝类:鱼龙类 • 合颞窝类:哺乳类 • 双颞窝类:蛇、蜥、 • 鳄及鸟



(二)、蛇伤及防治 毒蛇 无毒蛇 牙痕:两个大而深的牙痕 上颌四列,下颌两列 疼痛:灼痛,范围扩展 不痛 ,不扩展 肿胀: 肿胀,扩展 红肿不扩展 症状:头晕、眼花、抽搐 、昏睡 无症状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1、皮肤干燥缺乏腺体、被有角质鳞或角质板 2、出现了颈部,颈椎数目多,有两枚荐椎 3、大脑发达,出现了新脑皮层 4、完全依靠肺呼吸 5、心脏分为两心房和两心室 6、肾脏为后肾、输尿管和输精管分开 7、体内受精、产羊膜卵或卵胎生 8、变温动物
(5)、出现了眶间隔 (6)、颌弓与脑颅的连接方式为自接式 (7)、脊柱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2枚)、尾椎
颈椎的前两枚特化为寰椎和枢椎 胸椎和腰椎的两侧有肋骨,胸廓
2.附肢骨 (1)肩带内有锁间骨(上胸骨) (2)四肢与身体的长轴成横出的直角相交,肩臼浅小
四、肌肉系统
1.具有皮肌 2.咬肌发达 3.出现了肋间肌 4.躯干肌发达 5.附肢肌发达
(二)、龟科 1、背甲与腹甲直接相连 2、头颈四肢与尾均能缩入壳内 3、四肢较扁平 4、指趾间多具蹼
(三)、海龟科 1、甲外被大型的角质鳞片 2、四肢浆状 3、具一或两个爪 4、 头颈四肢不能缩入壳内
(四)棱皮龟科 1、 背甲由几百枚多边形的小骨片镶嵌而成 2、背甲上有七条纵棱 3、四肢浆状无爪 (五)、鳖科 1、背腹甲骨质、无缘板和盾片 、被革质皮 2、有裙边 3、颈能缩入壳内 、四肢不能 。
V窦不发达,一部分并入右心房
2. A圆锥退化消失 3、具三对A弓,通入头部的颈总A由右体A弓发出 4、左右体A弓在背部合成背大A
5、V系统
主要V有:1对前大V、1条后大V
1条肝门V、1对肾门V
特点:1)肺静脉和后大静脉有较大发展
2)肾门静脉开始退化
八、排泄系统
后肾
代谢终产物为:尿酸和尿酸盐 尿囊膀胱:羊膜动物的膀胱是由胚胎时期尿
囊基部扩大形成。 (鳄类和蛇类无膀胱)
九、N系统
特点:
1、大脑体积明显增加
2、形成新脑皮
3、中脑的视叶仍为高级中枢 4、小脑比两栖类发达而不及鱼类发达 5、具12对脑N
加脊副N和舌下N
十、感觉器官 1、嗅觉器官:出现了鼻甲骨
蛇蜥有犁鼻器(贾氏器)
2、视觉器官 视觉调节肌为睫状肌,属横纹肌 锥状突 3、听觉 具内耳、中耳、雏形的外耳道 蛇类中耳、鼓膜、耳咽管均退化,但耳柱骨仍保留
三、蜥蜴目 1、体表满被角质鳞 2、有肩带及胸骨 3、眼睑可动 4、左右下颌骨在前端合并 5、具端生齿或侧生齿 6、泄殖腔孔横裂 7、具双颞窝 (一)壁虎科 1、体被粒鳞 2、眼大无活动性眼睑 3、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状




、巩膜骨
4、红外线感受器
颊窝、唇窝
十一、生殖系统 雄性:有精巢1对、输精管、多数有交配器 雌性:输卵管1对、输卵管(喇叭口、蛋白分
泌部、壳腺部)


第二节
爬行纲分类


现存约6550种,我国有380多种,分五目: 一、喙头蜥目: 1、双凹型椎体 2、椎体间仍有脊索的残余 3、雄性无交配器 4、具双颞窝 5、方骨不能活动 6、端生齿 7、顶眼发达 8、泄殖孔横裂
(二)、鬣蜥科 1、体鳞覆瓦状排列 2、背中线有鬣鳞 3、端生齿 (三)、石龙子科 1、头顶有对称大鳞片 2、侧生齿 3、腹鳞圆形 4、鳞片覆瓦状排列 (四)、蜥蜴科 1、头顶有对称大鳞片 2、腹鳞方形或矩形 3、有股窝或鼠蹊窝

(五)、蛇蜥科 1、体似蛇形 2、眼小有活动性眼睑 (六)、鳄蜥科 体形似鳄、四肢发达、指趾末端有利爪 (七)、巨蜥科 体形大、尾长而扁、鳞下有真皮性骨板、 (八)避役科 适于树栖各种器官极端特化 (九)毒蜥科 有毒牙
消化道特殊的地方: 1.大肠、泄殖腔及膀胱均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 2.大肠和小肠交界处为盲肠、和消化植物纤维有关
六、呼吸系统
包括:外鼻孔、鼻腔、内鼻孔、咽、喉门、气管、 支气管、肺(呼吸部、贮气部)
呼吸方式:口咽式呼吸、胸腹式呼吸
水栖龟鳖类有辅助呼吸器官:咽壁、副膀胱
七、循环系统 不完全的双循环 特点: 1、心脏包括两心房、 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分隔,




胸廓不能活动
蜥亚目
蛇亚目 鳄 目
蜥蜴型
蛇型 蜥蜴型 方形角质鳞片 纵裂
尾易断、易再生
四肢退化 皮肤革质,尾侧扁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爬行动物的益处 1、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食用 3、工艺品 4、医药用 5、其他方面



二、毒蛇的危害及蛇伤的防治 (一)、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世界约有600种毒蛇,我国约有50种 蛇毒根据危害性质分三种: 1、神经毒:前沟牙类分泌的毒素 金、银环 蛇,海蛇 2、血循毒:管牙类 蝰、五步蛇 3、混合毒:眼镜蛇、蝮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