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

合集下载

基于CiteSpace国内产教融合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国内产教融合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第30卷 第4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30 No.4 2021年4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Apr. 2021文章编号:1008-8717(2021)04-0092-09基于CiteSpace国内产教融合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朱 龙 牛贵宏 武雪婷(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37)摘 要:以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主题为“产教融合”的1731篇有效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年度发文趋势、发文作者、发文机构、文献被引情况、文献研究主题、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未来的研究趋势更多地趋向于“工匠精神”的研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产教融合,逐步推进专业集群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Visual Research of the Progress of Domestic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Based on CiteSpaceZHU Long NIU Gui-hong WU Xue-ting(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Anhui 236037)Abstract:Taking the CNKI database core journal theme a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1731 effective docum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annual publication trend of the document, the author, the publishing organization, the citation situation of the document, the research topic of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20-10-26本研究得到阜阳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资助(2019JYXM40);阜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阜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FYSK2019ZD0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现代国家治理体制下承担政府职能转移的社会组织合作机制研究”(SK2018A0280);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地建设研究”(AHSKQ2016D31)朱 龙(1982-),男,安徽马鞍山人,阜阳师范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管理,经济管理。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作者:刘慧娟刘晓敏李维刚梁春晶申健来源:《商场现代化》2024年第05期基金項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寒地山野菜的全产业链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GLB111)摘要:随着商业生态环境的改变,学者们开始关注电子商务生态化发展,并以中国学者居多。

借助CNKI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文献数据,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相关文献的发表趋势、高被引文献以及关键词聚类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发现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内涵、结构、演化与评价等主题,虽然研究成果发表期刊的级别不高,但是仍然构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并运用多种技术尝试实证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运用现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螺旋式演化模型,期待各生态主体能在竞争性合作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和协同进化。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可视化分析一、引言1976年,阿尔瑞契和普费弗发表《组织的环境》一文,首次将自然生态学理论移植借鉴到管理学研究范畴,提出群体生态理论。

1993年,美国学者Moore采用隐喻的方法,借鉴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率先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随后Moore与其他学者不断对商业生态理论进行完善。

该理论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为企业运营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指引。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要在商业生态圈中互利共生,必须采取竞争性合作的共赢模式。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国内一些学者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移植到电子商务研究领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

国外开展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较早,相关理论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是很少有文献直接提及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而国内关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研究文献较多,因此对于该主题的研究主要以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文献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达到43.83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3.5%,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的现状与启示——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的现状与启示——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的现状与启示——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陈萱;黄春娟【摘要】文章旨在探索国外知识可视化的研究现状,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借鉴.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通过Citespace和Pajek工具对WOS平台收录的外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三个研究维度:技术实现维度、心理认知维度、知识管理维度;产生了四大研究前沿:知识库与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知识可视化的心理认知机制、知识管理与决策支持.可以预见,知识可视化在图书情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应加强知识可视化的心理认知机制研究.【期刊名称】《大学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5(033)004【总页数】7页(P93-99)【关键词】知识可视化;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分析;知识服务;知识可视化心理认知【作者】陈萱;黄春娟【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210000;南京工业大学,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13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的知识量剧增,人们接收、理解知识的速度越来越落后于知识更新的速度。

人类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帮助其快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传播知识的手段和方法[1],于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知识可视化应运而生。

知识可视化是信息可视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新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应用视觉表征来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2004年,国外学者正式提出了知识可视化的定义,2005年我国学者赵国庆对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2],随后图情领域又掀起知识图谱的研究热潮。

知识可视化、知识图谱为知识的处理、分析、表示、传递和服务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工具方法,在计量分析和信息检索等热点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日益成为图情界关注的热点。

本研究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的发展现状,以期为国内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国内叙事护理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国内叙事护理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关文献及数据的缺失㊂④缺少长期干预效果的随访㊂在以后的研究中,完善延续护理的评价指标,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化培训,开展大样本㊁多区域㊁双盲或三盲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㊂4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病人S F -36㊁E R O T C Q L Q -C 30评分,降低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㊂但目前延续护理模式不统一,缺乏专业化的培训,未在临床上形成统一标准㊂因此,建议借鉴国外多学科多种健康照护人员共同参与的形式,组建学科交叉的专业团队,以完善宫颈癌病人延续护理的模式㊂参考文献:[1] B R A YF ,F E R L A YJ ,S O E R J OMA T A R AM I ,e t a l .G l o b a l c a n c e rs t a t i s t i c s 2018:G L O B O C A Ne s t i m a t e so f i n c i d e n c ea n d m o r t a l i t yw o r l d w i d e f o r 36c a n c e r s i n185c o u n t r i e s [J ].C A C a n c e r JC l i n,2018,68(6):394-424.[2] 金荣莲.老年宫颈癌与中青年宫颈癌的效果分析及病理特点对照[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1):185-186.[3] 周文婧.基于治疗功能评价的宫颈癌病人延续护理服务需术的研究[D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5.[4] 张俊泽.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对卵巢功能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6,43(6):66-67.[5] Q U I N NCC ,P O R T C L ,Z I MM E R MA N S ,e t a l .S h o r t -s t a yn u r s i n g h o m e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t r a n s i t i o n a lc a r e pr o b l e m s p o s e r e s e a r c hc h a l l e n ge s [J ].J o u r n a lo ft h e A n l e r i c a l lG e r i a t r i c s S o c i e t y ,2008,56(10):1940-1945.[6] Z H A N GP ,X I N G F M ,L IC Z ,e ta l .E f f e c t so fan u r s e l e dt r a n s i t i o n a lc a r e p r o g r a mm e o n r e a d m i s s i o n ,s e l f e f f i c a c y to i m p l e m e n th e a l t h p r o m o t i n g be h a v i o u r s ,f u n c t i o n a ls t a t u sa n d l i f e q u a l i t y a m o ng Ch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i s e a s e :a r a n d o m i s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J ].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2018,27(5/6):969-979.[7] 吴翠杰,崔静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观察[J ].中国性科学,2016,25(1):50-52.[8] G A I N E RSM ,L U C C IA .O n c o p l a s t i c s :t e c h n i qu e s f o r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p a r t i a l b r e a s t d e f e c t sb a s e do nt u m o r l o c a t i o n [J ].JS u r g On c o l ,2011,103(4):341-347.[9] 李辉.O r e m 自护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患者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3860-3863.[10] 胡雁.循证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3-99.[11] 何玲.延续性护理对子宫颈癌患者疗效良好[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1):4831-4836.[12] 刘文菊,伊洪莉,王英.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6):78-80.[13] 秦洁丹,蒋兰芳.延续护理对子宫颈癌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1-223.[14] 魏琳琳,杨波,赵欣.院外延续性护理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634-636;639.[15] 杨海霞.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8):1155-1158.[16] 杨绍平,曾婧,段振燕,等.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0):698-700.[17] 杨珍珍,李雪辉.延续性护理预防宫颈癌术后中远期并发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2):3646-3648.[18] 尤金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2):27-28.[19] 朱广侠,谢琪,张丹心.微信延续护理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数字医学,2020,15(1):123-125.(收稿日期:2022-11-19;修回日期:2023-03-15)(本文编辑郭海瑞)国内叙事护理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邬 敏,郭玉芳,许宝惠S t a t u s q u o a n d t r e n d o fC h i n e s e n a r r a t i v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v i s u a l a n a l ys i s W U M i n ,G U OY u f a n g,X UB a o h u i (A n h u i P r o v i n c i a l C a n c e rH o s p i t a l ,A n h u i 23003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q u o a n d t r e n d s of d o m e s t i c n a r r a t i v e n u r s i ng i nChi n a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f o l l o w -u p 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n a r r a t i v en u r s i n g i nC h i n a .M e t h o d s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l a t e dt on a r r a t i v en u r s i n g wa s r e t r i e v e d f r o mt h et h r e e m a j o rd a t ab a s e s :C h i n a N a t i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I n f r a s t r uc t u r e (C N K I ),W a n f a n g Da t ab a s e ,a n d V I P D a t a b a s e .T h e C i t e S p ac e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 s o f t w a r ew a su s e dt ov i s u a l i z ea n da n a l y z e t h es e l e c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d a t a ,i n c l u d i n g th en u m b e ro f p u b l i s h e d a r t i c l e s ,k e y w o r d c o -o c c u r r e n c e ,k e y w o r d c l u s t e r i n g ,k e y w o r de m e r ge n c e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a n da u t h o r s .R e s u l t s :T h e t o t a l n u m b e r of p u b l i s h e d p a p e r s i n n a r r a t i v e n u r s i ng r e s e a r c hw a s 1294,th e o v e r a l l v o l u m e o f pu b l i s h e d a r t i c l e sw a s l o w e r ,a n d t h e a n n u a l n u m b e r o f p u b l i s h e da r t i c l e s s h o w e da n i n c r e a s i n g t r e n d y e a r b yy e a r .T h em a i n r e s e a r c hh o t s p o tw a s n a r r a t i v e n u r s i n g ed u c a t i o n ,t he p o s i t i v e i m p a c t of n a r r a t i v en u r s i ng o nn e g a t i v ee m o t i o n ss u c ha sa n x i e t y a n dd e p r e s s i o n ,th ea p p li c a t i o no fn a r r a t i v en u r s i n g int h ec l i n i c a l n u r s i n gp r o c e s s ,e t c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r e s e a r c ho nn a r r a t i v en u r s i n g i nC h i n as t a r t e dr e l a t i v e l y l a t e r ,t h en u m b e ro f p u b l i s h e d p a p e r s w a s l o w e r ,a n d t h e r ew a s v e r y l i t t l e c o o p e r a t i o nb e t w e e n r e s e a r c h a u t h o r s a n d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T h e n a r r a t i v e n u r s i n g ed u c a t i o n a n d c l i n i c a l re s e a r c hl e v e ln e e d st ob eu r g e n t l y i m p r o v e d .I nt h ef u t u r e ,i ti sn e c e s s a r y t os t r e ng th e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e a r n i n g ,e x c h a n ge s ,a n d c o o p e r a t i o n t o p r o m o t em o r e s c i e n t if i c a n d r a p i dd e v e l o pm e n t i n t h i s f i e l d .K e yw o r d s n a r r a t i v e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s t a t u s q u o ;t r e n d s ;d a t a b a s e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 作者简介 邬敏,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30031,安徽省肿瘤医院;郭玉芳(通讯作者)单位:250012,山东大学;许宝惠单位:230031,安徽省肿瘤医院㊂引用信息 邬敏,郭玉芳,许宝惠.国内叙事护理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 ].全科护理,2023,21(8):1035-1040.㊃5301㊃全科护理2023年3月第21卷第8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叙事护理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为我国叙事护理的后续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㊂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㊁万方㊁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收录的叙事护理领域相关的文献,应用C i t e S p a c 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所筛选的文献数据在发文量㊁关键词共现㊁关键词聚类㊁关键词突现㊁研究机构㊁作者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㊂结果:叙事护理研究领域的发文总量为1294篇,总体发文量偏低,年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研究的热点是叙事护理教育,叙事护理对焦虑㊁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积极影响,叙事护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等㊂结论:我国叙事护理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偏低,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极少,叙事护理教育及临床研究水平亟待提高,今后需要加强与国际间的学习和交流,相互协作,促进该领域更加科学㊁快速地发展㊂关键词叙事护理;研究现状;趋势;数据库;可视化分析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3.08.006叙事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倾听㊁吸收病人的故事,引导和帮助病人实现生活㊁疾病故事意义的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1]㊂它是科学与人文在护理领域的调和产物,是实现整体护理的独特路径[2-3]㊂叙事护理强调护理人员以倾听㊁回应的姿态进入病人故事,了解病人的体验,一方面能够引导病人疏泄不良情绪㊁感受到温暖关怀,促进护患友好和谐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能够启发病人对自身故事的多角度思考,发现自身意义和潜在力量,利于疾病预后[4-5]㊂因此,本研究采用C i t e S p a c e软件对中国知网㊁万方㊁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叙事护理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期为我国叙事护理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㊂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我国3个最大的㊁最权威的知识资源平台 中国知网(C N K I)㊁万方㊁维普数据库㊂使用各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以 叙事护理 叙事疗法 叙事医学 为检索主题词,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所收录的所有关于 叙事护理 的文献,共检索出1839篇文献,利用N o t e E x p r e s s软件对文献进行收集并去重,获得文献1381篇㊂两位研究员对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与叙事护理相关;②与护理人员相关;③主题明确㊁内容完整㊂排除标准:①与叙事护理非相关;②仅为质性分析但无人文内涵的叙事护理研究㊂遇分歧时,进行讨论㊂最终,共获得1294篇有效文献数据㊂1.2研究方法将C N K I㊁万方㊁维普数据库中搜索获得的文献进行初步筛选,将筛选所得的文献数据以N o t e E x p r e s s格式导出并保存至文献管理工具N o t e E x p r e s s软件中,并对数据进行去重㊁整理㊂后使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基于J a v a应用程序的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C i t e S p a c e5.8.R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㊂C i t e S p a c e软件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出某一学科领域的结构㊁规律及分布情况,挖掘科学文献的知识聚类和演化动态[6]㊂运用N o t e E x p r e s s软件处理数据,利用E x c e l表格绘制图表,分析探究我国对叙事护理的研究现状和趋势㊂并使用C i t e S p a c e软件对收集的关键词㊁机构㊁作者等数据全部转化为C N K I格式保存,并对得来的数据进行图谱绘制,通过分析图谱,以探究我国在叙事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总结回顾2006年以来叙事护理研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叙事护理的研究方向㊂2数据结果与分析2.1发文量分析本文将三大数据库中导出的数据保存至N o t e E x p r e s s软件中,进行去重整理后利用E x c e l表格绘制图表,获得叙事护理研究发文量年份分布图表(见图1)㊂通过对2006年以来叙事护理研究的发文量进行统计,能够整体把握叙事护理的研究走向和发文变化趋势㊂国外在叙事护理方面的研究始于1991年[7],而图1显示,在2006年4月,我国发布了第一篇关于叙事护理的文献,起步显然较晚,我国学者们对叙事护理的关注较为滞后㊂近16年来我国叙事护理研究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㊂根据图中发文量随着年份变化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叙事护理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2006年 2013年),第二阶段是缓慢上升阶段(2014年 2018年),第三阶段为快速上升阶段(2019年 2022年)㊂2021年发文量高达395篇,2022年虽然仅统计至7月31日,但前7个月内发文量即有172篇,说明发文量仍然处于上升阶段㊂㊃630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3V o l.21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1叙事护理研究发文量年份分布2.2发文基本情况分析2.2.1作者分布图2为我国叙事护理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共343个网络节点,244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42㊂可见整个图谱的网络比较零散,有效节点数较少,各个节点之间的连线更少,网络密度偏低㊂标签较大的学者有姜安丽㊁成巧梅㊁于海荣等人,人均发文量为7~12篇㊂图2我国叙事护理研究的作者共现知识图谱2.2.2机构分布图3中数据显示,共275个网络节点,51个连接,网络密度仅为0.0014,连接甚少,网络密度极低㊂我国叙事护理研究的机构主要是医疗机构和医学院两类㊂通过图中节点标签的大小可见,我国叙事护理主要研究机构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和 河南省人民医院 等㊂㊃7301㊃全科护理2023年3月第21卷第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3我国叙事护理研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3研究热点主题分析关键词是研究成果内容的凝练,某一领域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8]㊂而研究热点更是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和主要方向,探究我国叙事护理的研究热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分析叙事护理的研究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㊂3.1关键词共现共现是文献当中相同或不同特征项共同出现的现象,如多篇文献当中会共同出现一些关键词㊁合作者和合作机构等[9]㊂共现分析是一种以揭示信息的内容关联和特征项所隐含的寓意为目的,将各式各样的信息载体中的共现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㊂根据图4中节点的大小及位置进一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㊂图中圆形节点大小反映关键词词频的高低,圆形节点越大,词频越高㊂搜索主题词除外,词频较高的关键词有 叙事教育 焦虑 生活质量 抑郁 等,中心性较高的也是 焦虑 抑郁 ㊂图4我国叙事护理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3.2关键词聚类关键词聚类分析,以关键词共现分析为基础,将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聚类统计学的方法简化为数量相对较少的聚类过程[10]㊂本研究在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对关键词行聚类分析,获得图5,以此探究我国叙事护理研究的热点主题㊂软件共运行出11个聚类, 叙事护理 抑郁 叙事教育 叙事医学 叙事研究 心理状况 护士 健康教育 依从性 自我效能 等,每个聚类都代表了叙事护理的研究热㊂图5我国叙事护理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3.3关键词突现关键词突现是指某一时期内使用频次骤然增加的关键词[11],反映了某个关键词在该段时间内受到的重视程度,通过关键词突现来探索叙事护理研究中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探究㊃830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3V o l.21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背后的原因,反映活跃或前沿的研究节点,辅助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㊂如图6所示, B e g i n表示研究时间范畴内关键词开始的年份,E n d表示关键词结束的年份,S t r e n g t h表示关键词突现的强度,蓝色区块表示强度单位年度时间切片,红色区块表示对应关键词突现的时间段㊂软件运行出18项突现关键词,对应的红色区块跨度均较短,各关键词的强度普遍偏低㊂2006年 2007年突现的关键词有叙事研究(5.22)㊁应用(1.96)㊂2011年 2014年叙事教育(11.61)㊁护理教育(8.95)㊁叙事治疗(3.03)等㊂图中可见关键词 应用 的红色区块跨度最长,关键词 叙事教育 的突现强度最强㊂2015年 2017年叙事医学(8.12)㊁临床护理(3.74)㊁临床实习(2.34)㊁住院病人(2.11)㊂2018年开始心理干预(2.22)这一关键词突现了,且突现强度相对较强㊂图6我国叙事护理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4讨论4.1我国叙事护理发展现状4.1.1我国叙事护理研究起步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美国内科医生C h a r o n[12]2001年1月在‘内科学年报“上发表文章 叙事医学:形式㊁功能和理论 中首次提出 叙事医学 概念,便引起了医护领域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㊂而在护理行业兴起之初,叙事即存在,但在20世纪前对其的关注和研究较少[13]㊂论文的发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领域所受关注的程度和研究热度㊂2015年,C N K I收录了第一篇关于叙事护理的文章,说明我国在叙事护理方面起步相对较晚㊂我国在叙事护理领域的发文量1294篇,年最高发文量为395篇,相对于护理领域的其他研究来说并不多,关注度不算高㊂在起步阶段,我国的学者刚刚开始关注到叙事护理方面,在该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缓慢上升阶段,发文量平均每年增加20篇左右;快速上升阶段,发文量陡然增加,叙事护理得到护理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㊂在2022年前7个月内发文量即有172篇,说明发文量仍然处于上升阶段㊂就逐步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未来叙事护理的发文量会继续增加,其知名度会越来越高㊂我国叙事护理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也可看出我国叙事护理发展的现状㊂图中18项关键词对应的红色区块跨度均较短,各关键词的强度普遍偏低,说明我国在叙事护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深度及广度均不高,关注度虽然在逐年提升,但总体来说关注度并不高㊂4.1.2我国叙事护理领域学者及机构之间合作与交流亟待提高我国叙事护理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可见高产的学者并不多,较大的作者群是以姜安丽[14]㊁于海容等[15]为核心团队㊂该知识图谱密度仅为0.0042,整个图谱的网络比较零散,各个节点之间的连线比较少,说明在叙事护理领域,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少,高产学者之间基本无联系,绝大多数学者都是独立研究㊂由此分析得出,我国学者在叙事护理研究方面的交流学习较少,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意识,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亟待加强㊂我国叙事护理研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显示,我国叙事护理研究的机构主要是医疗机构和医学院两类㊂通过图中节点标签的大小可见,我国叙事护理主要研究机构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和 河南省人民医院 等㊂节点之间的连线极少,表明各机构之间的联系极少,目前未将各研究机构的力量聚集起来,研究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突破㊂学者们及机构之间的合作甚少,叙事护理研究的发展自然动力不足㊂至今在国内对叙事护理的概念仍然没有统一规定,单从此点不难看出,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做出的努力还有很多,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亟待提高㊂4.2叙事护理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4.2.1叙事护理在精神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我国叙事护理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中,词频较高的关键词有 叙事护理 焦虑 抑郁 病耻感 等;关键词聚类图谱中的聚类 焦虑 ;关键词突现图谱中有护理(6.66)㊁临床护理(3.74)㊁住院病人(2.11)㊂皆说明学者们对于叙事护理在病人心理护理方面的积极意义持肯定态度,基本的方向也比较明确㊁集中,研究热点主要是对病㊃9301㊃全科护理2023年3月第21卷第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人心理疾病的护理㊂2018年开始,心理干预(2.22)这一关键词突现了,且突现强度不低,说明近两年来学者们开始将叙事护理作为一种更为专业的手段去护理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㊂将叙事护理运用于更多的心理疾病病人的临床实践研究,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我国叙事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㊂4.2.2叙事护理教育的发展2011年突现关键词有叙事教育(11.61),护理教育(8.95),说明学者们开始关注叙事的教育,思考叙事护理的系统理论问题,探讨教育方式㊁叙事护理临床实践方法㊂其中,突现关键词 叙事教育 的突现强度最强,与关键词 护理教育 的红色区块跨度较长,说明学者们对于叙事教育的研究较为重视㊂但关键词共现图谱中, 叙事教育 教育 等关键词虽然词频不低,但是中心性不高,间接说明我国叙事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2011年 2018年,后期发展较为缓慢㊂2018年有研究对临床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中显示: 61.92%的护理人员未曾听过叙事护理,34.10%的护理人员曾听过叙事护理但并不熟悉,仅有2.09%和1.88%的护理人员对叙事护理较为熟悉或非常熟悉[16],可见我国叙事护理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㊂4.2.3 叙事护理与人文关怀共现关键词 人文关怀 生活质量 ;聚类关键词 人文关怀 生活质量 ;突现关键词人文关怀(2.55)㊁临终关怀(2.25)㊁临床护理(3.74)㊁住院病人(2.11),提示我国叙事护理近几年在研究的热点内容多集中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病人人文关怀方面,研究的对象分布广泛,为各种疾病病人㊂说明我国叙事护理在病人心理护理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肯定,且这种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㊂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但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象仍然较为普遍[17],叙事护理作为实现人文关怀㊁提高病人满意度㊁保证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的新途径,需要我们的关注㊂4.3我国在叙事护理研究领域的展望我国在叙事护理领域起步较晚,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很大㊂国内的发文量较少,研究空白较大㊂作者㊁机构间的交流㊁合作较少,管理阶层的支持力量不足[18],叙事护理的发展困难重重㊂虽然国内对叙事护理的教育方面有所涉猎,但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并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培训及教育模式[19]㊂叙事护理的核心理念是人不等于疾病,疾病只是疾病;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每个人都是有资源和能力的[20]㊂拥有这一理念,护理人员才可能真正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提供帮助㊂所以教育的进步对于叙事护理的发展举足轻重,以此可提升护理人员对叙事护理的认知㊁执行信念及操作技巧㊂不仅如此,我国在叙事护理的概念㊁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㊁临床科学系统的操作方法㊁叙事护理对护理人员本身的作用等方面仍然有待探索㊂5小结本研究运用C i t e S p a c e软件从发文量㊁发文作者㊁发文机构㊁关键词共现㊁关键词聚类㊁关键词突现等方面分析我国三大数据库中叙事护理相关研究的文献特征,分析我国叙事护理研究现状㊁热点及趋势㊂现阶段,我国在叙事护理方面的发文量总体较低,关注度不够㊂我国在该领域不仅要加强作者㊁机构之间的合作,更要加强与国际学者的交流合作,努力提升自身学术研究水平㊂叙事护理的教育㊁叙事护理的临床研究及应用仍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㊂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未将所有权威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㊁分析,代表性欠缺,希望笔者今后可扩大搜索范围行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黄辉,刘义兰.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96-200.[2]孙博伦,鲍金雷,熊桂华.叙事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29):3611-3612.[3]李雯,魏丽丽,王静远,等.叙事护理课程开设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叙事医学,2019,2(6):398-403.[4]刘晓宇,周凤英.探讨叙事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4):190;198.[5]黄苓苓.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9):185;187.[6]李杰,陈超美.C i t e S p a c 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1.[7]杨丽萍,段培蓓,韩斯璇.基于W e bo fS c i e n c e数据库的叙事护理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3):119-124.[8]钟伟金,李佳,杨兴菊.共词分析法研究(三) 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J].情报杂志,2008(7):118-120.[9]杨良斌.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增刊2):142-147.[10]林德明,陈超美,刘则渊.共被引网络中介中心性的Z i p f-P a r e t o分布研究[J].情报学报,2011,30(1):76-82.[11]李伯华,罗琴,刘沛林,等.基于C i t e s p a c e的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9):207-214;232.[12] C HA R O N R.N a r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f o r m,f u n c t i o n,a n de t h i c s[J].A n n I n t e r n M e d,2001,134(1):83-87.[13] HU N T E RLA.S t o r i e s a si n t e g r a t e d p a t t e r n s o f k n o w i n g i nn u r s i n g e d u c a t i o n[J].I n t JN u r sE d u c S c h o l a r s h,2008,5(1):1-13.[14]姜安丽.叙事护理的发轫与探究[J].上海护理,2018,18(1):5-7.[15]于海容,姜安丽,刘霖.叙事护理培训课程的设计与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20,35(17):69-71.[16]黄辉.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㊁态度㊁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17]蔡建政,郗玉芝,王海芳,等.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现况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35(1):52-54. [18]王昌,邢彩霞,汪美玲,等.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200-202.[19]邵琼洁,黄卫东.叙事护理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230-1232.[20]曹新妹.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核心技术[J].上海护理,2022,22(4):73-75.(收稿日期:2022-09-07;修回日期:2023-03-13)(本文编辑郭海瑞)㊃040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3V o l.21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论文数量、作者、主题词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论文数量、作者、主题词的知识图谱分析

收稿日期:2010-11-26㊀㊀㊀㊀修回日期:2010-03-15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006)㊂作者简介:邓㊀蓓(1972-),女,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宋艳辉(1981-),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计量;冯㊀莲(1963-),女,馆员,研究方向:情报技术;谢雨君(1970-),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情报技术㊂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论文数量㊁作者㊁主题词的知识图谱分析邓㊀蓓1㊀宋艳辉2㊀冯㊀莲1㊀谢雨君1(1.九江学院图书馆㊀九江㊀332005;2.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㊀武汉㊀430072)摘㊀要㊀以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的3266篇论文作为统计对象,揭示了引文分析研究的文献增长规律㊂对论文的作者进行数量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并公布了引文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几位作者,肯定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研制者 苏新宁等人对国内引文分析研究的重要贡献㊂借助CiteSpaceⅡ突变检测算法检测到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前沿术语,并借助CiteSpaceⅡ提供的复杂混合网络的可视化方法,将研究前沿与作者建立对应关系,揭示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状况㊂关键词㊀引文分析㊀社会网络分析㊀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㊀G30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1965(2011)06-0091-07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Domestic Citation Analysis Research FieldDENG Pei 1㊀SONG Yanhui 2㊀FENG Lian 1㊀XIE Yujun 1(1.Llibrary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㊀332005;2.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㊀430072)Abstract ㊀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citation statistic papers ,the paper revealed its growth mode.Through quantity statistic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authors of the papers ,we found and published several important authors in the field of citation analysis ,and confirmed the great contribution of Su Xinning --the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 )-on domestic citation analysis.With CiteSpace Ⅱmutations detection algorithm ,we detected the research frontiers terms in the field of citation analysis.With the complex hy-brid network visualiz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CiteSpace Ⅱ,we established with will research frontiers corresponding relation of space and time between research front and author ,revealed research situation of domestic citation analysis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space and time.Key words ㊀citation analysis ㊀social network analysis ㊀visualized analysis0㊀引㊀言引文分析作为一个广阔领域,是否业已形成一门作为相对独立学科的引文分析学?对此,直到2007年刘则渊[1]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一书中才明确指出: 从普赖斯㊁加菲尔德到斯莫尔,已确立起日臻完备的引文分析理论与方法,构成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与主流,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在科学计量学中已形成一门成熟的分支学科 引文分析学 ㊂虽然 引文分析学 是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但是引文分析领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却是不争的事实㊂国内最早的引文分析文章出现在1981年左右,而国外引文分析的研究可以追溯于20世纪60年代加菲尔德对SCI 的研制,因此相对于国外的引文分析发展来说,国内的引文分析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国内的引文发展究竟呈现一种什么态势㊂在国内已经有人开始从事引文分析的可视化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展开研究:a.理论研究㊂胡利勇等[2]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结合引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了一种直观㊁快速查第30卷㊀第6期2011年6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情㊀报㊀杂㊀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30㊀No.6June㊀2011看引文网络图的方法,并提出引文可视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模块㊂李运景等(2007)对国外在引文时序可视化㊁被引分析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中所涉及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引文分析可视化所采用的图形种类,引文分析可视化对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㊂b.实证研究㊂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梁永霞㊁刘则渊㊁杨中楷[4-6]研究团队承担的,他们在2009-2010两年间分别对SCI 和SSCI 中联合检索到1974-2006年期间747篇文献,23487条引文进行引文分析㊁聚类分析㊁多维尺度分析㊁社会网络分析;以SCI 和SSCI 中引文分析领域1906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技术CiteSpace 等软件工具,揭示引文分析领域的初始形成期㊁发展㊁繁荣期㊁深化拓张期三个阶段的演进历程,通过加菲尔德㊁普赖斯㊁斯莫尔等主要代表人物文献的可视化图谱,具体呈现出他们各自在不同时期对引文分析领域发展的独特贡献以及他们有关引文分析的经典文献对引文分析领域演化路径的关键作用㊂对CSSCI 中检索到的1998-2007这10年间527篇引文分析文献绘制引文分析领域的重要作者和重要文献图,反映引文分析领域的重要人物和重要著作,展现引文分析领域的知识结构关系㊂综合起来看,国内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的不足之处有:a.论文数量不足㊂b.实证研究中侧重于国外的引文分析研究状况的揭示,笔者分析可能是各种可视化工具是用英文开发的,面向的数据库也是英文数据库,因此在处理中文数据时不方便㊂c.针对国内的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的系统性不够强,以10年间的527篇文献不足以系统地揭示国内引文分析研究的状况㊂基于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我们以国内自1981年出现的第一篇引文分析论文至今30年间的3266篇论文为研究样本,借助第二代信息可视化工具,从论文数量的增长规律㊁高频作者分布与合作㊁研究热点的演化变迁等角度系统揭示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状况㊂1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的数据样本来自于中国知网(CNKI ),以关键词 引文分析 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到3266篇论文(检索时间:2010-09-27)㊂研究工具为:统计软件EXCEL 2003;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NCINET 和可视化工具NETDRAW ;探索科学知识前沿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Ⅱ㊂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在各年发文统计的基础上,以SPSS 13.0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引文分析领域的文献增长规律;借助UN-CINET ㊁NETDRAW 分析高频作者的中心度大小,比较他们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中心度㊂运用CiteSpace Ⅱ的突变检测算法探索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前沿术语,并基于作者与前沿术语的共现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探析作者的研究前沿领域和某些研究前沿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出现的时间㊂2㊀论文数量分布根据引文分析论文的年度发文量以及各年累积发文量绘制论文增长曲线图(如图1所示),并添加累积发文量的趋势线(图1中的虚线)㊂图1㊀引文分析论文增长曲线在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中,一般都是以文献累积数据为依据的㊂尤其是在研究某一学科或者知识领域的文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增长规律时,更是如此[7]㊂各年出版的文献逐年相加而得到的文献累积数量总是增加的,就有可能趋于某种固有的规律,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较为规则的曲线,就能用一个较为准确的函数来描述,因而有利于进行文献的定量分析研究;非累计数据,即每一年所出版的文献数量,容易受到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都是波动的,很难确定它是否近似的趋于某种固定的规律,其结果往往是一些非规则的曲线,难以用某种函数来描述,也给文献的定量分析带来困难,正如图1所显示的论文的各年年度论文分布情况,各年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尤其是在最初的几年,更无任何规律可寻,也正如米哈伊洛夫所指出的: 如果按每年问世的出版物的数量来判断科学文献的增长,那么它的进展甚至连几何性的都不是,而仅仅是算术性 [3]㊂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根据论文年度累计数量绘制图1研究引文分析领域论文的增长规律㊂一条较为光滑曲线连接各点十分近似㊃29㊃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情㊀报㊀杂㊀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0卷地表征了引文分析论文随时间增长的趋势,普赖斯曾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论述 一般科学领域的文献是按指数增加的规律,且指数型规律终将成为逻辑型 [7]㊂普赖斯最先注意到科学文献增长与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㊂如果F (t )表示时刻t 的文献量,则指数定律可以表示为:F (t )=ae bt (a >0,b >0)t 时间,以年为单位;a 条件常数,即统计年的初始时刻(t =0)的文献量;e 自然对数的底(e =2.718 );b 时间常数,即持续增长率:某一年文献的累积增加量与前一年的累积总数的比值㊂笔者对1981-2010年这30年间的论文累积数据进行指数增长定律的回归拟合分析㊂结果显示,R square =0.870,P -值<0.005㊂一般认为R square 在0.870左右表示拟合结果理想,由此可见,拟合优度比较理想,回归方程有效㊂但是笔者在同样的数据的基础上做了幂函数的回归拟合检验,却意外发现拟合优度非常理想,其中R square =0.983㊂R square 是验证一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常用的参数,被称为判定系数㊂R square 越接近于1表示回归效果越好,当R square =1时表示所有观察点完全落在回归线上㊂R square =0.983,极其接近于1,意味着拟合优度非常理想,方程显著有效,大部分的点都落在了幂函数的回归线上,如图2所示:图2㊀引文分析论文累积数据的幂函数回归分布表1为笔者分别进行指数拟合和幂函数拟合的回归方程以及重要的回归参数㊂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冥函数的回归优度比指数函数好很多㊂也就是说,从1981年出现第1篇引文分析论文,至2010年的国内的引文分析学文献将是沿着幂函数增长规律演进,其表达式为,F (t )=0.985txp 2.3725㊂F (t )为文献的累积量;0.985为初始文献量,近似于1;2.3725为常数㊂因此,我们 引文分析学文献是按照冥函数的模式增长 的这一结论是与普赖斯指出的一般科学领域的文献是按指数增加的规律是相悖的㊂我们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a.研究对象的不同㊂普赖斯当年选取的是国外相关学科的文献作为统计对象,而我们选取的是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的文献㊂b.学科发展的不同㊂国内引文分析学的发展应该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还远远没有成熟㊂事实上,在国内很少有将引文分析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来研究的,往往是被当做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等学科的一种成熟的研究方法对待㊂表1㊀引文分析学论文时间分布的回归方程学科拟合方式R square F 值P -值回归方程引文分析学指数函数0.870180.7850.000F (t )=12.410exp (0.217t )冥函数0.9831576.0000.000F (t )=0.985txp 2.37253㊀论文作者分布㊀3.1㊀作者发文分布㊀本文对引文分析领域的3266篇论文的作者进行统计,共得到2052位作者,现将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作者列出,如表3所示㊂发文27篇,排在第1位的作者是被称为 国内科学计量学之父 的刘则渊[1];排在第2位的是有 国内文献计量学奠基人 之称的邱均平[8]㊂引文分析方法,自美国情报学家加菲尔德创立科学引文索引,后经其本人㊁普赖斯和斯莫尔等人将该索引应用于科学研究形成引文分析法以来,一直被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学者视为较为成熟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㊂刘则渊曾系统地对引文分析学进行过研究,例如他的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地位 ㊁ 引文分析学的知识流动理论探析 ㊁ 引文分析学形成与发展的可视化分析 等文章都是关于引文分析学最基本的理论性探讨[4,9-10];而 基于专利共被引的企业技术发展与技术竞争分析:以世界500强中的工业企业为例 ㊁ 干细胞人体组织工程技术研究文献㊃39㊃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邓㊀蓓,等: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计量分析及其政策启示[11-12] 等文章是引文分析方法对具体实际中的应用研究㊂而刘则渊最近的兴趣是引文分析方法的可视化研究,其代表性工具是CiteSpace ㊂CiteSpace 是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华人学者陈超美研制,该工具实际上也是基于文献的共被引理论[13]㊂该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其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 引文分析领域前沿与演化知识图谱 ㊁ 力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等[6,14]㊂如果说刘则渊对引文分析的发文主要集中在科学学领域和图书情报领域的期刊,那么邱均平的发文则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与刘则渊不同的是,邱均平关于引文分析的研究明显偏向于实证研究㊂其代表性的论文,如 专利计量的概念㊁指标及实证 以全球有机电激发光技术相关专利为例 ㊁ 期刊同被引的实证计量研究 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二) 情报学研究论文的作者分析 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国内 参考咨询 的研究现状分析 都明显带有实证的色彩[15-20]㊂发文量排名第3的杨华则是侧重于医学领域的引文分析研究的学者,她关于引文分析的17篇文章都是对医学文献的分析,而且她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05-2006这两年,近年来几乎没有引文分析的文章问世㊂发文排名第4的赵星的引文分析研究成果也是集中在近两年,他的研究特色是引文分析与h 指数结合起来研究,他的13篇引文分析论文中有近半数的论文是关于h 指数的研究,例如他于2010年在情报学报上发表的 h 指数与论文总被引C 的幂律关系 中,为更深刻地理解h 指数的特性,收集了学者㊁期刊㊁研究机构㊁大学和国家5个层面共8组h 指数以及论文被引指标数据,实证研究h 指数与论文总被引C 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论文总被引的增量对于h 指数的增长具有规模效应递减的规律[21]㊂排名第5的姜春林和排名第6的侯海燕师从刘则渊,他们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与刘则渊具有相似性㊂㊀3.2㊀高频作者合作关系分布㊀对发文量大于4的62位作者构造作者共现矩阵,然后导入UNCINET 绘制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网络图,如图3所示㊂图3中的每一个圆点代表一位高频作者,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表2㊀引文分析论文作者的发文频次及排名排名作者发文量排名作者发文量1刘则渊2719颜志森62邱均平1920何佳讯63杨华1721苏新宁64赵星1322梁立明65姜春林1123李江66侯海燕1024周晓彬67滕洪松925张静海68马晓军826陈悦69王惠翔827杨思洛610袁培国828王崇德611梁永霞829王孝宁512杨中楷830徐剑513吴向东731马瑞敏514栾春娟732侯汉清515高小强733王桂清516黄晓鹂734孟连生517崔雷735彭爱东518叶鹰736王续琨5图3㊀高频作者合作网络图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表示他们的合作次数越多,圆点的大小表示作者的中间中心性的大小㊂中间中心性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弗里曼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处于这种位置的个人可以通过控制或者曲解信息的传递而影响群体[22]㊂一般而言,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许多交往网络路径上,可以认为此人居于重要地位,因为他具有控制其他两人之间的交往的能力,因此中间中心性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是一种 控制能力 指数[23]㊂图3显示,中间中心性最大的两个节点是刘则渊和苏新宁㊂刘则渊与众多人具有合作关系,这62位高频作者中就有13位作者与刘则渊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合作关系,因此刘则渊居于中㊃49㊃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情㊀报㊀杂㊀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0卷间中心性最高㊂值得注意的是发文量居于21位但是中间中心性却居于第2位的苏新宁㊂我们分析,苏新宁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中间中心性是因为他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的研制者,正如加菲尔德成功研制科学引文索引(SCI )并成为国际引文分析领域的领军人物,苏新宁的CSSCI 使得他具备足够的权力影响或者支配他人,具有很强的资源控制资源的能力,因此苏新宁以仅仅6篇文章的发文量而成为仅次于发文27篇的刘则渊,就可以理解㊂而且我们认为,苏新宁在引文分析领域的中间中心性也会随着发文量的增加很迅速的扩大,其扩大速度会远远高于其他作者㊂为表示这62位高频作者对资源的控制能力,显示他们各自在引文分析领域的地位,表3列出了16位作者的中间中心度值㊁排名以及与发文量排名的比较(其他46位作者因为没有进行合作或者合作次数较少,因此中间中心度为0,排名无意义,故不予列出)㊂中间中心性排名前3名的是刘则渊㊁苏新宁㊁袁培国㊂刘则渊的排名没有变动;发文排名第2的邱均平下降为第5名;排名第3的杨华下降为第9名㊂排名上升最快的3位作者依次是王昊㊁王贤文㊁王续琨㊂王昊由发文排名的51位跃为第4位,上升至47位,应该得益于他与中心度排名第2的苏新宁建立的合作关系;王贤文㊁王续琨排名的陡升应该是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与刘则渊建立的合作关系,成功地进入刘则渊合作子群体中,并且占据了子群体中的有利位置㊂4㊀研究热点与前沿分布CiteSpace Ⅱ软件能够通过绘制聚类视图和时区视图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展示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1]㊂对3于266篇论文的题录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使之转化为CiteSpace Ⅱ可以处理的格式,然后导入CiteSpace Ⅱ㊂在CiteSpace 软件界面,设置 Time Scaling 的值为2,即将1981-2010年分成15个时段进行处理㊂网络节点选择author ,主题词来源选为文献标题(title )㊁摘要(abstract )㊁叙词(descriptor )和标识符(identifiers ),主题词选取为名词短语(noun phrases ),数据抽取对象为top 60(软件默认值为30,因本次研究划分2年为一个时段,故此数值设置为30*2)㊂运行CiteSpace ,得到有关引文分析领域研究前沿和高频作者共现的综合性分析图谱,如图4所示㊂其中,圆形节点代表高频作者,三角形节点代表研究热点,它们相互之间的连线代表共现㊂表3㊀高频作者的中间中心度排名及与发文排名比较排名作者between nbetween 发文排名排名上升1刘则渊39.52.15812苏新宁201.09321193袁培国15.50.8471074王㊀昊70.38351475邱均平30.1642-36赵㊀星20.1094-27栾春娟20.1091478张静海20.10925179杨㊀华20.1093-610侯海燕1.8330.16-411王续琨1.50.082362512王贤文1.1670.064493713姜春林10.0555-814陈㊀悦0.6670.036261215吴向东0.50.02713-216梁永霞0.3330.01811-5图4㊀研究热点与高频作者的共现混合网络㊀4.1㊀研究热点的分布分析㊀图谱中处于中心网络外延的三角形节点即是引文分析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们是: 文献计量学 ㊁ 文献计量 ㊁ 科技期刊 ㊁ 期刊 ㊁ 核心期刊 ㊁ 统计分析 ㊁ 载文分析 ㊁ 引文 ㊁ 作者分析 ㊁ 被引分析 ㊁ CSSCI 等㊂下面从引文分析的整体理论体系的角度分析引文分析的研究热点:a.从研究方法看,引文分析属于 文献计量学 的一种分析方法;b.从研究对象看,引文分析的分析对象必定是 期刊 (或 科技期刊 ㊁ 核心期刊 等);c.从原理上看,引文分析也就是对该研究主题的论文 作者 的 引文 和 被引关系 的 统计分析 ;d.从㊃59㊃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邓㊀蓓,等: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数据源看,目前国内有关文献计量学分析的论文,其数据源的选择基本上是 CNKI数据库 或 CSSCI数据库 ㊂可以看出研究热点居于整个图谱的核心位置㊂㊀4.2㊀研究前沿的作者分布㊀出现频次增长率快速增加的专业术语将被确定为研究前沿术语㊂CiteSpace 可以通过突变检测算法识别出突然涌现的专业术语㊂根据圆形节点和三角形节点的连接状况,可以判定作者的研究领域,也可界定研究前沿的代表人物㊂例如,前沿术语 网络引文 与杨思洛互连,表示在网络引文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应该是杨思洛和邱均平等人,据近期统计数据,杨思洛的网络引文的发文量排名第一,且多为水平较高的权威和核心期刊;刘则渊与姜春林㊁侯海燕㊁梁永霞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则对 科学知识图谱㊁ 信息可视化 ㊁ 共被引分析 等研究前沿有着较深入的研究,他们共同撰写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一书对科学知识图谱和信息可视化做了系统的研究,并发表了很多基于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的论文,对国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的发展产生了推力作用;发文量排名第4的赵星对 h指数 ㊁ 信息计量学 等研究前沿感兴趣;依据此方法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所有高频作者的研究领域,也可根据研究前沿术语锁定其代表性人物㊂我们还发现,跟研究热点居于图谱的核心位置不同,邱均平所代表的 网络引文 研究前沿㊁刘则渊代表的 信息可视化 研究前沿以及赵星所然会代表的 h指数 研究前沿均处于图谱的边缘位置,因此该图谱能较好地表现研究热点引发研究前沿的演化过程,即研究热点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新的研究热点而成为时下的研究前沿㊂因此,我们预测, 网络引文 ㊁ 科学知识图谱 ㊁ 可视化 ㊁ h指数 会成为未来引文分析研究的热点领域㊂我们还可以看到综合网络图谱的中间核心网络的外围有2个小型网络,这是引文分析研究的早期作者和研究术语构成的网络㊂其中右下角的网络是以高频作者王崇德为研究核心㊁citation analysis为研究术语所构建的㊂citation analysis即为引文分析的英文翻译,它成为引文分析研究领域的早期研究前沿,可以看出文献计量学家王崇德等人从国外引入引文分析的研究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彰显了他们对国内引文分析研究的重要贡献和先驱作用㊂5㊀结㊀论本文以引文分析领域的3区性266篇论文进行年度发文统计发现,国内引文分析研究之初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的不稳定性,自1986年之后才开始稳步的发展㊂对论文按年进行累积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引文分析论文的增长近似的按指数增长,基本符合普赖斯科技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但我们发现引文分析研究论文更加符合幂函数的增长规律㊂同时我们认为国内引文分析学仍然是一门发展中学科,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㊂对3266篇论文的2052位作者进行发文量统计分析和高频作者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a.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专家学者成为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由他们构建的研究团队占据了高频作者的前列,从而显示了引文分析方法作为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核心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受重视的程度㊂b.高产作者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引文分析研究领域的居于重要地位的作者,或者说作者发文的高低与其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权力地位不平衡㊂很多高产作者在影响和支配他人方面却要逊色于低发文量的作者㊂c.南京大学的苏新宁教授依靠CSSCI的成功研制具备了较强的控制资源的能力,而成为国内引文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作者,他也是高频作者合作关系网络图中第2关键性节点,而与他具有合作关系的王昊等人也迅速抬高自身的地位㊂因此看来,发文的高低并不唯一决定作者在引文分析研究领域的地位㊂d.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关键性作者建立合作关系,无论这种关系是直接或者是间接的,都将可以迅速提升自身在网络中地位㊂实际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因其可视化和定量化等诸多优点而已经成为众多评价机构和管理部门在评价个人的绩效或者根据地位和关系安排任务㊁进行职务任命的普遍使用方法㊂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他们的这种社会关系地位可以根据作者在关系网络图中的地位而轻易的改变㊂因此我们建议有关机构和部门在使用此种方法时,应该谨慎的对待㊂或许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做出正确的决策㊂本文借助CiteSpace检测到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㊁ 文献计量 ㊁ 科技期刊 ㊁ 期刊 ㊁ 核心期刊 ㊁ 统计分析 ㊁ 载文分析 ㊁ 引文 ㊁作者分析 ㊁ 被引分析 ㊁ CSSCI 等;研究前沿: 网络引文 ㊁ 科学知识图谱 ㊁ 信息可视化 ㊁ 共被引分析 ㊁ h指数 ㊁ 信息计量学 ㊂引文分析研究较好地表现为研究热点引发研究前沿的演化态势㊂运用CiteSpace提供的复杂混合网络的可视化方法,将研究前沿与作者建立对应关系,揭示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状况㊂我们发现,杨思洛㊁邱均平等人近年来在网络引文研究领域颇有代表性;刘则渊与姜春林㊁侯海燕㊁梁永霞也是在近年来的合作较多,而且基本可以代表国内信息可视化㊁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前沿;赵星可㊃69㊃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情㊀报㊀杂㊀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0卷。

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论文数量、作者、主题词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状况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论文数量、作者、主题词的知识图谱分析
C tS a e I mua o s eet nag r h 。 ee t ers a hf n e s ems ntef l f i t n a ayi.Wi ec mpe y i p e tt n t i oi m wed t e t e r o t r t e I i d co l t c dh e c r i r e o t i ls i h i d ca o n s h h t t o lxh - bi e r i a zt nme o p0 ie yCi S a eI , s bi e i w lrs a hf n e or so dn elt no a ea d r n t k vs l ai d wo ui o h td fvd db W p c I weet l h dw t i ee r r t r c r p n igr a o f p c n . a s h l c ois e i s
cn r dteget otb t no uXimn - teC ieesc i cs i t nid x( S C ) idmet i t na a s . i o fme ra c n iu o fS n g - hns oi s e e ti e C S I一Ol o scca o l i W t i h r i h l a c n cao n i ti n y s h
进 行数量统计和社会 网络 分析发现 并公布 了引文分析领域 具有 重要 地位的 几位作 者 , 肯定 了中文社会科 学 引文索 引( S C ) C S I 研制者—— 苏新 宁等人 对 国内引文分析研 究的重要 贡献。借 助 Ct pc 突变检测算法检测到 引文分 i S aeI e I
析领 域的研究前 沿术语 , 并借 助 CtS ae/ i p c I提供 的复杂混合 网络 的可视 化方 法, e 将研 究前沿与作 者建立对 应关 系,

范围综述方法在中文护理期刊发文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范围综述方法在中文护理期刊发文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范围综述方法在中文护理期刊发文现状的可视化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3.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方法 (4)二、文献综述方法概述 (5)1. 文献检索策略 (6)2. 文献筛选与分类 (7)3. 综述框架与步骤 (8)4. 范围界定与操作 (9)三、中文护理期刊发文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10)1. 发文数量与时空分布 (10)2. 发文主题与关键词分析 (12)3. 第一作者与机构分布 (13)4. 投稿与采纳情况 (14)5. 学术影响力评估 (14)四、结论与讨论 (15)1. 研究结果总结 (17)2. 研究局限性分析 (18)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9)一、内容综述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护理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护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文护理期刊发文现状的可视化分析,探讨范围综述方法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范围综述是一种系统性综述方法,通过整合多个相关研究文献,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在护理领域,范围综述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当前护理实践、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首先介绍了范围综述方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中文护理期刊的相关数据,运用范围综述方法对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护理实践、教育、管理等方面对中文护理期刊的发文情况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比较,以期为护理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护理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本文还对范围综述方法在中文护理期刊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已有部分护理期刊开始尝试采用范围综述方法进行投稿指南的制定和审稿标准的设定,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范围综述方法的建议,包括加强研究者对范围综述方法的认识和培训、优化中文护理期刊的投稿流程和审稿机制等。

引文分析法的定义及其作用

引文分析法的定义及其作用

引文分析法的定义及其作用作者:李凤智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0期摘要:本文在介绍当前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对引文分析的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对引文以及引文分析法的定义做了相关的描述,并从评价核心期刊,研究老化规律,评价人才,评估组织,研究趋势等五个方面对引文分析法的作用作了简要的阐述,从各个方面对引文分析的作用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引文分析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各个学科中都有很广泛的运用,本文希望在对引文分析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使读者对引文分析法有一个相对深入的认识,以此来促进引文分析法的发展。

关键词:引文分析评价作用促进发展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1前言引文分析法作为信息计量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在学术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着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引文分析法起源与国外。

普赖斯于1956 年发表的著作《科学论文的网络》为引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Henry Small 于1973 年提出了以文献为单位的共引分析。

Howard D, White 于 1981 年把同被引概念扩展到著者,对著者进行同被引分析,以此来反映科学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交流的模式。

[1]这些都为引文分析发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引文分析法也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更广阔的应用。

2引文分析法的相关定义2.1引文“引文”通常指文献结尾处的参考文献,不含脚注、间注、夹注等,现有的文献引文分析工具也不提供脚注、间注、夹注的查询。

[2]2.2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就是利用各种数学、统计学以及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之间的各种关联和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对象间内在的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3]引文分析法是科学评价中的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

卵圆孔未闭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卵圆孔未闭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代谢,降低耗氧,增加血流量等作用[14-16]㊂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养心氏片均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7-19]㊂本研究发现,养心氏片可缓解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症候,并进一步降低病人血清hs-CRP水平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脏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2]‘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0,39(9):1145-1156.[3]张守岭,陆峰.EECP联合中医治疗常见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8):1544-1548.[4]谢清清,王辉,曹月娟.养心氏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0,15(5):801-804.[5]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郭攸胜,周文娟,骆骅,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2):225-227.[8]刘海霞,褚夫宝,胡文博.超敏C反应蛋白在肾病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7):68-69.[9]LETCHUMANAN I,ARSHAD M K M,GOPINATH S C B.Nanodiagnostic attainments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on C-reactiveprotein: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s assessment[J].CurrentMedicinal Chemistry,2021,28(5):986-1002.[10]NEWTON-CHEH C.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C-reactiveprotein levels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urrentCardiovascular Risk Reports,2010,4(3):178-180.[11]何文凤,倪海燕,吕湛.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3,33(5):437-441. [12]段婷婷,李宝锋.养心氏片治疗双心疾病的组方理论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9,14(8):2237-2240.[13]李健,王治校,周鑫玲,等.养心氏片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9,14(5):1335-1338.[14]DU H L,ZHANG H,ZHAO Y H,et al.Metabolic analysis of theantidepressive effects of Yangxinshi Tablet in a vasculardepression model in mice[J].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2018,32(3):1-9.[15]张雪娟,韩迪,张杰涛,等.养心氏片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6,51(24):2163-2168.[16]陈琴月,戴小华.养心氏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129-133.[17]刘虹,李进,郭彩杰,等.养心氏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与临床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5):638-640. [18]杨丽娜,王明宇,仝雅琪,等.养心氏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12):1510-1512.[19]韦利元,黄东芬,黄宵,等.养心氏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6):48-49.(收稿日期:2022-06-14)(本文编辑郭怀印)卵圆孔未闭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刘丽萍1,郭林静2摘要目的:对卵圆孔未闭(PFO)的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㊂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检索2012年 2021年发表的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㊂使用Histcite Pro软件对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分析;使用VOSviewer1.6.17软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㊂结果:共检索出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1575篇㊂美国的发文量和本地被引频次最高,处于该领域的领先地位㊂作者Thaler D E的发文量居第2位,本地被引频次最高,是该领域的高质量作者㊂本地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New Engl J Med,为该领域的核心期刊㊂Univ Penn是该领域的领军机构㊂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是卵圆孔未闭与解剖特征的研究及卵圆孔未闭与治疗的研究㊂热点关键词是patent foramen ovale(卵圆孔未闭)㊁cryptogenic stroke(不明原因脑卒中)㊁stroke(中风)㊁medical therapy(药物治疗)㊁percutaneous closure(经皮封堵)㊁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经食管超声心动图)㊂研究趋势从早期卵圆孔未闭的解剖㊁致病机制和并发症的研究,发展到近期的研究热点卵圆孔未闭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不良后果的研究㊂结论:对卵圆孔未闭的最优治疗方法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仍需相关学者深入探讨㊂关键词卵圆孔未闭;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09.019作者单位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太原030001)通讯作者郭林静,E-mail:**************引用信息刘丽萍,郭林静.卵圆孔未闭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9):1644-1651.卵圆孔是胎儿发育所必需的一个生命通道,出生后大多数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贴近㊁黏连㊁融合,逐渐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3岁以上未完全融合,则遗留的裂隙样通道称为卵圆孔未闭(PFO)㊂成年人卵圆孔未闭的发病率约为25%[1]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及充分的激发试验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2]㊂卵圆孔未闭和多种疾病有关,包括隐源性脑卒中㊁伴有先兆的偏头痛㊁减压病和全身性动脉栓塞[3]㊂有病例报道卵圆孔未闭与烟雾病也有密切关系[4-5]㊂近来研究显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肺炎病人可出现肺栓塞和跨卵圆孔未闭转运血栓[6]㊂卵圆孔未闭作为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㊂虽然已有大量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报道,但目前还没有卵圆孔未闭相关的文献计量学分析㊂本研究对2012年 2021年发表的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明确卵圆孔未闭的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㊂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检索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检索库;检索主题词: patent foramen ovale ,时间跨度:2012年1月 2021年12月,语种:英文,检索日期为2022年6月20日㊂以纯文本格式导出检索结果的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㊂无其他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检索到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1575篇㊂1.2分析方法使用Histcite Pro软件进行国家㊁作者㊁期刊㊁机构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使用VOSviewer1.6.17软件进行共被引文献及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以确定研究主题和目前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并对不同关键词所对应的文献发表时间进行颜色编码以进行时间排序,呈现出研究热点随时间变化的趋势㊂2结果2.1年发文量与本地被引频次共收集2012年 2021年发表的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1575篇,本地被引频次(LCS)为4506次,本地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文献的相关信息详见表1㊂从发文量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该领域一直广受相关学者的关注且相关研究较为成熟;本地被引频次两次峰值分别在2013年(1231次)和2017年(677次),代表这两年该领域有突破性的进展,2017年以后尽管发文量仍相对平稳但本地被引频次持续下降,表明缺乏突破性的文献,未来研究应注重该领域的创新㊂详见图1㊂表1本地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文献题目第一作者期刊本地被引频次(次)全球被引频次(次)Closure or Medical Therapy for Cryptogenic Stroke with Patent Foramen Ovale Furlan A J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258638Closure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Versus Medical Therapy after Cryptogenic Stroke Carroll J D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252595Percutaneous Closure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in Cryptogenic Embolism Meier B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235568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or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Cryptogenic Stroke Sondergaard L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E186503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or Anticoagulation vs. Antiplatelets after Stroke Mas J L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185508Long-Term Outcomes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or Medical Therapy after Stroke Saver J L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166471An Index to Identify Stroke-related vs Incidental PatentForamen Ovale in Cryptogenic StrokeKent D Neurology116284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Guideline for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Kernan W N Stroke1022543Embolic Strokes of Undetermined Source:the Case fora New Clinical ConstructHart R G Lancet Neurology85825Cryptogenic Stroke and High-Risk Patent Foramen Ovale the DEFENSE-PFO Trial Lee P 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College of Cardiology59204图12012年—2021年的发文量和本地被引频次情况2.2国家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发文量见图2㊂其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共发表文献519篇,占文献总量的33.0%;第2名是意大利,共发表文献192篇,占12.2%;第3名是中国,共发表文献167篇,占10.6%㊂排名前3位的国家发文量超过了总发文量的50%㊂在本地被引频次方面,美国的本地被引频次总数最高,为2558次,占总本地被引频次的23.0%;第2名和第3名分别是德国(1058次,占9.6%)和瑞士(976次,占8.8%),详见图3㊂图2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图3本地被引频次总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2.3作者卵圆孔未闭相关研究中,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作者是Meier B,共发表相关文献34篇;第2名是Thaler D E,共发表文献22篇;第3名是Tobis J M,共发表文献20篇㊂详见图4㊂在本地被引频次方面,被引频次最多的作者是Thaler D E,本地被引频次总数为755次;第2名是Mttle H P,本地被引频次总数为638次;第3名是Carroll J D,本地被引频次总数为538次㊂详见图5㊂可以看出Thaler D E是该领域的高质量作者,该领域对其研究成果有广泛的共识㊂图4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作者图5本地被引频次总数排名前10位的作者2.4期刊卵圆孔未闭相关研究中,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期刊是Catheter Cardio Inte,共发表相关文献76篇;第2名是J Stroke Cerebrovasc,共发表相关文献55篇;第3名是Echocardiogr-J Card,共发表相关文献40篇㊂详见图6㊂本地被引频次总数最多的3种期刊分别是New Engl J Med(1307次)㊁Stroke(287次)㊁Neurology(267次)㊂详见图7㊂图6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图7本地被引频次总数排名前10位的期刊2.5机构卵圆孔未闭相关研究中,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详见图8㊂发文量最多的3个机构是Mayo Clin(47篇)㊁Univ Calif Los Angeles(34篇)㊁Univ Penn(30篇)㊂本地被引频次总数量最多3个机构是Tufts Univ(798次)㊁Univ Penn(655次)㊁Univ Washington(615次),详见图9㊂可以看出Univ Penn 发文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较高水平,是该领域的领军机构㊂图8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图9本地被引频次总数排名前10位的机构2.6共引文网络的可视化分析共引文网络是强调特定领域密切相关的研究主题的重要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㊂此外,共引分析可用于识别新兴的研究主题,这有助于确定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7]㊂设置最小被引用频次为50次,最后有40篇文献被纳入接下来的分析中㊂使用VOSviewer软件绘制这40篇参考文献的可视化图谱㊂如图10所示,每个节点代表1篇参考文献,节点的大小代表总连线强度,节点间连线长度代表两个节点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研究主题㊂40篇参考文献被分为两个聚类㊂绿色聚类的研究主题是卵圆孔未闭不同治疗方法对预防隐源性脑卒中复发的效果㊂红色聚类的研究主题是卵圆孔未闭的解剖特征及卵圆孔未闭的解剖学危险因素㊂集群之间联系密切,代表着不同研究主题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合作,互相渗透和互相依赖的㊂图10共引文网络可视化分析图谱2.7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使用VOSviewer软件在1575篇卵圆孔未闭的相关文献中共提取出4292个关键词,设置最小引用次数为30次,最后有62个关键词被纳入分析㊂使用VOSviewer 软件绘制这62个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名前6位的是patent foramen ovale(卵圆孔未闭)㊁cryptogenic stroke(不明原因脑卒中)㊁stroke(中风)㊁medical therapy(药物治疗)㊁percutaneous closure(经皮封堵)㊁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详见图11㊂从时间趋势图可以看出,颜色从左到右从紫色演变到黄色,这代表研究方向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㊂紫色代表研究的早期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卵圆孔未闭的解剖特征和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绿色代表研究的中期阶段,主要研究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的超声诊断;黄色部分是研究前沿,主要的研究内容侧重于卵圆孔未闭相关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后果㊂详见图12㊂图11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2根据关键词所属平均出版年份进行颜色编码呈现的研究热点趋势分布的可视化图谱3讨论文献计量学方法可以突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㊁作者㊁期刊㊁机构及文献[8]㊂VOSviewer软件可视化分析可以展现知识领域的科学前沿与发展的变化㊂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国际上的高质量及高影响力的文献㊂本研究使用Histcite和VOSviewer软件对2012年 2021年发表的1575篇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㊂发文量可以衡量生产力㊂本地被引频次为该领域内的1篇文献的被引频次,是其贡献的重要标志,它可以代表1篇文献在知识领域的创新程度及影响,为评价文献质量的重要指标[9]㊂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表明,该领域学者对卵圆孔未闭的研究一直高度关注且相关研究较为成熟㊂2013年和2017年本地被引频次峰值的产生代表该领域有突破性的进展与发现㊂201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显示,封堵卵圆孔未闭用于隐源性脑卒中的预防并没有显著降低复发性栓塞事件或死亡的风险,但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10-11]㊂2017年的研究显示,隐源性脑卒中病人中卵圆孔未闭封堵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病人脑卒中复发率低于单纯抗血小板治疗的病人[12]㊂美国是该领域高产国家,相关学者可以多关注美国的研究动态㊂作者Thaler D E发表大量高质量文献,如果可以和该作者合作更有可能发表具有创新性的文章㊂在已发表的期刊中本地被引频次前3位的是New Engl J Med㊁Stroke㊁Neurology,提示相关学者在以上期刊可以获取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文献或将今后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这3种核心期刊上㊂Univ Penn机构的发文量和本地被引频次都较高,是该领域的领军机构,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优先考虑与该机构合作㊂通过共引文网络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出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研究分为两个主题,一方面主要探讨不同治疗方法预防隐源性脑卒中复发的效果㊂国际上已有研究显示,在有隐源性脑卒中的卵圆孔未闭病人中,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继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低于单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病人[13-14]㊂另一个研究主题是卵圆孔未闭的解剖特征及评估卵圆孔未闭的解剖学危险因素㊂近期研究表明,隐源性脑卒中病人的卵圆孔未闭体积更大,隧道长度更长,并发房间隔动脉瘤更常见[15]㊂通过VOSviewer软件对卵圆孔未闭相关文献关键词聚类并将聚类进行时间排序,可以看出卵圆孔未闭的国际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即相关研究已经从早期卵圆孔未闭的解剖㊁致病机制和并发症的研究发展到近期卵圆孔未闭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不良后果的研究㊂相关学者可结合高频出现的关键词确定的研究热点,今后对卵圆孔未闭相关治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卵圆孔未闭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㊂参考文献:[1]张玉顺,蒋世良,朱鲜阳.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预防中国专家指南[J].心脏杂志,2021,33(1):1-10.[2]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5):449-458.[3]CALVERT P A,RANA B S,KYDD A C,et al.Patent foramen ovale:anatomy,outcomes,and closure[J].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2011,8(3):148-160.[4]迟冬雨,宋秀娟,马杰,等.卵圆孔未闭合并烟雾病的卒中患者1例[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1,29(10):797-800.[5]张国建,南光贤.卵圆孔未闭合并烟雾病患者2例报告[J].吉林医学,2017,38(10):1993-1995.[6]FUJIKURA K,FONTES J D,TAUB C C.Saddle pulmonaryembolism and thrombus-in-transit straddling the patent foramenovale28days after COVID symptom onset[J].Echocardiography(Mount Kisco,N Y),2020,37(8):1296-1299.[7]SU Y,YU Y,ZHANG N.Carbon emissions and environmentalmanagement based on Big Data and Streaming Data:abibliometric analysi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733:138984.[8]ZYOUD S H,SMALE S,WARING W S,et al.Global researchtrends in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during2009-2018:abibliometric and visualized study[J].BMC Gastroenterology,2019,19(1):158.[9]HAO X X,LIU Y L,LI X X,et al.Visualizing the history andperspectives of disaster medicine:a bibliometric analysis[J].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2019,13(5/6):966-973.[10]CARROLL J D,SAVER J L,THALER D E,et al.Closure of patentforamen ovale versus medical therapy after cryptogenic strok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3,368(12):1092-1100.[11]MEIER B,KALESAN B,MATTLE H P,et al.Percutaneous closureof patent foramen ovale in cryptogenic embolism[J].The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3,368(12):1083-1091. [12]SAVER J L,CARROLL J D,THALER D E,et al.Long-termoutcomes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or medical therapyafter strok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377(11):1022-1032.[13]SØNDERGAARD L,KASNER S E,RHODES J F,et al.Patentforamen ovale closure or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cryptogenicstrok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377(11):1033-1042.[14]MAS J L,DERUMEAUX G,GUILLON B,et al.Patent foramenovale closure or anticoagulation vs.antiplatelets after stroke[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377(11):1011-1021. [15]GOEL S S,TUZCU E M,SHISHEHBOR M H,et al.Morphology ofthe patent foramen ovale in asymptomatic versus symptomatic(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patients[J].The AmericanJournal of Cardiology,2009,103(1):124-129.(收稿日期:2022-10-10)(本文编辑郭怀印)。

引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引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收稿日期:2011一04—14。吴海峰,硕士生,主研领域:数据挖掘,商 务智能。
引文网络是由文献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构成的集合,这 些文献资料包括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论文集、科技报告和 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其较好地描述了科学领域的发展、学科间 的关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著作数量迅速增加,引 文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网络系统,并吸引了越 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引文网络包含了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代 表了学术研究中重要的知识宝库,其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介质。 引文网络被认为是社会网络的变型,该网络中的节点是文 献,边代表了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引文网络的发展区别于一般 的社会网络,它由文献的引用关系确定。不可随意添加或删除, 其中的引用关系在时间上具有单向性,只能是后期的文献引用 前期的文献。引文与被引文之间体现了文献内容的相关性以及 知识的传递…。实际上,引文网络中隐含了由文献作者组成的 研究群体,该群体具有相似的研究内容,并代表着某个领域的研 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促进科研的发展及加快学术成果的 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引文网络的研究主要包括学术研究重要性评价技术的
第29卷第2期 2012年2月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
VoL 29 No.2 Feb.2012
引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吴海峰 孙一鸣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上海201203)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著作数量迅速增加,引文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网络系统,并吸引了越来
万方数据
第2期
吴海峰等:引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165
不同的学者之间也能够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共享,使得科研 成果的管理更加高效、更加灵活。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热点 及趋势可视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热点 及趋势可视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热点及趋势可视化研究作者:***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年第03期[摘要]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的主题脉络和演变趋势,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實意义。

为此,文章借助文献计量方法,以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收录并出版的1874篇论文为样本,对思想政治理论及教育研究的主题脉络与新兴热点进行了系统性审视。

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2012-2020年主要聚焦在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类、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类四大特色领域,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话语体系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凸显。

未来的研究将呈现理论与前沿问题兼顾的研究主题;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并存的研究方法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Citespace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3-0010-06《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期刊,有必要对其近年来的文献特征、热点主题以及前沿趋势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运用文献数据计量的可视化的研究范式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视角和方向。

文献计量可视化研究被学术界认为是揭示学术期刊特征的有效工具。

通过文献计量的分析可以快速了解该领域的主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该研究方法也被广泛用于主题研究和单一期刊分析研究。

[1]鉴于此,本文借助文献计量可视化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期刊数据对2012年第1期至2020年第12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刊出文献的主题、引文和关键词等特征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性追踪过去九年刊出文献的主题脉络、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的腹膜透析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的腹膜透析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临床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的腹膜透析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李欣茹1赵飞飞1【摘要】目的旨在探讨近十年腹膜透析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

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科学引文扩展数据库检索2010年~2019年关于腹膜透析的相关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软件对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提取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分析腹膜透析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发展历史。

结果本研究共筛选纳入6864篇研究。

总体而言,近十年腹膜透析研究产出波动式增长。

其中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保持领先地位,其发文量、期刊分布、被引频次及H指数及基金资助产出均排名前列。

我国腹膜透析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机构及作者主要集中在中国,但国内研究机构与国际相关机构合作较少,研究作者间合作较为分散。

腹膜透析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治疗预后、病理机制、并发症、透析质量及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结论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全球腹膜透析的研究现状和热点。

【关键词】腹膜透析;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VOSviewer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4Visual analysis of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peritoneal dialysis based on VOSviewer LI Xin-ru1,ZHAO Fei-fei11Evidence-Based Medicine Center,Luhe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1149,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LI Xin-ru,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peritoneal dialysisin the past decade.Methods In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database of the Web of Science,thisstudy applied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on peritoneal dialysis from2010to2019to extract and analyze accord-ing to journals,authors,research institutions,keywords by bibliometrics and VOSviewer software.We ana-lyzed the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field of peritoneal dialysis by visual display.Re-sults A total of6,864studies were retrieved.In general,the output of peritoneal dialysis research has fluctuat-ed in the past decade.Number of studies on peritoneal dialysis ranked top1country is the United States,andthe publication volume,journal distribution,frequency of citations,H index and fund-funded output of perito-neal dialysis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all ranked in the forefront.The research on peritoneal dialysis is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and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uthor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our country.But domest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little cooperation with relate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authors is relatively scattered.The hotspots of peritoneal dialysis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the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prognosis,pathological mechanisms,complications,dialysis quality andquality of life.Conclusions Using bibliometric methods,we can get a clearer and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of global research status and hotspots of peritoneal dialysis.【Key words】peritoneal dialysis;bibliometrics;visual analysis;VOSviewer随着慢性肾脏疾病负担的增加,腹膜透析作为一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肾脏替代疗法,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基于WOS数据的活动理论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基于WOS数据的活动理论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p r o v i d e h e l p f u l r e f e r e n c e s . Ke y w or ds a c t i v i t y t h e o r y;r e s e rc a h s t a t u s ;k n o wl e d g e ma p p i n g
囤素 . 陲 拓

2 0 1 3 年 第 2 期
信 息 分 析 与 科 学 评 价 ・
基于 WO S 数据的活动理论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牛春华 1 , 2 李慧 佳
( 1 . 武汉 大 学 信息管 理学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2 )
( 2 . 兰 州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0 0 ) ( 3 . 中国科 学 院 国家科学 图书馆 兰州 分馆 甘肃 兰 州 7 3 0 0 0 0 )
i n s t u d y i n g u s e r b e h a v i o r b e c a u s e o f i t s s p e c i a l p o t e n t i a 1 .Ho we v e r ,d u e t o t h e c o mp l e x i t y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f r o m o r i g i n a n d e v o l u t i o n ,i t i s d i ic f u l t t o s u m ma iz r e a c l e a r s k e l e t o n f r o m e n o r mo u s nd a wi d e l i t e r a t u r e s i n s h o r t t i me .S o i n t h i s p a p e r .

精准扶贫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基于(2014-2019)cssci数据库的

精准扶贫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基于(2014-2019)cssci数据库的

表 1 精准扶贫研究方向列表
研究方向 篇数 % of 555 研究方向 篇数 % of 555
经济学 303 54. 59% 哲学
3 0. 54%
社会学
76
13. 69%
人文、 经 济地理
三方评估、 共同富裕等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热点, 精准扶贫研究越来越注重实际扶贫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文献计量分析;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 C913.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4658(2020)01-0005-12
一、 研究背景 2013 年 11 月,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针对不
二、 精准扶贫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一) 发文量及趋势分析 关注精准扶贫发文量随年份变化规律, 对探 索精准扶贫 研 究 前 景 和 发 展 趋 势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详见图 1) 。 自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 准扶贫之后, 精准扶贫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 之一。 精准扶贫高水平论文发文量呈快速增长态 势, 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 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政策落地生根进 一步推动学术界对精准扶贫研究的开展, 精准扶 贫研究进入集聚期, 2016-2018 年精准扶贫 CSSCI 论文年发文量均保持在百篇以上, 2017 年 CSSCI 论文发表量更是达到最高峰 243 篇。 (二) 研究领域 表 1 分别列举了精准扶贫研究的 555 篇论文 学科研究方向, 可以发现精准扶贫研究是一个内
Hale Waihona Puke 和关键词等进行共被引分析、 共现分析及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精准扶贫研究以人文社科领域为主, 学者间合作网络较为
成熟, 但机构间合作较少, 高质量研究团队较为缺乏, 研究者持续发文能力不足, 核心著者群仍有待形成; 精准扶贫研

科研文献的可视化分析(Citespace)PPT课件

科研文献的可视化分析(Citespace)PPT课件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是数据准备的重要步骤,需要删除无关数据、处理缺失值、异常值等。可以使用 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清洗。
参数设置与可视化效果
参数设置
在Citespace中,可以通过调整参数 来控制可视化效果。常见的参数包括 时间分割、阈值设置、节点类型和连 线等。
可视化效果
Citespace可以将科研文献数据以可 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常见的可视化 效果包括聚类图、时间线图、网络图 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可视化 效果来展示数据。
启动
安装完成后,双击桌面上的Citespace图标,即可启动软件。
数据准备
数据来源
科研文献数据主要来源于学术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CNKI等,也可以通过其他途 径获取数据。
数据格式
Citespace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如CNKI的TXT格式、EndNote的ENW格式等。在导入数 据前,需要将数据转换成Citespace支持的格式。
Citespace的未来发展方向
跨数据库整合
未来Citespace可能会整合更多类型的数据库,包括中文数据库和 其他小语种数据库,以扩大数据来源。
算法优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Citespace的算法可能会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处 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网络结构的效率。
智能化分析
Citespace可能会引入更多智能化分析功能,如自动识别关键节点、 自动推荐研究主题等。
核心主题、研究前沿和知识流动。相比之下,文献管理软件的可视化功能相对较弱,难以提供深入的洞察。
Citespace与科学计量软件比较
总结词:分析深度
详细描述:Citespace不仅提供了传统的科学计量指标,如论文数量、作者合作 网络等,还通过可视化手段揭示了知识结构和演进规律。这使得Citespace在分 析深度上超越了传统的科学计量软件。

基于相关文献对信息用户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_王晓梅

基于相关文献对信息用户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_王晓梅

保 健 服 务 科 学 (Health Care Sciences & Ser- 7
vices)
8 医学信息学 (Medical Informatics) 9 肿瘤学 (Oncology)
10 护理学 (Nursing) 11 心理学 (Psychology) 12 生态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34 0.00 1991
CC
6 Lieberman H. 41 7 SALTON G 38 8 Nielsen J. 38
0.12 2006 14 DELONE WH 33 0.00 1992 0.03 1983 15 BANDURA A 33 0.40 1977 0.10 1999 16 FORNELL C 32 0.33 1981
19 2013·第 10 期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综合评述
化,进而使用信息的方式与态度发生了改变,促进了 对信息用户相关研究的发展。 3 信息用户研究的空间分析 3.1 学科分布
每个圆形的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的大小代表 该文献被引用的多少,节点越大,这篇文献被引用频 次越高,而带有深色外圈节点是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 性的节点,中介中心性大于或等于 0.1 的节点被定义 为关键节点文献。[2]
综合息管理系,郑州 450001)
基于相关文献对信息用户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 信息用户;CitespaceⅡ ;知 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摘 要] 文章以 2001—2011 年 ISI 的 Web of Science 所收录的关于信息用户研究 的论文作为数据源,借助 CitespaceⅡ软件对 相关文献的分布年度、学科、地区和作者 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知识图谱的方式 对信息用户研究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和 前沿进行分析,从而直观地揭示信息用户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三、我国环境行为研究的展望
通过分析CNKI上的期刊文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环境行为研究在过去的20年 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未来的研究还有很多需 要改进和拓展的地方。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展望:
1、强化跨学科交叉:未来的环境行为研究需要更多地借鉴心理学、社会学、 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深化对环境行为的理解和引导。
五、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15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 析,揭示了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在核心素养研 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在评价体系、培养策略、理论与实践融合 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通过加强国际比较与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核 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次演示选取的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以“核心素养”为关键词进行 搜索,时间范围为2010年至2023年。在筛选后,共得到150篇与核心素养研究相 关的文献。
可视化分析方法是一种将大量数据转化为图形或图像的方式,以便更直观地 观察和理解数据。本次演示主要采用这种方法,对文献数据进行词频分析、关键 词聚类分析以及主题演化分析。
四、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CNKI上20年间的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回顾了我国环境 行为研究的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的环境行为研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不断丰富和深化。然而,未来的 研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拓展的地方,如强化跨学科交叉、推动实践应用、增加 国际合作以及提升研究质量等。希望本次演示能对未来的环境行为研究提供一定 的参考和启示。
3、禁毒社会工作发展趋势和挑 战
面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禁毒社会工作将面临一系列发展趋势和挑战。首先, 多元化资金来源是未来禁毒社会工作的重要趋势,除了政府投入,应积极争取企 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支持,为工作提供更多的经费保障。其次,加强专业人才 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是提升禁毒社会工作效率的关键。

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2021年2月第42卷第2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Feb.,2021Vol.42No.2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姜红波,张文丽,邵婷(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24)摘要:通过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以明确现有的研究热点,为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基于文献计量法,以2011—2019年收录的248篇CSSCI期刊论文为对象,利用Citespace5.6绘制了研究机构、作者、期刊、被引文献和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据此分析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研究现状及热点.结果显示,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现有研究中,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杰出作者和杰出成果均较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政府开放数据、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开放政策和数据开放平台4个方面.未来可以从数据质量评估控制、用户参与度提高、数据政策体系构建和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关键词:政府数据开放;可视化;Citespace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476(2021)02-0061-07自2009年美国政府推出《开放政府指令》并建立开放政府数据平台Data,gov以来,政府数据开放逐渐受到各国关注,各国纷纷通过颁布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和建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以促进政府数据的开放、获取和利用⑴.2012年上海政府数据开放平台(https:///)上线,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开始起步. 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作为三个主要任务之一⑵.2016 年出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推动了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在中国的快速发展⑶.随后的《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加快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脚步[「J2018年中央部门联合发布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各地方政府纷纷建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推动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实践进程的进一步发展⑹.随着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不断深入,学者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其中大多数做的是定性分析.李志新梳理了2013-2016年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文献,分析了政府数据开放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⑺;赵玉攀分析了55篇高被引文献,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归纳述评⑻;汤志伟等基于知网文献对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用进行了归纳⑼;温芳芳等利用知网数据库,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进行了梳理、归纳和相关评价皿;高天鹏等对2009—2017年知网期刊论文运用知识图谱,分析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的现状、热点和演化趋势[⑴.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文献开展了分析,仅文献[11]对2017年前的文献进行了量化分析,但随着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相关的政策出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发生了巨大变化&⑵.因此,对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的文献回顾更新十分必要.在此,通过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工具,从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期刊、作者、被引文献和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研究展开回顾与分析,以期为此后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1研究设计1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为检索对象,检索词为“政府数据开放”“政府开放数据”“开放政府数据”.时间跨度为2011-2019年,检索时间为2020年2月11日,剔除信息不全的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248篇.收稿日期:2020-07-27;修订日期:2020-10-20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FJ2020B02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8YJC630140);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项目)重点项目(2019ITA01011);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YKJCX2019087)作者简介:姜红波(1968-),女,朝鲜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张文丽(1995—),女,山东济南人,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第42卷第2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应用Citespace5.6软件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年度发文量、 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和发文作者,归纳现阶段研究现状;通过高被引作者和被引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梳理国 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的知识基础;从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出发,分析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研究热点.最后,根 据研究结果梳理现阶段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领域的相关研究情况.2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状况21年度发文量论文是学者研究内容及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之一,各年度发文量如图]所示.在2011-2015年,我国尚处于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的起步阶段,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出台后,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论文发表量迅速上升⑵.直到2018年《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我国逐渐进入了政府数据 开放实践的落实阶段,研究文献有所下降⑹•年度发文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图1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年度发文量2.2研究机构在Citespace 中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11—2019,年切片为1,节点类型设置为Institute,得到了研究机构可视化结果如图2所示.武汉大学发表的文献数量为57篇,远超其它研究机构;其次是湖北工业大学和四川大学,文献数量分别为12篇和11篇.2.3发文期刊各期刊发文数如图3所示,《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发文最多.发文数量前5位期刊的年度发文趋势如图4(作者绘制,以下各图同此)所示,2015年以前的论文发表数量较少,随 着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相继出台,论文发表数量迅速增加,到2017静中国人民大学觀年达到顶峰,2018年和2019年各地方政府相继进入政府数据开放 的实践落实阶段,文献数量相对有所下降•总体来看,前5位期刊的年度发文量趋势与年度发文量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注:作者绘制图2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机构图谱当代法学档案学研究管理论坛湖湘论坛 科学管理研究理论探索理论探讨 理论与改革欧洲研究人民论坛 (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 统订与决策 学海学术论坛 中国科学论坛城市发展研究 公共行政评论 国家图书馆学刊行政论坛南京社会科学情报学报行政法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屯子政务图书馆论坛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馆建设中国行政管理 图书与情报 情报科学 图书馆 图书馆学研究现资料工作现代情报情报杂志 情报理论与实践出图书情报工作-7作者绘制图3国内政府数据研究期刊合作网络姜红波,等: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12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2019 年份/年—*~图书情报工作-f 一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杂志•J•现代情报…f 青报资料工作图4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期刊发文趋势2.4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2.4.1高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 对政府数据开放领域研究文献的作者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每个作者的研究情况,为该领域的作者研究提供帮助.利用Citespace 中的Author 功能可得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中 可以看出大多数作者处于相对孤立的研究状态,极少数作者之间构成了合作子网络.最大的合作子网络是以黄如花和温芳芳等人为主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合作子网络,其次是以翟军等人为主的大连海事大 学合作子网络,再次是以张晓娟等人为成员的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合作子网络.武汉大学作为该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也相对密切.除此以外,其他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加强.为更好地了解整个政府数据开放领域研究学者之间的脉络关系,还需对高被引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图5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文献作者的合作网络2.4.2 高被引文献作者及合作网络 将Citespace 中的节点类型选为 表1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 CiteAuthor,^到高被引文献作者的合作网络如图6所示.文献被引率排名前 高被引呼者(前10名)10的作者相关信息如表1所示,文献被引数量最多的作者是郑磊,其次是黄 排名 霊I如花,再次为陈美,说明这三位学者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星2.5高被引参考文献合作网络分析2文献被其他学者引用,说明研究成果得到认可,从而产生文献的被引率,彳4 被引率越高,表示该文献的研究成果在政府数据开放领域越重要.将 ;Citespace 中的结点类型设置为Reference ,获得文献共被引网络如图7所示.6文献被引用率最高的是郑磊和高丰在2015年《电子政务》期刊上发表的《中 7Q国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研究:框架、现状与建议》•该文在“开放数据晴雨表”9(Open Data Barometer )和“开放数据指数”(Open Data Index)的基础上结合 10磊花美埜娅群涵娟欣峰如义莉海晓丽志 郑黄陈夏迪马张张岳周94755446373630292625我国国情,建立了基于“基础”“数据”“平台”三大层面共13个维度的评估框注:作者自制第42卷第2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架[⑶•该文被多次引用,的确反映了该评估框架体系符合我国国情,能被广大学者接受.前5名高被引用率文献如表2所示.结合前面高被引作者看,郑磊的高被引文献主要是文献[13]和[14],文献[15]至[17]反映了对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的经验借鉴.可见,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大致可分为国外经验研究和国内实践研究.这些高被引文献为日后的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文献参考.表2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前五名高被引文献排名文献作者期刊被引次数1中国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研究:框架、现状与建议[⑶郑磊,高丰电子政务59 2开放政府数据研究:概念辨析、关键因素及其互动关系[⑷郑磊中国行政管理34 3英国开放数据政策执行研究[⑸陈美图书馆建设26 4美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历史、进展与启示[回陆健英,郑磊,Dawes.S电子政务21 5美国开放政府数据的保障机制研究[⑺陈美情报杂志1820HT2012^'2f)]3<T-”!4仆20!?^20i?年20!8h:2山护T 罄肖瘵鴻朗年1图7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文献的共被引网络图8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高被引参考文献时区图时区图可从时间维度上展示知识演化过程,更清晰地呈现不同节点在时间上的关联,高被引文献时区图如图8所示,在2011年和2012年高被引文献数量很少,2013年出现3篇较高被引的文献,其中文献[16]和文献[17]是分析美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结合我国实情,为政府数据开放实践提出意见和建议;文献[18]是付熙雯等在《电子政务》上发表的《政府数据开放国内研究综述》,为国内该领域的首篇研究综述.2015年以后,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逐渐进入繁荣期.3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热点关键词往往体现了一篇论文的研究主题,因此利用关键词来探索政府数据开放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在分析之前,剔除“政府数据开放”“开放政府数据”和“政府开放数据”3个搜索关键词,利用Citespace中的Keyword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如图9所示,共有211个结点,420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9,出现次数最多的依次为政府数据、开放数据、数据开放和开放政府等.从关键词归类的角度看,可被分为政府开放数据、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开放政策和数据开放平台4个方面.3.1关于政府开放数据研究政府开放数据研究主要集中于数据质量、数据利用、数据价值创造3个方面.郑磊等[⑶对我国现有开放政府数据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政府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缺少高质量的数据及应用,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到政府数据的再利用及数据价值的再创造.图9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姜红波,等: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在数据质量研究方面,李晓彤等认为,存在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理解性较差,数据集在不同质量特性上差异较大和用户选择高质量数据集难度较大的问题[⑼.王娟等认为应建立科学的数据评估标准和数据质量过滤机制、完善数据发布机制和设置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机制[型.在数据利用研究方面,范佳佳从数据利用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3个方面对政府数据利用效率进行评估,认为我国政府数据的开放利用应营造多方参与的生态圈和重视应用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川.谷岩松等从具体案例出发,指出开放数据再利用的经营模式有盈利方式更丰富、更重视用户资源开发和更精细产业布局的特点[⑵.夏义埜从企业的微观视角分析,认为我国应提高数据质量和进一步加大数据驱动企业的资源投入旳.在数据价值创造研究方面,盛小平等认为政府参与数据开放可以提升政策透明度、发挥政府数据的社会价值和提高民主参与度动力.王卫等认为应关联政府数据与个人数据、加强与私营企业合作以挖掘政府数据的潜在价值QI综上所述,政府开放数据质量是数据利用和数据价值创造的基础,是对政府数据的二次开放及利用,是政府开放数据价值创造的途径.如何提供高质量数据,激发各类组织对政府开放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并向公众提供新的服务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3.2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在政府为公民开放必要的政府数据过程中,若不注意方式方法,容易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因此应格外注重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黄如花等通过分析英国政府数据开放中的个人隐私保护体系,认为我国在隐私保护方面可以制定专门的个人隐私保护法、政府数据开放许可协议和专职部门机构[旳.王晓珊等认为英国、加拿大等国隐私保护措施有建立专门的个人隐私保护法、建立符合国情的个人隐私风险评估方法和成立专门的隐私保护机构的优势⑵].丁红发等认为我国在隐私保护时应统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标准、建立数据安全和隐私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等[⑻.贾旭楠通过分析个人隐私泄露风险可能出现的情况,指出应建立政府主导的政策协同管理体系、成立数据开放审核机构和规范数据审查流程等[⑼.综上所示,政府数据开放中存在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针对此,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制定专门的个人隐私保护法和专门的隐私保护机构,并对可能出现的隐私问题建立评估模型和预警机制,目前尚未有普遍认可的方法框架.3.3关于数据开放政策研究国内学者对开放政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政策经验性研究和国内政策制定实施2个方面.关于国外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研究,白献阳从发布数据质量和隐私安全等方面分析了美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认为我国应制定完善的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建立完善的政府数据管理规范和数据安全制度[砂.黄雯等通过对4个国际组织的开放政府数据的政策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制定时可以从确立开放政府数据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⑶】•关于国内政策制定实施的研究,周文泓认为地方政府可从建立有效的布局与规划、加强与指导性制度的衔接和立足本地需求来完善政府数据开放政策[辺.谭必勇等从政策类型、组织机构和政策目标3个视角对地方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各地方政府应践行政策集群理念、法律法规理念和数据共享与安全理念,提高标准和规范意识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迥.综上所述,自2015年起,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逐渐出台,学者们开展了对政策内容的相关研究,认为各地方政府的数据开放政策应立足于本地需求,并加强政策落实.3.4关于数据开放平台研究目前,我国已有130个省级和地市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开放数据,蔚然成林”的愿景已初步实现[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内外开放平台的对比研究和国内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调查研究2个方面.关于国内外开放平台的对比研究,东方通过对比分析美国和北京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指出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存在数据组织缺乏统一标准、互动交流有局限等问题[⑹.伍诗瑜通过国内外开放平台的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在政府数据平台建设时应丰富数据格式和提升数据利用服务质量等[迢.关于国内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研究,张廷君等通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发展模式,第42卷第2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认为我国各地方政府应提升数据质量、丰富平台功能⑶].周文泓等对开放数据平台的建设要点进行研究,认为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法规支持、加强标准规范指导和推进开放主体机制[迥.综上所述,在数据开放平台的实践层面做的较好,各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数据开放平台•但是,对平台数据利用的用户体验相对较差,数据开放形式较为单一且数据质量不高,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优化数据开放平台与提升用户体验的建议.4结语总体上来看,我国开展政府数据开放研究起步较晚,从201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和成果比较突出•但是,研究机构和研究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较欠缺,所以此后的研究需要增强各方的交流合作.从研究热点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聚集于政府开放数据、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开放政策和数据开放平台等4个方面.伴随着政府开放数据研究的不断推进,研究热点也逐渐趋向于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加强质量管控能够深入地挖掘数据价值与更好地再利用数据;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目前尚未有普遍认可的研究成果,有待于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关于数据开放政策已从各地方政府的地方政策研究转为政策体系框架的整体性研究;对于数据开放平台,已有的研究表明了相关平台的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通过回顾与分析已有的文献研究内容,发现未来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突破之处有:1)加强政府数—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针对性地开展研据开放的跨机构、跨团队、跨学科的跨界融合,尝试用新技术—究以期有新的突破;2)深入研究数据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问题,激发其他社会组织充分地利用政府数据和进行二次开发利用;3)针对政府数据开放中所涉及的用户隐私问题,进一步明确相关保护机制;4)针对目前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在调研当地的现实需求基础上制订出完善的数据开放政策体系;5)针对目前差强人意的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明确用户需求、挖掘用户服务,从而改善和提升数据开放平台的用户使用体验.参考文献:[1]王娟•国内外政府开放数据质量研究述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12):27-31.[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EB/OL].(2015-09-05)[2020-02-22].http:///zhengce/con-tent/2015-09/05/content_10137.htm[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务院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EB/OL].(2016-09-19)[2020-02-22].http:///xinwen/2016-09/19/content_5109574.htm[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务院印发《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6-09-29)[2020-02-22].http:///xinwen/2016-09/29/content_5113465.htm[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EB/OL].(2017-05-18)[2020-02-22].http:///xinwen/2017-05/18/content_5195038.htm[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开展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EB/0L].(2018-01-05)[2020-2-22].http:///2018-01/05/c_l122215495.htm[7]李志新•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综述:2013-2016[J].情报杂志,2017,36(7):156-161,187.[8]赵玉攀•国内开放政府数据研究的系统评述[J]•现代情报,2018,38(2):164-170.[9]汤志伟,郭雨晖•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用:基于CNKI的系统性文献综述[J].情报杂志,2018,37(7)=176-181,65.[10]温芳芳,常大伟,季一欣.国内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8)=140-148.[11]高天鹏,莫太林,周长霞•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及热点透析[J]•现代情报,2017,37(11):147-155.[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政府数据供应链白皮书》发布数据供应链助力治理现代化[EB/OL].(2019-08-28)[2020-02-22].http:///xinwen/2019-08/28/content_5425113.htm[13]郑磊,高丰•中国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研究:框架、现状与建议[J]・电子政务,2015(7):8-16.[14]郑磊•开放政府数据研究:概念辨析、关键因素及其互动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13-18.[15]陈美•英国开放数据政策执行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3):22-27.[16]陆健英,郑磊,Sharon S.Dawes.美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历史、进展与启示[J]•电子政务,2013(6)=26-32.[17]陈美•美国开放政府数据的保障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7)=148-153.[18]付熙雯,郑磊•政府数据开放国内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13(6):8-15.[19]李晓彤,翟军,郑贵福•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的数据质量评价研究:以北京、广州和哈尔滨为例[J]•情报杂志,2018,37(6)=141-145.[20]王娟,李玉梅•基于演化博弈论的政府开放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9,39(1):93-102.[21]范佳佳•政府开放数据利用效率评估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8,38(11):107-113.[22]谷岩松,夏义埜•开放数据环境下公共信息再利用的经营模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4):5-13.姜红波,等: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23]夏义埜•企业开放数据再利用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电子政务,2018(8)=69-80.[24]盛小平,吴红•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活动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动力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40-50.[25]王卫,王晶,张梦君•开放政府数据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J].图书馆,2019(9):40-45,74.[26]黄如花,刘龙•英国政府数据开放中的个人隐私保护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12):47-52.[27]王晓珊,郭越•国外政府在数据开放中对个人隐私保护的经验借鉴[J]•新媒体研究,2018,4(18):56-57.[28]丁红发,孟秋晴,王祥,等•面向数据生命周期的政府数据开放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对策分析[J]•情报杂志,2019,38(7)=151-159.[29]贾旭楠•基于政府数据开放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与保护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19(5):67-72.[30]白献阳•美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2):40-44.[31]黄雯,张维冲,温芳芳•国际组织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9(5)=17-25.[32]周文泓•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构建的进展与优化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15):39-45.[33]谭必勇,刘芮•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研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11):51-56.[34]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2020上半年)]R].上海:复旦大学,2020.[35]东方•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调查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7,37(10):92-98.[36]伍诗瑜•亚洲国家开放政府数据平台数据组织和利用研究[J].图书馆,2018(12):80-84+91.[37]张廷君,曹慧琴•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电子政务,2019(4):109-121.[38]周文泓,夏俊英,代林序•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平台建设进展及优化策略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9(3)=62-71.Visualized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Domestic Open Government Data ResearchJIANG Hongbo,ZHANG Wenli,SHAO T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361024,China)Abstract:Through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my country's government data openness,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are clarified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holars to carry out related research.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 method,the article takes248CSSCI journal articles collected from2011to2019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took Citespace5.6to draw the visual atla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authors,journals,cited refer­ences and keywords,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open government data in China.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open government data in our country,there are few research in­stitutions J cooperation,outstanding authors an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Research hotspots mainly focus on four aspects:government J s open data,personal privacy protection,data open policies and data open platform.Future researches can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data quality control,user participation improvement,data policy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user personal privacy protection.Key words:open government data;visualization;citespace(责任编辑:陈丹)。

我国科技统计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我国科技统计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0引言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科技统计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做实科技统计工作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进而提升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R&D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达到523.5万人,R&D 经费支出达到24393.11亿元,R&D 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4%,增幅分别高达9%、10.2%和7.1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在2022年的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榜中位居全球第11位,说明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都处于飞速发展时期。

在此关键阶段,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统计工作的研究,不断改善科技统计体系至关重要。

已有文献多从科技统计管理工作、科技统计数据分析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例如陶幸光等[1]分析了我国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刘树梅[2]梳理了我国科技统计工作的发展概况;焦凌佳[3]通过对科技统计数据的分析,对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进行评价。

然而,目前还没有学者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科技统计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CNKI 收录的有关科技统计的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并进行可视化,梳理了我国科技统计研究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当下研究热点并对进一步做好科技统计研究工作做出展望。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本文以CNKI 为检索数据库。

检索条件为AND(和),检索日期为2022年10月14日。

检索范围选择“学术期刊”,共检索得到973篇文献。

经过逐篇检查,剔除主题不相关文献及会议通知、报道等非论文文献,最后共得到608篇有效文献。

将有效文献的题录导出作为本文的分析数据。

1.2研究方法Citespace 是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它能对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CNKI 等多种中英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科研文献的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科研文献的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灵活的参数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可视化图表的参数,如节点大小、连线 粗细、颜色等,以更好地展示数据特征。
深入的文献分析和知识挖掘功能
Citespace可以对文献进行深入的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帮助用户发 现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前沿。
Citespace的应用领域
学科发展与演化分析
01
通过分析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知识结构,了解学科领域的演
热点话题时序分析
通过对热点话题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进行追踪,可以发现研究领域中新兴话题 的出现和演变过程。这有助于把握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04
Citespace在科研领域的 应用案例
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利用Citespace对特定学科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 识别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题。通过分析关键词、主题词的 共现网络,可以发现哪些主题在当前研究领域中受到广泛关 注,并了解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Citespace可视化结果解 读
主题词分析
主题词提取
Citespace可以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提取, 识别出研究领域中的核心主题。通过对主题 词的频率、中心性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 该主题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主题演化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内主题词的变化, 可以揭示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演化路 径。通过对主题词突发性检测,可以发 现研究领域中的新兴主题和热点话题。
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特性,开发 适用于特定领域的可视化分析方 法和工具。
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合作与 交流,共同推动科研文献的可视 化分析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科研文献的可视化分 析(Citespace)
目录
• Citespace简介 • Citespace操作流程 • Citespace可视化结果解读 • Citespace在科研领域的应用案例 • Citespace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8-10 修回日期:2010-09-02作者简介:鲁 超(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情报;刘 清(1969-),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情报学理论与方法。

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Current Sit uation of C itation Analysis V is ualization鲁 超 刘 清(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武汉 430071)摘 要 对可视化技术、引文分析理论进行了介绍,按照引文分析内容将引文分析划分为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引文线性关系分析、引文有向链接分析三种类型。

从时间序列和地理信息两个角度对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出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中存在着可视化结果判读正确性、中文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不足、引文分析可视化结果的质量评价等问题。

关键词 引文分析 可视化 时间序列 地理信息中图分类号 G 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11-0048-05可视化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1]。

可视化技术包含了科学计算可视化(V isua li zati on in Sci entific Co m put i ng)、信息可视化(I nfor m ati on V isua lizati on)、知识可视化(K no w ledge V isualization)、数据可视化(D ata V isualization)。

可视化技术最早运用于计算科学中,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 SF )的研究报告 科学计算中的可视化 [2]被视为科学可视化领域诞生的标志。

科学可视化是基于物理世界、自然科学中的数据,它把通过测量获得的数据、图像或是计算中产生的数据变为直观的,可以用图像信息表示,将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展示在研究者面前。

1989年出现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并逐步成为与科学可视化并肩的领域。

可视化技术尤其是信息可视化技术和知识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正在逐步扩大。

信息可视化在图书情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引文分析可视化。

由于引文分析处理的是大量的抽象数据,使用具有形象、直观等诸多优势的信息可视化方法来进行引文分析,可以使引文分析的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现,促进引文分析相关研究的发展。

可视化技术的一系列算法也应用到了引文分析领域,H o ward D.Wh ite 等人用SOM 算法实现了作者共引聚类和概念聚类分析的网络图;Chao m ei Chen 等使用PF NET 算法实现了对作者同被引的分析,生成同被引图[3]。

1998年,荷兰的诺洋斯(E.C.Noyons)和冯苑(A .van R aan)开发了一套用于文献计量图谱的算法,通过对比自组织文献作品的关键词,分析作品间的相似性[4]。

1 引文分析概况科学文献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体现在科学文献间的相互引证方面,从而形成了科学知识的交流[5]。

科学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是引文分析的主要依据和内容。

1.1 引文分析的基本理论 引文分析思想最初开始于法学领域,普赖斯的著作 科学论文的网络 为引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引文分析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期刊、文献、著者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期刊、文献、作者、关键词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

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的共引分析[6]方法是把科学结构图示作为一种手段,以此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又实现了对学科及其相互关系的猜测和印证。

共引(同引)是指当两篇文献被一篇(后来发表的)文献同时参考引用时,这两篇文献之间的关系。

H o w ard D ,W hite 把同被引概念扩展到著者,对著者进行同被引分析[7],研究著者间合作与交流情况及著者学科思想、学科领域的相似性。

在此之后,共引概念被推广到很多与文献相关的特征对象上,形成各种类型的共引概念,词的共引、文献共引、期刊共引、主题共引和类的共引等[8],以此研究引文分析对象间的相似性,探讨文献、著者、主题、学科领域间的关系。

共现分析是以某种研究要素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为前提进行的分析,以邻近联系法则、知识结构及映射为方法论基础,来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亲疏关系,挖掘隐含的或潜在的有用的第29卷 第11期2010年11月情 报 杂 志J OUR NAL OF I NTELL I GENCEV o.l 29 N o .11N ov . 2010知识,并揭示研究所代表的学科或主体的结构变化情况[9],如共作者分析、共词分析、共引分析、共被引分析等。

共引分析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共现分析形式,有文献共引、作者共引、期刊共引,其中前两者的研究较多。

1.2 引文分析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划分,引文分析方法有着不同的类型。

从引文分析研究的内容来看,引文分析大致有三种基本的类型: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引文线性关联分析、引文有向链状分析。

a.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

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是有关文献引文信息的基本数量及数量间的规律性等,例如著者的发文量、期刊的发文量等。

引文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评价著者是否是高产著者,评价期刊和论文,以及研究文献情报流的规律等。

引文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是相对简单的引文分析内容,也是开展深入引文分析的基础。

b.引文线性关联分析。

引文线性关联分析也可以称作引文网状关系分析,它所要研究的内容是有关文献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例如文献的关键词共现、著者合作关系等。

引文线性关联分析主要用于评价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学科的相关程度、揭示科学结构,同时也可以服务于文献检索工作。

引文线性关联分析是在同一层面上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分析,所研究的对象是彼此间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

c.引文有向链状分析。

引文有向链状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是科学文献间有向的文献引用关系,如文献A被文献B引,B被文献C引,C又被文献D引等。

引文有向链状分析更加充分地考量了引文间的时间序列关系。

对科学文献间有向的引用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预测学科发展的热点,揭示科学发展的过程。

2 引文分析可视化的发展随着引文分析的逐步发展,如何更好地将引文分析的过程与结果展示出来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可视化具有的直观、形象等优势正好可以为以大量抽象的引文数据为基础的引文分析提供良好的展示途径。

目前,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研究主要是从时间序列和地理信息两个方面展开的。

2.1 时间序列上的引文分析可视化 引文数据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其中之一就是文章的发表时间信息。

引文的参考文献绝大部分是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也就是说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其发表时间要早于该文章。

于是在文章和参考文献之间就有一条由时间构成的引用脉络。

对引文数据按照时间脉络进行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文献间思想的继承关系和合作关系,进而反映出科学的交流与合作。

将这种基于时间上的引文数据分析以可视化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研究者发现隐含于其中的深层信息。

许多国外的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在时间序列上的引文分析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加菲尔德利用DNA领域的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将其引文关系按照时间绘制成引文关系图[10],并提出了纵向图谱的概念[11],并于2001年推出引文编年可视化系统H ist C ite[12]。

美国德瑞克塞大学(D rexel U niversity)的H.D.W hite与K.W.M cca i n开展了作者同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 i on A nalysis,ACA)[13],Chao m ei Chen(陈超美)[14]教授等人开发了引文网络分析C ite Space应用软件。

这些研究当中,研究者们把科学活动看成是由若干个在不同的时间点发生的科学研究活动所组成的,科学文献作为科学研究发展过程的载体,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可以体现科学研究活动间的合作和继承关系。

通过空间表征法(Spatial R epresenta ti on)的表示方法显示了学科领域间的关系,揭示了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学交流和合作[15]。

把彼此间有引用关系的文章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以时间为轴,绘制出一系列按照时间年代排列的科学文献间的关系图,通过对这些时间序列上文献间关系图的研究,发掘了学科领域内的发展前沿,从而为学科领域内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的方法。

这种以时间为轴绘制出的文献间引文关系图还可以把高被引的文献可视化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更加方便学科领域内的初学者们熟悉学科领域内的关键作品以及学科领域内专家们的无形学院,帮助初学者熟悉该领域内的研究状况和研究热点内容。

国内很过学者也开展了基于时间序列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研究工作,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科学计量研究实验室(W I SE LAB)基于陈超美教授的C iteSpaee系列软件对国际信息政策、图书情报学等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绘制出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图谱。

中国医科大学的崔雷[16]等利用引文时序和同被引聚类分析表示医科领域内一个专题的研究历史,并动态地反应了该专题的变化情况。

对时间序列上科研活动及科学文献间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某个科学领域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状况、关键性的突破及重大事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在时间序列上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将时间维度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切片,对每个时间切片内某个学科领域内科学文献的引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学科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把这些时间切片连续起#49#第11期 鲁 超,等: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来就演绎出这一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过程。

2.2 结合地理信息的引文分析可视化 引文数据中除了时间信息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文章作者的地址信息即作者所属机构的地址信息。

在进行引文分析时,对地址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献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了解学科领域内科研人员的地理分布情况,尤其是在学科领域内起到关键作用的带头科研人员的地理分布,了解学科领域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科研合作情况等。

澳大利亚政府就曾在1995年开展了结合地理信息的引文分析研究。

该研究的目的是对澳大利亚国家的科技体制和科研水平进行评价。

该项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SCI数据库中1981~1994年的引文数据,研究主要统计了澳大利亚国内科研机构的发文情况,机构间合作发文的情况,10年内科学研究的热点等。

在对这些引文和合作论文情况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国在若干科学领域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国际合作情况(不同学科间作者的合作,不同地理区域间作者的合作),以此对澳大利亚国家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估,并分析了澳大利亚一些主要的研究领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