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表心电图
4导联原理
4导联原理
四导联心电图原理是通过在人体表面放置四个电极,通过电信号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具体来说,这四个电极分别放置在左手、右手、左脚和右脚的位置,用于捕捉心脏的电信号。
当心脏的肌肉细胞受到刺激时,它们会产生电位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导线传输到心电图机上,最终形成心电图图形。
在心电图中,每一个导联都代表心脏的不同位置和方向。
例如,肢体导联包括I、II、III 和AVL、AVF、AVR,分别代表左右两侧的上肢和下肢的电位变化。
胸导联包括V1至V6,用于捕捉心脏前部的电位变化。
通过分析心电图图形,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从而诊断各种心脏疾病。
例如,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来说,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来辅助诊断。
此外,心电图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干货】肢体导联电极错接的心电图分析及鉴别(上):四夹子导联
【干货】肢体导联电极错接的心电图分析及鉴别(上):四夹子导联日常工作中时常见到肢体导联错接的心电图,最常见的是左右上肢电极接反。
这种错接,心电图容易判断。
然而,一些少见的错接情况仍有发生,且不易正确判断。
在此,我们对肢体导联电极错接情况做一解析。
作者:徐萌萌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一. 导联连接基础1. 十二导联连接方法六个肢体导联(3个标准肢体导联 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六个胸导联构成体表12导联心电图。
任何电路必有正负两个电极,将2个正负电极置于人体表的任意两点都可以描记出心电图波形,但为了统一,国际上规定了标准12导联的连接方法。
肢体导联的连接为左黄左绿、右红右黑(左上肢黄色电极、左下肢绿色电极、右上肢红色电极、右下肢黑色电极)。
要注意的是:右下肢电极接地线,电位是0,为无关电极,即右下肢电极接与不接、放在任何位置,均不影响心电图波形,只是为了使心电图描记更加稳定。
胸前V1~V6导联的电极颜色依次为红、黄、绿、灰、黑、紫。
2. 三个标准肢体导联将电极夹在左上肢(LA)、右上肢(RA)、左下肢(LL)上,正常情况下,左上肢与右上肢之间的电位差即描记的I导联,左上肢连接心电图机导线的正极,右上肢连接心电图机导线的负极。
左下肢与右上肢之间的电位差即描记的II导联,左下肢连接心电图机导线的正极,右上肢连接心电图机导线的负极。
左下肢与左上肢之间的电位差即描记的III导联,左下肢连接心电图机导线的正极,左上肢连接心电图机导线的负极(图1)。
无论电极如何放置,I导联描记的心电图波形是黄色电极与红色电极之间的电位差,黄色电极为正极,红色电极为负极。
同样,II导联描记的心电图波形是绿色电极与红色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绿色电极为正极,红色电极为负极。
III导联描记的心电图是绿色电极与黄色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绿色电极为正极,黄色电极为负极。
三个标准肢体导联属于双极导联,即其中一个电极作为正极时,另外两个电极有一个作为负极,正负极两点的电压均不为0,正负两极之间的电位差即描记的相应导联的心电图波形。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 定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正常安静:心率60—100次/分 心律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秒
心脏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期 → 射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 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 → 充盈过程 等容舒张期 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01
02
If的离子电导
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基础
90mV
3期末达最大复极电位后,4期电位不稳定,存在自动去极化
IK的离子电导 If递增 IK递减
①浦肯野细胞:属快反应自律细胞,
AP波形及0、1、2、3期离子基础
与心室肌细胞相似。
当自动去极至阈电位(-70mV)时
爆发新的AP。
一个起搏电流。
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
脉压 =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4.0~5.3kPa)
PART ONE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出量: 搏出量↑动脉血压升高 → 收缩压升高明显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心率: 心率快,动脉血压升高 舒张期短→舒张压升高明显
阻力: 外周阻力↑ 舒张压↑为主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A硬化,顺应性小→使收缩压过高, 舒张压过低,脉压加大 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少,动脉血压↓
(2) 复极化过程: 1期:由+30→0mV左右,K+外流 2期(平台期):稳定于0mV, Ca2+内流和K+ 外流,处于平衡。
3期:0mV→-90mV,
Ca2+通道关闭,K+外流。
4期(静息期):电位稳定于-90mV 。
Na+-K+交换; Ca2+-Na+交换:
九班生理学目录
九班生理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血液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五章呼吸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九章感觉器官第十章﹐神经系统第十—章内分泌第十二章﹐生殖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生理学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三、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第二节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第四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一、非自动控制系统二、反馈控制系统三、前馈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一)脂质双分子层(二)细胞膜蛋白质(三)细胞膜糖类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一)单纯扩散(二)易化扩散(三)主动转运(四)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一、由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一)化学门控通道(二)电压门控通道(三)机械门控通道二、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系统第三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一、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一)兴奋性和兴奋含义及其变迁(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和阈刺激(三)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一)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三、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一)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二)局部兴奋及其特性(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二)肌管系统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一)肌丝的分子组成和横桥的运动(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一)前负荷或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枣长度-张力曲线(二)肌肉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张力-速度曲线(三)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四)肌肉的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五、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一)平滑肌的微细结构和收缩机制(二)平滑肌在功能上的分类(三)平滑肌活动的控制和调节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二)血液的粘滞性(三)血浆渗透压(四)血浆的pH值第三节血细胞及其功能一、红细胞生理二、白细胞生理(一)粒细胞(二)单核细胞(三)淋巴细胞三、血小板生理四、血细胞的破坏(一)红细胞的破坏(二)血小板的破坏第三节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凝、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二)抗凝系统的作用(三)纤维蛋白溶解(四)表面激活与血液的其他防卫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一)血小板粘附与聚集(二)血小板与凝血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二、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二)Rh血型系统三、白细胞与血小板血型四、输血的原则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的概念(一)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二)心动周期中心房压力的变化(三)心房和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三、心脏泵功能的评定(一)心脏的输出量(二)射血分数(三)心脏作功量四、心脏泵功能的调节(一)搏出量的调节(二)心率及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三)心脏泵功能的贮备五、心音心音图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一)心肌的兴奋性(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三)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三、自主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一)迷走神经和乙酰胆碱的作用(二)心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的作用四、体表心电图第三节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二)血流阻力(三)血压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二)动脉脉搏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一)静脉血压(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三)静脉血流五、微循环(一)微循环的组成(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通透性(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四)策循环的血流动力学(五)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六、组织液的生成(一)组织液的生成(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一)淋巴液的生成(二)淋巴液的回流及影响淋巴液回流的因素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二)心血管中枢(三)心血管反射(四)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二、体液调节(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三)血管升压素(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六)心钠素(七)前列腺素(八)阿片肽(九)组胺三、局部血流调节(一)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二)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第五节器官循环一、冠脉循环(一)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二)冠脉血流的特点(三)冠脉血流量的调节二、肺循环(一)肺循环的生理特点(二)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三、脑循环(一)脑循环的特点(二)脑血流量的调节(三)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四)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第五章呼吸第一节肺通气一、呼吸道的主要功能(一)调节气道阻力(二)保护功能二、肺通气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二)肺通气的阻力(三)呼吸功三、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一)基本肺容积(二)肺容量四、肺通气量(一)每分通气量(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一、气体交换原理(一)气体的扩散(二)呼吸气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二、气体在肺的交换(一)交换过程(二)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三)肺扩散容量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二、氧的运输(一)Hb分子结构简介(二)Hb与O2结合的特征(三)氧离曲线(四)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三、二氧化碳的运输(一)CO2的运输(二)CO2解离曲线(三)氧与Hb的CO2运输的影响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一)呼吸中枢(二)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一)肺牵张反射(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三)防御性呼吸反射(四)肺毛细血管旁(J-)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五)某些穴位刺激的呼吸效应(六)血压对呼吸的影响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一)化学感受器(二)CO2、H+和O2对呼吸的影响(三)PCO2、H+和PO2在影响呼吸中的相互作用四、周期性呼吸(一)陈-施呼吸(潮式呼吸)五、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概述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三、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四、胃肠激素(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及分布(二)胃肠激素的作用(三)脑-肠肽的概念第二节口腔内消化一、唾液分泌(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二)唾液的作用(三)唾液分泌的调节二、咀嚼三、吞咽第三节胃内消化一、胃的分泌(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二)胃液分泌的调节(三)组胺:胃的泌酸区二、胃的运动(一)胃的容受性舒张(二)胃的蠕动(三)胃的排空及其控制(四)呕吐第四节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二)胰液分泌的调节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二)胆汁的作用(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三、小肠液的分泌(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四、小肠的运动(一)小肠的运动形式(二)小肠运动的调节(三)回盲括约肌的功能第五节大肠内消化一、大肠液的分泌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一)大肠运动的形式(二)排便(三)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四)食物中纤维素对肠功能的影响第六节吸收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水分的吸收(二)无机盐的吸收(三)糖的吸收(四)蛋白质的吸收(五)脂肪的吸收(六)胆固醇的吸收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能量代谢一、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一)直接测热法(二)间接测热法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一)肌肉活动(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四)环境温度三、基础代谢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一)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二)体温的正常变动二、体热平衡(一)产热过程(二)散热过程三、体温调节(一)温度感受器(二)体温调节中枢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肾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和集合管(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三)近球小体(四)肾的神经支配(五)肾的血液供应二、肾血液循环的特征(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二)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二、有效滤过压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二)囊内压(三)血浆胶体渗透压(四)肾血浆流量第三节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一、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方式二、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一)近球小管(二)髓袢(三)远球小管和集合管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一、尿液的稀释二、尿液的浓缩三、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第五节肾尿生成的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二)球-管平衡(三)管-球反馈二、神经和体液调节(一)交感神经系统(二)抗利尿激素(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四)心房利尿钠肽第六节清除率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测定清除率的理论意义(一)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二)测定肾血流量(三)推测肾小管的功能(四)自由水清除率第七节尿的排放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二、排尿反射第九章感觉器官第一节概述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官适宜刺激(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第二节视觉器官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二)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三)眼的调节(四)简化眼和视敏度二、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应三、视网膜的结构和两种感光换能系统(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四、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一)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二)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威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五、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六、视网膜的信息处理七、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一)暗适应和明适应(二)视野(三)视网膜电图(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第三节听觉器官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一)耳廓和外耳道的集音作用和共鸣腔作用(二)鼓膜和中耳听骨链增压效应(三)咽鼓管的功能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一)耳蜗的结构要点(二)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三)耳蜗的生物现象四、听神经动作电位第四节前庭器官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第五节嗅觉和味觉一、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特点二、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特点第六节皮肤感受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第二节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反射概念二、反射弧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四、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传布(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二)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的特征五、中枢抑制(一)突触后抑制(二)突触前抑制六、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二、丘脑三、感觉投射系统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一)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与分区(二)体表感觉(三)中央前回的感觉投射(四)内脏感觉(五)视觉(六)听觉(七)嗅觉和味觉五、痛觉的病理生理(一)皮肤痛觉与传导通路(二)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休克(二)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三)牵张反射(四)节间反射二、低位脑干肌紧张的调节(一)去大脑僵直(二)α僵直和γ僵直三、姿势反射(一)状态反射(二)翻正反射四、小脑(一)前庭小脑(二)脊髓小脑(三)皮层小脑(四)小脑内局部神经元回路五、基底神经节六、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二)锥体系(三)锥体外系(四)皮层运动区和锥体系功能障碍对运动的影响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二、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三、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四、下丘脑(一)体温调节(二)摄食行为调节(三)水平衡调节(四)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五)对情绪生理反应的影响(六)对生物节律的控制五、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一)神经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二)免疫系统对神经活动的影响(三)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四)免疫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六、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新皮层(二)边缘叶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一、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形式(二)条件反射活动活动的基本规律(三)记忆的过程(四)记忆障碍(五)学习和记忆的机制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一)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三)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三、脑电图和脑诱发电位(一)脑电图的波形(二)脑电波形成的机制(三)脑诱发电位四、觉醒和睡眠(一)觉醒状态的维持(二)睡眠的时相(三)睡眠发生的机制第十一章内分泌第一节概述一、激素的分类(一)含氮激素(二)类固醇(甾体)激素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使用(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三、激素作用的机制(一)含氮激素有作用机制枣第二信使学说(二)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枣基因表达学说第二节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一、下丘脑调节肽(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三)生长抑素与生长素释放激素(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五)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与催乳素释放因子(六)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与抑制因二、调节下丘脑肽能神经元活动的递质第三节垂体一、腺垂体(一)生长素(二)催乳素二、神经垂体(一)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二)催产素第四节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一)甲状腺腺泡聚碘(二)I-的活化(三)酷氨酸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四)甲状腺激素有贮存、释放、运输与代谢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一)对代谢的影响(二)对生成与发育的影响(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一)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三)甲状腺的自身调节(四)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第五节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一、甲状旁腺激素(一)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二、降钙素(一)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二)降钙素分泌的调节第六节肾上腺一、肾上腺皮质(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三)肾上原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二、肾上腺髓质(一)髓质激素的合成与代谢(二)髓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三)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第七节胰岛一、胰岛素(一)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二、胰高血糖素(一)胰高血糖的主要作用(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第八节松果体其他一、松果体(一)褪黑素(二)肽类激素二、胸腺三、前列腺素第十二章生殖第一节男性生殖一、睾丸的功能(一)睾丸的生精作用(二)睾丸的内分泌作用二、睾丸功能的调节第二节女性生殖一、月经与排卵及激素调节(一)卵泡期(二)黄体期(排卵后期)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一)雌激素(三)雄激素三、妊娠(一)受精(二)着床(三)妊娠的维持及激素调节(四)分娩与授乳。
第九版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第12节ppt课件
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在胸骨右、左两旁第二肋间听诊最为清楚,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三)第三心音
在部分健康儿童和青年人,偶尔可听到第三心音
(四)第四心音
第四心音出现在心室舒张的晚期,是与心房收缩有关的一组发生在心室收缩期前的振动,也称心房音
第二节
心肌细胞电生理
作者 : 曾晓荣
即K+外流(IK)和Ca2+内流,二者之间维持电荷流动的动态平衡
生理学(第9版)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④ 复极3期
Ca2+内流停止和K+外流(IK 、 IK1 )逐渐增多,故膜内电位迅速向复极化方向发展。而且K+外流呈再 生性。此正反馈过程导致复极越来越快,直至复极化完成 ⑤ 4期
膜电位稳定于RP水平,但离子泵将AP期间进出细胞的离子泵回去。Na+-K+泵可将细胞内的Na+泵出 细胞外,而将K+泵入细胞内。而细胞内Ca2+通过Na+-Ca2+交换和Ca2+泵得以出细胞
生理学(第9版)
3. 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与心室肌和浦肯野纤维比较有何异同。 (2)窦房结细胞AP的形态特点:
① 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绝对值均小于浦肯野纤维; ② 0期除极速度比浦肯野纤维慢,幅度低; ③ 没有复极1期和2期平台期; ④ 4期自动除极速度比浦肯野纤维快
生理学(第9版)
改变。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射血后心室内剩余血量二者之和
4. 心室顺应性 心室顺应性(CV)是指心室壁受外力作用时能发生变形的难易程度,通常用
心室在单位压力差(ΔP)作用下所引起的容积改变(ΔV)来表示
循环系统解剖示意图
(2)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 0.1s
减慢射血期 0.15s
心室继续收缩
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
↓
室内压↑>动脉压
心室容积继续↓
(左室>80mmHg,
↓
右室>8mmHg )
室内压略<动脉压
↓
↓
动脉瓣开放
射血能=血液的动能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继续射血入动脉
↓ 迅速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70%)
(占射血量30%) ↓ 心室肌收缩强度↓
平和时间进程。细胞膜上大部分钠、钙通道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是心肌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变化
心 肌一次兴奋后,膜兴奋性发生一系列变化:
(1)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0期~复极-55mV对任何刺激不反应。 局部反应期:复极-55mV~复极-60mV,对强刺激可发生
部分去极化,不产生AP。 有效不应期:0期去极化~复极-60mV,对任何刺激不产生AP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自律性
工 心房肌
作
细 胞
心室肌
+ ++ + —
自 窦房结
+
律
+ 细
胞
房 房结区
室 交
结区
+
界 结希区 +
浦氏细胞
+
+++ —
++
—
+
—
++
—
++++ —
++ +
—
+ +
一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体检表电子版
体检表电子版
体检表
个人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体检日期:体检医院:
一、基本体征
1.身高: cm
2.体重: kg
3.体质指数: kg/m²
4.血压: / mmHg
5.脉搏:次/分钟
6.呼吸:次/分钟
二、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结果:
三、眼部检查
1.视力左眼:
2.视力右眼:
3.色觉:
4.眼压:
四、耳鼻喉科检查
1.耳朵听力:
2.鼻子嗅觉:
3.喉咙检查:
五、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结果:
六、心脏科检查
1.心脏听诊:
2.心脏彩超:
3.心肌酶谱:
七、呼吸科检查
呼吸系统检查结果:
八、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结果:
九、血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结果:
十、其他检查
其他检查结果:
十一、医师评估
综合分析以上检查结果,本人健康状况良好 / 有一些健康问题,需注意。
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治疗。
具体情况详见医师给出的具体建议。
医师签名:年月日。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
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常见心电图特点及波形一、正常心电图的分析1. P波(1)形态:P波位于QRS波群之前,形态呈圆钝型,可伴有轻微切迹,在Ⅰ、Ⅱ、V4~V6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2)时限(宽度):P波时限不超过0.11s,双峰型者两峰间距<0.04s。
(3)振幅(电压):不超过0.25mV,小于同导联R波的1/2,V1<0.2mV。
(4)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0.04mm•s。
2.PR间期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
3.QRS波群(1)时限:<0.11s。
(2)形态:QRS波群主波通常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V1、V2导联向下。
Q波无切迹,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以R波为主的导联时限<0.04s。
(3)R波振幅:工导联不超过1.5mV,aVL导联不超过1.2mV,aVF导联不超过2.0mV,aVR导联不超过0.5mV,V1导联不超过1. 0mV,V5,或V6导联不超过2.5mV(女性不超过2.0MmV),Rv5十Sv1不超过4.0mv(女性不超过3.5mV)。
胸前导联R/S比例逐渐增高。
3个标准肢体导联或3个加压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峰值不得同时低于0.5mv。
4.ST段 ST段应与等电位线平行一致,但允许轻度抬高或降低,抬高一般不超过0.1mV,下降不超过0.05mV。
5.T波圆钝型、无切迹,一般无明显的起始点(上升支缓慢),Ⅰ、Ⅱ、aVF、V5、V6导联必须直立,aVR 导联倒置,T波的方向应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6.U波应与其T波方向一致。
振幅不超过同导联T波振幅的25%,最高不应超过2.0mV。
7.QT间期 0.32~0.40s,QT间期与心率有关,心率较慢时可以相对延长(不长于0.44s),心率较快时可以相对缩短(不短于0.30s)。
为消除心率对QT间期的影响,可用校正QT间期(QTc),其公式为:QTc=QT/RR (单位为s),或采用Bazett公式计算:QTc=k•,k为常数(男性0.37,女性0.39)。
解剖学教学大纲
第三章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16学时)第一节概述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皮肤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4-03-04)第一部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6学时)第一节细胞教学内容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二、细胞的增殖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第二节基本组织教学内容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组织四、神经组织教学要求掌握:1.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2.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3.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熟悉:1.各种上皮细胞的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2.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了解:1.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腺上皮;2.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3.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4.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分类、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第三章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16学时)第一节概述教学内容人体的解剖方位及术语教学要求掌握: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第二节运动系统教学内容一、骨与骨连接二、肌教学要求掌握:1.骨的构造、分类和功能;2.关节的基本结构;骨骼的分部与组成;了解:1.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2.躯干骨及其连接、四肢骨及其连接;3.肌的形态与功能、全身肌的分布。
第三节消化系统教学内容一、消化管二、消化腺三、腹膜教学要求掌握:1.消化管的一般结构;2.肝的位置;3.胰的位置、分部;熟悉:1.消化管各段的解剖和组织特点;2.肝的大体形态、肝小叶的形态特点及输胆管道;3.腹膜的概念第四节呼吸系统教学内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组织结构二、胸膜和胸膜腔三、纵隔教学要求掌握:1.呼吸系统的组成;2.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概念;3.鼻旁窦的名称;4.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5.肺的形态、位置、分叶;6.胸膜、胸膜腔、纵隔的概念了解:喉的结构、肺的组织结构特点第五节泌尿系统教学内容一、肾二、输尿管、膀胱、尿道教学要求掌握: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肾的形态和位置,肾单位的组织结构3.输尿管的走行、膀胱的位置和功能了解:尿道的形态特点第六节生殖系统教学内容一、男性生殖器二、女性生殖器教学要求了解:1.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2.男性生殖器及女性生殖器的特点第七节循环系统教学内容一、心、血管系统二、淋巴系统教学要求掌握:1.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组成、功能;2.体循环、肺循环的概念;3.心的形态、位置;4.心腔的结构和瓣膜的功能;熟悉:1.心的传导系统;2.血管的种类与组织结构;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静脉组成、淋巴系统;了解:心壁的结构第八节神经系统教学内容一、脊髓和脊神经二、脑和脑神经三、自主神经系统四、感觉传导通路五、运动传导通路六、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和脑屏障教学要求掌握:1.神经系统的组成;2.脊髓的位置和外形;3.脊神经的组成和成分及分布;4.脑的分部;5.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概念;6.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和它们的连接方式;7.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8.躯干四肢痛、温、触觉传导通路;9.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10.锥体系的组成和功能熟悉:1.脑神经的名称和序号;2.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的循环、脑屏障的概念;了解:1.脊髓的内部结构;2.脊神经的分布;脑神经的分布;3.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4.锥体外系;5.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第九节皮肤教学内容皮肤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附属器教学要求了解:皮肤的组织结构和附属器第四章人的基本生理功能(6学时)第一节细胞的生理功能教学内容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二、细胞膜受体三、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四、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教学要求掌握: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二、刺激、兴奋、刺激阈和兴奋性的概念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四、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熟悉:一、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二、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了解:一、细胞膜受体的概念;二、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第二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教学内容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四、内环境与稳态五、反馈概念教学要求掌握:1.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2.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熟悉:1.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2.反馈的概念第五章血液(4学时)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教学内容一、血液组成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教学要求掌握:1.血液的组成及功能;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正常值及作用;血液的pH值了解:1.体液分布概况;第二节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教学内容一、红细胞二、白细胞三、血小板教学要求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正常值和生理功能;了解: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与破坏第三节血液凝固和止血教学内容一、血液凝固二、体内抗凝血作用三、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教学要求掌握:1.凝血过程;2.纤维蛋白溶解及生理意义了解:1.生理性止血2.抗凝和促凝的因素第四节血型和输血教学内容一、血型和红细胞凝集二、输血的原则教学要求掌握:ABO血型系统了解:1. Rh血型系统2.输血的原则第六章循环系统生理(10学时)第一节心脏生理教学内容一、心的泵血功能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三、心肌的生理特性四、体表心电图教学要求掌握:1.心动周期的概念;2.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3.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心脏瓣膜的活动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5.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理6.特殊传导系统的组成7.兴奋在心脏中的传导途径熟悉: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概念2.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3.自动节律性4.心电图各波的意义了解:1.心率及其对心动周期的影响2.心脏作功的概念和心功能储备的概念3.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第二节血管生理教学内容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三、微循环四、组织液的生成及淋巴循环教学要求掌握:1.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生理变异、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2.动脉血压相对恒定及其生理意义3.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及影响因素熟悉:1.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关系3.静脉血流及影响因素了解:1.各类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2.微循环的组成、血流通路和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教学内容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教学要求掌握: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2.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3.压力感受性反射熟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了解:1.心血管中枢;2.化学感受器反射;第四节血量的调节教学内容血量及其调节教学要求掌握:血量了解:血量的调节第五节器官循环教学内容一、冠状循环二、脑循环教学要求掌握:冠状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了解:血-脑脊液屏障、血-脑屏障第七章呼吸生理(6学时)第一节概述教学内容一、呼吸的概念二、呼吸的过程教学要求掌握: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第二节肺通气教学内容一、肺通气的动力二、肺通气的阻力三、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教学要求掌握: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熟悉:1.胸内压的形成及变化2.弹性阻力与顺应性及非弹性阻力3.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机能余气量、余气量、肺总容量)的概念了解:1.胸膜腔2.呼吸肌、呼吸运动及肺通气的动力3.平静呼吸和加强呼吸时胸廓运动的特点第三节气体交换和运输教学内容一、气体交换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教学要求掌握:1.气体交换过程2.氧的化学结合熟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了解:二氧化碳化学结合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教学内容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二、呼吸调节掌握:呼吸的化学性反射调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了解:1.呼吸中枢的概念,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2.肺牵张反射的概念3.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第八章消化系统生理(6学时)第一节概述教学内容一、消化、吸收的概念和消化的方式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三、消化腺及其分泌四、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教学要求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了解:1.消化的方式2.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3.消化道的神经与体液调节第二节消化道的运动教学内容一、咀嚼和吞咽二、胃的运动三、小肠的运动四、大肠的运动教学要求掌握:1.胃的运动形式2.胃的排空及其调节了解:1.咀嚼、吞咽、呕吐2.小肠的运动形式第三节消化液的分泌教学内容一、唾液二、胃液三、胰液四、胆汁五、小肠液教学要求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熟悉:胃液、胰液和胆汁分泌的调节了解:唾液和小肠液的分泌第四节吸收教学内容一、吸收部位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要求掌握:1.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作用;2.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形式和途径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4学时)第一节能量代谢教学内容一、能量的来源和利用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三、基础代谢率教学要求掌握:基础代谢率概念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第二节正常体温及其波动教学内容一、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二、体温的正常波动教学要求了解:正常体温及其波动范围第三节体温调节教学内容一、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二、温度感受器三、体温调节中枢教学要求熟悉:体温调节过程了解: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第十章尿的生成与排出(7学时)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教学内容一、肾的功能解剖二、肾的血液循环及其功能特点教学要求掌握:肾脏的血液循环特征了解:肾脏的结构特征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教学内容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二、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功能教学要求掌握:1.肾小球的滤过机能(肾小球滤过率、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及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2.肾小管的机能(主动和被动转运,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与排泄,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肾阈)了解: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第三节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教学内容尿液浓缩的结构基础教学要求了解: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第四节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教学内容一、肾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二、肾在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教学要求掌握: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第五节尿的排放教学内容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二、排尿过程教学要求了解:排尿反射第十一章神经系统(12学时)第一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教学内容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二、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三、神经递质教学要求掌握:1.神经递质的概念和种类;2.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方式及特点了解:1.神经纤维传导特性;2.神经纤维的分类;第二节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教学内容一、反射中枢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三、中枢兴奋四、中枢抑制教学要求掌握: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和抑制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教学内容一、丘脑的感觉功能二、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三、内脏感觉与痛觉教学要求掌握:特异性投射系统及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心电图第3、4、5节
• 心房肥大与心室肥大 •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 心肌梗死
心房与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Atrial Hypertrophy ) (一)右房肥大 (二)左房肥大 (三)双房肥大 二、心室肥大(Ventricular Hypertrophy ) (一)左室肥大 (二)右室肥大 (三)双室肥大
主要表现为缺血区相关导联ST-T异常改变
(一)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典型心绞痛(多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有关)
发作时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 低≥0.05mV, T波低平、双
向或倒置,发作后恢复正常。
(二)临床意义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ST-T变化
临床意义
异性心绞痛
病因: 短暂冠状动脉痉挛 心电图表现: 1、暂时性ST段抬高,伴高耸T波 2、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
临床意义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持久性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心 绞痛发作时ST-T改变加重或伪性改善;
冠状T波:倒置深尖、双肢对称
心电图上ST-T波改变 是非特异性的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
心肌缺血影响心室肌复极,出现ST-T的异常 ST-T改变还可见于 • 其他器质性心脏: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等 • 电解质紊乱及药物的影响 • 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 继发性: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等
Rv5=3.7mV、 RaVL=1.5mV 、心电轴:-19o
(二)右室肥大
心室除极综合 向量逆转,由 左后指向右前, 并出现心电轴 右偏。
V5
LV S
R
T
V1
R T
RV S
S
(二)右室肥大
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形态及电压的改变: (1)V1导联呈R或Rs,重度右室肥大呈qR形,R/S ≥1 V5导联R/S ≤1或S波比正常变深 aVR以R波为主或R/S ≥1或R/q ≥1。 (3)RV1+SV5 ≥ 1.05mV;RaVR>0.5mV 2、QRS时间轻度延长<0.12s 3、心电轴右偏≥ +90o 4、继发性ST-T改变 V1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 V5-6导联ST段抬高、T波隔支
临床心电图学(ECG)
心电图(ECG)【基础知识】一.心电图心脏的电激动过程影响着全身各部位,使体表的不同部位发生了电位差,产生了电动力,在心电周期的整个过程中,此电位差也在不间断地变动,通过心电图机把这些变动的电位差记录记录成曲线,就是心电图。
二.心电图的导联(一)双极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三)单极心前导联V1 V2 V3 V4 V5 V6V3R V4R V5R V7 V8 V9(四)导联轴三.心脏传导系统(一)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后上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的界沟附近,并沿界沟的长轴排列,埋在新外膜下1mm的深处,长15mm,宽为5~7mm,厚约1.5~2mm。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二)结间束前结间束{房间支(房间传导束)、前降支}中结间束后结间束(三)房室交界区:房间隔右侧,冠状窦前方,三尖瓣基底上方。
房结(AN)区(心房与房室结交界处)结(N)区:传导最慢,心电图上P-R段。
结希(NH)区(四)房室束(希氏束)及分支房室束长约10mm,宽约3mm1.左束支:左束支在室间隔左侧起始部位又分为前上支和后下支两束纤维(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左中隔支2.右束支:右束支沿室间隔右侧下行直到心尖处才开始分支为Purkinje纤维。
(五)Purkinje纤维四. 模式心电图(一)P波是心电周期的第一个波。
反映心房除极过程。
(二)P-R间期: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间隔时间。
(三)P-R段:反映激动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
起点表示心房除极开始,终点表示心室开始。
(四)QRS波群:QRS波群是紧跟P波后的一个综合波,是心室除极波形成的总称。
QRS 综合波的命名,最初一个向下的波为q 波,R波为最初一个向上的波,可继于q波之后,亦可为起始波,S波为R波之后的向下波,R’波是继S波后的上升波,S’波是继R’波后的下降波。
如整个QRS综合波为一个向下的波而无向上的波,称为QS波各波根据其波幅大小,分别以q、Q、rR、s、S表示。
四、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各波的意义
P 波: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 程。时程0.08~0.11S,波幅<0.25mv
QRS波群:代表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的电位变化。时程0.06~0.10S
T 波:反映左、右两心室复极化过程中 电位变化。时程0.05~0.25S,波幅 0.1~0.8mv
四、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 定义: 是指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以测量电 极记录到的心脏生物电变化的波形
➢ 意义: 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 生物电变化。在临床上通过心电图的分析 可判断心跳的频率、节律、兴奋的起源、 传导途径和传导过程有无异常
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
各间期意义
PR间期:由 P波开始至 QRS波开始之 间的时间。反映从心房开始 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的时间 时程0.12~0.20S
QT间期:从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反映 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
ST 段:从 QRS波结束到 T波开始,反
常见心电图心电图
二、心电图的导联
十二导联的连接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 v2 与 v4 连线的中点;v4 : 左锁骨中线与第5 肋间相交处;v5 : 左腋前线 v4 水平处; v6 左腋 中线v4水平处。
v3R、v4R、 v5R 右胸部与v3、v4、 v5对称处; V7:左腋后线v4水平处; V8:左肩胛骨线v4水平处; V9:左脊柱旁线v4水平处。
四、正常心电图
Q波 正常Q波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 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V1、 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以呈QS型, V5、V6导联经常可见到q波。aVR 可呈QS或Qr型,如其他导联出现 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 波。
四、正常心电图
J点 QRS波群的终末部分与S—T段 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 S—T段 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 点间的线段。正常为一等电位线, 在任一导联S—T段向下偏移不应超 过0.05mv,向上偏移V1-3<0.3mv, 肢体导联、V4-6<0.1mv。
四、正常心电图
QRS反映心室除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时间0.06—0.12秒 波形和振幅 正常人V1、V2导联呈rS型,r波多在 0.2—0.3mv之间,一般不超过1.0mv,S波较深 而宽。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R 波多在1.2—1.8mv之间,最高不超过2.5mv。在 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一般 在V1小于1,V5大于1,V3近于1 。若V3的图形 出现在V1(或V2)导联,提示心脏沿长轴发生 逆鈡向转位,若V3的图形出现rS型,SV5变深, 提示心脏沿长轴发生顺鈡向转位。
前间壁V1、V2、V3 前壁V3、V4、(V5) 广泛前壁V1、V2、 V3、V4、 V5、V6 下壁Ⅱ、Ⅲ、aVF 高侧壁Ⅰ、aVL 前侧壁V5、V6 右室V3R、V4R、V5R 后壁V7、V8、 V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血压
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压形成的因素
1.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心脏暂时停止射血,循环系统中各处所测得的压 力相同,这一压力数值即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取决 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关系
2.心脏射血
四、体表心电图
心电图
将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一定部位记 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
(一)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1.P波 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2.P-R间期 去极化从窦房结产生经房室交界、房室束、
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到达心室所需要的时间
3.QRS综合波 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4.S-T段 两心室的去极化后缓慢的复极化过程,反应
Q=π(P1-P2)r4 /8ηL
2.层流和湍流 层流
液体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一致,与血管的长轴平行
湍流
液体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不一致
Re=VDρ/η
(二)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遇到的阻力
Q=(P1-P2)/ R
R=8ηL /πr4
影响血液粘滞度(blood visocity)的因素
红细胞比容 血流的切率 血管口径
动作电位平台期的长短
5.T波 两心室的去极化后快速复极化过程,相当于动
作电位的2期末和3期
6.U波 7.Q-T间期 两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血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血流速度 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1.泊肃叶定律
Q=K·r4(P1-P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