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建设评标结果公示表-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建设评标结果公示表-](https://img.taocdn.com/s3/m/9aa8907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d.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建设评标结果公
示表
正文: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建设评标结果公示表
项目名称(招标编号)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建设(招标编号:0701-144000010026)
招标人
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
招标代理机构、联系电话、
联系人
招标代理机构:中技国际招标公司
联系人:鲍威联系电话:************
开标时间
2014年12月17日上午9时30整
第一中标候选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拟中标价格
人民币5,400,000.00元
第二中标候选人
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拟中标价格
人民币4,900,000.00元
第三中标候选人
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拟中标价格
人民币5,350,000.00元
公示时间(开始、截止时间)
2014年12月19日~12月23日——结束——。
河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6-28doc (1)
![河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6-28doc (1)](https://img.taocdn.com/s3/m/284daee5770bf78a6529548d.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河北省工程项目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实施方案(初版)北京慧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2016年06月目录1.文档介绍 (1)1.1编写目的 (1)1.2文档范围 (1)1.3读者对象 (2)2.项目概述 (2)2.1.项目背景 (2)2.2.建设目标 (4)2.3.建设任务 (5)2.3.1.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 (5)2.3.2.基础商品软件购置 (8)2.3.3.应用支撑平台的定制开发及集成部署 (13)3.总体设计 (13)3.1.建设原则 (13)3.2.技术框架 (16)3.2.1.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总体框架 (16)3.2.2.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框架 (17)3.3.体系架构 (19)3.4.技术路线 (22)3.5.部署架构 (24)4.项目实施建设方案 (25)4.1.防洪工程数据库 (25)4.1.1.建设范围 (25)4.1.2.建设基础 (28)4.1.3.建设分工 (29)4.1.4.组织管理步骤 (30)4.1.5.主要技术方法 (35)4.1.6.各级实施 (37)4.2.应用支撑平台功能开发需求 (52)4.2.1.系统资源服务 (52)4.2.2.公共基础服务 (56)4.2.3.应用服务 (63)4.2.4.服务管理 (64)4.2.5.平台监控 (69)4.3.应用支撑平台部署和集成调试 (70)4.3.1.建设内容 (71)4.3.2.提交成果 (71)4.4.应用支撑平台技术标准编辑 (72)4.4.1.建设任务 (72)4.4.2.建设内容 (72)4.4.3.提交成果 (73)5.实施组织方案 (74)5.1.组织实施 (74)5.1.1.项目组织结构图 (74)5.1.2.项目组织职责与人员构成 (74)5.1.3.人力资源安排 (76)5.1.4.项目沟通管理 (78)5.2.进度计划安排 (79)5.2.1.进度计划 (79)5.2.2.进度保证措施 (81)5.3.质量保障方案 (83)5.3.1.质量目标 (83)5.3.2.质量保证计划 (83)5.3.3. ISO质量管理体系 (84)5.4.地市级用户培训 (85)5.4.1.培训目的 (85)5.4.2.培训计划 (86)5.4.3.培训内容及课程 (86)1.文档介绍1.1编写目的河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是为了使项目建设参与人员对河北省防汛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的实施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之成为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基础。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目标及进展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目标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c6b450b02020740be1e9b56.png)
Ab t a t Na in l lo C n r l n Dr u h Rei f Co sr c: t a F o d o to a d o o gt l mma d n y t m a e o me b fv s b— y t ms f e n i g S se r f r d y i e u s se o d t o l c in o a a c l t ,c mmu ia i n o u e e wo k e ii n s p o t s se e o n c t ,c mp t r n t r ,d c so — u p r y t m a d l t a a p l ai n y tm. o n c i e r d r a p i t s se ma c o
1 . 系统结 构模 型
国 家 防 汛 抗 旱 指 挥 系 统 工 程 立 足 于 洪 水 预 报 、 洪 调 度 、 旱 管 理 防 抗 业 务 需 要 ,最 终 将 形 成 水 情 应 用 、 防 洪 调 度 应 用 、 旱 管 理 应 用 三 大 业 务 抗 应 用 系 统 。 为 实 现 资 源 共 享 , 少 重 减 复 开 发 , 照 系 统 体 系 结 构 , 三 大 按 将 业 务 应 用 涉 及 的 各 类 资 源 整 合 为 统
一
国家 重 要 的 防 灾 减 灾 非 工 程 措 施 . 工 程 将 建 设 一 个 以 水 雨 工 旱 灾 情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和 雷 达 测 雨 系统 为 基 础 、 通 信 系 统 为 保 障 、计 算 机 网 络 系 统 为 依 托 、决 策 支 持 系 统 为 核 心 的 国 家 防 汛 抗 旱 指 挥 系 统 。 该 工 程 的 建
水利部关于成立国家防汛抗旱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成立国家防汛抗旱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c832ce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8.png)
水利部关于成立国家防汛抗旱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
室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水利部
•【公布日期】2003.05.29
•【文号】
•【施行日期】2003.05.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防汛抗旱
正文
水利部关于成立国家防汛抗旱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的通
知
(2003年5月29日)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为加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作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项目法人)在项目建设现场的建设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该机构为临时机构,运行费用从项目建设管理费中列支。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兼任,副主任分别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李坤刚和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副局长(副主任)、总工程师张建云兼任。
特此通知。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17e22585d15abe23482f4dc5.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书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二○○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1.1 总体背景描述2001年12月,水利部和国家气象局以水规计[2001]626号文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2002年7月对《修改稿》进行评估,核减了部分项目,并对整个项目提出了分期建设的建议。
共核减投资6114.60万元,将《修改稿》中提出的总投资169732.00万元调整为163257.40万元,并提出按照尽量维持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先保证特别重点的原则,将特别重点的防洪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系统建设放在第一期,将其它防洪地区以及现有防汛系统还能基本正常运行的省市系统建设放在第二期。
一期工程投资为7.7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22亿元,地方投资2.49亿元。
2002年11月,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重新编制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3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
2005年5月,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正式批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一起完成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工程概算为:8.02亿。
2005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遗留在二期工程中应建设的内容,参见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决策支持系统1、总体可研内容天气雷达系统总体可研内容:1、6部基本覆盖整个淮河和黄河中游的新一代天气雷达。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及其成效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及其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2761e55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4.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及其成效李薇;孙洪林
【期刊名称】《中国防汛抗旱》
【年(卷),期】2022(32)S01
【摘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利部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及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项目的建设内容分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两个部分。
主要介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及其成效,重点讲述建设目标、建设范围、总体架构、技术要求及方案、系统集成与应用整合成效等内容,给防汛抗旱工作业务和信息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李薇;孙洪林
【作者单位】水利部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7
【相关文献】
1.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推进防汛抗旱指挥现代化--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
2.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进展和管理探讨
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进展和管理探讨
4.结合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浅谈如何做好水利信息化监理工作
5.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应用支撑平台构建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f54001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6.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其工程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巨大。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以下简称二期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各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工程验收,正在准备整体工程竣工验收;视频监控平台、洪水预报系统、防洪调度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设成果在近几年的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详细阐述为这些应用提供支撑的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和成果应用。
1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建设1.1建设内容和结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地理空间数据库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图1)包括:建设中央、流域和省3级共40个地理空间数据库;统一组织开发用来辅助各级机构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并实现上下级数据同步和更新维护功能的空间数据更新维护系统;统一组织开发用于发布中央、流域和省级3级空间数据、对发布的服务进行管理、为各级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服务的地理空间服务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孙洪林(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北京100053)摘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在近些年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介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分工与职责划分,重点描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和成果应用,给防汛抗旱工作业务和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地理信息;空间数据中图法分类号:TV8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264(2020)11-46-06DOI:10.16867/j.issn.1673-9264.2020029孙洪林.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防汛抗旱,2020,30(11):46-50,69.SUN Hongli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eospatial data plat⁃form in national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command system[J].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2020,30(11):46-50,69.(in Chinese )收稿日期:2020-02-14作者信息:孙洪林,男,正高级工程师,E-mail:*************.cn。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cdad194b73f242336c5fe4.png)
2019/5/2
11
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和效益
3、数据库建设迅速直观展现了各类防洪、水
利工程现状、历史信息,为决策提供了支撑。一期 工程统一建设了8个综合数据库,以及各类专用数 据库,通过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可为各级防汛抗 旱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4、连通国家防总、水利部、流域机构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信息骨干网络及网络中 心投入使用,已经成为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水利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9/5/2 27
一、二期工程项目概况
2019/5/2
14
一、二期工程项目概况
二期工程:按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内容和
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以及一期工程
建设取得的实际成果,二期工程剥离出了遗留未建的 内容。针对这些遗留未建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 对各地最新的调研需求,进行了合理的取舍和增补, 并结合目前防汛抗旱工作的新形势,提出了国家防汛
2019/5/2 3
一、二期工程项目概况
2001年12月水利部与国家气象局联合上报了《国家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体目标: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
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要求该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
2019/5/2
22
一、二期工程项目概况
二期工程建设规模
6、数据汇集与应用支撑平台(续)
在水利部、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扩充、完善应用支撑平台资源,在开
发运行环境、系统资源管理、应用开发工具、统一数据管 理、公用应用组件(试点)配置、开发等方面,形成基于 统一技术架构的防汛抗旱业务开发与运行支撑环境。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e29e90ef78a6529647d53d2.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要求该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系统建成后应达到下列主要目标:1、在水情信息采集方面,中央报汛站中的雨量和水位观测,全部采用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技术,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
中央报汛站的测洪能力提高到接近或达到相当于设站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或略高于堤防防御标准的水平。
大江大河站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或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有应急测验措施。
对流量、泥沙等其它水文信息通过人工置数进行数字化自动传输。
2、在报汛方面,通过对中央报汛站报汛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建设224个(一期125个)水情分中心,实现在半小时内收集齐3002个(一期1799个)中央报汛站的水雨情信息的目标。
3、建成分布合理,初具规模的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网,初步实现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的实时化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工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通过927个重点防洪县、工程管理所的工情信息采集点、228个工情分中心的建设(一期选择部分重点省进行试点和示范区建设),对工程险情和突发事件要测得到,报得及时,处理快速,信息丰富直观,包括图形、图象、声音和分析结果等。
建立健全旱情测报网,旱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要规范化,要能掌握面上的旱情,并通过旱情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能够对水文气象干旱、农业干旱等作出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一期进行旱情采集、传输、处理试点)。
要采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灾前灾中的灾情监测和分析,以及灾后的灾情统计和评估。
4、通信方面,在水利部和原邮电部两部有关协议的指导下,根据防汛需要,首先考虑使用邮电公用网,充分发挥已有防汛通信网设施的功能,提高和加强防汛通信的保障程度。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硬件集成项目试运行方案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硬件集成项目试运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e3d51db8f67c1cfad6b8fb.png)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硬件集成项目试运行方目录一、试运行目的 (1)1.系统功能、性能与稳定性考核 (1)2.系统在各种环境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1)3.检验子系统实际应用效果和应用功能的完善 (2)4.健全系统运行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操作、系统维护规范 (2)二、试运行的准备 (3)1.完成系统操作、维护人员的培训 (3)2.建立子系统运行所需的各项规章制度 (3)三、试运行时间 (3)四、试运行制度 (3)1.职责划分 (4)2.规章制度 (4)3.内容记录 (5)4.问题处理方式 (5)五、试运行具体内容与要求 (5)1.子系统功能与性能的考核 (6)2.系统长期稳定性 (7)3.系统在恶劣环境的工作性能 (9)4.系统在特殊工况下的工作性能 (9)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硬件集成项目已全面完成,并于2011 年月日通过初步验收。
按照建设程序,子系统将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以检验子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际应用的效果。
并在试运行中,建立健全运行操作和系统维护规范,为系统投入实际运行和完善提供实际运行数据和依据。
试运行分为:系统监控中心(防办)、分中心(水库)视频监控系统及水位雨量遥测系统、数据处理软件;数据记录试运行;各个水库所有的硬件设备的试运行。
一、试运行目的试运行目的通过既定时间段的试运行,全面考察项目建设成果。
并通过试运行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内容,确保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平稳地移交给运行管理单位。
通过实际运行中各系统功能与性能的全面考核,来检验子系统在长期运行中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1.系统功能、性能与稳定性考核(1)系统功能及性能的实际应用考核;(2)系统应用软件、软件支撑平台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3)系统主要硬件设备、辅助设备、供配电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4)通信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5)监测数据的长期准确性和完整性;(6)系统长期安全性能;2.系统在各种环境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1)汛期、高温、低温及雷雨风暴等恶劣天气等条件下,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功能、指标的正确性;(2)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特别是在局部故障或个别设备故障时,系统整体功能的正确性;(3)各种环境、工况条件下,对设备的安全保护性能和系统的工作性能;(4)各种环境、工况条件下,远程控制功能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性能。
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4323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4.png)
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防汛抗旱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为了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一个全面的指挥调度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旨在给出项目的评估和建议。
2. 项目背景防汛抗旱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防汛抗旱指挥部门需要准确的信息和实时的数据来指导和决策。
然而,目前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不准确、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指挥调度中心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目标与范围3.1 目标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高效、实时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效率。
3.2 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的硬件设施 - 开发一个指挥调度中心的软件系统 - 部署和实施指挥调度中心4. 可行性分析4.1 技术可行性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这些技术已经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备较高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建设一个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是可行的。
4.2 经济可行性对于防汛抗旱工作来说,及时准确的决策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因此,在经济上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是有回报的。
需要考虑的是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
4.3 社会可行性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一个指挥调度中心可以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受益人群广泛。
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是有意义和必要的。
5. 方案评估基于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对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的方案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给出以下评估结果: - 技术评估: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的需要的技术已经成熟和可靠,我们有能力实施和维护这样一个系统。
- 经济评估:在经济上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是有回报的,通过准确的决策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回报期较短。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财务管理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财务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e23bc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2.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财务管理
黄静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05(000)014
【摘要】为了确保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顺利建成,如期发挥效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做好项目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总页数】2页(P33,40)
【作者】黄静
【作者单位】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TV8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旱情分中心试点项目设计综述——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试点工程项目[J], 安云凯;侯松岩
2.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新疆项目区的建设与管理 [J], 周丽娟
3.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召开二期工程建设推进会 [J], ;
4.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项目通过档案专项验收 [J],
5.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组网方案刍议 [J], 丁友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251a65e7fd5360cbb1adb1a.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2011年1月目录一、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分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复核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初步设计编制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确认复核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为确保初步设计工作按质量和时间要求完成,特编制《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各级项目办要提高认识、认真组织、保证质量、按时完成。
初步设计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月28日前,主要完成建设任务的复核和初步设计大纲的编制。
第二阶段根据部项目办审查通过的初步设计大纲要求完成初步设计报告。
一、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分工1、二期工程初步设计任务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负责二期工程整体初步设计和各流域机构、各省级单位初步设计报告的汇总工作,并编制以下报告,上报审查。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概算。
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附件:(1)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报告(2)网络与安全系统设计报告(3)应急移动指挥平台设计报告(4)视频监控试点项目设计报告(5)水情气象业务应用系统设计报告(6)抗旱业务应用系统设计报告(7)防洪调度和灾情评估系统设计报告(8)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报告(9)综合数据库设计报告(10)数据汇集与支撑平台设计报告3(11)系统集成设计报告流域机构、各省级单位负责二期可研中本流域机构、本省级单位建设任务的复核和细化,负责组织编制本流域机构、本省级单位的初步设计报告(其中:应急移动指挥平台、网络与安全系统、综合数据库、数据汇集与支撑平台由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统一设计)。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纲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cae807d4d8d15abf234e4a.png)
NFCS2-CMS-PD-0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纲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二○一一年七月审定:邓坚审核:辛立勤刘志雨吴礼福任齐编写:辛立勤刘志雨吴礼福任齐杨建青赵峥成建国詹全忠祝明王金星王琳胡健伟王光生曾焱付静杨丹钱峰毛学文陈德清目录第一章项目综述........................................项目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存在的不足..........................现状与差距..................................................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依据.................................. 第二章工程建设目标与任务..............................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任务................................................信息采集系统................................................移动应急指挥平台............................................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数据汇集平台与应用支撑平台..................................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业务应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集成与整合.............................................. 第三章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工程概述................................................工程项目名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概算编制依据................................................工程建设单位情况........................................需求分析................................................总体建设方案和总体结构..................................系统的主要功能..........................................信息采集系统............................................水情信息采集................................................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工程视频监控试点............................................ 移动应急指挥平台........................................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要求....................................................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要求.................................................... 数据汇集与应用支撑平台..................................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要求.................................................... 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要求.................................................... 业务应用系统............................................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要求.................................................... 系统集成设计............................................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要求....................................................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项目建设管理................................................项目运行管理................................................ 人员配置与培训.......................................... 项目实施进度............................................ 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说明....................................................概算依据....................................................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风险及效益分析..........................................第四章设计任务划分.................................... 第五章设计成果及进度要求..............................设计成果................................................水利部初步设计成果(提交初步设计审查成果)..................流域机构初步设计成果........................................省级初步设计成果............................................进度要求................................................第一章项目综述1.1项目背景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因素决定了我国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ab8025ad76c66137ef061910.png)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收稿日期:2019-08-15作者信息:刘汉宇,男,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liuhanyu2014@。
刘汉宇(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北京100053)摘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通过实施一期、二期工程,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水利系统影响面最广、发挥作用最大的水利信息化工程,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防汛抗旱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简要介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成果,系统总结了系统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建设效益,并对系统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信息化中图法分类号:P426.616;TV8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264(2019)10-30-06DOI:10.16867/j.issn.1673-9264.2019175刘汉宇.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J].中国防汛抗旱,2019,29(10):30-35.LIU Hanyu.Construc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national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com⁃mand systems[J].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2019,29(10):30-35.(in Chinese )0引言作为我国水利系统影响面最广、历时最长、发挥作用最大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历时20多年,国家投入20多亿元,全国各级防汛抗旱、水文部门和部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科技公司数万人参与设计研究、应用开发和工程建设,经过实施一期、二期工程,推动我国防汛抗旱指挥决策上升到了新高度、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防汛抗旱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步伐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现代化
![加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步伐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现代化](https://img.taocdn.com/s3/m/bd184c3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7.png)
加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步伐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现
代化
奉亚辉;刘宝军
【期刊名称】《水利规划与设计》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现代化,准确预测预报水情、雨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为防汛抗旱调度决策、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主要目标.本文旨在介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提出建设管理对策.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奉亚辉;刘宝军
【作者单位】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北京,100053;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
【相关文献】
1.浅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黄河上游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软件开发 [J], 撒爱文
2.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防汛抗旱决策平台水利信息化龙头工程 [J],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
3.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推进防汛抗旱指挥现代化--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 [J], 唐瑾
4.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防汛抗旱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开始招标等3条[J],
5.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进展和管理探讨 [J], 朱晨轶;刘炎;王元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书目录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 - 1 -1.1总体背景描述 (1)1.2二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的依据 (6)第二章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8 -2.1对一期工程进行全面的总结 (8)2.2社会的发展给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2.3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0)第三章二期工程可研编制的思路和原则.............................. - 11 -3.1二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的总体思路 (11)3.2二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的原则 (12)第四章二期工程的总体目标与总体架构.............................. - 13 -4.1二期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 (13)4.2二期工程总体架构 (13)第五章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 15 -5.1水情信息采集系统 (15)5.2工情信息采集系统 (17)5.3抗旱信息采集系统 (19)5.4通信系统 (22)5.5计算机网络系统 (22)5.6数据汇集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 (23)5.7数据库建设 (24)5.8水情业务应用系统 (25)5.9防洪调度业务应用系统 (25)5.10抗旱业务应用系统 (26)5.11防汛抗旱决策会商环境 (27)5.12标准体系建设 (28)5.13安全体系建设 (28)5.14资源整合与系统集成 (28)5.15积极开展一些相关课题研究 (28)第六章二期工程分项目可研深度要求.................................. - 30 -6.1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可研要求 (30)6.2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可研要求 (31)6.3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可研要求 (31)6.4通信系统可研要求 (33)6.5计算机网络系统可研要求 (33)6.6数据库建设可研要求 (35)6.7水情业务应用系统可研要求 (36)6.8防汛业务应用系统可研要求 (36)6.9抗旱业务应用系统可研要求 (38)6.10资源整合与系统集成可研要求 (38)第七章可研报告编制的计划和时间要求.............................. - 39 -第八章可研报告编制组织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 40 -8.1可研报告编制组织体系 (40)8.2可研报告编制质量保障体系 (40)第九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 41 -9.1项目建设管理 (41)9.2项目运行管理 (42)9.3招标方案 (42)第十章二期工程投资估算........................................................ - 43 -10.1二期工程总投资估算 (43)10.2二期工程可研编制费 (44)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1.1 总体背景描述2001年12月,水利部和国家气象局以水规计[2001]626号文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2002年7月对《修改稿》进行评估,核减了部分项目,并对整个项目提出了分期建设的建议。
共核减投资6114.60万元,将《修改稿》中提出的总投资169732.00万元调整为163257.40万元,并提出按照尽量维持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先保证特别重点的原则,将特别重点的防洪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系统建设放在第一期,将其它防洪地区以及现有防汛系统还能基本正常运行的省市系统建设放在第二期。
一期工程投资为7.7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22亿元,地方投资2.49亿元。
2002年11月,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重新编制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3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
2005年5月,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正式批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一起完成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工程概算为:8.02亿。
2005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遗留在二期工程中应建设的内容,参见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决策支持系统1、总体可研内容天气雷达系统总体可研内容:1、6部基本覆盖整个淮河和黄河中游的新一代天气雷达。
2、120个气象部门的四要素自动气象站。
3、208个水利部门的遥测雨量站。
4、气象部门到水利部门的信息传输系统。
5、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淮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天气雷达产品应用为基础的流域暴雨洪水监测预报业务系统。
一期水利部建设内容:1、120个自动气象站资料自气象部门向水利部门传输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2、同时在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分别建设天气雷达业务应用系统。
1.2 二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的依据1、《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NFCS-CMS-OD-02),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重点项目办公室,2001.10;2、《关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的评估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2.7;3、《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NFCS-CMS-OD-05),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重点项目办公室,2002.8;4、国务院,发改委批准一期工程建设的文件,2003.6;5、《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5.7;6、国家发改委核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的文件,2005年;7、水利部审批《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文件,2005年;8、《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水规计(2003)456号文);9、一期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的相关材料;10、《全国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11、《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第二章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1 对一期工程进行全面的总结2005年6月水利部批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实施完成的全国水利信息骨干网络建设、异地会商系统建设;部署的通信系统、水情分中心建设、工情分中心试点建设、旱情分中心试点建设等都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果,并已在防汛抗旱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国家防总领导的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依据。
2、一期工程中的125个水情分中心的建设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正在全面实施建设,这些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所属区域中央报汛站信息在30分钟内传送的国家防办的目标,提高防汛决策的支持能力和水平。
为构建覆盖全国性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立跨流域、跨区域防汛抗旱业务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基础。
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前期工作的开展及一期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从水利部到流域机构、省的建设管理体系,制定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颁发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培养了一批项目管理和建设的技术人才,取得了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
4、一期工程的建设带动了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满足国家级建设任务的同时,加快了省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增加了省级报汛站的建设内容。
5、一期工程建设在水情信息采集方面,仅能完成60%的中央报汛站,尚有40%的中央报汛站需在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实施的一些省区也还未能全部覆盖区域内的中央报汛站;在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方面只是实施了个别的试点,尚无法实现工情信息、旱情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在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方面也仅仅能够完成防汛的部分功能。
6、一期工程由于前期工程周期相对较长,由于一些技术发展较快,设计方案与实施的方案需要考虑部分调整;一些西部省区的配套资金的落实相当困难;已建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落实较难;建设与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2.2 社会的发展给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适应我国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水利部提出了: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
推进"两个转变"是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水和谐的迫切需要。
2、“十一五”及今后十年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水利基础设施;初步遏制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有所改善。
到2010年,水旱灾害损失率(水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量的期望值占同期GDP 的比重)由现状分别降低至多年平均1.0%以下。
“十一五”及今后十年我国防汛抗旱工作总体目标的确定,为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课题,新的任务。
3、实现水利工程体系的科学合理运用,实现优化调度,实现洪水资源化,抗旱手段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努力提高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和灾后评价等方面的科技水平。
2.3 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防洪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期工程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和实际应用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一期工程建设具有局部性,尚有40%的中央报汛站需在二期建设,在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
由于一期工程的投资限制和西部地区配套资金落实等原因,一期工程的实施可能尚有一些不完善之处,需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