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学习理论述评[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认知接受说
(一)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 组织过程
(二)提倡意义学习 (三)提倡接受学习
第三节 其他学习理论述评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二)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三)以学生为中心 (四)强调有意义的学习
1.意义学习的特征 2.意义学习的条件 3.促进意义学习的方法 (五)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师生关 系的态度品质 1.真实 2.接受 3.理解
PLeabharlann BaiduBE
个体(P)、环境(E)、行为 (B)的三向关系图
第二节 认知学习理论述评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实质在于有目的地组织 一种完形 (二)学习是由顿悟实现的 (三)刺激反应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 中介的 (四)评价
环境与行为关系图
(G=地理环境;RO=有机体; BE=行为 环境;RB=真正行为;PHB=内在行为)
(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 (二)行为习惯是学习的依据和形成 标志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一)学习是行为的形成过程 (二)强化是学习的重要手段
奖励性刺激 厌恶性刺激
反应后呈现 正强化 正惩罚
反应后消除 负惩罚 负强化
(三)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强化安排与反应速度(扇贝效应)
四、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学习理论述评
3.30年代后的七项学习原则
(1)相属性 (2)印象性(鲜明性) (3)极性 (4)同一性 (5)有效性 (6)心的系统 (7)效果扩散
(四)学习类型
1.象普通动物式形成结合 2.以观念形成结合 3.分析或抽象 4.选择性思维或推理
(五)评价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五)10对20个命题 1.区别维度 (1)智力因素属于认识活动范畴,
起认识作用;非智力因素属于意向活 动范畴,起意向作用。
(2)智力因素没有积极性;非智力 因素才有积极性。
(3)智力因素比较稳定;非智力因 素波动性很大。
2.影响学习维度 (4)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 力因素对学习起间接作用。 (5)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心理结构;非智 力因素是学习的心理条件。 (6)智力因素是学习的执行操作系统;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调节系统。 (7)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表现为“五会”;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表现为“五学”。
二、认知目的说
(一)学习是期待的获得 (二)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三)学习的原因是形成认知地图
(内在强化、潜伏学习)
用于证实白鼠顿悟的实验迷津
潜伏学习实验
三、认知指导说
(一)学习就是形成一个在意义上、 态度上、动机上和技能上相互联系着 的、越来越复杂越抽象的模式的过程 (二)提出了学习信息加工模式图 (三)提出了学习的八个阶段 (四)提倡指导学习 (五)学习类型
(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 鼓励者、合作者和朋友,教师应避免做出 强制性的命令、决定和权威性指导
1.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让 学生对自己的潜能或发展充满信心
2.尊重学生人格 3.从学生角度安排学生的学习 4.与学生建立真正的良好关系 5.善于使学生阐述自己的思想 6.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更多 的 区别对待
3.联系维度 (8)智力因素促进或阻碍非智力因 素;非智力因素促进或阻碍智力因素。 (9)智力因素指导非智力因素;非 智力因素主导智力因素。 (10)智力因素可以转化、补充非 智力因素的某些特征;非智力因素可 以削弱、补偿智力因素的某些特征。
3.非智力因素的功能 (1)动力功能 (2)定向功能 (3)引导功能 (4)维持功能 (5)调节功能 (6)强化功能
(四)三条核心思想 1.一个目的: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者 的主体积极性。 2.一条假设:人的智力水平差别较小, 非智力因素水平差别很大。 3. 一 个 公 式 : A=f(I•N) , 在 其 他 条 件相等情况下,学习成功是由智力因 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产生根源 1.哲学根源 2.心理学根源 3.技术根源
(二)不同取向 1.个人建构主义 2.社会建构主义 3.社会文化取向建构主义 4.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三)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观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
(三)非智力因素概述 1.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意向的心理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 特点就是非智力因素
2.非智力因素的层次 (1)广义的非智力因素由智力因素 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构成
(2)狭义的非智力因素由动机、兴 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构 成
(3)具体的非智力因素由成就动机、 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 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 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因素构成。
(一)习得律 (二)消退律 (三)泛化律 (四)分化律(辨别) (五)高级条件作用律
五、社会学习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 (二)交互决定论 (三)观察学习过程 (四)社会学习的原理
个体(P)、环境(E)、行为 (B)的关系表
单向的相互作用
B=f(P • E)
部分双向的相互作用 B=f(P E)
三向的相互作用
四、认知发现说
(一)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通过认 知形成认知结构
1.认知 2.认知结构 3.学习者的主动性 (二)学习过程 1.知识的获得 2.知识的转化 3.知识的评价
(三)学生的学习在于理解和掌握学 科的基本结构
1.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2.有助于知识的记忆 3.有助于知识的迁移 4.有助于学科兴趣的培养 5.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四)提倡发现学习
三、赞可夫的学习理论
(一)高难度教学 (二)高速度教学 (三)理论知识为主导 (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五)使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四、I•N结合论学习理论
(一)I•N结合论提出的背景 (二)智力因素概述 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 的那些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认识的 心理活动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就是 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