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考地理试题评价报告
2023年广东地理试卷评析
![2023年广东地理试卷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4e36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8.png)
2023年广东地理试卷评析一、试卷整体结构2023年广东地理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为100分。
其中,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
试卷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图技能等方面,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试题特点1. 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中的大部分题目都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地形地貌、气候类型、人口分布等,这些题目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水平。
2. 试题内容贴近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试卷中的一些题目涉及到了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城市化、旅游业等,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地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
3. 试题形式多样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的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和论述题,这样的题型设置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试卷亮点1. 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强调地理实践活动。
试卷中的一些题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答,如让学生分析某地的旅游资源、评价某城市的区位优势等,这样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地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试卷中的一些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和论证,如让学生分析某地的气候特点、评价某地区的经济发展等,这样的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试卷不足1. 部分题目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创新性。
试卷中的一些题目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分,这样的题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2. 部分题目表述不够清晰,容易引起歧义。
试卷中的一些题目表述不够清晰,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影响学生的答题效果。
总的来说,2023年广东地理试卷在题型设置、内容选材和难度控制等方面都做得较好,但在创新性和表述清晰度方面还有待提高。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de286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a.png)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4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如图反映4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 )A. 土壤更贫瘠地区B. 黄河两侧平原区C. 暖湿化加剧地区D. 贺兰山高海拔区2. 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大量回流 ②政策支持与激励 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④旺盛的市场需求 ⑤适宜的气候条件 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A ①③⑤ B. ①④⑤C. ②③⑥D. ②④⑥【答案】1. A2. D 【解析】【1题详解】据有机质含量在不同时期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体现是越来越少,说明整体葡萄种植区域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而这四个阶段当地的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这说明贺兰山东麓新增葡萄种植区的趋向是向土壤更贫瘠地区方向拓展,A 正确;据b 砾石含量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Ⅳ葡萄种植区域的砾石含量占比越来越高,而黄河两侧平原区土壤中的砾石占比很小,所以新增葡萄种植区不应向黄河两侧平原区拓展,B 错误;据c 年均降水量和d 年均气温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表现为年均降水量不断增加、年均气温以下降趋势为主,说明新增种植区域气候冷湿化加剧,C 错误;葡萄生长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贺兰山高海拔地区热量条件较差,新增区域不应向高海拔地区拓展,D 错误。
2023年广东地理试卷评析
![2023年广东地理试卷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61c5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4.png)
2023年广东地理试卷评析摘要:1.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概述2.试卷结构与特点3.教考衔接与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4.试题内容与考察方向5.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对学生的启示正文: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评析2023 年是广东省中学使用新课标和新教材后的首次高考自主命题。
在这次高考中,地理试卷在题型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延续了2022 年的风格与特点,稳中有新,考察内容更加全面。
本文将对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进行评析,以期为未来考生提供参考。
一、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概述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包括综合题和论述题。
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在结构上与2022 年相似,但在内容上更加全面,试题难度适中。
试卷在题型设计上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尤其是对地理过程、地理空间和地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同时,试卷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与价值,聚焦建设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三、教考衔接与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较好地实施了教考衔接,圆满地完成了首次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进行试题命制的平稳过渡。
试题内容与新课标、新教材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有利于学生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四、试题内容与考察方向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的试题内容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等。
考察方向主要集中在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地理过程的分析与解释、地理空间的描述与表达、地理关系的判断与推理等方面。
五、2023 年广东地理试卷对学生的启示对于2023 年的高考考生,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需要更加注重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加强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题型训练,尤其是对选择题和综合题的练习,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广东高考地理试卷评析
![广东高考地理试卷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273b9827284b73f24250f6.png)
广东高考地理试卷评析广东高考地理试卷评析一、内容选取导向明确,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地理试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看问题的敏感性。
如全国III卷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为载体,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始终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如全国I卷43题、全国II卷44题、全国III卷43题。
沿着“一带一路”选取典型案例,彰显我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如全国II卷36题。
力求用新思维、新途径去解决考生看得懂、易接受、体会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冷静理性看待现实世界。
使地理试题试卷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二、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科思维能力高考地理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拓宽试题素材范围,构建实际问题情境,不断创新能力考查方式方法,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
1.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增强基础性地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
如全国I卷6~8题呈现了经过模式化的闭合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未发生变化的背景,将水量平衡限定在降水与蒸发两者的关系上,重点考查学生对水量平衡原理的理解,纠正简单使用蒸发量来评价区域干旱程度的误区。
全国II卷第36题,以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成就。
该题考查的工业布局和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等内容为考生较熟悉的主干知识,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充分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现实生产中的地理问题,培养考生用地理思维来理性分析、思考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的意识。
广东2023夏季高考地理试题评析(详细)
![广东2023夏季高考地理试题评析(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58d2d6e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9.png)
广东2023夏季高考地理试题评析(详细)广东2023夏季高考地理试题评析2023年是广东省中学使用新课标和新教材后的首次高考自主命题。
试题在题型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延续了2022年的风格与特点,稳中有新,考察内容更加全面;较好地实施了教考衔接,圆满地完成了首次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进行试题命制的平稳过渡。
一、立足地理学科特点与价值,聚焦建设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试题精心选择体现时代精神的相关素材,充分彰显我国当代伟大建设成就,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德育目标渗透到试题中。
如第5-6题以近年来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这一真实案例反映了我国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就。
第7-8题以电商发展对浙江省温岭市某镇制鞋业的促进和影响为素材,契合了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二、注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察,提升人才选拔区分功能。
试题充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任务,注重提升人才选拔区分功能。
(一)首次设置了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思辨观。
19题第2小题首次呈现了开放的提问方式,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就现代对马暖流是否形成于距今8000年明确表达态度,并说明理由。
该设问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事物认知态度,形成科学的思辨观。
(二)强化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察。
掌握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基础。
试题突出对地理信息挖掘、整理和分析的考核,如第3-4题通过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综合考察了考生对温度、风速和水汽凝结变化过程的理解。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第18题以巴音河流域为对象,综合考察了考生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对考生从不同空间视角全方位的认知具体区域地理环境变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助力素质教育改革。
试题情境鲜活,探究素材丰富、时代感强、卷面活泼,问题呈现和设问较为友好,充分体现了当前地理学科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成为助力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阅卷专家对广东高考地理评卷情况分析
![阅卷专家对广东高考地理评卷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5b7aea0975f46527d3e1d1.png)
3.强调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技能 3.强调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技能
试题充分利用各种地理图表,在考查考生阅读、获取地理图 试题充分利用各种地理图表,在考查考生阅读、 表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深入考查考生的运用地理信息分析、 表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深入考查考生的运用地理信息分析、论 幅图, 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试题选用8幅图 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试题选用 幅图,地理图表的类型包 括地质剖面图、人均GDP与人均 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户籍人口迁 排放量散点图、 括地质剖面图、人均 与人均 排放量散点图 移变动情况折线图、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移变动情况折线图、汽车产业链结构图、南欧三国地理位置示意 发电量构成柱状图、流域地形示意图、采样点垂直剖面图等。 图、发电量构成柱状图、流域地形示意图、采样点垂直剖面图等。 试题将重要的地理信息利用地理图表表示出来, 试题将重要的地理信息利用地理图表表示出来,引导考生通过图 表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信息,探究具体的地理问题。 表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信息,探究具体的地理问题。
三、考生答卷情况及典型错误分析
第 40 题
40.(28分)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 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材料二: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9)。 (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巴黎,正午太阳高度角 最大的是马德里。(4分)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分) (3)据图9,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意大利,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西班牙。 3 9 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小。(6分)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 达。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6分) 主要原因:①优良的港口;②廉价的海运;③较高的技术。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 展差异大。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 的措施。(8分) 措施:①实施产业转移;②建设卫星城市;③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④扶持 周边地区发展;⑤引导人口外迁。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解读及试题讲评课件(精编)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真题解读及试题讲评课件(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47aa06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d.png)
智造过程是通过自动化装备及通信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采集各类数据技术和应用通信互联,将数据 连接到智能控制系统,使数据应用于企业统一管理控制平台,从而提供最优化的生产方案、协同制造和设 计、个性化定制,最终实现智能化生产。
7. 电商的发展对该镇制鞋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 B )
A. 制鞋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 B. 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市场扩大
电商主要提供要素流动和市场,与技术、工艺无关
C. 生产更加集中、营销渠道稳定
趋于灵活,不是更加稳定
D. 制鞋工艺更加标准化、统一化
浙江省温岭市制鞋业发达,Z镇是该市最大制鞋基地,其制鞋业始于20世纪 80年代。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该镇制鞋业趋于更加灵活化。图示意Z镇 制鞋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试题解读 及答案讲评
CONTENTS
目
录
02 试题结构 03 整体分析 04 试题讲评
试题结构
➢ 客观题 背景材料
1-2
跨海大桥通行时间
3-4
降水过程
5-6 7-8 9-10
乡村振兴 制鞋业发展历程 探空气球接收太阳辐射
考查知识点 影响交通通达度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服务业区位选择、嘉兴打造世界水果 交易中心应采取的措施 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乡村特色产业
9. 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 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A )
长沙位于晨线附近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晨线附近近地面太阳辐射量接近于零;随着海拔
2023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广东
![2023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广东](https://img.taocdn.com/s3/m/f2ca4f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6.png)
2023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广东
2023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如下:
1.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学科素养,引导教学发展。
试题以“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
格”为主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品质。
2.强化基础主干,考查关键能力,体现素养导向。
试题遵循课程标准,全面覆盖学科
主干知识,加强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3.优化情境设计,增强实践应用,培育创新精神。
试题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
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深化改革创新,引导教学方向,适应选才需求。
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
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多样化、有深度的考查方式。
总的来说,2023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在命题理念、内容结构、题型设计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
![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19b2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7.png)
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考试已经结束,考生们都期待着自己的成绩,希望能够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在这场考试中,地理科目一直是考生们比较关注的科目之一,因为地理知识内容广泛,考查内容多样,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对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进行评析,希望对考生们的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从考试题型上来看,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依然延续了以往的特点,考查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多样,涵盖了地理学的各个方面。
总体难度适中,但部分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选择题和填空题多涉及地理概念和基本知识,要求考生对地理知识点有所掌握;简答题和论述题则需要考生结合地理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知识点的考查角度来看,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主要涵盖了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城市、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关于地球与地图的考查相对较多,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等基本知识点,要求考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考查主要关注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问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人口与城市和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的考查则侧重于地理实践问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解题技巧上看,考生在做地理卷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提高答题效率。
要注意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目要求,确保理解正确;要注重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归纳,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逻辑思维,对于简答题和论述题,要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合理组织答案结构,确保答案连贯和有条理;要注重细节,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要注意细节的把握,提高答题准确率。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卷的考试内容全面、题型多样、难度适中,考查了考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广东
![2023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广东](https://img.taocdn.com/s3/m/501bf2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7.png)
2023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广东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广东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高考科目之一。
对于广东地区的高中生而言,地理试题的难易程度对他们的高考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对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评析。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涵盖了地理的各个知识点。
非选择题则要求考生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在选择题部分,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难度适中,题目的内容涵盖了地理的各个方面。
题目的形式多样,既有纯知识点的考查,也有综合能力的考察。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关于广东的自然地理特点的,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知识点,选择正确的选项。
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另外,还有一道题目是关于广东的地理位置的,考生需要根据地图和地理知识,选择正确的选项。
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的地理知识和解题能力。
在非选择题部分,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这部分的题目较为考验考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数据,分析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
另外,还有一道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地理知识,分析广东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
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难度适中,考察的内容广泛而全面。
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以检验自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同时,这也是对广东地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次考察,可以检验教师对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考生而言,他们应该注重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要注重对地理实际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应该注重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对考生的要求较高,既考察了考生的地理知识,又考察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
![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7966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f.png)
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
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是对2023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科目的试卷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该评析旨在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地理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备考。
以下是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
1.本次地理试卷紧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基
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卷结构合理,难度适中,题目类型多样,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
题等多种题型,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3.本次地理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效
信息并进行分析,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
4.本次地理试卷注重联系实际,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总体来说,本次地理试卷对考生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也给考生提供了一定的发挥空间。
对于备考的同学们来说,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训练,同时加强地图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总结:2023广东高考地理卷评析是对2023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科目的试卷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该评析旨在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地理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备考。
通过评析,可以发现试卷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和备考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1年广东新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21年广东新高考地理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771be2cc1755270622086a.png)
2021年广东新高考地理试卷分析2021年广东新高考第一年众望所归,2021年的地理考题在自然人文比例、试题风格以及难度等方面较去年变化较大,厚德书院地理科组老师认真查阅多方面资料,最后找到试题的题源和图源,主要来源于最近新闻事件、航拍中国、中国知网等。
试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科研能力为方向,通过精选实事素材、反向设问,深入发掘地理学科的科研价值,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考查,高中阶段的学习用于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高考中逐步体现,地理核心素养更是落实到每个考生身边。
本次考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1. 地理试题选取的考查内容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立足学科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加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
难度较去年的全国一卷有明显的下降,学生的接受适应能力较好。
2. 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精准扶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等素材,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
3. 地理试题既有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也有复杂的学习探索情境,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学科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科学的思维范式与方法,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得出新结论,展现学科素养。
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
2021年高考广东卷地理综合分析评价:选择题部分:选择题第1题组,材料以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为基础,选自与中国知网发表的论文《中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及影响因素》,图文信息均来源于本篇论文,答案也可从论文中直接获取。
本题难度较小,根据图示可清晰看出其等级性和由小扩大的变化特征。
考查学生图文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选择题第2题组,考查3S技术的应用以及工业的区位因素考查。
2021年广东地理高考试题评析
![2021年广东地理高考试题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62a95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5.png)
2021年广东地理高考试题评析作者:吴志谋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85期【摘要】本文依据新高考评价体系和课标改革的形势要求,对2021年广东地理高考卷进行评析,高度称赞试卷的诸多亮点,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考试题;评析;立德育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今年,广东省的高考所面对的是使用"三老一新"(老教材、老课标、老课程和新高考)的2021届毕业生,而地理试题又是本省重新开始独立命制的第一年“出炉面包”,尽管如此,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以稳为主,能够充分考虑2021届特殊的教情、学情和考情,尤其能按照"一核四层四翼"的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命制,考查的内容均为近年来复习的主要考点,虽然题中图文信息很丰富,有的情境较复杂,但学生看起来不觉得陌生,不会出现“一看就懵”的題目,因此,这次地理高考既实现了平稳过渡,又起到应有的指挥棒功能。
一、展现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厚植家国情怀本试卷从选择1题到综合18题都精心设计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系列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试卷1-2题的我国现代化交通网:航空和高铁的竞争网络空间的快速扩大;3-4题深圳无人机产业发展规模超过全球的80%;5-7题的新疆棉花生产机械采摘率高达69.8%,其产量占世界20%以上;10-11题我国搭载空间站的长征5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第18题嘉-昆-太创新核心圈关于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建设等等集中展现了在党领导下,我国的现代交通、工业、农业机械化以及高新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充分彰显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分量。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值此党的百年华诞,本试卷似乎为考生描绘了一幅"中华盛世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四个自信",激励青年学子为振兴中华的“中国梦”而接棒奋斗,强化家国情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高考地理广东卷评价)
![高考地理广东卷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a20a6237f1922791788e833.png)
宁宽勿窄,宁浅勿深,注重基础2011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评价汪洋2011 年高考地理广东卷地理综合题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地图为载体,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描述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或表现特征;分析地理规律或特征的形成原因;分析评价区域自然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区位因素分析评价下面我就综合题提出自己个人的一些看法:40.(28 分)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9)材料二:2007 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10)50大西 洋「那不'35袪 国巴垂酸那 囲马辖里厂西班牙V A冷v^2®首都 @城市 •—港口图£圍9(1)2010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__ 。
(4分)(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控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 。
(4分)(3)据图10,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 ,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4分)(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6 分)(5)20 世纪60 年年,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
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8 分)命题意图:世界地理考查局部区域,结合选修,命题较为新颖。
经济领域,产业链的构建受到重视。
解决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解析】(1)在2011年6 月8 日,北半球为夏季,故纬度越高,昼长越长,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结合图中的纬度即可得出答案;(2)三个国家的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属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属西风带控制,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根据图10 即可得出答案,(4)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从市场,交通,经济基础,劳动力,技术协作等来分析,(5)从材料来看,实施均衡化发展的措施,主要从发展周边地区,转移巴黎的一部分城市职能等方面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05年普通高考地理试题评价报告一、05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及06年学科试卷结构说明(一)基本情况2005年高考广东省选考地理科的考生共约2.5万多人,人数比去年略有增加。
地理试卷的题型结构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
第一部分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和双选题两种类型,共30小题,满分7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题,满分80分。
全卷满分150分。
题目总体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考查内容体现了以学科的主体知识和当前地理学科知识、能力、方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重点的特点。
全省平均得分82.16分,难度为0.55,标准差为16.38。
试题难度比较适中,区分度较好。
各小题难度如下:(二)地理试题的特点1.试题从形式到内容实现了平稳过渡,有所创新试题按照考试大纲及其补充说明中的规定组织命题,题目未超出考试的内容范围。
全卷看,试题内容结构合理,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比例恰当。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识覆盖面,学科内综合的题目比例有较大提高。
试题明显加强了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回答问题的思路要求有较高的地理综合性思维能力,对读图技能也提出较高的要求。
题目的难度有所调整,总体难度提高。
但题目的区分度相应有一定的提高,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有利于考生今后的发展。
题目体现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能起到积极正面引导中学地理教学的作用。
非选择题题量有所增加,由去年的3题增为5题,分散了考点、增大了覆盖面。
⒉多数题目侧重于地理能力的考查地理科试题以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
考查的知识点尽量宽泛、多元化,能做到兼顾自然、人文。
在题目设计上充分体现地理学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学科内综合题的比重有所提高。
试题减少了单纯知识性强、仅凭记忆的题目,而是采用以能力立意命题。
例如第33、34题,考生要有较强的读图、分析图能力才能作答,死记硬背根本无济于事;第34题是知识迁移性的题目,要切切实实从图中找寻有用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光靠书本知识也只能一筹莫展;第35题为一道8分的地理实验题,为历年地理高考中所未见的题目。
命题意图明确,渗透新课程的理念,正面引导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活动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其导向作用不容忽视。
⒊题目难度分布均匀题目注重地理考生的群体特点,题目难度分布均匀,难度适中的题目比重大。
全卷看总体难度确有较大提高,但除了第35题难度极高外,大部分题目的难度区间在0.35-0.85之间,无过易题。
区分度相应有所提高。
⒋题目的内容结构搭配自然合理试题的内容结构照应到地理学科知识的几大块。
内容比例:上册70分,下册58分,重点在高一。
往年高考中气象气候类的题目偏多且集中,如前两年几占全卷分值的30%多,而且还是非选择题中的大题目,这样必然会忽略其他方面知识的考查,为多数地理教师所非议。
今年的试题改变了这一状况,把气象气候类的题目在数量上减少,并分散糅合到有关题目中。
非选择题题量增加,内容搭配均匀合理,扩大了覆盖面,加强了题目的综合性。
包括1道世界地理题、1道中国地理题、1道自然地理题、1道人文地理题、1道地理实验题。
题目难度有梯度,命题立意新颖,提问角度多变,图文相配益彰。
答案须在文字表述和读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通过分析综合才能回答。
⒌非选择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非选择题中部分题目能体现开放性思维。
如第33题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概括、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其他题目中也有对地理成因的分析。
这些题目的答案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又不乏适当的限定,以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这样的题目考生得0分的少,但要得高分也不容易,形成较好的区分度。
⒍题目能联系社会生活题目关注到社会的热点、联系时事,能结合广东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能贴近考生的现实生活命题。
如“印度洋海啸”、“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广东的灾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西部大开发”、“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等。
但这类题目也不多,仅是点睛之笔,以起到对防灾减灾意识和保护环境生态的积极的教育意义。
⒎对答案中的地名、地理概念严格要求举凡涉及地名、地理概念的答案,如气候类型名、植被类型名、土壤类型名、渔场草原名等,均须准确无误,若丢字、加字、颠倒字、错字,均视为错误答案(三)试题分析评价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总难度为0.67。
第1题正确选项是C,回答较好,难度为0.92。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天体距离的计量单位的了解和识记。
天体距离一般以光年为计量单位,即光在真空中1年所走的距离。
天文单位即地球绕太阳旋转的椭圆轨道半长轴的长度,通常指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1光年约相当于94605.3亿千米或63,240天文单位。
第2题正确选项是D,难度为0.91。
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是自然地理学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热量平衡的理解。
地球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得到热量,通过地面长波辐射散失热量。
由于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低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小于支出,但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第3题正确答案是B,难度为0.92。
本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考生对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关系的掌握程度。
不同的地质作用导致不同地貌的形成。
题目中的四个选项,三角洲平原是流水冲积地貌,黄土高原面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则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以上三者均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只有大陆架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第4题正确答案是C,本题难度为0.65。
量角器是地理简易测量中常用的工具。
本题的设计旨在考查考生借助图中所给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查的知识点有高度角、地球经纬网、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回答本题,考生必须了解只有在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星,而且北极星的高度即是当地的地理纬度;通过计算当地与北京时间的时差,可以得出当地的经度。
从图1中可以看出M地北极星的高度是30º,可知该地纬度为30ºN;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说明此地此时为中午12时,而北京时间是14点,可见M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个小时,说明M地与东经120º的经度差为30º,且在其西边,因此可算出当地的经度是90ºE。
也有15%的考生选B,说明对区时的换算还不能熟练掌握。
第5-6题此题组是对地形剖面的判读。
因2004年高考考过同类题目,考生这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较好。
第5题正确选项是D,难度为0.86。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比例尺计算方法的掌握。
解答此题,考生首先得看清楚题目的文字说明,搞清楚图中纵坐标间隔为0.5cm,而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然后要清楚比例尺一般是用图上1cm所代表的实际距离来表示的。
第6题正确选项是C,难度为0.89。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绝对高度是指某点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相对高度是两点间的高度差。
图中B 点的海拔高度是300 m,A点的海拔高度为-50m。
第7题正确选项是C,难度为0.65。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分布的理解。
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主要形成于热带、亚热带的石灰岩地区,是由流水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除C之外的答案,都是不完整的。
第8题正确选项是A,难度为0.31。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季风气候和天气特点的掌握情况,既要求考生掌握自然地理中的季风气候的特点,又要求熟悉中国东北、华北和华南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位置及其气候气象的季节变化特点。
我国东部雨带移到海河流域的时间是每年的7、8月份,此时东北、华北和华南正处于雨季,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降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高控制,进入伏旱。
此题的回答,选择错误答案的较分散,说明相当部分考生对此问题的推论没有把握。
第9题正确选项是B,难度为0.57。
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与位置的了解。
不仅要求考生熟悉中国河流分布与地形地貌情况,而且要求考生跳出课本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本题的命题意图还在于让考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源区,其位置主要是在青藏高原。
错误答案中选C的较多,可能是受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影响。
第10-11题本组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的能力。
第10题正确选项是C,难度为0.69。
要求考生能通过图中反映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来判断河流所处的位置。
从图3可以看出,该河流在1、2月份的径流量为0,处于断流状态。
亚热带地区的河流一般不会有冬季断流现象,由此可以排除答案A、B;该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分别是4、5月份的春汛和7、8月份的夏汛,其中春汛显然是由于冰雪季节性融水补给造成的,而夏汛则是由于雨水补给造成的,由此可推断该河流位于温带季风区。
第11题正确选项是C,难度为0.70。
在分析上题的基础上得知该河流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分别主要是由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冬季出现断流,年径流量不算大。
第12题正确选项是C,难度为0.23。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
解答此题需要考生掌握陆地环境的地带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的分布不均,导致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主要有三种规律,分别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是经度地带性,在低、中、高纬地区的表现不同,在中纬地区的经度地带性最明显,而在高纬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陆地环境表现比较单一,变化不大。
如果处于同一纬度,则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就越多,但如果纬度不同,则无法比较。
另外,如果一座山位于高纬地区,则无论其海拔有多高,其自然带都只能有少数几个。
第13题正确选项是B,难度为0.50。
本题既是一道地理时事题,亦是一道中国地理题,切合广东考生对该问题的认知水平。
题目要求考生了解“泛珠三角”的范围,并且掌握珠江水系的情况。
含有珠江流域的省(区)包括滇、黔、桂、湘、赣、粤,而闽、川、琼不在其中。
错选多的是闽,因福建与广东接壤,故产生误解。
第14题正确选项是D,难度为0.53。
这是一道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题目,体现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要求考生掌握中国各大区域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及其国土整治方案。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土流失,其治理的基本措施是保持水土;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的重点是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对荒地也要合理保护;黄淮海地区主要是要治理中低产田,其治理模式多种多样,“鱼塘-台田”是适合低湿地的治理和开发,但不适于盐碱地的治理,错误在于其以偏概全,错选较多的正是此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