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_论元和语法功能项_格标效应与语言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4 ·
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时至少会面临这样一个难 题 :英语是否与汉语享有同一套轻动词 ? 如回 答“是”,为何英语不能照例 (1) 的格式来生成句 子2 ? 如答“否”, 那就等于说英语和汉语因为 不一样所以就不一样 。
限于篇幅 ,本文在此仅指出轻动词分析法 的一些基本问题 , 并不准备对这一分析法的具 体技术做更深入的讨论 。本文要着重探讨的是 格 (case) 与汉语主宾语选择自由之间的关系。 概括地讲 ,语言之间的差异一般体现在词汇化 、 形态化和语序这三方面 。从句法上讲 , 除了语 序之外 ,语言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形态 。如 果从形态入手来回答现代汉语为何允许 ( 1 ) 、 (2) 和 (3) 中的句子合法出现 , 我们认为就需要 探讨格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位 。
2007 年 5 月 第 39 卷 第 3 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 a nguage Teaching a nd Researc h ( bimont hly)
May 2007 V ol. 39 N o. 3
题元 、论元和语法功能项
———格标效应与语言差异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胡建华
与英语相比 , 格在现代汉语中的存在很难 从经验和理论上验证 。首先 , 现代汉语 N P 没 有任何意义上的格标记 , 其次 , 对应于 ( 5) 中英 语例句的现代汉语悬空话题句可以合法存在 , 而这是无法用格理论来解释的 。
(6) a . 他们 ,我看你 ,你看我
b. 水果 ,香蕉最好吃
本文认为 , 语言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 N P 是 否需 要 通 过 赋 格 来 允 准 ; 语 言 可 分 为 格 标 (case2ma r ki ng) 语言与非格标语言 。在格标语 言中 , N P 只有被赋格才可以得到允准 , 而在非 格标语言中 , N P 可以不通过赋格来得到允准 。 本文认为格标语言与非格标语言在对格的要求 上存在系统性的差异 , 而这些差异会产生以下 的格标效应 (case2ma r ki ng ef f ect)பைடு நூலகம்:
3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 (05B YY045) 的资助 。初稿曾于 2006 年 12 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的“东亚语言比较国际研讨 会”上宣读 。另蒙匿名审稿人提出宝贵意见 ,一并致谢 。
·163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胡建华 题元 、论元和语法功能项 ———格标效应与语言差异
有形态标记的语言 。但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看 法 。本文认为 ,虽然结构格并不等于形态格 ,但 某一语言中的 N P 是否具有格特征至少需要一 定的形态方面的证据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 对 语言事实的认定 ,可以从点推到面 ,但不可以从 无推出有 。我们说在英语这类弱形态语言中 N P 有格标记 ,做的就是从点到面的推导 , 因为 在英语中至少可以从代词身上找到格标记的线 索 ,比如在“He li kes hi m”一句中 , 两个代词就 分别带有主 、宾格标记 。由此我们可以在英语 代词所带有的这点有限的格特征基础上 , 进一 步假设英语所有的 N P 都应带有格特征 。对英 语 N P 的赋格要求做如此假设 , 可以很好地解 释一些英语中的语言事实 。比如 , 格理论就可 以很便利地解释为什么以下例句不合法 :
元角色 ; 比如在“吃大碗”中 “, 大碗”并不是动词 “吃”的对象 。在 (2) 中 ,动词前作为主语的占位 成分也不是动词“喝”或动结复合词“喝醉”的施 事 。在 (3) 中 , 动词“跑”和“死”都是不及物动 词 ,应该只带一个论元 , 但 ( 3) 中这两个不及物 动词都可以带宾语 , 似乎是凭空多出了一个论 元 (参看沈家煊 (2006) 的有关讨论) 。现代汉语 主宾语在论元结构和 N P1 的题元角色选择上 所享有的这种自由度不仅英语没有 , 就是与汉 语在许多方面相近的日语和韩语也不具备 (参 看 L i 1993 , 1999 ; L i n 2001 ; So ng 2005 ) 。在 英 、日 、韩这三种语言中 , 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 语 ,所以这几种语言没有 ( 3) 这样的句子 ; 放入 宾语位置的 N P 要与宾语的题元相匹配 , 所以 这些语言也没有 ( 1) 中各例那样的情况 。根据 L i (1990 ,1993 ,1999) , 汉语有 ( 2) 中的施 、受颠
主宾语的选择自由正是源自这一格标效应 。
关键词 : 格标 、题元 、论元 、主语 、宾语 、语言差异
[ 中图分类号 ] H314.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20429 (2007) 032016326
1 . 汉语主宾语的选择自由
我们 把 主 语 和 宾 语 这 类 语 法 功 能 项 ( gra m matical f uncti o n ,简称 G F) ,或称语法关 系项 ( gra m ma tical relati o n) , 看作是根据句法 结构定义的成分 。在现代汉语中 , 主宾语在句 子中的实现似乎不仅不受动词题元角色 ( t he2 t a2r ole) 选择的限制 (如例 (1) 和 (2) ) , 而且也不 受论元结构的制约 (如 (3) ) 。
(1) 写毛笔 ; 捆绳子 ; 吃大碗 ; 吃食堂
(2) a . 那瓶酒喝醉了老王 。 b. 这瓶酒醉得我站不起来了 。
(3) a . 跑博士点 b. 王冕死了父亲 。
在 (1) 中 ,动词宾语并不符合动词的题元选择要 求 。换句话说 ,在 (1) 中动词后作为结构宾语的 占位成分并不对应于动词给常规宾语指派的题
2007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3 期
倒情况 ,即主语是受事 , 而宾语却是施事 , 但这 在英语中不允许出现 , 如 L i (1999 : 449) 所举下 例:
(4) a . 3 That ba r n p ai nte d me t ot ally exhauste d.
(5) a . 3 They , I look at you a nd you l ook at me
b. 3 Fr uits , t he ba na na is most t ast y
根据格理论 , 以上英语句子不合法是因为做话 题的句首 N P 没有被赋格 。以上事实显示 , 格 在英语中的存在无论在经验上还是在理论上都 是可验证的 。
(7) 格标效应
A . 格标语言 : ( a) 所有的 N P 都必须有格3 ; ( b)
动词题元必须释放 , 有格 N P 通过占据题元 位置 ( 2p osition ) 得 到 题 元 标 记 ( 2ma r k2 ing) ; (c) 有题元标记的 N P 才可以做论元 。 B . 非格标语言 : (a) N P 可以无格 ; ( b) 动词题元 可以不按常规释放 , N P 可以不通过占据题 元位置获得题元 ; (c) 不占据题元位置的 N P 可以不是论元 。
提要 : 本文讨论格与题元 、论元和语法功能项 ( G F) 的关系 ,并从格标的角度探讨现代汉语为什么与
英 、日 、韩等语言相比在主宾语题元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本文认为 , 语言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就
是 N P 是否需要通过赋格来允准 ; 语言可分为格标语言与非格标语言 。在格标语言中 , N P 只有被赋格
才可以得到允准 ,而在非格标语言中 , N P 可以不通过赋格来得到允准 。由于非格标语言中占据主宾语
这类 G F 位置的 N P 无格 ,动词的题元可以不按常规释放 , N P 可以不通过占据题元位置来获得题元 , N P
所占据的句位可以不是题元位置 。主宾语如果不占据题元位置 ,就可以不是论元 。本文认为 ,现代汉语
2 . 格与语言差异
生成语法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理 论 就 是 格 理 论 ( Case The ory) 。根据这一理论 , 所有的 N P 都 需要被赋格 (case2assign me nt ) 。N P 的赋格要 求最早由 R ouve ret & V e rgnaud ( 1980 ) 提出 , 后来格理论成为 Ch o ms ky ( 1981) 中的一个重 要理论模块 。在 Choms ky 的生成语法理论中 , N P 的赋格要求被看作是一条普遍原则 。生成 语法所讲的格是结构格 (st ruct ural case ) 。结 构格 , 也称抽象格 ( a bst ract case) , 是与结构位 置相 关 联 的 。Ch oms ky ( 1981 ) 认 为 , 主 格 由 IN FL 指派给 I P 的标志语 (sp ecif ie r) , 即主语 , 而宾格则由动词指派给 其宾 语 ; 在 Choms ky (1992) 的最简方案中 ,主格和宾格分别由 A grS 和 A grO 来核查 ,其受核查的位置分别是 A grS 和 A grO 的标志语位置 。在 Ch o ms ky ( 2001 ) 的语段 (p hase) 理论中 ,格是 N P 上面需要被标 示并核查的特征 。主格的特征由 IN FL 来标示 并核查 ,宾格的特征则由“小 v”来标示并核查 。 小 v 可理解为表及物性或使役性的动词形位 。
生成语法格理论的要旨是 , 结构格不一定 要与形态关联 。比如在“J o h n li kes Ma ry”这一 句子中 ,主 、宾格便没有形态表现 。正是基于这 一点 , 格理论一直被认为也适合像汉语这种没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b. 3 This movie watc he d me t o tea rs .
不仅英语如此 ,日 、韩两种语言也不允许出现这 种施 、受 颠 倒 的 情 况 ( 详 见 L i1993 : 4942495 ; Song 2005 :150) 。
与上面几种语言相比 , 现代汉语主宾语对 施 、受题元角色的选择似乎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 那么 , 是什么原因使得现代汉语中的主宾语拥 有这种相对的选择自由呢 ? 要回答这个问题 , 办法之一便是从轻动词 (light ve r b) 找答案 , 而 这正 是 L i n ( 2001 ) 所 采 用 的 分 析 。在 L i n (2001) 的分析中 , 传统意义上的动词可分解为 根动词 ( root ve r b) 和轻动词 ,而句子成分的题 元角色由轻动词提供 。英汉语动词的区别在 于 ,英语动词的词法结构 , 除包含根动词外 , 还 包含轻动词 , 而汉语动词的词法结构只包含根 动词本身 ,不含轻动词 。具体讲 ,汉语中的轻动 词不是词法成分 , 而是句法成分 。因为汉语的 轻动词不是在动词的词法结构中出现 , 而是在 动词的句法结构中出现 ,所以动词可以与轻动 词自由地组合 。由于动词可以和不同的轻动词 组合 , 而不同的轻动词使得相关的句子成分会 具有不同的题元角色 , 所以汉语主宾语在题元 选择上便有了一定的自由度 。轻动词分析法虽 然使用方便 , 但却很难说清引入轻动词的条件 是什么 。L i n (2001) 实际上是把英汉语在主宾 语选择上的不同归结为轻动词出现的层次不 同 :英语中的轻动词出现在动词的词法层面 ,而 汉语中的轻动词出现在动词的句法层面 。但问 题是 :为什么在句法结构中可以与某一根动词 组配的轻动词在词法结构中就不可以 ? 即便在 句法结构中 , 也不是任何一个轻动词随便都可 以与一个根动词结合 ,那么 ,轻动词在句法结构 中浮现的条件是什么 ? 在词法结构中浮现的限 制条件又是什么 ? L i (2006) 在评述 L i n (2001) 的轻动词分析法时就指出其轻动词说在解释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