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
第2 3卷第1期2U21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LIAONING UNIVERSITY O F T C MVol. 23 No. IJan., 2021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1.01.026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李亮,韩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摘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 V 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小儿C V A的治疗尚存在一些问题,而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将从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实验研究4个方面来阐述小儿C V A的 中医药治疗进展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6.12; R562.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21) 01-0113-04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T r a d it i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c in e in t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P e d ia tr ic C ouj»h V a r ia n t A s th m aLI Liang,HAN Fei(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053, China )A b s t r a c t:Pediatric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is a s}>erial type of asthm a,i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its morbidity in China is on the rise year hy year and it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Nowadays,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VA with modern medicine,TCM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reating this disease throug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ttract extensive attention.This article will expou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VA from four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internal therapy,external therapy and experiment research.K e y w o r d s:cough variant asthma;pediatric;TCM;researrh progress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丨im a,CVA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表现m_有文献报道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儿科疾病,而C V A是导致小儿慢性咳嗽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1\如若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并进行早期干预,将会有约30%的CV A患儿发展为典型哮喘。
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行 而 数 变 ” “ 盛 则 挛 急 ” 特 点 。 提 、风 的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的 病 机 多 数 学 者 出风 咳诊 断 , 出风 邪 犯肺 为 主要 病 指
分 为 急 性 咳 嗽 、 急 性 咳 嗽 和 慢 性 咳 认 为是邪实正 虚。其 病位 在肺 , 肝 、 因 。确 立 疏 风 宣 肺 、 急 止 咳 的 治 亚 与 缓 嗽 _ 。 慢 性 咳 嗽 是 以 咳 嗽 为 惟 一 或 主 脾 、 2 J 肾密 切 相 关 。 多 因 先 天 禀 赋 不 足 , 法 。 根 据 晁 恩 祥 临 床 经 验 研 制 的 苏 4 要 症 状 , 间 ≥8周 , 部 x 线 检 查 无 又有宿 痰伏 肺 , 外 邪 、 应 原 刺 激 、 黄 止 咳胶 囊 治 疗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10 时 胸 遇 变 明 显 异 常 的 一 类 咳 嗽 。 咳 嗽 变 异 性 七情 内伤 及 疲 劳等 诱 因, 使 外 邪 与 例。药物组 成 : 致 紫苏子 、 黄 、 麻 紫菀 、 五 哮 喘 占慢 性 咳嗽 的 2 . % [ 。咳 嗽 变 宿痰搏击于气 道 , 肺 道不利 , 道挛 味子 、 胡 、 龙 、 蜕 按 1 1 15 1 74 4 j 使 气 前 地 蝉 : :. : : 异性哮 喘是 哮 喘 的 一种 特 殊类 型 , 又 急 , 肺气 失 宣 而致 咳嗽 。① 邪实 : 医 15 10 5比例制成胶囊 , 《 .::. 每粒0 4 , .5g
【 关键词 】 咳嗽 ; 并发症 ; 哮喘 ; 中医药疗法 ; 综述文献
2 10 ) 0 2 3
【 中图分类号】 R 1; 4.;5 . 0 3 文献标识码】 A 【 一 5 41 R6 2 . 1 1 R 5 2 5 5 【 文章编号】 02 21( 1 0 —6 — 4 1 -6 2 2 4 0 0 0 0 90) 2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论文小儿哮喘护理论文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论文小儿哮喘护理论文认为哮喘之证,本质为气道的高反应,治疗当以降低气道的高反应为核心。
小编整理了中医治疗小儿哮喘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中医治疗小儿哮喘论文篇1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于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中医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临床痊愈者67例,约占77.9%;显效的者16例,约占18.6%;无效者有3例,约占3.5%,总有效率达96.5%。
结论:中医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过敏性咳嗽或隐匿性哮喘,是一种以持续性、反复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哮喘,其临床特点多以清晨或夜间出现发作性干咳为主,运动或哭闹之后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上没有出现感染征象,没有喘息或呼吸困难的症状。
很容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百日咳、支气管炎等其它的疾病。
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病症之一。
在西医治疗中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进行治疗,虽然其短期疗效还比较明显,但一旦停止用药,病情就比较容易出现反复,其长远的治疗效果并非很理想,而且容易出现副作用。
而中医药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了中医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基本资料我院收治的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确诊患儿,其中女:37例,男:49例;年龄1~3岁:23例,4~6岁:38例,7~9岁:25例;病程最短:5d,最长:2年。
2治疗方法2.1 内治法:(1)祛痰法: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而小儿肺脾易虚。
痰本生于肾,肾阳不足,故不能温化津液;脾虚,故不能运化水湿,水液不按常道,故积而成痰。
治宜宣肺止咳、健脾化痰,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可 导 致 咳 嗽 加 重 。
2 治疗方法
2.1 CVA 的中医 治疗 2.1.1从 风 论 治
从风论治过敏性哮喘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马淑然【 墩 授 用以祛风药为主组成 的加 味过敏煎 随证加减治疗过敏性哮喘, 疗 效显著如肺热者 ,加 味过敏煎与麻杏石甘汤合用;肺 寒者, 加味过敏煎 与小青龙汤合用 ;肺气虚者 ,加 昧过敏煎配合玉屏 风 散。上述治疗实践表 明,从风论治过敏性 哮喘 为临床防治过 敏性哮喘提供 了新 思路 ,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2.1.2 从 痰 论 治
【关键词 1 咳嗽 变异性哮喘 ;中西医;治 疗;发病机制 [Abstract] Cough var ia nt asthma(coug h varia nt asthma,CVA),also known as atopic cough,occult asthma,cough,asthma,chronic cough,it is the main or onl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 special type of asthma.The major clinical man ifestations of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cough more tha n one mont h,often accompa n ied by nig h t or early morning aaack of cough,sputum less,increased after exercise,clinical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 第 3卷 第 21期
.119.
小 儿 咳 嗽 变 异 ,陡 哮 喘 的 中 西 医 研 究 进 展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随着CV A这一疾病的提出及对其病因病理认识的深入,中医对其病机的认识也得到了深化,从咳嗽扩展到以哮喘论治,两者实为同源不同症,治疗效果近年也取得了较好进展。
对此,本文阐述了古代文献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从病因病机出发进行综述了辨证论治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今后需加强的研究。
标签: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 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表现为一种慢性、发作性、难以控制的刺激性干咳,多于夜间发病,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存在[1]。
儿童CV A在中医学认识中,仍属“咳嗽”范畴,但随着现代医学对CV A与哮喘具有十分相似的发病机理这一认识的发展,中医药对小儿CV A诊治也有必要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CV A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1 古代文献对CV A的认识《黄帝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明确咳嗽为肺系疾病,在《素问·咳论篇》中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指明了咳嗽内、外两方面的基本病因,并详述了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症状,确立了以脏腑分类的方法。
此后历代医家均对咳嗽证治进行了许多具体的论述,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把咳分为“风咳”“寒咳”“支咳”“肝咳”等十种咳嗽,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论》将咳嗽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明·张景岳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提出外感咳嗽由肺而及他脏,故以肺为本,他脏为标;内伤咳嗽则由他脏及肺,故以他脏为本,肺为标的见解,至此奠定了咳嗽辩证分类论治的体系。
后世医家在六气伤肺、秋燥致咳、咳嗽的脏腑理论均有十分详尽的论述与发挥。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辨证研究进展
国医论坛2009年11月第24卷第6期·50·FO R U M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E M E D I C I N E N o v2009。
V01.24.N o.6·文献综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辨证研究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210029)王菲菲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10001)张骠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施治;文献综述l…~……………………………………………一…………………………………………;doi:10.3969/j.issn.1002—1078.2009.06.038;L………………………………………………………………………………………………l咳嗽变异性哮喘(caugh var i a nt ast hm a,简称C V A)又名咳型哮喘、隐匿型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曾被称为“过敏性咳嗽”,现已将二者明确为两种不同的疾病。
国内有研究认为34%的儿童慢性咳嗽是由于C V A所致Ⅱ]。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约5%~6%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出现典型哮喘症状之前数年,可仅表现为顽固性咳嗽[2]。
本病临床特点是发作性干咳,以清晨或夜间尤著,有一定的季节性,可由吸入刺激性气体、气候变化、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或运动等因素诱发。
现代医学以药物治疗为主,多用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碱类等。
这些药物短期疗效尚可,但需坚持长期的规范治疗才能获效,加上部分家长对激素的恐惧心理,使得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常致疗程不够,且吸入疗法的技术要求,也限制了其在年幼儿中的应用,因此综合效果不甚理想。
近年来中医发挥辨证治疗的优势,对小儿C V A进行理论和临床方面的探讨,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1中医病名及发病机制C V A以咳嗽为主症,故多数医家将其归属于“风咳”、“风嗽”、“痒咳”、“痉咳”、“顿咳”、∥哮咳”等门。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好, 易惊醒 , 夜间哭 闹, 加推平肝穴 。总之 , 运用 中 引起 d J, 泻 的原 因多 为外感 邪气 、  ̄I 腹 内伤 饮食 医辨证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可起到其他治疗方法在 和脾 胃 素 虚 。 病 位 主 要 在 脾 和 胃, 《 岳 全 短期 内难 以达 到 的效 果 , 故 景 因此值 得 在 临床 推 广 应用。 ’ 书 ・ 泻》 :泄 泻之 本 无 不 由 于脾 胃 , 胃为水 泄 日 “ 盖
收稿 日期 :0 8— 6— 4: 回 日期 :0 8— 9— 3 20 0 0 修 20 0 0
作者 简 介 : 王殄 (9 0一) 女 , 院 蹑师 , 学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18 , 住 医 中西 医 结合 治 疗儿 科 疾 病 。
- -— — —
医学者认为本病是 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 、 嗜 酸性粒细胞 的 T淋 巴细胞 参与的气道慢性 炎症 , 引起气道高反应 , 导致可逆性气道阻塞 , 除此之外
三关 、 上 七节 骨 、 脊 、 推 捏 运土 入水 、 足三 里 , 穴 水 以调节 胃肠积滞 ; 揉 每 揉中脘健 脾和 胃、 行滞 消食。
3 5m n每 日1 ~ i, 次。经治疗 2 次后 , 大便次数明显 泄泻 日久必耗阳气 , 故久泻损及脾 阳, 治疗 中加揉 减少 、 状正常 。1 性 周后 复查痊愈 。 肾俞穴 、 外劳宫穴 以温补脾 胃; 久泻 易引起 睡眠不
・
文献 综述 ・
小 儿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的 中 西 医 研 究 进 展
王 珍
( 泸州 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 泸州 66 0 ) IJ ; I ! i 4 00
,
指
导
马君 蓉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进展
减 ;肺 气 虚 弱 型 治 宜 补 益 肺 气 固 表 止 咳 方 用 玉 屏
、
,
中医 学对
CV A
的认 识
一
风 散 加 减 ;脾 气 虚 弱 型 治 宜 益 气 健 脾 化 痰 止 咳 方
、
,
用 六 君 子 汤 加 减 ;肾 虚 不 纳 型 治 宜 温 补 肾 气 固 本
、
。
目前 中 医 对 此 病 的 发 病 认 识 尚 未 统
,
,
。
接触异
火犯肺 肺 失肃降者 治 以 清肝 泻 肺 化 痰 肃 降 方 选
、 、
,
物等 触 动 伏 痰 痰 阻 气 道 所 致
。
,
。
而 有学者认 为
,
泻 白 散 黛 蛤 散 合 定 喘 汤 加 减 ;风 犯 肺 卫 寒 痰 伏 肺
、 、
CV A
患 儿 大 多 具 有 虚 寒性 证 候 的特 征 其病 机 为外
,
康 立 媛 口 ’将 小 儿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分 为 风 寒 束 肺
型 风 热犯 肺 型
、 、 、
¨J
。
风痰阻肺 型 痰热 壅肺 型 寒饮停
、
、
本病是
龄
。
一
种隐匿形式哮喘 可 发生 于 任何年
, ,
肺型 肝郁气逆 型 肺 气 虚 弱 型 脾气虚弱 型
、
、
、
肾虚
,
因其缺乏 典型 的 喘息症 状 易 被 误 诊 为支 气 管
阻 于 气道 气道 痉 挛 肺 失宣 降则 咳 而 不 已
,
。
唯
一
临床表现 的
。
一
种特殊类型 的哮喘 无 呼吸 困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相 关 的记载最早 见 于《 帝 内经 》 虽 无 哮喘 之名 , 痰阻 肺 、 失健 运 证 , 以健脾 化 痰 , 黄 , 脾 治 肃肺 止 咳 , 方
但 已有“ 上气” 喘鸣” “ 等类似本病的描述 。古代医 用二陈汤合止嗽散加减 ;5 痰食互滞 、 () 胃失和降
家 由于 受 当时 条件 的限制 , 只能从宏 观整体 的角度 认识 病 因, 尚未 从 诸 多 咳 嗽 症 状 中来 划 分 区 别 C A为独 立 的一 个疾 病 。该 病 主要 临床 表现 为干 V 咳、 少痰 、 咽痒 , 甚者 可 出现胸 闷、 喘等 ; 本病又 气 且 具 有慢 性迁延 、 固难治及 反复发作 等特 点 。从该 顽 证 , 以消积 导滞 , 治 理气 化痰 , 方用保 和丸加 减 。收 到满 意的临床 疗效 。王东梅 等 将 C A分 4型 论 V 治 。风寒外感 型方选 三拗汤加 减 ; 风热外感 型用 银 翘麻 杏汤 ; 火犯肺 型 以黛蛤 散 合 泻 白散 加 减 ; 肝 肺 脾气 虚型用六 君子汤 合三子 养亲汤 加减 治疗 。
指 导
哈尔滨
104 ) 500
王有鹏
摘 要 : 结合 20 00年 至今有 关 小儿咳嗽 变异 性哮喘 ( V 的 中医药文献 , C A在 中医辨证 分 型 C A) 对 V 及 治疗 方面进行 归 纳总结 , 分析 了 目前 存在 的不足 , 并提 出展 望。 关键 词 : 小儿咳嗽 变异性 哮喘 ; 辨证 分 型 ; 综述
病的发生、 发展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特点分析 , 医 家们大多将其分 属于“ 咳嗽 ” 哮病” 喘病” 痉 “ “ “ 咳” 咽 源性 咳 嗽 ” 不 同疾 病范 畴 。王 烈 认 为 “ 等
收稿 1期 :0 9—1 2 3 20 2— 8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0 . . 9 1 .源自小 儿 咳 嗽 变 异 , 哮 喘 的 中 西 医 研 究 进 展 陡
A v e o e t gc i r nwi A eitg ai em e ii e r iw nt ai h l e t CV i t e r t dcn e r n d h n h n v
用 ,同时可避免其他途径应用皮质激素 的副作用 ,长疗程吸入
皮质激 素可减少 病情 反复和阻止其发展成哮喘[ 选 择性 白三 1 。
刺激可 引起支气管平滑肌 反射 性增 强,引起 局部小气管收缩 ,
此收缩刺激末梢咳嗽感受器 ,直接引起咳嗽反射 ,可 没有 喘息
烯受体 ( yL s C sT 受体 )能促进人 的气道结构细胞如 上皮 细胞 、
性 咳嗽 、咳嗽型哮喘、变异 型哮喘、隐匿型哮喘。本病 以咳嗽 为主要 症状 ,临床特 点主要 为夜间或清晨发 作性阵咳,无 明显
感 染表现 ,或较长 时间抗 生素 治疗无效 ,用 支气 管扩 张剂 治疗 有效 , 患者往往有家族或个人过敏 史, 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 因【, 】 】 咳嗽有 反复发作 、迁 延不愈的倾 向,国外的研究表 明约 5%的 4 C A 患儿可发展为典型哮喘【,因此研 究其 发病 机理、中西医 V 治疗进 展,指导本病治疗 ,对 于预 防哮喘发生及提高患儿生活 质量 ,有着 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 文就 近年来中西医在 C A 本 V 研究方面 的进 展做一 综述 。 1 现代 医学对 CV 的认识及 治疗进 展 A 目前 多数 学者认 为 C A 与哮 喘发 病机 理十分相似,它的 V 病理生理 改变也 是持 续气道 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 ,感染 、遗 传 、环境 与理化 因素是其发病的诱 因【,病 毒感 染造 成气道组 3 】 织损伤 ,使迷走神经纤维暴露 ,胆碱能神经纤维致敏 ,一旦受
研究分析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研究分析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采用临床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得出了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小青龙汤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验证了小青龙汤的疗效。
结论部分总结了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青龙汤、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加减、临床效果、药物组成、临床表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青龙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药方,具有祛痰、平喘、止咳的功效。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西药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且容易导致药物依赖。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小儿哮喘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对于推广中医药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目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中医药在治疗这种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第 4卷 第 2期 20 年 3月 08
中 医 儿 科 杂志
J P 认 T C M . ED RI S OF
Vo No 2 L4 .
Ma . 0 8 r2 0
乙酰胆碱或组织胺作激发试 验时约半数气道反应 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之说。然而 咳嗽变异性 高 于正 常人 , 为抗 原抗 体反 应所 引起 的支 气 管迟 哮喘发病机理复杂 , 认 尤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 发性过敏性炎症是导致本病气道非特异性反应增 证型 , 法、 、 的系统认识仍 处于萌芽 阶段。 理、 方 药 高的主要原因 J 。研究还发现咳嗽变异性哮喘患 近年来 , 中医药在诊治 C A过程中 , V 不少医家在研 者黏膜水肿、 上皮细胞脱落、 部分基底膜增厚 , 与典 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 结合 自己的临床体会 , 出 提 型哮喘相似 , E介 导的 I I g 型变态反应在 咳嗽变异 了许多有见解 的观点 。王丽华等u 纠认 为 C A 四 V 性哮喘的病理方 面起重要作用 。近年的研究表 季皆可发病 , 以春季发作居 多 , 风、 、 湿、 J 但 “ 寒 暑、 明 C A的发病还与免疫 因素有关 ,P免疫 反应神 燥、 V s 火六气 皆令人咳” 以风邪为主 ,邪之所凑 , , “ 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C A与哮喘发病机理十分 V
收稿 日期 :0 7一I 6 20 I一1
般多为后天获得性。研究证实过敏性鼻炎患者用
作者简介 : 陈淑敏( 9 2 , , 中西医结合七年制研究生。研 究方向 : 18 一) 女 在读 小儿肺 系疾病 。
・- -— —
46 ・ — - - —
维普资讯
中图分 类号 :26 1 R 5 .2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6 3— 27 20 )2— 0 6— 3 A 17 49 (0 8 0 04 0 咳嗽变异 性哮喘 (og aat s m ,V ) 相似 , cuhvr n a h aC A i t 它的病理生理改变也是持续气道炎症反应和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咳嗽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其中包括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刺激物等等。
而变异性哮喘是咳嗽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由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引起的。
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组成。
它有着温中散寒、宣阳透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医生也尝试将小青龙汤应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为了评估小青龙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
研究对象为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接受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
观察结果显示,小青龙汤组患者在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困难减轻,活动耐受力提高。
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也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较小。
小青龙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明显增加,说明小青龙汤对哮喘的支气管通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小青龙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沉等也有所下降,说明小青龙汤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小青龙汤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变异性哮喘的复发率。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它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耐受力。
小青龙汤还可以改善肺功能和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观察结果。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的特殊类型哮喘,中医多归属于“咳嗽”“哮病”等不同病证范畴。
目前西医常规治疗疗效并不理想,而中医辨证治疗对于本病有较好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和特色治疗等方面入手展开综述,以期为CVA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哮喘;中医药疗法;病机;综述【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104-011.引言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隐匿性哮喘、咳型哮喘或过敏性咳嗽,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存在气道高反应,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
CVA是慢性顽固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因临床无明显哮喘症状,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等疾病而延误治疗。
传统医学对本病并无专有病名,但依其咳嗽、鼻塞、鼻痒等症状,多归属于“咳嗽”“哮病”“风咳”等不同病证范畴。
针对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和患者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加,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尚不十分理想。
而中医辨证治疗对于本病有较好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和特色治疗等方面入手展开综述,以期为CVA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2.中医病因病机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云:“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并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最早提出三因学说,而诸多现代医家亦多从外感邪气、内邪干肺、内外合邪三个角度阐述了CVA的病因病机。
3.中医辨证治疗综合各医家对本病的诊治思路,可将中医辨证治疗分为分型论治,脏腑论治和分期论治三方面。
李际强等根据晃恩祥教授治疗本病经验,将本病辨证分为疏风散风法、疏风散寒法、疏风清热法等9法,在基本方(炙麻黄、苏子、苏叶、杏仁、蝉蜕、紫菀等) 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张燕萍总结本病辨治特点:治肺在先,肺脾同顾、肺肾同补在后。
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以持续咳嗽或咳嗽反复发作为特征,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为哮喘的早期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变为典型的哮喘发作。
本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因为无典型哮喘的喘息症状和肺部阳性体征,常常造成误诊、误治,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
中医药在防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以及独到的经验,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l.病因病机研究梁晓海等认为本病为风咳,风邪犯肺,邪客于肺络,肺气失宣,气道挛急而致咳嗽。
易桂生认为风邪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因,肝郁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础,且风气通于肝,因此,疏肝祛风法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法则。
杨鸿等认为治疗不当、内有伏痰是慢性咳嗽主要原因,脾虚痰瘀为主要病理基础。
韩瑞锋认为肺肾气虚,卫外不固,易使淫邪反复袭表,邪郁于肺,肺失宣降,气道挛急,发为咳嗽,咳嗽日久伤肾,肾不纳气,终必致喘。
高正怡等认为哮喘的发病虽在肺,而宿根当责于肾,外因为感受外邪,接触异气、活动过度或情绪激动等,然内因是肾阴亏虚,导致肾元不固,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气逆于肺,为本虚标实之证。
斯建中认为瘀血既是小儿cVA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肺络瘀阻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久咳耗气、伤阴、损阳以及宿痰伏肺,痰阻气机都可造成血滞成瘀。
由此可以将各医家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病因病机归纳为风、痰、瘀、虚四种。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通常存在气道的高反应性,结合其临床症状属于风咳者占有很大的比例,内有伏痰、肺络瘀阻既是本病的病理产物又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小儿肺脾肾不足,本病迁延日久可致本虚标实。
在本病早期其病因病机以风、痰为主,在后期则以瘀、虚为主。
对病因病机的归纳整理可为辨证论治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2.辨证论治王霞芳等将咳嗽变异性哮喘分为风寒束肺、风热袭表、风痰阻络、肺胃气逆四型。
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于海洋;梁嫄;王有鹏;景伟超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22(19)11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为儿科常见病、高发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临床中常因治疗不当,导致缠绵难愈,最终演变成支气管哮喘。
目前西医对于儿童CVA的治疗副作用较多,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差,且病情易反复发作。
相对于西医治疗,中医中药、穴位贴敷、推拿、针灸、中西医结合等方法在此病的治疗中不仅操作简便、副作用少,同时还具有经济实用、疗效确切等特点。
随着中医中药的逐渐发展,使中医药治疗儿童CVA被越来越多的医家及患者所接受。
本文对儿童CVA中医药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于海洋;梁嫄;王有鹏;景伟超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2.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的Meta 分析
3.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4.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5.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概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进展研究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进展研究摘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中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发病原理与哮喘相似。
在患病后症状容易持续反复发作,尤其在早晚是症状十分严重,一旦用力活动将不断加剧,需要及时选择治疗。
目前此病在治疗中雾化吸入是一种常用疗法,可平喘止咳,尤其在儿科应用中十分常见。
但是由于此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而且病情愈发复杂,所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儿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进展,为后续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西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后对患者的肺部功能影响极大,也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疾病的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早期时不会出现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因此诊断较为困难[1]。
随着病情延长,出现恶化后难以治疗。
雾化吸入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用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克制慢性咳嗽,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遵循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消除呼吸道炎症,使患者的呼吸道和肺功能得到改善。
考虑到可选择的药物和疗法较多,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式势在必行。
1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是指慢性咳嗽为主要特征的哮喘类型,此病在发病早期时以持续的慢性咳嗽为主,但病症不会出现明显的肺部阳性体质,所以在临床中容易被误诊,这也导致不合理治疗案例频出,影响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只有确诊后,才能给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有效减轻痛苦,促进其康复[2]。
2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在小儿人群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得出统一定论,但部分学者认为此病和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基本相同原因,主要在于气道病例发生改变,因为病毒感染导致气道出现损伤,增加了神经敏感性,诱发咳嗽反射[3]。
除此之外,患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致使哮喘急性发作,导致气道产生炎症,使患者症状加剧,治愈难度较大[4]。
最后考虑到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乙酰胆碱浓度相较于典型哮喘患者更高,所以喘息的几率提升,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程度,也无形中增加治疗难度。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5月23日 17:41:38 Sun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 ∙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全国抗菌药物会 ∙国际病毒性肝炎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第五届世界癌症会 ∙国际神经科技大会 ∙全用药学术会议 ∙国际药师论坛 ∙全国方剂组成 ∙亚健康学大会 ∙ 类风湿关节炎作者:马冬梅 指导王有鹏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 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国保健营养》征稿【摘要】结合2000年至今有关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中医药文献,对CVA在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分型;综述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隐匿型哮喘[1]、过敏性咳嗽,是以慢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是儿科较难治疗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0.5 %~2 %,婴幼儿可达5 %左右,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约占1/4左右[2]。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病的发病率和确诊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对本病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来,中医药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在治疗小儿CVA 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 varian t asthm a , CVA ) 为主诉的哮 喘 [ 1 ] 。 197 2 年 Glauser称这类疾病为
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上以慢性或反 “变异型哮 喘 ”(Varian t a sthm a ) [ 1 ] 。19 81 年 1 月
教师 ”。
媒体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 2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将产生新的教学模式 ,
教育资源建设包括媒体素材库、试题 库、试卷 它同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相比 ,最大优点
库 、案例库 、课件库、常见问题解答库 、资源目录索 就是能够较好地开发教学资源 ,解决理论与实践脱
引库等 。按照一定的理念 、方法和原则 ,科学地建 节的问题 ,改变了获取知识的途径 ,调动了学生学
设教育教学资源库 ,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 习的积极性 ,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创造能力方面
值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 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文献综述 ·
小儿咳嗽变异性 哮喘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1982年 Hannaway提出“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 特性较符合。患儿常常咽喉气道一有痒感 ,咳嗽即 varian t asthm a) [ 4 ] 。1991 年 O’Connell等 [ 5 ]总结之 发作 ,呈阵发性 、突发性 、反复性 , 与“痒则 为风 ”、
前研究者的文献 , 提出“咳嗽型哮喘 ”(Cough2type 风邪“善行而数变 ”“风盛则挛急 ”的特性相符 ,从
为“知识助产型教师 ”;变“知识复制型教师 ”为“能 魅力 ,都是教学过程中灵光闪动的部分 。所以切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进展首席医学网2006年05月21日13:01:11 Sun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全国抗菌药物会∙国际病毒性肝炎∙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第五届世界癌症会∙国际神经科技大会∙全用药学术会议∙国际药师论坛∙基因组活动周∙第四届抗体大会∙亚太临床微生物作者:黄慧芳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国保健营养》征稿【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治疗;综述文献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过敏性咳嗽、咳嗽型哮喘、变异型哮喘、隐匿型哮喘,是儿科久治不效的顽固性慢性咳嗽病。
以持续咳嗽或咳嗽反复发作为特征,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众多研究一致认为,CVA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是哮喘的早期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变为典型的哮喘发作。
CVA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而无典型哮喘的喘息症状和肺部阳性体征,常被误诊、误治及失治,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现将1996年以来中医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目前中医学对CVA的发病认识尚未统一,多数认为其与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
内因责之于素体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
气候骤变,寒热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咸酸等为诱发因素。
张九成等[1]认为,CVA是介于外感与内伤咳嗽之间的虚实夹杂型咳嗽,风、火、虚乃其病因病机。
卞国本[2]认为,CVA似咳非咳,似哮非哮,当以“哮咳”立名。
概括其病理因素既有风、痰,还有瘀和虚,四者相互错杂,虚实兼夹,故病情复杂而迁延难愈,主张从“哮”论治。
侯树平等[3]认为,CVA的病理基础是小儿五脏强弱不均衡性,即肺(脾)虚肝旺。
其发病机制是诱因(饮食、情志、劳累、四时等)使维持在接近失衡状态的肺肝关系破坏,肺风发作,肺管拘挛。
肺虚肝旺为本,气道拘挛为标。
翟文生[4]认为,CVA的发病和病因病机与肝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肝主疏泄,与人体气的运行和情志变化直接相关,肝郁易致气滞,进而导致血瘀。
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久咳导致气滞血瘀,故CVA的辨证治疗不能忽视肝郁和血瘀两个方面,而肝郁是导致血瘀的根本原因,提出CVA从肝论治的新主张。
徐尔山[5]指出,小儿体质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特点。
肝有余则易阳亢化风;脾不足则运化无力,水湿内生,聚而成痰。
若痰湿内蕴于肝经和肝风相夹,则风痰内蕴,上扰于肺,致肺失清肃,咳嗽不止,故CVA宜从风痰论治。
帅明华等[6]认为,CVA病机为外感风寒,内伏痰湿,患儿大多具有虚寒性症候学特征,宜从虚寒论治。
伍德军[7]认为,CVA病因病机是体虚屡感风邪,失于表散,邪注肺俞;感冒后过用辛凉药物(有的甚至加用大剂量解热镇痛西药)发汗过甚或辛凉郁遏;过食生冷,伤及肺气。
肺气损伤,上焦津液不布,凝聚为痰,内伏于膈上,风痰交结,气道受阻,肺气不宣,故咳嗽。
此时正气虽虚但邪气亦不太盛,邪气不得长驱直入,正气亦不能一鼓作气祛邪外出,正邪分争,相持难解,故咳嗽反复发作或连绵不止。
其病理因素主要责于虚(气虚)、风、痰。
梁辉等[8]认为肺脾气虚是CVA主要发病机制,虚寒证为主要表现。
2 CVA的治疗2.1 内治法2.1.1 辨证论治林扬芳[9]运用辨证分型结合活血化瘀法将CVA分为4型:①肺热型:治宜清热化痰,活血止咳。
药用:桑白皮、桔梗、浙贝母、黄芩、鱼腥草、麻黄、蝉蜕、白僵蚕、地龙、丹参、赤芍药、桃仁、甘草。
鼻塞流涕加紫苏;呕吐痰涎加莱菔子。
②肺阴虚型:治宜养阴润肺,活血止咳。
药用:南沙参、黄芩、川贝母、枇杷叶、北杏仁、炙麻黄、蝉蜕、白僵蚕、地龙、丹参、桃仁、赤芍药、甘草。
便秘加火麻仁。
③肺脾气虚型:治宜培土生金,活血止咳。
药用:陈皮、法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麻黄、蝉蜕、白僵蚕、地龙、丹参、桃仁、赤芍药、甘草。
纳呆、大便烂去桃仁,加神曲、山楂。
④肺肾两虚型:治宜补益肺肾,活血止咳。
药用:麦门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黄芪、丹参、赤芍药、炙麻黄、蝉蜕、白僵蚕、地龙、甘草。
同时口服酮替芬片,取得很好疗效。
梁辉等[8]将CVA发作期分3型论治。
肺寒型治宜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小青龙汤加减;肝火型治宜调和肝脾,敛肺止咳,用小柴胡汤加减;痰湿型治宜化痰止咳,兼补肺肾,用金水六君煎加减。
缓解期间分为2型。
肺脾不足型选用补脾益肺之剂,如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生脉散等;肾气不足型可在补脾益肺剂基础上,选用何首乌、当归、熟地黄、女贞子、淫羊藿等养血补肾之品。
易俊忠[10]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分为寒咳型、热咳型、寒热夹杂型。
寒咳型治宜温肺止咳,药用麻黄、干姜、细辛、杏仁、半夏、紫苏子、白僵蚕、甘草;热咳型治宜清肺止咳,药用麻黄、石膏、杏仁、葶苈子、青黛、细辛、甘草;寒热夹杂型治宜温凉并进,药用麻黄、石膏、杏仁、干姜、细辛、蝉蜕、青黛、车前子。
结果总有效率93 75%,治疗后25%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V25)、最高呼气流速度(PEER)值均显著改善。
2.1.2 宣肺化痰法蔡抗援[11]采用宣肺豁痰法,方用三拗汤合清金化痰汤加减。
药用:麻黄3~9 g,杏仁、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陈皮各5~10 g,桔梗3~5 g,瓜蒌、麦门冬、贝母、茯苓各6~10 g,甘草3~5 g(剂量随年龄大小调整)。
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取得满意疗效。
徐尔山[5]采用息风化痰、宣肺止咳法治疗CVA 42例, 基本方:炙麻黄5 g,杏仁、白僵蚕、款冬花各10 g,胆南星6 g。
加减:汗多加麻黄根10 g;咽部红赤加山慈姑10 g;舌红、少苔,痰少而黏加南沙参10 g;咳剧致吐加姜竹茹10 g;形瘦倦怠而见气虚之症加生黄芪10 g。
并与博利康尼治疗35例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2组近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3~3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7例,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45.7%。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发生哮喘3例,哮喘发生率7.1%;对照组发生哮喘12例,哮喘发生率34.3%。
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1.3 祛风解痉法周茵等[12]运用宣肺祛风解痉法治疗CVA。
第1阶段采用中药:南沙参9 g,射干6 g,百部9 g,白僵蚕5 g,地龙9 g,全蝎5 g,五味子6 g,蝉蜕5 g(以上均为3~7岁儿童量)。
每日1剂,水煎分2~4次口服。
病情稳定后,进行第2阶段,予钱乙补肺阿胶散。
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疗效满意。
杨锐萍[13]采用自拟疏风宣肺解痉汤治疗CVA 58例。
药物组成:炙麻黄4~10 g,杏仁5~10 g,荆芥4~10 g,防风4~10 g,蝉蜕3~10 g,地龙5~10 g,白僵蚕4~10 g,钩藤(后下)5~10 g,生甘草3~5 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5剂为1个疗程。
全方消除气道的高反应性,扩张痉挛的支气管,从而使肺气宣降自如,咳嗽得愈。
姚建华[14]采用痉咳散治疗CVA 30例。
药物组成:蜈蚣、胆南星、甘草。
研细末后按需混匀成散剂。
4~6岁每次1.5 g,每日3次;7~12岁每次2 g,每日3次,蜂蜜调匀,开水吞服。
7日为1个疗程。
结果:显效12例,占40%;有效16例,占53%;无效2例,占7%。
2.1.4 抑肝理肺法侯树平等[3]以抑肝(疏、缓、柔、平)理肺(宣肃、补虚)法治疗CVA。
以柴胡、薄荷、白芍药、当归、地龙、党参、白术、莪术为基础方,咳嗽频繁者加前胡、钩藤、白僵蚕,痰多者加制半夏,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100例,效果显著。
翟文生[4]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入疏肝柔肝、化瘀通络之品。
对照组予清肺养阴、化痰止咳的止咳口服液。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柴胡、白芍药、地龙以疏肝柔肝,化瘀通络,结果疗效、起效时间、疗程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2.1.5 补虚法林美源等[15]以补脾益肺,温肾纳气的补肺汤加味(《永类铃方》)治疗CVA。
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熟地黄、薏苡仁、山药各5~10 g,五味子、紫菀、陈皮、茯苓、甘草各3~5 g。
水煎服,日1剂,连用7日。
停药后予黄芪精口服液5~10 ml,每日早晚2次,3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较好。
伍德军[7]认为CVA治宜扶正祛邪,益气祛风,宣肺化痰。
方选玉屏风散合杏苏散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15 g,白术10 g,防风10 g,杏仁10 g,苏叶10 g,桔梗10 g,陈皮6 g,法半夏15 g,茯苓15 g,前胡10 g,枳壳10 g,生姜5 g,大枣10 g。
每日1剂,水煎分服。
服药期间不用抗生素、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和其他止咳药物。
7日为1个疗程。
治疗58例。
结果:痊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
侯梅荣等[16]指出,CVA缓解期应扶脾益肾,补土生金,调其脏腑功能,去其生痰之因,以减轻和制止发作,逐步达到根治目的。
予加味玉屏风散口服辅佐治疗CAV,疗效肯定。
2.2 外治法陈芳瑜等[17]采用中药(皂角刺、桔梗、半夏)雾化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00例。
每次10 ml,雾化15~20 min,每日1次,结果全部有效。
认为中药超声雾化疗法不但减轻了机体代谢的负担,而且也解决了幼儿喂药难的问题,与西药β2激动剂喷雾相比,避免了喷雾西药过量导致的肺“锁闭综合症”。
张秋平[18]采用穴位拔药物罐后贴药治疗过敏性咳嗽58例,疗效满意。
选取风池(双)、风门(双)、肺俞(双)、心俞(双)、神阙、膻中、天突。
将药酒(白芥子、细辛、延胡索各30 g,甘遂10 g,共研细末,浸入75%的乙醇500 ml内7日,过滤取液瓶装备用)滴入火罐内(玻璃罐)3~5滴,迅速将火罐拔在以上穴位10~15 min,取下火罐,将参龙白芥散(由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量,红参、海龙按以上总量的3%加入,冰片为5 g/kg加入,瓶装密封保存)用鲜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1 cm的圆饼敷在穴位上,用关节止痛膏固定贴6~24 h,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