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淋巴细胞 gdT NKT

合集下载

5 免疫细胞

5 免疫细胞
CD4+CD25+ FoxP3 Treg细胞 : 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Tr3细胞:经抗原刺激可分泌高水平TGF-β ,抑制免
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Tr1细胞:分泌IL-10抑制巨噬细胞活性,间接抑制 Th1细胞。
(四)初始、效应和记忆T细胞
初始T细胞:是没有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 效应T细胞:是执行机体免疫效应功能的细胞 记忆性T细胞:维持机体免疫记忆功 能
分化为
郎格汉 斯细胞
巨噬细胞
器官 肝脏 肺 骨组织 肾
巨噬细胞 库普佛细胞(Kupffer cells) 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 破骨细胞(osteoclasts) 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疏松结缔组织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l cells)
Th1: 分泌IL-2,IFN-γ,TNF-β;促进细胞免疫,活化M
Th2: 分泌IL-4,IL-5,IL-6,IL-10; 促进体液免疫
Th17: 分泌IL-17,参与固有免疫和炎症 (2)CTL:细胞毒性T细胞(Tc) CD8+T细胞
特异性识别杀伤靶细胞
(3)Treg:调节性T细胞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T细胞发育过程的阴性选择
阴性选择
能与DC或M提呈的自
身肽-MHC复合物高亲和 力结合的SP细胞,发生 凋亡;而不能识别自身 抗原的SP细胞则发育成 熟。 获得中枢免疫耐受
成熟的T细胞具备:

TCR识别抗原受具有MHC限制性 T细胞识别抗原及杀伤靶细胞不仅特异性识
别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肽,而且须同时识别
4. CD28和CTLA-4(CD152)分子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固有免疫细胞表达一类非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 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
生物学特征:(1)表现为较少多样性;(2)非 克隆性表达,即来自不同组织的同类固有免疫细 胞(如单核巨噬细胞)均表达相同的模式识别受 体,具有相同的识别特性;(3)能够介导快速的 生物学反应,无需细胞增殖。
第三步,吞噬体向细胞内部运动,与溶酶体融合 形成吞噬溶酶体,随即在多种溶酶体水解酶作用 下对病原体进行消化处理,其机制包括氧依赖性 途径和氧非依赖性途径两类
最后,吞噬溶酶体内的消化后产物通过胞吐 (exocytosis)作用被清除至细胞外,与此同时, 具有免疫原性的肽类物质则与MHC分子结合形成肽 -MHC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提呈给不同的T细 胞亚群。
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等的杀伤消化和清除
1、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1)反应性氧中间物(ROI)系统 呼吸爆发——生成超氧阴离子(O2-)、OH-、H2O2、 1O2(单态氧)。
(2)反应性氮中间物(RNI)作用系统
巨噬细胞活化后,诱导iNOS,生成NO,对细菌和 肿瘤细胞具有杀伤和细胞毒性作用。
2、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单核细胞约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3%,它们在血 液中仅停留8小时左右,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内皮, 迁移到不同的组织,分化成为组织特异性的巨噬 细胞,寿命可达数月至数年。
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一部分巨噬细胞定居于组织器官中成为组织特异 性的巨噬细胞并被赋予特定的名称,例如肺中的 肺泡巨噬细胞,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肝中的 枯否细胞,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肾中的肾小球 系膜细胞,脑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

固有免疫的组成及其应答
分布: 约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10%;
精选版课件ppt
14
1.NK细胞的来源和发育 ●来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 ●出生后来源于骨髓。
精选版课件ppt
15
2.NK细胞受体
●识别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或抑制受体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抑制性受体:KIR2DL、KIR3DL
(4)抗原提呈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IL-1、IL-6、精选IL版-8课、件pIpLt -12和TNF-α等。
13
(三)NK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杀伤细胞)
特点: 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Βιβλιοθήκη anular lymphocyte,
LGL)——胞浆中含嗜天青颗粒。 TCR-、mIg-、CD56+、CD16+(FcγR)
精选版课件ppt
20
(二)细胞因子
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可刺激免疫细 胞和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引起炎症反应,发挥抗病毒、抗肿瘤和 免疫调节等作用。
精选版课件ppt
21
(三)抗菌肽及酶类物质
(1)防御素:是一组耐受蛋白酶、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
多肽,对细菌、真菌和某些有囊膜病毒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主要包括
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甘露糖、磷脂
酰丝氨酸等。
精选版课件ppt
29
精选版课件ppt
30
甘露糖受体的配基: 主要是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等。
甘露糖受体的功能: 促进巨噬细胞对病原体(如分枝杆
菌、克雷伯菌、卡氏肺孢子菌和酵母菌 等)的吞噬作用。
精选版课件ppt

第八章 固有免疫细胞

第八章 固有免疫细胞

18
六、NK细胞的免疫功能
第三节、NK细胞
• 抗病毒感染,感染早期即可发挥作用 • 抗肿瘤免疫 • 免疫调节作用
19
第九章 固有免疫细胞
一、吞噬细胞(phagocytes) 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三、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四、NKT细胞
20
Fas/FasL,) • 产生细胞因子: IL-4(诱导Th2细胞分化)
IFN-g(协同IL-12)
22
16
四、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方式
4. NK细胞的ADCC作用:
NK细胞具有CD16(FcgR),可通过ADCC作用杀 伤靶细胞。
17
五、LAK细胞
第三节、NK细胞
• LAK细胞, (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人血液淋巴细胞(NK 、Tc、γδT细胞) +高浓度IL-2经体外培养扩增产生的杀伤性细胞。
抑制型:KIR2DL, KIR3DL 活化型: KIR2DS/DAP12,
KIR3DS /DAP12
– 配体:正常细胞表面的MHC-I类分子。
11
(二)识别MHC ILR):
抑制型:CD94/NKG2A,
活化型: CD94/NKG2C+DAP12 ,
• 体积较大,胞浆多含有嗜天青颗粒,也称大颗粒淋巴细
胞 (LG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
9
第三节、NK细胞
二、膜表面分子----识别受体: 抑制性和活化受体
(一)标志分子:CD16、CD56。
10
二、膜表面分子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固有免疫细胞
血液的组成
白细胞
HSC
红系CFU
髓样祖细胞
粒系-单核系 CFU
巨核系
多能干细胞
淋巴样祖细胞 定向干细胞
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B T
NK 成熟的子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骨髓前单核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组织巨噬细胞( macrophge, MΦ),是体内具有最活跃生物学活性的细胞类别之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APC,其最大特点能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和增 殖。
DC来源、分布与特征
DC的来源
大 多 数 树 突 状 细 胞 来 源 于 骨 髓 , 由 骨 髓 中 的 髓 样 干 细 胞 分 化 而 来 , 这 类 DC 称 为 髓 样 DC (MDC)。少数DC是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而来,与淋巴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这类DC我们称为 淋巴样DC(LDC)。
DC来源、分布与特征
DC的分布与命名
DC广泛的分布在除脑以外的全身各器官。
根据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将DC大致分为 a、淋巴样组织中的DC
主要包括并指状DC(IDC)、胸腺DC、滤泡DC(FDC) b、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主要包括间质性DC、朗格汉斯细胞(LC) c、体液中的DC
主要包括隐蔽细胞、血液DC
思考题
既具有吞噬杀菌作用,又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的细胞是 ( ) A、中性粒细胞 B、B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巨噬细胞 E、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进入表皮棘皮层后发育而成的免疫细胞是 ( )
A、朗格汉斯细胞 B、肥大细胞

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
● 主要的表面标志 形态呈树突状,人成熟DC特征性 标志为CD1a、CD11c、及CD83
● 来源、分化与发育 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布于脑 以外的全身各处脏器。未成熟DC主要存在于实体器官&非淋巴 组织的上皮,摄取Ag的能力强。DC在成熟过程同时发生迁 移,进入次级淋巴器官,高表达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 激分子B7、黏附分子CD40,提呈抗原能力明显增强。
1.识别HLAⅠ类分子: KIR ,KLR.均有抑制性和活化 性受体两种.
l 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均可识别自身HLA Ⅰ 类分子
l 在生理情况下,自身组织HLA Ⅰ类分子表达正 常,NK细胞的抑制性受体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 为对自身组织的不不杀伤作用
l 当耙细胞HLAⅠ类分子表达异常,KIR&KLR丧失 识别“自我”的能力,此时,另一类杀伤活化受体 发挥作用
巨噬细胞对抗原性异物的消化清除 巨噬细胞胞质中富含溶酶体颗粒,内含多
种酶类物质 氧依赖性系统:反应性氧中间产物;反应
性氮中间产物:在氧分子的参与下产生活性氧、 NO等对病原生物或肿瘤等具有杀伤和细胞毒作 用。
氧非依赖性系统 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
(2)分泌细胞因子、其他炎症介质等活性 分子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 (4)抗肿瘤、抗病毒作用:活化的巨噬细 胞。 (5)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P2.)
▲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 机体固有的、感染的早期就发挥作用,其作用是非 特异的且无免疫记忆 无需克隆扩增,主要包括皮肤、 黏膜、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的作用 ▲ 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在感染后期及再次感染中 发挥作用 ,具有抗原特异性和免疫记忆性、主要由 T、B淋巴细胞执行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
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是另一类可溶性受体,为 模式识别系统的重要成分,其功能是识别革兰氏 阴性菌胞壁脂多糖(LPS)并传递应答信号。
(1)甘露糖受体(MR) 与病原体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 和岩藻糖残基结合。
(2)清道夫受体(SR) 识别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G-菌LPS和G+菌磷壁酸 等阴离子聚合体,结构改变的蛋白质分子等
单核/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细胞, 同时又是一类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特异性免 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单核细胞的分化发育
骨髓造血过程中,在某些细胞因子如multi-CSF、 GM-CSF等刺激下,骨髓干细胞发育成为粒单核前 体细胞,后者进一步分化成为原单核细胞并进入 血流,在此处分化成为成熟的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约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3%,它们在血 液中仅停留8小时左右,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内皮, 迁移到不同的组织,分化成为组织特异性的巨噬 细胞,寿命可达数月至数年。
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一部分巨噬细胞定居于组织器官中成为组织特异 性的巨噬细胞并被赋予特定的名称,例如肺中的 肺泡巨噬细胞,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肝中的 枯否细胞,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肾中的肾小球 系膜细胞,脑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
调理性受体,非调理性受体。
单核吞噬细胞表面具有多种抗原分子,如MHC-I类 和MHC-II类分子,诸多黏附分子等,与细胞的功 能状态密切相关。成熟单核巨噬细胞还表达高水 平的CD14分子,被认为是较为特异的表面标志, 主要用于细胞表型的鉴定。
(三)单核吞噬细胞的识别模式
天然免疫应答是机体防御感染性疾病的第一道防 线,近年来非特异免疫系统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 的人所接受。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 细胞

国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国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主要免疫学功能 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1) 直接吞噬清除病原体。 (2) 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
IgG-Ag FcγR 吞噬、杀伤; 细菌荚膜 机体 IgM抗体 激活补体 CR 吞噬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染色血涂片,中 性粒细胞呈淡藕荷色,多叶核,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细 胞颗粒。透射电镜下其胞浆颗粒清晰可辨。
2-4 单核巨噬细胞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
2、加工提呈抗原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向TL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 免疫应答。
3、分泌作用
分泌多种CK和胞外酶
参与促进炎症反应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IL-1、8,TNF-α,
(IL-1、IL-6、IL-10等)
溶菌酶,胶原酶等)
人 NK 细 胞
NK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
1、方式: 自然杀伤—无须抗原预先致敏,和靶细胞接触后很快发挥 杀伤效应(4小时内) 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2、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 作用途径 2)Fas/FasL作用途径 3)TNF- α/TNFR-I作用途径
γδTL
*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其TCR缺 乏多样性 *主要识别某些微生物或感染/突变细胞表 达的共同抗原,其作用不受 MHC限制 *皮肤黏膜抗病毒感染, 杀伤肿瘤细胞, 其杀伤机制与NK细胞及CTL细胞相似。
分布:腹腔、胸腔、肠壁固有层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较少,主要
针对TI2抗原,产生IgM 主要承担腹腔、胸腔等体腔部位
3 NK生物学功能:
抗感染 抗肿瘤 免疫调节: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

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 包在壁外的星状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共同组成。
三、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 共同组成,能够有效防止母体内的病原体及其毒性代 谢产物进入胎儿体内。
四、其它屏障
人体的胸腺、睾丸、附睾以及胃粘膜等部位存在 屏障结构。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的作用
固有免疫应答
一、概念
固有免疫应答,亦称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天然免疫(natural immunity)或非特 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是指机体在种系 发生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天然免疫防御功能,
构成机体抵御病原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二、固有免疫的特点
(3)单核巨噬细胞B7分子与活化T细胞表达的CD28
作用,提供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3.免疫调节 巨噬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1、 IL-3、IL-6、TNF-α、IFN-α、IFN-γ等,参与免疫调
节。
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二、中性粒细胞 (一)一般特性
1. 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和明显的吞噬能力。 2. 产生的过氧化氢又可与卤化物、髓过氧化 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组成MPO 杀菌系统。 3. 在局部引发感染时,可迅速发挥吞噬杀伤 和清除作用。
2. 表达FasL 活化后NK细胞(FasL)+靶细胞(Fas) → 形成Fas三聚体 → 胞浆内的死亡结构域相聚成簇 →与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结合 → 募集和激活
caspase8 → caspase8级联反应导致靶细胞凋亡。
3.分泌TNF-α TNF-α + 靶细胞(I型TNF受体)结合→形成 TNF-R三聚体 → 胞浆内的死亡结构域相聚成簇 → 激 活caspase8 → 导致靶细胞凋亡。

淋巴细胞和固有免疫系统的研究

淋巴细胞和固有免疫系统的研究

淋巴细胞和固有免疫系统的研究淋巴细胞和固有免疫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两个重要部分。

它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协作,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淋巴细胞和固有免疫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淋巴细胞是人体中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分布在淋巴组织和器官中,如脾、淋巴结、扁桃体、肠道等处。

淋巴细胞有三种类型,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其中,T细胞和B细胞是人体的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和攻击外来的病原体,并且能够产生针对这些病原体的免疫记忆,以便下一次遭遇相同的病原体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反应。

固有免疫系统是人体最早、最原始的免疫系统,在淋巴细胞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固有免疫系统涉及的免疫细胞和分子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等。

固有免疫系统通过快速、无特异性、非抗体依赖性的反应,能够有效地清除和阻止病原体的侵入。

例如,当细菌侵入人体时,嗜中性粒细胞能够迅速趋向感染部位,并且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氧自由基,杀死细菌。

在淋巴细胞和固有免疫系统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例如,在淋巴细胞领域,研究人员发现人体T细胞可以通过串联转银子效应增强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这种效应的机制是,一种具有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T细胞能够杀死多个肿瘤细胞,并且每杀死一个肿瘤细胞就能够释放出足够的活性物质,去杀死更多的肿瘤细胞。

通过这种方式,T细胞能够迅速地扩散并杀死大量的肿瘤细胞,从而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在固有免疫系统领域,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肉食性动物,如猫和犬,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固有免疫系统,能够抵御众多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这种固有免疫系统的独特性原因在于,其中的嗜酸粒细胞(又称为嗜碱性粒细胞)能够分泌一种抗菌蛋白,能够杀死许多不同的病原体。

这种抗菌蛋白具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的病原体,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什么是固有免疫?什么是适应性免疫?二者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固有免疫?什么是适应性免疫?二者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固有免疫?什么是适应性免疫?二者有什么关系?2021-09-23原创:医生站风湿频道固有免疫是生来具有的免疫,在病原体入侵早期就发挥免疫防御作用,无需抗原诱导,应答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主要有黏膜上皮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B1细胞等,主要参与固有免疫的分子有补体、细胞因子、抗菌蛋白和酶类物质。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是固有免疫细胞经由其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表达于多种病原体表面的模式分子(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而活化,经特殊的信号转导途径,在未经克隆扩增的情况下产生效应分子,迅速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免疫,需要抗原诱导,应答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

参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有αβT细胞、B2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

主要参与适应性免疫的分子是特异性抗体。

适应性免疫的作用特点是B和T淋巴细胞表面均有特异性抗原受体,识别特异的抗原,在抗原刺激产生的信号和协同刺激信号的协同作用下,B和T淋巴细胞被激活,经克隆性扩增和进一步分化,产生效应分子,进行(特异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间关系密切(1)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如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在吞噬和杀伤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异物的同时,也启动了抗原加工和提呈的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降解为小分子肽段,并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从而产生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

与此同时,巨噬细胞通过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结合微生物后,其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强,它们与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结合,成为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2)固有免疫应答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细胞通过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对不同种类的病原体进行识别,接受不同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刺激,可产生如Th1类或Th2类不同的细胞因子。

这些不同的细胞因子可调节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分化方向,从而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10.1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10.1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固有免疫细胞经典固有免疫细胞固有淋巴样细胞固有淋巴细胞经典固有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IFN-γIL-4、IL-13单核细胞,monocyte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杀伤病原体杀伤胞内寄生菌和肿瘤等靶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启动适应性免疫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LRIgG Fc 受体补体受体细胞因子受体MHCCD40巨噬细胞,macrophage固有淋巴样细胞ILC1AILC2BILC3CNKD固有淋巴样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 ,ILC 。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细胞)杀伤活化受体杀伤抑制受体识别MHCⅠ类分子识别非MHCⅠ分子1.识别MHCⅠ类分子的受体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s s s ssssssssssssssssss sDAP12DAP12 ITIM KIR2DSITAMKIR2DLKIR3DSITAM KIR3DLs s抑制性受体活化性受体s ss s s sCD94NKG2A CD94NKG2CDAP-12ITAMITIM抑制性受体活化性受体+-2.识别非MHCⅠ类分子的受体NKG2D自然细胞毒性受体s sNKG2DDAP-10ITAM+-s s+-s s s s s s+-s s s s+-s s ζ -ζζ -ζDAP-12NKp 44NKp 30NKp 46ITAMITAMNK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机制正常NK+-抑制受体活化受体不杀伤外来NK+活化受体杀伤肿瘤NK+活化受体杀伤感染NK+活化受体杀伤抑制性受体是否被激活决定了NK细胞能否行使杀伤功能固有淋巴细胞固有淋巴细胞,innate-like lymphocyte,ILLNKTγδT B1小结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NK细胞B1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巨噬细胞思考题1.固有免疫细胞包括哪几类?每一类中各有哪些细胞?2.NK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机制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性
多态性 分 布 PBL
组织 表 型 CD4+CD8
CD4CD8+ CD4CD8 CD3+CD2+ CD5
TCR
极大 50%-70% 外周淋巴组织 60%-65% 35% <5% 100% >95%
TCR
较少 5%-15% 树突状表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IEL) <1% 20%-50% (CD8/同源二聚体) 50%-80% 100% 或+(弱)
参与固有免疫的淋巴细胞
V(D)J 基因片段 NK
重排非依赖受体
V(D)J 基因片段 重排编码抗原受体 (表达RAG-1/RAG-2)
T细胞
T细胞 iNKT细胞 MAIT细胞 CD8+T细胞
受体相对恒定 多样性有限 识别抗原应答 无需克隆扩增
B1 B细胞 B细胞
MZ B细胞
TCR与TCR T细胞特性的比较
Neutrophil Eosinophil
CD8 MHCⅠ
CD4
MHCⅡ
NK T细胞参与抗感染免疫
NK 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发育
胸腺发育后期
胸腺发育早期 (PRO-TSOX3T)
功 能 免疫识别
(1) 识别MHC-抗原肽复合物 (2) 非己MHC
应激抗原:
(1) 非经典MHC I类相关分子 (如CD1、MIC、HSP等) (2) 磷酸化抗原 (3) 脂类
免疫调节
多种
某些
免疫防御(杀伤) 有

免疫监视


其他
上皮屏障 (针对肠毒素、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等)
胞内感染:分泌IFN-、IL-2,Th1样作用 寄生虫感染:分泌IL-4、IL-5和IL-10,Th2样作用 T细胞中的一个亚群产生高水平的IL-17和IL-22,Th17样作用 ➢ 细胞毒活性 TCR识别和杀伤靶细胞 活化型受体(如NKG2D、KIR)杀伤靶细胞 FcR/ADCC ➢ 活化的V9V2 T细胞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脾: 1%-2%
IEL:1%
胸腺:0.5%-1%
淋巴结:0.5%
骨髓:0.5%
人循环T细胞:0.1%(0.01%-1%)
➢ 识别配体:人工:GalCer 内源:iGb3 微生物:鞘糖脂
NKT细胞是免疫调节功能强大而广泛的非特异淋巴细胞
Annu. Rev. Immunol. 2007. 25:297–336
人T细胞亚群
➢ 按链基因片段取用 ❖ VX/V1 T细胞,大多分布于IEL中 ❖ V9/V2 (V2/V2) T细胞,大多分布于外周血 ❖ 上皮组织中T细胞多样性相对较高
➢ 按分泌细胞因子 ❖ Th1样细胞因子 IFN-、IL-2 ❖ Th2样细胞因子 IL-4、IL-5、IL-10 ❖ IL-17-T细胞 IL-17和IL-22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5;5:33
➢ 1993年日 本学者从海 洋生物海绵 中提取的a半乳糖酰基 鞘氨醇(aGalcer)为目 前公认的 NKT细胞活 化剂
NK T细胞
➢ 特征:具有NK某些标记(NK1.1和CD16)的T细胞(TCR/CD3) TCR是恒定的,因此又称iNKT 固有免疫细胞,调节适应性免疫
➢ 表型:TCR和TCR 人: V24-J18/V11 鼠: V14-J281/V8.2. V7或V2
NK T细胞
➢ 发育:胸腺途径 (主要,CD1d依赖)
pro-T PLZF NKT 可能存在胸腺外发育途径(肝脏和骨髓)
➢ 分布转化
E钙黏着素
上皮细胞
E7
应激抗原 如HSP,MICA
NKG2D
细胞毒性 T细胞
细胞
因子
KIR MHC I类分子
基因

KGF
IL-2、IFN-、 趋化因子

低分子质量抗原
IL-7
+ IEL和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 维持上皮细胞的屏障:产生FGF7 (KGF) 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 ➢ 合成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T细胞与临床
➢ 抗感染 参与抗菌(分枝杆菌、李斯特菌等) 抗病毒(HIV、HSV、CMV)和抗寄生虫感染
➢ 抗肿瘤 肺癌、白血病、肾癌等 ➢ 参与自身免疫性病的发生 如RA、MS、EAE等
KIR+ T细胞异常增高时,可杀伤HLA Ilo正常 红系前体,导致纯红细胞贫血
NKT cel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