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第1课时)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3342b4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c.png)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程背景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低碳环境和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倡导低碳生活,本次活动将围绕“12低碳生活每一天”的主题展开,通过实践活动、课堂探究和综合实践活动,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学习了解低碳生活和环保知识,从而提高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和环保知识;2.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3.了解电能的概念和相关知识;4.熟知低碳生活通过各种日常实践活动实现的方式。
【能力目标】1.通过环保实践活动和课堂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探究能力;2.通过实验、课堂探究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和课堂探究,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和低碳意识;2.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自觉健康生活习惯。
1.什么是低碳生活?2.低碳生活的操作方法3.低碳生活的实践活动:绿化校园4.电能的概念和使用方法5.低碳生活实践活动:节能减排教学活动课堂探究活动1:低碳生活是什么?1.老师领学生探究低碳生活的概念。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名学生。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读低碳生活的资料和相关视频,分组探究低碳生活的定义、历史、发展情况和实践案例,同时让学生讨论低碳生活和环保教育的意义,学习和探究低碳生活的操作方法。
4.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好的探究结果可以和其他小组分享。
活动2:低碳生活的操作方法1.老师让学生集中在操作方法上。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名学生。
3.让学生结合当前的生活方式,分组探究低碳生活的操作方法,包括:节水、节能、低碳出行、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等方面,并对所探究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归纳。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2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2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8c35a9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8.png)
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2课时(教案)一、课程简介该教案为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2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活动旨在通过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习惯。
本教案主要通过游戏、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如何实现低碳生活,如何测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二、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及低碳生活对环境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主动倡导低碳生活;3.学生能掌握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4.学生能测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低碳生活的概念;2.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3.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重点1.低碳生活概念的讲解;2.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方法;3.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2.如何促进学生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习惯。
六、教学方法1.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低碳生活概念;2.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方法;3.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具体安排第1课时1.游戏:通过小组游戏,让学生理解低碳生活概念;2.实践活动:每个小组将列出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并展示给全班。
第2课时1.讲解:二氧化碳的概念,及其与环境的影响;2.实践活动:通过计算每天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排放量及其影响。
八、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互动表现和团队合作情况;2.学生提交的作业,包括低碳行为表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结果。
九、教学资源1.游戏道具;2.计算器;3.黑板、白板、笔和讲义。
十、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环保与低碳生活,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践行低碳生活每一天的理念,为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b90ff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a.png)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认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好处。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3.帮助学生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低碳的含义:介绍“低碳”是什么意思,以及低碳生活的好处。
2.关爱地球:引导学生关注天空、水、土地等自然环境,告诉学生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3.城市交通:介绍城市交通的不同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引导学生选择低碳出行的方式。
4.垃圾分类: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一幅环保海报或动画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环保信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Step 2:学习低碳生活1.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低碳生活。
2.让学生分组讨论低碳生活的好处,并邀请学生汇报。
3.教师巩固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低碳生活的好处。
Step 3:关爱地球1.教师播放一段有观感的视频,介绍相关环保信息(例如:雾霾、垃圾、自然资源浪费等)。
2.让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相关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Step 4:学习城市交通1.教师介绍不同的城市交通方式,例如:公共汽车、地铁、自行车、步行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并邀请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低碳出行的方式,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通方式。
Step 5:学习垃圾分类1.教师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2.让学生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并邀请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垃圾分类。
Step 6:总结复习1.教师为学生简单介绍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让学生小组内自评和互评,并报告总结。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a7204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f.png)
统编教材四上《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马国振 2021.12【教材分析】《低碳生活每一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学习有创意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方式。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经历了前两课的学习之后,更加侧重于由知到行的递进发展,着重于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学习目标】1.关注地球升温的问题,了解气候变暖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反思自己的生活,树立低碳生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1.了解气候变暖的严重危害,明晰地球升温的根本原因。
2.具体探究碳排放与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导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学会并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塑料杯、冰块、吹风机,湿润泥土、板贴制作等。
【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几天降温了,早上上学的时候冷不冷?大家一定要及时增加衣物,不要着凉,预防感冒,如果感冒了会怎么样?你来说?(预设)体温升高、流鼻涕、呕吐是呀,体温升高就是咱们说的发烧了,还会头疼、浑身疼痛,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发烧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那你们听说过地球发烧吗?地球发烧会有什么症状呢?为什么会发烧呢?地球发烧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下面的知识打下基础)二、探究交流活动一:全球变暖,感知症状1.2013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个报告,提出了一个很严肃、很沉重的话题,请大家快速把课本翻到88页,默读知识窗,找出有用信息,完成的同学请用标准的坐姿告诉老师。
读了知识窗,你了解到了什么?2.同学们从中了解了这么多信息,咱们再来看一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变化?不光我们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近十年都创下了历史性高温纪录。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2417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2.png)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教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一、课程背景对于低碳生活的呼吁,近年来越来越多。
碳排放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破坏环境,影响地球生态平衡。
为了更好地呵护地球,珍爱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低碳生活开始。
本课时旨在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碳排放。
二、教学目标1.知道低碳生活的概念,并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会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低碳生活方式。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资源,具有爱护地球的行动力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1.低碳生活的概念。
2.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生活方式。
四、教学难点如何将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使学生真正开展低碳生活方式。
五、教学过程设计Step1: 了解低碳生活 1.教师将“低碳”这个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低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
2.教师向学生展示近年来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图,让学生了解碳排放量的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Step2: 学习低碳生活的知识 1.教师通过课文,在班内搜集低碳生活的常见方式,如节约用纸,多走路少开车等,并向学生讲解这些方式的优点和实施方法。
2.教师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低碳生活的视频,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深入地感受低碳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Step3: 实践低碳生活方式 1.教师以班集体为单位,为学生安排一些低碳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绿化活动,节约用水用电等。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能够把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方式1.导入式教学2.合作式学习3.视听教学七、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参与低碳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实践活动后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八、教学反思低碳生活既是环境保护,也是节能降耗的需要,是一个需要长期推进的过程。
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低碳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把低碳生活理念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c253a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8.png)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低碳生活的知识和技巧。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生的低碳生活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并实践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生活中不低碳的行为,引导学生反思并批判自身的不良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低碳生活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将深刻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明确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
2. 实践能力:学生将能够将低碳生活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例如使用节能灯具、进行垃圾分类等。
2. 教学难点:
(1)低碳生活的具体实践:学生可能对低碳生活的概念理解较为抽象,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低碳生活技巧的掌握:学生可能对一些低碳生活技巧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例如如何正确使用节能灯具、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
(3)学生自身习惯的改变: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如浪费水电、过度消费等,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改变这些习惯。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ca5a20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e.png)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关注地球升温的问题,认识气候变暖的危害,体会“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2.通过探究反思和分析地球“发烧”的原因,引导学生意识到全球变暖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感受到全球变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3.初步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过绿色生活。
教学重难点:1.了解气候变暖的严重危害,明晰地球升温的根本原因在与人类活动排出的大量温室气体。
2.具体探究碳排放与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关注全球升温带来的严重影响,从而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音频。
听音频、说一说,引出课题并板书。
(地球“发烧了”)活动一:医生坐诊,了解病情。
1.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地球妈妈发烧了,你感受到了吗?2.出示图片补充。
3.数据补充。
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正在变暖,地球“发烧了”。
活动二:望闻问切,探寻病因。
1.宇宙小医生们,地球妈妈真的“发烧”了,是什么引发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温室气体或人类。
)2.出示温室气体的自述。
明确人类是罪魁祸首。
(板书人类活动)3.我们的哪些活动制造了过量的温室气体?(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焚烧秸秆、滥砍滥伐等。
)4.补充资料:燃烧一吨石油约等于排放三吨的二氧化碳。
活动三:症状恶化,刻不容缓。
1.如果我们不及时治疗地球妈妈的病,她会怎么样?2.小组内讨论。
(发放学习单)3.全班交流。
(预设:自然灾害、植物、动物)随机播放视频,学生谈感受。
4.出示IPCC报告。
5.请为地球妈妈开个药方吧。
6.学生发言,引出“低碳生活每一天”并板书。
7.出示习近平总书记谈全球变暖视频。
8.出示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
活动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1.学生自评,联动板书畅谈收获。
2.课后作业:你和你的家人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在课本P94!。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45ee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e.png)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说课稿)教学目标1.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
2.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推行低碳生活的意识与行动。
教学重点1.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推行低碳生活的意识与行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低碳生活的问题,并从中寻找解决方案。
2.如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确低碳生活的概念与意义。
教学内容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提问)1.什么是低碳生活?2.为什么我们要推广低碳生活?3.低碳生活对环境和社会有哪些好处?讲解与案例学习什么是低碳生活?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低碳生活的基本要素,例如: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健康生活等。
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与实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与实践,并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例如:步行、骑车、分类垃圾等。
案例分析教师选择几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低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和意义,并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更多的低碳生活实践方法。
达标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低碳生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学生能够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3.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学习,了解低碳生活的实际应用与意义。
4.学生能够表达出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意识到推广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和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1.《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2.陶夏华.低碳生活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特征[J].义乌教育,2016(03):42-43.总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要素和实践方法,从而形成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行动。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将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自身健康,推动低碳生活在家庭和社区的普及,并对建设绿色低碳的美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354e3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7.png)
《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查阅资料,感受地球变暖并了解地球变暖给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2.通过收集生活中人类大量制造温室气体的行为,了解“温室效应”及其形成原因。
3.知道温室效应与我们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萌发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地球“发烧”的各种变化及带来的影响与伤害。
教学难点:了解“温室效应”及其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课程导入(3分钟)(一)展示学习目标(二)新闻早知道1.展示新闻资料:①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2022年7月26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②③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新闻说明了什么?3.补充知识:在我国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
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气象台就要发布高温预警啦!持续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地球“发烧”的明显症状。
(二)地球变暖的危害(10分钟)医疗小队探究-诊断结果教师:“医疗小队”再出发,观看视频,仔细分析和研究。
1.播放视频:《地球变暖带来的危害》2.展示问题:地球“发烧”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3.展示预设:粮食减产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恶劣天气国家冲突(三)地球变暖的原因(13分钟)1.医疗小探队-诊断原因(1)提出问题:地球“发烧”与什么有关呢?(2)展示预设:温室气体。
2.科普小课堂——温室气体(1)展示图文材料:(2)总结:地球变暖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温室气体”导致的。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
3.各抒己见(1)展示问题:在生活中,你见过哪里在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呢?(2)展示预设:①工业生产制造温室气体②火车等燃油交通工具制造温室气体③人类过度砍伐树木,促使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
4.视频感悟:播放视频《大气变暖》课堂小结(2分钟)拓展活动2016年,“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一切照旧”,那么到21世纪末,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4℃。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 教案(1)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384af3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6.png)
12、低碳生活每一天课时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体会减少碳排放、绿色生活的原因。
2.逐步改变生活习惯,减少碳排放。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危机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认识、理解生活中的碳排放。
教学难点:积极行动起来,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减少碳排放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师: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通常把“温室气体”的排放称为“碳排放”。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二、生活中的“碳排放”。
1.算一算.①家居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②统计学生家庭的用电量和我们学校的每月用电量.每月③教师用计算器计算碳排放量.教师引导:这只是我们一个小范围的统计。
若是计算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那这个数据会令人惊讶,简直不可想象。
2、生活中处处有碳排放。
阅读教材第93页的“生产一件衣服的“碳排放’”。
3.教师引导:同学们每天的生活都会有大量的碳排放:一张纸、一枝粉笔、一个橡皮,一枝笔…无一不与碳排放有关联。
4.谈一谈:你知道的有关碳排放的资料.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5教师小结: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碳排放。
过量的碳排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们开始倡导“低碳生活”。
三、小组交流:说说我们的“低碳经”1.为了减少碳排放,我们已经在行动。
学生围绕家庭生活和学习活动,在小组中交流低碳生活经验。
①厕所冲水,大小便分别开大小开关,②.洗手时不把水笼头开关全开。
③饮水时尽量不接满杯,不够时再接.④看电视时,用中等亮度,既省电又能延长电视机寿命⑤.写错作业时,不扯掉整张纸,在旁边改正。
2、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都藏着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们一起来制订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①学生完成教材第94页“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②学生汇报自己的“新规范”③教师小结:大家的家庭低碳生活妙招可真多。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d5c5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7.png)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课程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和低碳生活。
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公,孩子们也需要了解并实践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入“低碳生活每一天”的教育内容,旨在引导孩子们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低碳生活的含义和理念。
2.了解低碳生活的实践方式。
3.掌握低碳生活中的具体事项。
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孩子们进行低碳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孩子们守护地球的责任感。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们关注自身和家庭的低碳生活。
2.培养孩子们珍视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内容低碳生活的含义和理念1.通过简单的课堂讨论,让孩子们自己表达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2.介绍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呈现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影响。
低碳生活的实践方式1.提醒孩子们不浪费食物,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包括剩饭剩菜的处理、吃光盘子里的食物等。
2.鼓励孩子们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包括步行、骑车、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
3.告诉孩子们选择节能电器的重要性,减少用电量。
4.引导孩子们尝试环保购物,比如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等。
5.提醒孩子们节水消费,比如关水龙头、洗脸刷牙时节约用水等。
低碳生活中的具体事项1.给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通过示范和实践让他们掌握。
2.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如何正确处理草地、树林等自然环境。
3.教育孩子们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比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动物栖息地等。
教学方法1.听讲:教师讲解低碳生活的含义和理念。
2.互动:通过课堂讨论和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实践: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孩子们掌握低碳生活的具体事项。
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组织孩子们分组讨论低碳生活的实践方式,比较优劣。
2.游戏:让孩子们玩环保游戏,评估他们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41f8f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6.png)
2. 能力层面:学生在语言表达、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 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本节课应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5.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教育,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3. 改进措施
(1)针对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预习效果。
(2)为了提高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老师可以设计更多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针对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的问题,老师可以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作业,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了解他们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应用程度,如作业的正确性、作业的完成速度等。
5. 教师评价与反馈: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对学生在低碳生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讲授法:在课堂的开始和结束部分,老师运用讲授法,简洁明了地导入新课,总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8debe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1.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与意义•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与意义•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40分钟)教学内容•导入:由环保公益广告进入主题•学习《低碳生活每一天》课文,了解低碳生活的内容和含义•完成相关阅读理解题目•讨论低碳生活的好处,引导学生感受低碳生活的意义教学方法阅读理解、讨论第二课时(40分钟)教学内容•了解避免能源浪费的实际操作方法:关闭水龙头、停止冲洗、节约用水和用电•讨论学生在家中可采取的一些能源节约措施•学习并掌握低碳生活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绿色家庭、废物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自行车等•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教学方法讲解、问答、讨论、实际操作第三课时(40分钟)教学内容•学生自行带来家庭垃圾,分类处理家庭垃圾•讨论和交流家庭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和方法•学习和了解环保行动计划教学方法实际操作、讨论第四课时(40分钟)教学内容•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对低碳生活的印象和记忆•展示学生制作的作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和体会教学方法手工、绘画教学评估通过课上问题的讨论、小组讨论、练习题的完成和展示作品等方式进行学生能力的考核和评估。
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阅读理解题和练习题目2.记录一天的低碳生活,分享给同学和家长。
参考资料1.《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低碳生活公益广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6a806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4.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低碳生活每一天》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的内容,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低碳生活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法可能还不够清晰。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的能力,养成环保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实践操作法:通过小组讨论、行动计划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低碳生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资源:准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如案例、图片、视频等。
2.教学设施: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施。
3.学习材料:准备学习材料,如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2.呈现(10分钟)介绍低碳生活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实践低碳生活。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一份低碳生活的行动计划。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计划,并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bbe68cf46527d3250ce054.png)
《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树立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了解温室效应的症状及危害,懂得“减碳”的意义所在。
3.理解温室气体原理,认识人类活动产生过量气体是导致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全球变暖的事实及其严重后果,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难点:如何改变不合理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导语:有人做过温室效应的模型,想感受一下两极冰川融化的后果。
他将一块冰放在水的中间,然后把小蚂蚁放在冰上面,随着冰川融化,小蚂蚁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最后冰全部融化的时候,那人解救了小蚂蚁。
出示任务:同学们换位思考下,如果小蚂蚁是我们,当冰川融化,地球变火炉的时候,谁来解救我们,我们将如何生存?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人类不树立环保意识,最终会走向灭绝!设计意图:播放视频中有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教师的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威胁。
【课堂活动】一、地球“发烧”了活动一:小小讨论会导语:我们生病的时候有很多症状,其中之一就是可能会发烧,如果高烧不断,还需要吃药和住院。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一天也会“生病”和“发烧”。
大家看一下课本,有一个关于地球发烧的例子: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同学们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受,夏天变得越来越热,冬天也不那么冷了,这是全球气温上升的表现。
人类发烧时会有一些并发症,比如全身无力,打喷嚏流鼻涕等等。
出示任务:地球“发烧”会有哪些表现呢,结合课本内容讨论下吧?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过渡: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们从六个方面加以概括:教师总结:可见,如果全球持续高温,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设计意图:用人类发烧和地球发烧做类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通过与课本知识结合,教师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对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形成初步的认知。
低碳生活的每一天教案(3篇)
![低碳生活的每一天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9947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c.png)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低碳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践行低碳生活。
教学重点:1. 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 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践行低碳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强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低碳生活对地球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3. 介绍低碳生活的具体方法:a. 节约用电:关闭不必要的电器,使用节能灯泡,合理调节空调温度等。
b. 节约用水:合理使用水资源,关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型器具等。
c. 节约用纸:减少打印、复印,使用双面打印,回收利用废纸等。
d. 减少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环保购物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你会如何践行低碳生活?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低碳生活实践。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为地球环境贡献力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低碳生活的意义:a. 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b.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c. 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知识竞赛,考察学生对低碳生活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事例。
《低碳生活每一天》学历案
![《低碳生活每一天》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8d04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8.png)
低碳生活每一天第1课时地球”发烧了”【课标要求】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一)核心素养内涵2“道德修养”中的第3条“社会公德”。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助于他们经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过程,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核心素养中责任意识第2条担当精神。
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三)学段目标第二学段“责任意识”中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节约资源。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第二学段(3-4年级)中“道德教育”主题中“内容要求”的第9条“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国情教育第4条初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学习目标】1.通过调查、询问,交流、讨论,搜集资料,了解全球气候在变暖。
2.通过调查、询问,交流、讨论,搜集资料,认识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灾难。
3.. 通过观察、询问,交流、讨论,探究地球“发烧”的原因和后果【目标分析】【评价任务】【学习过程】环节一、自主感悟活动一:地球“发烧了”(一)想一想1.你们有没有发现气候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请举例说说你的发现。
2.谈发现你发现了什么?(都发现地球升温了)。
(二)阅读知识窗,了解气候变化1.地球真的升温了吗?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88页的知识窗,看看你们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说说你的收获。
环节二:合作探索活动二:探索气候变暖的危害(一)地球“发烧”的危害1.出示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学习任务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和人类有什么影响?2.假如在不久的将来,夏天连续30天都是45℃高温,会有什么后果?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内讨论交流。
评价标准:(1)每个问题。
(+1颗星)(2).能清楚的流利的表达(+ 1颗星)2.小组交流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教材分析
《低碳生活每一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学习有创意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方式。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经历了前两课的学习之后,更加侧重于由知到行的递进发展,着重于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目标
1. 关注地球升温的问题,认识气候变暖的危害,体会“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2. 通过探究反思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碳排放”,具体认识地球变暖与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3. 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低碳生活的具体方式,愿意过绿色生活。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气候变暖的严重危害,明晰地球升温的根本原因。
2. 具体探究碳排放与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导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学会并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具体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板贴制作等。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趣谈高温
1. 观看《高温勿躁》片段。
2. 引导:同学们,光头强怎么了?
3. 追问:天气很热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设计意图:
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把孩子们带入高温高热环境下,唤起学生的感知。
二、全球变暖,感知症状
学习环节1:呈现数据,了解全球气候变暖
1.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出示2018年7月最高气温表)
2. 2018年的夏天——你看明白了什么?
3. 那仅仅是夏天温度在升高吗?你发现了什么?
4. 是的,再读读“知识窗”里的内容,你又知道了什么?
5. 小结:是啊,刚才一系列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全球变暖了,地球“发烧”了。
学习环节2:联系生活,感知全球变暖的症状
1. 导语: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全球变暖、地球“发烧”?
预设(1):停电次数增多
①为什么夏季晚上容易停电呢?
②夏季是用电高峰,你有什么发现?
③小结:全球变暖,用电量在持续上升,带来了巨大的供电压力,很多地方因此拉闸停电。
预设(2):自燃现象
①气温太高,让汽车都自己燃烧起来了,对我们的出行造成了影响。
②高温天除了汽车会燃烧,你还听说过哪些自燃事件?
预设(3):暖冬现象
①冬天越来越暖和了,谁还有这样的体验?
②正如同学们所感受到的,这就是“暖冬现象”。
预设(4):中暑的人越来越多
①高温对我们的身体还会有哪些影响呢?
②小结: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说明全球变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设计意图:
呈现数据,从一系列数据中了解全球变暖这一趋势。
联系学生的生活,挖掘学生资源,留心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感知全球变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三、全球变暖,带来灾害
1. 导语:全球变暖还导致了全球气候混乱异常,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自然灾害。
课前同学们也分组收集了资料。
现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待会儿每个小组请一个代表来分享。
2. 全班汇报(本环节先听学生交流,再由其他组补充,最后教师点拨提升)。
预设(1):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南北极动物生存受威胁
①资料补充: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南北极的动物生存受威胁。
北极熊贝贝有话对大家说。
②听了贝贝的遭遇,你有什么感受呢?
③是啊,没想到给动物朋友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预设(2):海平面上升——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岛国即将消失
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像卢瓦图这样美丽的岛国,马尔代夫这样令人神往的度假胜地,水上之城威尼斯都将消失、不复存在。
②假如南极的冰川全部融化了,会怎么样呢?
③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小结:海平面上升,动物和人类都将失去家园,失去一切!
预设(3):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加
预设(4):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
预设(5):全球变暖导致——病虫害增加
小结提升:细菌病毒的增加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一些害虫的繁殖还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
3. 同学们,全球变暖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最终给人类带来了——伤害。
4. 假如气温再上升 4 摄氏度,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面临这样的遭遇,看完视频(出示科幻片《后天》的视频剪辑),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 小结:视频中的画面是科幻片中的情境,不是现实。
但是如果全球持续变暖,那给人类和地球的带来的影响和伤害真是无法想象。
设计意图:
充分运用北极熊的自述、图片资源、录音资源、视频剪辑等资源,感受全球变暖带来的自然灾害,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四、探寻元凶,全球低碳
学习环节1:明确元凶
1. 那地球“发烧”、气候变暖,谁是罪魁祸首呢?
2. 刚才同学说的二氧化碳,我们也称它为温室气体(板书:温室气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吧。
3. 听完后,(出示教材第90 页文字内容)你对温室气体有什么新的认识?
4. 是啊!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大量制造了温室气体。
(板书:人类)
学习环节2:生活中大量制造温室气体
1. 导语:生活中,你见过哪里在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呢?请大家拿出课前收集来的图片,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每一个小组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张贴在黑板上。
2. 学生拿着图片交流在哪里见到大量制造温室气体。
预设(1):汽车尾气
①看,好几张都是关于汽车尾气的图片。
那一辆普通轿车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呢?
②小结:同学们,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大量制造二氧化碳,带来全球变暖,最终给我们人类带来伤害。
预设(2):工厂废气
小结:工厂生产我们所需物品的同时,也在制造温室气体,使得全球变暖。
预设(3):燃烧垃圾、燃烧秸秆
预设(4):空调外机等电器
①学生介绍
②你们想过吗?空调这些家电在投入使用的时候就会间接产生温室气体。
③小结:人类的很多活动都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预设(5):过度砍伐
①这张特殊的图片,是谁收集的?你是怎么想的?
②小结: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对温室气体的吸收。
我们来看看全球森林面积的现状。
③同学们,看了介绍,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3. 小结:“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已成为自20 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4. 看着板书,边画箭头,边总结:人类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这些影响和伤害最终都落到我们人类身上。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了解温室气体,明确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大量制造温室气体。
通过收集生活中大量制造温室气体的图片,进行小组交流、介绍,从而了解人类的很多行为都会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
五、引出“低碳生活”,揭题课题
1. 导语:如今我们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了。
2009 年,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气候变化问题成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开始倡导“低碳生活”。
2. 同学们,你们对低碳生活有了解吗?
3. 小结: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低碳生活每一天。
设计意图:
自然而然地引出“低碳生活”的话题,揭示课题,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