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好 最长 较低
6
RFID与物联网
•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 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 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 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 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 、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RFID技术的介绍和应用
讲师: 王伟
1
目录
1.RFID技术的简单介绍 2.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3.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4.RFID技术的应用案例
2
1.RFID技术的简单介绍
3
• RFID的英文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
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感应式电子晶片,近接卡、感应卡
产生感应磁场,一旦有电子标签通过这个区域, 就可以在自己的线圈上产生感应电流,同时经由 电容器聚集足够的电力来启动标签上的晶片电路。
据处理。
8
2.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1射频识别的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 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 交换。
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 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 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
7
2.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1射频识别的工作原理
标签进入 磁场后
接收读 写器发 出的射 频信号
凭借从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
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 品信息(Passive Tag,无 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
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 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
签或主动标签)
读写器读取 信息并解码 后,送至中 央信息系统 进行有关数
类别
信息载体
信息量 读写性 读取方式 保密 智能 抗干扰 寿命
性
化
成本
条码 纸、塑料薄膜 小
只读 CCD或 差
无
、金属表面
光束扫描
差
较短 最低
磁卡
磁性物质
一般 读/写 电磁转换 一般 无 较差
短
低
IC卡
EEPROM
大
读/写 电擦除、 好
有
好
写入
长 较高
RFID卡 EEPROM
大
读/写 无线通信 好
有
11
2.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3射频识别的工作频率
RFID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有低频(LF 125KHz到135KHz)、 高wenku.baidu.com(HF 13.56 MHz)、超高频(UHF 860MHz到960MHz之间)
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原理和特性,无源电 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两种:感应耦合和电磁 波。
10
2.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2RFID标签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电子标签可供选择,按照标签内是否有 内置电池可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1
2
3
被动式(无源):
标签内不含内置电池, 所需能量由读写器通 过空中接口进行供给。 由于其价格低廉,体 积小巧,应用最为广 泛,如智能卡,存货 管理等。缺点是读取 距离较短。
4
• 常用名词:
– RFID – 射频识别; – 一种利用无线射频进行非接触
双向通信的识别方式
– Tag – 电子标签; – Reader – 读写器; – Antenna – 天线
• 发展历史:
– 二战时期出现 – 70年代开始应用 – 90年代大规模应用 – 90年代末EPC的提出
5
RFID与其他系统的比较
• 、非接触卡、电子条码。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 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
• 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 便。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 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 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 身份等。
•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
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 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 信息的互联与共享。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 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 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 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 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低频(LF 125KHz到 135KHz)
高频(HF 13.56 MHz)
超高频(UHF 860MHz 到960MHz之间)
电磁波
感应耦 合
12
2.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3射频识别的工作频率
lRFID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低频段:RFID读写器的线圈通过的交流电会在附近区域
半被动式:半被动式 电子标签。标签内的 电池用来驱动内部芯 片和感应周围环境, 但与读写器交互信息 所需的能量由读写器 供给。读取距离较被 动式标签较长,抗干 扰能力更强。主要用 于检测环境或震荡情 况等。
主动式:标签上附有 电池,会主动侦测读 写器的信号,并发送 本身的信息到读写器。 其优点是通讯范围长, 记忆容量大,缺点是 体积较大、价格昂贵、 使用寿命较短。主要 应用于军事、医疗和 工业中。
(2)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 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 播规律。
9
2.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1射频识别的工作原理
近距离电感耦合
远距离电磁耦合
读写器 读写器
N 标签
S
标签
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将射频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出去; 电感耦合方式:阅读器将射频能量束缚在阅读器电感线圈的周围,通过交变 闭合的线圈磁场,沟通阅读器线圈与射频标签线圈之间的射频通道,没有向 空间辐射电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