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试卷
2022-2023学年教科版五上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教科版五上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cc4c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e.png)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测试卷五年级科学试卷(答题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选择。
(每空3分,共36分)1.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
A.使小山丘更结实B.使小山丘更美观C.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台风引发山洪暴发,造成周边村庄被洪水围困,以下措施中不能减少这些灾害发生的是()。
A.开山挖矿B.疏通河道C.植树造林3.小明同学把刚买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4.下列是()变质岩。
A.玄武岩B.大理岩C.花岗岩5.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现象严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A.发展畜牧业B.大量种植耐旱植物C.过度开垦、过度开采6.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白雪B.钻石C.燃烧的蜡烛7.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其流的方向大多是()。
A.自南向北B.自西向东C.自东向西8.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多高山。
A.东部B.南部C.西部9.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下列最佳的方法是()。
A.大声呼救B.见缝就钻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10.相同物体表面越光滑,其反射光线能力()。
A.越强B.越弱C.没有变化11.在土厚相同、坡度相同、降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保持水土最好的是()。
A.有草、树覆盖B.无草、树覆盖C.有草无树12.下列材料不可制作成棱镜的是()。
A.玻璃B.水晶C.木材二、我会判断。
(每题2分,共20分)1.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欣赏,不会有危险。
()2.侵蚀能力使土壤流失,改变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极大的影响。
()3.激光笔不要照在同学的皮肤和眼睛,防止出现伤害。
()4.目前我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都是科学家实际测量得到的。
()5.我们在看电影时能看到画面,是因为映布是不透明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末考试卷- 教科版(含解析)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末考试卷- 教科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5b18bb767f5acfa0c7cd47.png)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能“削冰取火”。
将冰磨成冰镜,让太阳透过并汇聚,点燃干草取火。
你认为这种冰镜应该磨成()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凹面镜2.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原理不一样的是()A. 立竿见影B. 形影不离C. 如影随形D. 湖光倒影3.堆放在粮仓里的稻谷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A. 阳光B. 水分C. 空气D. 适宜的温度4.土壤当中由动植物腐烂后产生的黑色物质是()A. 黏土B. 岩石碎屑C. 盐分D. 腐殖质5.下列是为了减小自行车上摩擦力的做法或结构是()A. 车轮上刻花纹B. 链条上涂润滑油C. 脚蹬上印花纹D. 刹车6.在研究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时,把播有绿豆的一个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并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请问我们研究的条件是()A. 水分B. 温度C. 阳光D. 空气7.骆驼宽大的脚掌可以帮助自己不陷进沙里体现出了()A.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B.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C. 动物对环境的改变D. 动物对环境的利用8.“青草→野兔→狐狸→狼”表现出的食物关系是()A. 食物链B. 生物群落C. 食物网D. 生态系统9.关于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 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 以上说法均错误10.如图所示,橡皮筋产生的力是()A. 重力B. 弹力C. 反冲力D. 摩擦力11.下列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是()A. 月光B. 插入水中的筷子像被折弯C. 用放大镜点燃火柴D.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2.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冷水,反复多次岩石便爆裂了。
使岩石发生改变的原因是()A. 动物的活动B. 流水的作用C. 植物的作用D. 冷和热的作用13.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的是()A. 大石块B. 植被C. 黏土和细沙D. 砂砾14.下列自然灾害是由地壳内部运动引起的是()A. 台风B. 地震C. 沙尘暴D. 旱涝15.反冲小车3秒行驶1.2米,如果想让小车3秒行驶1.5米,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 减小反冲力B. 增加载重量C. 增大反冲力D. 增大摩擦力二、实验题16.小林同学把不同颜色的纸做成袋状,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在阳光下,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如下表。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b5454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3.png)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科学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这个科学知识的海洋。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了解生命的奇迹,感受科学的魅力。
希望通过这次期中考试,你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水的冰点是0度C.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 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C.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 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答案:D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B.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等离子态C.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超导态D.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液晶态答案:A解析: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这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氧气()、二氧化碳()。
答案:H2O、O2、CO2解析:水的化学式是H2O,氧气的化学式是O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
2.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水()、氧气()、二氧化碳()。
答案: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解析:水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是植物生长和能量获取的重要途径。
2. 请简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答案:呼吸作用是动物利用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五年级上册科学竞赛题.doc
![五年级上册科学竞赛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0309ca99bb4cf7ec4afed09d.png)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竞赛试卷
(时间25分钟总分30分)
题型填空选择判断探究总分
对题数
一、填空题(7分)
1、土壤的成分中,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2、利用橡皮筋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利用气球的力也可以使小
车刖进。
3、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从而使地形,地貌
发生O
二、选择题(6分)
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O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2、2011年3月11日,日本汶川大地震发生原因是o
A、人类破坏了环境
B、地球内部剧烈运动
C、地表风化
3、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三、判断题(10分)
1、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
2、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
长。
()
3、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
)
4、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
)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
)
四、科学探究(7分)
1、下图的小车是利用什么力前进的?
2、请在下图中填出弹簧秤各部分的名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901d9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6.png)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清早小树林出现了如下图的优美景色,通过这图,你发现光是沿( )传播的。
A.直线B.曲线C.折线2.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这是()。
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直射现象3.公园广场的喷水池出现的彩虹是由( )七种颜色组成的。
A.红、粉、黄、绿、蓝、灰、紫B.红、橙、白、绿、蓝、黑、紫C.红、橙、黄、绿、蓝、靛、紫4.马路边如下图的装置,它是利用( )原理进行工作的。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射5.浴室中有排气扇、电灯和水龙头等物品,这些物品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排气扇B.电灯C.水龙头6.如下图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三个圈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壳、地核7.深圳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B.丘陵C.平原8.下列使地形地貌发生剧烈变化的是()。
A.火山喷发B.风的侵蚀C.流水侵蚀9.下面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出来的是地底下的岩浆B.火山喷发过一次后就再也不会喷发了C.火山喷发给地球表面带来的改变是缓慢的10.下图是海边的景色,海边的石头能变成这样这是因为石头受水、风、重力、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而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叫( )。
A.地震B.侵蚀C.沉积11.小明早上起床后,看了老式摆钟,显示是7:53,又看了看妈妈的手机显示是8:00,摆钟时间慢了,这表明摆钟的钟摆摆得慢了,小明想把摆钟的钟摆调准,小明应该把摆钟的摆锤( )。
A.往上调B.往下调C.不调整12.小明这样做的根据是( )。
A.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B.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快C.摆锤越重,摆摆动得越快13.人类不同时期发明了不同的计时工具,下面的( )是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考试题(卷)及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考试题(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f311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6d.png)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考试题(卷)(试题总分100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2.绿豆种子发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和()。
3.清晨和傍晚,我们观察院子里的同一棵小树,能发现阳光下小树影子的()和()发生了变化。
4.池塘里的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像水草这样能自己生产食物的生物叫(),鲤鱼、螃蟹等直接或问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5.夜晚,汽车的车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千米。
6.每年的钱塘观潮节都是人山人海,我们可以看到江边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要光滑,这是由水对岩石的()作用引起的。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和()两种方式,同量的物体,()时,受到的摩擦力小。
8.力的单位是(),简称(),用字母()表示。
二、判断。
(20分)1.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4.做对比试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5.植物的根和动物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7.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无关。
()8.太阳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9.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10.人走在冰面上会滑倒,是因为鞋子和冰之问没有摩擦力。
( )三、选择。
(20分)1.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漫润的深土和干燥的泥士,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A、温度对蚯蚓的影响B、湿度对蚯蚓的影响C、光照对蚯蚓的影响2.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
写字,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B、折射原理C、反射原理3.生态瓶中,( )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试卷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55975a1c77da26925c5b0b9.png)
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学质量调研(五年级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一致。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试题卷实践探究题(共九大题50小题,每小题2分。
选择题只有一个合理答案)一、下面是小明和小芳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活动中的对话。
1.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的探究活动正处在(▲)阶段。
A.发现问题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2.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选择的探究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A.阳光B.水分C.适宜的温度3.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分组实验4.在这个实验中,需要让一组种子保持干燥,最合适...的做法是(▲)。
A.每天将种子晒一小时B.将种子用塑料袋密封C.这组种子不浇水5.通过实际观察,这个实验的结论是“种子发芽(▲)”。
A.不需要阳光B.需要水分C.需要适宜的温度二、西瓜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小明采用《蚯蚓的选择》一课中学到的实验方法,对“西瓜虫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探究,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6.这个实验的研究问题是,西瓜虫的生存是否需要(▲)。
A.水分B.土壤C.光7.为了提高实验准确性,在实验开始时,小明应该把西瓜虫全部放在(▲)。
A.明亮的一端B.盒子的中间C.黑暗的一端8.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西瓜虫喜欢(▲)的生活环境。
A.明亮B.湿润C.黑暗9.实验中,需要制作一个具有一端明亮一端黑暗的盒子,最.合适..的做法是(▲)。
A.找一个不透光的有盖纸盒,在纸盒里的一端放一个发光的手电筒B.找一个不透光的有盖纸盒,里面涂黑,在纸盒的一侧剪一个透光的小孔C.找一个不透光的有盖纸盒,纸盒的一侧全部涂成黑色,另一侧全部涂成白色10.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0653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4.png)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州市五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一、科普小知识1.(2分)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 千米。
2.(1分)在“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的实验中,三张卡纸打洞的位置是 。
3.(4分)地球内部可以分成 、 、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
4.(1分)科学家测量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利用 原理来解决的。
5.(1分)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运的现象叫做 。
6.(3分)我国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 、 、 、盆地。
二、科学辨真假(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7.(2分)七色光能混合成白色光。
8.(2分)火山喷发只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没有任何好处。
9.(2分)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
都是天然生成的,跟人类的活动没有关系。
10.(2分)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11.(2分)刺眼的阳光、强烈的电焊光,我们都不能用肉眼直接去看。
三、科学大抉择12.(2分)很多衣服上会设计反光的条纹,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主要是好看B.很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C.用于保暖13.(2分)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地方一般是在( )A.山地B.平原C.峡谷14.(2分)下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是( )A.修很多路B.建许多房子C.多植树造林15.(2分)从长方形玻璃鱼缸的侧面观察鱼缸中的一条鱼,下列不会出现的是( )A.鱼缸中的鱼会变大B.鱼缸中的鱼会变成三条C.鱼缸中的鱼会变成两条16.(2分)沙漠、戈壁、雅丹地貌是因为( )A.水的侵蚀B.风的侵蚀C.地壳运动17.(2分)地震是一种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地震发生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如果你在一楼的房间里,就应该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去B.如果来不及跑出去应该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物体下面C.当发生地震我们应该赶快喊家长或老师,大声呼救四、科学连连看18.(10分)请将各类岩石和所属的类型连起来。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教科版) (组卷四)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教科版) (组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a0fe24db2f60ddccdb38a0a2.png)
学校 班级 姓名 ………………………………装……………………………订…………………………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一、填空题。
(20分)1.发生日食时,( )处于( )的影子中。
2.利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成七色光的科学家是( )。
3.光源是指那些( )的物体,( )是最大的天然光源。
4.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5、古代的水钟可分为两类,计时容器内水面逐渐下降的是( )型水钟;计时容器内水面逐渐上升的是( )型水钟。
6.我们制作的滴漏,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逐渐变小,滴水的速度会越来越( )。
7.我们的运动系统由骨、( )和( )组成。
8.(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
9.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 )、( )、( )、( )等活动。
10.( )和( )合称为神经中枢。
其中( )是高级神经中枢。
( )是低级神经中枢。
二、判断题。
(20分)1.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要深。
( )2.雨后出现彩虹是因为光的折射。
( ) 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 4.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 ) 5.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丘陵。
( ) 6.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 )7.提高计时工具的精确度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 )8.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
( )9.不同的人在同一游戏中,做出反应的快慢不同。
( ) 10.我们的健康计划只要制定好就可以了,实不实施无所谓。
( )三、选择题。
(30分)1.根据光的折射原理,水下的人看岸上的建筑物应该( )。
A 、比实际更高B 、比实际更低C 、和实际一样高 2.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写字,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原理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3.大河大江的下游和入海口处,往往形成( )。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计算时间》教学质量验收测试卷(2019教科版)(组卷四)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计算时间》教学质量验收测试卷(2019教科版)(组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75382bb233687e21ae45a968.png)
学校 班级 姓名 ………………………………装……………………………订…………………………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计算时间》质量检测试卷(一)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 )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3.自制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 )。
4..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持( )在一定的时间内以( )往下流,从而能用来计时。
我们可以控制( ),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5.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 )变化的规律。
6.( )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在相同时间内( )不同。
7.同一个水钟,保证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是( )的。
二、判断题(20分)1.时间流逝的速度有快有慢。
( )2.日晷和圭表在阴天的时候都无法使用。
( )3.摆锤的质量越大,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越少。
( )4.我们可以让时间暂时停止流逝。
( )5.如果我们制作的水钟水位不固定,那么会导致水钟的时间刻度不均匀。
( )6.古代的水钟和现在的计时工具相比一点都不精确。
( )7.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
( )8.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时的方向会发生偏转。
( )9.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时越来越精确,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
( )10.用木条做摆锤,改变木条长度摆的快慢不变。
( ) 三、选择题(30分)1.在做水钟的滴漏实验中,下列因素中与滴漏的滴水速度无关的是( )。
A 、滴漏中的水位B 、滴水孔的大小C 、容器的颜色2.人们之所以能用水、太阳、摆等计时,是因为它们( )。
A 、运动有规律B 、取材比较方便C 、持续时间比较久3.听听家有个摆钟,摆钟的摆10秒钟能摆动10次,那么这个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为( )。
A 、30次B 、60次C 、不确定 4.下列钟表受天气影响最大的是( )。
A 、日晷B 、水钟C 、石英钟表5.我们能用水、太阳、摆等计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冀人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冀人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70385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7.png)
10.搅动稀饭目的是加快( )。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11.做一个七色板, 其中央打两个小孔,穿入棉线圈,拉动棉线使七色板旋转起来,可以看到七色板变成( )。
A.黑色B.白色C.红色
12.新建楼房的外侧贴有一层泡沫板,是为了( )。
A.保温B.减轻重量C.降低成本
七、走进生活综合分析:(多选题,每空1分,计3分)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
地震发生时,主要的危险来自坠物和飞溅物,因此首先要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撒离到安全地带,地震时,如果在室内,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易于与旁边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或是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躲避,避免被窗户、镜子、墙上的悬挂物或家具砸伤,如果在室外,要选择远离汽车、电线、火树和楼房等危险物体的宽阔地带,蹲在地上,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避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体,保护好自己的头颅、眼睛,遮掩口鼻;不要使用明火,避免因空气中有易燃气体而发生火灾。
B.抓住桌腿等牢固的体,保护好自己的头倾、眼睛,遮掩口鼻
C.不要使用明火,避免因空气中有易燃气体而发生火灾
19.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是因为热辐射。()
20.测视力时两只眼睛同时看,测得的视力更准确。()
21.保温物品的制作原理是减缓热传递的速度。()
22.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3.发烧之后,我们应该自行服用退烧药并卧床休息。()
24.可以在火焰附近喷洒杀虫剂。()
25.在设计制作防毒口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密封性。()
A.获得全面知识B.勤于用脑C.防止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2012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考试卷
![2012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0d96215a76e58fafab00328.png)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科学抽测题(时间:40分钟)等级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共30分) 1、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的条件是( ) A .阳光 B .适宜的温度 C .水2、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微小生物等,这样的水族箱可以看作是( )A .食物链B .生态系统C .食物网 3、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 .相互利用的关系B .吃与被吃的关系C .相互竞争的关系 4、把两组相同的种子都放在同一冰箱里,让其中一组种子加少量水,另一组种子加较多水。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 .温度 B .光 C .水 5、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 A .月球 B .亮的电灯 C .太阳 6、把红色、白色、黑色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A .红色B .白色C .黑色 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下面哪种镜取得的?( )A .凸透镜B .凹面镜C .平面镜8、让两个太阳能热水器在相同的太阳光下,同时工作二十分钟后测水温,来比较它们哪个效能好,下列还需要保持相同的是( ) A .两个太阳能热水器中放入的水量。
B .两个太阳能热水器制作的材料。
C .两上太阳能热水器的大小。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9、由于受大气、水、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
这种现象叫()A.沉积 B.风化 C.侵蚀10、下列不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11、土壤是一种()A.混合物 B.纯净物 C.矿物12、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的是()A.大石块 B.黏土和细沙 C.植被13、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是()A.天平 B.量筒 C.弹簧测力计14、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它受到下面哪个力的作用?()A.重力 B.弹力C摩擦力15、下列现象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A.轴承里加滚珠 B.旱冰鞋底装小轮C.轮胎表面制有花纹二、判断题(在正确说法后的括号内画“√”,错的画“×”。
2022022学年教科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末复习题2套含答案
![2022022学年教科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末复习题2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d76ae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4.png)
2021-2022学年度教科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末复习题2套(含答案)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2)一、填空题1.我国幅员辽阔,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比如低而宽广的____ 和四周高中间低的____ 。
2.当宇航员登上月球时,科学家利用光的_____ 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
3.__________ 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4.水钟的准确度与水钟的大小_____ 。
5.全身的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_____________ 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
6.有的运动是________ 都可以进行的,如散步、游泳、慢跑、骑车等。
7.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 。
8.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___________ ,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二、选择题9.()作为人体组成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
A.关节B.肌肉C骨骼10.光由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体时会发生____ 。
11.将铅笔()放入水中,会看到铅笔好像“弯折”了。
A.竖直B.倾斜C.竖直或倾斜12.光在空气中是以()形式传播的。
A.直线B,曲线C.折线13.把教室的墙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A.美观B.有利于光的反射C.保温14.一个400mL的滴漏,滴前100mL 用了3分钟,滴后300mL将会用时()。
A. 9分钟B,大于9分钟C.小于9分钟15.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壳、地幔、地核C.地幔、地壳、地核16.下列对于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人对于时间的计量是没有要求的B.我们在所有的活动中,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都是一模一样的C.在航天航空领域的研究中,如火箭发射,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更高三、判断题17.如果没有光源,我们的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18.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
()19.岩层大规模的断裂和错位容易发生火山喷发。
2011-2012学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1
![2011-2012学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3fb694a3bb68a98271fefaf1.png)
2011-2012学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同学们,经过我们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很多知识与本领。
今天的试卷并不难,只要你充满信心,认真对待每一题,就一定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祝你成功!一、填空题:1、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________。
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_。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要发生变化。
3、橡皮筋的弹力越__________,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_千米。
5、人们发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__________;__________色物体吸热快。
7、地球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_内。
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9、利用橡皮筋的___力可以使小车前进,利用气球的___力也可以使小车前进。
10、由于受水、_____或_____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
11、土壤的成分中,______和______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______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1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3、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e87895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1.png)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28.地球主要由岩浆岩、花岗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答案】×
【解析】
【详解】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四、科学与生活。(共6分)
29.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那么我们怎样防治光污染?(至少三条)
8.把热水倒入杯子中,过一会儿整个杯子都变热,这种现象是( )。
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热传导。把热水倒入杯子中,过一会儿整个杯子都变热,这种现象是热传导。
9.在烧开水时,热在水中是通过哪种相对流动的方式传递的( )。
A.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吸热能力强
B.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吸热能力弱
C.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吸热能力一样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的颜色影响吸热,通常物体颜色越深,反光能力越弱,吸收热的本领强。冬天气温低,我们大多穿深色的衣服,比浅色衣服吸热能力强,穿着更暖和、舒适。
11.从地下能开采出煤、石油,说明地球内部有(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就会在物体后方形成影子。
14.雨后天晴,空中悬浮着很多(),它们会像()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答案】A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学质量调研(五年级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一致。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试题卷实践探究题(共九大题50小题,每小题2分。
选择题只有一个合理答案)一、下面是小明和小芳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活动中的对话。
1.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的探究活动正处在(▲)阶段。
A.发现问题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2.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选择的探究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A.阳光B.水分C.适宜的温度3.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分组实验4.在这个实验中,需要让一组种子保持干燥,最合适...的做法是(▲)。
A.每天将种子晒一小时B.将种子用塑料袋密封C.这组种子不浇水5.通过实际观察,这个实验的结论是“种子发芽(▲)”。
A.不需要阳光B.需要水分C.需要适宜的温度二、西瓜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小明采用《蚯蚓的选择》一课中学到的实验方法,对“西瓜虫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探究,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6.这个实验的研究问题是,西瓜虫的生存是否需要(▲)。
A.水分B.土壤C.光7.为了提高实验准确性,在实验开始时,小明应该把西瓜虫全部放在(▲)。
A.明亮的一端B.盒子的中间C.黑暗的一端8.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西瓜虫喜欢(▲)的生活环境。
A.明亮B.湿润C.黑暗9.实验中,需要制作一个具有一端明亮一端黑暗的盒子,最.合适..的做法是(▲)。
A.找一个不透光的有盖纸盒,在纸盒里的一端放一个发光的手电筒B.找一个不透光的有盖纸盒,里面涂黑,在纸盒的一侧剪一个透光的小孔C.找一个不透光的有盖纸盒,纸盒的一侧全部涂成黑色,另一侧全部涂成白色10.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A.动物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B.动物会选择光线变化的生活环境C.动物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三、右图所示的环境中,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11.图中,各种生物构成了(▲)群落。
A.池塘 B.海洋 C.鱼缸12.图中,荷花属于食物链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C.供养者13.下列三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A.田螺→小鱼→野鸭B.水草→小虾→小鱼C.水草→小鱼→野鸭14.小明模拟图中的环境制作生态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事先查阅资料来了解生物的生活需要B.动物和植物要同时放入生态瓶C.每天给生态瓶中的小动物喂食物15.在不改变生态瓶里的动植物数量的情况下,把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生态瓶里的小鱼在一分钟内浮到水面的次数(▲)。
A.与水多时基本相同B.比水多时明显减少C.比水多时明显增多四、某个星期天,天气晴朗。
小明用一根20厘米长的筷子、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做了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下图是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的筷子影长变化折线图。
16.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镜子 C.火堆17.图中的筷子影长变化规律是(▲)。
A.随时间推移,筷子影子逐渐变长B.随时间推移,筷子影子逐渐变短C.随时间推移,筷子影子先变长再变短18.如果小明从早晨到傍晚每半小时观测一次,那么(▲)时候的筷子影子最短。
A.早晨B.中午C.傍晚19.从图中可知,小明是在(▲)时候开始做这个实验的。
A.上午B.中午C.下午20.当这个实验进行2个小时以后..,影子将会(▲)。
A.完全消失B.逐渐变短C.逐渐变长21.为了提高实验观测的准确性,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橡皮泥把筷子垂直固定在木板上B.把日影观测仪放在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C.不断调整木板的角度,使影子始终落在白纸内五、在“光的强弱与温度”的探究中,小明和同伴一起用小镜子把阳光投射到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数据记录如下表。
22.实验中,小明不断增加小镜子的数量,主要目的是为了(▲)。
A.改变温度计上的阳光照射角度Array B.延长温度计上的阳光照射时间C.增大温度计上的阳光照射强度23.实验中,阳光之所以能被投射到温度计上,是因为镜子能够(▲)。
A.产生阳光B.反射阳光C.吸收阳光24.实验中,随着投射光线的小镜子数量越来越多,温度计上的光斑(▲)。
A.越来越亮B.越来越红C.越来越大25.通过这个实验能得到的科学结论是,“阳光下,物体的温度与(▲)有关”。
A.阳光照射的角度B.阳光照射的时间C.阳光照射的强弱26.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装入(▲)的纸袋中,做相同的实验,温度变化会更明显。
A.深灰色B.浅灰色C.浅白色27.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同伴的脸上,不会伤害同伴的视力B.长时间盯着温度计上的光斑看,会伤害我们的视力C.戴上实验室里的普通护目镜,就可以长时间注视温度计上的光斑了六、在“岩石改变模样”的探究中,小明画出了如下的“岩石变化过程”流程图。
28.图中所示的现象,称为(▲)。
A.岩石的风化B.岩石的分化C.岩石的细化29.要模拟自然界中气温变化对岩石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最合适...。
A.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B.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C.将岩石放在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煮沸30.关于“自然界中气温变化对岩石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温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很猛烈,能在瞬间使岩石发生巨大的改变B.气温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很缓慢,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到岩石的变化C.白天黑夜的昼夜气温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四季气温变化都对岩石造成影响31.小明在玻璃瓶中倒入大半瓶黄豆,加满水,用盖子盖紧,放在温暖的地方。
几天后,发现玻璃瓶被发芽的黄豆挤破了。
这个实验可以模拟(▲)。
A.水量变化对岩石的作用B.气温变化对岩石的作用C.植物生长对岩石的作用32.把土壤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可以发现有(▲)冒出水面。
A.沙子B.空气C.黏土33.关于“土壤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土壤都是黑色的B.构成土壤的颗粒大小都是一样的C.土壤中含有沙、黏土、腐殖质等多种物质七、在“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探究中,小明按下面的实验示意图搭建了模型。
图中的虚线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方向。
34.在模型中,“河道”内的①、②、③三个位置的高度是不同的,其中( ▲ )最低。
A .①位置B .②位置C .③位置35.实验时,“河道”内的泥沙最容易在( ▲ )沉降下来。
A .①位置B .②位置C .③位置36.在自然界的河流上游,河床里通常会有很多( ▲ )。
A .棱角分明的大石B .比较光滑的卵石C .十分细小的泥沙 37.小明在模型上空洒水,可以看到一部分土壤被雨水带走,这种现象称为( ▲ )。
A .搬运B .侵蚀C .沉积38.小明把模型中的土坡换成草坡,在模型上空洒水,看到的现象是( ▲ )。
A .从草坡处流出的水比原来从土坡处流出的水更清澈B .从草坡处流出的水比原来从土坡处流出的水更浑浊C .从草坡处流出的水和原来从土坡处流出的水一样浑浊八、在“橡皮筋动力小车”的探究中,小明记录了如下的数据。
39.实验中,小车的动力来自于橡皮筋的( ▲ )。
A .重力B .弹力C .反冲力40.为了提高实验准确性,小明每次实验都做了三遍,这种探究方法称为( ▲ )。
A .模拟实验B .重复实验C .相似实验4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A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速度越快 B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C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时间越短 42.实验中,当橡皮筋缠绕圈数为( ▲ )时,橡皮筋的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最长。
A .10圈B .15圈C .20圈43.小明在第一次的第三遍实验中,出现了数据“0米”,最可能...的原因是(▲)。
A.小明没有在小车里安装橡皮筋B.小车行驶到一半时,又倒退回来C.橡皮筋在缠绕过程中断了,小明却没有发现44.小明无法确定第一次实验中的平均距离。
你认为最合理...的取值方法是(▲)。
A.取“3.2、3.4、0”三个数据的平均数,为2.2米B.取“3.2、3.4”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3.3米C.把“0”暗地里改成“3.6”,再计算三个数据的平均数,为3.4米九、如右图,小明将装有4个钩码的长方形纸盒放在粗糙的砂纸表面,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向前拉动纸盒时的拉力(如右下图所示)。
45.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
A.1牛顿B.1克力C.100牛顿46.关于“拉力的测量和读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量前,先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不是指在“0”刻度线上B.所测量的拉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C.等纸盒停止运动后,再读取测力计上的拉力数据47.实验中,纸盒在砂纸表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称为(▲)。
A.滑动摩擦力B.滚动摩擦力C.移动摩擦力48.实验中,如果将纸盒中的钩码数量增加到6个,那么测力计所测得的拉力(▲)。
A.会变大B.会变小C.保持不变49.实验中,如果把粗糙的砂纸换成光滑的木板,那么测力计所测得的拉力(▲)。
A.会变大B.会变小C.保持不变50.生活中有许多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做法,下列哪种做法能增加摩擦力?(▲)。
A.把窄车轮改成宽车轮B.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珠轴承C.在齿轮之间加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