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盈临床应用中心供氧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与护理ppt课件
给氧注意事项护理课件
![给氧注意事项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34c4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3.png)
VS
详细描述
在给氧前,应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情 况,如有过敏风险,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如发现患者对氧气过敏或出现其他不 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给氧,并采取相应的 急救措施,同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此外 ,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 道分泌物,确保氧气能够顺利进入肺部。
02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呼 吸急促、缺氧等症状,及时给氧 。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给氧需求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进展、治疗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制定 给氧方案。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确定合适的给氧流量和浓 度。
03
给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奏,判断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症状。
氧气流量不足或过大
总结词
氧气流量不足或过大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或造成不适。
详细描述
在给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氧气流量是否合适。如果发现流量不足或过大,应及时调整流量表,确保 患者能够获得适宜的氧气流量。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处理。
患者对氧气过敏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总结词
给氧注意事项护理课件
目录
• 给氧设备介绍 • 给氧前的准备事项 • 给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给氧后的护理工作 • 给氧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给氧的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01
给氧设备介绍
氧气瓶
氧气瓶是储存和供应氧气的容器,一 般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成,外 形为圆柱状,并配有压力表、减压阀 和输氧导管等附件。
定期检查氧气管道是否通畅, 防止管道堵塞或漏气。
保持氧气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使用中心吸氧装置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使用中心吸氧装置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0160c3f705cc1754270909.png)
(3)用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 时测量脉搏、血压,观察其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呼吸 方式等;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效,以便选择适当的用 氧浓度。 • (4)持续鼻导管给氧的病人,鼻导管应每日更换2次以上,
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刺激鼻黏膜,及时清除鼻腔分泌 物,以防堵塞鼻导管。鼻塞给氧应每日更换鼻塞。面罩给氧 应4~8小时更换一次面罩。
3
吸入氧浓度
• 吸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 • 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4
用氧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 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
(2)使用氧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再插管应用;停用 氧时,应先拔管,再关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氧流量时,应 先将氧气管与吸氧管分开,调节好氧流量后再接上。以免 因开错开关,使大量气体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2018
使用中心吸氧装置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
中心供氧
• 是指利用集中供氧系统将氧气气源的高压氧气经 减压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气终端,在各个用 气终端利用呼吸机,出氧管等设备供气,以满足人 们的用氧需求。
2
吸氧
•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氧疗 中一部分,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吸氧用于纠正 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 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6
使用中心吸氧装置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一、发生中心吸氧装置故障时,医务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保 证病人安全。
• 二、科室有备用氧气袋时,连接吸氧管,继续为病人吸氧。
• 三、必要是联系氧气房,送备用氧气筒装置至床边,给予吸氧。 当氧气筒压力低于5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M2,立即请氧气房送氧气筒备用。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草稿ppt课件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草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2a8ca583d049649b66585e.png)
10、过敏反应
发生原因: 1. 并发急性肺水肿时, 预防及处理: 1. 详细询问病人过敏 使用 20%-30% 酒精进行氧气湿化, 史,包括药物、用物等。 而患者对酒精过敏。 2. 对氧管材料 或胶布过敏。 2.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加重,病人球 结膜充血,皮肤瘙痒。或接触吸氧 管的鼻腔肿胀、疼痛。面部贴胶布 的皮肤发红、起水泡,甚至皮肤溃 烂。
九、烧伤
发生原因: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 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如进行艾灸、 拔火罐等操作,或病人用腈纶质地的衣 服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发生。 预防及处理: 1. 注意安全用氧,严
禁烟火。 临床表现:根据烧伤程度,分为不同的 2. 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善固定吸氧装 置,防止氧气外漏。 临床表现。Ⅰ度:达角质层,轻度红、 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 3. 病人吸氧时要着棉质外衣。勿穿 面干燥。浅Ⅱ度:达真皮层,剧痛,感 着用腈纶材料做的枕巾和衣服,避 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泡,基底潮湿, 免由衣服或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 均匀发红,水肿明显。深Ⅱ度:达真皮 电火花而引起火灾。 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泡,基底 4. 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及 湿润苍白,有出血小点,水肿明显,痛 时关闭氧气来源。并用床单保护病 觉迟钝,拔毛时痛。Ⅲ度:损伤至皮肤 人,将火扑灭。 全层,甚至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 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失, 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 及处理规范草稿
内容简介:
1.发生原因
2因: 1 :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 气压低,吸氧装置链接不紧密。 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 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1cff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7.png)
15
一.无效吸氧
【临床表现】 1.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2.胸闷、呼吸急促、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唇及指(趾) 甲床发绀、鼻翼扇动等。 3.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均发生改变。
1
【预防措施】
1.检查供氧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管放入冷开水中,了解气泡溢 出情况。妥善固定吸氧管,避免脱落、移位。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 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 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气管内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畅通。 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并定时监测血氧 饱和度。
8
【处理措施】
1.调整氧流量,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2.经上述处理无效者,报告医师,建立人工气道者烦躁,腹胀明显,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 弱,口唇发绀,脉搏细速,严重者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 插管不易过深,成人使用单鼻孔吸 氧时,鼻导管插入深度以25cm为宜。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须准 确测量长度,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 避免导管进入食道,不可过深。 2.用鼻塞吸氧、面罩吸氧能有效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措施】 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行肠胃减压、肛管排气。
6
【预防措施】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据氧疗情况, 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搞流量吸氧。 3.吸氧过程中,经常行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处理措施】 1.立即降低吸氧流量。 2.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精品PPT课件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5c4fb69b6648d7c0c7465b.png)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 症状:不可逆转的失明 预防: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8-6
氧疗副作用
呼吸抑制
见于Ⅱ型呼吸衰竭,PaO2↓,PaCO2↑ 预防:低浓度、低流量(1~2L/min)给氧
由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 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来维持. 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 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8-11
操作程序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氧疗的重要性 指导正确使用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积极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8-12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氧气吸入法 (中心供氧)
操作目的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 种治疗方法
8-2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8-9
操作程序
高压氧治疗安全知识及安全管理ppt课件
![高压氧治疗安全知识及安全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8d39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e.png)
2. 氧舱电器设备要求 氧舱应采用冷光 源外照明。进舱电压不应大于24V。氧舱设备 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 维修安全要求 在氧舱负荷运行时, 除为事故援救等特殊目的外,不得进行任何 维修工作。使用安全要求:应建立健全使用 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机房管理制度、供养间 管理制度、配电屏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 制度等。
5.严防舱内交叉感染。 21
(四)消防安全管理 1.建立建全氧舱消防管理制度,设立安
全消防源,并对消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2.完善消防设施并定期更换。 3.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及氧舱紧急情况应
急处理演习。 4.建立舱内应急呼吸系统:氧舱起火时,
病人致死原因是缺氧窒息而不是烧伤,所以 国外有标准规定舱内每人准备一个应急呼吸 面罩,应急呼吸面罩供给的是空气,而不是 氧气,所供空气是单独提供的。
16
三、高压氧的安全管理
高压氧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严密的系统工 程。狭义的安全管理是指氧舱的燃烧起火, 是针对氧舱燃烧起火等安全事故而言,广义 的安全管理还应包括对医疗安全的管理。以 下主要就安全管理的要求,以及设备安全管 理和治疗安全管理进行简要阐述。
17
(一)安全管理要求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
8
3.火种 在具备以上条件下,还需出现明 火才能引起燃烧,氧舱内发生明火的原因包括:
(1)各种发火物质:如火柴、打火机、电 动玩具、爆竹、怀炉等。
(2)静电火花:各类化纤物品摩擦时均可 产生静电火花。高硬度物质碰撞也可产生火 花。
(3)电器火花:电器设备及其导线可因短 路、接触不良、老化等多种原因起火,亦有 报导手机引起舱内起火者。
注:事故发生时本科相关人员应各司其职,如有可能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课件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59222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9.png)
03
02
01
提供稳定、高质的氧气供应
中心吸氧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高纯度的氧气,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提高医疗效率
集中供氧的方式可以减少医院各科室各自采购、维护氧气设备的成本和时间,提高医疗效率。
保障医疗安全
中心吸氧系统具有压力保护、过氧保护等多种安全功能,能够确保患者吸氧安全。
应急救援
严格的质量控制
加强吸氧及负压吸引设备的质量控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操作培训与规范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培训和规范操作流程,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风险。
安全防护措施
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措施,如过载保护、压力调节等,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安全可靠
中心吸氧系统采用先进的制氧技术和设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够实现高效、节能的氧气供应,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高效节能
中心吸氧系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适应不同的供氧需求和场景。
适应性强
应急能力有限
如果中心吸氧系统出现故障或供氧中断,可能影响到多个患者的治疗和急救工作,因此需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05
CHAPTER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引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控制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吸氧及负压吸引的智能化控制,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高效过滤技术
研发新型过滤材料和工艺,提高吸氧及负压吸引的空气净化效果,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吸氧及负压吸引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心吸氧技能培训护理课件
![中心吸氧技能培训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11bc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b.png)
湿化装置
用于将氧气湿化,以减少对呼 吸道的刺激。
吸氧终端
连接患者端的装置,包括面罩 、鼻塞、吸氧管等。
中心吸氧的工作原理
氧气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湿化装 置,经过湿化处理后供给患者。
流量调节器可以调节氧气的流量 ,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吸氧终端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 适的连接方式,如面罩、鼻塞或
吸氧管等。
中心吸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维修。
管道阻塞事故
立即停止使用,关闭氧气阀; 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流量调节不当事故
立即停止使用,重新调节流量 ;如无法解决,通知专业人员
进行维修。
设备故障事故
立即停止使用,关闭氧气阀; 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05
中心吸氧的培训与考核
培训计划与内容
培训目标
使护理人员掌握中心吸氧的基本 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 完成中心吸氧的日常维护和应急
05
04
给氧
将鼻塞插入患者的鼻腔,调整好位置 ,确保患者舒适。
操作后处理
记录
在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吸 氧操作过程、患者反应和 病情变化。
清洁用物
清洁吸氧用具和相关物品 ,保持清洁卫生。
关闭氧气
按照操作规程关闭氧气, 确保安全。
03
中心吸氧的护理要点
患者的评估与沟通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 呼吸状况等,以便选择合适的吸氧方 式。
流量调节不当
设备故障
正确调节氧气流量,避免流量过大或过小 ;如发现流量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 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如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停止使用 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PPT课件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f2b04919e8b8f67d1cb913.png)
由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 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 刺激来维持. 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 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2020/7/18
氧气吸入法 (中心供氧)
任珈葭
2020/7/18
.
1
操作目的
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一 种治疗方法
2020/7/18
.
8-2
2
缺氧程度的判断
程度 PaO2(kPa)
氧中毒
肺实质改变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2)血气分析 (3)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020/7/18
.
8-4
4
氧疗副作用
肺不张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症状: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轻度 >6.67
(50mmHg)
SaO2(%) 症状
>80
无发绀
给氧
1-2升/分
中度 >4~6.67 60~80 发绀
2-4升/分
(30-50mmHg)
呼吸困难
重度 <4
(30mmHg)
2020/7/18
<60
.
显著发绀 呼吸困难 三凹症
4-6升/分
8-3
中心供氧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中心供氧操作规程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110087de80d4d8d15a4fc3.png)
中心供氧操作规程
1.中心供氧岗位工作人员要经过学习、培训方能上岗。
2.中心供氧系统由氧气汇流排、切换控制阀、报警装置等组成,由氧气汇流排供给的气源,经过过滤、减压、调节,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各病房床头的氧气终端内,终端内装有插拔式自封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的出口接湿化瓶。
使用时,要需将湿化瓶插入对应的插孔口,氧气就源源不断地送给病人使用。
3.使用时,以液氧罐供氧为主,氧气汇流排为辅(作备用)。
当氧气压力降到某一规定值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操作人员应用切换控制阀进行切换,改用氧气汇流排供氧。
4.氧气经中心供氧站一级减压后,输送管道将压力减为0.4-0.5Mpa(可调)的氧气,但氧压最低不得低于0.4Mpa。
5.氧气汇流排应设置在通风的地方,并严禁接触油脂,以免发生事故。
氧气汇流排不得逆向向氧气瓶充气。
6.氧气储罐周围应设有“严禁动火”标识,并设专人维护。
7.定期检测液氧储罐夹层的真空度,使其保持在1.36~6.8Pa范围内。
8.严禁液氧储罐的使用压力超过设定压力。
9.定期化验液氧储罐中的乙炔含量,超过0.1PPM是应排放液氧。
10.供氧岗位工作人员每天要对供氧设备系统作检查,具体包括:氧压是否正常;各阀门是否在开启位置;液氧余量等。
11.认真做好记录,当液氧罐储量接近下限时,应提前一天通知供氧单位及时送气,确保24小时氧气供应。
12.当供氧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启用汇流排备用氧或瓶装医用氧气瓶保证氧气供应,并分析故障原因,及时排除.若难以排除,应立即上报不得拖延。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痰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ppt课件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痰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9e2309aaea998fcc220e68.png)
原理:负压吸痰器的原理是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
源后,用吸痰器的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 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 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用 吸痰装置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 误吸的呕吐物吸出的方法。负压吸痰器是非常好用的。
氧气流出量和吸氧浓度对照表
流量(L/min) 0 1 2 3 4 5
吸氧浓度(含氧百分比)
21%
24~25%
28~29%
32~33%
36~37%
40~41
吸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可用以下公式计 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PPT课件 11
普通给氧方法有三种:
1 )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氧流量成人 1~3L/min, 婴 幼儿 0.5~1L/min ,吸入氧浓度可达 30~40% 左右, 此法只适用于血氧分压中度不降患者,鼻堵塞、 张 口 呼 吸 者 效 果 不 好 。 2)面罩。面罩置于患者口鼻前,略加固定而不密 闭。氧流量成人3~5L/min,婴幼儿2~4L/min,吸 入氧浓度可达 40~60% 左右。此法较舒适,可用 于病情较重,氧分压下降较明显的患者。 3 )头罩给氧。常用于婴儿。将患儿头部放在有 机玻璃或塑料头罩内,吸入氧浓度与口罩相似, 但所需氧流量更大。此法吸入氧浓度较有保证, 但夏季湿热时,罩内温度和湿度都会较室温罩外 尤高,患儿感到气闷不适,而影响休息康复。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谢谢聆 听······
PPT课件 30
PPT课件
7
吸氧的目的: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 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的水平,促进代 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 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 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 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
氧疗 (中心吸氧)护理ppt完整课件
![氧疗 (中心吸氧)护理ppt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d1da8ad15abe23482f4da6.png)
• 氧疗监护
– 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 氧疗的副作用: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
超过24小时,可出现氧疗副作用
• 氧中毒 • 肺不张 •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 呼吸抑制
8-28
特点: 肺实质改变,表现为胸骨下不适、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断续的干咳
【目的】
–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PaO2和 SaO2,增加CaO2
–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8-18
【操作前准备】
– 评估患者并解释 – 患者准备 – 护士准备 – 用物准备 – 环境准备
8-19
【操作步骤】(鼻氧管给氧法)
– 核对 – 湿棉签清洁鼻腔 – 连接鼻氧管 – 调节氧流量 – 湿润鼻氧管
8-15
4.氧气头罩给氧法
--氧气头罩法
患者头部置于头罩里,罩面 上有多个孔,可以保持罩内 一定的氧浓度、温度和湿度 主要用于小儿
长方形橡胶枕, 枕的一角有一橡胶管,上 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流量, 氧气枕充入氧气,接上湿 化瓶即可使用
用于家庭氧疗、危重患者 的抢救和转运途中
8-22
【操作步骤】
– 处理用物 – 记录 停止用氧时间及效果
8-23
【注意事项】
– 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 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
防油 –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
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 变流量,先分离鼻氧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好 流量再接上
8-20
【操作步骤】(鼻氧管给氧法)
– 插管将鼻氧管插入患者鼻孔1cm – 将导管环绕患者耳部向下放置,根据情况调整
氧气吸入并发症 ppt课件
![氧气吸入并发症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a866c9a8114431b80dd87d.png)
六、感染
• 1、原因:吸氧终端装置污染;插管动作 粗暴导致鼻粘膜破损,易发生感染。
• 2、表现: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 如畏寒、发热、咳嗽、败血症等。
• 3、处理: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 及湿化液;湿化液为冷开水、蒸馏水; 每日口护;插管动作轻柔,避免发生破 损。
• 3、处理:检查氧气装置及连接是否紧密;吸 氧前检查吸氧管通畅性;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பைடு நூலகம்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气道粘膜干燥
• 1、原因: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 气湿化不充分;吸氧流量过大。
• 2、表现:刺激性干咳,无痰或痰液粘稠, 不易咳出。
• 3、处理: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 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加温加湿吸氧装 置能防止气道粘膜干燥。
三、氧中毒
• 2、表现:根据烧伤严重程度氛围Ⅰ 度、 浅Ⅱ度、深Ⅱ度、Ⅲ度。
• 3、处理: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妥善 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露;病人吸氧 时着棉质外衣;一旦发生火灾,及时关闭 氧气来源 。
九、过敏反应
• 1、原因:对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并发 急性肺水肿时,使用20%-30%酒精湿化, 而患者对酒精过敏。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主讲人: 地点:护办室 2016年5月10日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幻灯片课件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c2aa8465ce0508763213eb.png)
二、气道黏膜干燥
发生原因:
1.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 。 2.吸氧流量过大 氧浓度>60%。
33
临床表现:
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34
预防与处理:
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2.根据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 2L/min, 中度缺氧2—4 L/min,重度缺氧 4—6 L/min,小儿1—2 L/min 。 3.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 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 药液温和加热。
42
八、过敏反应
发生原因:
1.并发急性肺水肿时,使用20%-30%酒精进行氧气湿化, 对酒精过敏。 2.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加重病人球结膜充血,皮肤瘙痒 ,鼻腔肿胀、 疼痛。 2.贴胶布的皮肤发红、水泡、皮肤溃烂。
处理与预防:
1.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药物、用物 。 2.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 3.发生过敏反应,及时去除过敏源,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 43 疗。
25
• 3.用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 善,定时测量脉搏、血压,观察其精神状态、皮 肤颜色及温度、呼吸方式等;还可测定动脉血气 分析判断疗效,以便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0.5MPa 时,即不可在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 生爆炸。 • 5.持续鼻导管给氧的病人,鼻导管应每日更换2次 以上,鼻塞给氧应每日更换,面罩给氧应4~8小 时更换一次。 • 6.对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气筒,应分别挂“空”或 “满”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以免急用 时因错搬氧气筒而影响抢救速度。
18
(七)氧气管道化装置(中心供氧装置)
中心供氧故障应急预案培训
![中心供氧故障应急预案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32a5b070242a8956aece403.png)
中心供氧故障应急预案培训
时间:
地点:
1.责任护士为患者准备吸氧时,发现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立即排查故障。
2.立即启用氧气枕。
3.立即通知中心供氧站及时查找原因,尽快维修。
4.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及安抚工作。
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状况有无改善及病情变化。
5.协调备用氧气供应,保证患者用氧。
中心供氧故障应急预案
演练时间:
演练地点:
参加人员:
观摩人员:
组织者:
摄影:
1.责任护士Y为患者准备吸氧时,发现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立即排查故障。
2.Y立即启用氧气枕为患者吸氧。
3.Y立即通知中心供氧站及时查找原因,尽快维修。
4.Y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及安抚工作。
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缺
氧状况有无改善及病情变化。
5.W协调备用氧气供应,保证患者用氧
应急演练记录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海盈
精品课件
1
[摘要]
分析了2001年4月至2008年9 月我院临床应用中心供氧存在的安全问 题,包括管道密闭不良;吸氧装置污染; 氧气表接触不良;吸氧患者不遵医行为。 认为应重视氧气管道的维护;加强预防 污染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加强氧疗的健康宣教,以保证临床用氧 的安全。
精品课件
11
【1】刘桂娟 张梅 吸氧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分析 及对策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3 【2】米光丽 刘晓云 白启均 氧气湿化装置污染情 况分析与对策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 42-43
精品课件
12
精品课件
13
精品课件
5
2.2吸氧装置污染 吸氧装置是医院
常用的治疗设备,并直接与患者接触。在临
床上,一般只重视氧气湿化装置的清洗与消
毒,未注意中心供氧装置连接口的消毒,不
注意湿化甁干燥保持,同时用手直接拿取、
安装管芯造成污染。
2.3氧气表接触不良 氧气表在使用
时来回装卸,引起氧气表在插入终端装置时,
卡口较松;或是规格不对口,导致氧气表接
精品课件
4
二 安全问题分析
2.1 管道密闭不良 中心供氧 系统由中心供氧站、供氧管道和终端等组 成,它一般设有自闭装置,当有设备插入 时,阀门打开气体流出,当设备取出后, 阀门自动关闭。但是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存 在漏气现象,据调查我院中心供氧站曾发 现供氧管道明显漏气,终端漏气表现在装 完氧气表后有漏气的声响,存在安全隐患。
触不良,掉下来,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和精神损失,还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精品课件
6
2.4 吸氧患者不遵医行为 据有关资料报道,住院吸 氧患者中,88%的患者感到不舒适或仅较舒适,可能是持续 吸氧导致患者长时间受约束,气道干燥;68%的患者氧疗时 感到恐惧紧张或较恐惧紧张,可能是患者对氧疗的作用、方 法、注意事项不了解或部分了解;84%的患者对自身疾病和 治疗不了解,当看到高流量吸氧的同室病友时认为自己也需 要高流量吸氧,缺乏氧流量的相关知识;多数患者认为住院 期间医疗费用大,难以承受,部分患者认为治疗主要用药, 排斥吸氧;只有4%-6%的患者对氧疗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 项等完全了解【1】 。 氧气表的位置通常在患者的头部上 方,患者很容易就能自己调节氧流量。因此,出现患者不吸 或流量过小而达不到氧疗的目的;或是流量过大,引起氧中 毒。这种现象在白天护理人员巡回病房时容易发现纠正,但 是在夜间护理人员较少,护理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就不易 被发现。患者的这种行为不仅精品不课件利于治疗,甚至会进一步危 7 害自己的健康。
识,使患者对吸氧有安全感,加深患者对医护的信任和尊
重程度。
精品课件
10
3.4加强氧疗的健康宣教 采取有效 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吸氧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 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本病的知识,使患者对 自己的病情、治疗和转归有正确的认识理解。 让患者明白给氧属于药物治疗,教会患者如何 接受正确、安全、舒适的氧疗,懂得用氧的基 本知识,使用注意事项,强化患者的安全用氧 意识,提高患者健康维护能力和自我遵医行为。
精品课件
9
3.3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科室对不合规格的氧
气表予以更换,要求病床和氧气表的位置错开,这样即使
氧气表意外掉下来也不会砸伤病人。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安
全用氧的知识,提高大家安全用氧的意识,在执行给氧操
作时责任到人,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人员在安装
氧气表时应仔细检查氧气表的型号是否对口,卡口能否卡
精品课件
3
一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1年4月临床用氧采用中 心供氧的形式,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如下: 发生氧气表接触不良,掉下来事件4起,其中 1名患者受伤;氧气表装置的消毒和保存没有 统一规定;1名患者家属私自将氧气冲入气垫 床,在病房抽烟引起火灾;中心供氧站发现 手术室供氧管道明显漏气;护士在巡回病房 时经常发现吸氧患者拒绝吸氧或擅自调节氧 流量的行为。
精品课件
2
[关键词]中心供氧;安全问题;护理对策
我院自2001年4月临床用氧采用中心 供氧的形式,为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 疗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方便了护理操作,节 约了病室空间,因此很受大家的欢迎。但是, 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医 院护理部积极进行调查分析,努力查找原因, 并采取一系列对策,现报道如下。
三 护理对策
3.1重视氧气管道的维护 医院设备科定期到各科室进行检查, 发现管道漏气或是接口松动等异常现 象,立即维修,并开通二十四小时服 务电话,科室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可立 即拨打,及时解决安全隐患,保证管 道密闭,终端接口牢固。
精品课件
8
3.2预防氧气湿化装置污染 每次 安装氧气表给患者吸氧之前,应先对各连 接口进行清洁, 用碘伏棉签消毒后再安装。 湿化甁用84消毒液消毒后,存放在清洁区, 干燥保存,一周内均可使用。管芯消毒后 存放在无菌罐内,拿取、安装时要注意无 菌观念,避免污染。氧气湿化液用无菌蒸 馏水,做到每日更换,不续水,操作时要 注意不要碰到连接口处和管芯上。【2】
紧,一定要安装稳妥方可离开,同时加强巡回。消除或减
少湿化甁内水泡音,保证长期氧疗患者夜间休息。长期高
浓度吸氧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巡视病房时
及时纠正患者擅自将氧流量调大行为,并向其详述利弊。
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改善服务态度,平时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氧疗的有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