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晶间腐蚀

合集下载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
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称为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corrosion)或称为析出相腐蚀(Precipitation corrosion),是指不锈钢在一定的条件下,沿晶界发生的腐蚀现象。

晶间腐蚀的机理主要与不锈钢中的铬元素有关。

不锈钢中的铬与钢中的碳结合形成的碳化物是不稳定的,容易析出。

在焊接、加热或长时间高温暴露的条件下,不锈钢材料的晶界附近的铬会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沉淀,从而使晶界处失去铬的保护,形成铬耗尽区。

铬耗尽区缺乏足够的铬来形成保护性氧化膜,使晶界处的金属暴露在腐蚀介质中,容易受到腐蚀。

晶间腐蚀一般发生在晶界周围数晶粒宽度的范围内,导致晶界处出现腐蚀溝槽。

晶间腐蚀还可能导致不锈钢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甚至导致脆性断裂。

晶间腐蚀的机理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含有其他腐蚀元素(如硫、硅等)的腐蚀介质、不锈钢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热处理状况等。

为了避免不锈钢材料的晶间腐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避免含有容易析出碳化物的元素;
2. 控制加热和焊接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铬的析出;
3. 采用合适的热处理方法,消除晶界附近的铬耗尽区;
4. 使用合适的腐蚀抑制剂或选择抗晶间腐蚀的不锈钢材料。

304晶间腐蚀标准

304晶间腐蚀标准

"304 晶间腐蚀标准" 通常是指不锈钢材料304(UNS S30400)在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Corrosion)方面的标准测试或规范。

晶间腐蚀是一种在不锈钢材料中常见的腐蚀形式,它主要发生在晶界附近,可能导致材料的失效。

以下是一些可能与304 不锈钢晶间腐蚀有关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1. ASTM A262:ASTM 国际组织发布了一系列与不锈钢晶间腐蚀相关的标准,其中包括ASTM A262。

ASTM A262 包括一系列不同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这些方法通常涉及将样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以评估晶间腐蚀的程度。

2. ASTM G28:ASTM G28 是一种针对不锈钢晶间腐蚀的试验方法,特别适用于铬镍型不锈钢,如304 不锈钢。

该方法涉及在酸性溶液中测试样品,以检测晶间腐蚀敏感性。

3. NACE MR0175 / ISO 15156:这是一项与油气工业相关的标准,它规定了用于材料选择和腐蚀控制的要求。

如果不锈钢304 将用于油气工业应用,可能需要遵循NACE MR0175 或ISO 15156 的相关规范,以确保其抗晶间腐蚀性能。

请注意,具体的标准和测试方法可能会根据特定应用、国家或行业有所不同。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要写一篇关于“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的文章,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奥氏体不锈钢这位“大明星”。

不锈钢在日常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从厨具到建筑,真是个“百搭”。

而奥氏体不锈钢以其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受到大家的喜爱,但它却有一个不太好听的毛病——晶间腐蚀。

好比是你在聚会上大肆欢笑,结果发现衣服上沾了点酱油,尴尬得不要不要的。

1. 什么是晶间腐蚀?1.1 定义与特征简单来说,晶间腐蚀就是金属材料内部某些区域发生的腐蚀,想象一下你家里的墙壁,表面看起来完好,但其实里面早已“开了小花”。

这种腐蚀主要出现在材料的晶界,也就是金属的“分界线”,在这里,材料的结构变得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侵袭。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出现小孔或者裂缝,简直是“内忧外患”啊!1.2 原因探讨那么,晶间腐蚀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首先,要说的是奥氏体不锈钢里含有镍和铬等合金元素,这些元素虽然能增强耐腐蚀性,但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形成一些“小圈子”。

就好比你们几个朋友总在一起,久而久之,关系就变得微妙,开始互相“拆台”。

在高温环境下,碳会与铬结合,导致铬的分布不均,给腐蚀留下了“缝隙”。

2. 环境因素的影响2.1 氧化与化学介质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外部环境的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最怕的就是那些含氯的东西,比如海水、盐水,甚至是厨房里的清洁剂,这些化学介质可不是什么善类!它们就像“海盗”,一旦侵入,就开始大肆掠夺,损害金属的结构。

遇到这种情况,金属的“防线”立刻被攻破,腐蚀就开始“得寸进尺”。

2.2 温度与湿度而且,温度和湿度也是关键因素。

高温潮湿的环境就像是给了腐蚀一个“开挂”的机会。

想象一下,一个人在炎热的夏天里,浑身湿透,那种不适感真是“烦不胜烦”。

同理,金属在这种环境下也会变得更加脆弱,腐蚀的速度比平时快多了。

3. 如何防止晶间腐蚀?3.1 合理选材说到这,大家肯定想知道,怎么才能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呢?首先,选材很重要,尽量选择高品质的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成分要稳定,避免那些“易变心”的材料。

晶间腐蚀4334e法

晶间腐蚀4334e法

晶间腐蚀试验的标准方法之一是GB/T 4334—2020《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奥氏体及双相(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检验奥氏体不锈钢及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

它规定了奥氏体及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的取制样、试验溶液、试验仪器和设备、试验条件和步骤、试验结果评定及试验报告的内容。

这个标准的修订提高了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标准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指导和规范高铬钼奥氏体不锈钢及双相不锈钢生产和验收,提高我国不锈钢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可靠性及环保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GB/T 4334标准中的方法E是一种特定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它通过特定的敏化处理和弯曲试验来评估不锈钢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此外,GB/T 4334标准还包括了其他几种方法,如方法F(铜-硫酸铜-3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和方法G(40%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方法),这些方法用于不同类型或条件下的晶间腐蚀测试。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intercrystalline corrosion;intergranular corrosion)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

腐蚀沿着金属或合金的晶粒边界或它的邻近区域发展,晶粒本身腐蚀很轻微,这种腐蚀便称为晶间腐蚀。

这种腐蚀使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大削弱,严重时可使机械强度完全丧失。

例如遭受这种腐蚀的不锈钢,表面看起来还很光亮,但经不起轻轻敲击便破碎成细粒。

由于晶间腐蚀不易检查,所以廷民设备的突然破十,它的危害性很大。

不锈钢、镍基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等都是晶间腐蚀敏感性高的材料。

在受热情况下使用或焊接过程都会造成晶间腐蚀的问题。

以晶间腐蚀为起源,在应力和介质的共同作用下,可使不锈钢、铝合金等诱发晶间应力腐蚀,所以晶间腐蚀有时是应力腐蚀的先导。

在通常腐蚀条件下,钝化合金组织中的晶界活性不大,但当它具有晶间腐蚀的敏感性时,晶间活性很大,即晶格粒与晶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差,这主要是合金在受热不当时,组织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所以晶间腐蚀是一种由组织电化学不均匀性引起的局部腐蚀蚀。

此外晶界存在杂质时,在一定介质也也会引起晶间腐蚀。

至于具体腐蚀原因和过程,则依不同的合金而异。

18-8奥氏体不锈钢在500~80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加热后,变得敏化,易于发生晶间腐蚀,几乎一致认为,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理论是基于晶界贫铬。

普通的18-8不锈钢,一般含碳量为0.06~0.08%。

当含碳量约为0.02%或更高时,在500~800摄氏度范围内,Cr23C6实际上不固溶,并从固体中沉淀出来,结果使与晶界临近的金属中的铬含量降低,贫铬区发生腐蚀。

防止或减缓晶间腐蚀的措施: a.选用抗晶间腐蚀的合金; b.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如铝合金过时效处理; c.在确定焊接工艺,铝合金胶接及铣切工艺,回避容易产生晶间腐蚀的温度下处理。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不锈钢在腐蚀介质作用下,在晶粒之间产生的一种腐蚀现象称为晶间腐蚀。

产生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当受到应力作用时,即会沿晶界断裂、强度几乎完全消失,这是不锈钢的一种最危险的破坏形式。

晶间腐蚀的原理

晶间腐蚀的原理

晶间腐蚀的原理
在不锈钢中,碳与硫、磷等杂质元素的存在,会导致晶间腐蚀。

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这些杂质会逐渐积聚在不锈钢中,并沿晶间的缝隙向基体中扩散,形成疏松多孔的组织,导致强度下降、脆性增大。

尤其是磷元素,当其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使不锈钢产生“点蚀”。

“点蚀”是一种典型的晶间腐蚀形式。

点蚀是指不锈钢表面出现小孔或凹坑等缺陷的现象。

在金属腐蚀过程中,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金元素的偏析
在金属晶体形成时,由于不同元素在晶体内的分布不同而导致原子序数和电子层数的不同。

合金元素的偏析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检测。

例如在不锈钢中加入少量Si、Al、Ca等元素,就会形成第二相沉淀物(Al2CuO4)。

这些第二相沉淀物不溶于水而溶于酸或碱中,当它们溶解于酸或碱中时,就会破坏原不锈钢中所含有的第二相沉淀物而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称为腐蚀产物。

—— 1 —1 —。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机理和防止方法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机理和防止方法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机理和防止方法不锈钢,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特别高大上,对吧?它的抗腐蚀能力那可是响当当的,很多人都觉得用不锈钢的东西,根本不用担心。

不过,咱们今天聊的可不是那些华丽的外表,而是它身上隐藏的小秘密,尤其是晶间腐蚀。

哎,别以为这事儿离咱们远,咱生活中用的不锈钢水槽、餐具,甚至是家里的电器,都是有可能受到影响的。

晶间腐蚀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不锈钢在特定环境下,一些小地方突然变得脆弱,结果就被腐蚀掉了。

说白了,就像一个朋友的性格,看似无懈可击,但总有一些地方让人担忧。

想象一下,你买了一套漂亮的不锈钢厨具,天天在厨房里秀恩爱,结果有一天突然发现上面冒出小黑点,这时候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其实这就是晶间腐蚀的“作怪”。

这腐蚀一般是在高温、高湿或者含有氯离子的环境下发生的,尤其是在焊接的地方。

你看,那些焊接的地方,可能会因为加热而改变了材料的性质,变得“软弱可欺”。

而这个时候,水分和其他化学物质就趁虚而入,悄悄地开始“挖墙角”。

但咱也别太担心,这种事儿虽然听上去吓人,实际上是有办法预防的。

咱得注意选材。

市面上不锈钢的种类可多了,比如304、316,不同型号的耐腐蚀性差别大。

想要让你的不锈钢产品不被腐蚀,挑对材料很关键。

316不锈钢在海洋环境中表现得尤为出色,因为它含有更多的镍和钼,防腐蚀的能力简直是一流。

就像是穿上了防弹衣,真是稳稳的。

保养也得跟上。

想想你的小车,平时得定期洗车打蜡,不然就容易生锈。

不锈钢也是一样,定期清洁很重要,保持干燥,让它远离水分和盐分。

这就是给它穿上一层“防护服”,保护得当,它就能在厨房、浴室里长长久久。

不然,放在水槽里天天泡着,时间一长,可能就得见红了,哈哈。

焊接时的工艺也不能马虎。

这个环节很重要,焊接的不当会导致焊缝处的脆弱,简直就是给腐蚀开了个门。

选择靠谱的焊接材料和方法,保持焊接部位的干燥和洁净,能有效降低后续腐蚀的风险。

咱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嘛,得小心翼翼,别让坏习惯埋下隐患。

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

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

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虽然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仍然存在各种主要的腐蚀形式。

本文将以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为标题,详细介绍这些腐蚀形式及其防护措施。

一、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不锈钢常见的腐蚀形式之一。

当不锈钢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焊接或加热处理时,会发生晶间腐蚀。

这是由于在焊接或加热过程中,不锈钢中的铬元素与碳结合形成了铬碳化物,导致铬元素在晶界附近耗尽,使晶界处变得脆弱,易于腐蚀。

防护措施:避免在高温条件下对不锈钢进行焊接或加热处理,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以减少晶间腐蚀的风险。

二、点蚀腐蚀点蚀腐蚀是不锈钢的另一种常见腐蚀形式。

它主要发生在不锈钢表面的局部区域,形成小孔或凹坑。

点蚀腐蚀通常由于某些有害物质的存在,如氯离子、硫化物离子等,以及环境中的潮湿和氧气。

防护措施:选择适当的不锈钢材料,避免在含有有害物质的环境中使用不锈钢;定期清洁不锈钢表面,以去除有害物质的积累。

三、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是不锈钢在一定应力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腐蚀形式。

当不锈钢处于某种腐蚀介质中,并承受一定的拉伸应力时,会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这种腐蚀形式通常发生在高温和高应力环境中。

防护措施:合理设计和使用不锈钢结构,避免过大的应力集中;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更强。

四、氯化物腐蚀氯化物腐蚀是指不锈钢在氯化物存在的环境中受到的腐蚀。

氯化物是不锈钢最常见的腐蚀介质之一,它能够破坏不锈钢表面的保护膜,导致腐蚀的发生。

防护措施:避免不锈钢与氯化物接触的环境,如海水、盐雾等;在氯化物环境中使用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如增加钼含量的不锈钢。

五、酸蚀腐蚀酸蚀腐蚀是指不锈钢在酸性环境中的腐蚀。

酸性介质能够破坏不锈钢表面的保护膜,并进一步侵蚀金属表面。

防护措施:选择抗酸性能较好的不锈钢材料,如含有高铬和高镍的不锈钢;避免不锈钢长时间暴露在酸性介质中。

不锈钢虽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仍然存在晶间腐蚀、点蚀腐蚀、应力腐蚀开裂、氯化物腐蚀和酸蚀腐蚀等主要腐蚀形式。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标题:重新解释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引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然而,传统的试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文将重新解释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旨在提供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第一部分:不锈钢晶间腐蚀简介1.1 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定义和机理1.2 不锈钢晶间腐蚀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传统的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2.1 敏感性评定法2.1.1 铜硫酸盐法2.1.2 纳氏试剂法2.2 静电位试验法2.3 金相显微镜观察法2.4 温度梯度法第三部分:重新解释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的关键点3.1 试剂的选择和制备3.2 试样的制备和处理3.3 试验条件的优化3.3.1 温度条件3.3.2 电位条件3.4 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第四部分:改进的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4.1 利用先进材料表征技术4.1.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4.1.2 能谱分析(EDS)4.1.3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4.2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试验方法4.2.1 分子动力学模拟4.2.2 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结论:通过重新解释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评估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传统的试验方法在试剂选择、试样处理和试验条件优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而利用先进的材料表征技术和基于计算机模拟的试验方法可以弥补这些限制。

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将有助于提高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点和理解: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的重新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方法不仅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工业应用中使用不锈钢的厂商和用户也至关重要。

通过更加准确地评估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并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重新解释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锈钢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腐蚀问题。

不锈钢晶间腐蚀步骤

不锈钢晶间腐蚀步骤

不锈钢晶间腐蚀步骤
不锈钢晶间腐蚀(IGC)是一种在高温下发生的不锈钢腐蚀形式,主要是由于晶界处的铬元素被溶解导致的。

以下是该腐蚀过程的步骤。

1. 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暴露。

晶间腐蚀主要在高温环境中发生,通常发生在300℃至1000℃的范围内。

因此,当不锈钢暴露在这些高温环境中时,可能会发生晶间腐蚀。

2. 铬析出于晶界处。

由于高温环境下的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不锈钢晶界处的铬元素可能会溶解到腐蚀介质中,导致晶界处贫铬。

3. 晶间处形成铬碳化物。

贫铬晶界处的铬与碳结合形成铬碳化物(如Cr23C6),这些铬碳化物在晶界附近形成。

4. 晶间腐蚀扩展。

晶间处形成的铬碳化物会降低晶界处的耐蚀性,使晶界处易于腐蚀。

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晶间腐蚀会逐渐扩展并深入不锈钢内部。

总的来说,不锈钢晶间腐蚀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暴露,晶界处的铬溶解形成贫铬晶界,铬与碳结合形成铬碳化物,最终导致晶间腐蚀扩展。

为了防止晶间腐蚀的发生,
可以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控制使用环境温度和防止过度应力等方式来预防。

晶间腐蚀裂纹特征

晶间腐蚀裂纹特征

晶间腐蚀裂纹特征
晶间腐蚀是一种局部破坏现象,表现为不锈钢的晶界优先受到腐蚀破坏。

这种腐蚀现象的特点如下:
1. 裂纹分布: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晶间腐蚀裂纹由表及里沿晶界扩展。

裂纹通常出现在焊接接头和熔合线处等高温受热区域,也可能出现在介质与不锈钢相接触的整个界面上。

2. 裂纹扩展方向:晶间腐蚀的裂纹扩展方向紊乱,没有一定的规律。

这种腐蚀与所受应力的性质、数值的高低以及应力的方向性等因素联系较小。

3. 腐蚀痕迹信息诊断:晶间腐蚀表面腐蚀产物和腐蚀破坏程度都比较严重。

轻轻敲击遭受腐蚀的不锈钢,听不见清脆的金属声,用力敲击时,材料会碎成小块或粉状。

晶间腐蚀的产生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晶界物质的组织形态与晶粒尺寸不同;二是特定的环境因素,如电解质腐蚀溶液。

这种腐蚀一般是大面积广泛分布,而其他腐蚀失效类型的裂纹是集中分布。

不锈钢焊接时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不锈钢焊接时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

不锈钢焊接时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概述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金属,但在焊接过程中,晶间腐蚀是可能发生的一种失效模式。

晶间腐蚀会降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甚至导致部件的失效。

为了防止晶间腐蚀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控制焊接温度、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以及进行适当的后处理。

控制焊接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是防止晶间腐蚀的关键。

一般来说,耐晶间腐蚀性能好的不锈钢焊丝或焊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低碳含量:碳元素是形成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选择低碳含量的焊接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晶间腐蚀的风险。

2.合金元素稀土或钛:适量添加稀土元素或钛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晶间腐蚀的发生。

这些元素能够与碳元素结合,阻止晶间腐蚀的形成。

3.低热输入焊接材料:选择低热输入的焊接材料可以减少焊接热量对不锈钢晶粒和晶界的影响,从而降低晶间腐蚀的风险。

控制焊接温度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是影响晶间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焊接温度会导致不锈钢晶界处的铬元素与碳元素结合,形成铬碳化物,进而引发晶间腐蚀。

为了控制焊接温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焊接电流:降低焊接电流可以有效减少焊接时的热输入,从而降低晶间腐蚀的风险。

2.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在焊接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可以降低热输入和氧含量,减少晶间腐蚀的可能性。

3.控制焊接速度:适当控制焊接速度可以有效控制焊接温度。

过快的焊接速度会导致焊接热输入不足,焊缝质量下降,而过慢的焊接速度则会导致过高的焊接温度。

控制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是决定焊接热输入的两个重要参数。

合理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可以有效降低晶间腐蚀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建议控制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措施:1.增加焊接电流:适时增加焊接电流可以提高焊接速度,缩短焊接时间,减少热输入,从而降低晶间腐蚀的风险。

2.降低焊接速度:降低焊接速度可以增加焊接时间,使热输入均匀分布,减少晶间腐蚀的可能性。

3.定期检查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调整以确保焊接质量。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标准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标准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标准
一、化学成分
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是影响其晶间腐蚀敏感性的重要因素。

标准中规定了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包括碳、硅、锰、磷、硫、铬、镍、钼等元素的含量。

对于不同的不锈钢材料,其化学成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热处理要求
热处理是影响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标准中规定了不锈钢的热处理要求,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

热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热处理要求。

三、检测方法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的检测方法包括金相法、SEM法、AES法等。

其中,金相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通过观察金相组织的变化来判断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SEM法和AES法则是在金相法的基础上进行更精确的分析和判断。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四、应用范围
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不锈钢材料,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等。

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不锈钢在特定环境下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

同时,该试验还可以用于评估不锈钢热处理工艺的正确性和材料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

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

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不锈钢晶间腐蚀是指在不锈钢的晶粒间发生的腐蚀现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不锈钢缺陷,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晶间含碳化物的形成和铬元素的耗尽。

晶间含碳化物的形成是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锈钢中的碳元素会与铬元素结合形成Cr23C6、Cr7C3等含碳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沿着晶界分布,破坏了晶界的完整性,使晶界处形成了一个弱化区域,容易受到腐蚀的侵蚀。

特别是在高温或长时间的加热条件下,晶间含碳化物的形成更为严重。

另一个导致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是铬元素的耗尽。

铬元素是不锈钢中防腐蚀的主要元素,它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保护金属表面免受腐蚀的侵害。

然而,当不锈钢表面的铬元素被消耗殆尽时,表面氧化物膜就会被破坏,使金属表面暴露在腐蚀介质中,从而导致晶间腐蚀的发生。

铬元素的耗尽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高温加热、酸洗、电化学腐蚀等。

除了晶间含碳化物的形成和铬元素的耗尽外,不锈钢晶间腐蚀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例如,不锈钢中的磷、硫等杂质元素也会促进晶间腐蚀的发生。

此外,加工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也可能导致晶界的敏感性增加,从而使晶间腐蚀的风险增加。

此外,不锈钢的材质、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等因素也会影响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发生。

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危害非常大。

首先,它会导致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下降,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发生往往是隐蔽的,很难被及时发现,一旦被发现,往往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

因此,对不锈钢晶间腐蚀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防止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发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控制不锈钢中的碳、磷、硫等杂质元素的含量,减少晶间含碳化物的形成。

其次,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使晶界处的敏感性降低。

此外,选择合适的材质、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也可以有效地预防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发生。

不锈钢晶间腐蚀标准e

不锈钢晶间腐蚀标准e

不锈钢晶间腐蚀标准一、化学成分要求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对于其晶间腐蚀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降低晶间腐蚀的可能性,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1. 碳(C):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通常不超过0.08%。

2. 氮(N):应尽量降低,以减少晶间腐蚀的可能性。

3. 磷(P):应控制在较低水平,通常不超过0.04%。

4. 硫(S):应控制在较低水平,通常不超过0.03%。

5. 铬(Cr):应保持在18%以上,以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6. 镍(Ni):可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通常保持在8%以上。

7. 钛(Ti)和铌(Nb):可以作为稳定化元素添加,以进一步增强耐晶间腐蚀性能。

二、热处理要求不锈钢的热处理过程也会对其晶间腐蚀性能产生影响。

为了降低晶间腐蚀的可能性,不锈钢的热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1. 加热温度: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避免在敏化温度范围内长时间停留。

通常不锈钢的加热温度为1050~1150℃,保温时间不宜过长。

2. 冷却速度:应控制冷却速度,以避免在冷却过程中析出有害相。

通常不锈钢应缓慢冷却至室温。

3. 退火处理:如需要进一步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可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温度通常为850~900℃,保温时间根据材料厚度和退火工艺确定。

4. 固溶处理:对于某些不锈钢型号,需要进行固溶处理以获得最佳的晶间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温度通常为1050~1150℃,保温时间根据材料厚度和固溶工艺确定。

5. 时效处理:某些不锈钢型号需要进行时效处理以进一步增强其耐晶间腐蚀性能。

时效温度通常为400~600℃,保温时间根据材料类型和时效工艺确定。

不锈钢晶间腐蚀e法试验时间

不锈钢晶间腐蚀e法试验时间

不锈钢晶间腐蚀e法试验时间(原创版)目录1.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概念和原因2.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检测方法3.E 法在不锈钢晶间腐蚀检测中的应用4.E 法检测不锈钢晶间腐蚀的试验时间5.结论正文一、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概念和原因不锈钢晶间腐蚀是一种常见的腐蚀形态,主要发生在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处。

这种腐蚀是由于不锈钢在制造、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腐蚀介质的侵蚀,导致晶界处的金属离子和腐蚀介质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称为“晶间腐蚀”的腐蚀现象。

晶间腐蚀会导致不锈钢的强度和韧性降低,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二、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检测方法为了确保不锈钢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时检测和预防晶间腐蚀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不锈钢晶间腐蚀检测方法包括:电化学腐蚀试验、磁性法、X 射线衍射法、金相显微镜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三、E 法在不锈钢晶间腐蚀检测中的应用E 法(即“电化学腐蚀试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不锈钢晶间腐蚀检测的方法。

它通过将被测材料浸泡在特定腐蚀介质中,测量其电位变化,从而判断材料的腐蚀程度。

E 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现场快速检测。

四、E 法检测不锈钢晶间腐蚀的试验时间E 法检测不锈钢晶间腐蚀的试验时间通常为 205 小时。

在这段时间内,将被测不锈钢试样浸泡在腐蚀介质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来检测晶间腐蚀的程度。

试验过程中,需要保持腐蚀介质的微沸状态,以保证腐蚀反应的充分进行。

五、结论不锈钢晶间腐蚀是一种严重影响不锈钢设备性能和寿命的腐蚀现象。

采用 E 法进行晶间腐蚀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不锈钢材料的腐蚀程度,从而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修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不锈钢腐蚀机理

不锈钢腐蚀机理

不锈钢腐蚀机理
不锈钢的腐蚀机理,从宏观上来说是电化学腐蚀,从微观上来说是组织结构的变化,包括晶间腐蚀、点腐蚀、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等。

不锈钢中的主要杂质成分是硅和锰,它们与氧反应后,使不锈钢的点蚀发生倾向增大,使晶间腐蚀加剧。

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容易生成马氏体组织,也易产生晶间腐蚀。

(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等都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和组成有密切关系。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主要发生在马氏体或铁素体基体上,奥氏体基体是由铁、铬和镍组成的。

铁铬合金中含有微量镍后,对高温下发生的晶间腐蚀起了抑制作用。

而含钼后,则会抑制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与材料、温度、应力和组织等有关。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应力腐蚀一般是在应力较大和较高的温度下发生的,且主要发生在奥氏体和铁素体基体上。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中含有铬、镍等合金元素,这些元素在高温下会与氧形成钝化膜,起到抗晶间腐蚀的作用。

—— 1 —1 —。

马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马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马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马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硫酸-硫酸铜-铜屑法(SSCC):该方法是最常用的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马氏体类型的不锈钢。

该方法采用硫酸铜溶液和铜屑作为阳极,不锈钢试样作为阴极,通电进行加速腐蚀。

通过观察试样表面形貌和测量失重率等指标,评价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但不适用于奥氏体型不锈钢。

2. 65%硝酸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不锈钢,尤其是奥氏体型不锈钢。

该方法采用65%硝酸溶液作为腐蚀介质,通过浸泡或点滴方式进行加速腐蚀。

通过观察试样表面形貌和测量失重率等指标,评价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试验方法,如草酸浸蚀试验、65%硝酸-氢氟酸法、沸腾的氯化镁溶液法、沸腾的氢氧化钠溶液法、硫酸-硫酸铁法、硝酸-氢氟酸-硫酸法、硝酸-氢氟酸-磷酸法、硝酸-氢氟酸-硫酸-磷酸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试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马氏体不锈钢和不同的腐蚀环境,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同时,在进行晶间腐蚀试验时,需要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不锈钢晶间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

不锈钢晶间腐蚀简介不锈钢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Corrosion,简称IGC)是指在某些特定环境条件下,不锈钢材料的晶界处发生腐蚀现象的一种失效形式。

晶间腐蚀会导致不锈钢的力学性能下降,甚至引起材料的断裂。

对于使用不锈钢材料的工程领域来说,了解晶间腐蚀的成因、预防和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成因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是由其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膜保护的。

然而,某些特定条件下,晶界处的铬含量会降低,导致晶间区域缺乏足够的抗腐蚀能力。

晶间腐蚀主要有以下两个成因:1.热处理导致的敏感性降低:在高温热处理中,不锈钢的一些合金元素会在晶界处析出,降低晶界处的抗腐蚀性能。

2.氧化焊接导致的晶间腐蚀: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输入和冷却过程,不锈钢材料的晶界处会发生局部过热和退火,进而使得铬元素在晶界处析出,从而引发晶间腐蚀。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成因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加剧晶间腐蚀的发生,如金属腐蚀剂的存在、材料残余应力等。

预防方法为了防止不锈钢材料发生晶间腐蚀,人们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1.合理的材料选择:选择低碳(C)含量的不锈钢材料,降低晶界处的碳含量,可以有效降低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2.控制热处理参数:在热处理过程中,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和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减少晶界处的金属偏析。

3.使用缓冷工艺:缓慢冷却可以降低晶界处的残余应力,减少晶间腐蚀的风险。

4.控制焊接参数:在焊接过程中,合理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参数,避免局部过热和急冷现象的发生,以减少晶界腐蚀的可能性。

检测方法在不锈钢制品中,晶间腐蚀属于隐蔽缺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检测:1.金相显微镜观察:通过取样并制备金相试样,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晶界处是否发生腐蚀。

2.腐蚀试验:通过将不锈钢材料暴露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观察是否在晶界处发生腐蚀,可以评估不锈钢材料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3.电化学测试: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不锈钢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通过测量腐蚀电流和电位变化等参数,可以评估晶间腐蚀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腐蚀与防护》结课作业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报告班级:成型1303班:旭男学号:********304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含Ni约8%、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

它是一种很常见的不锈钢材料,业也叫做18/8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304奥氏体不锈钢的防锈性能比200系列的不锈钢材料要强,密度为7.93 g/。

它在耐高温方面也比较好,最高可承受1000℃~1200℃。

它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加工性能好且韧性高,被广泛应用。

适用于食品的加工储存、家庭用品、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化学建材,农业船舶部件等。

304奥氏体不锈钢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是Ni和Cr,但是又不仅限于这两种元素。

对于304奥氏体不锈钢来说,其成分中的Ni元素十分重要,直接决定着它的抗腐蚀能力。

它正是因为有足够含量的铬,其保护性氧化膜是自愈性的。

当其薄膜破坏时,重新形成新的保护性氧化薄膜。

致使它能进行机械加工也不失去抗氧化性能。

然而当金属含铬量不够或某些原因造成不锈钢晶界贫铬,就不能形成保护性氧化膜。

这就说明不锈钢之所以不锈,关键在于要有足够的铬和足够的氧。

此外,Ni与Cr配合,在不锈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Ni在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其改变了钢的晶体结构,形成奥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改善和加强Cr 的钝化机理,其抗晶间腐蚀能力得到提高。

304、347、321钢的化学成分表格1(%)奥氏体不锈钢在许多介质环境中容易发生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等腐蚀类型。

在其中加入不同元素可得到不同特性,加Mo改善点蚀和耐缝隙腐蚀,降低C含量或加入Ti和Nb可减少晶间腐蚀倾向,加Ni 和Cr可改善高温抗氧化性和强度,加Ni改善抗应力腐蚀性能。

我查阅了晶间腐蚀的相关资料,因为以前在《金属学与热处理》里接触过晶间腐蚀,而且在《材料腐蚀与防护》的课堂上,自己对晶间腐蚀也更感兴趣。

晶间腐蚀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遭受这种腐蚀的不锈钢,表面看来还很光亮,但只要轻轻敲击便会破碎成细粒。

由于晶间腐蚀不易检查,会造成设备突然破坏,所以危害性极大。

奥氏体不锈钢是工业中应用最广的不锈钢之一,多半在约427℃~816℃的敏化温度围,在特定的腐蚀环境中易发生晶间腐蚀,晶间腐蚀也会加快整体腐蚀。

图1 图2晶间腐蚀的示意图1和显微镜下的图片2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一般是在固溶处理状态下使用,于常温下腐蚀介质中工作,它的耐蚀性能是基于钝化作用。

奥氏体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铬,铬易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提高钢的电极电位,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当含铬量18%、含镍量8%时,能得到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且含铬和镍量越高,奥氏体组织越稳定,耐蚀性能就越好,故通常没有晶间腐蚀现象。

但如果再次加热到450℃~850℃或在此温度区间工作,且钢中含碳量超过0.02%~0.03%,又缺少Ti、Nb 等能控制碳的元素时,处于腐蚀介质中往往就可以见到晶间腐蚀现象。

这说明,晶间腐蚀和钢的成分(碳和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关,还与加热条件有关。

现已有一些学说对晶间腐蚀现象做了解释,其中腐蚀机理主要有“贫Cr 理论”和“晶界杂质选择性溶解理论”等。

贫Cr理论:C在奥氏体中的饱和溶解度小于0.102%,一般不锈钢的碳含量都高于这个数值。

当不锈钢从固溶温度冷却下来时,C处于过饱和状态,受到敏化处理时,C和Cr形成碳化物(主要为)在晶界析出。

由于含Cr量很高,而Cr在奥氏体中扩散速率很低,这样就在晶界两侧形成了贫Cr区。

即晶界区和晶粒本体有了明显的差异,晶粒与晶界构成活态-钝态的微电偶结构,造成晶界腐蚀。

晶界杂质选择性溶解理论: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不锈钢也会发生晶间腐蚀,但晶间腐蚀不是发生在经过敏化处理的不锈钢上,而是发生在经固溶处理的不锈钢上。

对于这类晶间腐蚀显然不能用贫Cr理论来解释,而要用晶界杂质选择性溶解理论来解释。

当晶界上析出了σ相(FeCr金属间化合物),或是有杂质偏析,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便会发生选择性溶解,从而造成晶间腐蚀。

而敏化加热时析出的碳化物有可能使杂质不富集或者程度减轻,从而消除或减少晶间腐蚀倾向。

另外,晶间腐蚀的机理还有“晶界吸附理论”、“亚稳沉淀相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彼此并不矛盾,互为补充。

晶间腐蚀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可以应用现代检测技术,研究晶间原子结构的改变、断口形貌、化学成分的变化、腐蚀的过程、腐蚀产物的成分以及晶界合金元素的相互影响等,进一步解释晶间腐蚀现象。

在研究30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腐蚀机理后,进一步探讨不锈钢腐蚀的影响因素——化学成分、晶粒尺寸和热处理工艺,而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1)C元素的影响:C含量是影响304不锈钢晶间腐蚀主要的因素,304不锈钢抗晶间腐蚀的能力,会随着含碳量的降低而升高。

C的质量分数最好低于0.08%,这时晶界中能够析出C的数量较少。

在晶界形成碳化物机会也随之减少,不易在晶界处会形成贫铬区。

如果C的质量分数超过0.08%,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就会大大增加。

(2)Cr元素的影响:在奥氏体不锈钢中,Cr含量的增加,在低敏化温度区会加速晶间腐蚀;在高敏化温度区,则会延长产生晶间腐蚀的时间。

一般认为,在低于550℃是受Cr的扩散控制,而高于此温度是受碳化物的生成速度控制。

因此在温度低时,低C不锈钢也易于敏化。

奥氏体不锈钢中Cr的含量应超过13%,如果更低,则会严重降低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3)Ni元素的影响:在不锈钢中加入Ni,使钢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不锈钢中,随着Ni含量的增加,残余的铁素体可完全消除,使钢材本身没有形成微电池的能力,这也是避免不锈钢被腐蚀的主要原因。

但随Ni含量的增加,会降低C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溶解度,从而使碳化物析出倾向增强,所以Ni含量的增加,会增大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4)Ti、Nb元素的影响:如在不锈钢中的加入Ti、Nb 等与C的结合能力比Cr 更强的元素,能够与C结合合成稳定的碳化物,可以避免在奥氏体中形成贫铬区。

Ti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形成稳定的TiC,可降低基体的碳含量,稳定Cr含量,最主要的作用是使钢中的C优先与Ti形成稳定的TiC,而无法形成Cr的碳化物,避免出现晶界贫铬现象,增强晶间抗蚀能力。

晶粒尺寸的影响: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晶间腐蚀速率降低。

这是因为晶粒越大,单位体积的晶界面积越大,形成Cr的碳化物越多,贫Cr越严重,因而晶间腐蚀速率更大。

另外,晶界的形貌也会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

(1)固溶处理:为了保证304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最好的耐蚀性,必须使其具有单相奥氏体组织,因此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化处理。

固溶处理,就是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C固溶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使C达到过饱和状态。

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腐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这样就不会在晶界处形成“贫铬区”,也就会降低发生晶间腐蚀的几率。

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在敏化温度区停留时间越短,发生晶间腐蚀的机会越小。

经过固溶处理后,钢中碳化物全部溶于奥氏体组织,然后采取水淬快冷,不让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有析出或发生相变。

这样在室温状态下,可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消除晶间腐蚀倾向。

固溶化处理技术条件是:加热850℃~900℃,保温6h,随炉冷却。

(2)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通常为固溶处理的后续处理工艺,一般针对含Ti、Nb 的钢种。

将这种钢再加热到850℃~900℃保温一定时间,在该温度下几乎全部溶解,而TiC和NbC只是部分溶解。

而后缓冷,在冷却过程中,钢中的C充分地与Ti、Nb 等结合,而析出TiC、NbC,而不析出,提高抗晶间腐蚀性能。

如果不进行稳定化处理,在敏化温度区间(450℃~850℃),依然会优先沉淀出来,这就是稳定化处理的必要性。

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其稳定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将工件加热到850℃~900℃,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快速冷却。

通过30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机理、腐蚀影响因素的了解,可以总结出不锈钢晶间腐蚀的防护措施。

(1)严格控制含碳量:碳是造成晶间腐蚀的主要元素,碳含量在0.08%以下时,能够析出碳的数量少;碳含量在0.08%以上时,则析出碳的数量迅速增加。

所以选用低碳和超低碳不锈钢避免形成Cr的碳化物,使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到最小值。

当C的质量分数要降低到0.03%以下(所谓超低碳不锈钢),便可避免晶间腐蚀,才能在最危险的敏化温度下加热1000 h,而不产生晶间腐蚀。

降低不锈钢中的C含量,这是防止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最重要的措施。

(2)添加Ti、Nb 等合金元素:不锈钢中加入钛或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晶间腐蚀。

钛和铌都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它们是作为形成稳定的碳化物,从而防止晶间腐蚀而加入不锈钢中的。

一般认为,晶间腐蚀是C从饱和的奥氏体中以形态析出,造成晶界处奥氏体贫铬所致,防止晶界贫铬是防止晶间腐蚀的有效方法。

将各种元素按与C的亲和力排列,顺序为:Ti>V>Nb>W>Mo>Cr>Mn。

Ti和Nb与C的亲和力都比Cr大,把它们加入钢中后,C优先与它们结合生成TiC 或NbC,这样就避免了析出而造成晶界贫铬。

为了促使TiC或NbC的析出,含TiC或者NbC的不锈钢必须经过稳定化处理。

稳定化处理一般是在固溶处理后进行,含Ti、Nb的奥氏体不锈钢,在固溶处理后,将钢加热到850℃~900℃后保温5小时然后空冷,此时Cr的碳化物完全溶解,Ti 或Nb碳化物不完全溶解,且在冷却过程中充分析出,使碳不可能再形成Cr的碳化物,因而有效地消除了晶间腐蚀。

(3)固溶淬火处理:把钢加热至950℃~1150 ℃左右,保温一段时间,使碳化物和各种合金元素充分均匀地溶解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淬火冷却,碳及其它合金元素来不及析出或少量析出,从而起到防止晶间腐蚀的作用。

(4)调整钢中组织比例,形成双相不锈钢:通过调整钢中奥氏体形成元素与铁素体形成元素的比例,使其具有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占5%~12%。

这种双相组织不易产生晶间腐蚀,这是因为铁素体含铬量高,能够补充晶界因形成高铬碳化合物所引起的贫铬,所以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能力。

又由于降低了镍含量,比单纯的奥氏体不锈钢强高。

双相不锈钢由于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的共同优点,所以近年来发展较快,从分类方面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不锈钢种类。

碳含量是影响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最主要因素,不锈钢中的C含量小于0.03%,晶间腐蚀敏感性大大降低,其敏感性随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超低C 的不锈钢时,减少钢中杂质的含量和固溶处理,是控制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固溶后的稳定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能;适当提高固溶温度至1100℃, 再经850℃~900℃保温的稳定化处理,能稳定提高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