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三 第一单元3-1《老人与海》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之《老人与海》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之《老人与海》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dce9926fff705cc170aa2.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之《老人与海》课文精讲激趣导入:当我们嬉闹于欢乐的童年,当我们高歌在懵懂的少年,生命的长河已经注定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浪花的美丽,还有浪花下的凶险,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词语“挫折”!既聋又哑的海伦,耳聋的贝多芬,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生活给予他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挫折,然而,海伦成功了,贝多芬也成功了,史铁生也成功了,挫折造就出的却是生命的最强音。
什么使他们脆弱的躯体如此强悍?什么使他们敲响生命的强音?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他将用朴实无华的文字,阐释生命的意义。
学习要点一、重点1. 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二、难点1.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 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课文精析一、整体感知1. 作者介绍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e9786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2.png)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
《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中的一篇优秀文学作品,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该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1. 熟悉《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理解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意象,提高阅读能力。
3.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情感。
4.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扩充英语词汇量。
5. 培养学生对人生目标、毅力和成功的深入思考。
二、教学过程设计从故事情节、文学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入手,设计以下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故事情节1. 导入:通过对海洋的介绍,引出《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
2. 讲解主要情节:介绍老渔夫萨曼莎的生活和渔获,以及他迎接挑战、与大马林鱼搏斗的情节。
同时解释文中的隐喻、象征等语言手法。
3. 情节复述:要求学生分组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并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文学语言1. 介绍小说的语言特点:包括对词汇、句子结构、语气和气氛的分析。
2. 语言运用:请学生从小说中选取生动的词汇和语句,组成短文,并就其情感和意义作出解释。
3.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老人与海》的评论,着重分析作者的文学语言和特点。
第三部分:主题1. 分析主题:通过讲解小说中的主题——毅力、挑战和追求成功,以及老渔夫如何教育年轻人等,激发学生对人生目标的思考。
2. 文学作品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的意义,即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和体验,从而对生活更有智慧。
3. 作品评价:让学生就《老人与海》的艺术价值进行评价和探讨。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1. 本课程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文本、让学生讨论和写作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文学语言和主题。
2. 评价方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短文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3课《老人与海》课文预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3课《老人与海》课文预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ff45d8e9951e79b8927cd.png)
【预】人教必修3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资料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二、文本知识1.小说的分类与短篇小说的“短”相对的,是长篇小说,它篇幅长,容量大,人物多,它能够表现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也能够描绘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叙述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例如《水浒传》,反映了北宋末期官逼民反、农民揭竿起义的社会面貌,描绘了众多主要人物的不同形象。
《男生贾里》贾里是个所谓“当代徐文长式的人物,专爱恶作剧”,他发誓要出名,成为校园的“知名人士”,他的正当的,健康的欲求,往往以匪夷所思的奇特举动表现出来。
为了出名他闹了不少笑话,但到了他并不想出名只是充溢着正义冲动时,倒真出名了,一夜间成了与歹徒搏斗的英雄,倍受女同学的青睐。
中篇小说介于长篇和短篇之间。
2.《老人与海》故事梗概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
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
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
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
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钩尖和钩把上的沙丁鱼。
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
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水面慢慢漂流。
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
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加力量。
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
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
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
第3课 老人与海(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老人与海(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ce7f1cf26fff705cc170ae6.png)
3 老人与海【学习目标】1、能够简要说出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能说出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子形象。
3、通过鉴赏人物的内心独白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把握通过内心独白描写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子形象。
2、通过鉴赏人物的内心独白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把握通过内心独白描写人物性格的方法。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10分自读课文,对课文的结构和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
2、25分钟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3、5分钟总结【教材助读】一、自学资料1、作家作品海明威(1899—1961),美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2、关于《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通过桑地亚哥捕鱼的故事的描述,写出老人在重重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显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巨大威力与坚强意志。
【预习自测】1、看清字形,标出注音,理解意义攮.(nǎnɡ)颚.(è)啐.( cuì)鲭.鲨( qīng )脊鳍..( jǐ qí)蚕噬.(shì)蹂躏..( róu lìn )拽.掉( zhuài )榫.头( sǔn )掌舵.( duò)皮开肉绽.(zhàn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远摧不垮的精神。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6c967d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5.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一个年迈的古巴老渔民圣地亚哥在与大马林鱼苦苦博斗的过程中,展现出坚韧、执着、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语文课程和素养教育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作者海明威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
2.学生能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3.学生能运用文学鉴赏技巧去进行熟练的分析和阐述,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和思辨能力。
4.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去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富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介绍作者海明威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特别是生活和旅行的经历,以及生活背景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文学概念等细节,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者的作品。
二、主题分析结合文中的叙事、描写和语言风格,掌握并分析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主题。
例如,通过分析文中所反映的奋斗精神、执着和坚韧的表现、意义和价值,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文学的魅力和卓越性。
三、文本分析通过课文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细节的分析和解读,然后去深入带领学生去理解文学语言和表达的美感。
例如:分析文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创造性的语言结构,来引导学生提高解读能力和思考方式。
四、课内外阅读通过配套材料和文献,让学生读一些本篇课文所涉及的文献资料、问答等等,加深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提高说话、写作和思维的水平。
四、教学方法一、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地组成几个个小组,然后可以自由相互讨论,形成一份类似于小组工作的合作方案,然后用较为自由的方式去探究和学习文本内容,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学习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角色小组,然后分配每个小组的任务,角色扮演该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情感,尝试感悟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生活背景和人性,从而使学生通过扮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文的深层含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3课《老人和海》课例赏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3课《老人和海》课例赏鉴](https://img.taocdn.com/s3/m/b02382d7fd0a79563d1e7249.png)
《老人与海》课例赏鉴执教:肖丽丽观察:胡循杰【课例实录】一、导入课文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学习《老人与海》这篇文章。
首先请大家看三幅画面,根据早上发的导学案,大家能猜到他是谁吗?(投影:海明威在不同时期的三张个人照片。
)生(齐):海明威。
师:对啦。
他14 岁时走进拳击场,满脸鲜血,可是,他没有倒下;19 岁参军,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身负重伤,身上有237 块弹片,依旧没有倒下;创作中,经历无数次失败,最终还是挺了过来;直到晚年,连续经历两次飞机失事,他都从大火中站了起来。
这个一直没有倒下来的作者,他笔下的人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共同感受老人的形象。
因为这篇文章我们课前已做了导学,所以,我还是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合作探究师:请大家四人一小组,互相交流预习成果。
课文主要节选其中一部分,从注解可知节选了哪一部分呢?生(齐):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师:那么,请大家一起把这部分注解读出来,好吗?(生齐读。
)师:注解给了我们很多有效信息,它已很好地告诉我们这个情节是什么呀?生(齐):人与鱼的搏斗。
师:同学们说对了,很好。
现在让我们简单探究一下这个情节,看看老人对大马林鱼和不同的鲨鱼的表现如何。
(板书:问题探究一:老人对大马林鱼和不同的鲨鱼的表现如何?教师进一步板书,见下表。
然后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并给6 分钟互相交流个人预习成果,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黑板填表并发言。
)师:好,大家都作了充分的交流。
下面请第一组派代表上黑板填写表格的有关内容,可以用一些关键词来表达,如双音节词等。
生(在黑板的表格填上表现鲭鲨的关键句):无比的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师:那么,老人的表现又如何呢?请把课文的有关句子读出来。
生:他鼓起全身的气力,用他染了血的手把一杆锋利无比的鱼叉扎了进去。
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师:再请第二组代表上来。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2da26e763231126fdb114c.png)
①巴蜀汉子金家贵走马上任 47 医院院长 ·
不到一年,医院面貌便令人刮目相看。医院向
拓
社会招聘药师、技师和合同制护士。消息一出,
展
打招呼的、递条子的、送票子的、求情说情的
延
络绎不绝,把金家贵层层围住。经过深思熟虑,
金家贵写了一份招聘方案,主张实行招聘条件、 伸
程序、结果“三公开”,成立招聘评审委员会,
他感到钓竿动了。他觉得在下面 100 寻深
处,一条马林鱼正吃着钩尖上的沙丁鱼。他拉 拉钓丝,知道鱼很大。鱼很聪明,上钩后并不 惊惶失措猛拉猛扯,它只是拉着小船向浩渺的 海面缓缓游去。整个白天在奇怪的旅行中度过 了。老人拉着钓丝的肩酸痛异常。此时,他多 渴望孩子仍旧留在他身边,那就能搭一把手了。 同时,他对鱼也产生了奇怪的感情,他欣赏鱼 的勇气和聪明。夜里,老人很疲乏,他希望自 己能睡上一会儿。第二天,老人除了深深的疲 惫外,左手又开始抽筋,而且痛得厉害。他终 于看见了浮出海面的鱼,它比小船还长,非常 漂亮。午后,抽筋停止了,老人吃了点生鱼, 为即将到来的抗衡积蓄能量。夜里,老人的手 在鱼的又拉又跳中,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敢地去消灭它。人无论怎样,最怕的就是没有 信心。信心好比是汽车的马达,是人前进的动 力。如果你做一件事有了信心,你就等于成功 了一半。这本书中主人公充满信心、锲而不舍 的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取的。
《老人与海》有博大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
语言艺术,请你浏览选取的三个片段,找出自
诵读、交
1
己最喜欢的句段,有感情朗读,并说说自己的 流
老人与海
创意说明
通过诵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 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 语言。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3
![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d870c2a1fc4ffe473368abdf.png)
人教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让学生体会哲理和象征的韵味2、理清小说的行文脉络3、人物形象分析(鉴赏老人形象,体会表现手法)教学难点:小说象征意味课时安排:一课时课文内容讲解:一、导入:曹操诗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海子曾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无数文人骚客将自己的情怀消融进了大海。
那么,海是什么样的呢,是神秘莫测还是汹涌澎湃?我们曾经也学过高尔基的《海燕》,知道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一切都与大海息息相关,紧紧相连。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发生在海上的文章《老人与海》。
(展示图片)海、老人、鱼,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二、故事梗概: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本文节选的就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三、作者简介:《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高二-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高二-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726cd02768e9951e738ed.png)
人教必修三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老人与海》是考纲里明确的内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大难点,教师的点评和指导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本章主要内容及课时要求:课题:学习主人公桑迪亚哥的性格和形象,探讨小说的精神内涵;初步学习二至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2)理解句子2.过程与方法点拨法、阅读法、练习巩固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老人与海》的主要情节。
(3).初读《老人与海》,能复述《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分析人物形象。
二、教材分析把握重点精彩片,能分析人物形象,把握重要情节,掌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教学目标及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的精神内涵教学方法:阅读及评点法、讨论交流法教学方法:阅读结合教师评点、习题巩固学法指导:1、阅读课文,弄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各部分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词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言(介绍)•这部小说创作于1952年,是海明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一经问世,就产生了轰动影响,再次向人们证实了海明威作为20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卓越的功绩。
•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人物形象分析(一)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结合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1、外貌: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子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造成的良性皮肤癌变。
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
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
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他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洋洋而不服输。
老人与海导学案 高一语文组
![老人与海导学案 高一语文组](https://img.taocdn.com/s3/m/f3d989a302d276a201292e09.png)
宁县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必修三第三课集体备课导学案《老人与海》主备人张文强备课组成员付志昭贾宏亮陆晓宁杨亚娟郑亚妮杨建伟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总课时二课时授课人同上集体备课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2、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远摧不垮的精神。
3、分析主人公的矛盾性格,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知。
4、细读课文,体会文中的语言特色。
5、深读课文,了解桑迪亚哥的矛盾心理及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2、分析本文主人公的矛盾性格。
3、体会文中的语言特色。
4、分析桑迪亚哥的矛盾性格。
5、学习本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教法学法1、识记、读背基础知识2、诵读。
(1)反复诵读本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大意。
(2)分组讨论,分析理解。
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学案教学补充第一课时一、课前自主预习案(课前完成)1、了解海明威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c3d3f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9.png)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篇1学问与技能: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2、把握内心独白对形象塑造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坚韧精神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教学步骤及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鲨鱼是一种凶狠的动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
假如有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你独自一人驾船在海上遇到了一条鲨鱼或几十条鲨鱼,你会怎么做?[同学回答]可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个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
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收获很多。
(二)简介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诞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爱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诞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熬煎,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宏大的作家之一”。
(三)故事梗概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把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最终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本文节选的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接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进展的高潮。
(四)分析小说情节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依据搏斗的回合、搏斗的结果来分析。
五次搏斗搏斗结果用鱼叉杀死一条鲸鲨失鱼叉,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小结:老人与鲨鱼搏斗每取得一点成功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一无全部,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9:第3课 老人与海 Word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9:第3课 老人与海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eb8c6bcc22bcd126ff0ce0.png)
歌颂勇气的歌曲、介绍作者和背景的影视片段或图片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我们继续透过文本来领悟它的深刻内涵。
听歌曲,回顾旧知,思考名言的现实意义。
思考成败的歌曲、电影《老人与海》片段
板书设计
老人回到了港口(失败者?胜利者?)
课后巩固
学生准备:1.自主预习。
2。朗读课文,理清情节,复述故事.
3.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和中外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创设情境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让我们走近海明威,走进《老人与海》。
围绕概括文本内容、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展开讨论。
文本中各种鱼的图片、PPT课件、电影《老人与海》片段
自我核对
1。抽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对发现的问题小范围与学生个别交流纠正。重点关注对五次搏斗的概括,注意语言表述。
2。引导学生归纳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在交流探讨中核对学案答案,反思思考过程,纠偏补漏。
姓名,年级:
时间:
老人与海
版本模块
人教必修3
课题
老人与海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
上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老师
课程学习目标
目标解读
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高中语文人教版《老人与海》教育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老人与海》教育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a740e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9.png)
反应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的作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老人和鲨鱼的对照是怎样的?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品 缺少武器 孤立无援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在这一进程中,老人又有没有后悔坚定过?
明确
他坚定过后悔过,但那只是一眨眼的念想。他立 刻又投入斗争,想到:“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 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 打不败他”。
,败 的 。
讨论与探究
老人桑地亚哥尽管是条硬汉,但终究还是失败了。海 明威为何不让老人终究胜利呢?你不觉得这样很残暴 么?你如何看待老人的失败?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气 力,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 比的气力和勇气,不失人的威严,虽败犹荣,精神上 并没有被打败。
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他是 一个胜利的失败者 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桑地亚哥坚强、坚毅、大胆,能无畏地 面对痛楚和死亡。不管情形多么严重, 困难多么庞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 失掉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体现了人的自 尊自强的庞大精神气力。
可你人 就尽不 是可是 打把生 不他来 败消要 他灭给 。掉打
• 1954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是: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老人与海》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 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 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连续围了上来, 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残鲨鱼的进攻, 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庞大的骨架。 本文节选的是从鲨鱼显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高二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高二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ae91b479563c1ec5da71d6.png)
学生介绍后,教师明确。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l899~1961)美国现代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代表作: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
教学重点
正确把握桑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1)通过网络和有关书籍搜集海明威资料。
(2)阅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一盘录有大海声音的磁带。(课前播放,烘托氛围)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通过老渔民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与大海搏斗的故事告诉人们的一个真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请学生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有关作品。
请1—2位学生发言。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丧钟为谁而鸣》(1940),中篇《老人与海》,短篇《乞力马扎罗的雪》,剧本《第五纵队》等。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长生了深远影响。约翰肯尼迪总统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第七部分(83-88),与群鲨的搏斗。
第八部分(89-97),与鲨鱼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四 课堂小结
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是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了作者和小说的创作背景,我们才能深刻的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二步是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掌握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才能了解故事的进程,为第三步分析人物形象作好准备。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108f2be1e650e52ea99c0.png)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海明威,把握文章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把握人物形象与精神气质,感受文章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身上所体现的顽强与担当精神,思考失败与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老人与鲨鱼、与自我的搏斗难点:探寻老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文本内涵的丰富性。
教学方法:语句品读法、有效提问法、谈论探究法、点拨暗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1、出示一张经典黑白照片。
2、认识作者(照片上面孔沧桑、双眼深邃的人,就是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者,身中237块弹头与弹片的钢铁战士。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是本世纪(20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约翰·肯尼迪总统“《老人与海》是这一代人最优秀、最精彩的单篇。
”——福克纳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老人与海》的世界。
二、阅读理解(一)检查预习,概括情节海明威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一个人、一群鲨鱼、一条马林鱼、一副鱼骨架)(二)围绕“搏斗”,把握内容其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搏斗的场面,接下来,我们就围绕“搏斗”来梳理内容。
1、搏斗鲨鱼(1)对手鲨鱼搏斗鲨鱼,着墨最多,但5个搏斗回合中,搏斗的对象鲨鱼的数量与种类一直在变化。
我们不妨概括:先是一条鲭鲨→两条星鲨(铲鼻鲨)→一条犁头鲨→两条星鲨→一群鲨鱼。
可以说是接二连三、成群结队。
(2)手中武器鱼叉→刀子→短棍。
可见,武器越来越差。
(3)心中斗志但在马林鱼被吃光之前,老人始终没有停止战斗。
就请大家选取一个搏斗场面,读一读(每人1-2句)。
读后,再体会所读部分的动词,诸如“攮”“扎”“刺”“揍”“打”等,让学生感受老人的(勇敢、硬汉式)性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导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导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c5d1e4ce2f0066f4332206.png)
提示:蔑视对手,不甘失败,战斗到底。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技法导析 写作积累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文本图解
3.阅读桑地亚哥最后一次(第五次)与鲨鱼搏斗的情景,试用简要 的语言分条概括这次搏斗中的“悲壮”色彩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自主预习
预习导读
合作探究
技法导析 写作积累
1234
(3)为所欲为 随心所欲 辨析 两者都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意思。“为所欲为”指很随 意,并且多指干坏事;侧重于“干”,一般含贬义。“随心所欲”指随着 自己的意思,侧重于“想”,并不一定指“干”,也不一定指干坏事。 应用 ①有些东西深深地植入我们的遗传基因当中,你只能服从 命运,而不是说可以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所以说传统文化 在一定意义上,既是资产,也是债务。 ②“有了‘云霄’航天飞机,驾驶它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宇宙,这将不 仅仅是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画面,”邦德先生说,“我们希望能够吸 引到足够的投资,以帮助该研究项目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自主预习
预习导读
合作探究
技法导析 写作积累
1234
4.词义辨析 (1)简直 几乎 辨析 两者都是程度副词。“简直”,带夸张或强调语气,强调相差 微小或几乎相同,接近于完全、等于。“几乎”,强调的语气轻一些, 只表示相差之微小。“简直”往往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而“几乎”感 情色彩就差一些。 应用 ①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信息部主任对媒体表示,在 西方国家针对利比亚的空中打击行动中,三步计划几乎是同时展开 的。 ②军医以十分折服的口吻称赞道:这位不仅是个标准的军人,简 直可以说是个军神!由此,“独目军神”的雅号不胫而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制学校:沙市五中命制教师:何先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
2、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永远摧不垮的精神。
3、分析主人公的矛盾性格,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知。
4、学习文中的语言特色。
二、学习重难点
1、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2、分析本文主人公的矛盾性格。
三、学法指导
1、识记、读背基础知识
2、诵读。
(1)反复诵读本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大意。
(2)分组讨论,分析理解。
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四、知识链接
介绍作者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
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五、自主学习
(一)基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鲭()鲨两颚()脊鳍()嘎吱()
囊()进吞噬()鳐()鱼嗜()杀
蹂躏()黏()液戳()进榫()
头桅()杆残骸()
2、辨析形近字
(1)戳穿:
杀戮:
(2)攥住:
积攒:
(3)树梢:
俊俏:
(4)仓皇:
苍白:
(5)锥形:
脊椎: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桑迪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归航途中,鲨鱼出现了………
课文节选部分从这里开始。
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第一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总结:
文章节选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归航途中,老人与鲨鱼勇敢搏斗的五个回合。
根据这五个回合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三)研读
1、理解语句
(1)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
(2)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
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3)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2、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了解文中象征性的评论,试分析桑迪亚哥的性格。
(1)老渔人的悲惨命运正是海明威的自身遭遇在艺术上的折光反射。
海明威曾经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人们还未从世界大战的恶梦中醒来,幻灭、失落等种种迷惘困扰着人们。
战后的社会是一片混乱、凋敝的景象,战争和社会的种种荒诞现象给海明威的精神和身体上都带来了很深的创作,可谓九死一生。
这也正是老渔人桑提亚哥苍老的表现之一。
(2)大海是海明威生存环境的象征。
大海在整篇故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桑提亚哥老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海为他准备了神秘的大鱼,为他提供了展示其无比的勇气和毅力的场所,从美学角度来讲,大海是一幅“意味着许多东西”的写意画。
(3)鲨鱼是恶势力的有力代表。
六、合作探究
文章的结尾是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回到了家,那么你认为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七、《老人与海》精彩语句积累
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
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
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的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4.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候像山冈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现蓝色,深的简直发紫了.
5.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6.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7.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
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8.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而且当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皱纹也不大明显了。
9.他的衬衫上不知打了多少次补丁,弄得象他那张帆一样,这些补丁被阳光晒得褪成了许多深浅不同的颜色。
10.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八、课堂小结
九、达标检测
(一)客观题
1.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
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
B.“你想得太多啦,老头儿。
”他高声说。
C.他想:可是我一定要想,因为我剩下的只有理想了。
D.我拿什么去买运气呢?他问自己。
能用一把丢掉的鱼叉,一把折断的刀子,一双受了伤的手去买吗?
2.选出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是()
A.凡是你能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砍去。
B.他再往上爬去,一到堤顶上他就跌倒了,把桅杆放在肩上躺了一会儿。
C.他只好一个人尽力把船撑到岸边,然后他从船里走出,把船放在岩石旁边。
D.他把短棍高高地举起,使劲捶下,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劈去。
3.选出动词使用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他把舵把从舵上掉,用它去,去,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下去。
A.扔打劈砍
B. 找劈砍打
C.拽打砍劈
D. 扔破打劈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硬汉精神”,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
B.《老人与海》除了推崇一种“硬汉精神”外,还给我们第二个启示:善待海洋,和平相处!
C.老人之所以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走得太近,二是孤军奋战。
D.从文中可以看出老人热爱海洋,热爱海洋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既使他是一个捕鱼人。
(二)主观题
阅读课文“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了……我不能过分欺骗自己了。
”这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5.老人费尽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马林鱼,为什么说“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
6.此时老人的心理是矛盾的,这矛盾是什么?
7.怎样理解“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老人现在已经筋疲力尽,虽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但也希望这只是一场梦。
6.热爱大海,热爱生命,但他却不得不捕鱼来维持生活。
7.表现他热爱大海,热爱生命,虽然是把他累得筋疲力尽的大鲨鱼,在他眼里也是生动的、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