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研究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研究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研究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访谈研究

肢体残疾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除了面临一般的就业压力,他们还要面临由于身体方面的缺陷帯来的额外的压力,本文从就业心理角度出发,研究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他们所学专业、当前的就业政策是否相关。本研究对象都来自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一南京特殊放育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访谈方案,研究者选择17位即将毕业的肢体残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他们一方面存在着紧张焦虑、自卑怯情等消极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有着对就业的积极、乐观,主动进取的良好心理状态。访谈表明,肢体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如下特点。

一、紧张、焦虑

面对就业,大多数普通大学生也会有紧张焦虑的心理,而在肢体残疾大学生中,这种心里更加突出。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4位师范专业的肢体残疾大学生由于身体残疾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这加剧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心理。这4位学生最理想的就业方向就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但是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申请认定敬师资格者“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话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而根据《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及操作规程》的规定,“两上肢或两下肢不能运动者,四肢残疾变形,行路步态跛行,上肢(特别是右手)残疾影响板书书写者;身体畸形,如明显鸡胸、驼背、脊柱侧外曲超过3厘米”等均属于体检不合格,根据上述规定,这4位师范专业的肢体残疾大学生是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他们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希望很迷茫。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7位非师范专业肢体残疾大学生也存在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特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采取普遍撒网的方式,一方面准备着事业单位的考试,另一方面又奔走于各大康复中心等机构。

二、自卑、怯:担心受到歧视

肢体残疾大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会存在自卑的心理,表现得比较怯懦。在访谈中,有11位学生表示自己有在自卑心理,这个比例占64.71%,访谈中,小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学历都感到自卑,她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定会遭到拒绝,她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她先查阅网上的招聘要求,再对照自身情况,觉得自己不符合要求肯定不会被录取,因此,她一直都没有勇气向用人单位提交自己的简历。

三、被动、不积极:对于家庭过分依赖

肢体残疾大学生的被动依赖心理主要体现在求职过程中,不愿主动追求理想的职业,缺乏主见,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就业意向,依赖学校或家庭帮自己找工作,在17位访对象中,有8位学生(均是女生)表达了希望毕业后回家乡工

作的愿望,希望留在父母身边,其中2位学生则明显表现出对家的依赖,完全依

靠父母帮自己找工作。

小程很依赖父母,没有自己主动找工作的意识,对小程的访谈是在11月底进行的,这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找工作,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单位。但是在问及小程是否开始找工作时,她说:“之前,我父母帮我联系过家乡的一所持殊教育学校,但是需要考试,我自己还没有去咨询。”

小张同样也比较依赖父母,她的实习和就业单位都是父母给联系和安排的,不需要她自己担心,而她没有考虑过自己联系工作单位。她望在家乡工作,没有考虑家乡以外的地方。小张说,暑期她妈给她安排了医院里康复理疗的工作,对于这份工作,她本人并不是很喜欢,但是依旧选择听从母亲的安排,没有想过自己独立找工作。

四、固执:不切合实际的就业方向

固执的就业心理一般表现在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某一自己心仪单位或者职位的偏执,即便自己条件不足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一意孤行。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11位学生(占访谈对象总数的64.71%)表示出对事业单位的偏受,认为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福利好、待遇高,更适合自己.例如小陈说,她想去事业单位,或到特殊教育学校当教师,或回家乡的残联工作,暂不考虑其他工作单位。可是,该校就业办近三年的统计表明:2013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662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79人,占毕业生总数16.79%;2012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36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3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77%,2011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638人,进入事业单位毕业生数27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9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进入事业单位的比例在15%左右,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与该校就业办负责人沟通得知,进入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大多数是健全的学生,几乎没有残疾学生进入事业单位。可见,肢体残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事业单位固执偏爱,不想进入其他单位工作的想法缺乏实际考虑。

五、积极、乐观、自信:职业目标合理

在17位访谈对象中,有6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他们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对自己的未来有消晰的规划,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自卑、不自负,面对就业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对自己充满自信,小刘是所有访谈对象中最有自信的一位学生,他的职业规划也最具体、可行,小刘是先天残疾,家庭贫困,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母亲随后改嫁,他由节爷爷、叔叔、婶婶抚养长大,对爷爷、叔叔、婶婶充满感激,小刘独立能力很强。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通过学生会(老师介绍),我参加了江苏省残联的一些手语翻译项目。同时,我在校外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到江苏省伤残人康复中心做学业辅导老师、做家教,尽可能在多方面炼自己。

在校内,我将自己的手语学以致用,帮助聋生做翻译,做手语老师等。“对于今后的就业方向,小刘希望从事残疾人服务工作。他说:“我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培智专业方向,但是我更希今后能够从事针对聋人手语的工作。”

访谈之初,研究者以为小刘在谈就业问题时会表现得比较自,因为身体残疾,小刘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小刘表现得很坦然。在就业方向上,小刘更多的是考虑为残疾人服务,希望能够从事聋人翻译工作,这样可以

充分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加上他自己也是残疾人,能够很好地把握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基于此、小刘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

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参考word

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一、首先进行心理按摩 “心理按摩”是指一些能让自己身心放松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对于精神紧张的现代人来说,是一剂特殊的“按摩”良方,它会让人们的心理和身体更健康。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21世纪,“累”已成为现代人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他们感觉到的“累”,就是心理疲劳。处于心理疲劳时,人的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度都会降低,而且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消极的心态,轻者感到无聊厌烦,重者则悲观厌世。 因此心理疲劳特别是生理、心理皆不成熟的中学生的心理疲劳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学会“心理按摩”,可以消除“心理疲劳”。 下面微心理所介绍的,就是比较全面的心理按摩方法! 1.嗅香油 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2.吃零食

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一方面它能够通过皮肤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而产生一种慰藉,使人通过与外界物体的接触而消除内心的压力;另一方面当嘴部接触食物并咀嚼和吞咽运动的时候,可以使人对紧张和忧虑的注意得到转移,在大脑摄食中枢产生另外一个兴奋灶,从而使紧张兴奋区得到抑制,最终使身心得到放松。 3.穿上称心的衣服 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与此同时,当人们穿上自己认为非常“顺眼”的衣服,自我感觉良好时,就会重新鼓起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 4.运动消气法 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 5.看恐怖片 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看一场恐怖电影。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 其实进入大学时,伴随我们的就不仅是4年的学业,就业问题就已经开始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现今,招聘会上的宣传栏上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些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毕业以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也就是关于大学生好就业问题的调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 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2.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3.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 摘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我国的残疾人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与改善。事实证明,残疾人——这个有史以来被世人标签化、特殊化的群体的就业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有通过良好的就业,才能获得经济收入,以此来维持其基本生活,进而融入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实现好残疾人的就业,不仅能帮助残疾人解决切实问题,更能实现国家全体国民平等权利、维护国民利益,体现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权意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残疾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或者身体结构上,组织或者功能的不健全或缺陷导致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丧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生活、活动的人。2006年进行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1-3]。残疾人的人口之多、比重之大,都显示出我国己是残疾人口大国,而作为残疾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就业,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论在政府、社会,还是学界,残疾人问题始终是个“少数人”的问题,残疾人的“弱势”和“边缘化”的程度在各类弱势群体中可能是最为严重的,残疾人作为相对的弱势本该享有政策上的相对优势,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倾斜。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并且其天生或后天的身体残疾使其生活和生存状况异常难于常人,因此此群体理所当然的属于弱势群体。如此一个庞大且弱势的人口群体,理应受到社会和学术的关心和重视。在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下,残疾人就业也不由自主的步入到此机制环境之中,就业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但同时传统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措施也遇到了难题。虽然政府做出相应工作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但是在就业压力大、就业歧视为普遍现象的今天,残疾人的就业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残疾人就业难并不是单纯的由于就业人数增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和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就业素质来决定的。用人单位作为残疾人劳动力的需求方,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选取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了解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评价、态度与需求行为,有助于全面掌握残疾人的就业现状,以此为行动指导,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求职取向、调

听障大学生就业现状(材料相关)

1. 聋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堪忧,就业问题突出 (1)就业率低。 我国一直存在着残疾人就业率低的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就有钱鹏江、许琳等专家学者指出了残疾人就业率较低的问题。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残疾人在业率仅为 30.4%。近 10 年中有十几篇研究文献中也比较一致地确认了该问题。本次通过对 200 多名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了解到几所高等学院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普遍只有40%~50%,远远低于同时期健全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 70%~80%。(2)就业岗位层次低。 聋人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难以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据调查, 80%已就业的聋人大学生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 和那些没有接受过大中专教育的流水线工人一起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岗位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薪资水平低。 而且由于听力残疾,沟通不便,在与健全人进行岗位竞争时常处于劣势,岗位晋级、调薪的机会少,职业发展空间窄、职业发展前途渺茫。 (3)就业风险大。 首先,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接纳聋生工作是因为要应对国家政策(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接收残疾员工,否则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就业保证金),或是要享受国家给接收残疾人的企

业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并非从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角度来接收残疾员工。因此聋人大学生到岗后的工作稳定性并不强;其次,聋生在企业的发展是受制于聋生在社会上的被接纳程度,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残疾人(包括聋生)还是抱有职业歧视的,职业偏见就会导致聋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不顺利、前景渺茫;最后,聋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包括对工作的胜任度也会增加就业的风险性。已经就业的聋生随时都可能失业,聋生隐性失业现象较多。用人单位因为聋人生理上的缺陷,即便是招聘进去工作,依然在心理上很难真正接受或重用他们。 (4)就业薪酬、待遇低。聋生的工资收入总体水平较低。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家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他们最看重的是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聋生由于先天的缺陷与自身的不足,一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聋生怀有歧视和偏见,心理上会认为他们身有残疾,岗位工作能力不如健全人,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信任度不高,因此在工作岗位和任务分配时常常安排聋生做一些最简单低级的工作,所以每月聋生拿到的薪资也比健全人少。 2. 影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 聋生自身、学校、社会及就业服务保障体系问题 (1)自身问题。 一是沟通障碍。 聋生在与健全人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听力的缺陷,很难甚至根本无

现代员工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现代员工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年8月最新出版,国际大16开精美装帧,封面四色特殊工艺,正文采用双色印刷,定价:36.80元。ISBN 978-7-5164-1338-8 。 ★疲惫忙碌职场人士的一本洗涤心灵之书。 ★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你会重新发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与意义。 ★直面压力,打赢与压力这场无形的战争,让它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压力无处不在,找准方法,对症下药,甩掉压力,轻装上阵。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做自己心理的医生。 ★全国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心理健康疏导指定教材。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职场竞争不断升级,压力越来越大,作为一名现代员工,你如何化解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的压力?本书通过对压力产生的根源着手,对释放压力和心理调适技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旨在帮助每一位在职场打拼的现代员工解决让自己彷徨不前的心理问题,让每一位员工拥有健康、愉悦的身心,并收获幸福、快乐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现代职场压力重重,别让压力压垮你 每个在职场中前行的人都承受着一种无形的重量——压力。如果忽视它,它就会变得越来越重,最终将我们彻底压垮。重视压力,卸掉双肩上这无形的重量,我们才能在职场中步伐轻盈,奔向成功。 1.人在职场,压力无处不在

2.工作繁重休息少,压力不断累积 3.人际关系难处理,压力悄悄滋生 4.家庭工作难两全,压力着实难解 5.职位晋升路漫漫,压力越来越大 6.任务失败频发生,压力层出不穷 7.消极心理悄悄来,压力迅速升级 第二章找准方法排解工作压力,甩掉重压轻松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之所以压力重重,并非工作本身多么繁重,而是缺乏以更高效率完成工作的方法。以最优的方法解决工作上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就甩掉了压力。 1.别堆积压力,“压力山大”难排解 2.减压是门技术,方法科学才有效 3.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4.苦干更要巧干,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减轻压力 5.量力而行,力所不及及时求助 6.工作中抓重点,解决重点压力骤减 7.制订工作计划,走在压力之前 8.善用分割法,分割工作分解压力 第三章积极交往消除人际压力,人缘好压力小 当身边充满了欢声笑语,当遇到困难时有一双双无私的援手,当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我们无疑会感到一身轻松。用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培养好人缘,人际压力自然无影无踪。 1.好心态为你带来好人缘 2.远离“俯视心理”,平等视人是交际第一原则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一) 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 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就工作具体措施,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开展本项调研工作。 一、调研工作组及人员组成 为确保本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人文学院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次调研将为下一步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研目的 了解我院就业工作的现状、毕业生对学院的要求,提出就业对策措施,适当提高就业率。

三、调研内容 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的形势是十分严峻。)一( 1、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云南省高校毕业大学生与20xx年相比增加2万; 2、“十一五”期间,需要就业岗位163万,只能提供就业岗位100万; 3、今年地方乡镇合并,到国家机关就业难度较大; 4、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不可能吸纳太多的大学生就业; 5、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人文学院研究生数量有限; 6、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 7、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8、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 9、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10、农大的优势就业专业是农科类,人文社科处于不利地位。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就业形势很严峻外,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减员增效,不可能提

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 指导对策 刘守斌 武汉市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 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大学生、残疾人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入手,介绍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残疾人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制约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探讨性地提出了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显突出,加上今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残疾人大学生首当其冲,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就业难问题更显突出。“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1〕解决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本文从分析当前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难的原因入手,提出相应的指导对策。 一、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和残疾人及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规模逐年上升,加上近五、六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145万人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迅速增加到611万人,毕业生人数增长3~4成,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然而,飞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根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下降。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本科院校为70%,高职高专就业率为55%。2004年9月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61%。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3%,2006年为70%,2007年为71%,2008年为不到70%。尽管如此,专家还认为该数有“水分”。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出来。 残疾人就业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我国也不例外,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城镇残疾人2071万人,处于就业年龄段的在业的残疾人为297万,不在业的残疾人为470万人,这还没有包括处于失业边缘的,大量的没有保障生活来源的贫困农村残疾人。残疾人大学生是残疾人就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一部分,是我国8300万残疾人中的极少数。据资料显示,目前在普通高校和特殊教育学院的残疾大学生不足2万人,仅占我国残疾人群体的约0.2%。而这几年残疾人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很少。因此,在整个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就代表着残疾人就业工作是否有突破、有进展,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分析 1.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给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冲击很大。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有2亿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我国今后每年将有近2000多万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及其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10通信工程 组长:李健学号:201002030013 成员:汪静静学号:201002030006 王旭文学号:201002030023 夏娟学号:201002030026 王莹莹学号:201002030036 刘冠廷学号:201002030049 刘慧娟学号:201002030052 黄静学号:201002030057 刘书龙学号:201002030062 姚稳学号:201002030065 向祖庭学号:201002030066 时间:2012年10月28号--2012年11月03号 指导老师:刘会平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价值观工作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2012年10月28号至2012年11月03号 四、调查内容: 1.学生的就业去向 2.学生的就业态度 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 五、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回收率高达9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职场心理调适

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 共4页 审阅签名: 科 目 心理健 康教育 第8章 第26、 27节 课 题 职场心理调适 授课 日期 4月 18-20日 课时:2 授课 方式 讲述法 多媒体教学 作业 题数 作业 时间 0 班级:1630、 1642、1643 教学 目的 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教具 挂图 多媒体 重点 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难点 提高心理调适及适应能力 教学 回顾 说 明 在学生毕业告别学校之别,加强求职,应聘等到技能及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费和训练,有助于学生从容地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有助于学生坦然面对现实,欣然走向社会的人生篇章。

环节图 组织教学1.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安定课堂纪律,调节课堂气氛。 2.学生检查课本、练习册是否齐全,做好上课学习准备。 【2分钟】 做好考勤, 让学生做好 上课的准备 新课导入 明天你就要走出校门了,踏进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开始多姿 多彩的职业生活了。 此刻的你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是跃跃欲试,还是惴惴不安,亦 或是消极等待? 【2分钟】 引起学生的 兴趣。 新课讲授 一、从学生到职业人,社会角色的转变 离开校园进入不同行业,迎接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挑战。对涉世 未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毕业生来说,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最 重要的矛盾是与先前理想中的职位相差甚远,面临着巨大转型压 力。转型需要七个转换,实习则是完成从学校人到职场人转型的过 渡过程,第一份工作能否选好、做好,是至关重要的。在转型的过 程中,敬业、心态、诚信、礼仪则是是职场新人成功的四大法宝。 1、从散漫的校园生活向紧张的工作模式转换 悠闲的校园生活方式被紧张的职场打拼所代替,使这些处于在 家里备受呵护的“80一代”独苗进入“断乳期”,象是在奶奶、 姥姥娇惯下自由淘气的孩子,一下被送到幼儿园,受到纪律、时间 的约束,感到浑身不自在,迟到、请假成家常便饭,总想找个借口, 编个理由请上一次假去外面玩一玩。 每当新生力量进入单位,都会带来新的气息,同时也会带来一 些新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来说, 除了工作能力之外,还要有实干精神、懂得人际沟通。不但要完成 好属于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还要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能否做好那 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能否 取得人生成功的主要因素。做好自己不愿做的事,学会妥协,向职 场妥协、向现实妥协。 2、从宏大的“人生理想”向现实的“职业理想”转换 第一份工作对大学生们的冲击是巨大的,从高高的象牙塔走下 来的他们怀抱的是理想化的思维方式,是指点江山的做事方法。然 而就业压力大,选择余地小,能够专业对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让他们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太大,一时难以接受。先前宏大 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已经失去目标,失去动力,只感到实现是遥遥 无期的事情。因此,情绪低落。当务之急需要的是把理想转化为职 共【73分 钟】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当今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是有目共睹的,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早日成才,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速度和前途。所以,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反映了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过剩,也反映出高校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社会就业机制不完善、就业市场不健全、就业观念滞后、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指导等问题。本文拟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作一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面临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整体就业环境有关。目前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共有2000余所,在校学生约2100万。据教育部门的统计,现今大学毕业生在离校前后的就业率大约为70%左右。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左右,还没有计算历年累计下来未就业学生人数。同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富余人员下岗分流,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等等,都使大学生面临一个不宽松的劳动力市场,进而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 一些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盲目择业现象严重。 (三) 毕业生就业整体结构性矛质突出。

(四)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限制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及实习环节上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加之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部分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仍然停留在书本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五)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缓慢,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不少高校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使得专业人才的产出和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人才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在人才培养中仍存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现象,使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活动,加强就业实践环节。比如开展“模拟求职演练”、举办“挑战杯”科技竞赛、营销大赛等活动。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师资力量,从实际出发,开设实用性较强、社会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热门专业。使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展露头角,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树立新型就业观 教育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新型的就业观念。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就业观教育,转变就业观念,让大学生破除到国企、事业单位端“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

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工作总结

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工作总结 “十五”期间,我市以努力改善残疾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为宗旨,扎扎实实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和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湖北省残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下达我市的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等各项目标任务。 一、残疾人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特教学校龙头作用逐步显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工作,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我市三所特教学校的硬件建设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市财政和市教育局投入300多万元,在市特教学校新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教学楼,并对学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特教工作的领导,三所特教学校师资力量明显增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的龙头作用,全市有200多名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集中在特教学习。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断深入普及。据统计全市有4000多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各中小学随班就读。在教育、残联和共青团组织的共同倡导下,红领巾助残活动在我市蔚然成风,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考上线残疾学生被顺利录入高校学习,“十五”期间我市有39名残疾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其中今年14名,这些残疾学生在残联和教育部门的关心下,

均顺利被相关高校录取,录取率达到100。省、市残联分别对他们给了5万多元奖励,社会各界对贫大学生进行了资助,确保了这些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认真开展助学活动,确保残疾儿童不因贫困而辍学。在省残联的指导下,扎实做好盲童入学、扶残助学和国彩助学项目,对66名视力贫困残疾儿童和20 名其他贫困残疾儿童进行为期5年的救助。对黄石特校和阳新特校40名贫困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救助,在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市教育部门还根据有关规定,对义务阶段的贫困残疾学生实行“二免一补”,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市减免贫困残疾人学生书本费、学杂费160多元,提供务种助学经费30多万元。切实保证了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的稳步提高,目前,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6。 二、残疾人培训工作不断创新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是提高残疾人素质和技能,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十五”期间我们根据省残联下达我市的残疾人培训任务指标,制定年度计划,并向县市区分解,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全市共对2200名残疾人进行免费职业技术培训,60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对6600名农村残疾人进行免费实用技术培训,不少农村残疾人走上自强创业之路,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全面完成了省残联下达我市的残疾人培训任务。 成功举办了欧盟与中国残联合作开展残疾人教育与培训项目,黄石作为这一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点之一,在省残联的指导下于20××年3月成功举办了全

工作总结:残疾人教育就业科室总结

残疾人教育就业科室总结 XX区残联历来重视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201X年大力推动残疾人教就(就管)工作的开展,一年来,科室在区残联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确保了科室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用来保障我区残疾人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使得XX残疾人生活地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现将全年科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年的基本情况 (一)教育、技能培训方面 1、教育工作稳步开展。 为保证每一个残疾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建立残疾人教育救助机制,帮助贫困残疾学子就学,201X-201X学年,全区义务教育残疾学生94名、高中残疾学生11名、大学残疾学生8名,发放助学补助资金6.6万元。 根据专项调查数据,积极协调教育部门确认31名适龄残疾学生入学问题,为其办理学籍,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积极开展残疾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活动,201X年全区共4名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其中2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1名毕业就职于吴中某制药公司、1名因需参加全国盲人门球比赛在省队集训,就业(继续教育)率75%,区残联依据其实际情况及时录入到中残联就业和培训信息管理系统。 2、职业技能培训有序进行。

为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今年我区有7名残疾人参加苏州市为期一个月的电商、辅助性就业、盲人按摩以及西点制作职业培训,通过考试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未来的职业道路铺路搭桥。 通过各镇街道选拔提名,最终确认10名残疾人参赛备战第五届苏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XX区获团体第七名、组织奖,具体名次如下:化妆一等奖1名、水彩绘画一等奖1名、计算机组装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海报设计四等奖1名、文本处理五等奖1名、盲人按摩六等奖1名。 依托农林部门、新东方烹饪学校开展了水产养殖专业培训和烹饪职业资格培训,参训人数近30人。依托各镇街道残联或自身举办或联合劳服所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内容涉及插花、创业培训、盆景、育婴师等项目,培训人员达106人。 完成参加盲人按摩培训班任务工作,积极开展盲人按摩交流以及盲人按摩义诊活动,将姚美华盲人医疗按摩所纳入基本医保定点范围,方便周边群众。 (二)就业方面 1、上下筹措提供就业平台。 5月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和残疾人参加苏州市“阳光助残、放飞爱心”百家企业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和用工企业牵线搭桥。今年3月和9月针对全区残疾人,在区人才市场开展2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搭建了一条快捷的就业绿色途径,据统计共66家单位参与招聘,提供岗位近392个,残疾人进场应聘人数为360人,达成意向73人。另外,每年为企业办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抵扣与政策宣传时,主动与企业对接,并根据就近原则推荐适龄残疾人入职工作。 2、稳步增长就业人数。

职场心理调适

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共4页

审阅签名:

在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的时候,企业都会对职场新人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要多学多看,多虚心请教,才能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就很难提到发展,公司的人都服有经验的人,没有经验,则只能打下手,心理又不平衡。就会越搞越糟,使自己境地尴尬,甚至不懂装懂,让人笑话。以谦逊的态度去向别人请教,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放下架子,虚心请教,你会发现别人身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你自己身上也有别人值得学习的优点。虚心求教,进步很快,又能建立良好人际的关系,把自己很快融入到集体中去,既受益匪浅,又让人喜欢。 二、职场心理调适 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应着重克服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障碍: 1.盲目自信。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受挫。 2.自卑畏怯。有的同学技校生活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面试,心里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反而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必须加以克服。

3.盲目从众。有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别人去了哪里,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留在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从个人长远发展看,这并非明智的选择。 4.患得患失。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良好的择业心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的选择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 (2)避免理想主义,做好吃苦耐劳、从小事做起的准备,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 (3)避免从众心理,不盲目攀比,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4)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5)不怕挫折,不消极退缩,坚持到底。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概况: 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然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内部分析,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与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等诸多方面。大学生就业状况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此前,我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可见,就业难的问题严峻而紧迫。 调研目的: 了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看法,相应提出就业对策和措施,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调研方法: 1、调研方法:调查以问卷为载体,采用自行编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随机调查,让我身边的朋友自行填写,并在我市师范大学校门口随机抽取10 0名学生调访,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2、调研主题:“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 3、调研对象: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4、调研结果:对大学生发放问卷,访谈相关人群,总结分析结果,并得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调研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2份,回收问卷16份。经统计结果显示,6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大多数学生在半年内才找到工作,约占47%。结果也显示很多人对自己毕业后能够很快找到工作的自信度均偏

残疾人就业论文 残疾人就业相关论文

残疾人就业论文残疾人就业相关论文 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问题研究 摘要:个体就业对促进中国残疾人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是影响残疾人个体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其政策却存在扶持范围过窄、准入条件太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残疾人就业。 关键词:个体就业;残疾人;政策问题 从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而言,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是比较完善的。根据相关规定,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具体的实施办法,是由各省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制定、具体实施和执行的。本文所指的政策不足是具体实施办法的不完善。我们在综合比较不同地区的残疾人个体就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分析,以期对促进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的发展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对政策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 中国大部分的省市都颁布了各自的《?菖?菖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地方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相当重视的。然而中国很多省市都只是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相关文件里面提到残疾人个体就业的政策,而没有独立专门和更加具体的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文件,相对于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

业的政策文件而言,其专门的政策文件少得可怜。当然,少数的省市颁布了比较具体的实施办法。比如,北京市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残疾人所得征免个人所得税范围的批复〉的通知》(京财税[2000]782号)、《关于鼓励本市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开办企业给予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京残发[2005]47号)、《关于印发城镇个体就业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京残发[2007]62号)、《关于印发〈北京市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个体就业暂行办法〉的通知》(京残发[2009]25号)等政策文件,以促进北京市残疾人个体就业的发展。从政策出台的时间来看,很多地方也是近年来才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例如,广西残联于2008年底才发布了《关于印发〈2008有偿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残联教就字[2008]12号)。 从中国各省市所出台的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文件的数量和时间来看,残疾人个体就业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毫无疑问,充分认识个体就业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实际出台相关的更加完善和可操作的扶持政策和办法,对促进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某些政策与社会发展存在差距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价也不断上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升较快,从而使得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下降。这样的现实情况使得多年前的一些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和作用下降,

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就不免成为一项较为紧迫的话题。虽然现在社会的保障体系有所提升,但是我国的残疾人就业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残疾人就业不仅牵涉到就业的工作,而且还涉及残疾人本身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心理;权益 一、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残疾人劳动就业是残疾人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残疾人就业存在不少问题,就研究者所提到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1.残疾人就业率低残疾人就业率与国内就业总体水平存在着的较大差距,这种社会现状影响了残疾人社会参与,更谈不上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我国一直存在着残疾人就业率低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就有钱鹏江、许琳等专家学者指出了残疾人就业率较低的问题。近10年中有十几篇研究文献中比较一致地确认了该问题。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不在业的残疾人比例较高,占到60%以上。张建伟等在调查数据中推算出我国目前尚有858万达到就业年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没有就业,而且每年还将新增残疾人劳动力30万人左右。即使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残疾人就业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很不适应,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和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2.残疾人就业岗位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残疾人就业层次低。我国残疾劳动者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残疾人口主要分布在一些操作简单、收入低微的行业。赵燕平调查发现,九成以上的在业残疾人在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用人单位在招用残疾人时,80%的岗位所开出的工资是当前最低标准工资。不仅如此,钱鹏江研究发现,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平均工资不到社会平均水平的40%,许多地方残疾人工资甚至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一些企业似乎忘记了残疾人也应当执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导致少数残疾人的收入与低保线接近,失去了参加社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残疾人就业岗位结构不合理。罗秋月等研究发现,残疾人劳动就业的主要行业比较单一的,特别是对于某些类别的残疾人更是局限于一到几个行业,例如,盲人所从事的职业主要局限于盲人保健按摩,由于劳动力市场所容纳的劳动力有限,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残疾人的就业面,不利于广大残疾人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干,就业岗位结构与健全人差异大。 3.残疾人就业的风险大 已经就业的残疾人随时都可能失业。卿石松等研究发现,残疾人就业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甚至不签劳动合同,随意解雇残疾劳动力。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往往不如健全人,当企业裁减人员时,他们可能首先失去工作。陈珍等研究发现,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期限短,再失业风险大。很多残疾人在一个岗位上的时间平均不足5年,即使是就业机会较多的肢体残疾人,也不容易连续就业,听力残疾人更换岗位的频率则更高。 残疾人在岗位上的劳动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残疾人社会保障参保率低,城镇16岁及以上残疾人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社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7·87%、36·83%、1·11%、1·35%。有些企业不严格执行有关劳动的政策法规,对残疾人提前退休、残疾妇女特殊劳动保护、流动残疾人员就业保护等存在不足,而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维权能力较弱导致残疾人的劳动权益受到损害。

谈谈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谈谈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谈谈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经常会反复问自己:“我这么做是否能得到家长认可,同事们又会怎么看,领导是不是支持,这么做会不会出乱子?”有时老是担心教不好课,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恐慌,担心会不会忘记什么事。还曾经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了,和许多同事交流后发现,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方面的困惑。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许多挑战,工作心理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症状明显。这些压力除了来自学生的学习和不良的态度之外,还有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调查表明: 75.6%的初中教师、72.5%的高中教师和70.9%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4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 我校的校长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很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特意邀请了第二医院的张载福院长给我们做了“减轻心理压力”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张院长的讲座,我意识到其实自己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只要能积极地进行心理调试,那么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