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湖心亭看雪》的诗句。

能够分析并描述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能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运用图像和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简介作者张岱及其创作背景。

解释诗歌中的难词难句。

2.2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押韵。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2.3 诗歌意象解析解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雪、湖、亭等。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图片或音乐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简单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3.2 朗读与讨论分组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3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解释诗歌中的难词难句。

3.4 应用拓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诗歌中的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文的质量。

4.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采用正式出版的《湖心亭看雪》教材。

5.2 辅助材料使用图片、音乐和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和教学资源。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物品准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准备《湖心亭看雪》的课文文本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材料。

6.2 环境布置教室环境布置简洁、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设置一个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和相关信息。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教案:《湖心亭看雪》复习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了解《湖心亭看雪》的背景和内容;2.理解文章中的主旨和意义;3.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学作品;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湖心亭看雪》的背景和内容;2.文章中的主旨和意义;3.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2.讲授法:通过讲授、解读和讲解例句等形式进行教学;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归纳法: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近期的天气变冷了,你有没有见过大雪纷飞的景象?2.展示插图:放映一些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a.雪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场景让你印象深刻?b.雪让你有什么感触和想法?3.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听过或读过与雪相关的诗歌或散文?步骤二:讲解背景和内容(10分钟)1.讲解《湖心亭看雪》的背景和作者袁枚的经历;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a.第一段:描绘湖心亭的位置和景色;b.第二段:描写大雪纷飞的景象;步骤三:分析主旨和意义(15分钟)1.阐述文章的主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分析文章的意义:b.雪景的变幻迷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步骤四:运用修辞手法分析(20分钟)1.介绍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2.挑选几个例句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3.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分析文中其他的修辞手法。

步骤五: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1.布置阅读任务:学生独立阅读《湖心亭看雪》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2.批改讲评:老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评,解答学生的疑惑。

步骤六:总结归纳(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总结学习要点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导入:近期的天气变冷了,你有没有见过大雪纷飞的景象?主旨和意义分析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七、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赏雪的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2.选择一篇你喜欢的诗歌或散文,阅读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3.阅读《湖心亭看雪》并回答相关问题。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湖心亭看雪》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湖心亭看雪》全文的背诵与理解;2. 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 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中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的分析;2. 古典文学的欣赏和阅读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2)激发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湖心亭看雪》,理解文意;(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3)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文中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景;(2)感悟作者对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引导学生将美好情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3)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湖心亭看雪》;2. 整理并总结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拓展阅读,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七、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并巩固《湖心亭看雪》的内容,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熟练朗读和翻译课文。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湖心亭看雪》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2. 使用翻译练习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 运用欣赏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湖心亭看雪》的文本。

2. 相关注释资料和翻译参考。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湖心亭看雪》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和词汇。

3.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复习课文中的知识点。

4. 翻译练习: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写作风格分析:学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与复习:教师总结复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和翻译作业,巩固复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技巧。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复习课文《湖心亭看雪》的内容,回顾和学习过的知识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进行翻译练习和讲解。

3. 探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欣赏并评价课文的文学价值。

八、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复习课文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第3-4课时:进行翻译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掌握其用法;(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3)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湖心亭看雪》的朗读与背诵;(2)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与欣赏;(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3)将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内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陶庵梦忆》;(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湖心亭看雪》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3)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2)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文学鉴赏练习;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湖心亭看雪》;2. 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并进行运用练习;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赏析短文;4. 结合课文,进行文学创作练习。

1. 学生对课文《湖心亭看雪》的朗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及成果;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湖心亭的图片和相关诗词,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2. 引导发现:鼓励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4.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湖心亭看雪》;(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3)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雪景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并讨论文中的意境和情感;(3)通过实践练习,提高自己的古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培养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3)学会欣赏和品味古典文学之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湖心亭看雪》的背景知识及作者张岱;2. 文中的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3. 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雪景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的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理解与运用;2. 体会作者通过描绘雪景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湖心亭看雪》的背景知识及作者张岱;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并讨论文中的意境和情感;4. 实践练习:翻译课文,提高自己的古文翻译能力;五、课后作业:1. 背诵《湖心亭看雪》;2. 收集有关张岱的资料,了解其生平及创作风格;3. 写一篇关于《湖心亭看雪》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雪景描绘和作者情感;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湖心亭看雪》的艺术特色;4.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古文的美感。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湖心亭看雪》的原文及其注释;2. 收集有关张岱的资料;3. 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如图片、音频等;4. 准备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湖心亭看雪》的情况;2. 学生对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文中雪景描绘和作者情感的分析能力;4. 学生翻译古文的能力;5. 学生写读后感的情况。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3)(共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3)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六、(一)1、D;2、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必须直译);3、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4、(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2)、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D(二)1.(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4.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5.答案要点: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

(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

(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知识扩展:湖心亭看雪全文赏析开头二句点明时间、地点。

张岱文集中凡纪昔年游踪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这里标“祟侦五年”,也是如此。

“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

这开头的闲闲二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下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紧承开头。

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

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

“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

课题《湖心亭看雪》 复习课公开课教案

课题《湖心亭看雪》 复习课公开课教案

课题《湖心亭看雪》复习课公开课教案沛县五段中学贺迪复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虚词,翻译课文。

并背诵课文。

2、体会白描手法的运用。

3、体味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复习重点:1、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虚词,翻译课文。

并背诵课文。

2、体会白描手法的运用。

复习难点:体味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复习过程:1、小组合作学习,快速读课文,看哪组背得最快最好。

2、检查字词及课文翻译情况。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复习主要内容:一、文学常识1、作者:,字,号,(朝代)山阴(籍贯)人。

有著作和《西湖梦寻》等。

二、读准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崇祯( )( ) 拥毳( )衣雾凇沆砀( )( )( )更()有此人铺毡()痴()三、重点词语解释(加粗字)(1)是日更定矣(2)湖中人鸟声俱绝(3)挐一小舟(4)上下一白(5)独往湖心亭看雪(6)雾凇沆砀(7)焉得更有此人(8)余强饮三大白而别(9)客此(10)及下船(11)惟长堤一痕四、一词多义一:①上下一白全②长堤一痕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更:①是日更定矣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②更有痴似相公者还是:①是日更定这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绝:①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五、重点语句翻译(1)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六、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点拨:“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点拨:“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点拨:“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点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领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了解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掌握文学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掌握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2)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湖心亭看雪》,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语言魅力。

(2)学生自学生词和难点,组内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2)选取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文。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选取课后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湖心亭看雪》。

2. 深入了解作者张岱的其他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3. 收集有关雪的古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合作探讨、课堂练习的表现。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5. 学生对传统文化、古文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理解《湖心亭看雪》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3.分析《湖心亭看雪》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湖心亭看雪》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分析《湖心亭看雪》中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湖心亭看雪》的原文及译文。

2.相关的课件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或者图片,引起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回顾一下已学过的关于唐宋词的知识。

Step 2: 欣赏原文(10分钟)让学生跟读《湖心亭看雪》的原文,并配合课件展示相关图片。

教师讲解词句的含义和背后的情感表达。

Step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湖心亭看雪》被誉为唐宋词的巅峰之作?2.你认为《湖心亭看雪》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3.分析《湖心亭看雪》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Step 4: 分组汇报(10分钟)要求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Step 5: 诗词鉴赏(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古代诗词,让学生分析其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并与《湖心亭看雪》进行对比。

Step 6: 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展示《湖心亭看雪》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湖心亭》。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与《湖心亭看雪》相关的作文。

教学延伸:1.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音乐或者影像作品,增加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唐宋词作品,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内容以及其文学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作者张岱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湖心亭雪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难点:(1)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2)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准备:(1)课文《湖心亭看雪》文本。

(2)相关作者张岱及作品的背景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湖心亭看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意境。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如何,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作者张岱及其作品《陶庵梦忆》的相关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会从自然景观中感悟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湖心亭看雪》的字词理解与背诵。

(2)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及其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与句式。

(2)从景色描绘中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陶庵梦忆》。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美丽的雪景?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怎样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与含义。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引导学生从景色中感悟人生哲理。

4.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雪景的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景色描绘及其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湖心亭看雪》。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课文中的景色描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湖心亭看雪》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作者张岱及其创作背景;(4)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意境、情感表达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文章;(3)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湖心亭雪景的热爱与赞美;(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湖心亭看雪》全文的背诵与理解;2. 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 作者张岱及其创作背景;4. 文中意境、情感表达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2. 作者创作背景对文本的影响;3. 意境、情感表达技巧的欣赏。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湖心亭看雪》;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4. 启发引导: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揭示文本内涵。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湖心亭看雪》,了解作者张岱及其创作背景;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张岱及《湖心亭看雪》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3.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并背诵全文,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5. 案例分析:选取文中典型实例,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背诵检查:课终检查学生对全文的背诵情况;3. 读后感评价:课后收集学生的读后感,对其内容、观点、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4. 小组讨论评价:对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其参与程度、合作态度等。

七、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湖心亭看雪》的文章内容;(2)能够分析并欣赏张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3)能够运用文中意境,创作一幅描绘雪景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掌握作者的写作特色;(3)通过绘画实践,提升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湖心亭看雪》的文章内容及其意境;2. 张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3. 创作一幅描绘雪景的画作。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字词的理解;2. 作者写作风格的深入剖析;3. 绘画技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写作风格;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意境;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4. 实践操作法:绘画实践,提升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湖心亭看雪》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作者及作品背景;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分析字词句式,剖析作者写作风格;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4. 绘画实践:根据文中的意境,学生动手创作一幅雪景画作;5.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2. 作业布置:课后布置相关作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其在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运用;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张岱的其他作品,如《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以拓宽视野,加深对作者的了解;2. 参观欣赏: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或实地欣赏雪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3. 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雪”为主题的作文,培养写作能力。

《湖心亭看雪》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湖心亭看雪》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湖心亭看雪》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湖心亭看雪》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复习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湖心亭看雪》复习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程序】一、导入1、课前多媒体循环播放西湖雪景。

2、导入语。

冬季,最浪漫的无疑是下雪,最美丽的无疑是银妆素裹的雪世界,让我们随张岱一同去湖心亭看雪。

二、介绍湖心亭与作者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

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张岱: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⑴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

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⑵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

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

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⑶“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

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三、整体把握课文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与多音字的朗读:崇祯(chóng zhēn)毳(cuì)衣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铺毡(zhān)喃喃(nán)更(gēng)定更(gèng)有此人强(qiǎng)饮2、自读课文质疑问难:疏通文句,可同桌间讨论交流,然后圈画出还不解的文句,进行质疑问难。

2024年《湖心亭看雪》教案两课时 《湖心亭看雪》教案及教学思路实用

2024年《湖心亭看雪》教案两课时 《湖心亭看雪》教案及教学思路实用

2024年《湖心亭看雪》教案两课时《湖心亭看雪》教案及教学思路实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领会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解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珍惜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领会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解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导入方式:图片导入教师展示湖心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湖心亭吗?谁能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写作风格。

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掌握句式,体会作者的意图。

三、合作学习(15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四、探究学习(2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解读课文,发展批判性思维。

问题1:课文中的雪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2:作者为什么选择雪天去湖心亭?问题3: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系?五、课堂小结(5分钟)提问:“你们从《湖心亭看雪》中学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

提问:“谁能背诵《湖心亭看雪》?”二、深入学习(10分钟)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作者的写作动机和表达手法。

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领会作者的意图。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湖心亭看雪》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湖心亭看雪》的原文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3. 翻译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陶庵梦忆》。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4. 学生翻译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

5. 讨论和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2. 翻译法:学生翻译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对课文《湖心亭看雪》的翻译和心得体会。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湖心亭看雪》的原文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作者张岱的生平介绍,湖心亭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参考译文和解释:用于对照和参考。

4. 多媒体教学材料: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课文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3. 准备翻译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张岱的其他作品,如《陶庵梦忆》等,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阅读。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古典园林或景点,体验文中描绘的意境。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

九、教学安全1. 确保教室内的设备安全,如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2.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在课堂上进行剧烈的活动。

3. 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的财物,避免遗失或损坏。

十、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总结教学效果,观察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品味文中写景的妙处,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古人的闲情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2)学习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绘雪景。

2、难点(1)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文中蕴含的故国之思。

(2)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雪常常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情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笔下的雪充满了浪漫与惊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笔下的雪则显得孤寂而冷清。

今天,我们要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去看看他眼中的雪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检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1)重点字词:是日更定矣(gēng)拥毳衣炉火(cuì)雾凇沆砀(hàng dàng)余强饮三大白而别(qiǎng)(2)一词多义:是是日更定矣(这)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更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3)古今异义: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今义:白色)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文章记叙了作者在崇祯五年十二月,在大雪三日之后的夜晚,独往湖心亭看雪,并在湖心亭与两位金陵人相遇的事。

(三)精读课文,品味雪景1、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其精妙之处。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小组讨论:这两句雪景描写有什么特点?(1)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雪后西湖的宁静、空旷的画面。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

湖心亭看雪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默写《湖心亭看雪》全文。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

(3)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雪景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背诵并默写《湖心亭看雪》。

2.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

3. 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雪景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与运用。

2. 欣赏文中描绘的雪景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湖心亭看雪》,理解课文内容,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雪景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4. 背诵与默写:检查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背诵和默写情况。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湖心亭看雪》。

2. 默写《湖心亭看雪》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

3. 写一篇关于《湖心亭看雪》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

2. 背诵与默写评估:检查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背诵和默写情况,评估其掌握程度。

3. 读后感评估:阅读学生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

3. 反思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以《湖心亭看雪》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表达对雪景的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好地表现了雾凇沆砀,天地苍茫的意境。
景物的渺小。
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显得这么渺小?
天地一片苍茫,显得很空旷、浩大。
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间,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听到你们这样精彩的发言,真是美的享受。如果要我们描写一段雪景,你会怎么描写?
我会用上一些比喻和优美的词句。
张岱用了修辞手法没有?
没有。
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勾画景物的写法叫什么手法?
白描。
(屏显:张岱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之浩大苍茫,人物的渺小轻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隐隐约约感到作者具有怎样的品性吗?
超凡脱俗、孤独
你已经触碰到了张岱的内心。我们看看张岱对自己的叙述,进一步去了解他。
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字音你都读准了吗?
桡毳衣雾凇沆砀一芥铺毡强饮(幻灯)
下面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
好,你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有板有眼。
2、读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的字。
“痴”
“痴”说通俗点就是什么?
写雪景的有两句。我想请男、女同学合作来读一遍。男生读前句,女生读后句。大家想想,为什么请男生读前句?
因为这句显得很有气势,而男生就很有气势。这句写的景很大气,应该男生读。
很好。那就请男同学读出这种大气、读出气势来。
你们说读好哪几个词,就能读出浩大的气势来?
读好“上下一白”。
三个“与”也要读得舒缓点。男生再读一遍。
这次读得真好。不过,我发现了这句话中的一个问题。
(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
我认为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去掉呢?
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品得多好啊!我真的很佩服。现在女生读一读后句,你们说说要读出什么意
不再追求繁华靡丽,因为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是的,他不在追求外在,转而注重自身的内心世界了,追求与自然的融合了。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天地苍茫,感受天人合一。
这么融情于景的佳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背呢?同学们让我们背起来吧!
(五)解读张岱之痴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孤独脱俗的张岱到湖心亭看雪,不想亭上早有了人。是谁呢?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想到了哪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为什么这时会鸟飞绝,人踪灭?
天太冷。
可以说是天寒地冻呀,作者还选择了哪个时辰前往看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更定
更定?
晚上八点
天寒地冻时晚上8点,你会做些什么?
躲在空调房看电视,躺在被窝看书。
张岱却选择去湖心亭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有着与众不同情趣的人,是个孤独的人。
味?
轻柔点、渺小的味道。
女同学读得很好,尤其是量词读得真好。只是这些量词用的妥当不妥当呢?我们一般会选择这样的量词来形容这些物呢?
(屏显:“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不要改。这样写,更好地表现了朦胧。
有此雅兴之人!有高雅情趣的人!有此豪情之人!有此志同道合之人!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二)了解作者
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你表现很棒,因为你懂得借助工具书、注解来预习课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顺,读通
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湖心亭看雪》(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
金陵人。
金陵人在亭上见到张岱心情如何?用文中的词表述:大喜。
同学们你们揣摩一下这个大喜,用朗读来表现大喜之情。
让学生朗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我听出了欣喜和激动啊。你现在可以把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吗?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这样的人。
这样?怎样?文言文翻译中有时可以增添成分,让意思表达的更明确,现在就请你在这样 的人间加上词语。
张岱说是独往,真的是一人去的吗?有没有同行的人?
舟子。
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舟子不是看雪人,不能说同往看雪。另外张岱很清高,孤傲,不愿与舟子为伍。
是呀,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清高自守。
(四)赏析雪景,体味白描
孤傲的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读出文中集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自为墓志铭》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陶庵梦忆〉自序》
经历国破家亡的重大变故,张岱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傻,笨,举止异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呆气。比如:有一位老师,研究数学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数学题。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杆,他忙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举止也有些异常。
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冬天看雪有什么难理解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