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浅谈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4b83e606f78a6529647d5380.png)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bcbf669f242336c1eb95efb.png)
教育叙事与反思新课程导学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陈金孚 物理学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作为一门兼具知识和应用的实用性学科,在人类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理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方面的累积,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方面和素养方面的培养。
物理学所蕴含的学科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离不开学科本身的特点的。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对事实的尊重。
物理学的各项定律、规律及其研究和应用的过程,都是以尊重物理事实为基础的。
比如,在学习电学时会出现很多的电学公式,涉及到电学公式的计算和实验测量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实际的测量值和物理公式的计算值不一致的情况。
当首次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对这一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
我曾经给学生们说过,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尊重事实,尊重正确的测量结果,然后再对测量结果和计算值之间出现差距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
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臆测,要以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知识。
一旦学生们形成了这种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将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扩展到学生学习的其他学科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仅涉及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正确认识,更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深入,让学生实现良好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内容。
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实现分工合作的机会有很多。
我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由4个人组成。
在分组实验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
小组内部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分组实验的一个方面。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e7cbd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4.png)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综合素养。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
下面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探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展示有趣的实验现象、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进行有趣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
通过参加物理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加竞赛和创新活动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和分析,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培养他们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236727e2bd960590c677dc.png)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面临着知识经济新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信息处理能力强和综合素质好的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教育必将进行一场革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提出了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四个要素,它们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
教育必须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合格公民,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时代在呼唤,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加快实施素质教育。
下面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试谈如下:一、联系实际,加宽物理知识,提高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物理知识的应用和物理知识本身是同等重要的。
在物理教学中,既要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又要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我以课堂教学渗透和专题讲座为主要途径,介绍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广泛联系,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知识充实物理教学内容。
1、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例如,结合当地变电站和学校变压器及电路,分析电压改变、电路连接、电能输送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及工作原理,介绍摩擦力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超重失重的体验,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日光灯电路的安装,照相机、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等等。
2、物理知识与社会问题的联系。
例如,讲三峡电站的建设与效益,西部大开发中西气东送利用能源的战略意义。
噪声的来源及危害,静电的防止与应用,电磁波的产生与应用,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等等。
3、物理知识与高新技术的联系。
例如,介绍磁悬浮列车,磁谱仪,光纤激光通信,红外线遥感,电子显微镜,超导体,电脑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中的军事技术,神舟飞船的飞行成功,核电站建设与核能应用等等。
二、渗透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审美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想象与创造性密切联系。
我将物理学中的美学思想”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渗透在教学中。
例如,一切物质都由最简单的粒子组成,光沿最简单的直线传播,牛顿第二定律f=m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很简洁,这些反映了物理中许多模型和规律都是简洁明了的,是用非常简单的理想模型和数学形式概括极其丰富深刻的内容,变复杂为简单,简洁又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浅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浅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21c1c1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2.png)
浅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提高学生兴趣是培养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兴趣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魅力。
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活动比如游戏、课外实验、探究性学习等, 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从而培养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加强实验教学也是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感性认识到物理原理,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 老师需要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 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组织实验过程, 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等。
此外, 老师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仪器、器材正确地进行实验, 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从实验数据中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让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的应用、逻辑思维和科学知识对生活的影响,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 并且让学生自己发现物理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共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也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 学生通常会遇到很多难题和困难,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老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比如, 老师需要通过慷慨激昂的授课、充分鼓励、简单易懂的讲解、趣味性的案例分析等方式,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激发学习热情。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多样化的考试评价形式, 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再发挥所长,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物理, 推动思维和创新。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时代,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de968ba69dc5022aaea0018.png)
都 是 相似 的。 意 识 地沿 着 这样 的 途径 去 思考 问题 , 求 解 有 寻 决 的方法 , 一种 重要 的 能力 。 理课 程 一直 坚 持对 学 生 进 是 物 行“ 物理 学 是从 实 践 中来 , 到实 践 中去 ” 这样 的教育 。 先 作 首 为 教师应 注 意不给 学 生造 成这 样 的错误 印象 , 好像通 过 课堂 上 的一 两 个 实验 , 收集 三 五组 数 据 就可 以得 出一 个 物理 规 律。 而是 要 让学 生认 识 到 , 堂 上用 于 归纳 物 理规 律 的 实验 课 不 过是 科 学方 法 的一 种演 示 。 次 , 视“ 测 ” 科 学发 展 其 重 猜 在 中的作 用 。 我们 一直 重 视从 事 实 归纳 科 学规 律 , 后 用演 绎 而
是水 容 , 容积 ) 容 积 不会 因 是否 盛 水而 发 生变 化 , 即 , 电容 亦 是如 此 。则 电容 的大 小 与 电容器 是 否盛 电无 关 。这样 就 相 当于在 新 旧知 识 问架起 了一 座桥 梁 , 学生 能够 从 已掌握 的 让 旧知 识 中顺 利地 接 受 和理 解 新知 识 。 通过 类 比, 仅 是使 学 不 生理解 “ 电容 器” 这个 概 念 , 主要 的是 他们 能熟 悉 并掌握 这 更 种方法, 比如 在 学 习“ 电场 ” “ 和 磁场 ” , 以和 “ 力场 ” 时 可 重 进 行 对 比。而 且这 些 方 法不 仅 适于 物 理 , 是 适于 各 门学科 , 而 各 行 各业 , 以至 于生 活 生产 。 ( ) 学 习物 理 的过 程 中培 养 学生 的 爱 国热 情 三 在 物 理 学 史也 是 培 养 学生 素 质 的一 个 绝好 材 料 。物 理 学 史 是人类 对 自 界 中各种 物 理现 象 的认识 史 , 研究物 理 学 然 它 发 生 、 展 的规 律 。 我们 的物理 教 学过 程 中也 总 是 能抓 住 发 在 各 种机 会讲 解物 理 学 的发展 史 , 学生 了解 物理 学 中的基 本 让 概 念 、 本规律 和 理论 的萌 发 、 变过 程 , 学生 了解 到这 些 基 演 让
浅谈新高考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浅谈新高考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5be94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2.png)
浅谈新高考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新高考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是指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强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
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浅谈新高
考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课程设置是新高考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新高考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
需求和个性特点,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在物理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
强的内容,如实验设计、实践探究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在课程中融入一些与
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
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在新高考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已经不能满足新高考的要求,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思维能力。
还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锻炼学生
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ae5f41ba2161479171128e0.png)
意性 的一带而过 , 或者将某一 次的失误说成是实验条 件的不
是 ,这样的话不能说服学生 ,从而传递给学生一种意识 物理上 的规律有时候也是不严格 的 。 一般来说 ,在 中学 阶段所做的实验基本都是定性的研究物 理量间的关 系的 。 定性分析也是一种极 其重要 的科学方法 ,定 性和半定量化 的方法 的运用 , 可使我们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 , 而不是一下子就陷入对细枝末节的探讨 。过度 的定量化 ,容 易 使学生迷失在各种形式 的数学推演和运算之 中 ,而伤失 了对 丰 富而 生动 的物 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过度 的定量化 ,使物理更
这也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
三 、 物理 教 学 中培 养学 生 的 科学 思 维 习惯 。 在
在物理课程 中 ,强调 的就是认真观察 ,在观察事物 时 ,不带 任何的主观色彩 ,而是 以 自 然观察的方法以及用实验来观察的 方法 。 物理学理论的建立一般都遵循着这样一个途径 观察实 验 广义的 、 进行假设 、 设计 实验验证 假设 、 总结理论 、 过广 通
翻Hale Waihona Puke ,教“ ““浅 谈 高 中物 理教 学 与素 质教 育
河南省膜阳市外 国语 高中 谷俊仕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 们今天 的文明生活 ,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 天的现代 化生 活 ,它的发展为人类 创造了巨大 的物质 财富 ,推动 了人 类文明进 程的发展 ,显示了科 学的巨大力量 。 在学习物理过程 中 ,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 的成就 。 以 ,学习一定的物理学 所
泛的实践验证理论 …… 在其他领域 , 大到科学理论的建立 ,小 到台灯 、 自行车故 障的排 除 ,基本途径都是相似 的 ,有意识地沿
高中物理教师素质与教学理念
![高中物理教师素质与教学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7ba6823cee06eff9aef8076e.png)
浅谈高中物理教师素质与教学理念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和塑造学生科学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观察和动手,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科学素养及心理素质教育。
而且注重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培养坚忍不拔、实事求是、勤俭节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把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科学精神的培养扎根于实验教学这片沃土中,实验教学是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具体做法如下:一充分展示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持久的注意力和准确的观察力,具体操作实验时,既动手又动脑,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熟练使用器材的能力,实验中还会发生意外现象,出现一些新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许多演示实验为验证某一规律结论,抑或展现在科学发展进程某一问题发现方式或途径,在做这些演示实验时,教师不仅要达到演示实验现象的目的,更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发现的艰难,要有不怕困难、挫折、失败,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还要尊重事实、客观公正、服从真理、细致周密的科学态度。
对于学生的创新培养,应该有层次之分。
实验教学中,教师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做演示实验时,可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协助完成,让语言表达能力强、归纳能力强的学生表述现象,得出结论,教师做出评价,给予肯定,学生将备受鼓舞。
鼓励学习缺乏兴趣、成绩差、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教师和学生在实验中要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进行实验,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了条件。
二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也会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
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思考论文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b8daf4f705cc1755270971.png)
浅谈高中物理素质教育的思考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许多年,那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呢?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
那么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如何进行物理学科的创造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
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
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
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
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2、培养创造观察。
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等重大科学成就,这些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
创造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
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浅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88540c9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b.png)
浅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学科作为理科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本文将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探讨其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培养途径和方法。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1.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物理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至关重要。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
可以开展物理学科相关的科普知识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可以组织物理学科相关的科学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情;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物理科学文献和期刊,了解物理科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
可以设置合适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实验课题和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创新和改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
四、结语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技术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浅谈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89ef8220e2bd960590c67714.png)
要加强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分组合作 , 小组 成 员在 一个 共同的 目标下按照不 同的分工
完成既定的实验方案 ;同时 ,要加强实验过
1 . 激 发学生 主动学 习的积 极性
物 理学科教 学 的本 质 内容 是人们 通过
一
些数学或者 自 然现象 、 实验等对 物理现象
实践能力出发。
境为基础 , 要在牢 固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实验 ,并且在此过程 巾教师要充分发
挥引导的作用 , 及时发现学生在创新过程中
的不足之处 ,并且帮助学生进行 纠正 。在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方案选择的合作, 在实验方案选取时要
对 整个实验的实现进行充分的考虑 ;其次,
个物理创新实验环节 叶 l , 创新性和标新立异 是十分重要的 , 学生要充分发挥 自己的想象
一
进行讲解 , 在实践环节中真正 的锻炼学生的
合作能力 。 物 理课堂 教学 中的素质教育 内容 的渗
指导和监督 ,以避免学生由于课题选错 而走
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叶 d 王 反作用与物
理课堂教学 , 对于培养学生的 自主创新能力
个完整的物理概念体系, 然后通过主客观 的相互作用对具体的物理概念进一步完善 ;
弯路。同时在学生完成创新作品后 ,教师还 要及时的组织对创新作品的评审和探讨 , 通
过与学 生 的交 流不断 的获取学生 的实 际需
和合作精神有着寸 ‘ 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 要
采取不 同的措施加 强物理 课堂教学 中的素 质教育渗透 。
其 次 ,教师 要充分起 到对于学 生 的引导作 用, 在教学的过程 中要采取一些具体 的措施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1525915fc4ffe473368ab41.png)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围绕考试目标教学的应试教育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时代发展在呼唤教育改革,因此,学校教育要把素质教育的精神落实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上。
我认为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在此,我从中摘取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教师素质是落实素质教育方式的保证学生素质是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素质所决定,教师素质的高低反作用于学生的素质。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折射到教师身上,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或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需要教师消化吸收,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的高素质。
1.教师必须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其敬业、勤业、乐业的精神对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积极探索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师应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能够整体把握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结构,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
3.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精心地设计和控制教学过程。
4.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
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会直接作用到教学效果。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习教育测量学、智力心理学等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提出了关注学生发展的观点,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到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这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它的实质,仍然在沿用旧的套路。
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讲得眉飞色舞,把知识一股脑地教给学生,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成为接纳知识的容器。
学生的学习围绕教师转,教师的教主宰了学生的学,教什么就学什么,不教什么就不会过多思考,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学习的自我意识丧失,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无从谈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a148d4c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6.png)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的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理论的教导转变为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为高中物理教学者,应该牢记使命,坚定教育宗旨:以学生为主。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对物理学科的喜爱,提高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将物理与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核心素养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物理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的相关知识,更是对物理学习能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来新的要求。
而在如今,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更多的是属于“填鸭式”的灌输,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了解,更是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1.课堂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传统教学环节里,教师是授课的主要人物,讲解知识点也是依据教师为中心,学生无须自主思考,理解知识,只需被动的坐在课桌上,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点,囫囵吞枣般的记忆下来。
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参与进课堂,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发呆等情况的出现,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面。
新课改的主旨在于素质教育,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已经落后,跟不上如今时代的发展,在如今高中的教学中仍旧是以灌输为主,这严重影响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喜爱和长期的兴趣发展。
1.内容集中,缺乏动手实践由于受高考的影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把教学重心放在升学上。
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则会减少动手实践教学,而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讲解上来。
比如说在上课“探究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时,有的教师会选择给学生发橡皮条自己动手,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实践中去验证“探究力合成”。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61a6189b9d528ea81c7795a.png)
育, 往往牺牲 了多数 学生 的发 展 。实际上 , 如果我 们当好 了园 识到 ,课堂 上用于归纳物理规 律的实验 不过是科学 方法 的一 丁, 使 全体学生 的各项素质 都得 到全面提 高 , 那么, 我 们今 天 种演示 。 这一点 , 在前面 已经提到过 。 第二 、 重视 “ 猜测 ” 在科学 的受教育者 中的很多人 , 就能够成为将来 的“ 千里 马” , 我们 也 发 展 中的作 用。我们一直重视 从事实归纳科 学规律 , 而后 用
不是 一下子就 陷入对细枝末节 的探 讨。 过度的定 量化 , 容易使 颇 。以教师 为主导 , 要求教师充 分发 挥向导或 导演作用 , 要求 学生迷失 在各种 形式的数学推 演和运 算之 中 ,而伤失 了对 丰 教师运用 各种媒 体和 手段 , 创造适 合于学生学 习的条件 。 以教 富而 生动的物理本 质的认识和理解 , 过度 的定量化 , 使物理 更 师为主导 , 是为 了更好地落实 以学生为主体 。主体与主 导 , 是 为抽象难懂 , 更容 易使学 生伤 失学 习物理 的兴趣和信心 , 这 些
黧 鬟 瓤 麓 龋 誊 -
¨ 墨
教学研究 于研兀
浅析高 中物理教学 中的素质教育
广西 贵港 市 覃 塘 区石 卡 高级 中 学( 5 3 7 0 0 0 )韦 志伟
[ 摘
条件。
要]物理 学是一门应用性极 强的学科 , 没有物理 学的 发展 就 没有我们今天 的 现代 化生活。 在 学 习物理过程 中, 让
好思 想品德索质 、 科学文 化索质 、 身体心理 索质 、 劳动技能 索 的一切教育 教学活动 , 都是 为了学生的发展 , 特 别是为 了学生 质、 审 美索质 、 人 际交往 与合作 等素质 , 使 其成为 具有创新 精 的终 身发展 。基础教育 应该为学生 的终 身学 习打 下扎实 的基 神并能 主动适应现 代化社会发展 的现代化公 民。本文结合 笔 础 。一个教 师 , 只是向学生传授 真理——授 以鱼 , 其结果 是使
高中物理如何提高素质教育
![高中物理如何提高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ce3bc6525c52cc58bd6beaf.png)
浅谈高中物理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物理大纲也明确指出:“在物理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时期,物理学科中所蕴藏的大量德育因素,对于促使他们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形成良好的品德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育是物理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的,对于完成德育教育任务和学生健康成长及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而物理学的发展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大至宇宙星系,小到基本粒子,从力、热、电、光到原子物理,说明自然界的运动发展是遵循辩证法的。
至于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实验的进行,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和方法。
物理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得出、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为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树立相信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创造了条件。
1.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树立科学人生观,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长期坚持,教学中要注意寻找切入点。
1.1 用古今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地方提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结合教材内容,相应介绍,尤其要突出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如地磁场偏角的论述早在宋代沈括已提出,比西方早400多年,惯性现象的描述在公元500年前的春秋末期的《考工记》已有记载,“地动仪”的发明、哈雷彗星的发现记载等都早于西方几百年。
1.2 用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事迹教育学生学精神的有效方法。
结合教材和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我国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无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
思考:对高中物理素质教育的思考小议
![思考:对高中物理素质教育的思考小议](https://img.taocdn.com/s3/m/3292488802d276a200292eaf.png)
维 活动 , 总结答题技巧等。
二、在高中物理素质教育 中不仅质的培 养
应试教育确实 留下 了许 多难 以根除 的问题 , 以 , 所 广大教师在高 中物理教学 中要注意以下i个 问题 。 1 . 在高中物理教学 中 , 要处理好学与悟 的关系 。在
质教育 , 提高学生 的整体素质呢?笔者想从以下两大方 面作详细 阐释 。
一
如能源问题 、 问题和环境污染 问题等 , 过讲述一 粮食 通
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 , 把物理课本抽象 、 枯燥 的
内容贴 近实际 , 联系到社会与人 , 激发学生学 习物理学
家的人格 品质 , 培养其创造 品质 , 研究科 学创 造 的非智
18 2
【 你说我说 】
中外 教学 中 , 历来 存在 着“ 多悟少 ” 学少 悟 多” 学 和“ 的 情况 。国内教师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 比较喜 都
欢那 些听 老师话 的 “ 高分低 能 ” 的学生 , 而不喜 欢那 些 理变化规律 , 深刻理解并 灵活运用所学 的物理知识。 3 . 切实做好 “ 减负 ” 。近年来 , 教育部要求尽快改变 学生负担过重 的状 况并采取 了有效 的措施 。“ 减负 ” 的 “ ” 主要包 含有 :负 重 ” 负 “ ,即学 的太多 难 以领 悟 的 “ ;负荷 ” 即外部各方 面形成的压力 ;负担” 即学 负” “ , “ , 生心 理上所 承受 的压力 。减 轻学生 “ 学多悟少 ” 的负重 的有 效方法是在培养创 造力 的原则下 开发 智力 ,加大 情商教育 的开发力度 。电视 里曾报道过某 中学学 生残 害母亲 的恶 性情况 , 这就是 负担过 重 , 超负荷运行 的结 果 。但是 , 同样也 要把握 好度 , 因为有 些地方 , 减负之 后, 出现 了学 生无 所事事 , 家长 无可奈何 , 师手足无 教
浅谈高中物理素质教育
![浅谈高中物理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b8a7611866fb84ae55c8d03.png)
在学习物理 的过程 中, 学生亲 自做实验也是很 重要的一
部 分 , 此 过 程 中 也 在 锻 炼 学 生 的 素质 , 就 是 学 会 人 与 人 在 那 之 间 的合 作 , 当然 提 高 动 手 能 力也 是 一 个 很重 要 的 目的 。 在 学 生 实验 中 , 一般 采 用 的是 合 作 方 式 ( 以 两 人 一 组 居 多 ) 目前 。
知 识 内容 , 而且 这 些 内容 之 间 存在 着 必然 的 内在 联 系 。将 新 、 旧 知识 进 行 类 比 , 学 生 以启 示 , 给 使学 生 易 于 掌 握 新 知 识 , 同 时也 巩 固 了旧知 识 。如 在 学 习静 电场 一节 内容 中 ,电场 ” 念 “ 概
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 但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 , 生一般难 学 以理解。那么可 以用力学中所学重力场与之做 类比: 地球周围
存 在着 重 力场 , 球 上 所 有 物体 都 处于 重 力场 中 , 受到 了地 地 都
基础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 , 要想发展创造力
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 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 发现 , 重要的是, 学生在这一研究的过程 中, 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
面 加 强 素 质 教 育 的今 天 ,在 物 理 教学 中我们 应该 借 鉴 美 国 的 教 育 , 发学 生 自觉 自愿 进 行 自我 素 质 的提 高 , 为有 潜在 发 激 成 展 能 力 、 格 完 善 、 有 个性 、 造 力 的学 生 。 人 具 创
结合 物 理 教 学 内容 , 学 生 分 组或 单独 进 行课 题研 究 。做 将
课题研究基 本上有三个阶段 : 一是收集资料 , 熟悉材料; 二是
写 研 究报 告 ; 三是 课 堂 演讲 或演 示 。事 实上 , 高 中学 生来 说 , 对
高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cfe1186edb6f1afe001f02.png)
高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探究【摘要】开展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物理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
本文就如何实行物理学科的创造教育和在实施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两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教育学少悟多减负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来说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素质教育在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直是困扰广大物理教育人员的一个问题。
一、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的新要求—创造教育物理是现代自然科学及技术科学的基础。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思维不够开阔、知识应用不够灵活等。
创造性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最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物理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创造教育指的是指根据创造学的基本原理,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个性、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
创造教育的内容包括创造意识、创造观察力、创造思维能力三个方面。
1创造意识是基础创造意识指的是人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潜能,力求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思想观念。
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有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思想。
其次,老师在传授物理知识时,要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再次,老师应该关注科技前沿和一些热点话题,寻找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与学生一起分享、探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创造观察力是关键俗话说,这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创造观察力在物理教育中就是那双“眼睛”。
良好的观察力是学习物理的最基本要求,在学习和研究物理的过程中,物理现象经常是多种现象的集合,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dd9dec0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c.png)
2020年第3期185物理在高中阶段属于基础课程,将物理课堂作为平台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集中体现于四个维度,即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理念的内涵,并能切实将其融入于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以达到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核心素养理念的教育目标。
1 将物理观念渗透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物理观念是核心素养理念的一个基本要求。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沿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物理概念,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使学生对其形成深刻的记忆。
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的过程中能促进其形成物理观念。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到“自由落体运动”这个部分时,其中的一个重点是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相比于直接讲解,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场景将物理概念导入到课堂当中,比如,播放一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视频资料,或者让学生尝试在高处落下物体,并观察落下的现象。
结合这样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物理观念。
2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物理问题不同学生在思考物理问题的角度存在较强的差异性。
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于一个物理问题展开讨论,使其在发言中发生思维的互相启发。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同时使得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调动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师讲解到“自由落体运动”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在同一高度落下的两个物体,质量更大的会先落地,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每个学生的思维角度不同,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讨论完毕可以将结论汇报给教师,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和讲解。
3 在实验探究环节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实验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体系当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形成实验探究素养的主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中物理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浅谈
发表时间:2014-06-13T08:17:19.047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4年5月作者:孙玉红[导读] 很多人都认为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学了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确也很难想象会在什么场合要用到“连接体”等高中物理中这类典型问题。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孙玉红
【中图分类号】G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011-01 很多人都认为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学了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确也很难想象会在什么场合要用到“连接体”等高中物理中这类典型问题。
即使有些人将来从事科技工作,如果不是去作大学或者中学的物理教师,恐怕也很少需要在这样的层次上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这就似乎涉及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学习物理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到底能有什么用?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认为,在中学的有限课时内,应该多学一些“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则是那些在物理学中影响全局的,掌握不好就无法进一步学习的,也就是说,考虑得较多的是物理学科本身,而并非作为一个人的素质的需要。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它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所以,学习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不仅是作为一个高素质公民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物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出发,寻找规律,再用实验去验证结论。
所以,它要求学生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实事求是,不靠主观臆断去猜测、捏造。
当然,在这个方面,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对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必须作到在能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位,而不是随意性的一带而过,或者将某一次的失误说成是实验条件的不是,这样的话不能说服学生,从而传递给学生一种意识:物理上的规律有时候也是不严格的。
一般来说,在中学阶段所做的实验基本都是定性的研究物理量间的关系的。
定性分析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科学方法,定性和半定量化的方法的运用,可使我们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一下子就陷入对细枝末节的探讨。
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做实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也在锻炼学生的素质,那就是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当然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在学生实验中,一般采用的是合作方式(目前以两人一组居多)。
两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一起出主意,然后一起参与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其中一位同学负责安排任务的分配,其中一位负责检查等等。
当然,也应做适当的轮换,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各个位置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
三、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用科学的方法
在物理课程中,强调的就是认真观察,在观察事物时,不带任何的主观色彩,而是以自然观察的方法以及用实验来观察的方法。
物理学理论的建立一般都遵循着这样一个途径:观察实验(广义的)、进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总结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验证理论……在其他领域,大到科学理论的建立,小到台灯、自行车故障的排除,基本途径都是相似的,有意识地沿着这样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我们的物理课程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育。
第一,作为教师应注意不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印象,好像通过课堂上的一两个实验,收集三五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物理规律。
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用于归纳物理规律的实验不过是科学方法的一种演示。
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过。
第二、重视“猜测”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一直重视从事实归纳科学规律,而后用演绎的方法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
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有两点常被忽略。
其一,单纯的演绎不能得到新的认识;其二,单纯的归纳得出的规律只适用于与原型相同的场合,不能成为普遍规律。
这两点都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往往需要猜想。
这种猜测也是在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才可以,而不是胡乱猜测。
四、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积累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物理课本中所出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类比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等。
以类比推理为例。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不仅有一定的知识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给学生以启示,使学生易于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
如在学习静电场一节内容中,“电场”概念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一般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用力学中所学重力场与之做类比:地球周围存在着重力场,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处于重力场中,都受到了地球的作用力——重力。
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又学到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接受新事物的方法,作为学生本人,如果不喜好物理本身,他可以不用去深究物理量之间的进一步关系,但是学习物理的这种方法还是应该掌握的,曾经有人说,学过某些知识之后,把知识全部遗忘后留下来的就是素质。
也就是说你对某个领域拥有多少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掌握了能再学习的本领。
五、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物理学史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绝好材料。
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物理学发生、发展的规律。
在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也总是能抓住各种机会讲解物理学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理论的萌发、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到这些规律、定理也是靠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
而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许多,包括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让物理学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或者发挥更大的作用,也需要教师的努力。
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要相应跟上。
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要环节和过程,包括备课、考试出题、教学测评、学习情况调查分析、教学研讨和交流等等,使他们通过转换角度,调整自己的方位,打破教与学的封闭和隔绝,体悟教学的真谛,唤起他们求学上进的精神动力,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扬长补短,多方完善,从而把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的“实践性”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切以提高学生素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