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常用连续模型的直接辨识法及应用_樊厉
过程控制工程第2章数学模型解析
dh dt
h
R2 q1
拉氏变换,得到传递函数形式
G(s) H (s) R2 Q1(s) R2As 1
河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3 解析法建立过程数学模型—单容过程
令:过程的时间常数 T=R2A=R2C 过程的放大系数 K=R2 过程的容量系数 C=A
则:
容量:贮存能力大小, 即引起单位被控量变化 时,被控过程贮存量变 化程度。
河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无振荡无自衡过程模型
GP
(s)
K Ts
e
s
GP (s)
K s(Ts 1)
e
s
Gp
(s)
K T1s(Ts
1)n1
e- s
河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1典型过程的动态特性
(3)自衡的振荡过程
自衡振荡: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 输出响应曲线呈现衰减振荡特性, 最终被控过程趋于新的稳态值。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
扰动 RF (t), Ti (t)
设定值 Tsp
偏差 e(t)
+_
温度 控制器
控制信号
u(t)
蒸汽
控制阀
蒸汽量 RV (t)
测量值 Tm(t)
温度测量 变送器
热交换器
干扰 通道
+ 控制 + 通道
被控变量 T(t)
河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液位过程控制系统
Qi
h
LC
水箱截 面积
水箱内液体 容量变化率
表示为增量形式有:
q1
q2
A
d h dt
q1, q2 , h—偏离某平衡状态 q10 , q20 , h0 的增量
《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P15)(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Q: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Q: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2)组成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Q: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
02~0。
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框图表示.Q:是串级控制系统。
方块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Q:1)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周期和频率。
2)略(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Q:1)按结构不同,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2)略(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Q: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Q:1)是.2)这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一个条件.2、综合练习题(1)简述图1-1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过程控制知识点(精编)
(一)概述1.过程控制概念:采用数字或模拟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
2.学科定位:过程控制是控制理论、工艺知识、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知识相结合而构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3.过程控制的目标: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
4.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过程工业的过程控制。
5.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框图:6.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1)被控过程的多样性2)控制方案的多样性,包括系统硬件组成和控制算法以及软件设计的多样性。
3)被控过程属慢过程且多属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5)过程控制有多种分类方法。
过程控制系统阶跃应曲线:7.衰减比η: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等于两个相邻同向波峰值之比。
即:8.衰减率ϕ:指每经过一个周期以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即:衰减比常用表示。
9.最大动态偏差y1: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值。
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的指标10.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稳态值的百分比。
11.余差:衡量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性能指标。
12.调节时间: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当被控量进入其稳态值的范围内,过渡过程结束。
调节时间是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的指标。
13.振荡频率:振荡周期P的倒数,即:当相同,越大则越短;当相同时,则越高,越短。
因此,振荡频率也可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动态特性):过程在各输入量(包括控制量与扰动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4.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的特点:1单调不振荡。
2具有延迟性和大的时间常数。
3具有纯时间滞后。
4具有自平衡和非平衡特性。
5非线性。
(二)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机理法建模: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机理,写出各种有关方程式,从而得到所需的数学模型。
测试法建模:根据工业过程的输入、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某种数学处理后得到的模型。
经典辨识法:测定动态特性的时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频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统计相关法。
品检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分析
品检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分析在品质控制中,数学模型是评估和分析产品或过程的质量的重要工具之一。
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品质控制人员了解产品或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品质控制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包括统计过程控制、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贝叶斯网络分析。
统计过程控制(SPC)是品质控制中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产品或过程的数据,确定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SPC通常使用控制图来监控过程的变化。
控制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可以帮助品质控制人员识别出过程中的特殊原因变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常见的控制图包括X-Bar图、R 图和P图等。
X-Bar图用于监控过程的平均值,R图用于监控过程的变异性,而P 图则用于监控过程的不良率。
通过分析控制图上的点的分布情况,品质控制人员可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在品质控制中,回归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通过收集产品或过程的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可以找到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变量,并建立预测模型,从而预测产品或过程的质量状况。
回归分析可以采用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或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
通常,品质控制人员会选择最合适的回归模型,并通过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指标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和预测准确性。
方差分析(ANOVA)是一种用于比较多个样本均值是否相等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在品质控制中,方差分析可以用于确定不同因素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并找出最重要的因素。
方差分析基于平方和、均方和和F值等统计指标来评估样本均值的差异性。
通过进行方差分析,品质控制人员可以确定最佳因素组合,从而优化产品的质量。
方差分析还可以用于分析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确定改进策略。
贝叶斯网络是一种用于建立概率推断模型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在品质控制中,贝叶斯网络可以用于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并预测产品或过程的质量。
过程控制方法与工具
9.4过程控制方法与工具9.4.1统计过程控制概述1、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是通过运用专业技术和开展质量各环节控制活动,监视过程,使之处于受控状态。
质量控制手段∶技术控制手段和管理控制手段(SPC)2、统计过程控制SPC1)什么是SPC∶在过程质量控制中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分析诊断并进行评价,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导致的影响过程的异常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使过程保持在受控状态。
2)实施SPC步骤∶分析阶段、监控阶段3、质量变异的原因∶随机原因(偶然原因)、特殊原因9.4.2过程能力分析1、过程能力: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精度。
2、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满足产品质量标准(公差)的程度,用质量标准同过程能力之比表示1、控制图的概念及分类1)控制图的概念∶为监测过程,控制和减少过程变异,将样本统计量值序列以特定顺序描点绘出,用于分析和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所使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图2)适用条件:对所研究的控制过程具有重复性,所控制的对象能定量3)控制图的结构4)控制图的种类与适用场合2、控制图的应用程序∶1)选取控制的质量特性2)选择合适的控制图种类3)确定样本组数k,样本量n和抽样间隔,一般样本组数不少于20个4)收集数据5)计算各组样本统计量6)计算各统计量控制界限7)画控制图,将计算出的各组统计量在控制图上打点8)观察分析用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9)判断过程能力是否达到要求10)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3、控制图的分析准则3、控制图的分析准则9.4.4测量系统分析1、测量系统分析概念及分类1)概念∶MSA,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了解测量系统中的各个波动源,以及他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给出本测量系统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的明确判断。
(准确性、精确性)2、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偏移、线性、稳定性、重复性EV、再现性AV3、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一致性分析(有效性、漏判率、误判率)。
过程模型的建立与辨识技术
给出了过程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稳态关系。 2.动态模型
给定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瞬态过程的关系。 二、数学模型的表示形式 1.系统输入-输出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外部描述
) 2.系统状态方程(内部描述) 3.系统差分方程(离散系统)
• M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对LTI(线性时不变系统 )的模型描述
如果(2-5)式还受到噪声的影响,则有: (k) 零均值白噪声
其中
A ( z 1 )y ( k ) B ( z 1 ) u ( k ) D (z 1 )( k )
D ( z 1 ) 1 d 1 z 1 d 2 z 2 d n d z n d
(2-6)
根据以上不同的噪声形式,可将模型分为以下几种时间序列模型:
1LT)I模连型续转系换统辨输入识输出模等型 理论合理估计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数学模型的表示形式
3.混合建模法:机理建模+统计建模 1)从输入
和输出
求脉冲响应
1) 连续系统的非参数模型
集中参数模型与分布参数模型
二、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就是一种利用数学方法从输入输出数 据序列中提取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
过程模型的建立与 辨识技术
2.1 模型的重要性
先进控制或优化控制都需要被控过程的模型。 通常都有数学方程的形式表示系统——数学模型 。 数学模型的作用: • 实现先进控制策略的设计 • 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被控过程的特性 • 用来寻求优化操作的条件 • 整定控制器参数 • 进行培训
2.2 过程模型的分类
③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
A (z 1)y(k)D (z 1)(k)
数学模型分类:
① 静态与动态模型 ② 线性与非线性模型 ③ 参数与非参数模型 ④ 确定与随机模型
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 -回复
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回复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是指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同时控制多个连续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
本文将以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为主题,为读者逐步解析其概念、特点、应用以及建模方法。
一、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的概念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是指在一个工业控制系统中,存在多个同时运行的连续过程,并且这些过程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调节的关系。
每一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状态空间模型,采用状态变量来描述其动态行为。
整个系统由各个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组成,通过状态反馈控制来实现对过程的精确控制。
二、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的特点1. 多变量耦合: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中的各个过程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
修改一个过程的控制策略可能会对其他过程产生影响,需要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
2. 状态反馈控制: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采用状态反馈控制器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通过测量过程的状态变量,并将其作为反馈信号,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3. 多输入输出: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通常具有多个输入和输出。
输入包括控制变量,用于调节系统的状态变量;输出包括被控变量,用于反馈系统的运行状态。
4. 系统复杂性:由于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涉及到多个过程,其系统复杂性较高。
需要充分理解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合理设计控制策略,确保系统稳定性和性能优化。
三、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的应用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系统。
以下为该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1. 化工生产过程控制:在化工生产中,常需要控制多个过程,如温度、压力、液位等。
通过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实现对多个过程变量的均衡调节和优化控制。
2. 电力系统控制:在电力系统中,控制各个发电机和负载之间的协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连续多过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的控制。
控制系统设计中的模型鉴别方法综述
控制系统设计中的模型鉴别方法综述在控制系统设计中,模型鉴别方法是一项关键性工作。
模型鉴别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识别出待控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控制器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基础。
本文将对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模型鉴别方法进行综述。
一、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见的模型鉴别方法,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来拟合实际测量数据和理论模型之间的差异。
最小二乘法可以用于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鉴别。
对于线性模型,最小二乘法可以通过矩阵运算求解最优解。
而对于非线性模型,最小二乘法可以通过迭代优化算法求解。
二、频域方法频域方法是一种将系统响应与频率特性相关联的模型鉴别方法。
它通常基于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频谱分析,可以用于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系统。
频域方法可以采用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数学工具,通过求解传递函数或频率响应函数来获得系统模型。
频域方法适用于具有周期性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系统。
三、时域方法时域方法是一种将系统响应与时间域特性相关联的模型鉴别方法。
它通常基于实际采集到的离散时间数据,通过插值、拟合等技术来获得离散时间系统的模型。
时域方法可以采用多项式插值、曲线拟合等数学工具,通过建立系统差分方程或状态空间模型来进行模型鉴别。
时域方法适用于实际工程中获得的离散时间数据。
四、系统辨识方法系统辨识方法是一种通过试验数据来识别系统动态特性的模型鉴别方法。
它可以通过对系统施加特定的输入信号,观测系统输出响应来获得系统模型。
系统辨识方法可以分为参数辨识和非参数辨识两种方法。
参数辨识方法假设系统具有某种结构,通过最小化残差的平方和来确定模型参数。
非参数辨识方法不对系统结构进行假设,通过直接拟合试验数据来获得系统模型。
五、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鉴别方法。
它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数据训练神经网络,从而获得系统的模型。
神经网络方法可以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和鉴别。
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非线性拟合能力,但对于网络结构和训练样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要求。
控制基本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控制基本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控制理论和应用中,控制基本模型是指用于描述和分析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基本模型是控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研究和设计控制系统时的基础,它提供了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描述以及控制方法的分析和设计。
控制基本模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和输入-输出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系统动力学方程和输出-输入关系来建立。
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和仿真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预测控制系统的行为,并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优化设计。
本文将重点介绍控制基本模型的定义和控制方法的介绍。
首先,我们将详细讨论基本模型的定义,包括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和输入-输出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然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控制方法,如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特点来选择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理解和掌握控制基本模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同时,读者还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和优化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控制基本模型是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研究和应用控制基本模型,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控制基本模型,并介绍相关的控制方法。
为了更好地组织本文的内容,文章结构如下所示:引言部分将在1.1概述中简要介绍控制基本模型的背景和意义,并在1.3目的中明确阐述本文的研究目标。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进行讲解。
首先,在2.1基本模型定义中,我们将详细阐述控制基本模型的定义和内容,包括其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其次,在2.2控制方法介绍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以及它们在控制基本模型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将在3.1总结中对本文进行总结,回顾并强调本文的重点内容和研究成果。
过程控制常用连续模型的直接辨识法及应用_樊厉
DO I
20
0:160年.14710月 7/j .cnki
过程阶跃响应输出的瞬态变化为
Δy(t)=y(t)-y(∞)=y(t)-kh
(9)
文献[ 8] 基于时域阶跃响应模型给出如下的推
导结果 :
∫∫ t 0
τ 2
0
Δy(t)d
τ1 d
τ2
=-
λ11λ2 Δy(t)-
∫ (λ11 + λ12 )0t Δy(τ1)dτ1 -(λ11λ2 -L22 +T0 L)kh -
(λ11
+
1 λ2
+L
-T 0)kht
=-a Δy(t)-
∫ b
t
Δy (τ1 )dτ1 -(a
0
-L22
+T0 L)kh -
(b +L -T 0)kht
(10)
基于该结果得到辨识算法 , 但推导过程比较复
杂 、 费时 。实际上将式(9)代入式(10)可以看到有更 简捷的推导方法[ 8] , 便于推广 。式(9)代入式(10)后
.kzgc
.2006
.04.007
第13 卷第 4期
控制 工 程 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
Jul .2 0 0 6 Vol .13 , No .4
文章编号 :1671-7848(2006)04-0310-04
过程控制常用连续模型的直接辨识法及应用
过程质量控制常用10种工具控制图常见的图形及原因分析
过程质量控制常用10种工具控制图常见的图形及原因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常用10种工具一,矩阵图把问题及与其有对应关系的各因素按数学矩阵形式排列,并在其交点处标出三者之间关系程度,从中确定关键点。
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计划,控制的管理方法之一。
二,水平对比法利用量化的标准,寻找行业“最佳做法”,将过程和结果,效益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结果和效益进行比较,从而认清目标,并据此进行过程和系统化的改进。
是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要管理工具。
三,平衡记分卡通过由顾客(下过程,下工序),过程管理,效益(质量)指标和学习、能力成长等四个项目组成的四维度矩阵表,将企业的目标,岗位的职能任务逐一转化为量化的指标和初始行动,从而进行全面评价和考核,避免片面性。
是企业绩效评价和考核的基本模式工具。
四,过程决策程序图为了完成某个项目业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在制定行动计划或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并相应提出各种应变计划的方法,这样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利情况时,仍能按其他方案顺利进行,以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
是中、高曾管理决策,组织领导的基本工具。
五,统筹法(网络图)把推进计划所必须的各过程和作业,按顺序,占用时间,从属关系,用网络形式表示出矢线走向,找出影响工作计划进度的关键和非主导因素,从而进行统筹,协调。
取得最佳结果。
是计划管理非常有效的控制工具,方法。
六,因果图用来揭示过程的输出,缺陷和问题,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表述并分析其因果关系。
是管理和作业中进行偏差纠正的重要方法。
七,排列图帕累托原则:80%的结果源于20%的原因。
比较不同的问题原因和问题类型所导致缺陷产生的频率及其生产的影响,选出最重要的改进项中的优先项目,确定关键变量或决定主要原因,进行解决。
是管理工作中找出关键点的基本数据分析方法。
八,散步图验证因果假设的一种途径,从若干成对数据中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是管理层对工作过程输出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基本工具。
连续比较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连续比较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连续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用于比较和评估多个备选方案或对象。
该方法基于对各个备选方案或对象进行逐一比较和评分,最终确定最佳选择。
在决策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在众多备选方案或对象中选择一个最佳的。
而连续比较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合理、客观的比较和评估。
其基本原理是将不同备选方案或对象的各种指标或属性进行量化,并根据这些量化数据进行比较和排序。
与其他决策方法相比,连续比较法的特点在于它允许我们将不同方案或对象的权重进行定制化。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各项指标或属性分配不同的重要性,并通过调整权重来反映出我们的偏好或需求。
连续比较法的应用场景广泛。
无论是个人生活中做出的决策,还是组织或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一方法来进行决策分析。
例如,在个人购买电子产品时,我们可以通过连续比较法对各个备选产品的性能、价格、品牌声誉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然而,连续比较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的结果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权重的确定往往依赖于个人的主观臆断。
其次,连续比较法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时可能面临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导致评估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
此外,连续比较法在面对大量备选方案或对象时,计算量可能会非常庞大。
总之,连续比较法是一种灵活、实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众多备选方案或对象中作出合理的选择。
它的应用场景广泛,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认识到其局限性,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并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中,我们首先会给出一个关于连续比较法的概述,简要介绍该方法的背景和定义。
然后,我们会阐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框架,以便读者能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最后,我们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即分析连续比较法的应用场景、优势和局限性。
先进过程控制策略
先进过程控制策略先进过程控制是一种用来实时监测和控制工业过程的高级自动化技术。
它借助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对过程中的变量进行连续测量,并通过反馈控制算法实时调整操作参数,使工业过程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先进过程控制策略及其应用。
1. 模型预测控制(MPC):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先进的多变量控制策略,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过程的未来行为,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控制变量。
MPC的核心思想是优化控制,它可以应用于许多复杂的工业过程,如化工、电力、水处理等。
MPC的优势在于处理非线性、多变量、时变系统时具有良好的性能。
2. 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过程的实时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自适应控制可以通过基于模型的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法,以及基于模型无关的方法,如自适应控制器和自适应观测器实现。
自适应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3. 模糊控制:模糊控制策略利用模糊逻辑理论处理过程中模糊、不确定和非精确信息,通过模糊推理和模糊规则来实现控制。
模糊控制对于工业过程中难以建立准确模型的情况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应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它在许多表现模糊性的应用场景中广泛使用,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4. 预测控制: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过程模型的控制策略,通过预测过程变量的未来行为来决策当前的控制动作。
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动态矩阵控制、广义预测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等。
预测控制以期望响应为目标,可以提供较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5. 优化控制:优化控制是通过数学优化方法来实现最佳操作的一种策略。
优化控制算法可以利用物理模型和过程数据来计算最佳操作参数。
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等。
优化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率。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先进过程控制策略,还有一些其他的控制策略如模糊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控制等,这些策略在不同的工业场景中有不同的适用性和优势。
连续系统模型表示方法
连续系统模型表示方法
连续系统模型表示方法是指利用数学方法将连续系统的动态行
为进行建模、分析和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系统都是连续的,例如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化学反应系统等。
因此,连续系统模型表示方法在工程控制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般来说,连续系统模型表示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微分方程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
微分方程模型是根据物理原理推导出来的,通常采用微分方程组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而传递函数模型则是经验公式,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的一个数学表达式,可以快速地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
微分方程模型常用于描述动态系统,例如机械振动系统、电路系统和热传输系统等。
传递函数模型则常用于描述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例如滤波器、控制系统等。
除了以上两种常用的模型表示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例如状态空间模型和拉普拉斯变换模型等。
状态空间模型是一种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方法,它能够描述系统的状态和控制输入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设计。
拉普拉斯变换模型则是一种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的方法,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设计。
总之,连续系统模型表示方法是掌握和应用连续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模型表示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系统类型和应用场景,工程师和科学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型表示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设计。
过程识别方法范文
过程识别方法范文过程识别是指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过程识别方法是为了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出其中的过程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数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过程识别方法。
1.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过程识别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描述统计分析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揭示出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假设检验可以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验证数据是否符合其中一种假设。
回归分析则可以找出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进一步理解数据的变化过程。
2.时序模型法时序模型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过程识别方法,通过对时间序列的建模和预测,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常用的时序模型包括ARIMA模型、GARCH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ARIMA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线性模型,可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和预测。
GARCH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时间序列波动性的模型,可以对数据的波动性进行建模和预测。
神经网络模型则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可以对复杂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和预测。
3.数据挖掘法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挖掘数据中的隐藏模式和规律,发现其中的价值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聚类可以将相似的数据进行分类,找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分类可以通过构建分类模型,将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
关联规则挖掘则是通过发现数据中的关联关系,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4.机器学习法机器学习是一种基于数据的自动化建模和预测的方法,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学习和模型构建,识别出其中的过程模式和规律。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决策树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裂和合并,识别出其中的决策规则和过程模式。
支持向量机则是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的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
《过程控制方法》课件
保证产品质量:过 程控制可以确保生 产过程中的产品质 量,减少不良品的 产生。
降低生产成本:通 过过程控制,可以 减少浪费,降低生 产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过程控制,可 以提高企业的生产 效率和质量,从而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过程控制的应用领域
制造业:生产 过程的控制和
优化
化工行业:化 学反应过程的
过程状态符合要求
比较标准与实际状态
测量实际状态:测量实际过 程中的状态
确定标准:设定一个理想的 标准状态
比较差异:比较标准状态和 实际状态之间的差异
调整控制:根据差异调整控 制策略,使实际状态接近标
准状态
采取行动进行纠正
确定问题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 因,找出关键因素
实施纠正措施:按照制定的纠正措 施进行实施
过程控制方法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过程控制方法概述 过程控制方法分类 过程控制方法实施步骤 过程控制方法优缺点分析 过程控制方法应用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过程控制方法概述
过程控制定义
过程控制:指 对生产过程中 的各种因素进 行监测和控制, 以保证产品质 量和生产效率
过程控制方法: 包括统计过程 控制(SPC)、 实时过程控制
集成化:过程控制与其他领域的集成,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跨领域的协同控制
绿色化: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绿色工艺和设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络化: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过程控制的远程监控和诊断,提高生产效率 和安全性
THANK YOU
汇报人:
控制方法: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等方法进行过程控制
实施效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能耗降低,生产效率提升 案例启示:过程控制方法在化工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先进控制技术指南
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先进控制技术指南概述化工过程控制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关键参数的监测和调控,以实现过程的稳定运行和优化生产。
先进控制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化工过程控制的效率和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化工过程控制中的一些先进控制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说明。
1. 模型预测控制(MPC)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动态过程模型的控制策略,通过对未来变量的预测,优化控制变量的设定值,并实时对其进行调整。
MPC可以处理包括非线性、多变量、时变及约束条件在内的复杂化工过程模型,适用于优化生产目标和实现最佳性能。
MPC技术还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和变化参数,提高过程控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 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是一种根据过程实时变化来对控制系统参数进行调整的控制策略。
它能够自动识别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参数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控制策略,以实现更好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
自适应控制技术能够应对化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电阻,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多模型控制(MMC)多模型控制是一种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过程动态性质,将多个模型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集成的控制方法。
MMC能够适应过程变化,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切换不同模型和控制策略,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性能。
多模型控制技术对于处理化工过程中的工况变化和非线性特性具有一定的优势。
4. 先进的优化方法优化方法是一种通过对过程参数进行最优化设计和操作,以实现最佳生产效果的控制策略。
先进的优化方法基于数学模型和算法,能够考虑到多个目标、约束条件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化工过程提供最优的操作设定值。
该技术能够帮助化工业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方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的控制技术。
通过对过程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得到过程的模型和规律性,从而进行实时的控制和调整。
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化工过程中的非线性、时变和复杂系统,能够提高过程性能和控制质量。
过程控制数学模型阶跃响应法
过程控制数学模型阶跃响应法过程控制是指通过对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监测和调节,实现对过程参数的控制,使得过程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运行。
在过程控制中,数学模型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描述过程的动态行为,帮助我们设计和调节控制器。
在过程控制中,一种常见的数学模型是阶跃响应法,即通过对过程施加一个阶跃输入信号,观察过程输出的响应,从而得到过程的数学模型。
阶跃响应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建立模型和参数辨识。
阶跃响应法的建模包括确定过程的数学描述和选择适当的模型结构。
通常情况下,过程可以用线性动态模型来描述,如传递函数模型或状态空间模型。
传递函数模型是用拉普拉斯变换来描述的,它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一个比例因子和一个滞后因子的乘积。
传递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G(s)=K/(Ts+1)其中,G(s)是过程的传递函数,K是比例增益,T是时间常数,s是拉普拉斯变换的复频率。
dx/dt = Ax + Buy=Cx+Du其中,x是状态向量,u是输入向量,y是输出向量,A、B、C和D是与过程特性相关的矩阵。
在得到过程的数学模型后,需要进行参数辨识,即确定模型的参数值。
参数辨识可以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来实现。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来拟合模型和测量数据,将模型的输出与实际测量的输出之间的差异最小化,从而得到最优的参数值。
阶跃响应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只需要对过程施加一个阶跃输入信号,并测量输出的响应。
通过观察响应的形状和参数的数值大小,可以初步了解过程的特性,并建立起数学模型。
然而,阶跃响应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采样间隔和采样时间的选择对辨识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采样参数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阶跃响应法只能获取过程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无法获取过程的非线性特性。
最后,如果过程具有多模态响应,阶跃响应法可能无法获取到所有的模态。
综上所述,过程控制数学模型阶跃响应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程的动态特性,以及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
工业过程对象的实用辨识
工业过程对象的实用辨识
李曼珍
【期刊名称】《仪器仪表用户》
【年(卷),期】2005(012)004
【摘要】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讨论了两种过程控制中的系统对象的辨识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这种辨识方法可直接得到实际的对象模型,测试时间短,编程简单易操作.【总页数】2页(P95-96)
【作者】李曼珍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上海,20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2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暖通空调过程对象辨识方法 [J], 侯丹琳;潘毅群;黄治钟
2.工业过程时滞对象辨识方法的改进研究及应用 [J], 高峰;李书臣
3.含积分环节过程对象模型的频域辨识方法 [J], 张迁;王亚刚;王凯
4.闭环在线辨识模型的一种实用方法──(Ⅱ)对象模型跟踪辨识与应用 [J], 王永初
5.闭环在线辨识对象模型的一种实用方法──(Ⅰ)初始模型的辨识 [J], 王永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程质量控制技术QC
改进上。 简单来说就是: 1.排列图法是从许多影响质量的因素中分析、寻找主要因素的方法. 2.所遵循的原理是关键的占少数,次要的占多数.
u图 单位缺陷 数控制图
Pn图 不合格品 数控制图
c图 缺陷数控
制图
2、按控制图的用途来分,可以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分析用控制图 分析用控制图用于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若经分析
后,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且满足质量要求,则把分析用控制图装化为 控制用控制图;若经分析后,生产过程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则应查找 原因并加以消除。
验
原因同左
若连续13点以上落在中心线±σ的带型区域内,此 为小概率事件,该情况也应判为异常。出现的原 因是:控制图使用太久没有加以修改而失去了控
制作用,或者数据不真实
五 QC新七种工具
质量控制新七种工具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于70年代末提出的,用于 全面质量管理PDCA的计划阶段。它们与上述主要运用于生产过程质量 控制和预防的QC七种工具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质量提高。
频数(件) A类 B类 C类 80 90
A B C D E F G H 其他
制图步骤: 收集数据 进行分类,按项目频数由小到大,列出数据表。 计算各类问题占总问题的百分比。 计算各问题的累计百分比 纵坐标左为频数刻度,右为相应的百分数刻度最后,按数据表中
的累计百分数,画出图中的折线。
二、因果图
因果图由日本质量学家石川馨发明,是用于寻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 因、表达质量问题因果关系的一种图形分析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期 樊 厉等 :过程控制常用连续模型的直接辨识法及应用 · 3 11 ·
④二阶加零点及滞后模型 : G(s)=T2ks(2 T+02sξ+Ts1)+1exp(-Ls)
(4)
⑤积分惯性加滞后模型 :
G(s)=s(Tsk+1)exp(-Ls)
(5)
1)直接辨识算法的推导方法 设稳定的二阶
(1)
②二阶加滞后模型 :
G(s)=T2
s2
k +2 ξTs
+1exp(-Ls)
③二阶加零点模型 :
G(s)=T
k (T 0 s +1) 2 s2 +2ξTs +1
(2) (3)
收稿日期 :2005-07-07 ; 收修定稿日期 :2005-08-03 作者简介 :樊 厉(1964-), 男 , 重庆人 , 高级工程师 , 博士 , 主要从事机电系统仿真与建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λ11
+
1 λ2
+L
-T 0)kht
=-a Δy(t)-
∫ b
t
Δy (τ1 )dτ1 -(a
0
-L22
+T0 L)kh -
(b +L -T 0)kht
(10)
基于该结果得到辨识算法 , 但推导过程比较复
杂 、 费时 。实际上将式(9)代入式(10)可以看到有更 简捷的推导方法[ 8] , 便于推广 。式(9)代入式(10)后
出噪声信号 ω(t )上的拉普拉斯变换 。
假设 ω(t )是均值为零的平稳随机信号 , 式(15)
可转换为
T2 Y(s)+2ξT Y(ss)+Y (s2s)=
(kaT0 s2 +ka s3)exp(-Ls)+v(s) (16)
式中 ,
v(s)=T
2
ω(s)+2 ξT
ω(ss)+
ω(s) s2
(17)
式(16)的逆拉普拉斯变换为
∫ ∫∫ t
tτ
T2 y(t)+2ξT y(τ1)dτ1 + 2 y(τ1)d τ1 d τ2 =
0
00
kaT
0(t
-L)+
1 2
ka(t
-L)2 +v(t),(t
≥L)
(18)
∫t
式中 , v(t)= T2 ω(t )+2ξT ω(τ1 )d τ1 + 0
∫∫ t τ2 ω(τ1 )d τ1 dτ2 00
(12)
上式可写成 :
Y (s)=kh
T0 s(as2
+s +bs1+1)exp(-Ls)
(13)
由上面的变换过程可以看出 , 推导基于阶跃响
应的连续时间模型直接辨识算法其实很简单 。将式
(13)写成式(12)的形式 , 然后对式(12)进行逆拉普
拉斯变换得式(11), 由式(11)即可很方便地得到连
Υ=[ (t 1), (t 2), … , (tN )] T ;
Δ=[ -v(t 1 ), -v(t 2), … , -v(tN )] T
可得式(22)参数 θ的最小二乘估计解为
θ=(ΥT Υ)-1 ΥT Γ θ=[ θ1 θ2 …θ5] T
(24)
由式(21), (24)可得式(14)二阶 加零点及滞后
1
,
2]
,
鲁棒
[
PID
2]
等
。
为了简单
快速地得到较准确的过程模型 , 不断有人提出新的
基于过程阶跃响应的过程模型辩识方法 , 例如文献
[ 3 , 4] 的面积法及矩法 , 文献[ 5] 的一阶加滞后连续
模型的算法 , 文献[ 6] 的直接二阶加滞后连续模型
算法 , 文献[ 7 , 8] 的一 般算法 。 本文 基于文 献[ 7 ,
则式(20)可表示为
γ(t)= (t )T θ(t)-v(t )
(22)
对于 t =ti ≥L , i =1 , 2 , … , N 时刻的阶跃响应
采样数据 , 由式(22)可构成回归表达式 。
Γ=Υθ+Δ
(23)
式中 , Γ=[ γ(t 1), γ(t2 ), …, γ(tN )] T ;
Direct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of Continuous Model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rocess Control
FAN Li1 , LIN Hong-quan2 , GAO Dong-jie2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 Beijing 100083 , China; 2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Bei jing 100080 , China )
DO I
20
0:160年.14710月 7/j .cnki
.kzgc
.2006
.04.007
第13 卷第 4期
控制 工 程 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
Jul .2 0 0 6 Vol .13 , No .4
文章编号 :1671-7848(2006)04-0310-04
过程控制常用连续模型的直接辨识法及应用
8] , 从具有零点的二阶加滞后连续模型出发 , 给出
过程控制最常用的一阶加滞后 、 二阶加滞后 、 二阶
加零点 、 二阶加零点及滞后 、 积分惯性加滞后等连 续时间传递函数模型的直接辨识算法 。
2 连续模型的直接辨识
过程控制回路大部分被控对象可用如下几种模
型近似 : ①一阶加滞后模型 :
G(s)=Ts k+1exp(-Ls)
加零点及滞后时间过程[ 7] 为
Y(s)=G(s)U(s)=s
2
b1 s +a
+b 2 1 s +a2
exp(-Ls)U
(s)
(6)
式中 , U(s)为阶跃输入信号 , 即 U(s)=h s 。
假设过程有两个不同的极点(可以是复数), 则
式(6)的过程输出可表示为
Y(s)=b2 (s +Tλ01)s(+s1+λ2)exp(-Ls)U(s)=
(19)
式(18)可表达为
∫∫ t
-
τ2 y(τ1)d τ1d τ2 +v(t)= T2 y(t)+
00
∫ 2ξT
t 0
y
(τ1 )d
τ1
-ka2t
2
+atk(L
-T0 )-
a 2
kL(L
-2∫ t τ
定义 :γ(t )=- 2 y(τ1)d τ1 d τ2 00
∫∫ ∫ ∫ 式中,
∫∫ t
γ(t)=-
τ2 y(τ1)d τ1 d τ2
樊 厉1 , 林红权2 , 高东杰2
(1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 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 , 北京 100080)
摘 要 :针对工业过程中 最常用的 一阶 加滞后 、 二阶加 滞后 、 二阶加 零点 、 二 阶加 零点 及滞后 、 积分惯性加滞后等环节 , 给 出了基 于阶跃 响应 的连续 模型 参数直 接辨 识算法 。 由传 递函数的拉普拉斯逆变换式和对 象阶跃 响应的 采样数 据构成 模型参 数回归 表达 式 , 用最 小二 乘法或辅助变量法直接 辨识对 象的 连续 时间 传递 函数 模型 参数 。 仿真 与实 际应 用结 果表 明 , 该算法提高了模型辨识精度 , 减小了对过程的 扰动 , 并且对 输出测量噪 声不敏 感 , 鲁棒性 强 , 容易编程实现 , 可提高实际 PID 控制器参数整 定质量 。 关 键 词 :过程辨识 ;过程控制 ;连续模型 ;阶跃响应 ;PID 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 :TP 273 文献标识 码 :A
λb12λh2 ·s(λ11λ2 s2
T 0 s +1 +(λ11 +λ12 )s
exp(-Ls)= +1)
kh s(asT20+s +bs1+1)exp(-Ls)
(7)
式中 ,
k =λb1 2λ2 , T0 =bb12 , a =λ11λ2 , b =λ11 +λ12
(8)
过程的稳态增益 为 k =b2 (λ1 λ2 )=y (∞)h ,
过程阶跃响应输出的瞬态变化为
Δy(t)=y(t)-y(∞)=y(t)-kh
(9)
文献[ 8] 基于时域阶跃响应模型给出如下的推
导结果 :
∫∫ t 0
τ 2
0
Δy(t)d
τ1 d
τ2
=-
λ11λ2 Δy(t)-
∫ (λ11 + λ12 )0t Δy(τ1)dτ1 -(λ11λ2 -L22 +T0 L)kh -
续时间模型直接辨识算法 。
2)二阶加零点及滞后时间模型的辨识算法
设二阶加零点及滞后时间过程为
G(s)=T2ks(2 T+0 2sξ+Ts1)+1exp(-Ls)
(14)
过程阶跃响应输出为
Y (s)=s(Tk2as(2 T+02sξ+Ts1)+1)exp(-Ls)+ω(s) (15)
式中 , a 是阶跃信号的幅值 ;ω(s)是迭加在过程输
模型参数 T , ξ, k 如下 : T =θ11 2 , ξ=θ2 2 θ11 2 , k =θ3