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探测器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ccd探测器原理

ccd探测器原理

ccd探测器原理
CCD(Charge-Coupled Device)探测器原理是一种用于光电信
号转换的电子器件。

它由许多光敏感的电荷耦合元件(pixel)组成,每个元件包含一个反型沟道结和一个储存结构。

以下将详细描述CCD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当光照射在CCD探测器上时,光子会激发出电子。

这些电子
会在反型沟道结中形成电荷包。

当控制电压施加在沟道结上时,电荷包将开始移动,通过耦合电容传输到储存结构中。

在传输过程中,控制信号会按顺序把电荷包从一个元件传输到相邻的元件。

这种传输的原理可以实现像素之间的电荷耦合。

这样,整个图像的电荷包就可以顺序传输到最后的读出电路中。

在读出电路中,电荷包会被转换成电压信号。

这个过程涉及到将电荷包转移成电流,然后使用放大器将电流转换为电压。

最终,读出电路会根据电压信号来生成数字图像。

CCD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荷耦合的方式,其优点是输入
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联系非常直接。

通过这种工作原理,CCD探测器可以实现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的图像检测。

总结起来,CCD探测器原理是通过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荷包并
利用电荷耦合的方式传输和读出,进而实现对图像的检测。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CCD探测器在光电信号转换方面具有优秀的
性能。

PSD工作原理

PSD工作原理

PSD工作原理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是一种用于测量光、射线或粒子位置的探测器。

它可以将入射光束或粒子束的位置转化为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位置的测量和跟踪。

本文将详细介绍PSD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PSD的工作原理PSD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原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方面。

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些物质表面时,会引起该物质中的电子从束缚态跃迁到导带中,形成自由电子和空穴对。

这种光电效应是PSD中的关键步骤,它使得光能转化为电能。

2. 电荷耦合器件(CCD)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由一系列电荷耦合元件组成。

它可以将光电效应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对收集起来,并将其转化为电荷信号。

CCD中的电荷传输过程是通过控制电压来实现的。

在PSD中,光束通过一个光学系统聚焦到CCD上。

当光束照射到CCD上时,光电效应会产生电子和空穴对,并将其收集到CCD的感光区域。

感光区域通常由一系列电荷耦合元件组成,每个元件对应一个像素。

当光束的位置发生偏移时,照射到CCD上的光强分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CCD中的电荷传输过程是通过控制电压来实现的。

在感光区域的一侧,有一个势垒,可以将电子和空穴对限制在感光区域内。

通过调节势垒的形状和电压,可以控制电子和空穴对的传输方向和速度。

当光束的位置发生偏移时,感光区域中的电荷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读取CCD上的电荷分布情况,可以确定光束的位置。

二、PSD的应用PSD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主要应用领域。

1. 光学测量PSD可以用于测量光束的位置,从而实现精确的光学测量。

例如,在激光加工中,可以使用PSD来测量激光束的位置,以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PSD还可以用于光学定位、光学追踪和自动对焦等应用。

2. 核物理实验PSD在核物理实验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粒子物理实验中,PSD可以用于测量粒子束的位置和轨迹,从而研究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比分析(最全)word资料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比分析(最全)word资料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比分析(最全)word资料摄像头的工作原理说明加电路图随着中国网络事业的发展(直接的说,电脑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宽带网络的普及),大家对电脑摄像头的需求也就慢慢的加强。

比如用他来处理一些网络可视、视频监控、数码摄影和影音处理等。

话说回来,由于其的相对价格比较低廉(数码摄象机、数码照相机),技术含量不是太高,所以生产的厂家也就多了起来,中国IT市场就是如此,产品的质量和指标也就有比较大的差距。

一、首先来看看感光材料一般市场上的感光材料可以分为:CCD(电荷耦合)和CMOS(金属氧化物)两种。

前一种的优点是成像像素高,清晰度高,色彩还原系数高,经常应用在高档次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中,缺点是价格比较昂贵,耗功较大。

后者缺点正好和前者互普,价格相对低廉,耗功也较小,但是,在成像方面要差一些。

如果你是需要效果好点的话,那么你就选购CCD元件的,但是你需要的¥就多一点了!二、像素也是一个关键指标现在市面上主流产品像素一般在130万左右,早些时候也出了一些10-30万左右像素的产品,由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效果不是很好,不久就退出舞台了。

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问,那是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呢?从一般角度说是的。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就不是那么了,对于同一个画面来说,像素高的产品他的解析图象能力就更高,呵呵,那么你所需要的存储器的容量就要很大了。

不然……我还是建议如果你选购的时候还是选购市面上比较主流的产品。

毕竟将来如果出问题了保修也比较好。

三、分辨率是大家谈的比较多的问题我想我没有必要到这里说分辨率这个东东了,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A:你的显示器什么什么品牌的。

分辨率可以上到多高,刷新率呢?B:呵呵,还好了,我用在1024*768 ,设计的时候就用在1280*1024。

玩游戏一般就800*600了。

但是摄像头的分辨率可不完全等同于显示器,切切的说,摄像头分辨率就是摄像头解析图象的能力。

现在市面上较多的CMOS的一般在640*480,有是也会在800*600。

CMOS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设计

CMOS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设计

CMOS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摘要:介绍CMOS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潜在优点、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考虑;关键词: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无源像素传感器;有源像素传感器1引言20世纪70年代,CCD图像传感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同时起步;CCD图像传感器由于灵敏度高、噪声低,逐步成为图像传感器的主流;但由于工艺上的原因,敏感组件和信号处理电路不能集成在同一芯片上,造成由CCD图像传感器组装的摄像机体积大、功耗大;CMOS图像传感器以其体积小、功耗低在图像传感器市场上独树一帜;但最初市场上的CMOS图像传感器,一直没有摆脱光照灵敏度低和图像分辨率低的缺点,图像质量还无法与CCD图像传感器相比; 如果把CMOS图像传感器的光照灵敏度再提高5倍~10倍,把噪声进一步降低,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质量就可以达到或略微超过CCD图像传感器的水平,同时能保持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集成度高、价位低等优点,如此,CMOS图像传感器取代CCD图像传感器就会成为事实;由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应用,新一代图像系统的开发研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随着经济规模的形成,其生产成本也得到降低;现在,CMOS图像传感器的画面质量也能与CCD图像传感器相媲美,这主要归功于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的改进,以及亚微米和深亚微米级设计增加了像素内部的新功能;实际上,更确切地说,CMOS图像传感器应当是一个图像系统;一个典型的CMOS图像传感器通常包含:一个图像传感器核心是将离散信号电平多路传输到一个单一的输出,这与CCD图像传感器很相似,所有的时序逻辑、单一时钟及芯片内的可编程功能,比如增益调节、积分时间、窗口和模数转换器;事实上,当一位设计者购买了CMOS图像传感器后,他得到的是一个包括图像阵列逻辑寄存器、存储器、定时脉冲发生器和转换器在内的全部系统;与传统的CCD图像系统相比,把整个图像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不仅降低了功耗,而且具有重量较轻,占用空间减少以及总体价格更低的优点;2基本原理从某一方面来说,CMOS图像传感器在每个像素位置内都有一个放大器,这就使其能在很低的带宽情况下把离散的电荷信号包转换成电压输出,而且也仅需要在帧速率下进行重置;CMOS图像传感器的优点之一就是它具有低的带宽,并增加了信噪比;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早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无法将放大器放在像素位置以内;这种被称为PPS的技术,噪声性能很不理想,而且还引来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种种干扰;然而今天,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使在像素内部增加复杂功能的想法成为可能;现在,在像素位置以内已经能增加诸如电子开关、互阻抗放大器和用来降低固定图形噪声的相关双采样保持电路以及消除噪声等多种附加功能;实际上,在Conexant公司前Rockwell半导体公司的一台先进的CMOS摄像机所用的CMOS图传感器上,每一个像素中都设计并使用了6个晶体管,测试到的读出噪声只有1均方根电子;不过,随着像素内电路数量的不断增加,留给感光二极管的空间逐渐减少,为了避免这个比例又称占空因数或填充系数的下降,一般都使用微透镜,这是因为每个像素位置上的微小透镜都能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使得本来会落到连接点或晶体管上的光线重回到对光敏感的二极管区域;因为电荷被限制在像素以内,所以CMOS图像传感器的另一个固有的优点就是它的防光晕特性;在像素位置内产生的电压先是被切换到一个纵列的缓冲区内,然后再被传输到输出放大器中,因此不会发生传输过程中的电荷损耗以及随后产生的光晕现象;它的不利因素是每个像素中放大器的阈值电压都有细小的差别,这种不均匀性就会引起固定图像噪声;然而,随着CMOS图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这种效应已经得到显着弱化;这种多功能的集成化,使得许多以前无法应用图像技术的地方现在也变得可行了,如孩子的玩具,更加分散的保安摄像机、嵌入在显示器和膝上型计算机显示器中的摄像机、带相机的移动电路、指纹识别系统、甚至于医学图像上所使用的一次性照相机等,这些都已在某些设计者的考虑之中;3设计考虑然而,这个行业还有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测量方法,具体指标、阵列大小和特性等方面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每一位工程师在比较各种资料一览表时,可能会发现在一张表上列出的是关于读出噪声或信噪比的资料,而在另一张表上可能只是强调关于动态范围或最大势阱容量的资料;因此,这就要求设计者们能够判断哪一个参数对他们最重要,并且尽可能充分利用多产品的CMOS图像传感器家族;一些关键的性能参数是任何一种图像传感器都需要关注的,包括信噪比、动态范围、噪声固定图形噪声和读出噪声、光学尺寸以及电压的要求;应当知道并用来对比的重要参数有:最大势阱容量、各种工作状态下的读出噪声、量子效率以及暗电流,至于信噪比之类的其它参数都是由那些基本量度推导出来的;对于像保安摄像机一类的低照度级的应用,读出噪声和量子效应最重要;然而对于象户外摄影一类的中、高照度级的应用,比较大的最大势阱容量就显得更为重要;动态范围和信噪比是最容易被误解和误用的参数;动态范围是最大势阱容量与最低读出噪声的比值,它之所以引起误解,是因为读出噪声经常不是在典型的运行速度下测得的,而且暗电流散粒噪声也常常没有被计算在内;信噪比主要决定于入射光的亮度级事实上,在亮度很低的情况下,噪声可能比信号还要大;所以,信噪比应该将所有的噪声源都考虑在内,有些资料一览表中常常忽略散粒噪声,而它恰恰是中、高信号电平的主要噪声来源;而SNRDARK得到说明,实际上与动态范围没有什么两样;数字信噪比或数字动态范围是另一个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它表明的只是模拟/数字A/D 转换器的一个特性;虽然这可能很重要,但它并不能精确地描述图像的质量;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当图像传感器具有多个可调模拟增益设置时,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分辨率不会对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产生限制;光学尺寸的概念的模糊,是由于传统观念而致;使用光导摄像管只能在部分范围内产生有用的图像;它的计算包括度量单位的转换和向上舍入的方法;采用向上舍入的方法,先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图像传感器的对角线除以16,就能得到以英寸为单位的光学尺寸;例如的尺寸是而不是;假如你选择了一个光学尺寸为的图像传感器,很可能出现图像的四周角落上的映影阴影现象;这是因为有些资料一览表欺骗性地使用了向下舍入的方法;例如,将的尺寸称为,理由很简单:光学尺寸的图像传感器的价格要比光学尺寸的图像传感器的价格低得多,但是这对系统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设计者应该通过计算试用各种不同的图像传感器来得到想要的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它只要求一个单电压来驱动整个装置;不过设计者仍应谨慎地布置电路板驱动芯片;根据实际要求,数字电压和模拟电压之间尽可能地分离开以防止串扰;因此良好的电路板设计,接地和屏蔽就显得非常重要;尽管这种图像传感器是一个CMOS装置并具有标准的输入/输出I/O电压,但它实际的输入信号相当小,而且对噪声也很敏感;到目前为止,已设计出高集成度单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者力求使有关图像的应用更容易实现多功能,包括自动增益控制AGC、自动曝光控制AEC、自动平衡AMB、伽玛样正、背景补偿和自动黑电平校正;所有的彩色矩阵处理功能都集成在芯片中;CMOS图像传感器允许片上的寄存器通过I2C总线对摄像机编程,具有动态范围宽、抗浮散且几乎没有拖影的优点;4CMOS-APS的潜在优点和设计方法4.1CMOS-APS胜过CCD图像传感器的潜在优点CMOS APS胜过CCD图像传感器的潜在优点包括1~5:1消除了电荷反复转移的麻烦,免除了在辐射条件下电荷转移效率CTE的退化和下降;2工作电流很小,可以防止单一振动和信号闭锁;3在集成电路芯片中可进行信号处理,因此可提供芯迹线,模/数转换的自调节,也能提供由电压漂移引起的辐射调节;与硅探测器有关,需要解决的难题和争论点包括1~2:1在体材料界面由于辐射损伤而产生的暗电流的增加问题;2包括动态范围损失的阈值漂移问题;3在模/数转换电路中,定时和控制中的信号闭锁和单一扰动问题;4.2CMOS-APS的设计方法CMOS-APS的设计方法包括:1为了降低暗电流而进行研制创新的像素结构;2使用耐辐射的铸造方法,再研制和开发中等尺寸“dumb”哑成像仪通过反复地开发最佳像素结构;3研制在芯片上进行信号处理的器件,以适应自动调节本身电压Vt的漂移和动态范围的损失;4研制和开发耐辐射单一扰动环境的定时和控制装置;5研制和加固耐辐射的模/数转换器;6寻找低温工作条件,以便在承受最大幅射强度时,找到并证实最佳的工作温度;7研制和开发大尺寸、全数字化、耐辐射的CMOS-APS,以便生产;8测试、评价和鉴定该器件的性能;9引入当代最高水平的组合式光学通信/成像系统测试台;5像素电路结构设计目前,已设计的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有:空隙积累二极管HAD型结构、光电二极管型无源像素结构、光电二极管型有源像素结构、对数变换积分电路型结构、掩埋电荷积累和敏感晶体管阵列BCAST型结构、低压驱动掩埋光电二极管LV-BPD型结构、深P阱光电二极管型结构、针型光电二极管PPD结构和光栅型有源像素结构等;5.1CMOS PPS像素结构设计光电二极管型CMOS无源像素传感器CMOS-PPS的结构自从1967年Weckler首次提出以来实质上一直没有变化,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一个反向偏置的光敏二极管和一个开关管构成;当开关管开启时,光敏二极管与垂直的列线连通;位于列线末端的电荷积分放大器读出电路保持列线电压为一常数,并减小KTC噪声;当光敏二极管存贮的信号电荷被读出时,其电压被复位到列线电压水平,与此同时,与光信号成正比的电荷由电荷积分放大器转换为电荷输出;单管的PD-CMOS-PPS允许在给定的像素尺寸下有最高的设计填充系数,或者在给定的设计填充系数下,可以设计出最小的像素尺寸;另外一个开关管也可以采用,以实现二维的X Y 寻址;由于填充系数高且没有许多CCD中多晶硅叠层,CMOS-PPS像素结构的量子效率较高;但是,由于传输线电容较大,CMOS-PPS读出噪声较高,典型值为250个均方根电子,这是致命的弱点;5.2CMOS-APS的像素结构设计几乎在CMOS-PPS像素结构发明的同时,科学家很快认识到在像素内引入缓冲器或放大器可以改善像素的性能;虽然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装置将光子转换为电子的方法与CCD相同,但它不是时钟驱动,而是由晶体三极管作为电荷感应放大器;在一些CMOS图像传感器中,每组像素的顶端有一个放大器,每个像素只有一个作为阈值电流值开关的三极管;开关像素中的电荷为放大器充电,其过程类似DRAM中的读取电路,这种传感器被称为PPS;PPS的结构很简单,它具有高填充系数;各像元没有很多的多晶硅层覆盖,其量子效率很高,但是PPS的读取干扰很高,只适应于小阵列传感器;在CMOS-APS中每一像素内都有自己的放大器;CMOS-APS的填充系数比CMOS-PPS的小,集成在表面的放大晶体管减少了像素组件的有效表面积,降低了“封装密度”,使40%~50%的入射光被反射;这种传感器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使传感器的多通道放大器之间有较好的匹配,这可以通过降低残余水平的固定图形噪声较好地实现;由于CMOS-APS像素内的每个放大器仅在此读出期间被激发,所以CMOS-APS的功耗比CCD图像传感器的还小;与CMOS-PPS相比,CMOS-APS的填充系数较小,其设计填充系数典型值为20%~30%,接近内线转换CCD的值;5.2.1光敏二极管CMOS-APSPD-CMOS-APS的像素结构1968年,Noble描述了PD-CMOS-APS;后来,这种像素结构有所改进;PD-CMOS-APS的像素结构如图2所示;高性能CMOS APS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子工程系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在1994年首次研制成功,像素数为128×128,像素尺寸为40μm×40μm,管芯尺寸为×,采用μmCMOSn阱工艺试制,动态范围为72dB,固定图形噪声小于%饱和信号水平;固定图形噪声小于%饱和信号水平;1997年日本东芝公司研制成功了640×480像素光敏二极管型CMOS APS,其像素尺寸为μm×μm,具有彩色滤色膜和微透镜阵列;2000年美国Foveon公司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采用μmCMOS工艺研制成功4096×4096像素CMOS APS10,像素尺寸为5μm×5μm,管芯尺寸为22mm×22mm,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集成度最高、分辨率最高的CMOS固体摄像器件;有关CMOS APS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及其应用,笔者已作过详细介绍6~8;因为光敏面没有多晶硅叠层,PD-CMOS-APS的量子效率较高,它的读出噪声由复位噪声限制,典型值为75均方根电子~100均方根电子;PD-CMOS-APS的每个像素采用3个晶体管,典型的像元间距为15μm;PD-CMOS-APS适宜于大多数低性能应用;5.2.2光栅型CMOS APSPG-CMOS-APS的像素结构1993年由JPL最早研制成功PG-CMOS-APS并用于高性能科学成像的低光照明成像;PG-CMOS-APS结合了CCD和X Y寻址的优点,其结构如图3所示;光栅信号电荷积分在光栅PG下,浮置扩散点A复位电压为VDD,然后改变光栅脉冲,收集在光栅下的信号电荷转移到扩散点,复位电压水平与信号电压水平之差就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当采用双层多晶硅工艺时,PG与转移栅TX之间要恰当交叠;在光栅与转移栅之间插入扩散桥,可以采用单层多晶硅工艺,这种扩散桥要引起大约100个电子的拖影;光栅型CMOS APS每个像素采用5个晶体管,典型的像素间距为20μm最小特征尺寸;采用μmCMOS工艺将允许达到5μm的像素间距;浮置扩散电容的典型值为10-14F量级,产生20μV/e的增益,读出噪声一般为10均方根电子~20均方根电子,已有读出噪声为5均方根电子的报道;CMOS图像传感器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即电路设计和工艺设计,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好坏,不仅与材料、工艺有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电路设计和工艺流程以及工艺参数设计;这对设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面要宽,在设计中,不但要懂电路、工艺、系统方面的知识,还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这个时代对设计者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和充满挑战的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图像系统的用途以及目标用户的范围由制造商决定;如果用户装有Windows95的系统,那么就要确定图像系统不是Windows98的;如果你只是为了获取并存储大量的低分辨率图像,那就不要选择一个能够提供优质图像但同时会产生更多数据以致于无法存储的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现在还存在许多非标准的接口系统;现在仅供数字相机所使用可装卸存储介质就包括PCMCIA卡、东芝Toshiba的速闪存储器及软磁盘;重要的是,要根据产品未来所在的工作环境,对样品进行细致的性能评估;5.3CCD和CMOS系统的设计CCD图像传感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在设计上各不相同,对于CCD图像传感器,不能在同一芯片上集成所需的功能电路;因此,在设计时,除设计光敏感部分即CCD图像传感器外,还要考虑设计提供信号和图像处理的功能电路,即信号读出和处理电路,这些电路需要在另外的基片上制备好后才能组装在CCD图像传感器的外围;而CMOS图像传感器则不同,特别是CMOS APS可以将所有的功能电路与光敏感部分光电二极管同时集成在同一基片上,制作成高度集成化的单芯片摄像系统;与前者相比,成本低、制备容易、体积小、微型化、功耗低,虽然开始有人认为光照灵敏度不如CCD图像传感器的高,并且暗电流和噪声比较大,近来由于改进了电路设计,采用亚微米和深亚微米光刻技术,使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得到改善;已经具备与CCD图像传感器进行竞争的条件,21世纪,CMOS摄像器件将成为信息获取与处理领域的佼佼者;到那时,单芯片摄像机和单芯片数码相机将进入千家万户;这些都得益于CMOS APS为人们提供了高度集成化的系统,如图4所示;图5示出CMOS数码相机的框图,从中可见数码相机设计的复杂性;霍尔器件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磁传感器,已发展成一个品种多样的磁传感器产品族,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产品特性及其典型应用;图39霍尔电流传感器在逆变器中的应用CS为霍尔电流传感器图40霍尔电流传感器在UPS中的应用1、2、3均为霍尔电流传感器图41霍尔电流传感器在电子点焊机中的应用在逆变器中的应用在逆变器中,用霍尔电流传感器进行接地故障检测、直接侧和交流侧的模拟量传感,以保证逆变器能安全工作;应用线路如图39所示;在不间断电源中的应用如图40所示,霍尔电流传感器1发出信号并进行反馈,以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角,电流传感器2发出的信号控制逆变器,传感器3控制浮充电源;用霍尔电流传感器进行控制,保证逆变电源正常工作;由于其响应速度快,特别适用于计算机中的不间断电源;在电子点焊机中的应用在电子点焊机电源中,霍尔电流传感器起测量和控制作用;它的快速响应能再现电流、电压波形,将它们反馈到可控整流器A、B,可控制其输出;用斩波器给直流迭加上一个交流,可更精确地控制电流;用霍尔电流传感器进行电流检测,既可测量电流的真正瞬时值,,又不致引入损耗,如图41所示;用于电车斩波器的控制电车中的调速是由调整电压实现的;将霍尔电流传感器和其它组件配合使用,并将传感器的所有信号输入控制系统,可确保电车正常工作;其控制原理示图42霍尔电流传感器在电车斩波器中的应用图43在变频调速电机中的应用I,R,S,T均为霍尔电流传感器图44用于电能管理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图45霍尔接地故障检测器的原理和结构于图42;图中,SCR1是主串联晶闸管,SCR2为辅助晶闸管,Lo、Co组成输入滤波器,Ls是平滑扼流圈,M1~M5是霍尔电流传感器;在交流变频调速电机中的应用用变频器来对交流电机实施调速,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且有取代直流调速的趋势;用变频器控制电机实现调速,可节省10%以上的电能;在变频器中,霍尔电流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昂贵的大功率晶体管;由于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短于1μs,因此,出现过载短路时,在晶全管未达到极限温度之前即可切断电源,使晶体管得到可靠的保护,如图43所示;用于电能管理图44给出一种用于电能管理的电流传感器的示意图;图中,12是通电导线,11是导磁材料带,17是霍尔组件,19是霍尔组件的输入、输出引线;由此构成的电流传感器,可安装到配电线路上进行负载管理;霍尔器件的输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对用电情况进行监控,若发现过载,便及时使受控的线路断开,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用这种装置,也可进行负载分配及电网的遥控、遥测和巡检等;在接地故障检测中的应用在配电和各种用电设备中,可靠的接地是保证配电和用电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来进行接地故障的自动监测,可保证用电安全;图45示出一种霍尔接地故障监测装置;在电网无功功率自动补偿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自动补偿,是指补偿容量随负荷和电压波动而变化,及时准确地投入和切除电容器,避免补偿过程中出现过补偿和欠补偿的不合理和不经济,使电网的功率因数始终保持最佳;无功功率的自动采样若用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来进行,在保证“及时、准确”上具有显着的优点;因为它们的响应速度快,且无相位差,如图46所示;图46电网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的原理框图霍尔钳形电流表将磁芯做成张合结构,在磁芯开口处放置霍尔器件,将环形磁芯夹在被测电流流过的导线外,即可测出其中流过的电流;这种钳形表既可测交流也可测直流;图48示出一种数字钳形交流电流表的线路;用钳形表可对各种供电和用电设备进行随机电流检测;电功率测量使负载电压变换,令其与霍尔器件的工作电流成比例,将负载电流通入磁芯绕组中,作为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被测电流,即可构成霍尔功率计;由霍尔器件输出的霍尔电压来指示功率,其工作原理如图49所示;在电力工频谐波分析仪中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电网的谐波含量用电力工频谐波仪来进行测试;为了将被测电压和电流变换成适合计算机A/D采样的电压,将各种电力工频谐波分析仪的取样装置,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阻取样与光隔离耦合电路等和霍尔电流传感取样测试对比,结果表明霍尔电流传感器最为适用;对比结果如表8所示;表8电力工频谐波分析仪中使用的3种接口部件的比较LEM模块是一种霍尔零磁通电流传感器接口部件性能、特点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近代出现的开关电源,是将电网的非稳定的交流电压变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的功率变换装置;无论是电压控制型还是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均采用脉冲宽度调制,借助驱动脉冲宽度与输出电压幅值之间存在的某种比例关系来维持恒压输出;其中,宽度变化的脉冲电压或电流的采样、传感等均需用电流、电压传感器来完成;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以其频带宽、响应时间快以及安装简便而成为首选的电流、电压传感器;在大电流检测中的应用在冶金、化工、超导体的应用以及高能物理例如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中都有许多超大型电流用电设备;用多霍尔探头制成的电流传感器来进行大电流的测量和控制,既可满足测量准确的要求,又不引入插入损耗,还免除了像使用罗果勘斯基线圈法中需用的昂贵的测试装置;图47示出一种用于DⅢ-D托卡马克中的霍尔电流传感器装置;采用这种霍尔电流传感器,可检测高达到300kA的电流;。

单像素成像的原理

单像素成像的原理

单像素成像的原理单像素成像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实现图像重建的技术。

它基于Compressive Sensing(压缩感知)理论,通过对图像进行稀疏表示和重建算法来实现高质量的图像重建。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单像素成像的原理。

一、概述单像素成像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成像技术,它可以在低光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的图像重建。

与传统的CCD或CMOS相机不同,单像素成像系统仅使用一个探测器来获取整个图像信息。

这种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如高灵敏度、低噪声、大动态范围等。

二、工作原理1. 原理概述单像素成像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光源、样品和探测器。

光源发出一束光经过样品后被探测器接收,并生成一个电信号。

通过对不同位置上的样品进行多次测量,可以获得一系列电信号。

然后利用压缩感知算法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2. 光学系统在单像素成像系统中,光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是一个白光源或者是一束激光。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样品后,会被样品吸收、散射或透射。

这些经过样品后的光会在探测器上形成一个分布不均匀的电信号。

3. 探测器探测器是单像素成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它负责接收经过样品后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探测器有PIN光电二极管和Avalanche Photodiode(APD)。

4. 压缩感知算法压缩感知算法是单像素成像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可以将多次测量得到的电信号转化为高质量的图像。

压缩感知算法基于稀疏表示理论,通过对图像进行稀疏表示,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图像重建。

三、具体原理1. 稀疏表示在单像素成像中,图像被认为是稀疏表示的。

这意味着只有很少一部分图像系数是非零的,大部分系数都是接近于零的。

通过对图像进行稀疏表示,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和计算复杂度。

2. 随机测量矩阵为了实现图像的稀疏表示,需要使用一个随机测量矩阵。

这个矩阵是一个稀疏的、随机生成的矩阵,它可以将图像从原始空间映射到测量空间。

通过对图像进行多次测量,可以获得一系列在测量空间中的电信号。

dr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dr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dr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dr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dr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大纲)一、DR概述1.1DR的定义1.2DR的分类1.3DR的应用领域二、DR的基本结构2.1光学部分2.1.1X射线源2.1.2减影器2.1.3X射线探测器2.1.4旋转支架2.1.5几何校正装置2.2电子部分2.2.1数据采集系统2.2.2数据处理系统2.2.3图像重建系统2.2.4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三、DR工作原理3.1X射线产生与传播3.2X射线与物体的相互作用3.3X射线探测与信号转换3.4数据采集与处理3.5图像重建与显示四、DR的关键技术4.1高分辨率探测器技术4.2高效率X射线源技术4.3数据处理与图像重建算法4.4几何校正与剂量优化技术4.5多模态成像融合技术五、DR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5.1发展现状5.2发展趋势5.3市场前景5.4政策与产业环境一、DR概述1.1 DR的定义动态电阻(Dynamic Resistance,简称DR)是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它通过改变自身的电阻值来适应电路中的负载变化,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调节和控制。

DR的基本原理是在电路中引入一种可控的电阻元素,通过控制其电阻值的变化,使得电路的性能得到优化。

DR的出现,为电路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x光机平板探测器原理

x光机平板探测器原理

x光机平板探测器原理
X光机平板探测器的原理主要涉及X射线的转换和信号的处理。

首先,X光机发射的X射线穿透物体后,会被平板探测器捕获。

平板探测器主要有两种类型:碘化铯型和非晶硒型。

对于碘化铯型探测器,X射线首先通过荧光介质材料转换为可见光,然后光敏元件将可见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而非晶硒型探测器则是光电导半导体直接将接收到的X 射线光子转换为电荷,然后通过薄膜晶体管阵列将电信号读出并数字化。

具体来说,对于碘化铯型探测器,曝光前,阳离子被存储在硅表面上以产生均匀的电荷,形成电子场。

在曝光期间,硅中产生电子-空穴对,并向表面释放自由电子,从而在硅表面产生了潜在的电荷像,每个点的电荷密度等于局部X射线强度。

曝光后,X射线图像存储在每个像素中,半导体转换器读取每个元素并完成模数转换。

而对于非晶硒型探测器,X射线入射光子会激发非晶硒层中的电子-空穴对,电子和空穴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以相反的方向移动以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入射的X射线有关。

无论哪种类型的探测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都会被传输到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处理。

计算机通过重建软件将这些数字信号转化为能在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从而生成我们看到的X光图像。

此外,平板探测器还具备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优点,只需一台平板探测器和一台电脑,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外出体检或工厂、学校的临时体检。

综上,X光机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或电荷,再将光信号或电荷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A/D转换和数字处理,生成可在屏幕上显示的X光图像。

平板DR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天地智慧)

平板DR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天地智慧)

平板DR探测器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天地智慧)平板DR探测器原理(天地智慧医疗)从 1995年RSNA上推出第一台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设备以来,随着近年平板探测技术取得飞跃性的发展,在平板探测器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平板探测技术可分(天地智慧医疗)为直接和间接两类。

(一)间接能量转换(天地智慧医疗)间接FPD的结构主要是由闪烁体或荧光体层加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晶硅层(amorphous Silicon,a-Si)再加TFT阵列构成。

其原理为闪烁体或荧光体层经X射线曝光后,将X射线光子转换为可见光,而后由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晶硅层变为图像电信号,最后获得数字图像。

在间接FPD的图像采集中,由于有转换为可见光的过程,因此会有光的散射问题,从而导致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极对比度解析能力的降低。

换闪烁体目前主要有碘化铯(CsI,也用于影像增强器),荧光体则有硫氧化钆(GdSO,也用于增感屏),采用CsI+a-Si+TFT结构的有Trixell、瓦里安和GE公司等,而采用GdSO+a-Si+TFT有Canon等。

1、碘化铯 ( CsI ) + a-Si + TFT :当有 X 射线入射到 CsI 闪烁发光晶体层时,X 射线光子能量转化为可见光光子发射,可见光激发光电二极管产生电流, 这电流就在光电二极管自身的电容上积分形成储存电荷. 每个象素的储存电荷量和与之对应范围内的入射X 射线光子能量与数量成正比。

发展此类技术的有法国 Trixell 公司解像度 143um2 探测器 ( SIEMENS、Philips、汤姆逊合资 ) 、美国 GE 解像度 200um2 探测器 ( 收购的 EG & G 公司 ) 等。

其原理见右图。

Trixell公司(目前有西门子、飞利浦、等厂家使用,成本约9.5万美金)用的是Csl柱状晶体结构的闪烁体涂层,此种结构可以减少可见光的闪射,但由于工艺复杂难以生成大面积平板,所以采用四块小板拼接成17″×17″大块平板,拼接处图像由软件弥补。

两种探测器的成像原理及图形比对

两种探测器的成像原理及图形比对

YXLON. The reason why
19
影像接收器 + 数码相机 ----典型2D X射线照片 (2) ---低密度材料的Live image (低密度材料的实 时图像, 如铜线)
有点:
1. Live image图片质量很 好,低密度物体的图像 对比度非常清楚,
Product Information - Y.FGUI 3.0 BI 29.08.03
18
平板数字探测器 ----典型2D X射线照片 (2) ----
Live image (实时图像)
没有:
1. 几乎没有噪音 2. 图片质量和采用 积分稳定后的图 像质量没有差别 3. 更好的黑白对比 度分辨力
Product Information - Y.FGUI 3.0 BI 29.08.03
BI 29.08.03
YXLON. The reason why
影像接收器 + 数码相机的缺点 (5)
CT应用中局限 ( 2D照片存在几何阴影,图像变形)
•在3维重构前,必须修正原始2维照片,通过计算,去除几何阴影和图像变 形,浪费大量时间 •由于重构使用 修正过2维照片,导致3维重构后的物体失真更大
Integration 20s image (积分20秒后消除噪音的照片) 影像增强器+数码相机
Integration 20s image (积分20秒后消除噪音的照片) 平板数字探测器 经过20秒的积分消除噪音后,获得的稳定的X射线照 片,与实时图像没有差别
YXLON. The reason why
信号转换过程及信号损失 :
• • X射线信号 ‐‐‐‐‐平板探测器-----灰度数字信号----电脑 优点:转换过程中,没有模拟信号产生,原始信号损失小于5%

fpd检测器工作原理

fpd检测器工作原理

fpd检测器工作原理1 FPD检测器FPD(Flat Panel Detector)检测器是先进的X线检测设备,能够将X射线投射到平面探测器上,通过检测器获得X射线的像素信息,从而实现X射线的成像。

FPD检测器的像素信息不仅可用于常规的X射线技术,还可以用于C-arm,即一种医疗X射线设备。

该类设备可以将X射线机和影像处理计算机结合,可以动态扫描和实时投照,在短时间内拍摄大量照片以查看器官内部结构。

而FPD检测器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效地获得高质量的影像。

2 FPD检测器工作原理FPD检测器是基于 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X射线构造的一种新型技术,FFF X射线机可以产生低质量的,但是具有更高普遍性的X射线。

这就意味着即使在照射现场,可以感觉到西尔弗X射线,但也可以保证它的效率高。

FPD检测器是对FFF X射线机的一次改进,它把FFF X射线光束经过一个X射线前滤波器,使其获得较好的X射线质量。

然后,FFF X射线就可以用来操纵FPD检测器上的像素,以获得更强的X射线信号。

该检测器的参数设置比正常的CD技术高效几大,而速度上也有很大提升,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成像的质量。

另外,FPD检测器的投光特性进一步改善了图像的动态曝光,较高的图像信息效率,减少了空间投射偏转。

3 总结综上,FPD检测器是一种先进的构造,它具有低质量X射线和操纵像素等优点,可以使在实践中有效提升图像的质量。

同时,FPD检测器的投光特性进一步改善了图像的动态曝光,较高的图像信息效率,减少了空间投射偏转,使其在C-arm、X射线等医疗设备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ZT探测器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

CZT探测器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

CZT探测器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1 CZT晶体性能分析...................................................................... .. (1)2 CZT工作原理...................................................................... . (2)3 CdZnTe探测器的类型 ..................................................................... (3)4 CZT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应用趋势 ..................................................................... . (4)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 (4)4.2 CZT发展应用趋势...................................................................... (4)碲锌镉(CZT)探测器是目前倍受关注的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之一,与其他常用探测器相比,它有较多优点,下面进行对CZT晶体和探测器工作原理作相应的介绍。

1 CZT晶体性能分析CdZnTe晶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异的室温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新材料,闪锌矿结构,空间群为F43m。

CdZnTe晶体是由于CdTe晶体的电阻率较低。

所制成的探测器漏电流较大,能量分辨率较低,在CdTe中掺入Zn后,其禁带宽度增加。

发展成为一种新材料。

CdZnTe(20,ZnTe,80,CdTe)晶体电阻率高(约1110,cm)、原子序数大(48,52),禁带宽度较大。

背照式探测原理

背照式探测原理

背照式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将感光材料的敏感部分(例如,光电二极管)放置在电路结构的背面,使得光线可以直接进入感光区域,而不是被遮挡或散射。

这种设计允许更多的光子到达感光元件,从而提高灵敏度和信噪比。

以下是背照式探测器工作的一般过程:
1. 入射光:当光线照射到探测器上时,它会直接穿透透明基板并进入感光区域。

2. 吸收与转换:在感光区域,光子被吸收,并转化为电子-空穴对。

对于CMOS和CCD传感器,这是通过光电效应完成的;对于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则可能涉及内部倍增过程以增加信号。

3. 电荷收集:产生的电子被收集起来并存储在一个电容器或者转移至读出电路中。

在CCD传感器中,电荷会被转移到垂直通道然后横向传输到输出端口;而在CMOS传感器中,每个像素通常都有一个内置的放大器来提供局部放大。

4. 信号处理:最后,这些电子被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过模数转换(ADC)后输出数字图像信号。

背照式设计的优势在于减少了金属线路和其他结构对光的阻挡,提高了量子效率和响应速度。

这使得背照式探测器在
低光照条件下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前照式探测器,因此它们广泛应用于高灵敏度成像、天文观测、遥感、医疗影像、科学研究等领域。

ccd视觉检测原理

ccd视觉检测原理

ccd视觉检测原理CCD(Charge-Couple Device)是一种光电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图像传感和图像处理领域。

在CCD视觉检测中,CCD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进行图像的捕捉、处理和分析。

下面将介绍CCD视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CCD的基本原理CCD是由一系列光电探测器和电子元件组成的集成电路。

其基本原理是将光子能量转换为电荷,并在电荷耦合的过程中采样、传输和处理这些电荷。

具体而言,CCD传感器由许多独立的光敏单元(或称像素)组成。

每个像素都包含一个光敏二极管和一个电容器。

当光线照射在像素上时,光子会激发光敏二极管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会被电场吸引到电容器中存储,而空穴则会被排斥到二极管部分。

这个过程会为每个像素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荷。

CCD的工作过程CCD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曝光、存储和读出几个阶段。

1.曝光:当光线照射在CCD传感器上时,光敏二极管会被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

曝光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电荷的积累量,从而影响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2.存储:在曝光完成后,通过将电荷逐行传输至垂直传输寄存器,CCD将电荷进行存储。

通过连续传输,像素中的电荷被依次传递到垂直传输寄存器中,形成一个逐行垂直传输的序列。

3.读出:当所有行的电荷都被传输到垂直传输寄存器后,电荷会在读出寄存器中按照顺序输出。

从读出寄存器输出的电荷信号被转化为模拟电压信号,并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

4.图像处理:经过模数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CCD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被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可以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如滤波、边缘检测、目标识别等。

CCD视觉检测的应用领域CCD视觉检测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工业自动化:CCD视觉检测可以应用于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可以对产品进行快速、精确的检测和测量。

如电子产品的组装检测、工件尺寸测量等。

2.机器人视觉:CCD视觉系统可以嵌入到机器人系统中,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对物体的识别。

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平板探测器工作原

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平板探测器工作原

维修工程208 ZHONGGUO YIXUEZHUANGBEI中国医学装备2022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22 December V ol.19 No.12①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设备科 广东 广州 510700作者简介:申路,女,(1988- ),硕士,工程师,从事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工作。

[文章编号] 1672-8270(2022)12-0208-03 [中图分类号] R812 [文献标识码] BMaintenance and troubleshooting of flat panel detector in digital X-ray radiography system/SHEN Lu, YU Biao//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22,19(12):208-210.[Abstract] T o analyze th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flat panel detector (FPD) and to explore the maintenance methods of common faults in digital radiography (DR) system.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amorphous selenium FPD and amorphous silicon FPD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fault cases were analyzed and investiga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X-ray photography, information receiving and convers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and the maintenance strategy of FPD faults was formulated. FPD collector matrix layer is the important unit of X-ray information conversion, and the control device and auxiliary device are also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of FPD. The equipment failures were inspected and handled by performing visual inspection, component testing, and signal detection, and the equipment was restored to normal operation. FPD is a kind of equipment component with high integration and high precision. Routine maintenanc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the operation quality of DR equipment. Medical engine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working principles of equipment and FP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troubleshooting in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nstruct a management syste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medical technician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service ability of equipment.[Key words] Flat panel detector (FPD); Digital radiography (DR); Image quality; Brake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Fault analysis[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700, China.[摘要] 对平板探测器(FPD)的结构分类和工作原理,以及非晶硒FPD和非晶硅FPD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探讨X射线数字摄影系统(DR)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从X射线摄影、信息接收转换和图像处理显示3方面对其故障案例进行分析和排查,制定FPD故障的维修策略。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一)碘化铯/非晶硅型:概括原理:X线先经荧光介质材料转换成可见光,再由光敏元件将可见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将模拟电信号经A/D转换成数字信号。

具体原理:1、曝光前,先使硅表面存储阳离子而产生均一电荷,导致在硅表面产生电子场;2、曝光期间,在硅内产生电子-空穴对,且自由电子游离到表面,导致在硅表面产生潜在的电荷影像,在每一点上电荷密度与局部X线强度相当。

3、曝光后,X线图像被储存在每一个像素中;4、半导体转换器读出每一个素,完成模数转换。

优点:1、转换效率高;2、动态范围广;3、空间分辨率高;4、在低分辨率区X线吸收率高(原因是其原子序数高于非晶硒);5、环境适应性强。

缺点:1、高剂量时DQE不如非晶硒型;2、因有荧光转换层故存在轻微散射效应;3、锐利度相对略低于非晶硒型。

佳能DR已独家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荧光介质氧化钆,有效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缺点。

(二)非晶硒型概括原理:光导半导体直接将接收的X线光子转换成电荷,再由薄膜晶体管阵列将电信号读出并数字化。

具体原理:1、X 线入射光子在非晶硒层激发出电子-空穴对;2、电子和空穴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做反向运动,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入射的X线光子数量成正比;3、这些电流信号被存储在TFT的极间电容上,每一个TFT和电容就形成一个像素单元。

优点:1、转换效率高;2、动态范围广;3、空间分辨率高;4、锐利度好;缺点:1、对X线吸收率低,在低剂量条件下图像质量不能很好的保证,而加大X线剂量,不但加大病源射线吸收,且对X光系统要求过高。

2、硒层对温度敏感,使用条件受限,环境适应性差。

(三)CCD型概括原理:由增感屏作为X线的交互介质,加CCD来数字化X 线图像。

具体原理:以MOS电容器型为例:是在P型Si的表面生成一层SiO2,再在上面蒸镀一层多晶硅作为电极,给电极P型Si 衬底加一电压,在电极下面就形成了一个低势能区,即势阱。

tdi探测器工作原理

tdi探测器工作原理

tdi探测器工作原理
TDI(TimeDelayIntegration)探测器是一种高精度线性图像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低噪声性能。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快速移动的物体图像转换成一系列相对静止的行像素,并将每一行像素信号加以积分,从而得到一幅高质量的图像。

在TDI探测器中,光线从物体入射后,通过透镜成像到达光电转换阵列。

该阵列由多行像素组成,每一行像素由若干个光电元件和相关电路构成。

当光线经过每一行像素时,光电元件将光能转换成电荷,并存储在相关电路中。

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很快,传统的线阵列图像传感器很难获取快速移动物体的清晰图像。

而TDI探测器则通过将快速移动物体的图像分成多行,每一行都有其相对静止的像素进行积分,从而能够获取高质量的图像。

具体地说,当物体移动时,TDI探测器会根据物体的速度和像素行数计算出每一行像素的积分时间,从而将物体的图像分成多行。

当光线通过每一行像素时,相关电路会将该行像素的电荷与前一行像素的电荷相加,从而得到当前像素与前一行像素之和的电荷值。

这样,当所有行像素的电荷值加起来时,就能得到快速移动物体的高质量图像。

总之,TDI探测器通过对快速移动物体的图像进行分割、积分和相加操作,能够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 -。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光电探测器,它能够对红外辐射进行高效、高灵敏度的检测和测量。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红外辐射响应特性以及焦平面阵列的工作原理。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军事、安防、医疗、航空航天等。

它能够实现夜视、目标探测、温度测量等功能,在战争、反恐、火灾救援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材料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将红外辐射转化成电信号。

通过光学系统将红外辐射聚焦到焦平面阵列上,每个像素都能够独立地检测和测量红外辐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以得到目标的红外辐射分布情况和强度。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核心部件是焦平面阵列,它由众多微小的探测单元组成。

这些探测单元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如硅基或砷化镓等。

它们具有很高的响应度和灵敏度,能够在较低的红外辐射强度下实现可靠的探测和测量。

随着红外焦平面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新的材料和工艺的应用使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广的波段范围。

未来,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有望在军事侦察、航空航天探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原理展开论述,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二部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将介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结构。

首先会对红外辐射的特性进行简要描述,为后续理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打下基础。

然后,将详细介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组成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红外感光器件等部分,以帮助读者了解其工作原理的关键要素。

第三部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会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作过程进行整体概述,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等环节。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1. 简介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可用于火灾检测的先进技术。

它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通过视觉图像来检测火焰的存在和火灾的发生。

与传统的烟雾和温度火灾探测器相比,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和优势。

2. 工作原理图像型火灾探测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芯片和火灾检测算法。

图像传感器负责接收火焰产生的红外光、可见光和紫外光,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图像处理芯片负责对传感器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图像中的火焰信息。

火灾检测算法根据火焰的特征,如颜色、亮度、形状等,判断是否发生火灾。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火焰与背景之间的差异。

当火焰产生时,它会产生较高的亮度和特定的颜色,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像素值和颜色,火灾探测器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火焰的存在和位置。

3. 应用领域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工业领域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在工业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监控工厂、仓库和生产线等场所,及早发现火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与其他安全设备和系统配合使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可以实现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的损失。

3.2 商业领域商业场所,如商场、写字楼、酒店等对火灾的防范也是十分重要的。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可以安装在这些场所的关键区域,如走廊、电梯口、消防通道等,实时监测火焰情况。

一旦发现火灾,探测器会立即触发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

3.3 家庭领域图像型火灾探测器也适用于家庭环境。

它可以安装在家庭的厨房、客厅、卧室等区域,及时发现火焰的存在。

对于老人和儿童,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可以为他们的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4. 优势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相比传统的火灾探测器具有明显的优势:4.1 准确性高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可以准确地判断火焰的存在和火灾的发生。

第4章像探测器

第4章像探测器
二次电子导电摄像管的灵敏度高并具有长时间积累 微弱信号的特点, 因此可用于天文仪器、 科研设备 之中。
几种摄像管的特性参数比较见表 4.2 - 1。
第4章 像探测 器
表 4.2 - 1 几种摄像管的特性参数
第4章 像探测 器
4.3 自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
1. SSPD线阵列 1. 线阵的结构 图4.3 - 1是一种再充电采样的SSPD线阵电路框图。
位寄存器, 其基本单元的MOS结构如图4.4 - 1(a)所示 。
形象地说, Si-SiO2界面处形成了电子势阱, 如图4.4 - 1(b)所示。
第4章 像探测 器
图 4.4 - 1 CCD的MOS结构 (a) MOS电容器剖面图; (b) 有信号电荷的势阱
第4章 像探测 器
仍以P型半导体为例, 先讨论在不同偏压下处于稳 定态的MOS结构。 图4.4 - 2(a)所示是对栅极加负偏 压的情况, 电场排斥界面处的电子而吸收空穴, 电 子在界面处能量增大、 能带上弯、 空穴浓度增加, 形成多数载流子堆积层, 这种情况称为表面积累。
第4章 像探测 器
4.2.2 光电发射式摄像管
1. 增强硅靶摄像管
增强硅靶摄像管简称“SIT”(Silicon Intensified Target)管, 它是在硅靶视像管的基础上发明的。 其结 构原理如图4.2 - 5所示, 它将硅靶作为二次电子增益靶 (电荷存储元件), 并增加了电子光学移像部分与光电阴 极。
(3) 光电导材料的禁带宽度为17 eV≤Eg<2 eV。
第4章 像探测 器
2. 硅靶视像管
硅靶是由大量微小的光电二极管的阵列构成的,
其结构如图4.2 - 4所示。 极薄的N型硅片的一面经抛 光、氧化而形成一层绝缘良好的二氧化硅(SiO2)膜。

DR的原理及应用

DR的原理及应用

DR
与传统X线摄影比较,摒弃了胶片和胶片机, 流程更简化
与CR比较, 优点:速度快、流程简化、剂量小 缺点:成本高、特殊体位不方便
DR系统的组成
X线机 数据采集板(探测器) 采集工作站(控制台)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激光打印机
X线机
与传统X线机多兼容,无需单独配置 现多采用中高频X线机,20kHz 500mA,40-
临床意义
– 追踪病变的进展 – 增强肺癌结节在解剖背
景中的显示 – 增加气胸、肺炎、间质
性肺病和充血 性心衰的检出
原理
– 现在的图像-过去的图像 减影图像
现在的图e pasting (图像拼接)
方法 1、床体自动移行 2、图像自动拼接
150Kv,焦点0.6-1.2。 有自动曝光控制方式
探测器
核心部件 主要有三种技术类型: 平板探测器方式 CCD(Charge Coupling Device)方式 多丝正比狭缝扫描方式
探测器
技术参数: 量子探测效率 ( 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 , DQE),成正比关系 调制传递函数(MTF),成正比关系 采集矩阵、采集灰阶、空间分辨率、最小像素
探测器----多丝正比狭缝线扫描方式
普遍存在曝光时间过长,像素矩阵、空间分辨 率等指标不高等缺点,已趋向于淘汰。
采集工作站(控制台)
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图象的采集和处理的全自 动化过程
包括图象选择、校正、噪声处理、动态范围、 灰阶处理、图象重建和图象输出等步骤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选用采集工作站的部分功能 主要进行检查报告的书写 选用不同的后处理参数或者调节窗宽窗位的动
最佳摄影参数 最佳摄影体位 后处理技术 图像组合打印 素质和责任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