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看电影字幕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化视角看电影字幕翻译
电影字幕翻译是翻译领域的一个新热点。随着全球化和电影业的迅速发展,电影字幕翻译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本文简要概述了影视字幕及字幕翻译的特点和分类,从翻译的归化、异化、顺应法入手,对电影《功夫熊猫》中的经典片段的字幕翻译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及如何处理好源语和译入语的关系,以期减少文化差距,促进文化交流。
标签:电影字幕翻译归化异化顺应论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文化交际应运而生。了解异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国际影视作品,电影字幕翻译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翻译领域的重视。作为翻译界的一个新兴领域,字幕翻译通过为影视作品配以字幕,使电影观众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电影字幕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影视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要把源语文化通过恰当的译语传达给目标受众,因此,正确处理好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关系非常重要。
一、电影字幕的分类及特点
电影字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语言学角度看,字幕翻译可以分为内字幕翻译和语际字幕翻译。前者主要负责把话语转换成文本,与此同时,说话方式发生改变,而语言本身未改变。语际字幕翻译是在保留原声的情况下,把源语译为目的语,并将目的语同步显示在屏幕或图片下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众通过欣赏配以字幕的影视作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同时也能让他们欣赏到不同的风俗文化所带来的视觉享受。有时把这种字幕翻译称为“对角字幕翻译”。(Gottlirb H,1994)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即为语际字幕翻译。
从内容上看,鉴于原文本的内容与性质不尽相同,电影的字幕翻译可分为显性电影字幕翻译和隐性电影字幕翻译。从形式上看,字幕翻译可以是双语影视字幕,字幕的形式分为两行,一行为源语字幕,另一行为译语字幕。另外,字幕翻译也可以是单语影视字幕,其特点是只显示出一种语言。(刘靖之,1991)电影字幕翻译也可根据电影作品的类别而进行划分,如纪录片翻译、公益片翻译、故事片翻译等。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方式,电影字幕翻译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钱绍昌呼吁翻译界重视影视翻译,同时归纳了影视语言的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等几大特点,(钱绍昌,2000)这对影视字幕翻译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归化、异化、顺应论综述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是翻译的表
层,翻译的实质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至关重要,翻译中的归化、异化策略及顺应论广受关注。归化法认为译文应该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出发点,尽量把源语言文化纳入译文读者的知识范围,将作者引向读者;异化法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在翻译中尽量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特别之处,将读者引向作者;顺应论认为,人们在选择过程中总在努力顺应语境、顺应语言结构,具有动态顺应的特征。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恰当选择语言,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一)归化法
Nida是归化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这一概念。他主张把读者放在首位,翻译的目的是交际,把一种文化强加给另一种文化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若译文表达的形式和内容在译文读者的理解范围之内,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译文,读者无需有很强的理解力。
(二)异化法
Lawrence Venuti是异化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读者毫不妥协,刻意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风格。异化法的支持者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在目的语中引进源语文化可以丰富和完善目的语的表达,也是“忠于原作者”的表现。
(三)顺应论
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秘书会长出版了《语用学新解》,首次全面阐释了“顺应性”理论。顺应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综观”。宏观上,“综观”指的是对语言使用现象从认知、社会、文化方面进行综合观察;微观上,“综观”指的是在语言结构所有层次上对语言的顺应与选择做全面、细致的考察。
三、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归化、异化和顺应论的处理情况
产自好莱坞梦工厂的《功夫熊猫》堪称2008年的大片,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部集中国“熊猫”和中国“功夫”为一体的电影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在于丝丝入扣的情节,优美的画面,而且在于成功的译文。它成功地根据目标语观众,尽力做到各种顺应,以符合目标语观众特点,满足目标语观众的欣赏要求。本文以该片为例,从归化、异化、顺应论等方面探讨其翻译。
(一)归化的翻译策略
《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反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对白中常含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词语,即文化负载词语。在翻译这类词语时,常用归化法进行处理。
(1)“One meets it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
这句话出自禅宗大师“乌龟”之口,自然带有禅的意味。如果译为“何必躲呢,躲不过的。”“半路上与命运撞了一下腰。”“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都失去了意境,很难体现出其中的哲理,不算成功的译文。而采用“子欲避之,反促遇之”或“欲避之,反促之”,则较好地传达了其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2)“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the gift).”
这句话是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的名言,乌龟大师借此阐明了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以此激励熊猫抓住机遇。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可译作“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或“昨天已经过去,明天一切未知,但今天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这样处理丧失了这句话隐含的美感,读起来平淡无味。但如果用归化法加以处理,译为“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未可知,今日之日胜现金,好好把握现在吧!”或“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感觉就会截然不同,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
(3)Hmm...Good. My time has come. You must continue your journey without me.(嗯……很好,我尘缘已了,你必须要开始旅程了。)
在此句中,“My time has come.”被翻译成“尘缘已了。”这种处理十分地道,符合中国文化精神。若简单翻译成“我的时间到了。”就没有任何出彩之处。
(二)异化的翻译策略
在一般的书面翻译中,译者只能靠文字符号传达信息,而字幕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同步出现的画面、伴随的音乐、自然的声响、人物说话的语调等语言外信息,为克服文化差异提供了有利条件(李运兴,2001)。在不影响观众对影片内容理解的前提下,对一些文化负载词语的翻译也可采取异化的策略。
(4)“There are no accidents.”
在电影中直接处理为“从来没有什么意外。”“一切早已注定。”“一切都不是偶然。”或“世上没有意外。”这样的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方便让中国观众理解接受。如果译为“这不是误打误撞”或“存在即合理”,便会引发歧义,或让人不知所云。
(5)“There is no charge for awesomeness or to attractiveness! ”
这是阿宝的一句戏谑之言,反映出阿宝的可爱幽默。其直译台词是:“行侠仗义不收钱,迷人也不收钱!”进一步精炼一下可翻译成“剽悍不求回报,迷人更无所谓!”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出阿宝的天真个性。
(6)Then he spoke,“Enough talk!Let’s f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