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

合集下载

中国公务员职务级别对应关系

中国公务员职务级别对应关系

中国公务员职务、级别对应关系领导职务级别非领导职务1、中共中央总书记;2、国家主席;3、中央军委主席;4、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5、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家级正职(总理级、国家级)6、全国政协主席;7、国家副主席;8、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2、中央纪委书记;3、中央书记处书记;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5、国务院副总理;二到三级:国家级副职(副总理级)6、国务委员;7、最高人民法院院长;8、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9、全国政协副主席。

1、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3、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三到四级:省部级正职(正部级、正省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4、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1、中共中央纪委常委;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3、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四到五级:省部级副职(副部级、副省级)政协的副职领导人;5、省纪委书记;6、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7、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8、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9、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1、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五到七级:厅局(地)正职(正司级、正厅级)巡视员4、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5、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6、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7、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公务员级别工资档次对照表

公务员级别工资档次对照表

公务员级别工资档次对照表7月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套改工资表、标准对照表大集合。

1档2档3档4档5档6档7档8档9档10档11档12档13档14档一级二级53640三级703510四级78五级六级03130七级80八级50九级2438十级十一级672152十二级11171十三级十四级十五级4十六级79十七级十八级08211351十九级07141二十级01二十一级032873二十二级757二十三级二十四级二十五级92520二十六级55二十七公务员职务对应级别及职务工资标准表职务对应级别工资标准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国家级正职 1 4000国家级副职2--43200 省部级正职4--82510省部级副职6--101900厅局级正职8--90厅局级副职10--0县处级正职12--县处级副职14--乡科级正职16--乡科级副职17--科员18--26380办事员19--27340公务员级别工资套改表(正厅、副省)职务厅局级正职省部级副职职务工资标准领导1410,非领导任职年限1-年6-10 年11-1年1年以上1-年6-10 年11-1年1年以上套改年限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年以下4-年6-年8-年10-1年13-1年15-1年18-1年20-2年23-2年13-1102425-2年13-210-2年13-311-213-3年13-412-313-21-3年13-513-414-315089-31-3年13-613-515-416009-417388-31-3年13-714-616-516929-518388-41-4年13-815-717-617849-619388-51-4年12-816-818-718769-720388-62-4年12-9171-918-819689-821388-722147-724084年以上11-9181---920609-922338-823237-82526公务员级别工资套改表(副厅、正厅)职务厅局级副职厅局级正职职务工资标准领导 1080 , 非领导990领导1410,非领导1290任职年限1-年6-10 年11-1年1年以上1-年6-10 年11-1年1年以上套改年限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年以下4-年6-年8-年10-1年13-1年15-1年18-1年20-2年15-185923-2年15-29-1102425-2年15-39-210-2119628-2年15-410-311-311-2130230-3年15-511-412-412-313-3年15-611-513-513-414-3年15-712-613-613-515-3年14-713-714-714-616-4年14-814-815-815-717-4年13-815-916-816-818-4年13-9163---9171-9189710-920604年以上12-9172---9181--102152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06.04.09•【文号】中发〔2006〕9号•【施行日期】2006.01.0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正文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和保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

公务员职务对应相应的级别。

第三条职务和级别设置遵循科学、规范、效能的原则。

第四条职务和级别是实施公务员管理,确定公务员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的依据。

第二章职务与级别设置第五条公务员职务根据规定的机构规格、编制限额、职位等设置。

公务员职务名称应当与机构规格相一致。

第六条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第七条领导职务层次由高至低依次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第八条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法规、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第九条非领导职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第十条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由高至低依次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第十一条公务员级别由低至高依次为二十七级至一级。

第十二条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一)国家级正职:一级;(二)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三)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四)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五)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六)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七)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八)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九)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十)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市机关的司局级正职对应十五级至十级;司局级副职对应十八级至十二级。

2024年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2024年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2024/2/29
24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条件与程序
职务升降条件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工作表 现突出、具备相应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符合相关职 位的任职要求等。
职务升降程序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考核、提 名、讨论决定等环节。其中,考核环节需要对拟升降人 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提名环节需要广泛听 取意见并推荐合适的人选,讨论决定环节需要充分酝酿 、讨论并作出决定。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升降是相互 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通过合 理的任免可以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担任 领导职务或重要岗位;另一方面,通 过科学的升降可以激发公务员的工作 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整个队伍的优 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024/2/29
26
06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与保险
2024/2/29
27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构成与调整
基本工资
根据职务级别和岗位等级设定 ,是公务员收入的主要部分。
2024/2/29
津贴补贴
包括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 和特殊岗位津贴等,根据地区 、岗位和工作环境差异设定。
奖金
与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挂钩,体 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工资调整机制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物价变动 等因素,适时调整公务员基本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9
31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公务 员的义务、权利、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任免、培训 、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管理的总称。 法治化: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国家公务员法》和相关法 规为依据,实现了公务员管理的法治化。
民主化:国家公务员制度强调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保 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公务员级别工资如何确定

公务员级别工资如何确定

公务员级别工资如何确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公务员工资档次是怎么确定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公务员级别工资如何确定,仅供参考。

1、工资套改:参加06年工资套改的公务员套改后,其级别和档次起考年限均为2006年。

2、职务晋升:晋升一个职务层次,如果只晋升一个级别的,级别的起考年限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变动了两个级别的,级别的起始考核年限,从任职当年起重新计算(注意是任职当年,不是起薪当年)。

越级晋升职务的,如从科员越级晋升为正科的,分两个阶段进行判断,即分为从科员到副科、副科到正科两个阶段,然后按照前述方法,判断是否晋升一个职务层次变动两个级别,如果任一阶段符合条件,级别的起考年限都要发生变化,否者不变化。

3、滚动级别:按照国人部发[2006]58号,达到滚动条件,滚动级别后,级别工资的起始考核年限从滚动当年起重新计算。

4、正常晋升级别:公务员按照5年一次晋升级别后,级别工资的起始考核年限从滚动当年起重新计算。

5、正常晋升档次:公务员按照2年一次晋升档次后,档次工资的起始考核年限从晋升档次当年起重新计算。

6、超档差:如因职务变动、滚动级别、正常晋升级别等原因,照成超档差的,档次工资的起始考核年限从变动当年起重新计算。

常见错误:职务晋升两个级别、越级晋升职务不一定会超档差;反之职务晋升一个级别的,依然有可能会出现超档差。

7、取得新学历:在职取得较高学历后变动工资的,也有可能会影响到级别和档次的起考年限。

8、工改后新考录的公务员(限于考录之前没有连续工龄可以认定的),转正定级后,级别和档次的起考年限均为转正定级当年。

公务员级别工资档次如何确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

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

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一、公务员级别的概念公务员除了其所任职务以外,还有级别。

最新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表 公务员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标准表资料

最新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表 公务员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标准表资料

2017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表公务员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最新标准表20172017年7月14日,中办国办印发两个专业和技术类公务员规定,制定了职位设置和职位升降的规定,设置11个层次分别对应相应的公务员级别,标志着我们过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框架基本确定。

下面小小编为大家带来2017公务员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最新标准表,欢迎阅读。

2017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表公务员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最新标准表2017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标准如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级别是指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根据《公务员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中国公务员目前共分为27级,级别是办事员级、科员级、乡科级副职、乡科级正职、县处级副级、县处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厅局级正职、省部局副职、省部局正职、国家级副职、国家级正职;中国公务员目前共分为27级,不同级别的职位,所产生的工资也有所差别,档次越高,工资越高;国家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如下:(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1档2档3档4档5档6档7档8档9档10档11档12档13档14档一级302031803340350036603820二级2770291530603205335034953640三级25302670281029503090323033703510四级229024262562269828342970310632423378五级2070220223342466259827302862299431263258六级18701996212222482374250026262752287830043130七级17001818193620542172229024082526264427622880八级15601769177818871996210522142323243225412650九级14381538173817381838193820382138223823382438十级13241417150817001792178418761968206021522244十一级121713021387147215571742172718121897198220672152十二级1117119612751354143315121591177017491828190719862065十三级102410981172124613201394146815421717179017641838191 21986十四级938100710761145121412831352142114901559172817971766 1835十五级859924989105411191184124913141379144415091574173917 04十六级786847908969103010911152121312741335139614571518157 9十七级71977683389094710041061111811751232128913461403十八级658711764817870923976102910821135118812411294十九级602651700749798847896945994104310921141二十级5515966416867317768218669119561001二十一级504545586627668709750791832873二十二级461498535572609646683720757二十三级422455488521554587620653二十四级386417446476506536566596二十五级352380408436464492520二十六级320347374401428455二十七级290317342368394420公务员职务对应级别及职务工资标准表职务对应级别工资标准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国家级正职1国家级副职2--4省部级正职4--82510省部级副职6--101900厅局级正职8--1314101290厅局级副职10--151080990县处级正职12--18830760县处级副职14--20640590乡科级正职17--22510480乡科级副职17--24430410科员18--26380办事员19--27340 公务员级别工资套改表(正厅、副省)职务厅局级正职省部级副职职务工资标准领导1410,非领导12901900任职年限1-5 年6-10 年11-15 年17 年以上1-5 年6-10 年11-15 年17 年以上套改年限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 3 年以下4-5 年6-7 年8-9 年10-12 年13-14 年15-17 年18-19 年20-22年23-24 年13-1102425-27 年13-2109812-2119628-29 年13-3117212-3127511-2130210-1132430-32 年13-4124612-4135411-3138710-3150810-214179-21538 33-34 年13-5132012-5143311-4147210-4170010-315089-317388-21 76935-37 年13-6139412-6151211-5155710-5179210-417009-417388-31 7787-3193638-39 年13-7146812-7159111-6174210-6178410-517929-518388-41 8877-4205440-42 年13-8154212-8177011-7172710-7187610-617849-619388-51 9967-5217243-44 年12-8177012-9174911-8181210-8196810-718769-720388-62 1057-6229045-47 年12-9174912-10182811-9189710-9206010-819689-821388-7 22147-7240848 年以上11-9189711-10198211-10198210-10215210-920609-922338 -823237-82526 公公务员级别工资套改表(副厅、正厅) 职务厅局级副职厅局级正职职务工资标准领导 1080 , 非领导990领导1410,非领导1290任职年限1-5 年6-10 年11-15 年17 年以上1-5 年6-10 年11-15 年17 年以上套改年限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级别-档次工资标准 3 年以下4-5 年6-7 年8-9 年10-12 年13-14 年15-17 年18-19 年20-22 年15-185923-24 年15-292414-2100713-1102425-27 年15-398914-3107613-2109813-2109812-2119628-29 年15-4105414-4114513-3117212-3127513-3117212-3127511-2130230-32 年15-5111914-5121413-4124612-4135413-4124612-4135411-3138710-3150833-34 年15-6118414-6128313-5132012-5143313-5132012-5143311-4147210-4170035-37 年15-7124914-7135213-6139412-6151213-6139412-6151211-5155710-5179238-39 年14-7135214-8142113-7146812-7159113-7146812-7159111-6174210-6178440-42 年14-8142114-9149013-8154212-8177013-8154212-8177011-7172710-7187643-44 年13-8154213-9171713-9171712-9174912-8177012-9174911-8181210-8196845-47 年13-9171713-10179013-10179012-10182812-9174912-10182 811-9189710-9206048 年以上12-9174912-10182812-10182812-11190711-9189711-10198 211-10198210-10215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表职称岗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薪级标准薪级标准薪级标准薪级标准薪级标准正高级一级28001801427327613401064531720二级19002911529528643411109541785三级173031021731729673421154551850四级142041131734130703431199561920副高级五级118051251836531735441244571990六级104061371939132767451289582060七级93071512041733799461334592130中级八级78081752144334834471384602200九级73091812247135869481434612280十级680101972349936904491484622360初级十一级620112152452737944501534632440十二级590122332555538984511590642520员级十三级5501325326583391024521755652600。

行政级别

行政级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

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级序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职务级别领导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职务:共10级。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股所级(股级)属于县区设置的领导职务,是一种没有级别的管理层级(相当于一级科员)。

将县区级机关内设机构名称统一为“股”或办公室,规范设置县区“股所级”这一没有级别的管理层级[1]。

股级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以及地方法规设置的,如《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中设有股级[2]。

职级序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职级:共12级注:公务员职级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级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3]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2019年3月印发),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对应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最低职级是:(一)厅局级正职:一级巡视员;(二)厅局级副职:二级巡视员;(三)县处级正职:二级调研员;(四)县处级副职:四级调研员;(五)乡科级正职:二级主任科员;(六)乡科级副职:四级主任科员[4]。

我国公务员不同职位类别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序列、级别对应表

我国公务员不同职位类别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序列、级别对应表
10
乡科级副职
十七级~二十四级
8
副主任科员
福主任执法员
11
科员
十八级~二十六级
9
科员
工程员
执法员
12
办事员
十九级~二十七级
9
办事员
助理执法员
不同职位类别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序列、级别对应表
序号
领导职
务序列
职务对应
的级别区间
职务对应
级别数
非领导职务序列
综合管理类
(规定)
专业技术类
(设想)
行政执法类
(设想)
审判检查类
(规定)
1
国家级正职
一级
1
2
国家级副职
二级~四级
3
首席大法官(首席大检察官)
3
省部级正职
四级~八级
5
大法官(检察官)
4
省部级副职
六级~十级
5
首席工程师
5
厅局级正职
八级~十三级
6
巡视员
高级工程师
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
6
厅局级副高级工程师
7
县处级正职
十二级~十八级
7
调研员
中级工程师
执法总监
8
县处级副职
十四级~二十级
7
副调研员
执法副总监
9
乡科级正职
十六级~二十二级
7
主任科员
初级工程师
主任执法员
法官(检察官)

各类公务员职务、职级、级别对照表

各类公务员职务、职级、级别对照表

专业技术类任职资格
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综合管理类
一级总监正厅二级总监督办副厅
一级高级主管一级高级主办二级高级主管二级高级主办正处三级高级主管三级高级主办四级高级主管四级高级主办副处一级主管一级主办二级主管二级主办正科三级主管三级主办副科四级主管四级主办专业技术员
一级行政执法员科员二级行政执法员
办事员
各类公务员职务、职级、级别对照表
正高级
副高级中级
初级
职级级别
一级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二级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一级调研员十七级至十一级二级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三级调研员十九级至十三级四级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一级主任科员二十一级至十五级二级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三级主任科员二十三级至十七级
二十四级至十七级四级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八级一级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二级科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行政级别

行政级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

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级序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由国家另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的职务、职级与级别,按照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如下条款:第十六条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

第十八条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第十九条公务员职级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级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二十条各机关依照确定的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并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

公务员职务职级对照表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可分为十级: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一级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厅局级副职(二级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县处级正职(二级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县处级副职(四级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乡科级正职(二级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乡科级副职(四级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八级)。

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公务员职务、职级、级别表:
1、专业技术类任职资格(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

2、专业技术类(一级总监、二级总监、一级高级主管、二级高级主管、三级高级主管、四级高级主管、一级主管、二级主管、三级主管、四级主官、专业技术员)。

3、行政执法类(督办、一级高级主办、二级高级主办、三级高级主办、四级高级主办、一级主办、二级主办、三级主办、四级主办、一级行政执法员、二级行政执法员)。

4、综合管理类(正厅、副厅、副处、正科、副科、科员、办事员)。

5、职级(一级巡查员、二级巡查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6、级别(十三级至八级、十五级至十级、十七级至十一级、十八级至十二级、十九级至十三级、二十级至十四级、二十一级至十五级、二十二级至十六级、二十三级至十七级、二十四级至十八级、二十六级至十八级、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及职称、学位,学衔的常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及职称、学位,学衔的常识

博士
③博士。通常是最高一级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博士学位的条件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或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者,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者。
经市自考办、主考院校、省自考委三级审核后,符合条件者,发给毕业证书及毕业生档案。
中国学位制
[1]中国的学位制﹐严格说来是近代才开始建立的﹐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已有类似今日学位制的涵义。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正式设进士科﹐实行以策取士﹐这是科举取士的开始。唐代的科举制度已经比较完备﹐而且科目繁多﹐武则天统治时期已有殿试。宋代大体沿用唐制﹐以明经﹑进士两科为最普遍﹐而考取最多者为进士科。由“道”(当时行政区划的名称)考试及格者称“贡士”和“举人”﹐送中央礼部考试﹐及格者称“进士”﹐明代科举制度尤为完备﹐省试取中者称“举人”﹔殿试取中者称“进士”﹐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清代科举制度与此大致相同。
评审种类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
(六)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七)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八)县处级副职:二级;
(十)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职称介绍

职称介绍

职称介绍评审种类1.助理职称:(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2.中级职称:(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干部职称的种类和级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27级。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为:(一)国家级正职:一级(二)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三)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四)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五)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六)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七)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八)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九)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十)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下面是公务员中的非领导职务:(一)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二)副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三)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四)副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五)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六)副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七级;(七)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八)办事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公务员制度自考题分类模拟5

公务员制度自考题分类模拟5

公务员制度自考题分类模拟5
一、单项选择题
1. 相当于正处级领导职务的非领导职务是______
A.巡视员
B.助理巡视员
C.调研员
D.助理调研员
答案:C
[解答] 领导职务序列包括从国家级正职到科级副职的10个领导职务层次。

分别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根据现行规定,巡视员以下、副主任科员以上六个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层次,与厅局级正职以下、乡科级副职以上的六个领导职务层次是一一对应的。

2. 下列四对职务中,相当于同一职务层次的是______
A.调研员和副处级
B.司长和县长
C.副巡视员和正处级
D.巡视员和正厅级
答案:D
[解答] 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的六个领导职务层次与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六个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层次是一一对应的。

3. 我国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最高等次对应于______
A.厅局正职
B.厅局副职。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演变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演变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演变丁玲(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为改变大一统单一化的干部管理体制,我国建立和推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至今,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

在演变的过程中,体现三个特点:结合“实然”渐进调试;坚持分类管理和党管干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适才适用”和“适才适遇”。

关键词:公务员;职位分类;演变;特点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39 (2011) 02-0037-04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对我国推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背景和该制度在我国演变的历程进行回顾,以求对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发展特点有所把握。

一、我国建立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干部都是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

从1953年开始,逐步建立了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的“分部分级”干部管理模式。

所谓“分部”,是指干部的归口管理,按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划分管辖范围,将全体干部划分为九类,由中央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分别管理。

所谓“分级”,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分管各级干部的层次,按1953年的中央决定,各级党组织管理的范围是党政机关下属两级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

这种干部管理模式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干部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适应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时代,曾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这种干部管理模式有两大缺陷:首先,干部划分没有体现出工作难度、责任和任职资格的差别。

从形式上看,这种管理模式具备横向和纵向的划分结构,但其中横向的划分并没有区别不同性质的工作职位,纵向上也仅仅是部门管辖上的分工,没有体现出工作难度、责任和任职资格的差别。

其次,国家干部的概念笼统,外延广泛,导致公务员管理混乱。

“干部一词是我国在革命战争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泛指当时投身革命、参加革命组织、从事革命活动并负有—定职务的人员。

公务员级别

公务员级别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第十七条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1.国家级正职:(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2.国家级副职:(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3.省部级正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4.省部级副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5.厅局级正职: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6.厅局级副职: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公务员设11层级职务 看看你的职位属于哪种层级

公务员设11层级职务 看看你的职位属于哪种层级

公务员设11层级职务看看你的职位属于哪种层级?通过天津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公告解读可以了解到,国家公务员笔试是测查从事国家公务员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天津中公教育整理了天津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7月14日,中办国办印发的《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全文公布,对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别制定了职位设置、职务升降等方面的规定。

两类公务员设置11层次,对应公务员相关级别。

其中,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从专业技术员到一级总监对应公务员26级到8级。

人社部发言人李忠表示,两个规定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制度框架体系基本确立。

分类录用,分类考核文件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职级从专业技术员到一级总监分别设置11个层次,分别对应公务员二十六级至八级。

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从二级行政执法员到督办分别设置11个层次,对应公务员的二十七级至十级。

李忠介绍,这次在职位的序列上,两个规定结合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职位特点,着眼于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为两类公务员建立了各自的、不同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职务序列。

“专业技术类职位是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机关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职位。

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机关中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直接履行执法职责的职位。

”李忠说。

在职务晋升上,李忠表示,分类管理突出对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的持续激励,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以更好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在日常管理上,针对两类公务员的特点,实行分类录用,分类考核,分类培训。

“让高级人才有自己的通道”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2006年施行的公务员法就提出了分类管理公务员的要求,这次的两个文件,是把公务员法的规定具体细化了。

汪玉凯说,大部分公务员属于综合管理类,但像政府部门的会计师、工程师、经济师等承担的工作专业化要求更高,从录用、考核、晋升上都应该有所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在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 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 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
(三) 省部级正职:四级至八级
(四) 省部级副职:六级至十级
(五) 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
(六) 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
(七) 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
(八) 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
(九) 乡科级正职:十六级至二十二级
(十) 乡科级副职: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一) 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 (二) 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三) 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 (四) 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五) 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 (六) 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七) 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本科生大专生) (八) 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军队的职称级别(军衔)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中国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
等级行政级别代表政府职务对应军队级别
1国家级正职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
2-4国家级副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
4-8省部级正职省、直辖市、自治区正职
国务院部委部长或主任
大军区、军兵种正职
6-10省部级副职省、直辖市、自治区副职
国务院部委副职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局长
正军级
8-13厅局级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正职地级市正职
#非领导职务:巡视员
正师级
10-15厅局级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副职地级市副职
#非领导职务:副巡视员
副师级
12-18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正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正职地级市局、区、县正职
#非领导职务:调研员
正团级
14-20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国务院部委各司下属处副职
省市自治区厅局下属处副职地级市局、区、县副职
#非领导职务:副调研员
副团级
16-22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乡长地级市局下属处处长
县级市下属局局长
#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
正营级
17-24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副乡长地级市局下属处副处长
县级市下属局副局长
#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
副营级
18-26科员级科员连级19-27办事员级办事员排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