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评价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评价研究【篇一: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结题报告】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就不愿修改了,即使部分学生愿意改,也缺乏一定的方法,这样哪怕写完一篇又一篇,自己的作文水平就是不行。
经过调查,我们研究组发现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时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对习作兴趣不浓。
2、没有修改习作的技巧和方法,经验比较缺乏。
3、学生平时的阅读少,积累少,学生的作文写作思维不够开阔,语言不够精彩等,运用到作文修改上也就没有很好的词句来保障。
我计划小组决定以此课题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学生们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能力的调查和研究。
2、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的研究。
3、总结学生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意思是,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
3、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要求”中年级“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可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
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修
改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校四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法、现场训练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具体工作。
1、在3月份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理论书籍,让教师获得指导学生的基本能力。
2、在4月份对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对于作文修改的兴趣、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5—8月份进行以下研究:
在多媒体课件中让学生进行形近字、错别字的对比训练,让学生掌
握如何正确使用汉字,在作文中不写错字和别字。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练习修改其他学生作文中
的病句,提高学生对于句子的修改能力。
运用多媒体的卡通画,对学生进行标点符号使用的修改练习。
在网络中进行段落的修改活动,提高学生修改段落的能力。
4、在9月份,由教师出示各种作文,让学生进行修改竞赛。
5、在10月份,搞一次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修
改作文的体会和成功的喜悦。
6、在11月份,参研的全体老师共同总结,把在指导学生作文修改
过程中的各种技巧、心得形成书面成果。
7、在12月份进行结题。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1、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经验,形成了一篇论文《利用多媒体,更新作文批改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2、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我们组的课例报告。
3、研究组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案例。
4、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精美的课件
5、我校四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上期期末成绩从全镇的第四名上升到第三名。
十、问题和反思。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解决。
具体有:
1、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农村的孩子读书的机会少,没有网络等可以学习的途径,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写作也是量少,词句
等不丰富,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2、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头脑中没有优美的语句等来润色,造成修改出来的作文水平不是很高,润色比较困难。
2、我们课题组的人员大多不在学校居住,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的机会有些偏少,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够,对于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
3、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偏低,尚需大面积的训练和提高。
4、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还没投入使用,这对于研究造成了一些影响。
【篇二:改革小学作文批改和评价的研究】
小学作文批改和评价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冷戈庄小学王锁泉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和否,直接关
系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作文的批改和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重视作文的批改和评价,创
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修改,实
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
本课题,目的是为了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
自己和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和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
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题界定
改革作文批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
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强调“学生学会文章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我们将探索多种形式的批改,如当面批改、学生
小组批改、学生自我批改、学生和学生相互批改等,使学生从中悟
出作文的方法,提高作文修改能力,同时产生一种成功感。
三、基本设想和理论依据
(一)基本设想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设想是:一个核心: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
水平。
两种转变: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赞赏、爱护每一个
学生,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和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
对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手互改作文。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和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
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
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
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培养学生修改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习作,改变以往作文单一的由教师批改评价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转变,符合学生循序渐进自
我建构的认知规律,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2.《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激励、反馈和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的
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
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习作”的
阶段目标有“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和他
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懂得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和人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和他
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等要求。
四、研究的目标和原则
1.研究的目标: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进行
评价、修改。
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作文兴趣,
增强作文信心,并主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感悟表达,不断提高
作文水平,发展作文能力。
2.研究的原则:习作批改和评价是一项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一项鉴赏过程,不可否认地带有甄别色彩,如果没有符合课标的评价原则,很容易让修改和评价走回传统的老路,为此,研究过程中确立
以下几项评改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即以学生为主批改和评价,教师为引导批改和评价。
教师的导评是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点拨”和“点石成金”、“水到渠成”的启发,不
是作权威性的“先
行”或“中端”评价。
教师也是作为普通一员参加修改和评价,把修改
权和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摆优点,点评不足,去争议,去申辩。
学生会在评价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从而
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实效性原则
坚持实效性原则,一是要找准(多在巡回辅导中找)评改的典型佳
作和病文。
二是要有所评有所改,评改典型佳作既是一个评议的过程,又是一个欣赏、学习的过程。
评改典型的“病文”。
既要对照习
作要求和重点,找出“病因”所在,又应重点研究“治病”方案,是学
生明确修改方法,举一反三。
(3)多样性原则
为提高学生参和评改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还必须坚持习作教学评改
的多样性原则。
一是注意评改形式的多样性,按照学生的兴趣、习
惯安排相应的评价方式。
如:等级式、评语式、等级+评语式等。
二
是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习作内容、习作训练的特点
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以期收到激励学生更快进步的效果。
五、研究的内容
1.修改的引导。
怎样根据习作要求确定修改的目的、范围、内容;成功的修改需达到的要求;对学生修改的评价。
2.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各种评价方式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对于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影响。
3.对学生习作的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研究。
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拟定在我校的三—六年级学生中开展此项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还要用到的辅助研
究方法有:
1.文献资料法: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借鉴利用,掌握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调查分析法:在研究班级、教师中开展调查、问卷、讨论、对比等活动,及时发现不足,搜集成功事例。
3.经验总结法:及时小结,做好各阶段的总结工作,完成相应教学论文等。
4.教育叙事研究法:就是研究教师对研究过程中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进行描述和揭示。
这样,既关注教师真实
的生活故事本身,强调教师的个人体验,又重视了教师的意义感受。
七、研究程序
本课题拟定一年完成,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2014年9月—10月。
主要任务有:
1.学习理论,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听课、问卷,对研究教师和班级情况做摸底调查。
分析我校当前作文批改和评价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找准课题研究的切入点。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组织进行开题论证工作。
4.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当前作文批改和评价的现状,初步制定出各年级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措施。
5.在教学中,定期组织教师讨论、交流,不断完善操作方法和教学思路,为具体开展研究做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4年11月---12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将课题研究付诸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因为习作批改和评价课是在三到六年级中开展,首先要划分习作小组,将语文素养、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接近的学生划分在同一个小组,每4人一组,学生自主推选出信任的学习组长。
要打好习作批改和评价的基础,改变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作文中的“常见病”。
要鼓励学生发扬批判的思维,寻找作文中问题。
然后循序渐进、教
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修改的一般过程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引导学生先从事例的选择,再到详略安排,最后到语句的连贯通畅,词语的适当运用,体现螺旋上升的模式。
课题负责人坚持每月至少听两次研究教师的课,召开一次研讨活动,学期末每人交一份研究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1月。
主要任务是整理各种资料,进行总结,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八、成果形式:
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实录、研究报告、的形式来体现。
【篇三:小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研究[提要] 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发展思维的重要渠道。
然而传统作文的批改,特别是学生作文的自
改中存在不少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走素质教育的作文教
学之路,更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文对小学生作文自改中的问题进行
分析,并结合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引导学生作文自改走上
健康发展之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正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
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对教育民主化、目标理解教育、回
归生活教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现代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
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这涉及
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
它得天独厚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似乎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然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领域中
却存在着一块只见耕耘少见收获的“误区”,这便是批改。
叶圣陶老
先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
动地位。
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显
然学生自改作文是一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一、目前学生自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写作实践
中形成的。
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将新知
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然而,我们现在学生自改作文的实际情况是
进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许多教师、学生对待学生自改作文若有若无。
有的则
较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误区(二):学生自改作文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大部分只停留在错字、病句的框架内。
误区(三):缺少合作,甚至是羞于以自己的文章示人。
误区(四):教师对作文自改缺乏有效地调控和评价。
二、自改作文中学生问题的归因分析
我们认为学生自改作文的种种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其能力更可以有
效地提高。
这就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和合作精神,这些问题究
其成因主要有:
1、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虽然素质教育思想在这几年深入人心,但我们也不难看到:教师围绕测试,学生围绕测试,家
长围绕测试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的神经在作怪。
2、学生自改作文的动机缺乏,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单一。
许多学生总是抱着“改了也是白改”的思想,进而加上教师对于改作文放任自由。
学生修改的方法没有很好掌握。
进而形成上述现象,修改没有
实质性的内容。
3、学生中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缺乏。
正如有人云:
“搞好自己的责任田。
”羞于或者说不愿和同学交流作文,生怕机密
外泄,自己落人之后。
如此种种因素,形成了当前学生自改作文的种种弊端。
三、对策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消除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恶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采用有效的策略实现作文教学质的飞跃。
对策(一):学习实践,从根本上确立素质教育的作文教学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了福音,并在改革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预示着作文教学将发生实质
性的变化。
这种趋势可以概括为“全程开放、个性张扬。
”《标准》
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
发展。
”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更是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划时
代的意义,是我们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作文观。
1、扎实学习素质教育作文教学的理论;
2、努力实践素质教育的作文理念;
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和“改”两部分,学生学习自改作文就是完
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
要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
”这是我们为师者不断探索、不断
努力的方向。
“全程开放、个性张扬。
”才得以更好地体现,才能切
实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促进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发展。
对策(二):运用心理学规律,激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从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可以了解到,小学生对于自改改作文,
心理上有许多障碍。
有的要改,但又不知道如何改,有的改一点就
算完成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40%的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态度十分
轻率,不想修改;80%的学生对修改缺乏正确的动机,是教师要求的,不改不行。
因此,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学
生自改的动机,培养学生自改的意识做起,并将这一项工作贯穿于
作文教学工作的始终。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内容进行作文自改目的教育。
如讲述北宋诗人王
安石改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改“绿”的事。
在班里进行“优秀文章选登”,“优秀文章大比拼”,“我为病文把把脉”活动,点燃学生渴求修
改作文的迫切愿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章生动
感人,从而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动机,真正体会到“三分文章七
分改”的道理。
对策(三):改变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
学生的作文在草稿完成之后,往往存在着一种定势,认为自己的作
文十分完美,无处可寻破绽。
诸不知作文中的问题大量存在。
我们
鼓励学生发扬批判的思维,寻找自己作文中问题,并努力修改。
1、从比较中感知;
有比较才有差距,有比较才使人有前进的动力。
为学生提供可以作
为参照的范文,让学生对比中读,对比中思考,而后发现自己作文
中存在的问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范文就相当于学生作文活生
生的榜样,给学生以鞭策:为什么别人的作文会如此之棒——正因
为他们修改。
我可以通过修改达到他们的水平,从而提高发现问题
的能力。
2、从自读中体会;
学生的作文完稿后,我让学生反复地默读,养成作后自读的习惯。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作文非改不可。
首先,从文章的内容上、审题
立意上去发现问题。
如:《我熟悉的人》一文,要求用一件事反映
人物的品质,而许多同学却写了两件事,甚至多件事。
显然审题不清,通过读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其次从文章的写作
顺序、详略安排上是否恰当;再次,让学生从读中检查语言文字方
面是否有问题,是否符合当时的情况,语法有没有毛病,有无错别字;最后让学生全面朗读,通过朗读深入发掘体会。
3、从互评中升华;
心理学上认为:对他人的作品批判的思想更为深刻。
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同学之间的交换更能发现问题。
一方面
改进了同学的作文,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的水平,对自己的
作文更能体现批判的思想。
合作的精神在互评中也得到升华。
个人发表意见,集体进行讨论,
增进了集体的凝聚力。
同学的情谊、合作的意识得到很大的体现。
对策(四):运用教育学规律,提高作文自改能力。
〈一〉授予学生自改的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
因此,在学生对自
改作文产生修改了一定的兴趣,会发现作文中的问题,要及时授予
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1、修改的一般过程;
修改的一般过程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引导学生先从文章的立意、事例的选择,再到间架结构、详略安排,最后到语句的连贯通畅,
词语的适当运用,体现螺旋上升的模式。
这要求教师努力去引导,
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原因,进而形成自觉的行为。
2、修改的符号;
一般有〈1〉“增”,即增加字、词、句、段。
〈2〉“删”,即删去多
余的部分。
〈3〉“调”,即调换词句章节的位置。
〈4〉“换”,即把
用得不适当的词句换掉。
正确地运用修改的符号也是自改作文中的
一个重要部分。
让学生明确应该统一符号的运用。
这是对作文认识
程度的体现。
〈二〉实文演练,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1、自改作文和认识能力提高相结合;
认识事物包含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因此,认识能力的训练要
落实到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之中。
〈1〉促进观察能力的提高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准备的知觉。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有目
的地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以积累、贮存写作的材料。
这样既解决了写的内容,又
解决了修改的材料。
〈2〉促进分析能力的提高
客观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生活也是发展变化的。
要培养学
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仅仅停留在观察事物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将材料加以分析比较。
通过联想,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
这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由于小学生生活的实践比较
有限,还需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课内外的阅读,从阅读材料中学
习作者分析事物、透过现象观察本质的方法。
2、自改作文和学生表达能力训练相结合;
小学生作文要反映自己的生活实践、真情实感,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实写出来反映客观事物。
在作文自改过程中,把发现的
问题,真实的感受向同学表达,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对人、对事,实事求是,把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
3、自改作文和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相结合;
小学生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所要说的意思,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心理学上指出:“思维和语言是处于统一之中的。
在自改中,培
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
引导学生把观察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对
生活、对社会、对客观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形成新感受,表达有新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对策五:建立多元的自改作文评价机制。
对学生自改作文的评价我们倡导发展的功能。
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对语文课程的发展价值,努力实施多元的
发展性的学生自改作文的评价。
1、教师评价;
主要体现在作文课堂中对学生的自改情况,交流情况。
这是评价学
生作文自改,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渠道。
在这一过程中,体现
了对学生评价的尺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2、学生自评、合作组的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