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中黄曲霉菌快速检测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检测方法研究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检测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黄曲霉毒素是玉米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对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目前仍存在着一些挑战,如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灵敏性和快速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以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通过对黄曲霉毒素的形成和危害、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来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检测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旨在探讨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为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毒素,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尤其是玉米中。
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发癌症等疾病。
研究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黄曲霉毒素的形成和危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研究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产生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减少黄曲霉毒素对农产品的污染。
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对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黄曲霉毒素的形成和危害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由青霉菌(Aspergillus)属真菌产生的一类高毒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等四种。
青霉菌在玉米等作物上生长繁殖,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会在作物收获、贮存和加工等环节中积累,对人体和动物产生严重危害。
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长期摄入会导致肝癌、肝硬化、胃癌等严重疾病,并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粮食中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的检测
根据读数仪显示结果进行判读。
任务1 粮食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六、注意事项
➢ 储存温度:按厂家要求存储。 ➢ 反应温度:按说明书要求, 样品和检测卡或者试纸条都需要回温,反应时最好有温控
设备(如加热器或恒温培养箱),温度过低会出现不出线或者爬不动情况。
25℃
15℃
5℃
任务1 粮食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定性分析:磷化物遇水和酸放出磷化氢,与硝酸银生成黑色磷化银;如有硫 化物存在,同时放出硫化氢,与硝酸银生成黑色硫化银,干扰测定,而硫化 氢又能与乙酸铅生成黑色硫化铅,以此证明是否有硫化物干扰。
定量分析:磷化物遇水和酸,放出磷化氢,蒸出后吸收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中被氧化成磷酸,与钼酸铵作用生成磷钼酸铵,遇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化合 物钼蓝,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试样制备 称取5g(误差≤0.02g)样品,转移到做好标记的50mL离心管中。移取20ml50%乙 醇水加入到盛有样品的离心管中,在迷你振荡器上充分震荡1min。取两个2ml 离心管,做好标记,将震荡后的液体转移到对应的2mL离心管中,4000rpm离心 3min。取7ml离心管做好标记,用100-1000uL移液器取1000uL摇匀的样品稀释液 至7mL离心管中,用20-200uL移液器取50uL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加入到盛有稀释 液的离心管中,枪头插到页面下约2-3mm处,轻轻吸打约3-5次,盖紧离心管盖 ,使用迷你振荡器充分振荡混匀后,放在离心管架上,待检。
25℃
15℃
5℃
任务2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测定
六、注意事项
➢ 完全溶解: 样品溶液需要将酶标孔内胶体金/荧光微球完全溶解,可使用 移液器反复吹打,从孔下部往上看无固体物。
未完全溶解
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及比较
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及比较摘要:黄曲霉素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物质,它不仅拥有较强的毒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致癌物质。
很多动物、植物、坚果以及土壤中,都会存在黄曲霉素,在一些粮油食品中也能检测到它的存在。
因为粮油食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如果长期接触还会对人们的肝脏造成损坏,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了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的检测力度,并对黄曲霉素的成因和性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此来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本篇文章就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及比较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希望能对黄曲霉素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粮油食品;黄霉素;检测方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黄曲霉素对人体肝脏的损坏最大,当人们摄取过多的黄曲霉素时,就会导致急性肝炎、肝细胞脂肪变性或急性中毒等现象的出现;当人们长时间摄取少量黄曲霉素的时候,会导致人们出现纤维性病变或纤维组织增生等情况。
小孩子如果长时间摄取少量的黄曲霉素,还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生长障碍。
因为黄曲霉素会出现在粮油食品中,所以对粮油产品进行黄曲霉素含量的检测,是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同时,选择怎样的检测方式,能准确的检测出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也成为了很多科研团队和社会人士关注的重点。
一、粮油食品与黄曲霉素的概述对谷类和豆类等进行相应的加工,所得的成品或半成品则被定义为粮油食品。
粮油食品可分成两种,一种是成品粮油,另一种是原粮油,而两种粮油的划分依据则是它们是否经过加工处理。
另外,粮油食品还具有很多的特性,主要划分为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其中粮油食品的导热性和吸湿性是其物理特性的表现,而酸败性则是其化学特性的表现。
高度的依赖性也会体现在粮油食品中。
粮油食品的这些特性不仅会给黄曲霉素的检测质量带来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检测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AFT是黄曲霉素的简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黄曲霉素已经成为了致癌性质较强的物质之一,其致癌力度非常强硬的。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概述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概述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和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可存在于多种食品中,包括谷物、豆类、坚果、麦芽、果蔬等。
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致癌、免疫毒性、肝毒性等。
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已经发展了各种不同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
常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一、物理方法:1. 目视法:通过观察食品外观和质地等特征,判断食品是否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一些直观的食品,如坚果。
2. UV检测法:利用紫外光的特性,根据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特征,通过分析样品吸收的紫外光谱,间接判断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二、生化方法:1. 水溶性黄曲霉毒素试纸法:将食品样品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通过颜色的变化判断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阳性与阴性。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野外快速检测,但精确度有限。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将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分离和定量测定,实现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HPLC方法精确度高,可靠性强,被广泛应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与分析。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1. PCR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通过选择性引物扩增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基因的特异序列,最终实现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2. 免疫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扩散法。
ELISA法通过特异性抗体与黄曲霉毒素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的光学密度来判断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总结而言,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测。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满足准确、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要求,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产品说明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简写为AFB1)是目前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
黄曲霉毒素B1对包括人和若干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黄曲霉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
本品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通过单克隆抗体竞争结合AFB1-BSA偶联物和样品中可能含有的AFB1的原理。
试剂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AFB1-BSA偶联物和被胶体金标记的抗AFB1单克隆抗体。
一、使用方法1. 样品处理谷物:任取5g以上有代表性样品并粉碎过20目筛,准确称取2.0g均匀粉碎试样于配套离心管中,再准确加入2mL蒸馏水或纯净水和8.0mL 的乙酸乙酯,将瓶塞盖紧密封,充分振荡5min,4000rpm离心1min得上清液,将上清液用吸管吸出2.0mL到蒸发皿或小玻璃杯中,用电吹风吹干,再根据稀释液用量表准确加入稀释液2,用铝箔袋内配套吸管反复冲洗,彻底溶解杯底所有的固体,此溶解液即为待测液。
酱油、醋:准确量取2.0mL样品于1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4.0mL乙酸乙脂,塞紧管塞后充分震荡5min,静置1~2min,待溶液分层以后将上清液用移液枪(或移液管,吸管)全部转移到另一只15mL离心管中,加入2.0mL 稀释液1,充分震荡3min,待溶液分层以后准确吸出2.0mL上清液到蒸发皿或小玻璃杯中,用电吹风吹干上清液,待容器冷却后,再根据稀释液用量表准确加入稀释液2,用铝箔袋内配套吸管反复冲洗,彻底溶解杯底所有的固体,此溶解液即为待测液。
发酵酒:准确量取2.0mL样品于1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4.0mL 乙酸乙脂,塞紧管塞后充分震荡5min,静置1~2min,待溶液分层以后准确吸出2.0mL上清液到蒸发皿或小玻璃杯中,用电吹风吹干上清液,待容器冷却后,再根据稀释液用量表准确加入稀释液2,用铝箔袋内配套吸管反复冲洗,彻底溶解杯底所有的固体,此溶解液即为待测液。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说明书
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说明书【产品名称】产品名称: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胶体金法)英文名称:Aflatoxin B1 Rapid Test Card (Colloidal Gold)【产品简介】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丝状真菌(如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
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物主要是玉米、稻谷、小麦、花生、花生油等粮油食品,且以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污染最为严重。
本产品用于快速检测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残留,检测过程只需要20分钟,适用于家庭、超市、食堂、食品企业及检测机构的快速筛查。
【包装规格】5次/盒。
【产品组成】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卡(5条);1mL刻度吸管(10支);提取瓶(内含黄曲霉毒素B1提取液2mL,5瓶)。
【检测原理】本产品采用了竞争抑制免疫层析的原理。
【检出限】本产品检测方法对玉米油、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量为20μg/kg,对其他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量为10μg/kg。
根据《食品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规定,玉米油、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量为20μg/kg,其他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量为10μg/kg。
【使用方法】1、玉米油或花生油检测:用1mL刻度吸管向提取瓶中加入油样2mL(用吸管移加2次);其他食用油检测:用1mL刻度吸管向提取瓶中加入油样4mL(用吸管移加4次)。
2、盖紧提取瓶盖,用手上下振荡30-60秒,静置10分钟,待样品分成上下两层。
3、从包装袋中取出检测卡,平放在桌面,用另一只新吸管从提取瓶中吸取少量下层液体,垂直滴加3滴(约100μL)于检测卡加样孔(S孔)中。
4、室温环境计时约10分钟,根据示意图判定结果。
【结果判定】阴性(-):T线显色比C线深或一样深,均表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浓度低于检出限。
阳性(+):T线显色比C线明显变浅或T线不显色,表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浓度等于或高于检出限。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检测方法研究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及检测方法研究玉米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和动物的饲料来源。
玉米中常常存在一种称为黄曲霉毒素的有害物质。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类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酸(OTA)、赭曲霉酮(ZON)、黄曲霉素(FB1、FB2、FB3)等。
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和动物有很大的危害,可以引起急性或慢性毒性效应。
长期暴露于黄曲霉毒素会导致免疫抑制、肝脏和肾脏损伤、生殖系统异常等。
对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黄曲霉菌的生长情况来判断玉米中是否存在黄曲霉毒素。
化学方法则是通过色谱仪、质谱仪等仪器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分析。
生物学方法则是利用细胞或动物模型来评估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对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有一些专门的试剂盒可以用于快速检测。
这些试剂盒通常基于抗体-抗原反应原理,将黄曲霉毒素与试剂盒中的抗体反应产生可见光。
通过检测可见光的强度,可以评估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黄曲霉毒素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试剂盒只能检测部分种类的黄曲霉毒素,对于其他种类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试剂盒方法通常具有一定的误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开发新的化学分析方法,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出不同种类的黄曲霉毒素。
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研发新的生物学方法,如基因诊断技术,可以通过检测黄曲霉菌的特定基因来评估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存在。
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和动物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十分重要。
目前的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将能够开发出更准确、高效的方法来检测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保障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中国果菜质量控制黄曲霉毒素B1(AF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
AFB1污染的物质包括食品中的花生、玉米、稻谷、小麦、花生油等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且以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受污染最为严重。
黄曲霉毒素无臭、无味、无色,在饲料中及其稳定,对家禽、家畜的健康威胁极大,作为饲料强制性卫生监控指标,目前有半定量薄层色谱法[1]、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2]、免疫亲和荧光光度法[3]、酶联免疫吸附法[4]。
高效液相色谱法虽然灵敏度高,但是样品前处理繁琐,操作复杂;薄层色谱法虽然简便,但是灵敏度差,因此研究能够准确、快速检测饲料中AFB1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1实验部分1.1材料与试剂甲酸,优级纯;乙腈,色谱纯;超纯水;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刘超景赞(乐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四川乐山614000)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检测。
建立了以Inertsil ODS-3为液相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以313.0/285.0为定量离子对的LC-MS/MS 检测方法。
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测得的黄曲霉毒素B1在0~100.0ng/mL 内具有良好线性,检出限为2.8μg/kg ,加标回收率在93.3%~98.3%。
该方法适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分析检测。
与传统的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饲料;黄曲霉毒素B1;液质联用中图分类号:TS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15)12-0025-03Detection of AFB1in FeedLIU ChaoJING Zan(Leshan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LeShan 614000,China)Abstract:We tested aflatoxin B1in feed with LC -MS/MS method.A method was developed with novel HPLC columnInertsil ODS -3,Mobile phase was 0.1%methanoic acid water,0.1%methanoic acid acetonitrile,combined with MS,which used positive ion scanning,and quantification ion pair was 313.0/285.0.A good linear in 0~100.0ng/mL.detection limit was 2.8μg/kg.Adding standard recovery was 93.3%~98.3%.This method has advantages of being fast,easy,reproducible and relatively sensitive compared with TLC and HPLC.Key words:Feed;AFB1;LC-MS/MS收稿日期:2015-06-26作者简介:刘超(1984—),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25.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果菜质量控制AFB1标准品(2μg/mL,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所)。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分析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韩 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四川康定 626000)摘 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免疫磁固相萃取法测定农产品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含量的分析方法。
方法:采用70%乙腈溶液提取花生、玉米、大豆、小麦、豌豆和绿豆样品中的AFB1,然后利用免疫磁珠净化、萃取和富集提取液中的AFB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92 μg·kg-1,回收率为79.52%~97.53%。
利用该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20份花生、玉米、大豆、小麦、豌豆、绿豆样品中的AFB1进行检测,除了玉米和绿豆中未检测出AFB1外,其余实验样品中均检测出一定含量的AFB1。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复杂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磁固相萃取;黄曲霉毒素B1Determination of Aspergillus Flavus B1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AN Yu(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Kangding 62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B1 (AFB1)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immuno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 Method: AFB1 was extracted from samples of peanuts, corn, soybeans, wheat, peas, and mung beans using a 70% acetonitrile solution, and then AFB1 was purified, extracted and enriched by immunomagnetic bead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HPLC. Result: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were 0.03~0.92 μg·kg-1, and the recoveries were 79.52%~97.53%. AFB1 in 20 samples of peanut, corn, soybean, wheat, pea and mung bean purchased from the market was detected by this method. AFB1 content was detected in all the other samples except corn and mung bean.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rapid, accurate and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B1 in complex samples.Keyword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mmuno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 aspergillus flavus B1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粮食和饲料等农产品中广泛存在。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概述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概述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和Aspergillus parasiticus)和黄曲霉菌(Penicillium verrucosum)产生的毒素。
这些毒素经常出现在各种食品(包括玉米、花生、大米、小麦、各种豆类、香料等)中,并已被证明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必须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
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1. 便携式分析仪便携式分析仪是测试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非常便捷的一种方法,例如五羰基二氧化钒分析仪(VICAM),可以快速检测大麦、燕麦、小麦、小米和高粱等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
这种测量方法对于食品加工厂、农民和小商贩等需要迅速测试黄曲霉毒素的人来说非常有用。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广泛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方法。
这是一种分析化学方法,它可以通过将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分离出来,然后使用UV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HPLC法可以检测多种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素和掌状芽孢菌毒素等,同时它也是准确、可重复的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专业技能的人员,并且设备价格比较昂贵。
3. 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是一种常用的现代技术。
与HPLC相比,它可以检测更广泛的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酮和芜湖霉素等。
GC-MS法有高效的分辨能力,可以清晰地分析样品中不同的毒素种类、含量和结构等信息。
但是与HPLC相比,GC-MS需要更加昂贵的仪器和更高的技术要求。
4.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色谱法。
这些方法基于特定的抗体和抗原的反应,可以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高通量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同时在大规模食品安全检测中也有很高的可靠性。
但是,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是需要求样品的抽提质和反应基质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来说,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
实验十一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六、使用进口试剂盒检测的主要实验步骤
1、样品提取:取5.0g样品与锥形瓶中,加入70%甲醇 25ml,振摇3min,过滤于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放 出下层的甲醇水提取液,即为样品提取液。(亦可根 据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进行适当稀释为待测样液) 2、免疫反应:红色微孔中加入蓝色试剂100μl,分别加 入标准品和样品各100μl,三次混匀,移100μl到白色 抗体孔,摇匀,室温反应10min,弃去液体,用去离 子水洗5次,用吸水纸扣干。 3、显色反应:加入绿色试剂100μl,摇匀,室温反应 10min,加入红色试剂100μl,终止反应。 4、结果检测:在450nm处用酶标仪检测。
八、思考题
1、简述ELISA方法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 原理? 2、实验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的作用? 3、影响检测准确性主要有哪些因素? 4、酶标仪操作过程要注意些什么?
4.植物油: 用小烧杯称取4.0g样品,用20.0mL石油醚,将样品移 于125mL分液漏斗中,用20.0mL 甲醇水(55 +45) 溶液分次洗烧杯,溶液一并移人分液漏斗中。(精炼 油4.0g样为4.575mL,可直接用移液器加入分液漏斗 再加溶剂后振摇)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放出下层 甲醇水溶液于750mL蒸发皿中。再用5.0mL甲醇水溶 液重复振摇提取一次,提取液一并加入蒸发皿中,以 下按自“65℃水浴通风挥干”起,依法操作。 5.其它食品:可按照G8 5009有关章节提供的方法操 作,最终提取物(相当于4.0g样 品)应收集于2.0m1 甲醇一PBS(20+80)中。
七、注意事项及说明
1、带手套操作。酶标板用后处理,不能重复使用。样 品提取过程中用过的玻璃仪器需要重复使用时,应作 解毒处理后,再洗涤。 2、操作时应手持酶标板板框,避免液体等沾污板底部, 以保持酶标洁度。 3、试剂盒如需分次使用,应在每次使用前根据用量稀 释试剂,每次用多少稀释多少,剩下的酶标板和试剂, 应及时封存,4℃保存备用。如需保存较长时间则应20℃保存。 但反复冻融后,将导致抗体效价下降。 4、结果判定:根据参考资料三:现行国家食品(饲料) 卫生标准中规定的AFB1允许量标准对检测样品AFB1 污染程度进行判定。 5、具体分析还要根据试剂盒的具体要求。
ELISA法检测油菜籽中的黄曲霉毒素B1
分析检测ELISA法检测油菜籽中的黄曲霉毒素B1杨 权1,孙婷琳2,王 燕3,余 佳3,李利霞1,熊 英1*(1.孝感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孝感 432000;2.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湖北武汉 43000;3.三峡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宜昌 443000)摘 要:为了建立油菜籽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快速检测方法,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选取不同浓度的提取液、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稀释液检测样本的加标回收率,并进行了准确度、精密度及重复性的评价。
结果发现用60%甲醇1︰5、超纯水1︰4稀释检测油菜籽样本中黄曲霉毒素B1的加标回收率为99%~10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结果表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油菜籽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准确性,重现性,稳定性好,可广泛用于油菜籽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关键词:AFB1;酶联免疫吸附法;油菜籽黄曲霉毒素是一组真菌(霉菌)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1],广泛存在于花生、大豆等农产品中,是影响花生、大豆、芝麻等农产品油料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黄曲霉毒素具有毒性和强致癌性,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2]。
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毒素,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人、畜摄入了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食物或饲料,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出现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母畜不孕或产仔少等系列症状,可诱发肝癌、胃癌等多种部位的癌症。
目前黄曲霉毒素的常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3-4]。
油菜是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
菜籽油一直是我国居民的传统生活用油,在我国植物油供给结构中,菜籽油居第二位[5]。
在菜籽油实际生产中,往往会由油菜籽中引入黄曲霉毒素B1,导致成品菜籽油中可能会含有微量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菌含量测定标准
黄曲霉菌含量的测定标准通常是根据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来制定的。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黄曲霉菌含量测定标准:
1. 国际标准: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相关标准,黄曲霉菌毒素B1的限量为4微克/千克(ppb),而黄曲霉菌总毒素(包括B1、B2、G1、G2等)的限量为10微克/千克(ppb)。
这些标准主要适用于粮食、谷物和其它食品。
2. 国家标准:各个国家可能会根据本地的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要求,制定特定的黄曲霉菌含量标准。
以中国为例,国家标准GB 2761-2017中规定了不同食品中黄曲霉菌毒素的限量要求,如粮食及其加工品中黄曲霉菌毒素B1的限量为5微克/千克(ppb),饲料中为20微克/千克(ppb)等。
3. 行业标准:某些特定行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特殊要求,制定适用于其产品的黄曲霉菌含量标准。
例如,酿酒行业可能会有针对酿酒原料和成品酒的黄曲霉菌含量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食品类别、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情况下,最好参考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确定黄曲霉菌含量的测定标准。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写 AF)主要为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
在温暖与潮湿的气候地区粮食和饲料凡是被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污染的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的有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轻些。
在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的概率很高, 给饲料企业以及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体健康。
一、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目前已经确定的黄曲霉毒素的结构有AFB1、AFB2、AFM1等 18 种, 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 前者为其具有毒性的结构,后者可能与其的致癌性有关。
黄曲霉毒素很难溶解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以及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有机溶剂中。
分子量为 312-346,熔点为 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方式对其的破坏很小, 只有在熔点的温度下才能发生分解。
黄曲霉毒素遇碱情况下能迅速分解, 但此应可逆, 即在酸性的条件下又能复原。
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
在 24-34℃之间, 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
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
二、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和人的危害2.1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毒性非常高,是目前已发现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种。
目前发现的18种黄曲霉菌毒素家族中, AFB1的毒性最为最为强烈,AFM1、AFG1 次之,AFB2、AFG2、AFM2 毒性较弱。
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其诱发肝癌的能力甚至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之多。
其毒性的大小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体况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年幼动物、雄性动物较敏感。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概述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概述1. 引言1.1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概述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毒素,常常存在于谷物、豆类、坚果等食品中。
它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
目前,常见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样品。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持续改进检测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2. 正文2.1 黄曲霉毒素的概念黄曲霉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种有毒物质,在食品中存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四种类型。
这些毒素在食品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常见于玉米、小麦、大米、杂粮、豆类、坚果等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不仅在食品中出现,也会在饲料和环境中存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都有潜在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或长期积累,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头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长期摄入则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肝肾损伤、癌症等严重后果。
及时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害是最为明显的,会导致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异常甚至肝硬化等严重疾病。
黄曲霉毒素还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感官识别谷物黄曲霉菌的方法
感官识别谷物黄曲霉菌的方法近年来,谷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黄曲霉菌。
这种菌类既会影响谷物的品质和食用安全,也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因此,如何检测和识别谷物中的黄曲霉菌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与感官相关的方法来识别谷物中的黄曲霉菌。
首先,我们可以先采用嗅觉来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菌。
由于黄曲霉菌会产生出较为浓烈的异味,因此使用鼻子来检测谷物的异味变化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如果谷物中存在黄曲霉菌,那么气味通常会变得比较刺鼻和难闻,如草腥味或烟熏味等。
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告诉我们谷物中是否存在异味,而无法准确识别是否为黄曲霉菌产生的气味。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嗅味和视觉来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手触摸谷物表面,突出表面附着的霉菌并嗅味。
如果存在黄曲霉,那么你可能会闻到一些异味,并且可以看到表面有一些光滑的,带有颜色的霉斑。
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在谷物上观察到形态特征,从而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黄曲霉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视觉方法时,我们需要小心地避免与鼻子和眼睛的接触,以免产生损害。
最后,我们可以采用食用味道来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菌。
与前面的方法有所不同,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将一些谷物样品磨成粉末状,并用水或乙醇将其提取出来。
接着,我们可以对提取的物质进行尝试,以确认它是否存在黄曲霉。
通常,使用不同味道来识别谷物中的黄曲霉。
如果存在黄曲霉,那么谷物的味道可能变得苦涩或有点发霉。
综上所述,感官检测是一个简单且可靠的方法,可以用来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菌。
使用这些方法时,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方式来确认是否存在黄曲霉,进而选择适当的措施来防止其带来的健康危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不是非常直观和准确,如果有需要,我们还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或实验室来进行进一步验证。
黄曲霉素的检测方法
黄曲霉素的检测方法
黄曲霉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可存在于大米、玉米、小麦等粮食中,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
以下是常用的黄曲霉素检测方法:
1. 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样品中的黄曲霉素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2. 气相色谱法(GC):通过气相色谱仪分离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素。
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黄曲霉素与特定抗体结合后发生颜色变化的免疫反应,通过测定光密度来定量黄曲霉素。
4. 质谱法(MS):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黄曲霉素进行分析和定量。
5. 光散射法:利用样品中黄曲霉素的固体或液体颗粒与光的散射关系来检测和测定。
6. 近红外光谱法(NIR):通过检测样品中黄曲霉素的近红外光谱,利用数学模型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常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方法时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黄曲霉快速检测方法
黄曲霉快速检测方法
黄曲霉是一种常见的霉菌,能够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快速检测黄曲霉,在实验室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PCR检测: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快速、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检测黄曲霉DNA。
首先,从样品中提取DNA,并使用引物将目标DNA扩增,然后通过凝胶电泳和荧光染料进行检测。
PCR检测能够快速确定黄曲霉是否存在,并且可以定量估计污染程度。
2. 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是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和定量特定物质的方法。
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可以快速识别和测定黄曲霉。
免疫测定法常用的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试验(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等。
3. 现场检测法:现场检测法是利用便携式仪器和试纸对黄曲霉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
这些方法通常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可以在实地迅速确定是否存在黄曲霉。
一些常用的现场检测方法包括光纤光谱技术、纸基检测试纸和便携式PCR仪。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能快速检测是否存在黄曲霉,但无法判断是否有毒素产生。
因此,对于确定食品是否安全,还需要结合毒素检测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花生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快速定量检测方案-10min准确定量
花生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快速定量检测方案--10min快速定量一、花生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花生是全球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
中国是世界最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年种植面积 500 万 hm2,占全球种植面积总量的 20% ,居第 2 位; 产量达 1 600 万 t,占世界总产的40% ,居第 1 位。
黄曲霉毒素来自于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急慢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其中黄曲霉毒素 B1 毒性是氰化钾的 10 倍,砒霜的 68 倍,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列为一级致癌物。
而花生是最容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油作物之一,花生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污染黄曲霉并产生毒素,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花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是世界性的问题,是花生及其制品花生油安全消费和出口面临的最大和最主要风险因素,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对生产、出口和进口的花生及其产品作严格的黄曲霉毒素AFT 限量规定。
而控制花生中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AFT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目前还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二、花生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国家残留限量标准食品类别 限量标准(μg/kg)花生 20花生油 20引自:《GB 2761-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三、飞测生物花生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快速定量检测方案--10min快速定量上海飞测生物基于全球领先的荧光定量POCT技术平台,率先推出了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本产品可在10min快速定量的检测出花生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残留含量,样品前处理简单(仅需8min),检测操作简便,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读数,结果准确可靠且可现场打印,准确性符合HPLC法的检测结果,适用于各类花生及花生油加工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及政府监管部门。
3.1. 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检测◆ 检测灵敏度:0.5μg/kg; ◆ 定量线性范围:1.0μg/kg ◆ 样品前处理时间:8min; ◆ 检测时间:10min;◆ 准确度:回收率为80%-125%◆特异性:在1000μg/kg 浓度3.2. 检测所需配备的仪器和耗材编 号 1 荧光免疫定2 20-2003 100-1004 1-5ml 5 粉碎6 漩涡振7 4000转低速离8电子3.3.样品前处理过程量检测试纸条性能g/kg - 50.0μg/kg; 125%;浓度水平下与其它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耗材 名称配备 免疫定量分析仪 飞测生物配备 200ul 移液器 用户配备 1000ul 移液器 用户配备 5ml 移液器用户配备 粉碎机 用户配备 漩涡振荡器用户配备 低速离心机(选配)用户配备 电子天平用户配备数量 1台 1把 1把 1把 1台 1台 1台 1台3.4. 检测操作过程3.5. 结果判读和输出所有产品均采用便携式荧光误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中黄曲霉菌的快速检测
摘要:大米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每天都可能会进食,而在潮湿的储藏环境下,如厨房较为潮湿,或者大米和蔬菜水果摆放在一起,都可能令大米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进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据研究,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人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大米之后,会毒害肝脏,甚至引发肝癌。
因为黄曲霉毒素在紫外光下可产生荧光,本文利用紫外灯和荧光接收器,检测粮食中黄曲霉菌含量。
一、粮食安全简介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09年的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
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正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
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正在影响到全球的农业生产。
国内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有:一、数量安全,现在我们进口粮食数量越来越大,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二、质量安全,多部门分头管理、漏洞不少,转基因问题侵蚀中国,农药和各种菌类残留增多。
二、黄曲霉菌简介
黄曲霉菌或称为黄曲菌、黄曲霉等,是一种真菌。
在自然环境中,它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在储存的榖类中会造成储存的问题。
它也是一种人类的病原,会造成肺的曲菌症,有时候也会引起角膜、耳与鼻眼框的感染。
许多菌种会产生足量的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有致癌性且有剧烈毒性的化合物。
黄曲霉菌的孢子是一种过敏原。
黄曲霉菌有时候也会造成蚕孵卵所的损害。
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只有通过长时间高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
在一般情况下,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热度(中心最高温度为100℃)并不足以使黄曲霉毒素完全灭活。
这些毒素对强酸和强碱较敏感。
尽管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强,但必须一次性摄入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的霉变食品才会发生急性中毒疾病。
对于人类,多见由于持续性摄入亚急性量而造成慢性中毒的情况,例如引起肝硬变和肝脏纤维样病变。
不仅霉变食品,那些在运输过程中污染灰尘而霉变的粮食和花生中也可能带有黄曲霉毒素而危害人类。
毒素
在肝脏、心肌和肌肉中逐渐积累而增强它的毒性。
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l,其毒性一般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1)急性中毒:
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毒性比KCN大100倍,仅次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
它的毒害作用,无论对任何动物,主要变化是肝脏,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2)慢性中毒:
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
其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
出现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母畜不孕或产仔少等系列症状
(3)致癌性:
黄曲霉菌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
黄曲霉菌致癌特点是:
A 致癌范围广,能诱发鱼类、禽类,各种实验动物、家畜及灵长类等多种动物的实验肿瘤;
B 致癌强度大,其致癌能力比六氯环己烷大1万倍;
C 可诱发多种癌,AFT主要诱发肝癌,还可话互胃癌、肾癌、泪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还可出现畸胎。
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和青霉菌毒素等。
黄曲霉菌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上。
肝癌与黄曲霉菌含量高有直接关系。
为了防止产生黄曲霉菌,最好将桃仁、果仁、谷物贮藏在密封和干燥的地方,不要吃发霉的食品,尤其是发霉的干果、桃仁和粮食。
三、黄曲霉菌检测原理
利用黄曲霉菌各种毒素的荧光特性,在紫外线照射后,黄曲霉毒素能发射特征荧光来检测黄曲霉素的含量。
在紫外线下,黄曲霉毒素B1,B2发蓝色荧光,黄曲霉毒素G1,G2 发绿色荧光。
该方法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无危害,检测速度迅速,10min左右可出结果,灵敏度高,检测限小于2ppb,适用于大量试验检测,且定量准确。
四、检测仪使用方法
1、设定检测上下限值和检测时间;
2、接通试管设备;
3、确认试管设备外部清洁、干燥。
4、打开仪器盖,取少量粮食放入仪器检测盒,然后关闭仪器盖;
5、按下OK键,等10min,结果显示出来(√代表合格;!代表警告;×代表不合格)。
提示: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防止尘土和赃物进入,在没有放入或取出检测设备时,必须保持仪器盖闭合。
警告:在放入仪器前,始终保持检测设备的清洁和干燥。
在取出保护袋清洁
时,不要将检测设备放入仪器。
注:仪器通过检测一定时间内紫外线下黄曲霉毒素发出荧光,识别荧光的强度与空白对照标准值相对比,将结果输出到用户端界面。
黄曲霉菌在规定范围内,输出正信号,得到合格结果;数量接近规定值,输出信号为0,得到警告结果;当数量高于规定值,输出负信号,得到不合格的结果。
五、提示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与大米的存放时间并无绝对关联,陈放多年的大米,只要存放环境得当,未令大米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一样是不会含有黄曲霉毒素的。
此外,生虫的大米,由于虫也是靠食用大米存活,既然虫可以生存,也可证明大米未污染黄曲霉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