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江光荣著.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江光荣著.笔记.

《心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江光荣著.笔记.

读书笔记---《心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江光荣著曾银川整理/psych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现代社会生活与心理咨询1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历史1第三节咨询与治疗概述2第四节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道德准则 3 第二章咨询要素分析4第一节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 4第二节咨询和治疗的主要变项 4第三章咨询目标5第一节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 5第二节确定什么样的咨询目标7第三节怎样确定咨询目标8第四节价值问题8第四章会谈及会谈技巧9第一节会谈的一般问题9第二节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10第三节倾听与询问的技巧11第四节影响性技巧12第五章咨访关系与咨询特质13第一节咨访关系概述13第二节共感14第三节其它咨询特质14第四节几个问题的讨论16第六章一般咨询过程16第一节对咨询过程的认识16第二节咨询的基本阶段16第三节几个技术性问题18第七章变态行为19第一节变态行为概述19第二节变态行为的症状表现19第三节神经症21第四节人格和性心理障碍23第八章心理分析疗法24第一节概观24第二节基本理论24第三节心理分析的治疗26第四节心理分析疗法评价27第九章行为疗法27第一节概观27第二节基本理论28第三节行为治疗过程29第四节治疗技术29第五节行为治疗评价30第十章以人为中心疗法30第一节概观30第二节基本理论30第三节治疗过程和策略31第四节以人为中心疗法评价32第十一章理性—情绪疗法32第一节概观32第二节基本理论32第三节治疗过程和策略34第四节理性—情绪疗法评论34第十二章其它疗法34第一节现实疗法—美国格拉塞34第二节折衷的咨询和治疗35第三节森田疗法35第四节钟氏领悟疗法36第十三章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中国化36第一节文化差异与中国化的必要性36第二节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国化的任务和途径36第三节有关的中国化探索37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社会生活与心理咨询一、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特点二、适应和发展----现代人面临的挑战一)适应和发展的含义1、适应,通常是指有机体对环境条件的顺应。

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1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论

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1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论
心理咨询有以下重要特征:主要着重于正常人;对人的一生提供有效帮助;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研究个人在制定总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情景和环境因素,强调人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必要时改变环境。
(一)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国外学者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我国的发展
01
02
03
01
(一)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国外学者
帮助个体克服其个人成长中的障碍,无论这些障碍出现在什么地方,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开发其个人潜能。
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气氛或条件,使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身的问题,并且形成一种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和社会成员。
一种以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为沟通形式,对求助者予以启发、支持和再教育的心理治疗方式。其对象不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而是有教育、婚姻、职业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人。
咨询者就访谈对提出的心理障碍或要求加以矫正的行为问题,运用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借助一定的引导,与访谈者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揭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找出行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的可能条件和途径,共同协商出摆脱困境的对策,最后使来访者增强信心,克服障碍,维护心理健康。
(一)国内外学者对心理治疗的定义——国外学者
心理治疗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为社会所认可的治疗师通过一系列目的明确的接触或交往,对患有疾病遭受痛苦并寻求解脱的人所施加的一类社会性影响。
(一)国内外学者对心理治疗的定义——国内学者
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师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或问题,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的特征
(1)心理咨询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它是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咨 询对象提供帮助的活动。咨询人员是经过严格 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
(2)心理咨询强调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咨 询员和咨询对象之间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信 任和理解。
(3)心理咨询解决的是咨询对象心理方面存在 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 题,也不是治疗精神类病症。
第四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
一、心理咨询的内涵
心理咨询既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又是一个 过程。借助这种人际关系能够使咨询对象发生 改变,以便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更好地成 长;借助这一过程,帮助咨询对象增强适应能 力,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展。
心理咨询是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来帮助 来访者自助的过程。
即“强化菜单”
案例
为了使代币制干预后目标行为能继续保持,干预后期一方 面逐渐使用社会性强化物,另一方面提高了交换强化物所 需代币的点值,按前表中括号内的点值执行。

此干预共持续了9周。前3周以作业潦草行为为干预目
标,各得103、104、107点,至第3周问题行为已大有改观。
第4至7周,引入表中有“*”的项目,各得173、178、179、
的心理过程,将其“召回”到意识范围内,使来访 者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精神得到宣泄,以便使症 状消失。
精神分析疗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自由联想/梦的分析 2.疏导宣泄 3.认知与领悟 4.暗示疗法
1.自由联想
由施治者诱使病人讲出头脑中的一切事情,不 管这些想法与主题是否有关、多么零乱、不合 逻辑和羞于启口,都得引导其讲出来,从而便 从求治者所述词句、事件和想象中,推论其间 的联系,把压抑的动机召回到意识中来。

《心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江光荣著.读书笔记.

《心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江光荣著.读书笔记.

《⼼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江光荣著.读书笔记.第⼀章绪论第⼆节⼼理治疗与咨询的历史⼀、中国传统⽂化中⼼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1) 情志相胜2) 祝由治疗法3) 开导劝慰法。

4) 酷似现代脱敏疗法的记录⼆)养⽣论中的⼼理卫⽣思想1) 主张形神兼养,以神养形;2) 清新寡欲2、孙思邈:⼀为名利不去,⼆为喜怒不去,三为声⾊不去,四为滋味不绝,五为神虑精散。

⼆、西⽅⼼理治疗的发展历史⼀)希伯克拉底⾸位⽤理性态度对变态⾏为进⾏研究和治疗的医⽣。

⼆)埃斯克勒⽪阿底斯区分了急性⼼理疾病和慢性⼼理疾病,并将错觉、妄想和幻觉区分开。

五)法国的菲利普·⽪内尔(1745-1826)在改⾰精神病治疗的历史上是⼀位划时代的⼈物。

⼋)1930年成⽴了国际⼼理卫⽣委员会。

后1948年在此基础上由联合国教科⽂组织主持建⽴了世界⼼理健康联合会。

九)克雷丕林因此被看作现代精神医学的奠基⼈。

⼗⼀)催眠现象布雷德的研究被科学界接受⼗⼆)南锡学派。

巴黎学派。

⼗三)弗络伊德标志着现代⼼理治疗的真正开端。

三、⼼理咨询的发展过程⼀)帕森斯出版了⼀本书,名为《选择职业》,这是最早的职业指导书籍之⼀。

⼆)戴维斯是⾸先在学校开始辅导活动的⼈⼠之⼀。

三)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咨询发展史上所谓的“测量的⼗年”。

四)20世纪40-50年代,发⽣了咨询发展史上最深刻的转变,即指导运动向当代咨询的转变。

是卡尔·罗杰斯起了重要作⽤。

五)1951年,在⼏位⼼理学家向美国⼼理学会推荐将⼼理咨询列为⼀个独⽴分会,美国⼼理学会于同年年会上采纳了这⼀建议,接纳了“咨询⼼理学”为其第17分会。

六)60年代以后,⼼理咨询开始⾛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展。

第三节咨询与治疗概述⼀、什么是⼼理咨询⼀)⼼理咨询的定义:咨询是由需要帮助的来访者和受过给予这种帮助的专门训练、教育的咨询者共同参与的⼀种相互作⽤过程。

⼆、⼼理治疗:通过运⽤⼼理学的原则和技巧,通过语⾔、⽂字、表情、姿势、⾏为以及周围环境的作⽤,对患者启发、教育、劝告和暗⽰,提⾼病⼈的感受和认识,改善病⼈的情绪,从⽽达到改善⼼理障碍者的⼼理状态、⾏为⽅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都可以认为是⼼理治疗。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章绪论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n 四、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章绪论
心理咨询的性质
1、心理咨询是介于医疗和思想教育之间的一种职业性 的帮助和顾问行为;
2、互动性 3、心理性: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章绪论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 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 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目的是消除或缓解来访 者的心理疾病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 展。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都可以用心理治疗这个概 念来描述自己的工作,而心理咨询师则不能。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章绪论
第三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程
n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n 二、西方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 n 三、美国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 n 四、心理咨询在中国社会中的发展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n 一、名词解释 n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 n 三、什么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n 四、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
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章绪论
示意图
正常
不正常
心理健康:健 康人
发展咨询
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
健康咨询
心理障碍 神经症 精神病 心理治疗 心理+药物治疗
二、主干家庭(含四世同堂的家庭),是由祖辈、 父辈和孩子组成。
优势: 一是教育力量大, 二是容易学会人际交往, 三是有老人直接参与教育。 劣势: 一是矛盾多, 二是隔代溺爱严重, 三是易形成“代沟”。
三、隔代家庭(老人教育后代) 优势: 一是生活条件好, 二是教育孩子时间充裕, 三是教育经验丰富。 劣势: 一是不利于建立母子、父子间的感情, 二是容易产生溺爱,

心理咨询与治疗读后感

心理咨询与治疗读后感

心理咨询与治疗读后感心理咨询和治疗作为一门专业领域,是帮助人们处理心理问题、缓解压力、增进内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书籍,对其中的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从书籍中学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见解,并对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我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和沟通基础上的互动过程。

从书中的案例中,我看到心理咨询师与咨询对象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帮助他们了解并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问题。

这使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客户的内心世界,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建议。

其次,书中提到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咨询主要是面向一般人群,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

而心理治疗则更加注重于解决患者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我认为,这种区分相当重要,因为不同的人和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和方法。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目标不同,但都是为了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

此外,心理咨询和治疗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书中提到了个体心理咨询、家庭心理咨询、群体心理咨询等不同的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例如,个体心理咨询适用于个体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而家庭心理咨询则侧重于处理家庭关系和冲突。

我认为,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咨询方式对于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熟悉和掌握这些方法,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这本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书籍,我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一种信任和沟通的互动过程,心理治疗则更关注于解决心理问题。

不同的咨询方式和方法在特定的情况下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我相信,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处理心理问题、提升内心健康水平。

心理治疗笔记

心理治疗笔记

第一章总论1.自从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心理分析以来,心理治疗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

2.良好的关系是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其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3.来访者是感受到痛苦的来访者,有时也称为病人或患者。

4.心理治疗包括心理诊断阶段、帮助与改变阶段、结束阶段。

5.来访者寻求心理治疗的专业帮助是要付费的,他们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具有自己特定的权利,也需要遵从心理治疗的有关专业规定。

因此,在治疗的最初阶段,治疗者需向来访者说明治疗的特点、要求及可能需要花费的大致时间等情况,以使来访者明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取得来访者对治疗者、治疗时间等设置的认同。

没有这一前提条件,让来访者带着对心理治疗的许多不正确认识加入到治疗过程中来,将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6.求医治的动机:除了对治疗的认知方面的态度之外,不少研究者认为,来访者是否具有强烈的求治动机,对治疗是否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此外,也有研究者对具有何种特点的人可以成为好的心理治疗的来访者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口头表达能力强、智力高、能与治疗者进行沟通、在治疗的早期阶段就能投入其中、具有心理学的头脑等特点的来访者更能从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获益。

7.有作者认为不对个体进行评判,能够倾听他人的话语,理解他人,对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非常敏感等,是对一个人是否适合做为治疗者的最重要的方面。

罗杰斯提出的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等品质。

8.心理治疗领域的道德准则规范:1)心理治疗的工作目的是使来访者成长、自立而不是来访者在未来生活中形成对治疗者的依赖;2)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应尊重来访者;3)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在临床实践中坚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4)应按照有关政策与法规所规定的标准进行收费;5)心理治疗工作者采用心理测量工具时,应全面了解有关测量的目的、内容及局限性,并严格按照测验指导手册中的规范操作各种心理测量工具,并能正确、合理地解释有关的测量结果。

推荐江光荣主编《心理咨询与治疗》

推荐江光荣主编《心理咨询与治疗》

推荐江光荣主编《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章绪论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亦称咨商心理学,它是研究心理咨询活动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论、内容、过程、形式和方法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涵义一、心理咨询的涵义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为“咨询”(counseling),也有译作“心理辅导”的。

它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概念,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诸多方面。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虽有近百年,但至今有关心理咨询的内涵与外延仍旧众说纷纭。

没有哪一种已知定义得到专业工作者的公认,也没有哪一种定义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心理咨询工作的丰富内涵。

各种解释往往随着咨询理论流派及职业特点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帕特森(C.H.Patterson)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围和条件,使咨询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形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的个体,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员。

”[1]1984年美国出版的《心理学百科全书》肯定了心理咨询的两种定义模式——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

该书认为:“咨询心理学始终遵循着教育的模式,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

咨询对象(而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

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

”该书还指出:“咨询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它试图帮助咨询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

”[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对心理咨询是这样定义的:“一种以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为沟通形式,对求助者予以启发、支持和再教育的心理治疗方式。

其对象不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而是有教育、婚姻、职业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人。

”[3]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对心理咨询是这样定义的:“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心理咨询与治疗》读后感

《心理咨询与治疗》读后感

《心理咨询与治疗》读后感《心理咨询与治疗》这本书为我揭示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深层内涵和实际操作过程,使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还深入探讨了其过程和原则,以及主要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首先,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而心理咨询与治疗正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内心的困惑,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其次,我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和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例如,尊重、理解、接纳、保密等原则,这些都是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同时,我也了解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咨询师和治疗师与来访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此外,我还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理论、方法和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中详细介绍了心理分析治疗、行为治疗、个人中心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心理问题和个体。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这些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将来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习一些自我调节和应对的方法,提高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水平。

总的来说,《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它不仅丰富了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还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人来说,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同时,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它也能够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心理咨询与治疗书籍

心理咨询与治疗书籍

心理咨询与治疗导论1 X808978-7-5019-7313-2 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2009年版) Corey, G.著 石林等译2009.11 36.00 5 2 X720 978-7-5019-6927-2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2009年版)(美)S. Cormier 等著 张建新等译 2009.08 78.00 4 3 X631978-7-5019-6216-7/B·143 心理诊断和治疗手册——给心理治疗师的指南Sharon L. Johnson 著 卢宁等译校 2008.01 62.00 5 4 X642 978-7-5019-6299-0/B ·153 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 R. Nelson-Jones 著作 江光荣等译 2008.01 52.00 5 5 X634 978-7-5019-6282-2/B·148 心理治疗师培训教程 Bernard D. Beitman 等著 刘盈等译 2008.01 40.00 8 6 X120 7-5019-3131-3/G·171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Rita Sommers F.著 陈祉妍等译 2001.05 30.00 10 7 X705 978-7-5019-6726-1/B·172 精神科临床诊断Morrison J.著 李欢欢 石川译 2009.02 32.00 6 8 X340 7-5019-4431-8/B·018 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 Barlow, D.H.主编 刘兴华等译 2004.09 78.00 4 9 X453 7-5019-5075-X/B·077 临床心理督导纲要(第三版) Janine M. Bernard 等著 王择青等译 2005.09 56.00 6 10 X457 7-5019-5087-3/B·080 心理治疗个案研究(第四版) D. Wedding等著 王旭梅等译 2005.10 22.00 14 11 X498 7-5019-5365-1/B·096 心理热线实用手册 贾晓明主编2006.06 35.00 8 12 X415 7-5019-4778-3/B·044 短程心理治疗实践Sol L. Garfield 著 章晓云译 2005.04 16.00 19 13 X042 7-5019-2835-5/G·170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案例(上下)Richard S. Sharf 著 胡佩诚等译2000.0150.00 7心理咨询与治疗导论合计 587.00心理治疗精选读物1 X685 978-7-5019-6686-8/C·019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Yalom I. D.著 张亚译2009.01 19.80 10 2 X605 978-7-5019-6160-3/B·136 日益亲近 Irvin D. Yalom 等著 童慧琦 译 2007.10 36.00 6 3 X3417-5019-4473-3/B·025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Yalom, I. D.著 张怡玲译2004.09 15.00 17 4 X766 978-7-5019-7289-0 “现在全明白了!”——你我他的自我认识之路 William J.Stockton 著 李辉 殷芳 李孟潮 等译2009.08 38.00 5 5 X4497-5019-4973-5/B·068心理治疗师之路Jeffrey A. Kottler 著 林石南等译 2005.09 16.00 20 6 X682 978-7-5019-6649-3/B·170 由心咨询——心理治疗中的超个人范式 (比)米杉著 倪男奇译2009.0136.00 67 X640 978-7-5019-6266-2/B·151 生活分析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法 松原达哉 著 樊富珉 吉沅洪 译 2008.03 30.00 7 8 X527 7-5019-5512-3/B·102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 Barry A. Farber 等编 郑钢等译 2006.09 36.00 7 9 X313 7-5019-4206-4/B·012 《道德经》与心理治疗 G. J. Johanson 等著 张新立译 2004.01 10.00 25 10 X047 7-5019-2498-8/G·139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W. B. Gould 著 常晓玲等译2000.0118.00 18心理治疗精选读物合计254.80精神分析专题1 X641 978-7-5019-6283-9/B ·149 思想等待思想者 Joan & N. Symington 等著 苏晓波译 2008.01 20.00 10 2 X4067-5019-4681-7/B·038 精神分析导论 J. Milton 等著 施琪嘉 曾奇峰主译 2005.02 16.00 17 3 X3337-5019-4367-2/B·015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N. McWilliams主编 钟慧等译 2004.07 24.00 12 4 X1647-5019-3578-5/G·289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 S. Clair 著 贾晓明等译2002.0116.00 17精神分析专题合计76.00认知行为治疗专题1 X678 978-7-5019-6642-4/B·168 改变的理由 (英)W. Dryden 著 聂晶译 2009.01 26.00 82 X580 978-7-5019-5981-5/B·122 压力咨询Albert Ellis 等著 孙菲菲译 2007.09 30.00 8 3 X707978-7-5019-6775-9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手册Linehan M. M.著 吴波译 2009.02 32.00 7 4 X3327-5019-4366-4/B·014 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 R. G. Miltenberger 著 石林等译 2004.07 50.00 6 5 X3717-5019-4571-3/B·031 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 R. L. Leahy 著 张黎黎等译 2005.01 40.00 7 6 X0857-5019-3046-5/G·192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Judith S. Beck 著 翟书涛等译2001.0120.00 15认知行为治疗专题合计198.00团体治疗专题169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 陈丽云 樊富珉 梁佩如等编著 2009.01 40.00 5 1 X676 978-7-5019-6648-6/B·034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I. D. Yalom著李鸣等译 2005.01 45.00 6 2 X377 7-5019-4608-6/B·165 团体咨询方法——培训师手册 David Capuzzi著 孙时进等译校 2008.09 42.00 7 3 X658 978-7-5019-6527-4/B·150 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 Ed E.Jacobs等著 洪炜等译 2000.10 28.00 10 4 X040 7-5019-2714-6/G·团体治疗专题合计 155.00婚姻与家庭治疗专题171 萨提亚冥想——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与世界和平(加)约翰·贝曼著 钟谷兰译 2009.01 16.00 151 X687 978-7-5019-6735-3/B·2 X716 978-7-5019-6810-7 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 (加)John Banmen著 钟古兰等译 2009.09 18.00 12124 婚姻与家庭治疗案例 Larry B. Golden著 吴波译 2007.08 30.00 7 3 X579 978-7-5019-5987-7/B·婚姻与家庭治疗专题合计 64.00格式塔治疗专题1 X799 978-7-5019-7306-4 格式塔疗法——相处的艺术 Serge Ginger 著 缪小幼 李鸣 等译 2009.09 25.00 10043 格式塔咨询与治疗技术 Phil Joyce等著 叶红萍等译 2005.04 18.00 18 2 X416 7-5019-4754-6/B·格式塔治疗专题合计 43.00沟通分析专题1 X5287-5019-5487-9/B·101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 Eric Berne, M. D.著 田国秀 曾静译 2006.09 25.00 8 2 X590 978-7-5019-6071-2/B·128 我好—你好——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Thomas A. Harris 著 林丹华 周司丽译 2007.09 25.00 8 3 X420 7-5019-4793-7/B·048咨询和治疗中的沟通分析技术Christine Lister-Ford 著 黄峥译2005.0518.00 17沟通分析专题合计68.00危机干预专题1 X673 978-7-5019-6575-5/B·167 心理创伤的治疗指南 John Briere 等著 徐凯文等译校 2009.01 28.00 7 2 X746978-7-5019-6943-2 拭去心灵的泪 董燕2009.05 30.00 7 3 X776978-7-5019-6941-8 找到创伤之外的生活 (美)V. M. Folleffe 等著 任娜等 2009.08 35.00 6 4 X588 978-7-5019-6092-7/B·130 解读自杀心理Shawn Christopher Shea 著 聂晶 译 2007.09 32.00 7 5 X3447-5019-4467-9/B·022 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 Kolski, T.D.等著 梁军译 2004.09 24.00 10 6 X0447-5019-2837-1/G·172 危机干预策略(上下)B.E.Gilliland 等著 肖水源等译 2000.06 50.00 6 7 X4717-5019-5136-5/B·088 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陈维樑 钟莠筠 著2006.1020.00 16危机干预专题合计219.00催眠专题1 X649 978-7-5019-6306-5/B·154 催眠入门 Willian w. Hewitt 著 方新译 2008.03 18.00 11 2 X587 978-7-5019-5965-5/B·119 自我催眠 Dirk Revenstorf 等著 方新译2007.09 15.00 15催眠专题合计33.00强迫症专题1 X717 978-7-5019-6878-7 走出强迫症 东振明著 2009.05 36.00 7145 脑锁——如何摆脱强迫症 J. M. Schwartz等著 谢际春等译 2008.01 30.00 6 2 X625 978-7-5019-6202-0/B ·强迫症专题合计 66.00抑郁症专题157 我抑郁?(绘本) 四四绘著 2008.06 19.80 20 1 X653 978-7-5019-6397-3/B·093 抑郁情绪调节手册——十天改善你的自尊 David D. Burns著汤臻等译 李鸣审校 2006.03 38.00 9 2 X486 7-5019-5243-4/B·164 走出抑郁 Paul Gilbert著 宫宇轩等译 2000.01 20.00 13 3 X026 7-5019-1942-9/G·抑郁症专题合计 77.80心理治疗师自我关怀专题1 X719 978-7-5019-6876-3 别把烦恼带回家 J. C. Norcross等著 蔡丹等译 2009.05 32.00 6心理治疗师自我关怀专题合计 32.00069 临床心理学(第六版) Timothy J. Trull等著 丛中等译 2005.09 60.00 1 X448 7-5019-5005-9/B·135 实用医疗心理学 Peter Salmon 著 陈建国 蔡厚德 译 2007.09 32.00 3 X592 978-7-5019-6121-4/B·医学心理学合计 92.00新向导丛书242 走出婚姻暴力的阴影 Paul Lockley著 刘稚颖译 2001.01 18.00 15 1 X144 7-5019-3385-5/G·365 老年心理与精神保健指南 G. J. Kennedy著 李君等译 2003.01 18.00 17 2 X240 7-5019-3854-7/G·188 精神创伤之后的生活 D. Rosenbloom著 田成华等译 2001.01 20.00 14 3 X084 7-5019-3020-1/G·新向导丛书合计 56.00。

第一章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第一章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 1896年,《临床心理学》的出版, • 20世纪30年代后,威尔森( Willionsen )在心
理测量和个体差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贵的了
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同年美国心理 学会伦理基准委员会公布了APA(美国心理学 学会)伦理纲要,次年,创办了《咨询心理学 杂志》,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 理咨询专家执照。
• 心理咨询可以促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 待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表 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并产生全新的思 维方式。具体的说心理咨询的作用:
• 第一、咨询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他们自 身的问题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尚未解决的 内部冲突,而不是外部影响造成的。
• 第二、咨询也可为人们更加有效地面对 现实问题提供了机会。
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 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
当的应变能力” 。
• 心理咨询尽管定义很多,但有其共同的 性质:
• 首先、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互动过程。 是咨询员对来访者(client)进行帮助的 过程。咨询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信 息的交流也是双向的,来访者和咨询员 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罗杰斯甚至把咨 询看成是设法建立、维持、发展咨访关 系的过程。
• 《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 主编)
• 莉奥妮·E·泰勒 (Leone·E·Tyler)认为, “咨询是一种从心理上帮助 的活动,它集中于自我同一 感的成长以及按照个人意愿 选择和作出行动的问题。”
塞西尔·H·帕特森(Cecil·H·patterson)认为, “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
理治疗、短期与限期心理治疗等。

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重点笔记)伍新春江光荣

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重点笔记)伍新春江光荣

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第一章定义心理咨询是双方互动的一个正式的过程,每一方通常由一个人构成,但有可能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构成。

其目的是经由精通人格源起、发展、维持与改变之理论的治疗者,在专业与法律认可下,使用逻辑上与该理论有关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另一方在下列任一或所有领域的无能或功能不良带来的苦恼:认知功能(思维异常)、情感功能(痛苦或情绪不舒适)、或行为功能(行为的不恰当)。

第三节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的基本要素一、心理治疗理论1、心理动力理论以Frued精神分析为代表。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新精神分析理论、客体关系理论。

重视人内心不同心理力量的相互作用,重视无意识对人的影响,强调过去尤其是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意义。

在人格改变的条件上,较多倚重意识的领悟和控制。

2、人本―存在主义多个独立理论体系的集合罗杰斯以人为中心治疗、皮尔斯的格式塔治疗、罗洛.梅和雅罗姆的存在治疗、弗兰克的意义治疗、伯恩的交互分析等。

大多采用现象学的立场,重视体验胜于认识和理性,重视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倾向,还特别强调个体生命的不可替代性和选择的意义。

3、认知―行为取向行为治疗、理性情绪治疗、认知治疗、现实治疗、多模式治疗等。

大多都重视理性的作用,重视行动,注重从环境力量中寻找当事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二、人性观Allport 三种不同人的形象1、反应的存在――传统的行为主义者。

强调人是服从决定论原则的,其行为是有确定原因,并因而是可以预测的。

这种决定原因是环境和个人生物学上的因素。

把人看成一个被动反应的生物,一个只会对环境刺激做出应答的存在。

2、深层反应的存在――Frued 主义。

强调生物性的决定。

认为人的行为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人的机体,趋乐避苦是上帝在构造人这个生物时安排的一个普遍法则。

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追溯或还原到基本的无意识动机。

所以自由是一种假象,人是被决定的。

人基本上是非理性的,攻击冲动和性冲动按快乐原则行事,与文明的生活方式存在根本冲突。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第七章读后感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第七章读后感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第七章读后感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是心理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涵盖了众多的道德问题和规范,涉及到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实践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则。

在这本书的第七章中,作者主要围绕着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包括职业责任、保密性、多元文化、社会正义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和看法。

在本章的开头,作者首先提到了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应该拥有的一些职业责任。

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关注来访者的福祉,积极地为来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项很特殊的工作,它直接涉及到他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必须严格遵守自己的职业准则,尊重来访者的人格和权利,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接着,保密性是本章的另一个重要议题。

作者指出,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要严格保护来访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不得随意泄露。

这个问题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是非常敏感的,因为来访者通常会向咨询师或治疗师透露一些私密的信息和感受。

如果泄露了这些信息,将会对来访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他们的安全。

因此,保密性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和尊重。

除了职业责任和保密性外,本章还反复强调了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需要充分考虑来访者的多元文化背景和特殊需求。

这是一个相对新的议题,在过去的心理学研究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差异巨大,这必然反映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况上。

因此,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处理来访者问题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关注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和特殊需求,尊重并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避免对其产生歧视和偏见。

另外,社会正义也是本章的一个重要主题。

作者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应该努力为社会贡献,促进社会公正和权利平等。

这意味着他们不但要在个体层面上对来访者提供帮助和支持,还要在社会层面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心理咨询与治疗》简要

《心理咨询与治疗》简要

《心理咨询与治疗》题型:一、填空二、选择三、判断四、名词解释5个五、简答5个六、案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的发展与心理咨询一、人生两大基本任务------适应与发展二、现代人面临的适应挑战------社会变迁(有小题)三、两条出路:1、改造环境。

2、帮助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有困难的个人。

第二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概述一、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1、人际帮助活动。

2、人际互动过程。

3、良性互动。

在咨访之间发展出了一种理解、信任、富有建设性的关系。

4、具有“心理性”。

(*了解)第三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一、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史心理咨询起源于美国心理治疗起源于欧洲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心理卫生运动比尔斯的《发现自己的心灵》职业指导运动弗兰克.帕森斯的《选择职业》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要素第一节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一.心力委顿(名词解释)第二节当事人一、哪些人不适合做心理咨询?二、哪些人适合做心理咨询?1、一定的智力基础2、心理障碍的性质、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好的当事人是“ 人不太老,病不太重”——弗洛伊德3、人格特质(求助者应无严重的人格障碍)4、求询的态度和动机5、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第三节咨询师一、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一)基本知识(二)基本技巧三、心理咨询师的操行条件(一)有自知之明(二)有助人为乐的价值趋向(三)责任心(四)自我平衡能力四、心理咨询师的伦理道德(自己总结,非常重要)第四节其他变量一、治疗之外的力量环境力量与治疗内的力量的匹配情况不外乎三种: (1)彼此促进; (2)彼此冲突;(3)既有促进成分又有冲突成分。

在多数情况下,以第三种情形居多。

第三章心理诊断与评估第一节概述一、个案厘析是“有关当事人问题的原因、诱因和维持性的影响因子的假设”。

简单地说,个案厘析是一个假设,它解释了当事人问题何以发生和形成以及怎样维持。

二、心理诊断常用方法:会谈,观察,心理测验3种方法第二节当事人评估一、强迫症(定义)二、生活风格1、应对风格2、人际交往风格3、认知风格三、生活空间1、社会角色2、应激3、社会支持(包括物理性支持和关系性支持)第三节评估途径一、评估性会谈1、结构式会谈2、非结构式会谈二、心理测验(一)测量工具的选择(二)测量结果的解释1、正确理解测量结果2、解释测量结果时应注意(详细看,有小题)第四章咨询目标与咨询过程第一节咨询目标的概述一、目标对咨询的意义第一,为咨询提供方向,引导咨询过程。

05624心理治疗读书笔记(精华版)

05624心理治疗读书笔记(精华版)

第1章心理治疗概论1.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和缓解来访的症状或障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2.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通过语言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3.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相似之处:1)二者所遵循的理论与方法是一致的。

2)二者所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

3)二者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常常是相似的。

4)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5)二者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4.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区别:1)工作对象各有所侧重。

心理咨询主要面对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复原的患者,称来咨询的人的来访者。

心理治疗针对的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被称为患者。

2)工作内容有所差别。

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而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神经症等有各种障碍的精神病人。

3)专业人员的称谓和接受的训练不同。

心理咨询称为咨询师,心理治疗则称为治疗师或心理医师。

4)干预重点和干预策略有所差异。

心理咨询重视支持性、发展性,强调对来访者潜能开发。

心理治疗则重视行为的矫正、训练,重视人格的重健。

5)组织构建有所不同。

心理咨询多在学校、社区等非医疗机构中开展,心理治疗则多在医院里进行。

5.心理治疗的原则:1)保密原则2)主体原则3)转介原则4)时间限定原则5)态度中立原则6)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6.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因情绪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引起的心理问题。

7.心理治疗的形式。

根据所依据的理论和视觉不同,可分为:1)支持性心理治疗、教育性心理治疗、重建性心理治疗。

2)团体心理治疗、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

8.心理治疗职业化进程面临的主要问题:1)专业队伍正在扩大,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专业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3)专业化培训模式有待改进;4)专业人员管理模式仍需探讨;5)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服务和收费标准有待建立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历史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1) 情志相胜2) 祝由治疗法3) 开导劝慰法。

4) 酷似现代脱敏疗法的记录二)养生论中的心理卫生思想1) 主张形神兼养,以神养形;2) 清新寡欲2、孙思邈:一为名利不去,二为喜怒不去,三为声色不去,四为滋味不绝,五为神虑精散。

二、西方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一)希伯克拉底首位用理性态度对变态行为进行研究和治疗的医生。

二)埃斯克勒皮阿底斯区分了急性心理疾病和慢性心理疾病,并将错觉、妄想和幻觉区分开。

五)法国的菲利普·皮内尔(1745-1826)在改革精神病治疗的历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八)1930年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后1948年在此基础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建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

九)克雷丕林因此被看作现代精神医学的奠基人。

十一)催眠现象布雷德的研究被科学界接受十二)南锡学派。

巴黎学派。

十三)弗络伊德标志着现代心理治疗的真正开端。

三、心理咨询的发展过程一)帕森斯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选择职业》,这是最早的职业指导书籍之一。

二)戴维斯是首先在学校开始辅导活动的人士之一。

三)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咨询发展史上所谓的“测量的十年”。

四)20世纪40-50年代,发生了咨询发展史上最深刻的转变,即指导运动向当代咨询的转变。

是卡尔·罗杰斯起了重要作用。

五)1951年,在几位心理学家向美国心理学会推荐将心理咨询列为一个独立分会,美国心理学会于同年年会上采纳了这一建议,接纳了“咨询心理学”为其第17分会。

六)6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开始走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展。

第三节咨询与治疗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咨询一)心理咨询的定义:咨询是由需要帮助的来访者和受过给予这种帮助的专门训练、教育的咨询者共同参与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

二、心理治疗:通过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巧,通过语言、文字、表情、姿势、行为以及周围环境的作用,对患者启发、教育、劝告和暗示,提高病人的感受和认识,改善病人的情绪,从而达到改善心理障碍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都可以认为是心理治疗。

第四节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道德准则一、当事人的利益二、专业能力三、保密第二章咨询要素分析第二节咨询和治疗的主要变项一、来访者一)哪些人不适合做心理治疗咨询和治疗只能借助心理学的手段,对人的心理因素进行干预,因而只有那些心理因素是痛苦的原因或起重要作用的人才适合做心理治疗。

根据这一标准,精神科的许多病人不适合心理治疗。

例如精神分裂症病人,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等。

另外,有些心理障碍虽然心理因素是致病原因,或者起重要作用,但由于障碍的特殊性以及现有心理治疗手段的局限性,心理治疗的疗效也极为有限。

突出的例子是人格障碍患者。

二)来访者的有关特点1、人格特质2、人口统计学变量3、态度和动机二、咨询者一)专业训练和经验二)个人特点(斯特拉普认为成熟、技能和敏感性这三方面的品质较为重要。

)三)态度特质咨询者变项中对咨询改变影响最力者乃是咨询者的态度特质对态度特质在治疗改变中重要作用的发现和强调始于罗杰斯三、咨询关系四、咨询过程五、理论、策略和方法六、治疗之外的力量第三章咨询目标第二节确定什么样的咨询目标一、目标对于咨询的意义一)提供方向二)进行评估三)督促双方积极投入二、目标概念分析一)一般目标和个别目标1、一般目标是指某一流派2、个别目标是指针对某位特定的来访者二)终极目标和过程性目标三)矫正的目标和发展的目标(根据目标对来访者的意义来区分)第三节怎样确定咨询目标二、确定目标的方法一)目标操作化技术目标操作化的主要目的是目标具体到使可观察可测度的水平。

操作化,就是把目标较转化成具定一个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该目标的代表。

具体说,成功指示器是来访者的行为,一旦观察到来访者出现了这一行为,且达到了我们规定的频率、速度、强度等方面的指标,我们就可认为来访者成功得到了目标。

成功指示器技术的依据是抽样原理。

成功指示器的质量取决于它满足下列要求的程度:二)形成目标结构的方法第四节价值问题二、讨论干预的三个问题一)价值干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二)功能干预还是内容干预: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在价值干预时应该重功能干预而不重内容干预。

功能干预就是在涉及价值问题时以对价值进行功能分析为主要话题,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心理咨询虽然也有价值影响,但是价值改造不是心理咨询的基本目的;心理咨询不规定、不干预来访者的价值内容。

第四章会谈及会谈技巧第一节会谈的一般问题一、会谈及其作用会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认知性信息情感性信息传递形式分为,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作为咨询者,在会谈中所做的事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是接受、理解一方面是做出反应二、交换信息的会谈与帮助性的会谈一)交换信息的会谈,主要在问题探索等阶段出现,咨询者通过这种会谈收集信息,以便做出诊断。

二)帮助性的会谈,咨询者主要不是获取信息,而是发出信息,让它们影响来访者。

三、会谈中的互动与信息加工列文格尔曾指出一般人际关系的三种水平:察觉、表面接触和关涉。

咨询关系应该达到关涉水平。

罗伯特·默顿提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

指一种原本不现实的期待或信念,可引起一系列以该信念为出发点的互动,结果竟然使原来的信念变为事实。

二)会谈中的信息加工过程会谈中,咨访双方都既接收信息,也做出反应。

从接收信息到做出反应,中间存在一个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

它是对接收的信息的知觉、理解、评估和反应选择。

咨询者必须明白,会谈中的信互动。

3、幻想关:由于知觉者的期待作用,将两件本无关联的事知觉为有关联。

4、选择性知觉:人们倾向于知觉到那些符合需要的事物,忽视干扰性事物,但对确实有威胁的事物也投入全部的注意。

第二节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一、学习非言语交流的途径一)有帮助的:用相近的声调说话、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不时点头、表情生动、时有微笑、不时有辅助手势、身体很接近被帮助者、中庸的语速、身体向背帮助者前倾、偶尔轻拍或抚摸被帮助者二)没有帮助的:不看被帮助者、远离或不面对着被帮助者、嘲讽或轻蔑的表情、皱眉,闭眼、阴沉着脸、嘴紧闭、手指指指戳戳、心不在焉的姿势、打哈欠、令人不快的声调、语速过快或过慢二、面部表情一)咨询者的眼睛看着来访者,表示对他的谈话感兴趣,并有支持鼓励的意味。

但目光接触不是要始终注视对方,要视情形而定。

一般,当对方倾诉时,多看对方一些,当自己说话时,可有一些离开。

如果对方主动的看着你,应迎合他的目光,但如发现对方有意避开目光接触,就不要一味盯着,以免加剧对方的不安。

来访者回避或移开目光,常是谈及重要问题、困扰或内心冲突的提示。

二)面部表情中另一重要部位是嘴部。

三、形体动作,又叫身体语言。

从咨询者方面来说,会谈中身体姿势微微前倾,自然放松,不要正襟危坐、刻板僵直,保持开放态势是基本要领。

四、声音特征五、空间距离及相对角度黑尔将个人距离定义为:有机体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保持的一个小防护圈或防护泡。

个人距离是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指标,越近关系越密切。

适当的拉近空间距离有助于发展关系。

个人距离是一个具有文化差异有有个人差异的变量,在具体做法上,以尊重来访者的选择为宜。

在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用有将两人完全隔离开的家具,比如桌子等。

两人的相对坐姿以直角侧面相向较好,因为直接面向容易引起局促且无回避目光的自由,侧身相对既能保持视线接触,又很容易暂时分开一下。

六、沉默(卡瓦纳的分类)一)创造性沉默:是来访者对自己刚刚说的话、刚刚发生的感受的一种内省反应。

目光凝视空间某一点是创造性沉默的典型反应,此时来访者在集中注意于思考,咨询者最好也保持沉默,但维持对来访者的注意。

二)自发性沉默:往往产生于不知下面该说什么好这样的情况。

自发性沉默往往产生于对方没有找到一个话题或者脑子里很乱。

此时来访者的目光常常是游移不定的,或者以征询的样子看着咨询者。

此时咨询者宜立刻有所反应,如果没有准备好,可以用“你还有要说的吗?”或者“让我想想…”来填补空白。

三)冲突性沉默:可能由于害怕、愤怒或愧疚引起,也可起于内心里在进行某种抉择。

冲突性沉默是由于内心冲突造成的,就比较难于把握了。

冲突性沉默中常伴随较强的情绪体验,如羞耻、害怕、委屈和愤懑等。

注意和分辨来访者的情绪表现,结合谈话的上下文情况,常能大致估计对方冲突何在,然后针对不同情况给予鼓励、保证、主动揭示自我等等。

如果一时难以判断,应该以鼓励抚慰、坦率开放为反应原则,表示不管是什么,都准备倾听,准备以接纳的态度与来访者讨论。

第三节倾听与询问的技巧一、倾听的态度和习惯一)波义指出人们听话的能力比说话的能力差。

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1、人们容易带着评判的倾向来听,他们注意对方所说的与自己的价值观或看法是否一致,以此来把对方分成潜在的朋友或外人。

但是在咨询中,咨询者要客观地、不带偏见的进入来访者的世界。

2、真正的倾听是一件相当消耗精力的事情。

倾听者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走神。

3、有时说话人的话含有激起情绪反应或引发联想的作用,这容易引起听者从说者的内容分心。

4、由于信息传递中“噪声”的影响,导致错听、错解。

二)在咨询会谈中,倾听最基本的作用是鼓励来访者把他的观念和感受表达出来。

因此,听不是一种被动活动,而是积极地对来访者传达的全部信息做反应的过程,所以养成愿意听、习惯听的态度和习惯是首先应强调的。

三)艾维指出,所有倾听技巧和影响技巧所要运用的基本交流手段不外是目光接触、身体语言和言语反应。

二、封闭式询问:可以用“是”“否”等一两个字简短做答的提问。

这类提问不引导来访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不扩大话题,而是就征询的问题进行查证。

它的作用是获得特定信息、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或使会谈集中于某个特定问题。

当来访者的叙述偏离了正题时,可以用它适时中止其叙述。

在问题探索阶段,当已讨论了大量问题和事实后,咨询者可以利用这种询问补充、证实一些已谈及的材料。

这种提问有较强的收束倾向,且比较节省时间。

在会谈中,这种询问虽属必要,但由于它限制了来访者进行内心探索,限制了自由表达,且使谈话趋于非个人化,因而不宜多用。

在咨询中我们常会发现,一连串的封闭性提问后,来访者常常变得被动、迷惑、沉默。

三、开放式询问:开放式提问通常不能用一两个字做答,它能引出一段解释、说明或补充资料。

根据资料得知,以“什么”发问的提问往往引出一些事实资料;以“怎样”发问的提问,则往往涉及一件事的过程、次序或情绪性的事项;以“为什么”发问的提问,则引出一些理由、原因及合理的解释;“能不能”、“愿不愿意”发问这引致来访者作自我剖析。

四、轻微的鼓励:是借助一些短语,或复述来访者谈话中的一两个关键词或语气词,或点头、注视等表情动作来完成的。

它的首要作用是表达出对来访者的接受,对所谈的东西的感兴趣,并希望不要中断这样一些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