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0cb45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c.png)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引言土地利用变化指的是土地被人类利用的方式发生的变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改革开放,土地利用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详细的解释。
1. 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经济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利用需求不断增加。
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的需求大量增加,导致原本农业用地被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建设住房、基础设施等需要大量土地资源。
1.2 人口增长压力人口的增长导致对土地的需求增大,尤其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为了满足城市人口的居住和生活需求,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设房屋、公共设施等。
1.3 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以及环境变化如气候变暖、沙尘暴等都会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
例如,灾后重建时需要重新规划土地利用,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来分配和利用土地资源。
1.4 政策导向和规划调整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规划调整也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原因。
政府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例如,一些地区可能会被划定为保护区,禁止开发利用。
2.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1 经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的降低。
2.2 社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社会生活和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改变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社区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
2.3 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转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同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导致土壤侵蚀、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精选全文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e855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5.png)
2.1 中国LUCC概况
中国土地利用分布不均,东西部各类土地利用比例差 距很大。东部地区耕地、园地、林地、工矿、居住地 及交通用地比例大,而西部地区多草场、荒漠、戈壁、 冰川等难利用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决定了东、西 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目录
第二节
2.1 中国LUCC概况 2.2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
• 2、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和人文多方 面的问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中,可以说是 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在这方面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 学的综合研究,已成为两大学科领域众多学者的共识。
1.1 背景及意义
• 隶属于“国际科学联合会”的IGBP和隶属于“国际社 会科学联合会”的IHDP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推动 全球问题的综合研究。
1.5 国际上的有关研究项目
(4)日本 • 日本国立科学院全球环境研究中心提出了“为全球环境保护的土
地利用研究”,该项目着眼于亚太地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第一 阶段主要目标 是预测2025年和2050年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状况(包括耕地、林地、城市用地及荒漠化土地)及土地第一性生产 力的时空变化。
1.5 国际上的有关研究项目
自1993年国际科学联合会与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成立了土 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核心项目计划委员会以后,一些积极参与全 球环境变化的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跟进,启动了各自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研究项目: (1)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
IIASA于1995年启动了“欧洲和北亚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拟” 的3年期项目。旨在分析1900年到1990年欧洲和北亚地区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空间特征、时间动态和环境效应,并预测在全球环 境、人口、经济、技术、社会及政治等因素变化的背景下,该区域 未来5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趋势。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56510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a.png)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在持续发展的今天,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概念、影响、原因以及改善方向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概念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矿业、城市建设等。
而土地覆盖则是指地表被植被、建筑、水域等物质所覆盖的现象。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直接影响,包括造林、采矿、城镇扩展、工业用地、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等,它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都会产生影响。
二、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复合性影响,不同类型土地的变化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林地覆盖度下降的情况下,林业资源利用量增加,导致森林资源破坏持续加剧,同时会失去一部分空气净化、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生态环境就会跟着受影响;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往往会带来大量粗放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的流向,逐步造成环境生态系统的恶化,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污染、水源受损、土地沙化等,这无疑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原因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原因极其复杂多样,可以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活动、动态地质作用等;人类因素则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对于中国来说,土地资源缺乏、土地资源管理不善、土地重心偏移和土地容积率过高是导致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
四、改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想改善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调整土地资源的结构和管理模式。
首先要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维护,着力推进土地整理、沙荒地治理和水土保持等技术手段改善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f7e8b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2.png)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之一,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不断发生变化,这对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土地利用的背景和重要性土地利用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管理的活动。
人类通过种植农作物、建设住宅区、开发工业园区等方式利用土地,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城乡发展平衡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每个国家都有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并加强土地管理的必要性。
二、土地利用的主要形式1.农业用地:农业用地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耕地、果园、种植园等。
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国家农业发展的关键。
2.城市建设用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人们建设城市,修建房屋,开设工厂,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系统。
3.工矿用地:工矿用地主要用于工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工矿活动对土地的利用和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环境监管。
4.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包括公路、铁路、航道等。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有着相应的需求,但也要注意合理规划,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三、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土地覆被变化是指土地表面上不同地物之间的转变。
土地覆被变化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包括:1.生态环境改变:土地覆被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湿地的填埋与开垦等行为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平衡。
2.气候影响:土地利用的变化直接影响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
例如,大面积的城市化使得城市地表温度上升,形成城市热岛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暖。
3.水资源变化:土地的覆被变化会改变地表和地下水的分布和循环。
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湖泊消亡等都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威胁。
四、如何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为了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由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地理科学中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
![地理科学中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aef7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6.png)
地理科学中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而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地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是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土地的利用类型和覆被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是了解并监测土地利用和覆被情况变化的有效方法。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利用和覆被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显著变化。
例如,城市化的加速推动了农田向城市的转变,森林的砍伐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进而为制定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是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可以获取大范围和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和覆被数据。
利用遥感图像,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进行区分和分类,比如农田、森林、城市等。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比如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范围。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我们可以定量地了解土地利用和覆被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和比较。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另一个在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工具。
GIS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生成土地利用和覆被的空间模型。
利用GIS,我们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比如确定最佳农田分配方案、评估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等。
同时,GIS还可以将土地利用与覆被的变化情况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不仅有助于科学研究,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其次,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还可以帮助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地理学研究中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
![地理学研究中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9e8e6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e.png)
地理学研究中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在地理学研究中,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定义、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定义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方式和程度,包括农业用地、森林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等。
土地覆盖则是指地表被不同类型物质(如植被、建筑、水域等)所覆盖的情况。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会导致土地覆盖的变化。
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地资源质量等。
气候条件对农业用地和森林用地的选择和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地貌则决定了不同类型土地的空间分布。
土地资源质量如土壤肥力、土地水源等也会直接影响土地的利用和覆盖。
人类活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人口增长等。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程度。
政策法规对土地利用和覆盖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人口增长导致城市扩张和农田转化,进一步影响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
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方法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常用的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田野调查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土地利用和覆盖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结合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和覆盖的空间分析和模拟。
田野调查则可以得到土地利用和覆盖的详细数据,通过采样和统计分析对土地利用和覆盖进行研究。
四、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土地的科学利用可以保障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合理的土地利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供给,满足人民对食物的需求。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ee23d2d915f804d2b16c123.png)
第九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第一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概述一、概念人类活动对地球陆地表层系统作用的步伐、程度与广度是空前的,陆地表层系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是地球表层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主要表现为土地用途转移和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侧重于土地的经济属性;土地覆被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
主要表现为土地质量与类型的变化和土地属性的转变,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
土地利用是土地覆被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土地覆被的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土地利用。
人类通过各种活动如土地利用、工业生产等有意无意地导致土地覆被的变化,但土地覆被状况及变化不完全受控于人类,人类活动只是导致土地覆被变化的许多因素之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表现极为复杂,其动因与广泛的人类活动及自然变化相关,其结果将影响全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研究涉及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
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方式的耕作、放牧、伐木、聚落与城市、基础设施、自然保护、旅游休闲、军事等。
土地覆被变化现象也是形形色色的,可归纳为三种:一是土地覆被的退化,即某种覆被类型虽未改变,但其质量已经降低,例如由于过度放牧引起草地退化,伐木引起森林覆被密度降低;二是土地覆被的转换,即某种覆被类型完全改变成另一种类型,例如耕地被城市或工业建设占用,林地被全部砍伐并开垦为牧草地或耕地;三是土地覆被的改良,指某种覆被得到维护、修复、更新,例如土壤改良、耕地梯化、草地改良、森林抚育、灌溉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三种土地覆被变化中,转换和改良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比较容易监测;而退化却较难观测,因而其记录最不完备。
植被覆盖变化的自然因素
![植被覆盖变化的自然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bff4a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f.png)
植被覆盖变化的自然因素
植被覆盖变化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主要因素包括:
1. 气候变化: 气候是影响植被覆盖的关键因素之一。
降水量、温度、湿度和季节变化等气候要素会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分布。
2. 土壤特性: 土壤的质地、肥力、排水性和酸碱度等特性对植被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类型的植被生长。
3. 地形和海拔: 地形和海拔高度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
海拔高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气温和气候条件,地形的变化也影响了水分分布和土壤条件。
4.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飓风、干旱等会直接破坏或改变植被覆盖,对植被分布和类型造成重大影响。
5. 生物互动: 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影响植被的变化。
例如,过度放牧、捕食、植物种子传播等都对植被的分布和结构有影响。
6.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有巨大影响。
包括大规模的林木砍伐、城市化、农业扩展和工业发展等,都会对植被分布和类型造成重大改变。
这些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着植被覆盖的变化。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1/ 1。
土地利用(覆被)主要受哪些因素
![土地利用(覆被)主要受哪些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7b2bbd2700abb68a982fbda.png)
(二)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由于人口压力在不断增大,人类对土地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多的延伸到更加边缘的生 态脆弱区,如对湿地的开发,可能造成许多濒危物种的灭绝。同时从森林生态系统向 农田生态系统转变的过程中,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群落结构趋向单一化,功能 退化,系统稳定性降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诸多因子中,栖息地 的干扰、破坏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景 观破碎化使得物种基因流动受到阻碍,斑块间流通性降低,生活在斑块中心部位的适 应于稳定环境的物种逐渐从斑块中消失,为适应能力强的边缘物种所替代。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不是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唯一驱动力,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它与其他许多全 球变化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生物多样性。
2. 影响水质。土地利用/覆被比例的变化是造成河流水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的 土地利用/覆被形式,像林地、农田和城镇会对水质产生不同的影响,不管是地表水还 是地下水都是如此。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化学物质排入地下,这 不仅造成了对浅含水层的污染,而且还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根据有关 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模数相差悬殊,陡坡旱地的水土侵蚀模数是 缓坡林地的400多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开荒,陡坡耕作是引起水 体污染的一个重 因素的影响?
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概念:
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联系—在很多情况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所指的对 象是相同的。 土地利用是土地覆被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土地覆被的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土地利用。
区别-----???
土地利用: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 发展的需要,有目的的长期改造、开发和利用土 地资源的一切人类活动。如:农业用地、工业用 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等。
综合自然地理6章土地变化lucc
![综合自然地理6章土地变化lucc](https://img.taocdn.com/s3/m/d9e6c1e2aeaad1f346933f44.png)
目前我国 LUCC 研究在土地资源领域关注的一 些领域: 1. 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 新型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土地资源数据采集和集成技术与方法 2. 土地资源时空演变与地球表层过程 LUCC与地球表层过程研究 土地质量评价研究 LUCC与土地资源承载潜力
Land Use Dynamics
土地利用变迁同时受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其 中人文环境是较复杂且影响较深的部分。
人文环境包括宏观层次的经济、政治、技术、文化、 社会等系统的影响,也包括微观层次的土地利用决 策者的影响。 land use dynamics即从人文环境的角度探讨影响 土地利用变迁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s),并由 个案比较研究(case comparative study)整合 成为区域及全球模式(region and global
land use dynamics是从process-to-pattern land cover dynamics是从pattern-to-process。
建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变化模型包括解释模 型(explanation models)、预测模型 (predicting models)及情境分析 (scenario analysis)。 应用GIS及计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为主,例如:map analysis、spatial autocorrelation、spatial diffusion、 spatial-temporal model、Markov Chain model、fractal、cellular automata等。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1a00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d.png)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分析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土地的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的变化。
这种变化通常由城市化、农业扩张、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
首先,城市化是导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土地被开发建设,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大量产生。
其次,农业扩张也是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重要因素。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大量的农田被开垦用于粮食种植和畜牧业。
这导致了大面积的森林砍伐,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利用的压力。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产生了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土地受到威胁。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森林砍伐导致了大量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丧失,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其次,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还导致了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缺。
大片森林被砍伐后,土壤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侵蚀和干旱的影响。
此外,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森林砍伐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为了促进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的土地规划管理。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不合理的开垦和资源浪费。
其次,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关键之一。
农民应当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合理耕种和施肥,减少农业对土地的侵蚀和污染。
此外,城市化也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进行。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绿地和公园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个人层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行动来减少我们对土地的消耗和破坏。
陆地利用与覆盖
![陆地利用与覆盖](https://img.taocdn.com/s3/m/7142e3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5.png)
陆地利用与覆盖陆地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承载了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陆地的利用和覆盖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本文将讨论陆地利用与覆盖的现状、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陆地利用的现状1. 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被转化为城市土地。
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的扩张,导致许多原本的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 农业发展压力增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农业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农民不得不转耕更多的土地,甚至不合理地开垦荒地和原始森林,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土地的退化。
3. 工业与交通设施建设工业和交通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大片土地被占用和破坏。
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大大限制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延续和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二、陆地覆盖的现状1. 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给土地覆盖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其他硬质覆盖物增加了城市地表的遮盖程度,导致土地的渗透性下降,给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城市热岛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周围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2. 农业活动的影响农业活动对土地覆盖的改变也是显著的。
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和农业生产导致了原生态系统的转化,原本自然的土地被农田所取代,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土地的生产力也随之下降。
3. 工业和交通设施的影响工业园区和交通设施对土地覆盖的改变也是不可忽视的。
大规模的工业用地和高速公路,不仅破坏了土地表面的自然景观,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
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 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合理布局城市建设和农田开发,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土地开发,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地球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地球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https://img.taocdn.com/s3/m/828cfb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9.png)
地球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概念、影响和相关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深入了解并关注地球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概念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地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包括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
土地覆盖则是指地表被植被、建筑物、水体等不同要素覆盖的情况,反映了地表的物理性质和生态环境特征。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环境和经济都有重要作用。
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地球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和破坏,引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过程扩展也会改变地表覆被结构,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相关问题
当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球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如何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保护土
地资源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
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而言之,地球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对于环境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土地是有限的资源,要珍惜并合理利用,共同保护地球家园,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全球合作和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为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环境和生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260e26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f.png)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和覆盖范围的变化情况。
它描述了土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利用方式和覆盖类型的变化情况,通常以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改变为主要指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森林、草地、湿地、水域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面积的增减、空间分布的扩张或收缩等。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常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例如农业扩张、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发展等。
这些人类活动会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从而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产生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对于了解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为土地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结起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指特定地区在一定时间段内土
地利用类型和覆盖范围的变化情况,它涉及到不同类型土地的转换、面积的增减、空间分布的改变等,是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
境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https://img.taocdn.com/s3/m/ff0f35c2195f312b3169a52d.png)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过程和效应土地是地球陆地的表层部分,包括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它是由气候、水文、基础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和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土地是一个立体空间系统,由地表上层和地表下层构成,各层次之间存在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土地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采用一定的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和经营等,也就是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改造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包括自然、社会、经济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
社会生产方式往往对土地利用起着决定性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必将与一定的土地覆盖相联系,土地利用的改变实质上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而带来土地覆盖的相应变化。
土地覆盖是指地球表层的自然营造物和人工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道路等,例如与前面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的物理现状包括各类作物、森林草地、房屋、水泥和沥青路面则不属于土地覆盖。
土地覆盖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发生变化。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辨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驱动因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反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非线性关系共同对土地利用/覆盖产生着一定影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一种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它的产生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是环境的容许;二是人类的活动。
自然环境条件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制约着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结构、水平及地域差异,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起到决定性限制作用;人文与社会经济因素被普遍认为在一个时期内对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起到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建立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自然环境条件及驱动机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呈现明显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变化规律,从而在总体上控制我国土地利用/覆盖的类型、数量、质量以及分布特征。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401584833687e21af45a95b.png)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2012级地理科学摘要: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成为自然地理学的关注中心,其中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原因。
因此,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方面计划(IHDP)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IGBP and IHDP,1993,1995,1999)这一核心研究领域,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研究案例等方面来说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CC一、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概念1.土地利用的概念世界粮农组织(FAO)1985年指出:“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与人的干涉所决定的土地功能。
”陈百明1996年将土地利用定义为“人类为了经济社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活动,对土地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
许炎谟和陈章琛1987年将土地利用定义成“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持续开发和改造治理的结果”。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如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休闲娱乐用地等都是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2.土地覆被变化的概念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将土地覆被定义为“覆盖着地球表面的植被及其他特质”;摆万奇等将土地覆被定义为“覆盖地面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它反映的是地球表层的自然状态”;还有学者将土地覆被定义为“地球表面当前所具有的自然和人为影响所形成的覆被物,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道路等”和“土地覆被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而出现的新概念,是指覆被地面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植被,也包括土壤和陆地表面的水体”。
总之,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而土地覆被则是指地表自然形成的或者人为引起的覆盖状况。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一个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活动过程,另一个则是各种地表活动的产物,二者共同构成了土地资源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
地表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分析
![地表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ea2f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b.png)
地表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分析地表覆盖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地物对地表的遮盖情况,如植被、水体、建筑物、裸土等,它们的变化对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地利用分析是通过对地表覆盖变化的研究,来评估和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
在日益加剧的环境压力下,深入研究地表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分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表覆盖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活动包括城市扩展、农业发展、工业生产等。
这些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的变化,如城市化对农田和草地的占用,工业污染对水体的破坏等。
同时,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也会造成地表覆盖的变化,如干旱导致植被减少,洪水导致水体扩大。
因此,土地利用分析需要考虑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次,地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巨大。
植被是地表最重要的覆盖类型之一,它对土壤保持、水循环、碳固定等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利用,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草地被耕作,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土地利用分析可以通过评估不同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有效的保护和恢复策略。
此外,地表覆盖变化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植被可以调节地表的温度和湿度,对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而城市化带来的水泥和钢筋建筑物大量储存热量,导致城市地表温度较高。
土地利用分析可以研究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农田管理提供参考。
最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土地利用分析可以通过评估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指导土地规划和决策。
例如,在城市发展中,可以优先发展集约利用土地的产业,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在农田管理中,可以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和有机农业技术,实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综上所述,地表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分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涉及到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土地利用分析的方法,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2ac9d5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1.png)
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
首先,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城市化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随着城市的扩张,大量的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被转化为城市用地。
这种转变导致了土地覆盖的改变,从而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导致了土地覆盖的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其次,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和化肥农药的使用成为常态。
这种农业模式对土地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和土壤侵蚀的加剧。
同时,农业的发展也对水资源和空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除了农业,工业和城市化也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工业用地的需求,这意味着大片土地被用于工厂和工业设施的建设。
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也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住宅和商业用途。
这种土地利用的改变不仅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保护原始森林和湿地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土地开垦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我们可以推动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工业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节约用地和资源的方式来减少对土地的需求。
最后,教育和意识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育人们关于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可以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来保护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PPT课件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c5ea20336c1eb91b375d1d.png)
2.2 两种变化的关系
• 单一的土地利用形式往往与某一种土地覆盖类型 相对应(放牧-草地)。
虽然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对水文的影响因流域面积、气
候和植被类型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流域内部不合理 的土地利用引起的植被减少会造成河流沉积物增加。这些 沉积物破坏了河底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进而造成水质下 降。
4.3对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
土地开发利用范围的扩大与强度的增加,会造成对水
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在中国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各
5.2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与地表植被群落的生
产力和多样性呈正相关,并随着植被群落存在的年限 而增加。对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林 地开垦后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土壤肥力较林 地开垦前都呈显著下降趋势。
5.3 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碳
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由于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年 减少,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土壤侵蚀的危害。土壤的水蚀和风蚀是土壤资源遭到破坏的常见现 象,世界上有1/4的耕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目前全 世界土壤流失量已增加到254亿吨每年。
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由于土壤侵蚀和垦殖利用不合理,土壤不断 退化,表现在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短缺,土壤结构破坏,土 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和沙化。
“在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 化可以说是自然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0c31e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a.png)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出现了更加复杂和深刻的变化。
光盘与刀叉、钢铁与水泥、森林与草地,它们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们今后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呢?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划分、改造和利用的一种方式。
其中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城市化等。
土地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土地覆盖变化则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对土地表面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卫星遥感观测技术进行检测和分析。
在最近几十年的过程中,土地覆盖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中,城市化带来的钢铁和水泥的渐渐普及,意味着原本被用于耕种和畜牧的土地被大规模改造用于人们的生活。
同时,森林和草地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失去了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破坏性,不仅仅是对于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还会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并进行可持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和倡导水土保持的概念。
水土保持可以通过改进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领域的操作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排水系统的水流损失以及土壤侵蚀所带来的问题。
同时水土保持还可以促进土地表面的地下水回流,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包括农田侵蚀和水源污染等方面。
这可以通过采用农业轮作和应用有机肥料等措施来保护农田,同时也可以在水源处建设合适的处理设备从而保护水源。
最后,持续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破坏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包括资源和土地的过度消耗、大量的排放物以及增加的交通量等等。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来缓解这些破坏性的影响,例如,可以在城市规划中注意社区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等措施。
总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问题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巨大的思考和推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过程和效应
土地是地球陆地的表层部分,包括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它是由气候、水文、基础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和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土地是一个立体空间系统,由地表上层和地表下层构成,各层次之间存在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土地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采用一定的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和经营等,也就是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改造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包括自然、社会、经济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
社会生产方式往往对土地利用起着决定性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必将与一定的土地覆盖相联系,土地利用的改变实质上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而带来土地覆盖的相应变化。
土地覆盖是指地球表层的自然营造物和人工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道路等,例如与前面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的物理现状包括各类作物、森林草地、房屋、水泥和沥青路面则不属于土地覆盖。
土地覆盖具有特定
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发生变化。
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辨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驱动因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反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非线性关系共同对土地利用/覆盖产生着一定影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一种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它的产生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是环境的容许;二是人类的活动。
自然环境条件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客观物质基础,制约着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结构、水平及地域差异,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起到决定性限制作用;人文与社会经济因素被普遍认为在一个时期内对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起到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是建立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自然环境条件及驱动机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呈现明显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变化规律,从而在总体上控制我国土地利用/覆盖的类型、数量、质量以及分布特征。
(1)地形地貌
地形具有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和地面坡度等特征,它可以对风、光照、降水、热量等自然因子重新分配,从而制约着农林牧用地空间分布及其利用方式,也影响到工业、交通、城镇的建设和布局。
我国地貌形态特征,是以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基本轮廓,纵横交错的山系构成了轮廓的基本骨架,控制着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格局。
地形一般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和地貌类型等因素。
(2)土壤
土壤是构成土地的主要因素,也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在农林牧业生产中,不同的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就目前而言,我国土壤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驱动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土壤退化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
(3)气候
气候对土地利用/覆盖具有方向性的决定作用。
不同的气候条件(光照、热量、降水等)具有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上。
气候变暖将一方面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及作物熟制的改变,进而使土地利用/覆盖发生
变化;另一方面带来热量、水分等要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4)植被
植被作为重要生态因子,既是气候变化的承受着,同时又是对气候变化产生着积极的反馈作用。
植被对土地利用/覆盖的影响一方面在于对形成地表特征的贡献,如对土壤重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分平衡、能量流动的影响及小气候的形成等,另一方面,植被中包含的丰富物种又是农林牧业生产的重要材料,并直接影响到地面覆盖度的变化。
(4)其他因素
自然条件的急剧变化,特别是热、水、土等条件的剧变,会引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非正常变化并产生不良后果。
二、人文社会经济因子及其驱动机制
(1)人口
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及迁移等不仅决定了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特征,而且对该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不断膨胀的人口,加剧了人地矛盾,与此同时,由于对耕地和粮食需求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诱发了农民大量将森林、草地、水域等开垦为农田,森林
被毁、草地退化、河流干涸。
(2)经济增长
城市化、工业化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导致土地用途的转换,即由农业用地转换为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商业用地及居住用地等,从而推进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的变化。
(3)技术
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直接影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深度和广度。
技术进步可以改变土地利用过程中投入的合理区域,将土地利用报酬曲线向上移动。
(4)体制和政策
土地制度、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改变,必然导致土地利用/覆盖的显著变化。
不同层次的管理行为、目标和价值标准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行动准则,这是当前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矛盾所在。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过程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一般包括3个方面,扩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向某一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收缩,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扩张与收缩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净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流向转移过程:
首先最主要是集中耕地的转化上,耕地占各地类流向
中,所占比例均表现地较为突出。
其中生态退耕是我国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耕地退化现象也较为严重。
此外,,耕地在转化为水域的过程中,除转化为坑塘水面外,也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滩涂和沟渠,实际上也意味着耕地资源的退化。
其次是集中在未利用土地上,我国未利用土地的变化不再是以开垦耕地为主,而是以生态保护、植被恢复为主导过程,但是随着生态的恢复,也常常伴随着反复或新的退化的发生。
其余地类在转变过程中,表现的相对较弱或单一,多是集中在某一、两种土地类型上的转化,如园地集中在耕地;林地集中在耕地和园地;牧草地集中在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上。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
土地利用是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反映,它的变化可引起许多自然现象和生态过程的变化。
因此影响着能量变化、水分循环、土壤侵蚀和堆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作物生产等陆地主要生态过程和结构和功能。
在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带来的众多生态效应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土地退化的质变结果。
另外还包括陆地三大生命支持系统:森林、天然草地和湿地资源的丧失过程。
此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会引起景观类型、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对未来气候条件下植被分布的变迁和生产力形成过程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生物多样性衰退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退化、人类活动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