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PPT课件15(说课) 人教版共29页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ppt经典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ppt经典课件
用药匙装取一定量碘和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 和汽油中,搅拌,观察现象。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难溶于水 溶于水
溶于汽油 不溶于汽油
结论
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 不一样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 转化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将一种溶液放入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实验验证
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溶剂
溶质
震荡前 现象
震荡后 现象
静置后 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液体 分层
溶液的是( D )
A.面粉
B.冰
C.植物油
D.蔗糖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人教版溶液的形成 PPT

人教版溶液的形成 PPT
加 泥 土
植 物 油
食盐 (NaCl)
蔗 糖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 混合物.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
溶液的形成
▪蔗糖加入水 ▪氯化钠加入水
现象? 形成什么液?
构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等粒子,在 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最终 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得到的物质有什 么共同特征?
巩固练习
C 1、下列物质中不是溶液的是( )
A.海水 B.食盐和糖同时加入水中得到的混合物
C.蒸馏水 D.眼药水
D 2、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
)
A.碘酒 B.白酒 C.食盐水 D.CO2的水溶液
3、填表
碘 氢氧化钙 氯化钠
乙醇 水 水
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C、D、E、F )
(A)纯水 (D)汽水
❖ 什么是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 什么是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注意事项: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
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如果一种是 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可 作溶剂。
1、溶液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3、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讨论1:在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 溶剂各是什么?
如何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呢? 如何命名溶液呢?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可作溶剂。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演示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演示课件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CuSO4 溶液中,过一会儿 取出,表面附着了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的颜色变淡。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FeSO4 溶液中,过一段时间
后取出称量,固体重量为109.8 g;一天后浅绿色溶液变
为无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分析, “白铁皮” 中的金属成分可能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
磷酸钙 [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 富又易吸收,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面是某品牌高钙鲜
牛奶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由此,你所能得到的正
确信息和作出的合理猜测是


A. “高钙鲜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单质
B. 此牛奶是含绿色植物营养成分的混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白铁皮” 是一种合金,用 “白铁皮” 制成的畚箕、
水桶等,使用时都不易锈蚀。 某小组从金属制品厂取了
一些 “白铁皮” 边角料进行研究。
⑴ 将110g “白铁皮” 浸入 AlCl3 溶液中,无现象,一 天后取出称量,质量无明显变化。
• 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 •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 •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
注意: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注意安全,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化学九下《溶液的形成》ppt说课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下《溶液的形成》ppt说课课件

Yo4ur t实ext验in h探ere究,拓展思维
5 讨论总结,巩固所学 6 反馈练习,复习回顾

教学过程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教学过程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教学过程
2 情境设疑,孕育新知
观察图片后思考:
这几种物质分别都是由哪些物质组 成的,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教学过程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植物油加入水形成的并不是溶液,而是另外的一种混合物。五Fra bibliotek教学过程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就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剂就是被溶解的物质
溶质、溶剂?
蔗糖溶液

教学过程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氯化钠溶于水
溶质、溶剂?
氯化钠在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乳化现象 4 溶液的用途
不管是离子还是分子都是极其微小的颗粒,都是均
匀的分散在水分子中间的。

教学过程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9-2
1汽油可以做溶剂
2不同的溶质在同 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同种溶质在不 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

教学过程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一种液体物质放入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能形 成溶液吗?——实验9-3
同, 不同。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溶液的是
A 澄清石灰水、水 B 氧气、稀硫酸
C 空气、汽水
D 氯化氢气体、盐酸
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往往是先分别配制成溶液,后再进行反应,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硝酸铵 22.8℃ 溶解 13.7℃
氢氧化钠 22.8℃ 溶解 37.2℃
温度基本不变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物质溶解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有的物 质溶解时放热。
知识引入
油是不溶于水的。但是在洗 盘子的时候,洗涤剂能够让 盘子上的油污消失。这时候 , 油污溶解在水里了吗?
乳化现象
教学难点 掌握本节课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区分。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着,但海水是又苦又咸的,这是为 什么呢?
海水中溶解了氯化钠等物质, 它是一种混合物。
生活中盐水、糖水都是混合 物,我们把这样的混合物叫 做溶液。
溶液的形成实验
操作:在 20 mL 中加入一 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现象。 现象:蔗糖消失在水中。
小结
固体 溶质的种类 液体
气体
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 同。
生活 溶液的应用 工农业生产
科学研究
物质溶解时,会有温度变化吗?
活动与探究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等仪器,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NaCl、 NH4NO3、NaOH 三种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 量。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吸放热与乳化现象 温度基本不变 氯化钠
溶液吸放热 温度降低
硝酸铵
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
溶液
混合物
乳浊液 悬浊液
乳化剂
乳化现象
其他
操作:如右图所示,在含有红 墨水的 试管中加入乙醇,不要震荡, 观察溶液是否分层; 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观察 现象。
乙醇溶解性实验 现象和结论:
振荡前现象 震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
提高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2.对下列各组中溶液、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为石灰; B.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为KMnO4。
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降__低______ (填“升高”或“降
低”),其原因是_溶__液__散__失__热__量_____。
课堂小结
溶解的能量 变化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 液的温度变化。
乳浊液
定义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课堂小结 概念
特征 溶 液
组成
用途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A. 它是该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B. 它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的质量为101g D. 它是浓溶液
16. 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4g氯化钾,下列是四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 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B )
17. (2022·宿迁泗洪一模)某同学要测量一块不规则食盐晶体的体积,下列方法合
C. 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13.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 )
① 蒸发溶剂 ② 增加溶质 ③ 降低温度
④ 加热升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21. 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 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 溶液, D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 若对A、B两烧杯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填 字母)。 (3) 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加硝酸钾固体 (或恒温蒸发水等合理答案均可) 。
4. (2022·聊城阳谷期中)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 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D.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和汽油除油污相同
2.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某种物质是否能溶解。一 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原溶质 ,若不再溶解,则说明原溶是 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若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 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3.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原溶质 、 减少溶剂 、 改变温度 ;饱和溶 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溶剂 、 减少溶质 、 改变温度 。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9 人教版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9 人教版

结论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
NaCl
溶解前后温
度的变化 不变
NH4NO3
降低
NaOH
升高
扩散过程吸
分析原因
热=水合过
程放热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热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

三、乳化现象
猜猜看
生活中衣物上的油污是如何除去的呢?
振 荡
静 置
液体分层
滴加乳化剂 振 荡
静 置
乳化现象
乳浊液
植物油 有没有 溶解在 水中?
• 注意: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 是蓝色溶液 • 2溶液不一定是透明的.如高锰酸钾的浓溶液, 合金 • 3溶液不一定是液体.如合金,空气
指出下列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 液 溶 质 溶 剂
石灰水 碘 酒
稀硫酸 汽 水 硫酸铜溶液 硝酸钾溶液 医用酒精
氢氧化钙 Ca(OH)2 碘 I2 硫酸 H2SO4
CO2 等 硫酸铜 CuSO4 硝酸钾 KNO3 酒精 C2H5OH
H2 O 酒精C2H5OH
H2 O H2 O H2 O H2 O H2 O
结论: 1.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3.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溶剂 水
溶质 乙醇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 )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 而不属于混合物。 ( ) × (× ) (5)具有均一、稳定、透明性质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3)蔗糖溶于水时,形成了透明的蔗糖溶液,所以它属于纯净物,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例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 速率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 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A叙述错误;B.汽油能溶解 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B叙述正确;C.溶液具有稳 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C叙述正确;D.溶液中 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D叙述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知道溶解和乳化的 区别。
3.乳化现象。 (1) 乳浊液。 ① 概念:__小__液___滴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②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会___分__层___。
(2) 乳化现象。 在含有植物油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 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 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___稳__定__性___增强。这种现象称 为乳化。
C. NH4NO3 D. CaCO3
7.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下清洗方法中, 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D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用洗洁精清洗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
中考链接
8.[2023·北部湾]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
跟踪训练.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精品课件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精品课件

12.将有部分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加 入一种物质,如图。
(1)若加入的物质是硝酸铵固体,一会儿,现象是试管中硝酸钾晶体增多, 理由是硝硝酸酸铵铵溶解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钾钾溶溶解解量量减减小小,,硝硝酸酸钾钾晶晶体体析析 出。 (2)若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固体,一会儿,现象是试管中硝酸钾晶体减 少,理由是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温温度度升升高高,,硝硝酸酸钾钾溶溶解解量量增增大大,,硝硝酸酸钾钾 继续溶解。
10.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 化钠溶液中: (1)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加。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减减少少,溶液的质量减减少少。
11.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 5 g 硝酸钾加入 10 g 水中,充 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常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 低温度对大多数物质来说是可行的,但对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来说是不 行的。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溶液是否饱 和是指某温度时溶液的状态(还能否继续溶解该物质),与溶解了多少溶 质(即溶液的浓稀)无关。
知识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一定是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任何其他物质的溶液 C.含溶剂较多的溶液 D.该条件下,溶解该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溶液
第三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明确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2)明确状态:“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件 (1)转化方法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9)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9)

练习:判断说明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想一想:
溶剂只可以是水吗?
探究实验二
溶剂 各取 (2~3mL) 水
水 汽油 汽油
溶质 各取1小粒
现象

高锰酸钾 碘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于水 可以溶解 可以溶解
几乎不溶于汽油
思考:碘和水、碘和汽油,高锰酸钾与 水、高锰酸钾 与汽油混合的现象对比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
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问题:溶质是固体,那么液体可作 为溶质吗?
探究实验三
向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是为了显色, 便于观察)的试管中,用滴管缓缓加入约 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 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现象 现象 现象
水 乙醇 5mL 2mL 分层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结论
乙醇和 水互溶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体系 气+液 固+液 液+液 没有水
有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溶剂
液体
液体
无论
量多
水的 多少

练习: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碘酒 HCl气体的水溶液
溶液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
均一:溶液各处的浓稀相同,溶液各 部分的性质相同 稳定:条件不变时,溶质与溶剂长期 不会分离出来
溶液的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