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装备

合集下载

我国深水石油钻采装备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深水石油钻采装备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深水石油钻采装备现状及发展建议近几年来,我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但随着老油田产能的快速递减,重质稠油油田、边际油田的份额增加等情形的加剧,“向海洋深水领域进军,向深水技术挑战”已愈发迫切。

现阶段,深水油藏的勘探开发已成为世界跨国石油公司的投资热点,而中海油也将深水勘探作为未来主攻方向之一。

标签:深水;钻采装备;钻井平台深水石油钻探设备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深度开发计划,并建立一个多元化和多渠道投資体系,一系列深水钻井技术交流和技术储备,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钻井设备和优先级实现本地化的大型设备配件等等很多建议。

一、我国深水石油钻采装备现状1.初级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装备是研制成功我国第1艘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3号半潜式钻井平台。

该半潜式钻井平台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是我国造船工业的一个重要突破。

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1艘半潜式钻井平台,性能优良,设备先进,安全可靠,达到当时国际上同类型钻井平台的水平。

建成后立即投入到东海油气田的勘探工作中,陆续发现了平湖等许多高产油气井,并曾创出当时我国海上钻井深度达5000 m的纪录,为我国东海油气田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2.持续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成功设计与建造的渤海友谊号浮式生产储油船技术先进,它对世界FPSO技术的贡献在于首次将FPSO用于有冰的海域。

渤海友谊号机动灵活,已成功地用于渤海3个油田的开发。

该船是获得奖项最多、最高的项目,也是我国海洋工程具有标志性的项目。

紧随其后的伊朗戴维尔(Iran Daiver)号是我国为伊朗国家油轮公司设计建造的30万t超大型油船(VLCC),它是我国首制的超大型油船。

该船与国际上常规型VLCC相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即航速高、结构疲劳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全船的振动达到了DNV关于客船舒适等级的最高要求。

3.有所突破阶段,将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海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并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中国海油深水技术体系与装备能力建设

中国海油深水技术体系与装备能力建设

1 中 国海 油 实施 深 水 战 略 的必 然 要 求
中国海油 1 8 9 2年 成立 以来 已经 走 过 3 O年 的发 展历 程 , 已经 于 2 1 0 0年 实 现 了 国 内海 上 油 气 产 量 5 0 万 t 当量 , 成 了“ 上 大庆 油 田” 完成 了 中 0 0 油 建 海 , 国海油发 展史上 的第一次跨 越 。其 中 , 海海 域油 气 渤
油 供给 对外 依赖 度 已超 过 5 % , 大 石 油 生产 和保 5 扩 障 能源 安全 迫在 眉 睫 。中 国拥 有 3 1万 k 3 m 领 海 , 海 洋油 气 资源量 5 4亿 t 当量 , 1 油 占全 国油 气 资 源 总 量 的 3 %。 以 3 0m 水 深划 分 , 6 0 中国南 海 疆域 面 积 约 2 0万 k , 中深水 区域 面积约 13万 k 0 m。 其 5 m 。 在 我 国传 统 疆界 内 , 海 1 南 8个 主要 盆地 油气 地质 资 源量 约 3 1亿 t 当 量 , 中深 水 区主 要 盆 地 面 积 1 油 其
施 深 水 战略 的过 程 中 , 须 首 先 关 注 以下 几 个 要 点 : 必
体 系和装 备 能 力 建 设 方 面投 入 了 巨 大 的财 力 和 精 力, 全力 打造 深水 舰 队 , 成 深水 作 业 能 力 , 形 建设 深 水 核心 技术体 系 和深 水 装 备 系 列 , 目前 已形 成 围 绕 发 展深 水 战略 的四大 技 术 体 系 、 大 作业 能 力 和 四 五
年产量 已达 3 0 0万 t作 业 水 深 大 致 在 2  ̄ 4 南 0 , 0 0ml
海洋 , 由浅水 迈 向深水 , 是世界 石 油工业 发 展 的客观 规 律 和必然 趋 势 。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国 的经 济 发展 对 能 源 需求 旺 中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发布时间:2021-05-07T10:36:42.4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9卷第3期作者:黄晓清[导读] 深水盆地一般是指位于水深超过300m的大陆架黄晓清中石化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山东东营 257200摘要:深水盆地一般是指位于水深超过300m的大陆架-大陆坡等海域的沉积盆地。

南海深水盆地位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转换部位和欧亚、印-澳和菲律宾三大板块的交互区,受中、新生代周边不同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扩张等地球动力学事件的综合控制,具有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油气成藏特征。

关键词: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勘探方向引言自2006年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迫切需要寻找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21世纪以来,国外深水获得了一大批油气勘探发现,我国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我国深水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地震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钻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截至20世纪末,始终没有获得商业性发现。

在南海南部,我国做了大量科学考察、地球物理调查和部分综合评价。

据原国土资源部的评价结果,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且大部分在深水区。

南海深水油气勘探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该区边缘海深水成藏条件复杂,而且边缘海深水属于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前缘领域,面临着深水区盆地结构与形成演化、深水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机理、深水区构造成像、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深水安全高效探井作业关键技术等世界级勘探难题的挑战。

1区域地质概况南海位于西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交接部位,在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3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古南海地台新生代发生裂谷作用形成了具有洋壳结构的边缘海,发育了深海盆、大陆坡和大陆架等典型的海底地貌单元。

我国深水区盆地(水深大于300m)主体位于南海海域,深水勘探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

CCS助力海上油气发展开新局

CCS助力海上油气发展开新局

中国船检 CHINA SHIP SURVEY 2020.1020贡献团队”。

研发团队实力强劲今年,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有关要求和新修订的《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近日,中国航海学会公布了2019年科技突出贡献团队、2020年科技突出贡献个人和2020年航海青年科技奖等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中国船级社(CCS)海上油气装备共性技术和规范研发团队荣获“2019年科技突出CCS 助力海上油气发展开新局本刊记者 王思佳中国航海学会对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等级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等级调整为今年的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科技突出贡献(团队)奖。

其中,航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团队)奖的申报条件为在推进航海科技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坚持持续创新并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多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的创新团队,或者在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出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组织,并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成果整体应用。

为服务国家深海开发战略、国家能源战略、交通强国战略,以及自身的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CCS 于2007年组建了“海上油气装备共性技术和规范研发团队”,团队研究方向主要为海洋油气装备规范研发与应用,领域范围涵盖海上油气钻探、开采、处理、集输与外输,涉及从水面上的移动钻井平台、浮式装置、试采平台到水下生产系统和集输管道等各类装备设施。

据CCS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研发团队目前成员共计52人,其中核心成员10人。

核心成员中,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得“交通运输部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称号,4人获得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核心成员的工程经验均在10年以上,工程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雄厚。

显然,这样一支技术精湛、实力强劲的队伍为开展研发攻关工作提供了有利保证。

针对我国业界对高端海上设施规范技术的迫切需求,该研发团队陆续开展了海上移动平台和浮式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结构安全设计、水下生产系统安全设计与测试、海上高性能钻井系统的设计制造与检验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新型和深水海上设施的设计、制造、测试以及设施安全运营的规范体系,包括建立了我国南海等海域作业的海上移动平台和浮式装置全生命周期安全设计方法和评价衡准;制定了覆盖海上设施总体性能、结构、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营安全评估等技术规范;提出了基于风险控制的水下生产系统安全认证准则,水下设备工作海水环境温度的压力-温度循环试验准则、“工程环境测试”的方法和衡准;研发了海上钻井系统、专用消防、天然气液化系统检验技术;建立了海上钻井系统设计、制造及测试安全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出了基于风险的多维度钻井设备分级检验准则,形成了海上设施专用消防系统、液化系统检验技术规范,建立了海上设施专用系统安全设计、制造和检验技术规范体系。

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览观(下)——深海开发技术及装备

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览观(下)——深海开发技术及装备
钻深能力,介于6 0O 14 0 , 0~1,3 米之
间,都能钻超深井 ,个别的能钻井
深超1,0米的深井;在建的钻深能 000 力都达到或超过900 ,0米。 钻 井船 钻 井船是 设有钻井 设 备 ,能在水面上钻井和移位的船 ,
也属于移动式 ( 船式 )钻井装置 。 钻井船在钻井装置中机动性最好 ,
平 台的额定作业水深在5 0 , 5 0  ̄3 0 0
面 。井架一般都设在船 的中部 ,且
多数具有 自航能力。钻井船适 于深
水作业 ,但需要适当的动力定位设 施 。钻井船适用于波高小、风速低
的海区 。
着 电子 技术 、 宇航 技 术 、造 船 工 业 、机械工业等 的飞速发展 ,促进 了海洋石 油钻采平 台逐年从浅水 向
加严格 ;工艺流程在确保顺畅 的同
时 ,重要模块 的布局要顺应船体运
技术 。现 已研究 出一些 防疲劳技术
( 图2 ) 。 如 7
动要求并 留足维修空间 ;具有 比陆 上集成化更高、配置更完备的 自动
化控制系统。
多相位 系统 的抑 制剂 注射
化学剂注入要保证流量的稳定, 优 化化 学 剂 注 入方 法 显 得额 外 重
下供热 中心和水下增 压气 站 ,最后 到路上终端。
3 68W(,0h ),而20年交付 ,7k 5O0 p 05
的钻井绞车功率最高达到了50 5W ,7k
(,0 h ),十几年的时间增加了 6 90 p
电缆防疲劳技术
海洋油气开发中,平台上以及海 水里的勘探开发设施 的导线 ,电缆
会 因为时间和 海水的原因 ,出现疲
3 倍多,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
油气处理系统 Fபைடு நூலகம்S的油气处理 PO

中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模式及平台选型

中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模式及平台选型

中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模式及平台选型
谢彬;张爱霞;段梦兰
【期刊名称】《石油学报》
【年(卷),期】2007(28)1
【摘要】介绍了国外深水油气田开发的状况,对国外典型的深海油田开发工程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根据国内海洋工程资源现状、技术与装备状况以及南海的环境条件,提出了适宜中国南海深水油田开发的工程模式。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国际上所应用的不同种类的深水钻井及采油平台,分析了各类平台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状况,提出了中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平台结构选型的方案,并探讨了我国深水平台技术研究的重点攻关方向。

【总页数】4页(P115-118)
【关键词】中国南海;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钻井船;张力腿平台;半潜式平台
【作者】谢彬;张爱霞;段梦兰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52
【相关文献】
1.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与南海油气开发方案探讨 [J], 方新强
2.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及其在我国南海的适应性探讨 [J], 刘杰鸣;王世圣;冯玮;
喻西崇;芦文生
3.巴西深水盐下油田开发工程模式探讨及对我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借鉴意义[J], 王忠畅;杨天宇;陈晶华;尹丰
4.深水导管架开发南海油气田工程方案探讨及关键技术研究 [J], 毛志豪;张海龙;栗振宁;穆瑞喜;陈超波;全红雷
5.深水导管架开发南海油气田工程方案探讨及关键技术研究 [J], 毛志豪;张海龙;栗振宁;穆瑞喜;陈超波;全红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巍峨钻塔挺进深蓝——COSL在中国南海成功完成世界第1口“浮筒式深水钻井”试验井作业

巍峨钻塔挺进深蓝——COSL在中国南海成功完成世界第1口“浮筒式深水钻井”试验井作业
示 , 0 7 年 底 探 明 储 量 . 南美 洲 为 2 0年 中 占总 量比例 约为1 % . 1 非洲 2 O — 2 O 虽然我 国总的天然气 资源排 在世 界前列 . 2 0 6 07 77 万亿 立 方米 , .3 北美 洲为79 万亿立 方 年变 化 约4 8 . 0 7 占总量 比例 约为 但是 我 国天然 气储 采I 2 . 于世界 平 8 = 72 低 P  ̄ .% 2 0 年
米, 亚太 区地 区为1 .6 44 万亿 立方 米 , 非洲 6 5 2 0年 9 ", f立 .% 亚太 地 区2 0 - 2 0 年 变 化 约 均值 。 0 7 中国天 然气 产 量6 37 方 06 07 为 1 .8 4 5 万亿 立 方米 , 洲及 欧亚 大 陆为 48 , 0 7 占总量 比例 约为1 % 。 欧 I 06 : _ b , 83 世界 排 名第 % 2 0年 33 世 米 ,;2 0 年 增长 了1 % .




5 4万亿 立方米 . g 1 中东 最多为7 .1 32万亿 立

界 天然 气 产 量在 2 0 年 增 长了24 , 07 .% 略
1天然气基本构成 . 天然气 无色无味 无毒且 无腐蚀 性 ,
方米 , 0 7 天然 气 的探 明储 量 增加 了1 低 于过 去1 年 的平均 水平。 2 0年 0 北美洲 的产量 万亿 立方 米以上 , 世界天然 气储产 比降低 增 长强劲 . 美国 增长 了43 , 9 4 以 % 为18 年
A D 系 统 的 结 构 图 . 图 6 SD 见 。
面拖 航 以及 浮筒 潜入 5 米以 内水深 时 . 对各种 执行 器件进 行控 制; ( ) 线 控 制 , 要 是 通 过 控 制 管 2 有 主 缆. 对于各 种 执行 器件 进行控 制 : 以用 可 () 3 声纳控 制; 过 水中超声 波控 制 通 目前 , OS 正 在总 结 试 验井 作业 经 C L

南海西部深水区自营油气田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

南海西部深水区自营油气田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

南海西部深水区自营油气田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谢玉洪【摘要】深水区勘探钻完井作业面临着海水深温度低、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窄、井控风险高、海底地质灾害、台风等诸多挑战。

中海油作为深水区勘探作业者,首次组织深水区勘探作业,成功发现了陵水17-2大型深水气田,推动了深水区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实现中海油“二次跨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此简要地回顾了南海西部深水区自营勘探及钻完井项目管理经验和作业实践,并对我国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愿景提出展望,以期为深水区油气开发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Deepwater exploration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operations faces such challenges as low temperature in deep seawater, narrow density vessel for safe drilling lfuid, high well control risks, seabed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yphoons. As a deepwater area ex-ploration operator, CNOOC successfully found Lingshui 17-2 large deepwater gas ifeld in its ifrst deepwater exploration operation, and the discovery push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deepwater area and marked an important step for the “second leap” of CNOOC. The author brielfy reviews 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work practices in proprietary explora-tion,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projects in the west deepwater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envision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 deepwater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hope of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in deepwater area.【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深水区;项目管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钻完井【作者】谢玉洪【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 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52近年来,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发现大部分集中在深水区,深水区域已成为并将继续作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域。

中考题: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南海开钻

中考题: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南海开钻

【中考题原创】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南海开钻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新闻背景】2012年5月9日,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这是我国石油工业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我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以“海洋石油981”为旗舰的中国海洋石油“深水舰队”正式起航,将开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中考原创题】1.2012年5月9日,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开钻,中国南海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石油资源量总储量大致在230亿~300亿吨之间,深水海域已经成为国际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域。

⑴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分别是煤、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⑵石油又叫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推断石油属于()A. 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⑶我国2011年石油消耗量4.9亿吨。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发生了物理变化C.石油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综合利用⑷为了珍惜石油等化石燃料,我们从生产、生活中如何考虑践行低碳生活。

2.我国“海洋石油981”在南海荔湾水域首次开钻,开钻井深达1500米。

中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资源带,天然气的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m3,主要蕴藏于深海区域。

⑴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水合物,它的外观像冰,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天然气。

天然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能,请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在可燃冰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中容纳一个甲烷分子或一个游离的水分子,若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甲烷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水分子所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以表示为()A、CH4·2H2OB、CH4·6H2OC、CH4·8H2OD、CH4·10H2O⑶可燃冰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清洁能源”。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金庆焕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就能源资源而言,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资源。

1992年第二届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将海洋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

工业革命以来,矿产资源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开发,终将枯竭。

据专家估计,美国到2050年其石油资源将枯竭,我国由于油气勘探起步较晚,有相当一部分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因此石油资源枯竭的时间将会推迟。

海洋油气勘探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因此海洋油气勘探晚于陆地近一个世纪,而深海的油气勘探又晚于浅海近30年。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对墨西哥湾、南大西洋和我国南海的深水油气勘探作一简介。

一、海洋油气经历了从浅水到深水的勘探历程目前国外通常将300米水深线作为浅水和深水的分界线,我国则以200米水深线作为浅水和深水的分界线。

由于海洋勘探技术比较复杂,因此海洋石油勘探比陆地推迟将近100年。

1859年美国 E.L德雷克应用现代技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用现代技术钻成第一口油井,1878年清政府买来钻机,并雇请美国技师,在台湾苗栗出磺坑钻成第一口油井。

但石油的大量使用则出现在19世纪末,内燃机广泛使用以后。

美国和前苏联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岸外的墨西哥湾和南里海钻遇工业油流,揭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

1967年6月我国在渤海钻探的第一口海洋石油探井“海1”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海洋油气经历了由浅水到深水的勘探历程。

深水油气一般位于被动大陆边缘的陆坡区,它具有油气生成的良好地质条件,同时在陆坡区由于海平面升降,往往发育深海扇和浊流沉积,为油气提供良好的储层。

国外深水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0年前,海洋油气勘探限于水深300米以内,到2003年,海洋油气勘探水深已达3053米。

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已发现深水油气田328个,已投入开发的75个。

“海洋石油981”发现大气田 南海深水勘探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

“海洋石油981”发现大气田 南海深水勘探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
流 ”项 目,1 2 月2 9 日俄气宣布买断 “ 南 流”天然气管道运
编 辑 :庞 孟 昌 编 审 :王 立敏
一 ~ 田惟 现 璁~ 坜 一
输公司全部股份。
同时 ,为 应对 西方制 裁 ,俄罗 斯加快 能源 战略 的调
李志传
( 中国海 洋石 油总公 司经 济技 术研 究院 )
2 0 1 4 年8 月1 8 H,我国首座 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深水钻 洋石油9 8 1 ”平台建成以来的首次测试作业,创造了中国
井平台 “ 海洋石 油9 8 1 ”在南 海北部 深水 区陵水 1 7 2 。 1 井 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国海油 )自 营气井测试日产量最高纪
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根据 《 中国海洋石油报》的报道 ,
试 日产天然 气5 6 5 0 万立方英 尺 ( 约1 6 0 万立方米 )。这是 在 西沙 中建 岛 附近海 域 的钻探 作业 ,按计 划转 场至 海 南
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也是 “ 海 岛陵水项 目作业。8 月6 日,陵水 1 7 — 2 开始测试作业。在
2 4 I
年制裁预 计使俄 经济损失 9 8 0 亿 欧元 。丹麦银行 将俄2 0 1 5 民族产业发展与创新 、调整能源贸易重点和方向转变 ; 年G D P 增速下调为. 7 . 9 %;2 0 1 4 年1 0 月1 8 日穆迪因俄罗斯
“ 立足欧亚、 转向亚太、团结拉美、联欧制美”为特征的
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实行了一系列反制裁措施。
一 1 口 一 一 , _ ■ 一 普京拉开心理战 、经济战 、军事战等架势,抛出核武威 国内发展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通过签订中俄天然气贸易
3 天然气出1 3、筹划俄印油气管线、加强 慑、 “ 两周内拿下基辅”、 切断向乌克兰和欧洲的供气等 大单、推进对韩 1 西稳东进南下”为特征的能 威胁,以及对欧美农产品实行进口禁令,禁止乌克兰航班 俄土能源合作等措施 ,加快 “

详解世界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与装备

详解世界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与装备

经典技术与装备展示,设计师的世界你可懂?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近十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海洋领域约占60%,世界新增储量的70%来自海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还处于初期阶段。

海洋油气勘探技术按勘探阶段可分两类,第一类主要有海洋地球化学勘探、海洋拖缆地震勘探、四维勘探、可控源电磁勘探以及微生物勘探技术,第二类以勘察船为主的探井技术以及光学传感器技术;海洋油气开发技术以各种海上平台为主,包括浅海钻采的固定平台、自升式平台,深海钻采的半潜式平台、钻井船和FPSO,以及起重铺管船、定位系统、外输系统、水下设备和工程船舶技术等。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向深海技术发展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日渐成熟。

图1 深海概念1.浅海勘探技术及装备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

海洋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勘探目标区,其目的是识别目标区可能存在的海底油气渗漏,查明目标区的油气潜力,进而为钻探井位优选提供依据。

在对目标地球化学探测发现的海底油气渗漏异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开展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结果综合评价,把海底表面渗漏与深部含油气系统结合起来,从烃类生成、成熟、运移和演化入手,揭示含油气系统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目标区和局部构造进行排序,选取最有利的位置,提出井位建议。

海洋拖缆地震技术。

海洋地震勘探在水深大于3~5m时,采用地震工作船施工,激发系统采用多枪气枪激发,接收系统采用压电检波器,按不同需要固定在海上拖缆上,工作船引导拖缆按测线方向前进,形成边行驶,边激发,边接收的工作方法。

海洋地震勘探需要精确的实时卫星定位系统,随时记录激发点和接收点的准确位置,包括海水流向造成的拖缆不同偏移方位。

因此海洋地震勘探与陆地相比,其方法和装备都要复杂得多(见下图)。

图2 海上拖缆地震勘探工作海上地震拖缆模式主要应用在采集二维、三维以及四维地震数据上,由于其数据采集的高效性,海上拖缆地震采集模式被广泛使用,海上拖缆地震勘探模式不受水深的限制,在浅水水域和深水水域都可以进行地震数据采集。

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深水作业与装备技术

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深水作业与装备技术

边际油田开发装置的深水作业与装备技术深水油田开发是现代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边际油田的开发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任务。

边际油田开发是指那些开采难度较高、资源储量较少以及开发成本较高的油田。

为了有效地开发边际油田,需要采用先进的装备技术和深水作业手段。

深水作业是指在海洋深水区域进行的石油勘探开发作业。

与传统陆上或浅水作业相比,深水作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例如巨大的水深、复杂的海洋环境、高风浪等。

因此,深水油田开发装备技术的发展对于边际油田的开发至关重要。

首先,深水油田开发装置需要具备强大的海洋工程能力。

这些装备通常包括海上平台、钻井设备、海底采油设备等。

海上平台是深水油田开发的核心设备之一,它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支撑钻井、采油、输送设备等。

海上平台的设计必须能够抵抗恶劣的海洋环境,如海浪、海风、海流等。

而钻井设备和海底采油设备则需要具备适应深水环境的能力,例如可以在水深数千米的地方进行稳定的工作。

其次,深水油田开发装备技术还需要具备高效的石油开采能力。

由于边际油田储量较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开采尽可能多的石油。

为了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可以采用多井点开采、水平井开采等技术。

多井点开采是指在一个平台上布置多口井,通过一套设备同时开采多口井的石油,从而提高开采效率。

水平井开采则是将井的部分或全部水平延伸,使井脚穿越油层,增加有效开采面积。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深水油田的开采效率。

此外,深水油田开发装备技术还需要具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

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精确控制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自动化技术则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作业过程造成的干扰。

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装备技术可以实现远程遥控和遥测,实现对装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最后,深水油田开发装备技术还需要具备环保的能力。

深水油田的开发涉及到海洋环境的保护,因此在装备设计和使用方面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

同时,可以采用环保型的石油开采技术,如减少油气泄漏、强化污水处理、降低废气排放等,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基于南海某气田的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

基于南海某气田的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

基于南海某气田的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蒋兵兵!陈!娟!洪龙飞"邓驰誉!龙小品!曹聚杭!胡云海!!!#中海油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摘要!水下生产系统是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关键装备"由水上控制部分和水下生产设施两部分组成$为了确保水下生产系统海上安装完成后"水上控制部分可实现对水下生产设施的供电%监测%控制以及应急关断"投产前须对其进行联合调试$本论文以南海某气田水下生产系统为例"介绍了水下生产系统的概况"详细探讨了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的目的%内容和工作流程$该项技术研究有助于打破欧美在该专业板块的技术垄断"加速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自主化进程$关键词!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供电测试&通信测试中图分类号 D W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001-"$'+,"',-"$"&-$%-$"."77#&&#"-#-,"01B 9&%'+("!B )4#"-1;&4%79'&%!"-'C '&D #%/!#-4*%1"B 4*.*#-'1%'g C *45=79:J 79:!;[3W 4g ?A 9!;3Z 45B /9:@07";<W 45[H 7P?!;B Z 45r 7A /I79!;[*Zg ?H A 9:!;3)_?9H A 7!E !"=F G G =G ,,82+'$>*3/*$$'/*31+?.(/+*8=+H 0I (J H 012$*K 2$*L !M ;;;0N .&*3J +*30=2/*&O :"G ,,82+'$G /?>*3/*$$'/*3=+H 0I (J H 05/&*D/*E ;;<P !0=2/*&F 89&4(')4!D H 0L ?J L 0A I N /8?S 17/9L P L 10O7L 1H 0T 0P 0e ?7I O 091@/N 1H 0800I M A 10N /7K A 98:A L80Q 0K /I O 091;M H 7S H S /O I N 7L 0L /@L ?N @A S 0S /91N /K 0e ?7I O 091A 98L ?J L 0A X 79L 1A K K 08I N /8?S 17/90e ?7I O 091R C 9/N 80N1/09L ?N 01H A 11H 0L ?N @A S 0S /91N /K 0e ?7I O 0917LA J K 01/O /971/NA 98S /91N /K 1H 0L ?J L 0A X 79L 1A K K 08I N /8?S 17/9L P L 10O 8?N 79:9/N O A K I N /8?S 17/9A 98L H ?18/M 9;1H 0I N /8?S 17/9L P L 10O M H 0N 0N 0e ?7N 08A @10N 1H 0L ?J L 0A I N /8?S 17/9L P L 10O7L 79L 1A K K 08/@@L H /N 0;1H 0S /O O 7L L 7/979:M /N T9008L 1/J 0S /O I K 0108I N 7/N 1/I ?1179:791/I N /8?S 17/9R =A L 08/91H 0L ?J L 0A I N /8?S 17/9L P L 10O/@A :A L @70K 8791H 0G /?1H[H 79A G 0A ;1H 7L I A I 0N J N 70@K P A 88N 0L L 0L 1H 0L ?J L 0A I N /8?S 17/9S /91N /K L P L 10O;87L S ?L L 0L 1H 0I ?N I /L 0;S /91091A 98I N /S 08?N 0/@1H 0L ?J L 0A I N /8?S 17/9L P L 10OS /O O 7L L 7/979:79801A 7K R D H 0N 0L 0A N S HM 7K K H 0K I 1/J N 0A T10S H 9/K /:7S A KO /9/I /K P /@*O 0N 7S A 9A 98W ?N /I 0A 9S /?91N 70L 791H 0S /O O 7L L 7/979:/@L ?J L 0A I N /8?S 17/9L P L 10OA 987980I 098091K P 80Q 0K /I 1H 0/@@L H /N 0/7K A 98:A L 79/?N S /?91N P R :%;<"(!&!L ?J L 0A I N /8?S 17/9L P L 10OV S /O O 7L L 7/979:V I /M 0N L ?I I K P 10L 1V S /O O ?97S A 17/910L 1=!引!言水下生产系统是开发深水油气田的关键装备+!,"由水上控制部分和水下生产设施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水上控制部分主要设备有主控站!^[G#%电动力单元!W ])#%液压动力单元!3])#%化学药剂注入单元![C )#%上部脐带缆装配单元!D )D *#等&水下设施主要有水下管汇%采油树$脐带缆是连接水上控制部分和水下生产设施的生命线"水上控制部分中"电动力单元%通信单元%液!项目资助(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国产化水下生产控制系统联合调试工艺产业化应用项目!G X $'"!W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W X $."$]$$+#$作者简介(蒋兵兵!!'.()!#"男"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下油气生产设施调试技术研究$W O A 7K (Y 7A 9:J J &"S //0S -S /O-S 9$第!$卷!第%期!"$"&年!"月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Z [W *4W 45C 4W W \C 45W >)C ]^W 4D*4<D W [34Z B Z 5_`/K -!$"4/-%<0S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第!$卷!!图!!典型的水下生产控制系统a7:-!!D P I7S A K L?J L0A I N/8?S17/9S/91N/K L P L10O压动力单元%化学药剂注入单元通过D)D*接入脐带缆中的电缆%光缆%液压管线%化学药剂管线"然后"通过水下脐带缆端头!)D3#连接至水下生产管汇%采油树"为水下生产设施提供电力%液压控制%化学药剂以及通信"最终实现^[G对水下管汇%采油树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保障油气生产正常进行+"%&,$此外"水上应急关断!W G<#设备通过与^[G和3])相连"实现对水下生产系统的应急关断控制$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是气田投产前最后的关键一步"目的是验证水上各控制设备与水下设施是否连接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可正常%安全地运行$具体内容包括验证系统的电力供应正常"各设备%设施上电后电压'电流值稳定&验证^[G与各设备%设施间的通信正常"^[G可对水下管汇%采油树等进行实时监测&验证3])对水下管汇%采油树的液压供应压力可达到水下液控阀门开阀压力&验证^[G对水下液控阀门的远程开关控制可以实现&验证水下出现故障%报警时"系统触发相应的紧急关断功能正常$>!南海某气田水下生产控制系统基本情况!!南海某气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模式开发$其水下设施包括一套管汇%一棵采油树"脐带缆连接水上控制部分至水下管汇"然后"通过管汇至采油树间的三根电飞线%一根液飞线连接至采油树$脐带缆中电缆采用冗余设计"包括*和=两个通道"W])通过!$$$`*['+$3U电缆% "%`<[的仪表电缆%[*D(数据电缆"将电%数据和信号输送到管汇和采油树的控制模块!G[^#" W])的输出为""$+($`*['+$3U$脐带缆中有一根光缆"可实现水下系统的光纤通信"水下系统的主通信方式为电力载波通信$脐带缆中有两根低压!B]#液压管线"当压力达到&$$$I L7时可控制管汇%采油树上液控阀门的开关&两根高压!3]#液第%期蒋兵兵"等(基于南海某气田的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压管线"当压力达到%+$$I L7时"可控制井下安全阀的开关$系统使用的液压油是36%%&\"清洁度要求为*G%$+'[K A L L(=a级$平台3])将液压油通过脐带缆%液飞线中的B]%3]液压管线输送到水下管汇%采油树$脐带缆中有一根甲醇管线"用于在生产通道注入水合物抑制剂甲醇进行水合物防治$系统使用的甲醇清洁度要求为*G%$+' [B.=a级$平台[C)将甲醇通过脐带缆%液飞线中的甲醇管线输送到水下采油树$!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分为两部分"通常先进行水上控制设备联合调试$在该过程中"需要从D)D*处先断开与水下的连接"水上控制设备联合调试完成后再连接水下"进行水上控制设备与脐带缆%水下设施的联合调试+%$(,$为确保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时整体运行功能正常及安全可靠"水下生产系统在建造完成后"需进行合格性测试!>D#%工厂验收测试!a*D#%扩展工厂验收测试!W a*D#%系统完整性测试!G C D#及现场接收测试!G\D#+,%.,$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施在安装完成后需进行一系列的预调试工作"通常为单个设备或管缆的功能完整性测试$水下生产系统各单体设施预调试完成后"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行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水上控制部分联合调试E>E>!水上控制部分联合调试前准备工作在水上控制部分联合调试开始前"检查水上各控制设备的安装和单机测试完工文件"确认单个设备安装和测试完成"无遗留问题清单$确认所有水上控制设备调试所需的工具和备件已送往平台"氮气%液压油%甲醇供应充足$确认平台已具备供电条件$此外"为了确保3])可正常启动"检查3])蓄能器预填充氮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3])B]蓄能器压力值需达到!.+$I L7"3])3]蓄能器压力值需达到&"$$I L7$如果不够"需填充氮气至符合要求$检查水上各控制设备间互联的管缆是否完好$对3])至D)D*液压管线和[C)至D)D*的甲醇管线按照管线设计压力的!-!倍进行压力测试$在测试压力下"保压%H"压力变化不超过测试压力的t!c+',&目视检查水上控制设备间所有互连的电缆%光缆%通信网线已按照系统设计的安装矩阵安装且无损坏"对电缆进行导体电阻%绝缘电阻测试+!$,$[\测试要求为小于等于!-!+)'T O""$d"C\测试要求为大于等+$$^)*T O"+$$ `<[$对光缆进行光纤衰减度测试"测试要求为小于等于$-&+8='T O"!&!$9O以及$-""8='T O"!++$9O$最后"为了确保在联合调试过程中导入系统的液压油%甲醇清洁度合格"使用洁净度检测仪测试液压油清洁度是否优于*G%$+'[K A L L(=a级$清洁度合格后将其导入3])油罐中"测试3])出口液压油清洁度是否合格$若不合格需要对3])进行自冲洗至出口液压油清洁度满足系统要求"对3])至D)D*的B]和3]液压管线进行冲洗至D)D*出口液压油清洁度合格$使用洁净度检测仪测试甲醇清洁度是否优于*G%$+'[K A L L.=a 级$清洁度合格后测试[C)出口甲醇清洁度是否合格"若不合格需要对[C)进行自冲洗至出口甲醇清洁度满足系统要求"对[C)至D)D*的甲醇管线进行冲洗至D)D*出口甲醇清洁度合格$?E>E?!水上控制部分联合调试!#水上控制系统供电调试平台不间断电源!)]G#给W])供电$启动W])"W])通过上部输出模块!D Z^#向水上控制设备^[G供电$检查W])的输入电压电流值"接收标准输入电压值为"&$`t+c"输入电流值小于"+*$检查W])对^[G的输出电压电流值"接收标准输出电压值为"&$`t+c"输出电流值小于"$*$确认各设备正常上电"无电压%电流值报警$ "#水上控制系统通信调试打开^[G操作界面"^[G可与水上各控制设备W])%3])进行通信"且有*和=两通道通信$检查^[G对各设备的远程监测数据与设备本地控制器显示的数据是否一致"且通过*通道读取的数据与=通道读取的数据是否一致$接收标准为^[G对各设备的远程监测数据与设备本地控制器显示的数据完全一致"且通过*通道读取的数据与=通道读取的数据一致"*路通信与=路通信完全独立"任意断开*或=路通信"剩下一路通信仍正常$&#水上控制系统液压调试3])作为系统液压的动力单元"3])B]泵出口压力设计为&.+$I L7"经过调压阀后向系统B]液压管线提供低压液压&$$$I L7&3])3]泵出口压力设计为."+$I L7"经过调压阀后向系统3]液*!%!*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第!$卷压管线提供高压液压%+$$I L7$3])泵既可进行本地控制"也可在^[G的3])状态监测画面中对其进行远程控制$液压调试内容具体如下(!!#^[G远程控制3])测试(测试在^[G操作面板可远程控制3])低压泵%高压泵%循环泵等的开关$!"#3])液压供应测试(关闭D)D*上的B]和3]管线隔离阀"启动3])"使其正常向D)D*供液压"检查3])泵出口的压力值%3])至D)D*管线压力值是否符合要求$接收标准为3])B]泵出口压力为&.+$I L7"3])至D)D*的B]管线压力为&$$$I L7&3])3]泵出口压力为."+$I L7"3])至D)D*的3]管线压力为%+$$I L7$!&#3])报警测试(3])储油罐和回油罐体积均为!$$$B"3])储油罐%回油罐内油量过低或过高"3])泵出口压力过低或过高!表!#情况"均会发生报警"检查3])报警系统是否运行正常$!%#3])应急关断测试(使用平台W G<系统对3])进行W G<$级泄压关闭测试"这一测试的合格标准是泄压后3])低压和高压出口压力都泄为$$表>!F+G报警设置6'9E>!F+G'/'(7&%44#-,&项目低低报警低报警高报警高高报警储油罐'c,!+'$'+回油罐'c,!++$++低液压'I L7"%&,"(!$&!&&&""$高液压'I L7&(+.&'!&%('.%.&$"-"!水下系统联合调试E?E>!水下系统调试前准备工作在水下系统调试开始前"检查水上控制系统联合调试完工证书"确保调试过程中的问题清单已解决$确认所有水下系统调试所需的工具和备件已送往平台"氮气%液压油%甲醇供应充足$检查水下设备在位状态"确认水下管汇%采油树%脐带缆%飞线等已在水下安装就位$最后"在气田附近海域有一艘带无人遥控潜水器!\Z`#的辅助作业船待命"调试期间负责观测水下液控阀门的真实运动情况"调试如果出现问题"则使用该作业船进行水下设备的检查$?E?E?!水下系统联合调试!#水下阀门状态检查检查管汇%采油树上的阀门状态并登记在阀门状态记录表上"确认阀门状态是否处于调试开始前所需状态"对阀门状态不符合要求的阀门进行开关操作$"#水下系统供电调试W])通过水下输出模块!G Z^#向管汇和采油树上的控制模块!G[^#供电"检查W])的输出电压电流值是否正常$接收标准为W])对水下管汇%采油树的输出电压值为".$$++$`"输出电流值小于"$*$确认管汇%采油树正常上电"无电压%电流值报警$&#水下系统通信调试水下系统的通信方式有电力载波通信和光纤通信两种模式$两种通信模式下均有*和=两通道"系统以电力载波通信为主"在一种通信模式中断的情况下"系统可自动切换至另一种通信模式$水下系统通信调试内容具体如下(!!#信号采集测试(打开^[G操作界面"^[G 可与管汇G[^%采油树G[^通信"采集到管汇和采油树上液控阀门%温压传感器的数据$检查^[G对水下设施的远程监测是否正常"可通过读取的G[^的静水压力值%水位值%液控阀门开关状态%温度值等与实际预估值是否相符进行验证"检查通过两种通信模式四个通道读取的数据是否一致$!"#电力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切换测试(在水下系统电力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均建立的情况下"断开电力载波通信*和=两通道"确认水下通信模式可自动切换至光纤通信"水下监测数据仍正常$同理"测试光纤通信可自动切换至电力载波通信$!&#电力载波%光纤通信冗余测试(断开水下光纤通信"确认水下系统为电力载波通信"测试断开电力载波通信任一通道*或="另一通道通信仍正常$断开水下电力载波通信"确认水下系统为光纤通信"测试断开光纤通信任一通道*或="另一通道通信仍正常$%#水下系统液压调试启动3])"使其正常向管汇G[^%采油树G[^供液压$压力升高到工作压力后隔离3])电磁阀出口"对3])至水下的液压回路进行!+O79保压"保压接收标准为无压降"以验证液压回路没有泄漏$第%期蒋兵兵"等(基于南海某气田的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G远程控制液控阀门调试管汇%采油树上液控阀门采用电液混合控制$ ^[G逐一执行液控阀门打开'关闭命令"\Z`水下监测液控阀门的打开'关闭状态"确认液控阀门动作正确执行^[G给出的指令"并记录各液控阀门完成指令的时间$任选一液控阀门"测试B]!和B]"液压供给切换以及*和=通道供电切换"对液压控制阀门开关状态无改变$为防止生产流体溢出"G[G G`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液压动力故障调试3])将B]系统升压至工作压力"打开液控阀门"测试B]!或B]"一路液压供应失效不会影响液控阀门的开关状态$液压供应全部失效后将导致液控阀门关断"再次供压后"阀门保持关断状态$,#电力动力故障调试在W])至G[^的*和=通道供电均建立的情况下"3])将B]系统升压至工作压力$打开液控阀门"测试*或=通道一路供电失效不会影响液控阀门的开关状态"供电全部失效后液控阀门仍能维持打开的状态$.#W G<测试当管汇或采油树上的温压传感器监测水下设施的压力'温度达到设定的低%低低%高%高高报警值时"^[G可接收到相应的报警信号"并启动相对应的水下设施关断$测试在^[G处将水下温压传感器临时调低压力及温度的低%低低%高%高高报警值"验证^[G处是否报警并触发紧急关断"在^[G 观察管汇%采油树液控阀门的关断顺序"\Z`水下记录液控阀门的关断顺序"检查水下关断顺序是否与W G<因果图一致$@!总!结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作为油气田投产前最后的关键一步"目的是使其进入准备启动的状态$总的来说"水下生产系统调试主要是一系列功能核实的测试工作"包括(!!#系统供电测试(确认W])对水下生产系统各设施的电力供应正常"电压%电流值符合要求&!"#系统通信测试(确认^[G可与水下生产系统各设施建立正确通信"且通信通道有冗余&!&#系统液压测试(确认3])可对系统液压回路升压至工作压力"液压回路无泄漏&!%#系统远程控制测试(确认^[G可对3])泵%水下液控阀门进行远程开关控制&!+#系统故障测试(检查系统出现液压供应失效%电力供应失效时"水下设施的状态&!(#W G<测试(确认系统发生各级别的紧急情况时"^[G可接收到报警信号"并触发相应的紧急关断$参考文献+!,范亚民-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发展+g,-石油机械""$!""%$!,#( %+%'-+",郭宏"屈衍"李博"等-国内外脐带缆技术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展望+g,-中国海上油气""$!"""%!!#(,%,.-+&,刘太元"霍成索"李清平"等-水下生产系统在我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应用与挑战+g,-中国工程科学""$!+"!,!!#(+!++-+%,邱盼"段梦兰"郭中云"等-水下油气生产系统集成测试技术研究+g,-石油矿场机械""$!+"%%!+#(&!&+-++,梁稷"姚宝恒"曲有杰"等-水下生产系统测试技术综述+g,-中国测试""$!""&.!!#(&.%$-+(,胡夏琦-水下生产系统联合调试技术+g,-中国海洋平台""$!."&&!&#('+!$$-+,,韩云峰"安维峥"洪毅-我国水下生产系统测试技术进展+g,-中国造船""$"!"("!!#("%+"+&-+.,陈斌"苏锋"周凯"等-水下生产系统测试技术研究+g,-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高磊"叶永彪"曹聚杭"等-深水海底管道预调试技术概述+g,-石油工程建设""$"$"%(!&#(!&!.-+!$,郭宏"谢鹏"宋春娜-脐带缆测试技术及其在文昌气田的应用+g,-中国海上油气""$!."&$!!#(!,!!,(-。

海洋深远海油气开发应急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海洋深远海油气开发应急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1371 引言海上(尤其是离岸远、环境复杂的深水)油气井井喷失控必然会给海洋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这也是一场严重的灾难。

近几年来,油气井井喷失控得事件也比较多,比如2009年和2010年的PTTEP澳大利亚平台井喷事故和BP墨西哥湾事故以及2011年和2013年的雪佛龙巴西漏油事故和Walter 油气公司的平台火灾事故,这些事故都是比较大的海上钻井事故。

BP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事故应急救援最高峰,有6个深水钻井平台(钻井船)、2个FPSO、4个工程船(井控应急船舶)、7条支持船、16台水下机器人(ROV)同时进行应急救援作业。

当时,BP墨西哥湾Macondo事故发生以后,一度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强烈呼声,公众要求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必须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这在无形之中便给政府和企业施加了压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洋深远海油气开发应急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2 井控应急船井控应急船是指专门为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可能遇到的风险事故而设计的专用船舶,与深水钻井井喷应急救援相关的船只主要有三类: 应急响应救援船(ERRV)、多功能船(MSV)及专业环保船。

2.1 应急响应救援船(ERRV)应急响应救援船(Emergency Response Rescue Vessel,ERRV),主要用于钻井井喷失控应急救援,国外已经建有多艘ERRV和MSV。

在英国北海成立了应急响应救援船协会,制定标准《应急响应救援船(ERRV)管理指南》,并建有ERRV 数据库“ProMarine”,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ERRV设备参数、功能及部署地点,数据库目前保存有151艘ERRV船舶数据,如图1、图2。

图1 应急响应救援船(ERRV)图2 多功能船(MSV)2.2 应急救援多功能船(MSV)应急救援多功能船(Multi-Service Vessel, MSV)包括:人员营救、应急灭火,为水下井口封堵、水下应急清障、水下应急切割、压井干预等功能提供海面作业支持平台。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防喷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防喷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防喷器组成及工作原理作者:陈林斌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11期摘要:防喷器最重要的作用是控制井内压力,防止井喷、井涌等危险事故发生。

在考虑到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同时,也要求具有规避污染深海生态环境的作用。

井喷是深海石油钻探作业安全生产中的重大事故,主要是由压力作用造成的。

同时,失效的元器件或是失误的人为操作都可能会导致井喷、井涌的产生。

在钻井作业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地层压力,使钻井液密度始终大于地层流体压力。

因为海洋钻井的地理位置的缘故,导致人员及设备的救援困难性大大提升了,深水防喷器组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相应变得极其高。

关键词:防喷器;组成;工作原理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的进程日益深入,深水钻井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发展趋势,而保证安全钻井最关键的设备,便是深海防喷器组。

深海防喷器也叫水下防喷器,在石油钻井时安装在井口套管头上,用于控制井口压力,是井控设备中的核心设备。

是海洋石油钻井行业水下器具的部件之一,是设置在海底用来控制和防止井喷,保证海下作业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之一。

1 深海防喷器组国内外现状1.1 国外研究现状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生产水下防喷器,经过三十年速度发展。

90年代,Shaffer 研发了以快速更换闸板为特点的NEXT型闸板防喷器。

2008年,美国JAMESI.LIVINGSTONE申请了一个井下防喷器专利,能够与井壁形成环形空间和内部通道的内管。

同时该防喷器还一个单向阀和球阀,分别负责关闭井下防喷器的环形通道和内部通道。

1.2 国内研究现状从我国对于防喷器制造方面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来看,1985年是一个分水岭。

1985年以前,国内生产的防喷器型号都表示为KPY(KPY为勘探液压防喷器的汉字拼音字母)公称通径—最大工作压力的形式。

其中cm是公称通径的标准单位并且取其圆整值,kg/cm2是最大工作压力的标准单位。

2008年,为了打破国外对深海防喷器技术上的垄断,我国正式立项“3000米深海防喷器组及控制系统的研制”课题。

海洋石油981及其配套船舶

海洋石油981及其配套船舶

2012年5月9日,上午9点30分,“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司钻(钻井系统操作者)邱锐启动钻井操作系统,石油钻杆穿透幽深的海水,缓缓伸向1500米的海下。

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开钻,这是中国首次独立在南海深水区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中国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

按海洋石油工业的划分,超过1500米水深海域的油气资源被称为超深水油气,超过300米则被称为深水油气。

在981钻井平台南海开钻之前,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海上油气田的水深普遍小于300米。

981钻井平台的钻探井被称为荔湾6-1-1井,该井位于香港东南约320公里的海域。

从深圳乘坐直升机飞行大约两个小时可抵达。

海洋石油981”全景与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相配套的还包括一系列生产,勘探专用辅助船舶,也就是所谓的“五型六船”工程。

图为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海洋石油117”,相当于一座移动的海上炼油厂,可日加工19万桶合格原油,储油能力可达200万桶原油,配有140人工作居住的上层建筑及直升机平台。

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该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DP-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船型深水铺管起重船,能在除北极外的全球无限航区作业。

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81”,是中国新一代集深海抛锚、拖拽、定位及平台供应功能于一体的高端船舶,具有对外进行消防、浮油回收功能及ROV水下机器人功能,代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深水工程勘探船“洋石油708”,该船集钻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于一体,可以在水深3000米下勘察、可以在海底以下600米钻钻井、可以起吊150吨重物,可进行23.5米长深水海底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等。

十二缆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具备拖带12条8000米长采集电缆进行地震勘探作业的能力,可进行50米电缆间距的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

由武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启东基地建造的海洋石油682刚刚下水就于1月14日发生进水坐底事故,后于19日被扶正。

海洋工程装备重点产品发展方向

海洋工程装备重点产品发展方向

海洋工程装备重点产品发展方向海洋工程装备作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对于推动海洋经济的增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及促进科技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工程装备的重点产品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朝着更加高效、智能、环保和安全的方向发展。

一、深水油气开发装备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是当前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重点之一。

深水钻井平台作为核心装备,正朝着超深水、高适应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钻井平台能够在更深的水域作业,具备更强的抗风浪能力和钻井效率。

同时,自动化钻井系统的应用将大大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深水采油树和水下生产系统也在不断优化。

采油树的设计更加紧凑、可靠,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和温度。

水下生产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包括水下分离器、增压泵等设备,以提高油气采集和输送的效率。

此外,海底管道和立管技术的创新,使得油气能够更安全、高效地从深海输送到陆地。

二、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如海上风电、潮汐能、波浪能等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关注。

海上风电装备的发展重点在于大型化、漂浮式和智能化。

大型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提升,叶片长度和塔筒高度增加,以提高发电效率。

漂浮式基础的研发使得海上风电能够向更深的海域拓展,扩大了可开发的资源范围。

潮汐能和波浪能发电装备则需要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可靠性。

新型的潮汐能涡轮机和波浪能转换器不断涌现,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降低成本并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能源存储和传输技术的进步也将有助于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提高其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海洋牧场装备随着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加,海洋牧场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

海洋牧场装备包括养殖平台、智能投喂系统、监测设备等。

养殖平台逐渐向大型化、多功能化发展,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养殖空间和更完善的养殖环境。

智能投喂系统可以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和水质参数精准投喂,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海洋石油981”二三事

“海洋石油981”二三事

2019年4月,“海洋石油981”在南海东部海域成功完钻自投产以来的首口深水开发井。

该口井投产后,所产天然气将输送到珠海高栏终端,供应粤港澳大湾区。

“海洋石油981”专攻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可以说是为开发南海油气量身定做。

它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中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由中船集团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设计与建造。

从2006年起,历时6年建成,造价约60亿人民币。

9位院士的意见:尽快启动!时光倒流至2002年,中国新增石油产量的85%来自海洋。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于此类平台在“海洋石油981”南海开钻之前,我国只具备300米以内水深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全套能力,深水钻井能力只有505米水深。

“海洋石油981”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最大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

宛如定海神针,对深海宝藏,我们不再望洋兴叹。

油海钩沉HISTROY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宁静远“海洋石油981”二三事. All Rights Reserved.71有过一次重大尝试。

1974年,日本开始在东海中国海域擅自进行能源勘探。

国务院和原地质矿产部随后启动“勘探三号”项目。

1983年,由上海船厂建造了最大工作水深200米、最大钻井深度6000米的“勘探三号”。

作为2.5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勘探三号”建造历时十年,期间经历各种曲折,但它还是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至今仍在服役的“勘探三号”很好地完成了国家赋予它的使命,也奠定了今日中国东海系列海上油气田的基础。

但是此后约20年间,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退步状态,由“勘探三号”时的世界前列,一直掉落到国际第三集团。

于是,我国决心自主设计、建造世界最先进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并把它作为深水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重点“863”项目,也将其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2002年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开始孕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 工 程 建筑 远 距离 拖航 的主 拖船 能 运 送和 供应 多种作
将 消耗 大 量 的能 源 .采 用 自动 化 和 智能 化 的设 备 ,在 减
业 设 备 和器 材 、 甲板物 资 、油 水 和材 料 ,如 : 井 物资 钻
和 器 材 、钻井 钢 管 、散 装 水泥 钻 井 水 钻 井泥 浆 、淡
() 大的记 录和 接收记 录 系统 ( 炮将 产生 30 2 庞 每 0 万 个数 据 . 要记 录到 磁介质 上 并 能够现 场监 视质 量 ) 都 ()高精 度三 维定位 导 航 系统 .瞬 间 同步控 制和 接 3 收 56 个 接 收 点和 34 定位 的网 络节 点 数据 和 质 控状 70 2个
著提高。
程作 业船 舶进 行 二级 对外 消 防 灭火 作 业能 力 : 能进 行 海 面 浮油 回收 海 面消 除 油污 作 业和 井位 防污 染控 制 ; 具
有 二级 动 力定 位 能力 为海 洋石 油 工程 水 下作 业提 供 多 种 支持 辅 助 作业 和 后勤 保 障服 务 。船 舶 满足 中国船 级 社 ( C )对抛 起锚 船 、远洋 拖船 、近 海供应 船 、油 田守 C S
深水 1 缆 物探 船是 一艘 综合 技术 性的船 舶 具 有如 2 下 主要技 术 要求 : ( )大 功率 船舶 ( 1 航载 和 电力系统 ) ;
( 】在 3 0 米深 水 以 内,为海 洋石 油移动 式钻 井平 1 00 台 和浮式 装 置 的锚 、锚泊 系缆 系 统包 括钢 缆 、锚链 或合
()执 行钻 井 、采油 、修 井作 业 等各 类平 台或其 它 4 海 上构 筑 物的 长周 期安 全 守护值 班 、抢 险救 助和 后勤 保 障等任 务 。
( )具 备 二 级 对 外 消 防 灭 火 作 业 能 力 .消 防 炮 : 5
10m / 4 0 。 h 门。 8 X
途如 下 :
录 的 电缆数 量多 (2 ) 1 条 ,每条 电缆 的长度 为 60 米 ,电 00
: 缆在 水 下 的间 隔 为 1 米 . 形 成 一个 1 公 里 宽 6 0 米 ∞ 1 00 长的 庞大矩 阵 网络 。在船 尾 中心 线 最近 的两 条 电缆 之 间 ,
有 8 由谐 调 和相 干枪组 合成 的高 压空 气枪枪 阵 .构 成 2 个 个强 能量 的 震源 。
推 进 系统 .首部 各 设置 一个 管 隧式 侧 向推进 器和 一个 伸
缩 式全 回转推 进器 艉部 配置 2 流线 型悬 挂式 襟 翼舵 套
和 2 带 固定 导 管 的可 调螺 距 螺旋 桨 。用 于接 收 地 震记 个
件 主要 包括 海 底 冲刷 、滑 坡 和障 碍物 体 、磁 异 常体 、流
6 7
产 前 沿 业
护船 、二 级 消防 船 、浮油 回 收船 、二级 动 力定 位船 和环 保型 船 的有 关要 求。 深 水 三 用 工 作 船 作 为 一 艘 为 深 海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勘 探 开 采平 台 工程 建筑 设施 等提 供 多种服 务 的 多功能 深 水起 抛锚 /拖带 / 应 三用 工作 船 .主 要 功能 特 点和 用 供
()电缆 数据接 收 系统 ( 6 同步 .高 自动化 ) ;
( )震源 拖挂 和收放 系统 。 7
()为海 洋 石油 工程 水下 作 业提供 多种 支持 、辅助 6
作 业和后 勤保 障 。 ( )具 有溢 油 回收储 存 .消 除油 污等 作 业功 能 ,具 7 有 井位 防污 染控 制能 力 。 ( )具 有二级 动 力定 位功 能。 8
出它 的优 越性 ,特 别是 在采 程设 备 安 装 支 持 等 工程 作 业 和 服 务 , 航 行 于 无 限航 区。 满足 30 米水 深作 业 要求 .抗 风能 力 00
达到 1级。 2
深 水 半 潜式 钻 井 平 台的 可 变载 荷 是衡 量 钻井 平 台 性 能 的 重要 指 标 。深 水 半潜 式 钻井 平 台采 用 优质 材 料 和 先
() 境适 应能 力强 .能 够适应 全球 各海 域 6环
( ) 备动 力定位 系统 和 锚泊定 位 系统 。 7配
深 水三 用 工作 船
深 水 三用 工作 船 是 一艘 为 深海 石油 和 天 然气 勘探 开
采 平 台 、工程 建 筑设 施 等提 供 多种 作 业 和服 务 的多 功能 深 水三 用 工作 船 。 主要 从事 : 国南 中 国海油 气 资源 的 我 勘 探开 发 .深 水 石油 平 台 的抛 起锚 、拖 航 .供 应服 务 和
深 海 半潜 平 台 配备 大 功率 的主 推进 动 力 系统 和 高精 度 动力 定位 系统 (P一 ) 动力 定位 采 用先 进 的局 部 声 D S 3
纳定 位 系统 和差 分全球 定 位 系统 ( G S 等。 DP) 深 水半 潜式 钻井 平 台应具 有如 下 主要 技术 要求 : (】 1 深水 钻井 船 的作业 水深 在 1 0 米至 3 5 米 : 00 00 () 2 作业 效率 高 .一般 配备 双 套钻井 设备 ;
业船 舶 附近 随 时随地 听候 调遣 。船 舶 主要 用 于 : 行 进
超 深 水 抛 起锚 作 业 .提 供 快 速高 效 的抛 起 锚 作 业服 务 :
拖 曳 大型 深 水 石油 平 台和 深水 工 程作 业 船舶 ,是 大 型海
采 用动 力定 位辅 助 加 锚 系泊 定位 或 纯 动 力定 位 .都
载 获 救人 员 2 0 0 人 具 有 对大 型 深 水 石 油平 台、深 水 工
深 海半 潜式钻 井平 台装 备的新 一代 的钻井 设备 、 动 力 定 位 设 备 和 电 力 设 备 ,监 测 报 警 救 生 消 防 、通 讯 联 络 等 设 备 及 辅 助 设 施 都 在 增 强 与 改善 ,平 台钻 井 作 业 的 自动 化 、智 能 化 ,效 率 和 安全 性 能 等 也 都 在 显
成化 纤缆 的提 供起 抛锚 、移 位 、就 位等 作业 服务 。 ( )具 有足 够大 的 液体 货舱 .以及有 关散 料 和 甲板 2 货 物 的装载 运 输供 应能 力 .能 为海 上钻井 平 台供 应钻 井
物 资 、钻 井钢 管 、散 装水 泥 、钻 井泥 浆 、钻井 水 、盐 水 、
进 设计 优 化平 台外形 结 构 型式 简化 立 柱撑 杆 和 节 点 型 式 .应 用 高强 度 钢 甚 高 强度 钢 的技 术 ,相 对 减 轻平 台 自重 .可 变载 荷 可得 到 显 著增 加 ,以适应 更 大 的 工作
水深 和远 海 钻深 。
船舶 能 低速 巡 航于 海 上深 水 石油 平 台 深 水 工程 作
6 8
中国船 检 C IAS I S R E 0 8 HN H P U V Y 2 1 . 2
:. 深水综合工程勘 察船 :.
海 洋 石油 资源 勘 探 开发 的实 施 .必 须进 行 作业 区 域
的深 水 工程 勘察 。深 水 勘察 的任 务 : 明作 业 海 区水 深 查
及 海底 地形 地貌 特 征 : 明海底 沉 积 物类 型 、分 布特 征 查 及 其工 程地 质特 性 ,分 析评 价各 类 平 台基 础 承载 力 查 明影响 地基 稳定 性 的 不 良工程 地质 现 象 , 以及影 响海 底
水 、 盐水 、基 础油 剂 、燃 料 油 、轻 柴 油 及 生 活用 品等 ;
轻 劳动 强 度 ,提 高效 率 和安 全 性 的 同时 也 需 要提 高 钻
井平 台装机 总功 率 ,深 水 半潜 式 钻井 平 台 的装 机 总功 率
有 明显上 升 的趋势 。
能 进 行深 水平 台守 护值 班 ,营 救和 救 助作 业 服务 ,能搭
()可 变载 荷 大 .作 业状 态 下 的可 变 载荷 均 在 6 0 3 00
吨 以上 :
() 4 甲板 面积 大 .储藏 能 力强 ,一次 装载 能够 满足 一 E井 所需 的所 有材 料 ; l () 力设备 功率大 .能满足 连续大 负荷作 业的要 求 : 5动
2 1 . C IAS I U V Y 中 国船检 0 2 H N HPS R E 8
高 效 、可靠 的遥 控 操作 。该 船设 有 艏楼 甲板 和直 升飞 机
起 降 甲板 。机舱 为封 闭式 中机型 机 舱 ,采用 两套 柴 电主
设 施安 全 的灾害 性 地质 因素和 对钻 井 作业 有 危害 的潜 在 的 灾害 性地质 特征 。
工 程勘 察 中 一般 需要 分析 和 评价 的灾 害性 地质 条
态 ;
基 础 油 轻 柴油 、淡 水等 。
( )能作 为钻 井 、采 油 、修 井 作业 等各 类 平 台或海 3 上其 它 大型 漂浮 物远 距离 拖航 的主拖 船 ,执行 海上 远 距 离拖 带作 业任 务 。
( )庞 大 的震源 激发 系统 ( 阵 ): 4 枪 ( ) 大能 量 震源供 气 系统 ( 容量 的空压 机组 和 高 5 大 压 管 系 ) ;
: ・深水 1缆物探船 : 0 2
深水 1 缆物 探船 为全 焊 接钢 质船体 . 双 壳体 结构 。 2 在船 的艉部 设有 电 缆 甲板和 震源 甲板 .主要 布置 用于 水 下 物探 设备 的 拖带 、收 放和 存储 .工作 甲板 收放 设备 配 备 遥 控操 纵 系 统 ,使 工作 甲板 所 有收 放 设 备 实现 安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